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19 13: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项目名称与项目业主 ................................................. 1

1.1.1 项目名称 ...................................................... 1 1.1.2 项目业主基本情况 .............................................. 1 1.2 项目概况 ........................................................... 1

1.2.1 项目承担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装备现状 .. 1 1.2.2 项目建设地址 .................................................. 1 1.2.3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 2 1.2.4 建设期 ........................................................ 2 1.2.5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 2 1.2.6 申请事项 ...................................................... 2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3

1.3.1 符合丝纺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政策要求 .................. 3 1.3.2 属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 3 1.3.3 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 7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7 2.2 企业财务状况 ....................................................... 8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申请专项资金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 10

3.1 项目建设背景 ...................................................... 10 3.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 ...................................... 12

3.2.1 产业政策 ..................................................... 12 3.2.2 发展规划、行业准入 ........................................... 12 3.3 申请国家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的理由 .................................. 14

3.3.1 本公司符合规定申报标准 ....................................... 14 3.3.2 本项目符合规定申报范围 ....................................... 14 3.3.3 本公司改扩建符合规定项目申报条件 ............................. 14

第四章 项目预测及分析 .................................................... 16

4.1 丝绸制品市场分析与市场规模预测,目标市场确定 ...................... 16

4.1.1 国际市场分析 ................................................. 17 4.1.2 国内市场分析 ................................................. 18 4.1.3 本项目目标市场 ............................................... 20 4.2 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 21 4.3 SWOT分析 .......................................................... 21

4.3.1 优势(strengths) ............................................ 21 4.3.2 劣势(weaknesses) ........................................... 23 4.3.3 机会(opportunities) ........................................ 23 4.4 竞争策略 .......................................................... 24

4.4.1 产品的开发策略 ............................................... 24 4.4.2 产品的生产策略 ............................................... 24 4.5 营销策略 .......................................................... 25 4.6 营销模式 .......................................................... 27 第五章 项目工程方案、设备选型及工艺流程 .................................. 28

5.1 工程方案(新厂区) ................................................ 28 5.2 主要设备方案 ...................................................... 28 5.3 工艺流程 .......................................................... 29

5.3.1 生产车间组 ................................................... 29 5.3.2 工艺技术方案 ................................................. 29 5.3.3 生产工艺流程 ................................................. 33

第六章 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 34

6.1 厂址现状 .......................................................... 34 6.2 用地方案 .......................................................... 34 6.3 建设条件 .......................................................... 34

6.3.1 自然条件 ..................................................... 34 6.3.2 基础设施条件 ................................................. 36 6.3.3 施工条件 ..................................................... 37 6.4 总图布置 .......................................................... 38

6.4.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38

6.4.2 功能分区 ..................................................... 39 6.5 运输 .............................................................. 40

6.5.1 道路布置 ..................................................... 40 6.5.2 停车场的安排 ................................................. 40 6.6 公用辅助工程 ...................................................... 40

6.6.1 给排水 ....................................................... 40 6.6.2 供电 ......................................................... 42 6.6.3 暖通 ......................................................... 43

第七章 节能、环境影响分析、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 44

7.1 节能 .............................................................. 44

7.1.1 设计依据 ..................................................... 44 7.1.2 节能措施 ..................................................... 44 7.2 环境影响分析 ...................................................... 47

7.2.1 厂址环境条件和现状 ........................................... 47 7.2.2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48 7.2.3 环境保护措施 ................................................. 49 7.2.4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50 7.3 劳动安全卫生 ...................................................... 50

7.3.1 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 50 7.3.2 安全措施方案 ................................................. 51 7.3.3 工业卫生 ..................................................... 51 7.4 消防 .............................................................. 52

7.4.1 建筑消防设计 ................................................. 52 7.4.2 消防给水及固定灭火设备 ....................................... 52 7.4.3 电气消防设计 ................................................. 53 7.4.4 火灾自动报警 ................................................. 54

第八章 项目管理、招标方案与组织机构 ...................................... 55

8.1 项目建设管理 ...................................................... 55 8.2 招投标初步方案 .................................................... 56

8.2.1 招标方式及范围 ............................................... 57

8.2.2 项目招标事项基本情况表 ...................................... 57 8.3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57

8.3.1 组织机构 ..................................................... 57 8.3.2 人力资源配置 ................................................. 59 8.3.3 人员培训 ..................................................... 60

