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更新时间:2024-01-07 15:56: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西方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前提假设:需求不足,由此引起经济低于充分就业;
? 价格不变,从而经济主要是数量调整;
? 利率不变,从而货币市场状况不影响商品市场; ? 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
由于上述假定,本章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实际上只是总需求理论,即收入只由需求一方来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
?产品市场中的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量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 与核算中的国民收入不同。核算中的国民收入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它与总需求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而均衡国民收
入总是与总需求相等。
国民收入恒等式为: C + I + G +(X- M)≡ C + S + T + Kr
?首先,把国民收入核算看成是估计某一时期生产的既定国民收入总量,需要进一步研究―下一时期‖或―下几个时期‖的生产情况:在
什么条件下将继续生产同样数量的国民收入?在什么情况下将生产更多的或更少的国民收入。这样,问题就从国民收入的核算转化为国民收入的决定。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总需求可以定义为总的―意愿支出‖或―意愿购买‖。
?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实际支出‖,实际支出包括意愿的和非意愿的两种。
例如,在企业的实际投资支出中,计划的存货增加属于意愿支出,不是计划中的存货增加则属于非意愿支出:它们是由于卖不出去而不得不由企业自己―购买‖下来的部分。显然非意愿支出不能看成是需求。由此,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可以重新表述:意愿支出 = 国民收入
社会总意愿支出的组成
社会总意愿支出由个人意愿消费、企业意愿投资、政府意愿购买和国际部门的意愿净出口4个部分组成。其中: (1)意愿消费=实际消费(C); (2)意愿政府购买=实际政府购买(G); (3)意愿净出口=实际净出口(X-M)。
(4)企业的意愿投资=实际投资—非意愿投资=I—非计划存货投资。 从而有:
社会总意愿支出=C+(I-非计划存货投资)+G+(X-M)。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C+(I-非计划存货投资)+G+(X-M)=GDP; C+(I-非计划存货投资)+G+(X-M)=C+S+T+Kr
为了书写方便,以后仍然用I表示企业的意愿投资。这样I就有两种含义:实际投资与意愿投资。到底是哪一种含义,可以根据上下文加以辨别;国民收入用Y表示,简称收入。于是,上述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就变为: C+I+G+(X-M)=Y;C+I+G+(X-M)=C+S+T+Kr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不能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的三个核算恒等式: GDP≡C+I+G+(X-M)
GDP≡C+S+T + Kr, C+I+G+(X-M)≡C+S+T+ Kr 之所以不能用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是因为: 1、恒等式中的各项指标都是既定不变的量
无论是支出中的个人消费C、企业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还是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的收入C、私人储蓄S、政府税收T,都是已经发生了的因而是既定不变的量。
2、三个核算恒等式左右两边的总量是恒等的,不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与核算恒等式的区别
(1)实际支出(投资)与意愿支出(投资)的区别; (2)恒等号与等号的区别。
(3)国民收入恒等式有三个,而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只有两个:
因为收入法核算恒等式:GDP≡C+S+T+Kr中,没有表示实际支出的项目,从而不可能用意愿支出来替代实际支出。因此,该收入核算恒等式无法转化为相应的收入均衡公式。 一、均衡产出
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 (1)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
?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
? (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 (3)折旧、未分配利润=0,GDP=NDP=NI=PI。
? (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 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
? 原因: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例:目前就这样。如500元一只的mp3 。只要你想买,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 2.均衡产出(收入)
?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 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 ? 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
AE=总支出(需求)Aggregate expenditure IU=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 ? 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 ? 公式:y = c + i = E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大写字母:实际支出 y>AE,IU>0,增加
E E = y AE IU>0 450 支出决定收入 3.投资=储蓄
y 均衡时:
? E = y
? E = c + i
? c + i = c + s ? i = s
意义:
?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 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 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 = 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 凯恩斯消费函数
?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 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 c=消费,y=收入: ? c = c(y) ? 满足dc / dy > 0
c A c=y c=c(y) 450 y 普通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 b > 0) ? a-常数,自发性消费: ?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 ? 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c c=y a 45o c= a + by y
? by-诱致性消费:
?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3.消费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 平均消费倾向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 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 ? APC
?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 边际消费倾向 MPC
?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 MPC= ?c/? y
? 当消费增量Δc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即: ? MPC = dc/dy
?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 1 > MPC > 0
?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 MPC=?c/? y= 94-80/120-100 =0.7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1 2 3 4 5 收入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消费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MPC 0.89 0.85 0.75 0.64 APC 1.01 1.00 0.99 0.97 0.94 6 7 14000 15000 12830 13360 0.59 0.53 0.92 0.89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 ?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 ? 线性中,若a = 0,c = ky ? APC=MPC,
