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9 23: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通用技术学科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通用技术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团结合作、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一)应用性

通用技术课程以生活与生产相结合为基点,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十分强调实践性。通过通用技术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学会将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得学有所用。

(二)生活性

普通高中强化技术课程,通过通用技术学习,应引导学生理解通用技术的重要性,感受生活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了解信息时代通用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

实践,服务于生活,学生在亲历过程、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

(三)协作性

通用技术课程中,在参与技术学习时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完成,这对于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协作性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通用技术课程不仅解决实际的技术学习问题,更因其课程的特殊性为学生的协作性学习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学会更高效准确的沟通方法,在了解团队目标的基础上找准自身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四)人文性

通用技术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不同民族和地区人民的智慧,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其强烈的民族和区域特色体现了通用技术的人文性特征。通过通用技术学习,应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在创造性改造技术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

二、德育范畴 (一)劳动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要的劳动技巧,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培

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创新精神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实际应用及问题解决,有利于形成富于想象、善于批判、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三)知识产权

当代社会,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作用越大,技术产权就越来越受到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预防无意识侵权行为,同时具有维权意识。

(四)技术伦理

通用技术课程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通过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等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树立利用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

(五)环保意识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服务,而现在技

术的滥用反而危害了人类的幸福。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能更好地树立技术合理利用造福人类的意识,形成对待环境问题的正确态度,提高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将通用技术课程与具体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实施建议 德育范畴 劳 动 能 力 教学内容 1.技术的含义(必修《技术与设计1》) 2.木工工艺(必修《技术与设计1》) 3.典型结构的欣赏(必修《技术与设计2》) 4.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必修《技术与设计2》) 5.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必修《技术与设计2》) 6.数字电路(选修《电子技术与设计》) 7.单片机的控制电路与传动机械(选修《简易机器人设计》) 8.绿色农业(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9.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治理(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10.家政概述(选修活动建议 1.学习技术的含义时,可以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案例,如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工厂机械和设备的更新提高了生产效率等,让学生联想到技术对人和自然、人们的需要、人类的活动等方面的巨大影响;结合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始于劳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人民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观点。 2.在木工工艺教学中,通过布置适合学生的实践项目(如制作一个壁挂小书架),让学生经历技术设计、技术试验、制作和评价的全过程。在经历学会常用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通过规范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试验过程中,结合爱迪生灯丝试验的案例,引导学生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 3.在结构与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展示经典结构案例或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特色建筑,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去分析结构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和保护劳动成果的深厚感情。 4.在流程设计和控制设计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到附近厂矿企业帮助设计生产中的一个流程,并进行优化,体会合理的流程如何提高劳《家政与生活技术》) 11.着装和服装设计(选修《服装技术与设计》) 动生产率;引导学生了解分析身边的控制案例,感受控制技术的魅力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养成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劳动习惯。 5.通过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实例(比如个性电子玩具车等),增强对技术的热爱,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和劳动实践的愉悦,树立“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6.经历设计和制作简易机器人的过程,结合机器人送餐案例,组织学生分析其工作原理,讨论未来机器人的用途,感受新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敢于探索的精神。 7.教师引导学生在校内选择1~2种当地主要的栽培品种(如富贵竹的无土栽培、番茄基质育苗、黄瓜和黑子南瓜嫁接等)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栽培、管理、收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现代农业的一些新技术,打破对技术的神秘感。指导每一位学生都要经历栽培、管理的全过程,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养成科学规范、实事求是的严谨技术试验作风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8.组织学生调查几种主要作物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情况,学习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根据“作物--病虫害--天敌”生物链,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设计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培养学生珍惜、保护劳动成果的意识。 9.教师引导学生重视家务劳动,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应承担的义务。采用小组讨论、模拟情境、家务体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感受家庭成员劳动的辛苦,学会理解、体谅、关心他人,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10.教学中可利用服装制图与缝制工艺的知识和技能,对旧衣的款式、色彩、工艺等各个方面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进行翻新设计、修改制作。通过旧衣翻新设计制作的实践活动,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创 新 精 神 1.技术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必修技术与设计1) 2.发现问题(必修《技术与设计1》) 3.设计的一般过程(必修《技术与设计1》) 4.简单结构的设计(必修《技术与设计2》) 5.流程的设计与改进(必修《技术与设计2》) 6.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必修《技术与设计2》) 7.传感器(选修《电子及其设计》) 8.单片机及其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及其设计》) 9.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10.服装设计(选修《服装技术与设计》) 1.结合我国许多工矿企业发明革新的事例以及身边中小学生发明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拓展技术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2.在发现问题的教学中,通过设置观察、调查研究、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载体(比如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美观、个性化的多功能笔筒),使学生经历设计、制作和评价的全过程,打破对技术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4.