第九章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61

9.1 投资估算 .......................................................... 61

9.1.1 投资估算范围 ................................................. 61 9.1.2 投资估算依据 ................................................. 61 9.1.3 建设投资估算 ................................................. 62 9.2 资金来源 .......................................................... 62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 64

10.1 建设期 ........................................................... 64 10.2 施工期安排 ....................................................... 64 10.3 项目实施进度 ..................................................... 64 10.4 项目实施情况及完成投资情况 ....................................... 64 第十一章 项目效益评价、风险和社会影响分析 ................................ 66

11.1 增加就业机会 ..................................................... 66 11.2 带动农民增收 ..................................................... 66 11.3 增加财政收入 ..................................................... 66 11.4 生态效益 ......................................................... 67 11.5 经济效益 ......................................................... 67 11.6 项目风险分析 ..................................................... 67

11.6.1 项目主要存在的风险 .......................................... 67 11.6.2 风险程度分析 ................................................ 68 11.6.3 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 68 11.7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 68 11.8 社会评价结论 ..................................................... 69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 71

12.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 71

12.2 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 ............................................... 72 12.3 成本费用估算 ..................................................... 72 12.4 盈利能力分析 ..................................................... 72 12.5 清偿能力分析 ..................................................... 73 12.6 盈亏平衡分析 ..................................................... 73 12.7 主要财务指标汇总 ................................................. 73 12.8 财务评价结论 ..................................................... 74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75

13.1 主要研究结论 ..................................................... 75 13.2 建议 ............................................................. 76

附 表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与项目业主 1.1.1 项目名称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1.2 项目业主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地址:XXX周口镇丝绸街8号 法人代表:XXX 注册资金:1200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承担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装备现状

公司拟利用位于XXX河舒轻纺食品工业园内,本公司新厂区规划用地进行本项目建设。

1.2.2 项目建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河舒轻纺食品工业园,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新厂区内。项目建设地址紧邻园区内城市道路,距离XX、XX高速公路约25Km、距离XXX火车约5 Km,

交通便捷;厂区内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都很完善,符合项目建设选址。

1.2.3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在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在厂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地(约70亩)新建生产车间6645㎡、辅助用房550㎡、动力车间95㎡、库房及机修车间700㎡,总建筑面积共计7900㎡。项目的技改是对原生产工艺部分进行保留,将原有片梭工序变成更为先进的无梭织绸工序,使产品更加美观,并购置相应新的生产设备91台。技改完成后,可形成生产各类丝绸面料500万米/年,(新增丝织品200万米/年)的生产能力。

1.2.4 建设期

本工程计划建设期18个月,计划从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新厂区建设工期)。

1.2.5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规模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1200万元,企业自筹450万元,其他资金1350万元。

1.2.6 申请事项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促进XXX市丝纺服装产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升级都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因此,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特向有关部门申请中小企业技改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本项目建设。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1 符合丝纺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政策要求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符合国家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中的纺织服装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符合具有自主品牌丝绸制品的技术改造项目。

本技改项目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为根本的发展,努力提高丝绸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丝纺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极大提高,促进我市丝纺服装产业上榜升级。

1.3.2 属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从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丝绸制品的出口增长势头受到较大影响。为应对危机,确保丝纺行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保了纺织服装工业(丝纺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主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重要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在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的激励下,具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

品牌优势的“XXX”牌丝绸系列产品将具有技术的发展空间。本项目考虑到产品的格调和附加值,在建设中选择出高档产品,这将为企业实施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战略奠定基础。

1.3.3 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丝绸制品生产历史悠久,由于其具有防寒、保暖、吸湿、透气、舒适、美观和不产生静电等许多优良的服用性能,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的服装及床上用品的理想面料。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性丝绸制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为丝绸制品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条件。丝绸制品是我国人民主要的服饰用品和出口创汇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应用领域的拓展,纺织品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长。本项目技改所采用的无梭织机生产技术将使生产过程实现了电脑化,既降低了劳动成本,又降低了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益有较大提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XXX”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挑战面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四川和XXX茧丝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充分认证基础上,在XXX河舒轻纺食品工业园进行新厂区建设,并对高档真丝面料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刺激市场消费,是非常必要的。