?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4.储蓄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 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 ? 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
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 储蓄函数公式
? s-储蓄,y-收入: ? s = s(y)(满足ds / dy > 0) ? 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 ? 即s = y - c ? 线性储蓄函数
? c = a + by,代入s = y - c ? s = y -(a + by), ? 整理:
? s = - a + (1-b) y ? (1>b>0)
s s = s (y )
s s= a + ( 1 - b ) y - 0
y
普通储蓄函数
0 y 线形储蓄函数 5.储蓄倾向
?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 s / y
? 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平均储蓄倾向 APS =s / y = 0.2 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Δs/Δy 边际储蓄倾向MPS
? 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dy ? 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 ?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S =?S/?Y= 26-20/120-100= 0.3 ?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MPS APS 收入 消费 储蓄
1 9000 9110 -0.01 -110
2 10000 10000 0 0.11 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4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6.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 c + s, ? 两边同除Y有 y/y = c/y + s/y, ? 即: APC
? ? ? MPC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APC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 APS =
同理, 有Δy = Δc + Δs; 两边同除Δy,则 Δy/Δy = Δc/Δy +Δs/Δy c,s 0 c=c(y)A Poor Rich ya? ? 45即: MPC + MPS = 1 推断:若MPC递减,那么MPS必递增。 s=s(y)y0 -a1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
7. 社会消费函数
? 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 ? 1) 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
? 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 ?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
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 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 1.相对收入假说 美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
? 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
? 棘轮效应:家庭消费即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
蓄以维持消费稳定。
结论: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
2.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 假说:
? 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
? 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的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结论:
? 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 ?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 例: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 ?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 ? 人生安全风险加大,储蓄减少。
3.永久收入假说 美国弗里德曼(M.Friedman)
? 永久收入:家庭在长期内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 平均值。 假说:
? (1)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从而收入具有波动性。
? (2)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胜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 家庭将试图通过金融资产市场维持完全稳定的消
费路径, 以使每一个时期的消费都等于永久收入。 ? 结论:
? 家庭会使现期消费等于永久收入。
? 现期收入>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增加储蓄; ? 现期收入<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动用储蓄。 四、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 = c + i , c = a + by.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 /(1-b)
例:c=1000+0.8y,i=600 c,c+i c=y c + i ? y=(1000+600)/(1-0.8) 1600 =8000 1000 ? c=y-i=8000-600=7400 ? s=y-c =8000-7400=600 c=1000 + 0.8y 450 5000 8000 y 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 储蓄函数:s = y – c = -a + (1-b)y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 = s
? 联立:i = -a + (1-b)y 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1-b) 例:s = -1000+(1-0.8)y ?自发计划投资i=600 s,i 600 s = - 1000 + (1-0.8)y ?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8000 0 -1000 ?s=i=600,y=8000 ?s=0,y=5000 5000 8000 y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二)、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1、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经济的总支出:y=c+i+g;
? 三部门经济的总收入; y=c+s+t
? 均衡收入应是: c+i+g=c+s+t 或 i+g= s+t ? 根据i+g= s+t 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 与二部门不同,三部门增加了g和t。 ? 主要说明 t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
? g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将在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说明。 2、不同的税收方式,均衡收入不同。
? 税收分为定量税和比例税
? 定量税:税收量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用t 来表示。 ? 比例税: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税收量。 t = t( y)
? 不同的税收方式,均衡收入不同。
? 例如:消费函数c=160+0.75 yd ,定量税t =80 , i =100, g=200 . 求均衡收入。 ? 根据:i+g= s+t 三部门均衡条件, ? 首先求:可支配收入 yd = y- t =y - 80 ? 然后根据消费函数求s :
? 储蓄函数 s= yd -c= yd -(a+? yd ) ? = - a+(1- ? ) yd = -160+0.25 ( y - 80 )= 0.25 y -180 ? 已知 I、g、t,代入i+g= s+t 三部门均衡条件,
? 100+200= 0.25 y -180+80 ,得出均衡收入 y=16000。 比例税:税率 t=0.2, 税收 t(y)= 0.2y.
