西哲考题

更新时间:2023-10-24 17: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答

1. 简述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对世界本原的论述。

早期自然哲学家思考的本原问题有两对矛盾:一和多,变与不变。

伊奥尼亚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 其中泰勒斯以水为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原始状态是永恒的活火)。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该学派将“数”作为本原,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并认为数字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爱利亚派认为本原是存在,存在是“不变的一”。元素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其中恩培多克勒认为水火土气是组成万物的根; 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认为,充实和空虚,既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

这四个派别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西方哲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问题、角度和概念,为古希腊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2. 简述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之间有如下几种关系。

第一, 对立面的统一关系。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

第二, 对立面的转化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我们肯定一个事物

是如此这般时,他已经变化成另外一个事物。

第三, 对立面的和谐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可以共存,产生和谐。 第四, 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事物的性质因取舍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赫拉克利特推测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以及事物的生成、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他对真理的认识和表述采取“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的辩证形式。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矛盾、对立以及统一、和谐关系的论述充满辩证思想,他的辩证法是自发的,单内容丰富,具体生动。

3. 简述巴门尼德对存在者的规定。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概念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他认为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由理性思维和逻辑辩论来把握。他对存在者的规定是:

第一, 巴门尼德证明存在不生不灭。他假设存在是被生出来的,那么只可能“有生于有”

或“有生于无”,然而前者导致无穷倒退,后者自相矛盾。所有存在是“不生”的。 他认为存在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他全部是现在的,并且保持着同样状态,也就是说存在是不灭的。

第二, 巴门尼德证明存在是“连续的一”。他认为存在不可分割,他是完全相同的,他充满

着全部的是,因而是整个连续的。他认为多是不完满的,一才是完满的;变化是不完满的,不变是完满的。他所说的“不变的一”是完满的存在。存在的一既是时间

上的连续的一,又是空间上整体的一;存在的不变既是不生不灭,又是静止不动。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完满的。

4. 简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宇宙观。

1.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物质微粒,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他从事实出发论证存在和非存在是世界本原。

2.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动之中,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按原子论的解释,万物生成的原因必然是原子运动,但原子运动产生出的事物却是偶然的。

3.原子的性质只与充实和虚空相关,而不具有丰富多样的可感性质。原子的形状、位置和次序都是观察不到的,这些性质只是用类比的方法根据字母的几何属性推导得出的。。 4.在历史上,原子论长期停留在思辨阶段,不仅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相关,而且早期原子论者的抽象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对原子的经验研究。

5. 简述“人是万物尺度”的哲学内涵。

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

如果“人”被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的人类,那么这句话表达人类主义的观点。如果“人”在这里理解为与其他人对立的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点。这一命题认为事物的存在不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而是人的意识决定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苏格拉底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并追问:事物显现在人的理智中,还是显现在感觉中?他认为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进行到底,“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走向反面。

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都承认人的能力决定事物的本质,但苏格拉底的是理智主义路线,而普罗塔哥拉的是感觉主义路线。无论作何解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命题,明确表达出人是世界规律的判断者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6. 简述芝诺否认运动的论证。

芝诺针对伊奥尼亚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他的极端论点是为了维护“不动的一”的完满存在和采取的策略。

1) 2) 3) 4)

一是“二分法”。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二是“阿基里和乌龟赛跑”。设想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爬了一段路程,一追一爬,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此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三是“飞矢不动”。飞失在通过一段路程的一段时间可以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停驻在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到另一个位置。 四是“运动场”。即“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

芝诺悖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揭露了连续和间断、无线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的关系的讨论,因此亚里士多德推芝诺为辩证法的创造者。

7. 简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探讨的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获得真理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苏格拉底把自己进行哲学探讨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他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精神助产术的前提:苏格拉底式的无知。苏格拉底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其作用在于: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出于等同的地位。

精神助产术的形式:对话与回答。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自己承认自己无知,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

精神助产术的特征:第一,苏格拉底从个别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话的方法揭露矛盾,逐步上升到较普遍的命题。苏格拉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对话法师古代辩证法的成熟形式;第二,苏格拉底运用精神助产术是为了获取真理,尤其是概念的定义,由于其讨论的概念都是一些最普遍的概念,所以注定了其总体性质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

8. 简述柏拉图回忆说的基本内容。

为了回答感性世界中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理念世界的问题,柏拉图利用毕达哥拉斯派宣扬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的宗教神话,说明灵魂起着连接理念世界和人身体的中介作用。

1.灵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纯粹的理性,二是服从理性的激情,三是不服从理性但向往肉体的欲望