本项目紧紧围绕《XXX市丝纺服装产业振兴实施意见》,

“把XXX建设成为西部茧丝绸原料基地、丝纺服装基地和丝纺服装集散交易中心”的要求,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全市丝纺服装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00万米各类丝绸产品的生产能力,能新增就业岗位220余人,极大提高公司产销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增强对国家、社会的贡献能力,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1

序号 1 2 2.1 2.2 2.3 2.4 3 4 5 6 6.1 6.2 项目名称 总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生产车间 动力车间 库房及机修车间 辅助用房 主要设备 劳动定员 建设周期 总投资 工程费用 流动资金 单位 亩 ㎡ 数据 70 7990 6645 95 700 550 91 220 18 3000.00 备注 新厂区建设总用地 本项目新增 本项目新增 本项目新增 ㎡ ㎡ ㎡ ㎡ 台套 人 月 万元 万元 万元 2554.00 土建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安装费用 400.00

6.3 7 7.1 7.2 7.3 建设期利息 资金筹措 企业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 其他资金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46.00 3000.00 450.00 1200.00 1350.00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承担单位: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XXX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公司新厂区位于四川XXX工业园区内,注册资本金1200万元,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为 “XXX”丝绸制品。公司现有丝绸系列产品生产能力200余万米。

主要股东:

XXX,46岁,大学文化,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入股资金720万元,占总股本金的60%。

XXX,44岁,大学文化,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入股资金480万元,占总股金的40%。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非常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引进和培养人才来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先进产品质量和档次,引领市场消费潮流。公司现有高级技师12名,拥有各类丝织生产设备300余台(套)、优质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厂家、完善的销售队伍及售后服务体制,公司现在的销售区域覆盖了整个东北、华北、华东、新疆、西藏及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并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公司建立了一套高速、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

场,注重品牌形象,加大宣传力度,热衷公益事业,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使“XXX”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组建的专业丝纺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生产销售“XXX”系列丝织产品,公司先后获得了XXX“先进企业”、“再就业先进企业”、XXX市“行业模范企业”、X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2007年、2008年、2009年被农业发展银行评为“AA”信誉企业。XXX市织绸技能操作能手1人;获得省级劳模1人。

2.2 企业财务状况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到2009年底,资产总额已达到3175万元,其中固定资净值1355万元,资产负债率仅为53%。其中,银行借款800万元,公司净资产已达到1667万元。三年来,公司不断增加技改投入,完善先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到2009年底,公司的销售收入已达到3946万元,利润123万元,入库税金38万元。详见2007-2009年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财务报表。

表2—1 近三年公司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项目承担企业基本情况 所属省市 职工人数 企业总资产(万元) 资产负债率 四川省XXX市 180 3175 53.% 银行信用等级 技术、管理人员数 企业贷款余额(万元) 固定资产净值(万元) AA 15 800 1355 销售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税收(万元) 2007年 2553 141 31 2008年 3500 210 90 2009年 3946 123 105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申请专项资金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3.1 项目建设背景

丝绸产业是传统的外向型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少数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服装,以及丝绸产品深加工是系统的、可持续、可再生资源产业,具有天然、生态环保、劳动密集、农工贸结合、创汇率高的特点。目前,我省丝绸行业已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管理,年产茧量居全国前列,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XXX是我国传统的茧丝绸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传统,具有良好的人文基础。近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茧丝绸业的主产区,在茧丝绸生产、科研、教育、贸易及人才队伍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些成为XXX发展茧丝绸业的宝贵条件。

茧丝绸业是兼有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的产业,这是其独有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产业链延伸较长。XXX是传统茧丝绸产区,传统的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总体上说,还比较落后,产业链偏于上游,生产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低端产品为主,高档、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强,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同全国主要茧丝绸产区相似,省内各地也雷

同,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

四川省在“茧丝绸十一五”规划中已重视了茧丝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应坚持加以推动,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指导,促其健康发展。建立产业链企业是主体,企业根据市场及利益的判断,自主决策,自主发展。但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引导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越大,引导的作用越大。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丝绸制品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丝绸服装及其他各类丝绸产品生产旺盛,远销美国、日本等五十多个国际和地区,产品优势愈加明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和丝绸服装业的加速发展,消费者着装品位快速拉升,对丝绸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今后几年国内丝绸服装的需求将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丝绸服装的时装化、休闲化、运动化和个性化。时装化将成为丝绸制品的主流。利用无梭织机技术生产的高档丝绸面料所生产的丝绸制品独特的质感又是其他服装无法比拟的,休闲化、时尚化给丝绸系列产品开发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根据国家和四川省对丝纺服装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要求,我市即时成立了丝纺服装产业推进领导小组,把丝纺服装产业作为我市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给予大力发展,重点扶持。同时出台了《XXX市丝纺服装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将从资源配置、品牌建设、资金扶持、运行要素保障等方面