? yd = y- t(y)= y- 0.2y=0.8y
? 根据消费函数c=160+0.75 yd 求储蓄函数
? s= - a+(1- ? ) yd = -160+(1-0.75) 0.8y = -160+ 0.2y
? 根据i+g= s+t 三部门均衡条件,将 I、g、 s、t代入, ? 100+200= -160+ 0.2y+ 0.2y , 得出均衡收入 y=11500
? ? ? 根据定量税求得的均衡收入y1 =16000 比例税求的均衡收入y2 = 11500 y1 >y2 . Why ?
图 14-11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y> y
1
2
原因:定量税,税
收不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S+t(y)(比例税)
i+g s+t 而比例税则因收入而变动,因此,s+t(y)曲线比s+t 曲线的斜率要大。
3000 0
△y
s+t
(定量税)
E
i+g
?s+t(y)= -160+ 0.4 y
s+t= -100 + 0.25 y
11500 16000
3、税收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定量税和比例税税率的变动同样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动。
? 税率的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 税率变动,会改变s+t(y)的斜率,税率愈高, s+t(y)的斜率愈大,均衡收入愈小.
? 定量税的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定量税改变s+t曲线的截距:定量税增加,s+t曲线向上移动,均衡收入减少。 比例税税率变动,会改变s+t(y)的斜率。
例:假定税率从原来的0.2上升为0 . 25; 税率0.2时,s+t(y)= -1600+0.4y 税率0.25时,s+t(y)= -1600+0.4375y. 斜率从0.4--- 0. 4375. 均衡收入从11500减少到10510。
s+t(y)= -1600+0.4375y ?与i+g曲线相交时, ? s+t(y)先于s+t 曲线, ?对应的收入水平 ?s+t (y) < s+t.
Y
s+t(y)=-1600+0.4y
300
-160
10510 11500 i+g
Y
?
不同税率下的均衡收入水
平不同。税率愈高, s+t(y)的 斜率愈大,均衡收入愈小. 相反,均衡收入越大。
定量税t变动对均衡收入影响
? 定量税t变动时,会使s+t曲线平行移动,即,改变s+t曲线的截距;
? 定量税t =800,消费函数c=160+0.75 yd ,储蓄函数 s= -160+ 0.25 yd, 则 ? s+t= -160+ 0.25 yd +t= -160+ 0.25 (y-80)+80=0.25y-100
? 如定量税t从800增加到1200,消费函数c=160+0.75 yd ,储蓄函数 s= -160+ 0.25 (y-120), 则 ? s+t= -160+ 0.25 (y-120)+120= 0.25y-70
? 定量税增加,改变了s+t曲线的截距,s+t曲线向上移动,均衡收入减少;反之,则增加。
?
300 -70 -100
s+t= 0.25y-70
?
s+t= 0.25y-100
i+g
14800 16000
Y
定量税t =800, s+t= 0.25y-100 ,定量税1200,s+t= 0.25y-70
定量税增加,s+t曲线向上移动,均衡收入减少.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 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即 y=c+i+g+nx
? 净出口变动同其他变量(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税收、储蓄等)一样,影响国民收入。 ? 一般地,国民收入提高,净出口减少;国民收入下降,净出口则增加。
? 因为: 出口X 由外国购买力和需求决定,因此,假定是外生变量 , m: 进口随本国收入提高而增加,是
收入的函数.
? 进口表示:m=mo+?y:
? mo :自发性进口 ,?:边际进口倾向: 收入增加一单位进口增加的数量, ry:引致进口。 ? 进口等于自发性进口+引致进口。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g+x-m ? c=a + ? yd
? yd = y -T+Tr ? T=T0+ty ? ? ? ? ?
i = ?i
TR = TRˉ
g=?g , x=?x m=m0+?
