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3-11-27 22: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幸福在哪里》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什么事幸福,进行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理解智慧女儿两次话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呢? 生1:我认为能考出好成绩就是幸福。 生2:我认为能评上三好学生就是幸福。 生3: 我认为帮助妈妈做家务就是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好,老师知道了你们的幸福,其实人人都有幸福,你们有幸福,老师有幸福,大家都有幸福。那么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随同保加利亚的作家埃林.彼林一起去找幸福。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幸福在哪里》 师: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老师我学会了生字词。

师:好,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生字词,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课件)生:按顺序(火车头式)读词语 看多音字奔 bēn 找人组词 bèn

师:词语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1:这篇童话故事写了三个牧童把泉水清理干净并砌成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找到了幸福。 生2:这篇课文写了三个牧童通过清理泉水的劳动,并在智慧姑娘的引导下,去寻找幸福,最后通过自己的劳动找到幸福的故事。 师:(生说时)板书:清理泉水 引导找幸福 找到幸福 师:(指板书说)、三个孩子通过清理泉水的劳动,并在智慧女儿引导下找幸福,最后找到了幸福。

师:那谁愿意说说你还学会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篇童话故事共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是:清理泉水,砌井。

二是:智慧女儿引导他们找幸福。 三是:三个牧童找幸福。 四是:揭示幸福的含义。 师:同学们对本课内容掌握的很好。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第一部分写孩子们清理泉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说吗?

生:孩子们清理泉水时心情是高兴、愉快、心满意足的。 师:是啊!三个牧童通过清理泉水、砌井的劳动感到快乐和满足。那么故事又是怎样发展的 ?

三个孩子找到幸福了吗?他们又是怎样得到幸福的?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声):想。

师:请同学吗赶快把书打开,快速自读课文(二至四部分内容)。看看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你想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你提的问题标注在书上。 师:好!现在谁愿意把你的问题跟同学们说一说。 生:1、我想知道文中所说的幸福在哪里?

2、我想知道三个孩子得到怎样的幸福呢?他们是怎样得到的? 3、我想知道智慧姑娘是怎样夸奖孩子的?为什么要夸奖他们? 4、我想知道清理泉水都有哪些用途?

5、我想知道十年后三个孩子都做什么了?他们有哪些感受? 6、我想知道十年前后有什么变化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我想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8、我想知道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有这么多问题想和大家交流,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为三点作为我们这节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大家看可不可以。 (课件)生:(看大屏幕)指名读

1:十年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三个孩子得到怎样的幸福呢?他们又是怎样得到的? 3:想一想,文中所说的幸福在哪里?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文二至四部分内容,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问题,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批注,一边写心得。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批注,一边写心得。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第二部分是写智慧姑娘出现了,夸奖了孩子们,并让他们去寻找幸福。 生:2我读懂了这位美丽的姑娘还夸奖了三个孩子。

师:她是怎样夸奖的?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知道的?读出来? 生:(读11自然段)从这里,我知道姑娘夸奖他们做了好事,并代表森林、代表动物、小鸟感谢他们。

师:同学们想想,智慧姑娘为什么要夸奖孩子呢? 生:因为他们做了清理泉水的好事。

师:说的对,谁愿意接着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生1: 我从“我们把他弄干净就是供大家喝的”这句话读懂了孩子们清理泉水,砌井的目的是供大家喝健康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的淳朴、善良。 生2 我想知道“面面相觑“是什么意思?

生3(答)就是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师:现在,让我们看书中的画面。三个孩子砌泉井是为动物、植物和人类做了多么有益的事啊!可是现在他们对幸福的含义并不真正理解,于是在智慧姑娘的引导下去寻找幸福,三个人分头走了,他们得到了怎样幸福呢?是怎么得到的?下面谁愿意说说在第三部分的内容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课文第三部分是写三个孩子在十年的亲身劳动中弄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生2我读了第三部分后知道了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变化很大。 师:你能不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哪读懂十年前后的变化的.

生2:我从读5、11、19自然段,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了十年前他们是三个牧童,而十年后他们成了三个刚强、健壮的小伙子了。

课文出示,十年前,十年后。

师:她说得很好,还有哪些变化呢?谁愿意接着汇报?

生:从景物上有变化,读“泉水和从……脚印”从这些变化中我感受到了景色非常美,泉水用处越来越大。

师:泉水的用处越来越大,你是从哪些词句读懂的?

生:从“这里增加许多……林荫小路”中我知道有许多人来喝这里的水。 生2:从:“潮湿的沙土…脚印”我知道有许多动物来喝这里的泉水。

生3:从“周围....浓荫”我读懂了泉水对植物有很大的作用,还美化环境。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人、动物、植物、景物不同描写感受到十年前后的变化非常大。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十年前后的变化的? 生齐答:对比手法。 师板书:对比手法

师:回答非常正确。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写十年前后的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生1:这样一对比,让我感受到植物、动物和人都离不开泉水,可见泉水非常重要。 生2:这样一对比,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做清理泉水的劳动是非常有益的。

生3:这样一对比,让我体会到他们简简单单的劳动却给人们带来那么大的好处,我觉得劳动真伟大。

师:其实这就是对比的好处,这样对比便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写作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对比手法。

师:下面老师找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十年后的变化!其他同学(配乐朗读),闭上眼睛感受泉井周围的美丽景色,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1:我看到了很多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还有许多人到泉井取水。人们非常快乐。