给予重点扶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企业的发展现状、品牌效益、产品特点等方面,还是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将促进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带动丝纺服装相关产业的发展。

3.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 3.2.1 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第124项(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中…纺织…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于项目实施地开展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等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该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鼓励类“十七项:纺织类”之“9.“高档机织与针织服装生产”。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2.2 发展规划、行业准入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正式对社会公布,选择纺织工业作为调整振兴的重点产业,将纺织工业明确定位为:

“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规划》呈现了一个更加具体、振奋人心的纺织工业3年调整振兴与前景。明确我国纺织工业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按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纺织行业要着力做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稳定国内外市场,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四是淘汰落后产能,五是优化区域布局,六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七是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八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纺织工业中很大比重是中小企业,行业平均利润率低,对外依存度较高,也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同时纺织又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产业,中小纺织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拉动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把扶持骨干企业与带动中小企业、带动就业结合起来,发挥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在产业调整和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应对危机,增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按照《XXX丝纺服装产业振兴实施意见》的规划,到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166亿元,

到2015年达到440亿元,增加值132亿元。《意见》围绕产业目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等核心内容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和振兴产业的发展的具体措施。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入条件。 3.3 申请四川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的理由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改府“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精神,支持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根据《四川省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申请此项资金。

3.3.1 本公司符合规定申报标准

本公司现有职工人数180人,年销售收入3900万元,资产总额3175万元,属中型企业。

3.3.2 本项目符合规定申报范围

本公司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是在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实施的。项目建设后,降低了30%的劳动力成本,同时降低20%的能源消耗,产品质量有极大提高。

3.3.3 本公司改扩建符合规定项目申报条件 本公司技改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本公司改扩建项目已按照投资管理规定进行了核准或备

案。

本公司银行信誉良好,无违法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促进XXX市丝纺服装产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升级都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因此,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特向省经信委申请四川省企业技术改选专项资金。

第四章 项目预测及分析

4.1 丝绸制品市场分析与市场规模预测,目标市场确定 丝织品历来就是人们的高档消费品之一;特别是在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今天,蚕丝一直享有“纤维皇后”,素有“人的第二肌肤”美称。其舒适性和保健功能是其它纤维无法比拟的,并作为国际消费的主流之一。然而世界蚕丝纤维产量仅占世界纤维总量的0.17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由于受丝绸先进的生产设备,流行的消费时尚,以及消费领域的延伸等要求,高质量、高品位的茧丝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我国的茧丝生产跟不上需求的发展。2006年的问题更为突出,出现了高档丝绸难求的普遍现象。

其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近几年来世界茧丝绸地区结构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丝绸业逐步衰退,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一些经济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气候条件,着力发展丝绸生产。目前世界丝绸生产中心已由劳动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已成为主要集中地,加之我国加入“WTO”后,生丝出口取消配额,出口量不再受限制,丝织品将大量的走入国际市场,这为中国丝绸的销售带来了机遇。

4.1.1 国际市场分析

根据国际有关机构的预测,到2015年,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将达到9500亿美元,近年来,丝绸内销不断走旺,内外销协同拉动了茧丝需求的增长。据匡算,208年每年内外销需丝量约23.8万吨,每年增长也在10%以上。

从我国丝绸的出口形势上看,按海关统计匡算,2005年1-10月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下同)累计出口折丝量约80,375吨(长、短纤维,下同),同比增长约11.76%。其中蚕丝类(不含蚕茧)24,760吨,同比增长10.71%;蚕丝织物出口约19,032吨,同比增长约19.85%(其中桑坯绸出口约15,030吨,同比增长18.47%);服装和制成品出口约36,575吨,同比增长约8.75%。

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统计资料匡算,2005年1-10月占我国丝绸出口总丝量约75%以上的主销市场,对其出口折丝量同比增长约6.99%,其中除对香港出口下降14.84%外,对美国、印度、日本、意大利、德国和韩国的出口分别增长约6.08%、6.35%、9.37%、32.71%、19.23%和9.05%。