在结构与设计的教学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结构的分析(比如蜂窝、不倒翁),使学生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探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案构思,在设计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在流程设计与改进的教学中,选择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树立流程优化意识,体验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带来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收益,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控制案例,如自动门、交通信号灯、声控、光控照明等控制系统,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控制装置。学生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经历多次试验,激发探究科学技术的欲望,获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总结失败的原因,分享成功的快乐,培养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在传感器的教学中,组织学生搜集、调查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如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感受传感技术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激 知 识 产 权 1. 技术及其性质(必修《技术设计1》) 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必修《技术设计1》) 3.设计的交流(必修《技术设计1》) 4.控制系统的设计(必修《技术与设计2》) 5. 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选修《电子技术与设计》) 发学生崇尚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在单片机及其控制程序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制作流动的LED灯箱或五彩装饰灯等项目,让学生亲历编制单片机程序,培养学生把技术方案物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9.通过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的学习,树立生态农业意识。对引种材料的分析和选择,可采用相关的案例或具体品种来分析,如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温度、光照和雨量等)、植物的自身条件(光周期、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等)因素。通过进行种植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做出选择。在经历品种引进的栽培试验过程中,体会到现代农业技术更需要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可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材料,引导学生练习服装造型设计、制图与裁剪,设计过程应注意留给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1.通过组织学生模拟一个产品的专利申请过程,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学会用知识产权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进行保护。 2.在模型制作的教学中,让学生制作一件自己改进或发明的小农具,或者根据已有的设计图纸制作一个航模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申请,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避免无意识侵权行为的发生。 3.通过网页来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时,组织6.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7.无土栽培(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8.营养与饲料(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9.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治理(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10.服装与材料(选修《服装技术与设计》) 11.服装设计(选修《服装技术与设计》) 学生讨论自己制作的网页是否符合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增强学生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4.通过学习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织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行车轮胎充气压力的控制装置。引导学生用申请专利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5.利用所学电子控制技术理论,组织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红外线报警器,讨论并分析其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6. 组织学生调查当地主要动、植物品种的原产地,了解当地品种资源的种类及特点,讨论品种资源保护的措施,理解知识产权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7.在无土栽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试验成功的营养液配制的方法和无土栽培的简易设施,讨论是否应该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和成果,进行保护的维权意识。 8.结合当地资源,利用计算机为当地的主要饲养动物设计饲料配方,并进行最佳方案筛选。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粗饲料、精饲料和混合饲料合理搭配、科学施喂的试验,并做好记录,分析试验结果。组织学生讨论对饲料配方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预防无意识侵权行为。 9.通过收集生物防治信息,组织学生为当地设计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案,并进行防治试验。引导学生对成功防治的方案知识产权的保护进 技 术 伦 理 1. 技术及其性质(必修《技术设计1》) 2.产品测试(必修《技术设计 1》﹒设计过程) 3.技术试验(必修《技术设计1》) 4.设计的评价(必修《技术设计 1》﹒设计过程) 5.典型结构的欣赏(必修《技术设计2》﹒结构与设计) 6.控制与设计(必修《技术设计2》) 7.单片机及其控制程序(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 8.绿色食品(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9.营养与饲料(选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产权意识。 10.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目前市场流行服装的面料、色彩与款式;收集各种流行的面料,制成“服装面料标本集”(标明面料产地、名称和特点);交流与分享“标本集”的内容,并上网调查这些面料是否进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11.通过服装设计的学习,组织学生尝试为本校运动员设计礼仪装、运动装和休闲装等系列服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进行保护。 1.引导学生调查并讨论互联网、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等可能造成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认识到科技力量带来的相应道德责任,树立正确、科学的使用和利用技术的道德观。 2.通过对影响居住环境及存在安全隐患设施进行改进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知道技术设计是基于特定要求,经过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有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基本属性对于产品(从简单的用品,如喝水杯,到复杂的机械零部件或高精技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至关重要,在学生的实际设计活动中,让学生关注技术的人文特性,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心。 3.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l00%的青蒿提取物,为了战胜人们面临的修《现代农业技术》) 10.家庭管理(选修《家政与生活技术》) 11. 家庭理财(选修《家政与生活技术》) 12.服装与文化(选修《服装及其设计》) 疾病,不惜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事迹,以及我国“两弹一星”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研发过程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奉献的精神。 4.通过对产品(如保健品、电器、农药等)的评价,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评价观,不仅看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实用性、工作效率、安全性、外观、成本、耐用性等),还要看它的使用和最终处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道德伦理等)。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伦理观。 5.组织学生实地观看“斗拱、飞檐”和卯榫连接方式,分析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奥秘,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学生制作卯榫构件,感悟体会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激发学习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技术造福人民的情感。 6.教学中利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学校的校规校纪,引导学生调整、约束、规范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7.组织学生观察一个主要路口红绿灯的时间控制设置,统计不同时间段人流量和车流量,写出观察报告,并向交通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8.在学习绿色食品时,组织学生收集或查阅资料,对转基因食品应用的利弊展开讨论,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

