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培训(2012.2.10)jsp2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3 20: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型钢悬挑脚手架 6.1脚手架规范

6.10.2 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 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图6.10.2)。

图6.10.2 型钢悬挑脚手架构造 1——钢丝绳或钢拉杆;常规L1=1.5m

6.10.3 用于锚固的U 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 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

6.10.4 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 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 ㎜,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图6.10.2)。

6.10.5 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 倍。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 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 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中钢筋锚固的规定。

悬挑钢梁U 型螺栓固定构造 1——木楔侧向楔紧;2——两根1.5m 长直径18mmHRB335 钢筋

悬挑钢梁穿墙构造 1—木楔楔紧

悬挑钢梁楼面构造

6.10.6 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

6.10.7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

6.10.8 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 应采取加固措施。

6.10.9 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

6.10.10 悬挑架的外立面剪刀撑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6.2、6.6.5 条的规定。

6.10.11 连墙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4 节的规定。

6.10.12 锚固型钢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悬挑式脚手架一般是多层悬挑,将全高的脚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0m,利用悬挑梁或悬挑架作脚手架基础搭设脚手架。

悬挑脚手架构配件要求:

1)工字钢:其型号由计算确定。不应小于16号工字钢,固定端长度不应小于悬挑端长度的1.25倍。采取3道锚固,前端一个,后端两个。型钢悬挑梁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固定。

2)锚固螺栓直径不小于16mm。

3)钢丝绳:其型号由设计计算确定。 4)绳卡:应与钢丝绳的规格相匹配。 5)卡环:应与钢丝绳的规格相匹配。

6)花篮螺栓:应配合钢丝绳使用,且必须是∞型。

7)结构固定拉环:采用圆级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20mm。

型号 16 18 尺 寸 /mm h 160 180 b 88 94 d 6.0 6.5 t 9.9 10.7 r 8.0 8.5 r1 4.0 4.3 截面面积 /cm2 26.131 30.756 理论重量 kg/m 20.513 24.143

6.2施工方案

悬挑脚手架在搭设之前,应制定搭设方案并绘制施工图指导施工。悬挑脚手架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其内容主要包括:悬挑梁或悬挑架的选材及搭设方法,悬挑构件的强度、刚度、抗倾覆验算,与建筑结构连接做法及要求,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悬挑构件的连接等。

悬挑梁长度超过3米时,大悬挑专项施工方案应做专家论证。 6.3构造要求

(1)脚手架悬挑形式

悬挑脚手架可采用悬挑梁或悬挑架形式。

悬挑梁脚手架是将悬挑梁尾端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另一端悬挑出楼板,悬挑梁按立杆间距布置,梁上焊短管作底座,定位点可采取竖直焊接长0.2米、直径25mm-30mm的钢筋或短管

等方式。脚手架立杆插入固定,然后绑扫地杆。

悬挑架脚手架是采用悬挑三角形桁架结构,将一段高度的脚手架荷载全部传给底部的悬挑三角形桁架承担,悬挑三角形桁架本身即形成一刚性框架,应采用型钢制作,节点必须是螺栓连接或焊接的刚性节点,不得采用扣件连接。

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物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锚固位置在楼板上时,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应采取加固措施。

(2)悬挑结构固定的形式

1)斜拉式悬挑梁脚手架结构,如图所示。

斜拉悬挑脚手架 (a)斜拉与结构锚固 (b)悬挑梁锚固

6.4搭设与拆除

6.4.1 脚手架拆除应按专项方案施工,拆除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

否符合构造要求;

2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脚手架专项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3 拆除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4 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6.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6.4.3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当单、双排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本规范第6.4.4条、6.6.4条、6.6.5条的有关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6.4.4 架体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

6.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6.4.6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悬挑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有关要求参照落地式脚手架。 七、脚手架安全管理

【强条】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2 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第8 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确认合格后使用。 【强条】9.0.4 钢管上严禁打孔。

【强条】9.0.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6 满堂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应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断和处理。

【强条】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8 当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9 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10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本规范第8.2节的规定进行。

11 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

12 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强条】9.0.13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

杆;

2 连墙件。

【强条】9.0.14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15 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16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7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8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的有关规定执行。

19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应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八、模板支架工程 8.1脚手架规范模板部分

9.0.6 满堂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应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断和处理。

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9.0.15 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8.2模板工程类型

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承受荷载较小,主要靠小横杆传递垂直荷载,然后通过扣件摩擦力传给立柱。钢管承载力应控制在8kN至11kN。立杆属于偏心受力状态。立杆间距1.3×1.3m,大横杆间距1.5米。搭设高度不得超过36米;施工层不得超过一层。0

满堂模板支撑架:所以立杆上方必须设置可调顶托,由可调顶托传递垂直荷载,直接传给立柱。钢管承载力应控制在12kN至15kN。立杆基本中心受理状态。立杆间距1.2×1.2m,大横杆间距1.5m。搭设高度不得超过30m。 8.3钢管扣件式支架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架搭设示意图见下图。

钢管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架搭设示意图

本图只作为高大模板支架的搭设示意图

1——单元体底部水平剪刀撑; 2——单元体中部水平剪刀撑; 3——单元体顶部水平剪刀撑;

4——加强单元体的四个立面设置从底到顶连续式竖向剪刀撑;

5——架体高度大于20m时,顶部两步距纵横水平杆之间增加两道纵横向水

6——多个加强单元体四个立面之间设置从底到顶连续式竖向剪刀撑;