1-10月海关统计进口的茧、丝、绸累计折丝量约6,810吨,同比减少约41.69%。其中,进口蚕茧(折丝)58吨,同比减少10.91%;进口蚕丝类4,028吨,同比减少55.46%,这里主要是废丝进口(2,873吨)减少62.22%;进口蚕丝织物约2,724吨,同比增长5.99%。

因此,今年1-10月冲抵进口后的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约73,565吨,剔除去年海关对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压瘪茧按废丝统计的因素后,同比增长约16%。

按我国丝绸全商品1-10月的上述出口匡算,预计全年出口折丝量9.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8%;冲抵进口后丝绸全商品的出口折丝量约8.85万吨,剔除去年海关对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压瘪茧按废丝统计的因素后,同比增长12%左右;这样,全年内外销桑柞长短纤维的用丝量预计约11.8万吨。根据2009年全国蚕茧生产和质量的上述估计,全年桑柞长短纤维供应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不多。加上去年“寅吃卯粮”转到今年来的缺口,按正常的原料消费进度,全年茧丝供应总的缺口估计在25%左右。因此,2010年上半年缫丝厂预计将有3个月左右的原料供应短缺期。

4.1.2 国内市场分析

内销丝绸制品的消费水平,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丝绸制品消费的绝对量是呈增长趋势。

我国每年大约净增人口1500万人,按目前人均纤维消费量1.5公斤计算,仅人口增长一项,每年就需增加3万吨丝绸制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住宅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室内装饰用丝绸制品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基础产业、汽车工业以

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丝绸制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产业用、装饰用丝绸制品的需求也将有较大增长。

当前,我国丝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出口丝绸产品的换汇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丝纺生产技术装备的总体水平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和国际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引进技术、设备不少,但消化吸收、开发创新不够,和国际丝纺技术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差距。丝绸新产品的开发创新也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要求。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还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发展中国家生产低成本竞争的压力;二是来自国际市场对丝绸产品质量、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压力。另外发达国家开发研制的功能性面料对我国丝绸面料也造成不小的冲击。

据《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指出的:我国服装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是行业发展迅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年生产服装70亿件;成就之二是出口成倍增长,贸易额居世界之冠,年出口贸易额达2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服装净产量将达到170亿件,服装出口达到470亿美元,人均服装消费量由目前的1.8件提高到2.9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技术进步一是要用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努力占领科技制高点,要鼓励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引

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

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已经向我们开启,随着中国出口纺织品到美国市场已全部取消,美国市场也必定要影响西欧及日本市场,可见纺织品出口形势看好。尤其是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西部纺织工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的会议文件明确指出:到2015年,要使我国纺织品中无接头纱比重由目前的50%提高到65%,无梭布比重由45%提高到65%,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由40%提高到70%,高档纺织面料的比重由40%提高到50%,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面料的质量、档次和水平。其重点是:选择一批纺织行业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围绕新型面料的开发生产,集中对纺纱、织造、染整等重点生产技术环节进行改造。采用新型纺织技术和设备,提高纺纱质量;采用无梭织机等新型织造设备,提高无梭布比重;采用新型印染后整理技术和装备,加大对棉纺、毛纺、丝绸等产品的印染后整理生产线改造,提高纺织面料的染整质量。

4.1.3 本项目目标市场

针对纺织行业而言,国家将控制对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的投资加以控制,鼓励新增资金进行行业技改、加快织机升级换代、提高中高档纺织产品占有比例。同时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对纺织行业

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目标市场定位在国内外中高档服装面料市场,该类产品市场需求量约为10亿米/年,而国内现生产能力只能提供40%-60%,其余全部依靠进口。本项目的实施,不但可用于出口,且在国内市场还有较大需求空间。因本项目拟全部采用剑杆织机,还可使企业产品中的高档真丝面料比重提高,符合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要求。

4.2 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成渝中心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南连接云贵,北接陕西,形成了畅通销售网和物流体系,现在从北到向南建有销售网点30余个。

“XXX”丝绸制品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占全国人口26%,市场空间具大。在市场定位上,根据各地不同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和爱好,从面料、色泽、花型、款式、包装上,定位设计推陈出新,锁定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几年来“XXX”丝绸制品,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因此,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strengths) ■技术优势:

采用无梭织机对于增加织物品种、调整织物结构、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织物质量、降低噪音、改善劳动条件具有重