环 保 意 识 1. 技术及其性质(必修《技术设计1》) 2.设计过程(必修《技术设计1》) 3.制定设计方案(必修《技术设计1》) 新技术辨别的能力。 9..通过多媒体展示食用含有过量激素的肉制品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让学生明确科学合理的使用饲料添加剂。树立生产健康营养食品的意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10.组织学生就中国传统伦理准则中的“孝悌”在现代家庭生活的意义展开辩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应承担的义务,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敢于担当的精神。 11.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财方式和投资方式,选择比较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品种。可以分小组访问几家保险公司,了解他们所提供的不同保险的品种,在尝试理财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投资的风险意识。强化家庭生活中的法律意识,通过家庭理财领域诈骗等反面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加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12.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指导学生查找收集我国不同时期的服装图片,了解服装款式中蕴涵的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服装材料是当时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和斗志。 1. 在技术的性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技术具有两面性,比如农药虽然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它的不当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让学生理解技术的使用要科学合理适度。 2.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设计活动,比如根据对幼儿园4.流程优化(必修《技术设计 2》) 5.系统分析(必修《技术设计 2》) 6.系统与设计(必修《技术设计 2》) 7.单片机与控制电路(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 8.绿色食品(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9.营养与饲料(选修《现代农业技术》) 10. 家庭理财(选修《家政与生活技术》) 11.服装设计(选修《服装及其设计》) 需求的调查,给孩子们制作一个学习算术的教具,要求能做简单运算,孩子使用方便、安全、抗摔打,材料环保,色彩和样式能吸引孩子,成本不能超过20元。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师可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检测教室内空气质量,寻求改进室内空气质量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环保的设计理念。 4.学习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优化中,本着改革工艺,减少污染,回收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原则,注重整体最优,而不只是追求某一环节的最优。以期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引导学生树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5.学习系统分析时,案例“都江堰工程”巧妙地将分洪、引水和排沙结合起来,使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防洪、灌溉、行舟、漂木等多种功能,既保护了当地环境的生态平衡,又发挥着重大的经济效益,做到了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界,造福于民。 6.在系统设计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创新地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或技术疑难问题,如全球变暖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认识技术创新的国际视野。 7.通过搜集资料,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夜晚流动的五彩装饰灯工作原理,制定合适的亮化时间段,减少对人们夜晚休息睡眠的影响,形成对健康生活环境认识的正确态度,树立节能意识。 8.组织学生调查典型的农家乐或渔家乐,了解治理工业污染、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推进了了解现代农业及新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充分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9.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组织学生设计一个资源再生和利用的动物饲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生态农业的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发展地方经济,更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0.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设计一个家庭装修方案,计划用1万元装修两间卧室,要求绿色环保,在装修房间、购买家具和物品等方面进行讨论规划,并实地走访家具、建材市场,分组做出装修方案。帮助学生树立环保从自身做起的意识。 11.通过收集有关文化衫的信息,让学生调查了解市场流行的最环保文化衫的色彩、面料和款式,以“环保”为主题尝试独立设计、裁剪并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文化衫,并举办“环保文化衫设计展示会”,进行交流与评价,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四、评价案例

案例一:旧衣翻新

(一)活动建议

为了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的习惯,学校组织“旧衣翻新”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旧衣服,从款式、色彩、工艺等几个方面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翻新设计、修改制作。同时记录“旧衣翻新”活动过程,并展示 “旧衣翻新”的作品,跟同学交流分享劳动成果,写出活动日志。

学生通过亲自设计、亲手缝制,把一件旧衣“变成”新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巧和劳动能力,更重要的培养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收获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形成了“劳动创造世界”的价值取向。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劳动能力

2、评价方法:观察,作品展示,活动日志,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态度是否端正;工具使用的是否规范和熟练。

(2)作品展示:物品的实用价值是否得到重新发挥;物品设计是否有创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是否得到了体现。

