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四中全会宣讲提纲 - 航标灯

更新时间:2023-06-04 07: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一、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与任务

(一) 四中全会召开的时机有一系列的巧合

1.今年是农历甲申年,是毛主席批示在当年的重庆《新华日报》上全文发表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60周年。

2.是毛主席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撰写的《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

3.是中国共产党执掌新中国政权55周年。

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召开专门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中央全会,表明我们党牢记《甲申三百年祭》揭示的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后因骄傲自满而遭败亡的历史教训,牢记毛主席关于“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的伟大教导,牢记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著作中阐明的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我们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体现了我们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抓住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关键,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

(二) 全会召开前夕的准备工作

1.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要不断提高“五种执政能力”:

①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②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③ 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④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⑤ 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2.2003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召开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同年12月中旬开始四中全会《决定》的起草工作,先后分片召开了31个省市区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形成意见稿后,又分别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征求意见的范围第一次扩大到十六大代表。

3.2004年6月29日下午,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十六大以来的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主讲人是北京大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黄宗良教授和中央党校党建部卢先福教授。两位知名党史党建专家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讲解。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9月在北京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主要议题是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8月22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发表长篇重要讲话,用了较大的篇幅,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方面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被党建专家称为“执政七谋”。

4.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于9月16日至9月19日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发布中央全会召开日期,过去一般就是一句话。这次消息以800多字的篇幅,实际上透露了全会即将通过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决议的大体框架,表明政治局对此早已取得共识。

政治局会议就会议决议在会前形成表述,并提前以“会议认为”和“会议指出”的语言将其公之于世,这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没有过的事,显示中央领导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已经考虑成熟。

(三) 全会的主题与任务

1.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本次会议的主题)。

2.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

3.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

决定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二、 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为什么现在我们党要突出地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呢?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背景和重大意义的。

首先,这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两大转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由于这两大转变,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比如,没有执政以前,党的首要目标是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取得政权,主要任务是破坏;而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建设,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党的任务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掌握领导国家建设和管理的新知识、新本领。又如,执政党与不执政的党,在国家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和运作是不一样的。作为执政党,必须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和法律的关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再如,在革命时期,政党作为斗争工具的特点十分明显。它为了对抗统治者的统治,总是采取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方法,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以期夺取政权。但对于执政党来说,首要的职责是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党的功能突出体现为社会整合的功能。凡此种种都说明,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

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必须看到,领导市场经济与过去领导计划经济根本不同。改革开放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展,这种不同越明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求党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其次,这是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一) 从国际形势看,维护国家发展和生存安全要求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天下并不安宁。这种复杂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实际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南北贫富悬殊愈拉愈大,“数字鸿沟”令人忧虑。

2. 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势头正盛,对市场、人才、战略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危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始终没有改变。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动权。

(二) 从国内形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求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国内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必须看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十分繁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压力。

1.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的任务和压力很大。

2.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这个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现在我国正进入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前景:一种是正确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就会继续快速发展;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就会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经济倒退。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3. 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讲,目前正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进一步消除发展面临的诸多体制性障碍,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和解决。

4.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加大。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目前正处于资源消耗强度较高的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

5.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必然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 从党内形势看,党的自身状况及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也要求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

2.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例如,党政关系缺乏明晰的规范,领导层次过多,副职、虚职过多,领导成员分工重叠、互相扯皮,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力,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监督。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存在的弊端是影响和制约执政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

3.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机制还不健全。城市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4. 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比较严重。虽然这些年下大力气查处惩治,但尚未遏制住滋生蔓延的势头。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在党内和社会上影响恶劣;一些窝案、串案,极大地损害党的形象。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四) 从党外形势看,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是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

最近二三十年来,政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国执政党都在思考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纪之交,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其中包括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内,促人深思。他们失败的经验教训主要是:

1. 思想理论僵化,使党失去创造活力。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苏共执政长达74

年,长期以来固步自封,思想理论僵化教条,严重脱离了本国实际。后来又走上另一个极端,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党丧失了先进性和领导资格。

2. 经济发展迟缓或忽视社会公平,党的执政基础发生动摇。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就会使群众对党失去信心。但是,如果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公平,也会出现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如,印度人民党执政8年来,GDP年均增长达6%,领导经济的业绩是很不错的。然而,社会贫富差距过大,80%的广大民众并未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3.5亿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结果使人民党政府丧失人心,在最近的大选中遭到失败。