要意义。无梭织机车速高,通常比有梭织机效率高4-8倍,所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无梭织机,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无梭织机的结构日臻完善,选用材料范围广泛,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加上世界科技发展,电子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逐步取代机械技术,无梭织机的制造是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和流体动力等多学科相结合,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纺织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项目业主拥有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开发生产的“XXX” 系列丝绸制品得到市场和广大用户高度认可;

企业正在推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资源优势

项目区原料资源丰富,项目区所在的XXX市是我国主要的蚕茧生产基地,具有蚕桑养殖传统,所产的蚕茧、生丝可用于项目原材料。

项目区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外出劳工大量返乡,劳动力价格也较低廉,可使产品单位成本较低,比省内其它地方成本低近20%。

营销优势:

公司依托成渝中心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畅通销售网和物流体系,现在从北到向南建立了产品销售网点30余个。在全国范围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管理优势:

按照现代企业机制建立和管理的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经营管理的思想;重视团队的教育与训练,通过获得知识,减少无效劳动;将经营管理看作是不断变化的东西,严格遵守关于质量、成本、交货期的规定;重视经营管理的综合效果,消除部门之间的对立,疏通横向信息流通渠道,互相信任、互为方便、共同发展等现代企业管理优势。

4.3.2 劣势(weaknesses)

现有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 高端产品数目偏少;

产能不足,难以为特定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 4.3.3 机会(opportunities)

■近期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贵整个行业发展将产生长期、持续地发展机会。

■《XXX丝纺服装产业振兴实施意见》为企业立足当地进一步发

展壮大创造了良好地外部环境。 4.3.4 威胁(threats)

■国内丝绸面料生产厂家众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大幅萎缩,企业外销不畅。

4.4 竞争策略

4.4.1 产品的开发策略

策略1:“市场补遗,人无我有”策略:作为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采用接受客户委托,进行市场补遗产品的开发,是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长期采用的产品开发策略,虽然发展较为缓慢,但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盲目投资、盲目进行产品开发的风险。

策略2:“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策略。多年以来,这是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坚信的基本策略之一,既体现了诚实经营的信念,也体现了公司的技术实力,正是这一举措,使该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

策略3:“围绕技术核心,采用同心圆式的产品开发”策略。正是基于业主单位开发生产的“XXX”丝绸系列产品指标达到或优于同行,产品质量也超过同行。因此,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核心,在项目扩建中采取同心圆式的产品开发策略,我们有理由相信,该策略的实施,必将会为业主单位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4.4.2 产品的生产策略

策略1:低成本建设策略:该技改项目充分利用业主单位新厂区建设实施,如土地、水、电、气、电讯、仓库、机电维修、交通以及污水处理工程等现有条件,通过设备选型配套的方式,来完成本项目产品中试生产所需的生产线建设。

项目建设不需新征土地,多种公用设施依托新厂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

策略2:品种多样、数量灵活”的生产策略:生产规模虽然确定为年生产能力为500万米的丝绸制品,但由于设备和公用设施等的通用性,完全可以根据市场订单需求,进行计划的灵活调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生产,符合企业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取最大利润的发展目标。

策略3:“多能工人”策略,采用这一策略的具体运行方式是:实行1人“身兼数职”,可以尽量降低人工成本。

4.5 营销策略 1、营销原则 ⑴公众服务营销

公众服务营销是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战略的灵魂,是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活动的基本准则。“公众服务”是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都是以服务公众的形象出现,对于公众来说直接体会便是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宗旨“诚信、敬业、创新、成功”。这是一种内涵式的营销理念,最终必将赢得公众的认可。

⑵全员营销

全员营销,在认识上,要求全体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对“营销管理是龙头,需要全体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员工共同承担职责,是与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紧密相关的”的观念形成共识;在管理实践中,实施整合营销,以产品定位和营销战略为中心,通过产品策略、服务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的有机配合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及行政管理的有效支持,使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营销导向型的企业,确保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营销目标的实现。

⑶超越营销

超越营销,又称为基准营销,是指以竞争对手为基准,创造超越基准的竞争优势,获得在市场中的营销主动权。南绫丝绸厂的超越营销要求:在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的前提下,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在向用户所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中要至少在一个方面上要超越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和服务,并努力使这种超越最大化、有形化(可以明显地被感觉到),使之成为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竞争优势。