(3)活动日志内容重在自我总结和反思:是否体会到了父母做

家务的辛苦;是否有了主动做家务的意识;是否收获了成果带来的快乐。

案例二:个性小书架的设计制作

(一)活动建议

学校举办读书节活动,要求每个班6个人为一组制作《个性书架》,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放置各组的图书。《个性书架》要求突出小组特色的设计内涵和满足实际的需要。最后,同学们把自己设计、制作、布置等过程,交流展示。学生重点对自己作品在“方案构思——方案比较筛选——绘制草图——绘制技术图纸”这些环节中,如何根据自身需求考虑设计方案,在“模型制作——优化改进”环节中,从选择材料、工具,到排料下料,一步一步将方案物化实现出来,特别是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做法,小组做简要介绍,大家共同分享创新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由于书架悬挂在教室内,学生为了张扬个性和凸显特色,从方案的构思到完成作品,在形状、功能、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和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创新精神

2、评价方法:成果展示、同学交流、活动总结 3、观测点:

(1)个性书架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是否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2)从设计到制作,如何一步一步解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等。 (3)成果展示环节,书架的形状是否新颖;书架的功能是否得到尽可能开发利用;书架的材料是否轻便坚固。

(4)是否概括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同学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值得以后继续发挥的地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

案例三: 台灯的设计与制作

(一)活动建议

学校里举行“献爱心”设计活动。要求各班学生每6人为一组,设计一款创意小台灯并制作出来,在学校举办的“爱心拍卖会”上拍卖,所得收入捐献给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

活动要求各小组通过市场调查、调查问卷、互联网专利网站搜索等多种方式,了解目前台灯的结构、功能、造型、材料等特点,从“物”、“人”、“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分析,制定具体切实

可行的设计方案。各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多方案构思,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对不同方案进行互联网查新,确认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并最终筛选出最佳方案(根据个人情况,可以申报专利),培养学生的专利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创造性成果的意识。除了学校统一提供的灯泡、导线之外,各组要自备材料,完成台灯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规范操作工具。

作品完成后,小组成员还要完成台灯的装饰、调试工作,根据试验进行最终优化。台灯实物模型和作品说明书要一并展示,这个过程主要锻炼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知识产权

2、评价方法:设计方案、作品说明书、作品展示、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设计方案:是否有照搬别人设计方案的行为;是否知道设计方案也是智力劳动成果。

(2)设计分析阶段:是否有市场调查环节以了解台灯设计的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方案构思前,是否进行专利网站“台灯”专利搜索,以了解创新型台灯的设计案例;方案制定后,是否确认其创新性,进行多网站查新。

(3)作品展示:是否与专利网站“台灯”的设计有区别;是否有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意识;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案例四:走近我国古建筑

(一)活动建议

1、利用照片、影像资料等载体,学生观看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物(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实地参观),观察其构件的连接和精美的工艺。

2、访谈有关人员,更深刻体会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寓意和内涵。 3、引领学生分析中国古建筑在满足其功用性的基础上,更多的表现出伦理这一主题。院落式结构具有封闭性,体现家国式伦理观。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古建筑的理解、感受,编写观察报告,跟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参观成果。

4、组织参观活动,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梁柱为代表的木框架结构,卯榫连接使建筑具有非常强的抗震能力,而 “斗拱飞檐”更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寓意融为一体,体现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技术伦理

2、评价方法:现场访谈,观察报告,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学生通过古建筑一个侧面是否了解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是否表现出了对古建筑文化的敬重。

(2)观察报告:能否理解木结构的制作工艺以及功能;能否理解古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的自然美;结论中是否表达出古建筑中蕴含的艺术感、文化性以及家国情怀等。

(3)展示交流的内容:能否表达出对建筑技术与建筑伦理的认识;是否表达出学好技术造福于民的愿望;是否达到了参观的目的。

案例五:技术设计活动

(一)活动建议

为了让校园里的鸟儿,有个舒适的家,每8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负责设计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鸟房子,并悬挂在校园的树林中。学生用照片、影像资料来记录鸟房子的设计、制作和悬挂等环节,跟同学交流、分享劳动的成果。对自己参与的整个过程,利用设计报告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设计制作鸟房子,既要考虑到鸟居住的舒适,也要联想到在树林里悬挂的牢固、安全问题,还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及加工难

易程度,同时体现出鸟房子与环境相适应的设计理念。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环保理念,更好地将通用技术课程与具体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环保意识

2、评价方法:现场访谈,作品展示,设计报告,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鸟房子材料选择是否环保,结构设计与周围环境是否相适应,鸟房子的设计应用是否影响鸟儿的生活习性。

(2)鸟房子作品展示要求:能否有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否考虑到抵抗风雪等悬挂强度;是否实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

(3)设计报告的反思总结要求:是否从鸟儿的需要出发,主动地发现问题 ;鸟房子制作过程中工具使用是否规范;是否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评价鸟房子的设计优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8o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