四部门均衡收入为 :
? y=1 / [ 1 - ?(1-t)+ ? ] ? (?+i+g- ?T0+ ?TR+x-m0) 五、乘数论
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c=1000+0.8y
均衡收入y=(1000+i)/(1-0.8)
c,c+i c=y c + i2 c + i1 ?i=600时,y=8000 ?i=700时,y=8500
投资增100,收入增500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
1700 1600 1000 450 c=1000 + 0.8y 5000 8000 8500 y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解释
?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00; 1??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 80其中802c,c+i c=y ×0.8=64再次购买 c + i2 c + i1 ?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 1/(1-0.8)=500 1700 △i 1600 1000 450 c=1000 △y + 0.8y ?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100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 5000 8000 8500 y 投资乘数的形成
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 ? 第一轮 甲 100 乙 100 ? 第二论 乙 80 丙 80 ? 第三论 丙 64 丁 64 ? …… ? 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 ? =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
2.乘数理论(multiplier) :K
? 均衡国民收入:y =( a+i)/(1-b)
a=自发消费 :最低消费,i = 固定自发计划投资, b=边际消费倾向 ? 令 (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AD=a+i 则 y=AD/(1-b) 1、两部门中的投资乘数
?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导致总支出平行向上移动,国民收入会增加。 ? 如果自发投资从600亿增加到700亿,收入会增加多少? ? 增加量为:y= ?+i/(1- ?) =(1000+700)/(1-0.8)=8500 即从8000亿增加到8500亿 。
投资增加100亿,收入增加500亿,增加的收入是增加投资的5倍。 c, c+i c =a+i + by 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倍数——称为投资乘数。 c = y ? 用k代表投资乘数,它表示投资变化引起的收入变化的倍数(比率)。 c =a + by
简单投资乘数效应图示 △i i
△y a 0 45 y
投资乘数
?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 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 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
? 三部门中的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 三部门中的平衡预算乘数
1)、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 1)y=c+i+g=a+b(y-T)+i+g , T为定量税
a?i?g1?bT
y1?? 2)解得: 1?b? 3)政府购买乘数,是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定义:kg=?y/?g ? 4)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g变导致y变。g1?g2时,y1?y2。 ? 代入总收入公式,得:
a?i?g1?bTa?i?g2?bT y1?y2?1?b1?b? 两者相减,得:
? 变形得:
?g?y1 y1?y2??y??kg?1?b?g1?b?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投资乘数相等。 kg 为正,表示国民收入随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而增加。
? 例如:
? ?=0.8, kg=5,政府支出增加200亿,国民收入增加1000亿,若政府支出减少200亿,国民收入减少1000
亿
2)、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
? 说明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 税收乘数有两类:税率变动的收入乘数;税收绝对量变动的收入乘数,即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
分析定量税的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 : kt= ?y/ ? T= - ?/1 - ?
税收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
原因:税收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例如, ? =0 . 8, kt = - ?/1 - ? = -0.8/1- 0.8= -4,政府税收增加200亿,国民收入减少800亿,政府税收减少200亿,国民收入增加800亿。
3)、三部门中的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 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 kt r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公式: kt r= ?/1 - ?, ? 推导: yd = y- T+ t r
? y= c+i+g= ?+?yd + i+g = ?+? ( y- T+ t r )+ i+g
? ?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绝对值与税收乘数相同。但符号相反,为正值。 原因: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故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比较: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kg=?y/ ?g=1 / 1- ? ? 税收乘数: kt= ?y/ ? T= - ?/1 - ?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 r = ?y / ? t r = ? / 1- ? ? 三乘数的关系: kg> ktr > kt ? Why? kg> kt,政府购买支出每增加一单位,一开始就使总支出增加一单位,从而消费增加。 但减税一单位,
只使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单位,一单位增加收入中只有部分用于消费、部分用于储蓄,因此,减税增加的收入没有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收入影响大。 ? 同理 kg> ktr。
?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 4)、三部门中的平衡预算乘数
? 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当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仍会增加。 ? 1)平衡预算乘数,是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此时,
政府预算是平衡的。
1?b1?b
?y??g??g??g??g 1?b1?b1?b
2)由于?g =?T,所以
1?b1?b
?y??g??g??g??g 1?b1?b1?b? 3)变形得,政府平衡预算乘数 kb=1 3、四种乘数的进一步说明
? 以上四种乘数,基于同一假设:一个变量的变动不引起其他变量达到变动. 如政府支出乘数。假设g的变动
不引起利率或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 但事实上,政府购买 增加时,发行或出售公债,则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
? ?
y= ? + i+g + ? t r - ? T / 1- ? ?y= ? ? t r / 1- ?
kt r = ?y / ? t r = ? / 1- ?