⑷灵捷营销

灵捷营销是指营销部门与人员对公众的需求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要有十分敏锐的感知能力,并具有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的能力。灵捷营销意味着个性化服务,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每一位顾客的不同需求;灵捷营销意味着以少取胜、以快取胜、以灵取胜。灵捷营销要求建立完善的、高质量的开放型的营销信息系统,充分应用IT技术,简洁、

高效的顾客订单和要求处理机制以及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2、营销策略

通过分析高档真丝面料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具体为差异性竞争和目标集中化竞争。

⑴高档真丝面料比普通丝绸具有更高的质量和舒适性以及更好的手感,因此在与普通丝绸产品竞争中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

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手感和舒适性的差异上;产品销售方式的差异上;产品服务差异上。

4.6 营销模式

采用企业直销的营销模式,由企业直接建设终端销售。

第五章 项目工程方案、设备选型及工艺流程

5.1 工程方案(新厂区)

拆除原有旧厂房新建生产车间6645㎡、动力车间95㎡、库房及机修车间700㎡、辅助用房550㎡均采用门式轻型钢架结构,独立基础形式,跨度18m,柱距5.5m,总建筑面积共为7990㎡,车间及库房屋面采用双层板,0.5mm厚白色镀铝锌压型钢板+100mm厚离心玻璃棉+0.4mm白色镀锌彩钢板。工程火灾危险分类为乙类,耐火等级二级,厂房柱、梁无需刷防火涂料。厂房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6度抗震设防。

5.2 主要设备方案

项目建设选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选用当今最先进的设备,完全能满足产品生产需要,既减少投资,又保证了工艺和技术的先进性。

依据丝绸制品行业标准,工艺流程、工艺技术、生产方法,引进先进的无梭织机生产技术,替代了落后、保守的传统工艺,使企业进入国内领先技术行列。

共选择生产设备91台套,主要设备清单见下表。

主要设备表

表5-1

序号 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10 1.11 1.12 2 2.01 2.02 2.03 3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设备 络丝机 并丝机 倍捻机 翻丝机 双幅牵经机 卷纬机 SSM20浸渍机 热定型机 自动接经机 电脑提花龙头 剑杆织机 辅助生产设备 办公设备 变压器 锅炉 安装调试费及利息 合计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8 8 6 4 4 4 2 2 5 5 36 5 1 1 单价(万元) 投资额(万元) 4.50 5.0 4.50 5.00 4.50 3.50 5.50 4.50 5.20 4.00 39.70 0.44 3.5.0 4.10 1654.20 36.00 44.00 27.00 20.00 18.00 14.00 11.00 9.00 26.00 20.00 1429.20 9.80 2.20 3.50 4.10 90.00 1754.00 备注 91

5.3 工艺流程 5.3.1 生产车间组

表5-2

序号 1 2 3 名称 准备车间 织绸车间 整理车间 备注 包括络筒、拼丝、捻线、落筒、倒筒、整经、摇纡、牵经等工序 织造工序 包括验绸、折绸、分等、修织洗、开剪拼件、打包等工序 5.3.2 工艺技术方案

5.3.2.1 卫生、质量、技术引用标准 FZ/T40001-1992 丝织物平滑度试验方法

FZ/T40002-1993 丝织物尺寸变化的试验方法 FZ/T40004-1999 生丝检验实施细则 GB 1797-1986 生丝分级规定装标准 5.3.2.2 工程工艺 1、泡丝柔软处理

经编什织物对生丝的柔软度要求较高,而生丝具有脆、硬的特性,尤其是缫丝过程中的某些原因,使绞丝形成硬籰角,影响生丝的柔软性,润滑性,容易增加织造生产中的断头,特别是用于强捻织物和针织物,为了满足针编织物有需要,泡丝柔软处理必须达到下述目的:

1)、软化丝胶,使生丝表面光滑洁净,并使胶着的生丝松开,消除硬籰角;

2)、增加生丝的柔软性; 3)、防止静电的生产;

4)、同时使生丝得到一定的预缩。同时经编生丝的浸渍主要以降低磨擦系数,提高润滑性能为主,使断头率降低等作用;纬编织物生丝浸渍则以柔软为主,起到减少断头或其它相关的作用,在此工序中,主要用当渍液来进行处理,通常活性剂采用有机化合物(OH1_NH2_COOa_SONa)同时还具有一部份增水基团(CH2CH2CH)等组成,使生丝得到有效浸透润滑、浮化、分散等功效,同时在此功能基础上,还单独增