3. 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导致权力系统弊病丛生。前苏东国家共产党长期在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党内缺乏民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造成党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滥用职权等弊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党的生命力衰竭。

4. 不能掌握和正确引导舆论。前苏东国家的执政党,很长时间内对新闻媒体实行僵化的管理,使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严重脱离群众。后来又搞所谓“公开性”和“多元化”,在意识形态上放任自流,结果造成思想和政治上的混乱,舆论工具成了自己垮台的催化剂。

5. 腐败现象严重。腐败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的“权力顽症”,是导致许多政党衰落乃至败亡的致命毒素。从世界范围来看,执政党如何防范和治理腐败,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重大课题。解决不好,就会丧失人心,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

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情况各不相同,但不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正确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能有效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这些则是共同的。我们必须认真汲取这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十六大报告在结束语中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体

现了我们党的忧患意识和与时俱进精神。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解读

《决定》共九个部分,开头三部分是总论,分别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四至第八部分,分别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九部分强调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会认为,《决定》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论述深刻、措施有力,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了改革精神,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略,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文件。

(一) 用“六条经验”指导新的实践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离不开经验的科学总结。《决定》总结和阐述了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六条主要经验突出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了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这六条主要经验构成了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深刻理解这六条主要经验,就要充分认识,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二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三要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四要有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要有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六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六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认识和重大方针。

这六条主要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自觉运用这六条主要经验,就要努力做到,党在执政实践中,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在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既要加快又要全面;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既要为民造福又要清正廉洁;在治国理政中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靠人民执政;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

坚持主要经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把握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执政实践。深刻理解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结合新的实际运用党执政的成功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 五大亮点引人注目

《决定》在系统总结我们党55年执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执政思想和应对措施,体现出五大亮点。

1. 初步构建了一个有关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使执政理论建设向着系统化方向前进。《决定》系统阐述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了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了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如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等,这是我们党首次从理论上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系统的研究,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也是少有的。

2. 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执政思想。《决定》在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也充分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

3.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新的部署。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横向看,各种权力过分集中于党;纵向看,权力过分集中于党的各级委员会,各级委员会的权力又集中于常委会,常委会又集中于书记,结果造成了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决定》从政党的功能、定位及执政规律出发,明确了“领导”与“执政”的区别与联系。“领导”的内涵比“执政”要宏观和宽泛得多,既包括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也包括对社团、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执政”主要针对国家政权而言,主要发生在国家政权领域。“领导”是政治活动,“执政”更多的是法治活动。

《决定》立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顺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提出采取“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办法,即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但是,党不是直接指挥、干预或代替人大、政府和政协等组织的工作,而是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党组和党员干部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党政关系上,《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并明确规定: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就是要从“横向上”理顺党与国家政权及其他各类组织的关系,解决在“横向上”权力过分集中于党的问题。从纵向看,《决定》特别强调了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作用。《决定》提出,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要发挥全委会的决策作用,常委会要很好地落实、执行全委会的决定。这实际上是理顺党内权力结构,解决小平同志所讲的权力过分集

中于少数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决定》还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特别提出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解决分工重叠的问题。同时提出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等等。这些都涉及到政治权力构成的核心敏感问题,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积极稳妥地进入了全面配套、整体推进的阶段。

4. 在党内民主方面有新的举措。过去我们讲“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这次提出了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加党内透明度的问题。在推进党内民主方面,《决定》也提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如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等。特别是实行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干部任命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实际上是把决策主体由常委会变成了全委会,对于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

5. 提炼和运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新用语。比如,这次《决定》首次提出要加强全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也就是“五大执政能力”,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只是针对党委和领导干部而言的,这说明我们对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又有了层次上的划分。又如,《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原来是“三位一体”,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现在再加上“和谐社会”这一条,即明确了“四位一体”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创造实现“三个文明”的国内环境问题,而且,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再如,“文化生产力”的概念,也是在全党文件中首次提出。这对于我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三) 科学认识“三种执政”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决定》中的一个新提法。这是党总结执政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执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这

三种执政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科学执政,是指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主要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科学化。

——民主执政,是指进一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执政就是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当前,实行民主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两点: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依法执政,是指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当前,实行依法执政,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并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同时,也应看到,这三种执政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另一方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体现,重要的是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就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深刻把握“五大能力”。