生2:我听到大象、梅花鹿和羚羊到泉水边咕咚咕咚的喝水声。动物们非常高兴。 生3:我仿佛看到那里景色特别美,空气特别清新,人们和小动物来来往往,很热闹。 师: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十年后,三个孩子已经成为三个青年,他们不是为清理泉水, 为受到夸奖而感到快乐了,而是为了自己并不伟大的劳动却带来这么大的好处而喜悦、激动,这就是三个青年共同的感受,那书中是怎样写出三个青年的感受的? (课件出示):(看大屏幕):我们的劳动虽然不伟大,但是它带来多大的好处呀! 生齐读这句话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我们清理泉水是一件小事。但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很大。

生2:我们清理泉水是一件很平凡的事,却给人们带这么大的好处。 师:你们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也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生1:我们的劳动虽然很平凡,但它对人们有益。

生2:我们只不过把泉水弄干净了,却使植物、动物和人们的得到多么大的好处啊! 师:刚才的同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这句话的意思。

(师过渡)这是三个青年长大后的感受,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受,他们得到怎样的幸福?是怎样得到的呢?谁愿意接着汇报啊! 生1:第一个青年是这样找到幸福的“:我们分手后??成了医生”“我把饱受??感到幸福。”当我读到这时,我就知道第一个青年成了医生,他认为给病人治病就感到幸福。 师:板书:做医生——治病救人

生2:第一个青年认为他当医生也是劳动。也是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他就幸福了。 (师过渡):第一个青年做了医生,觉得治病救人他就幸福。请同学们齐读感受一下,他是 怎样找到幸福的。

生齐读:(课件):我把饱受痛苦的病人治好,当他们恢复健康时,我就感到了幸福。 师:那么第二个青年又是怎样得到幸福的呢? 生1:(读28自然段)第二个青年认为他劳动了,他就幸福了。

生2:(读26自然段)这段写出第二个青年做了不同的工作,他认为劳动对人有益,他就感到幸福。

师:是啊!工作不分高低,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

师过渡:第二个青年觉得劳动是正当的,只要劳动对人们有益,他就感到幸福,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课件:齐读)我没有拒绝任何工作。在铁路上做过工,在轮船上做过服务员,我当过消防员,当过养花工。劳动是正当的,我知道我的劳动对人们有益时,我就感受到了幸福。 师:那么第三个青年是怎样找到他的幸福的?

生1:第三个青年找到的幸福是当农民,觉得耕田种地就是幸福。 生2:(读28自然段)我读懂了这里得的“徒劳”指的是白白的劳动,没有徒劳就是没有白白的劳动。

师:板书:做农民——耕田种地。

师过渡:只要不是白白的劳动,他就感到幸福,这就是第三个青年找到的幸福,请同学们齐读感受一下。

(课件齐读):我耕田种地,地里长出了粮食,我看到我的劳动没有徒劳,我也就感到幸福了。

师:是啊!其实社会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农民,我们千万不要歧视农民,你想对农民说些什么呢?

生1:耕田种地是有意义的,是很幸福的。

生2:农民伯伯耕田种地也是有意义的劳动,你们是光荣的。 师过度:以上是三个青年在智慧姑娘引导下通过十年的成长经历分别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们的幸福是在什么中得到的? (生齐答):劳动中. 师板书:劳动中

师:读到这里,你是怎样理解劳动的? 生:劳动是光荣的,伟大的。

生:劳动是幸福的、是对人们有益的。 生: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

师:对!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那么幸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能不能从第四部分中找到最能表达幸福真正含义的句子呢?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第四部分内容。 生:我找到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课件)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一下。 生:小组里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劳动就是幸福,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幸福。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劳动,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就幸福。

生: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只要是做对人类有益的劳动就是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太棒了,那么幸福在哪里呢?

生齐答: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师:这句话和全文有什么关系?

生:是中心句。全文都围绕这句话写的。 师:这句话和课题有什么关系? 生:是课题的答案。

师:对,点明了课题,揭示了单元的主题。

师:中心句的运用在写作中会经常用到,希望同学们掌握。

师;同学们你们领悟到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是幸福的答案,是三个青年通过十年的实践体会到的。其中“领悟”这个词用的怎么样?为什么不用“知道、明白”等词。 生1:老师,我觉得“领悟”这个词用得好。因为“领悟”这个词写出三个青年是在实践中明白了,自己也深深体会到了。

生2:老师,我觉得“领悟”这个词用的太恰当了,因为“领悟”的道理来自于亲身的体会,要靠实践去获得,如果用“知道、明白”就不能体现它的实践性了。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今后我们在说话、写话时一定要用词准确、恰当。 师小结:三个牧童通过自己的劳动领悟到了幸福就在有益人类的劳动中。

师指课题说:同学们,学到这时,真正的幸福在哪里?生齐答: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师板书: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色粉笔) 三、总结写法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想一想,这篇课文主靠什么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 生齐答:人物对话。 师板书:人物对话

师:人物对话其实就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学会运用。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找到幸福是快乐的,三个青年找到了幸福,那你的幸福找到了吗?在哪里?说一说?

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是幸福。

师:有志气,在求学的路上,如果你努力学习了,就一定会得到幸福的回报。 生:孝敬父母是幸福。

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仅找到了幸福,也让父母感到幸福。 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是幸福。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生:考试得100分是幸福。

师:他说出了好多同学的愿望,对!让我们为100分的幸福努力吧! 生:当老师,教出优秀的学生是幸福。 师:你有理想,努力吧! 五、朗读课文,谈收获。

师:课文我们理解完了,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三、四部分。 指名分角色。

生开始朗读(配乐)。

师:学习这篇课文后,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1:学习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劳动的意义,知道了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9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