加甘油(丙三醇C3H5)来进一步增加柔软和防止静电等作用。

2、络丝工艺

在考虑织造生产过程中的需要,和整经工作的前期需要的同时,由于生丝以绞装为主,必须考虑采用络筒进行整经或纬编的交期处理工作,也就是用柱形的有边筒子,采用平行卷供方式进行卷取但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大筒子容量,以减少下工序的接结工作和下工序的效率因素,以及其它织造疵点。

2)、同时必须对成形控制到位,以便顺利退解。 3)、络好的满筒应妥善保管,防回潮,花纹形成错乱,使其退解不匀形成急经,亮丝等疵点。

4)、在络筒过程中,主要注意张力装置是否形成张力均匀和

成形工作,为下工序打好良好的基础。

3、整经和纬编工作 1)、整经

整经程中,要求对每根丝应保持恒定的张力和经丝平行卷绕的排列、密度、厚度必须一致,同时确定准确的匹长,同时考虑在整 经过程中断头的回头必须全部回清,按工艺要求处理到位,既要达到满足织造 时的顺利退解,同时还要达到坯绸的绸面效果,同时 织造要求的经线宽度来确定

好整经的经线密度排列,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小轴张力不一形成的经柳。②叠头和稀弄形成织造退解不顺利。③长短挂形成的坯绸匹长不一致。④多少头或滚绞,併绞形成的织造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应该注意塌边等问题。

2)、编织

编织在纺织行业中又称织造,在织造 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织造张力应以经纬线的不等差率和品种的分类确定到位要满足织造方便,同时要考虑坯绸绸面效果两者同时并用为佳。

4、精练与染整工艺

精练与染色设备一般采用G822型常温常压染色机,Q113型绳状染色机等。

1)、精练要严格控制练浴的温度和pH值。脱胶量控制在20~23%较为理想。精练以AR617快速精练法的效果为好,练绸手感柔软滑爽,弹性、光泽、白度均好,丝鸣感强,染色后白雾、灰伤极少。

2)、染色 染色工艺:

酸性染料,冰醋酸0.5~2 ml/L,元明粉5~25g/L,浴比1:30,温度95℃,时间30 min。

3)、后整理

后整理有化学整理和机械整理。化学整理主要采用防静

电和免烫整理。

拉幅烘燥条件:

温度130℃,车速10~15m/min,超喂6%,张力调节到最小。

呢毯整理条件:

蒸气压力343~392 kPa,温度130~140℃,车速5~7m/min,超喂6%,张力松弛进布。

5.3.3 生产工艺流程

第六章 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 厂址现状

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新厂区位于XXX河舒轻纺食品工业园内。

厂区现有占地面积70亩,拟建总建筑面积7990㎡。 拟建场地附近没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市政基础设施完备,是工业生产理想之地。

6.2 用地方案

高档真丝面料出口生产线技术改造生产线分布在X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新厂区规划用地范围内,本项目将新建车间、库房及辅助用房7990 ㎡。

厂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来美化环境,形成文明生产气氛。

新建车间、库房采用钢架结构。

本项目充分利用厂区场地空间,生产车间的分布按工艺流程要求,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短。

6.3 建设条件 6.3.1 自然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在地貌单元上属XXX二级阶地平台。根据区域

地质勘探资料,场地的岩土构成为:场地内除上覆素填土外,下部由第四系冲积软可塑粉质粘土①,硬可塑粘土②,可塑粘土③、软塑粉质粘土④、淤泥质粉质粘土⑤,砂卵石层⑥和侏罗系泥岩⑥组成。地下水:场地中主要的含水层是深部的砂卵石层,初见地下水位在2.0m左右,地下水通过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粘土发生越流而达到浅部的稳定水位。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略具承压性。根据XXX市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为HCO3Ca,对砼无腐蚀。

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简单,无滑坡、崩塌、沟壑等不利的不良地质影响。所以,整个建筑场地稳定性好,有利于修建各类型的建筑物。

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分布,该项目所在地区区域地震烈度小于VI度,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但按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颁布的526号令第50条规定的相关要求,此项目的建筑抗震设计提高到VI度。

2、气候

嘉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17.6℃。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6℃;八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8℃;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908.7-1285.9mm,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属全国最低值区之一,年均日照时数1008.4-1271.1h,为可照时数的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7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