2.学习就是回忆: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从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学习的作用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灵魂中的理性,使之回忆灵魂中的已有知识。

3.回忆是”死亡练习”:柏拉图认为如果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知识;而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灵魂重新回到理念世界。柏拉图认为,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

9. 简述柏拉图对分离说的论证。

柏拉图的理念论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分离学说”,它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在《理想国》中他提出:“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表明以下推理:大前提,不同知识能力与不同知识对象相对应;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

柏拉图熟悉并试图调和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学说,赫拉克利特从流变中得出“既是又不是”,巴门尼德则认为“一个东西不能既是又不是”。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是“是者”,但他不说对象不能“既是又不是”;他同意赫拉克利特,认为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补充说,这种认识不是知识,而是次一级的意见。作为意见对象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见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柏拉图的结论是:作为意见对象的感性世界和作为知识对象的理念世界必是两个区分的区域。

10. 举例说明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运动的四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 一是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 二是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 三是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 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目的的。

他以雕塑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力因是雕塑者,目的因是雕像的影响;以建筑房屋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砖石等材料,形式因是雕塑蓝图,动力因是建筑者,目的因是房屋的效用。

11. 简述亚里斯多德以后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和流派。

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哲学呈现出伦理化倾向。从理论形态上看,原来属于思辨范围的某些对象出于实用需要而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学术研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更加注重人生问题朝伦理化发展。所谓伦理化,就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虽然这一时期各派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理性和智慧是达到幸福的一个途径。

流派:新派别: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和新柏拉图主义。

原有派别:以柏拉图的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漫步派。

12. 简述皮浪主义的“悬搁判断”的哲学内涵。

1.怀疑派揭露认识中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把矛盾夸大、固定为不可解决的对立命题,且不做任何判断。

2.“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悬隔判断的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浪声称,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不可测定和不可判别的,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能告诉真理和错误。因此对待一件事物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

3.“悬搁判断”只是一种认识论的态度,把理论和生活割裂开来;他们所搁置的只是理论上的判断,而不是日常生活的感觉判断。当然,其最终目的也是寻求幸福。

13. 简述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按照“信仰寻求理解”的原则,安瑟伦使用辩证推理证明上帝存在,康德后来称之为“本体论

证明”,其含义是依赖于概念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

证明可以表述为一个三段式推理,大前提:上帝是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存在;小前提: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存在不仅存在与思想之中,而且也实际存在;结论:上帝实际存在。 他运用辩证推理的形式证明小前提,他设想的假命题是“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存在仅仅存在于心中,而现实中并不存在”。其之所以为假,因为它是自相矛盾的,人们可以设想一个“既在心中、又在现实中的无与伦比的存在”的观念,比仅仅在心中“被设为无与伦比的存在”更伟大。于是得出结论,只要人在思想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存在的”观念,逻辑必然性就会使其不得不承认,上帝在现实中存在。

14. 简述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学说。

奥古斯丁认为,“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第一,时间都可以被度量;第二,过去和将来都可被归结为现在。他按照知觉内容区分事物的时间状态:“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指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指对当下事物的直观,“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指对将来事物的期待,这三类知觉分别与过去、现在、将来相对应,但他们都是现在知觉到的状态,都是现在的时间。

他进而提出:“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心灵”指上帝的心灵,上帝心灵中的“现在”在创世的开端被造。现在是一切时间的原型,人所知觉到的连绵不断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

15. 简论奥古斯丁神正论思想。

奥古斯丁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神学解释是最早的神正论,意思是在恶的存在面前显示上帝正义。

他把上帝、灵魂和身体作为由高到低的秩序,认为灵魂的正当目标应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当灵魂追求到低级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恶产生于人类灵魂的内在缺陷。有缺陷的自由选择是道德所必需的,人只为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承担责任;如果人的灵魂只能行善,不能作恶,人将不应承受上帝的惩罚或奖赏,上帝也就无赏罚分明的公正可言。 奥古斯丁通过神正论的辩护树立神权的绝对权威,要求所有人匍匐在上帝恩典面前。

16. 简述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托马斯强调关于上帝存在证明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从已知的经验结果回溯未知的原因,并以此推导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

依据事物的运动。一个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每一推动者又为其他事物所推动。而最初启动了整个运动系列的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依据事物的因果关系。每一事物都是一个在先事物造成的结果,又是一个在后事物的原因。沿着因果系列上溯,必有一个因果系列的终极原因,这个终极或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依据事物的存在。事物必须以其他事物为存在的原因;上帝作为终极的必然存在者,造成其他事物的必然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9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