7——梁侧增设斜撑;

8——大梁底立杆两侧增设加强斜撑;

8.4设计计算

满堂脚手架是指载荷通过水平杆传入立杆,立杆受力情况。满堂支撑架是指顶部载荷是通过轴心传力构件(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的,立杆轴心受力情况。

满堂脚手架高度比=计算架高÷计算架宽,计算架高:立杆垫板下皮至顶部脚手板下水平杆上皮垂直距离。计算架宽: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轴向水平距离。立柱间距4跨,均该注意高宽比的情况。

影响满堂支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因素主要有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水平约束(连墙件)、支架高度、高宽比、立杆间距、步距、扣件紧固扭矩、立杆上传力构件、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 8.5支架构造 8.5.1 垫板底座

竖向模板支架立柱支撑部分安装在基础土上时,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撑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垫板尺寸应为长度4m,宽度200mm,厚度不得小于50mm。 8.5.2 支架立柱

(1)模板支架立柱间距应根据计算决定,通常取0.8~1.2m。对于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架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2)处于梁下部的支架立杆,必须按荷载计算来采取支撑间距加密措施。。

(3)钢管支架立杆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前述规定

(4)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

(5)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连接。

(6)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杆。 8.5.3 扫地杆、水平杆

(1)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3×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2)在立柱地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3)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4)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5)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见图6-4示。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6)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如图所示。

(7)实验证明,当步距由1.2m扩大到1.8m时,架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下降26.1%

高大模板支架顶步“增设水平拉杆”示意图

8.5.4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结构性能

满堂支撑架整体失稳 1、水平剪刀撑 2、竖向剪刀撑 3、失稳方向 (1)支撑体系设置完善的满堂脚手架或满堂支撑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可能破坏形式为:

(2)以水平剪刀撑设置层为反弯点的沿较弱方向的架体大波整体失稳。

(3)架体较大步距间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

(4)满堂支撑架有可能发生顶步距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 (5)通常情况下,架体的极限承载力由架体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当架体的步距过大时,其立杆段的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当满堂支撑架的顶步距过大或顶步距以上立杆悬伸长度过大,其立杆段的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 (6)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破坏形式和脚手架结构很相似,都是以某一水平刚度较大的支撑层做为反弯点,发生结构的大波失稳。因此,在计算方法上可以归为同一类。

8.5.5 剪刀撑

符合论证条件的满堂支撑架,其剪刀撑搭设按照加强型的要

求进行设计与搭设。其他类型的按照普通型的剪刀撑搭设。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型: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8m,见下图所示

(满堂脚手架、普通型满堂支撑架) 普通型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米,或施工总载荷大于15kN/㎡,或集中线载荷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2、加强型:

1)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x0.9m至1.2mx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x0.6m至0.9mx0.9m(含0.6mx0.6m,0.9mx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大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x0.4m至0.6mx0.6m(含0.6mx0.6m,0.4mx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至3.2米,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至3.2米。

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普通型第二条的规定。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至5米.

加强型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

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参数对比 类别 参数 搭设高度 施工层 外围剪刀撑 立杆间距 中间纵横向垂直剪刀撑间距 垂直剪刀撑宽度 架高<8m 满堂脚手架 36m ≤1 满设 0.9×0.9m ~ 1.2×1.2m 6~8m 6~8m 顶部设 满堂支撑架 普通型 加强型 30m 30m 0 0 满设 满设 0.4×0.4m 0.9×0.9m 0.6×0.6m ~ ~ ~ 1.2×1.2m 1.2×1.2m 0.9×0.9m 4跨且≤5~8m 5跨且≥3m 5m 5~8m 4跨 5跨 顶部设 顶部设 【或施工总载荷大于15kN/水平㎡,或集中线剪刀载荷大于【或施工总载荷大于架高≥撑 20kN/m】 15kN/㎡,或集中线载荷8m 顶部设、 顶部设、 大于20kN/m】 底部设、 底部设、 顶部设、 中间间隔≤8m中间间隔≤底部设、 设 8m设 中间间隔≤6m设 水平剪刀撑宽度 6~8m 5~8m 3~5m 立杆承载力 ≤11kN ≤15kN ≤15kN 顶部立杆伸出长0 0.5m 0.5m 度 影响整体稳定性竖向剪刀撑; 竖向剪刀撑; 的因素 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 水平约束; 水平约束; 架体高度、高宽架体高度、高宽比; 比; 立杆间距、步距; 立杆间距、步扣件紧固扭矩; 距; 立杆上传力构件; 扣件紧固扭矩; 立杆顶部独立高度; 水平剪刀撑效果:比不设置承载力提高26~64%(不同工况); 架体四周连墙件设置:可提高承载力10% 8.5.6 架体高宽比

满堂支撑架高宽比 = 计算架高÷计算架宽; 计算架高:立杆垫板下皮至顶部可调托撑支托板下皮垂直距离。

计算架宽:满堂支撑架横向(外围)两侧立杆轴线水平距离。 【规范】6.9.7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满足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

(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构造措施示意图(横立面) 1—与结构柱刚性连接;2—预埋钢管与结构刚性连接; 3—超出加载区向外延伸2~3跨;(剪刀撑等构造措施另详) 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试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宽度方向跨

数减小,影响支架临界荷载。所以要求对于小于4 跨的满堂支撑架要求设置了连墙件(设置连墙可提高承载力),如果不设置连墙件就应该对支撑架进行荷载、高度限制,保证支撑架整体稳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8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