(四) 加强“五大能力”,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发出的号召。在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时,我们高度关注党中央对于党建提出的与以往不同的若干新的要求。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央全会先后六次研究党建问题。前五次分别是:

十一届五中全会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0年),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党的决定”(1983年),十三届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1990年),十四届四中全会研究党建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1994年),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这次全会提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党的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形势近年发生的新变化。

——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领导经济发展并非是要由党直接去指挥经济工作,处理具体经济事务,而是要由党集中各方面智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更要摆正党的位置、确定党的职责,努力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党组织派去执政的干部,更要学会领导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和方法。

——努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在中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当前,要在国家政权系统中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健全民主、完善法制和加强监督这三个关键环节。

——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过去我们讲国家安全、军事安全,后来又提出经济安全问题。其实文化安全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这是因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正受到严峻挑战。特别是现有文化体制与群众文化需要不相适应,文化产业落后,一些思想宣传工作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党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一方面,我们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出发,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党必须适应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正确处理各

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发展为社会冲突。当前,我们要对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社会治理中,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到党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护社会稳定,也应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努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和世界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处理问题,必须有世界眼光,统筹处理国际国内问题。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将始终并存。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善于变挑战为机遇。

(五) 和谐是一种力量

四中全会落幕后,一个新的政治词汇,开始向社会各个角落传播——“和谐社会”。此次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大着力点,把执政党的行为与城乡居民的生活安康,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这些极为生活化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温暖亲和,智慧深炯。

政治词汇的流行,总以深刻的社会积淀为根基。几年前,曾有学者用“社会断裂”来标示改革以来两极分化的社会状况。说断裂有些言重了,但分化现象的客观存在,却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收入差距快速拉大,民众公正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城乡分隔、行业分野、区域有别,人们在资源、权益的享用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而是中国现代化之深忧。忧在哪里?上世纪下半叶,众多发展中国家踏上寻求现代化的道路,从目前结果看,有成功的,也有半途而废的。成功没有相同的模式,但失败的原因却总是惊人的相似,失败者共同的社会特征是,贫富高度分化,民权飘在空中,街头冲突不断,总统几天就换,社会裂痕不断扩大。达到了无法弥合的程度,它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断裂,还有现代化进程的断裂,执政党执政进程的断裂。当中国社会发展踏上相似的临界点,前车之鉴让人警觉地认识到,没有社会的安宁和谐,现代化只能是一个画饼。

当然,社会和谐理念最重的着色,还是“中国特色”。当我们从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疾风暴雨式的社会工作方式退出政治舞台;没有稳定就没有国家发展和民众安乐,成为执政者与人民的共识。正是因为全社会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稳定大局,才会有今天的成就。然而,把稳定与和谐放在一起作社会语义分析,着眼于执政策略的演进思考,能够看到,稳定观着重的是社会控制,而和谐观则是在追求稳定的基础上,着重于社会激励,着重于营造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踏着社会稳定的基石追求社会和谐,这是对执政理论的丰富和飞跃。家和万事兴,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就能生成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治国理政的社会基础就更坚实,实现执政使命力量将更强大,在这种意义上,和谐就是力量。

从全会关于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精密部署能够看到,让民众“各得其所”,让民众“各尽所能”,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努力方向。

先看“各得其所”。执政者构建社会和谐,从目的上看,为的是民众的安乐幸福,从手段上看,是使执政更充分地依托民众力量。一个直观的道理是,民众权益的实现程度,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程度成正比;让民众各得其所,民众才能勤业创业。一个社会,如果社会财富不能公平正义地分配,机会不能平等选择,人们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阶层和身份的转变,心理就要失衡,矛盾就会加剧,社会和谐就不会有,执政者调动积极性的愿望肯定会落空。没有民享就没有民治,这是任何政党执政的共同规律。此次全会要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是要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在全社会构建公平正义的财富分配方式,让民众在各得其所的基础上奋发拼搏。

再看“各尽所能”。构建社会和谐,是社会大合唱,必须着眼于启动全社会的力量。一方面在于,党委、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组织者,在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以及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社会管理格局。另一方面在于,发挥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既能增强主人翁意识,勤业敬业、奋发拼搏,又能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创造

团结互助、扶贫解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总起来看,实现社会和谐,就是创造民众幸福的田园,搭建民众创业的舞台,营造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这种意义上的社会和谐,当然要成为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执政党的奋斗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7n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