? ? ? ? ? ?
总支出下降,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平衡预算乘数为1,只限于定量税;如为比例税,则小于1。
原因:当税收随收入变动时,以上四个乘数的值都会变小。在图上表现为s+t(y)的斜率增加,与i+g 曲线的交点左移,对应的收入减少
4、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由四部门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得出:
? dy/dX=1/ 1 - ?(1-t)+ ? ----对外贸易(开放经济)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 由于1> t>0, 1> ? >0,
? 因此, 1/ 1 - ? > 1/ 1 - ?(1-t) > 1/ 1 - ?(1-t)+ ? ? 1/ 1 - ?(1-t) :封闭经济时的乘数,
? 1/ 1 - ?(1-t)+ ?:开放经济时的乘数 ,有了对外贸易,乘数更小了。因为增加的收入中一部分用于进口商品。 ?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 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T=250 ? (1)求均衡收入。
?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
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算)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
? ?
y?a?i?g?btr?bT
1?b? (1) 均衡收入 ? (2)b=0.8
? 投资乘数=1/(1-b)=5 ,政府支出乘数=5
? 税收乘数=-4 ,转移支付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1 ? (3)y’=1200, △y= 1200-1000=200 ? 1)△g= △y /k=200/5=40,
? 2)△T= 200/(-4)=-50, 3)△g= △T=200 自发需求增加引起收入多倍增加的条件: 社会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
乘数效应以社会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为前提。需求增加的结果不外乎两个:一是价格水平的上升,二是供给或收入的增加。只有当经济因需求不足而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时,需求的增加才有可能不提高价格水平,而全部作用于收入的增加,乘数效应才得以充分发挥。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社会没有闲置资源。此时,需求的增加只提高价格,不会增加供给,即没有乘数效应。可见,乘数理论仅仅适用于由需求不足导致的萧条经济。 存在闲置资源条件下,乘数效应的发挥也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如果某种重要资源(我国的能源、交通等)处于―瓶颈状态‖,乘数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一些重要资源的供给不足,使社会不可能利用其他闲置资源。
(2)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独立性程度:如果储蓄和投资的决定有一定的联系,即储蓄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还与利率有关,则由投资增加引起的利率上升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降低边际消费倾向,从而部分地抵消由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缩小乘数效应。
(3)货币供给量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如果在投资增加时,货币供给不能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利率就会上升。更高的利率不但鼓励储蓄抑制消费,而且减少投资,最终将缩小乘数效应。
正在阅读:
7-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1-07
40GJ-4型轨道动态检查车图纸识判与现场检查分析病害作业标准09-22
面向物联网海量传感器采样数据管理的数据库集群系统框架07-26
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11-19
那段温暖的日子作文500字07-11
B100403程序设计任务书07-05
实验212-23
2016年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 图文01-02
爱国卫生进校园征文300字06-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国民收入
- 决定
- 理论
- 简单
-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导学案(学生稿)
- 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识
- 决胜高三
- 东北大学15春学期《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1(更新)
- 创业教育实践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创建平安校园申请报告
- 参加新任公务员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模板
-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二版)课后全答案
- 西工大17春《大学英语1》在线作业
-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适用
- 家乡新貌
- 竞赛试卷
- 2019员工见习期自我鉴定
- 2001考试题
- 2017年版中国可控硅触发板市场分析报告目录
- 学生会社践部工作总结(精)
- Win7下MATLAB - 7.0下载地址和详细安装
- 《寓言四则》教学案
- 教学设计方案修改 - 图文
- CA4DF3国电控柴油共轨系统维修作业指导书12.18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