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小学美术论文:浅谈美术教学中课堂示范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4-01-02 02: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美术论文

浅谈美术教学中课堂示范的重要性

【摘要】美术课堂上的示范教学之所以成为现代美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主要原因,就是它可以把美术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能直观看到。一些事实证明了,任何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示范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地位。课堂教学示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心境,可以创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还可以把学生的冲动激发出来。 【关键字】美术教学 示范 持久性 有效

从所周知,美术学科是动手能力极强的。教师就要考虑怎样能让学生在掌握好美术知识的同时创造出更好的的美术作品,特别是在一、二年级低段的教学中就更加的难了。在现代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课,教学示范变成了重要环节,怎样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示范,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现实中的水平提高、并能把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变的有效。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中,教学示范是不能少的,可是现在很多美术教师常常忽略了教学示范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强调教学示范的重要性,从一些方面能体现教学示范的重要性。 一、教学示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许多学科中都必须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同样也是这样的。美术中很多动手的东西是用手做出来的,而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在美术课教学方法中,教师示范是最直接和变现最具体的。虽然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课前做了一些步骤的准备,但是这些准备是不全面的。比如在课堂上画中国画,在画的过程中墨色会有轻重浓淡的变化、怎样用笔怎样用墨、还有色彩的搭配,还如在画水彩画中,颜色干湿的时候需要怎样衔接等都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拿笔作画做一个具体很详细的示范。学生在自己动手前能亲眼看到教师作的示范,就会有所领悟。特别是有些学生会在教师示范中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当场依旧那些问题作出示范,学生的疑问就可以消失。

一些美术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是教学示范成为现在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看过很多从事美术教育很多年的优秀美术教师,在听他们的课中看到他们课中总有很精彩的一段,而这一段一般都是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教学示范。这些优秀的教师他们会以这一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只要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趣也就起来了。在这些优秀的美术教师的教导下,他么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喜欢美术课,没有一个学生会在美术可以种不动手。一些事实证明了,任何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示范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可是,在现实的教师中,在课堂上从不使用教学示范或者很少示范的教师有很多。他们去上课就靠一支粉笔和一本书,用嘴巴对这空气和学生说教。本来很有意思和感染力很强的艺术被这样的教师说的干巴巴的,“枯燥无味”。如我在小学二年级的美术《下雪天》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学剪雪花,由于步骤比较简单,我在教学中并没有示范,只是一些重要的步骤讲了一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出来,甚至有些学生因为不会做就在那里玩不动手了。后天在上另一班时,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示范,结果就大不同了,学生出来的作业很棒,甚至有

些创新。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因为认知的不同教师认为简单的东西在学生认为可能并不简单甚至是有些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空口说白话要做一些示范,稍微的示范结果就大不同。

二、教学示范是美术教学中的特殊体现

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会拿着范画和学生说应该怎样来画,但是自己却从来不动手做教学示范,这样不可能让学生掌握美术的技能,就更不可能提高技能水平了。教师在拿着范画讲道理的时候学生可能理解了道理,但是他们在动手过程中和刚才教师所讲的理论很难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学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实际中进行探索,就会让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专业受到影响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一些理论知识与教学示范相互结合起来。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人在那做一些教学示范,不去理学生是不是能理解这些示范中的理论知识,同样也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设计教学要根据在教的学生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就像我们学自行车一样,如果教的人只会讲一些道理,要这样要那样,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光用一些空空的道理去教我们,那我们是学不成功的。例如在五年级的《水墨画动物》这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做各种动物的范画,而不讲解在画的过程中的用笔方法,以及墨的轻重浓淡的变化,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最后完成的作品只是形状比较相似,其中的精华都没有得到理解、美术知识没有学习到、绘画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从所周知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美术专业的很多东西都是动手来完成的,而不是用嘴巴说说道理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做教学示范的时候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的知识和专业可以结合得到提高。 三、教学示范中学生的参与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自己不懂脑筋想,只是一味的依赖教师的教学示范。为了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示范的依赖性减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示范中参与。在教师示范完学生开始动手前,教师可以请几个典型的学生进行示范让他们做给学生看。最后学生示范的结果最能给教师示范教学的一个反馈,还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现有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理论,演示完毕可以让其他学生参与修改,在其他学生发现错误的实践中,也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和专业得到更好的提高。而且学生做的示范,不会让其他学生产生要模仿这位学生的动机,恰恰可以激发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在原有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创新的东西。这种方法不仅适合课堂教学中也适合评价作业、复习知识的时候。

如在上完《手绘校园招贴》一节课后,我发现学生的作业中出现招贴中主题不够凸显的问题,我没有直接点出学生错的问题,而是让在作业处出现问题的及格问题学生到黑板前演示。然后让下面的同学参与找问题修改,而是让作业中几个出现典型问题的学生上台板演,然后让其他同学参与修改,在找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同时在参与修改的过程中也吸引了学生学习招贴的兴趣。 四、教学示范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教学示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心境,可以创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还可以把学生的冲动激发出来,当课堂中教师在黑板上或同学面前胸有成竹、潇洒自如的画出或作出教学示范的时候,学生会产生对教师的一种崇拜之情,而且会迫切的想要试试的心理,课下

的时候一些美术教师常常会碰到一些学生问教师讨要范作,还会问教师怎样可以作出那么优秀的的范作,怎样才能达到老师的水平等等。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做得看着简单的教学示范,可是在课下付出了教师很多的汗水和时间。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多一点惊艳,多一点光彩。但是这样的光彩和惊艳却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辛勤和努力。我们要在课下的时间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情况不去提高。

美术教师不仅要在课下的时候去提高自己,在课堂中教师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在美术教师的课堂示范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像有些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透,导致在示范中理论知识和教学示范结合不起来,或者在范作的制作过程中,所作出的示范与课本上不一样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和理论,会让学生的学习中会产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错误。有些教师会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一直的错下去。发生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并做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同时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这时美术教师就应该在教学示范的时候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要重点的指出反复的分析错误,再做出正确的示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错误得到改正而且进步,最后课堂的效果也会达到最好。

五、教学示范在美术教学中的持久性

俗话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美术的教学中也要坚持这一原理。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掌握专业技能,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教师的教学示范要长时间的坚持,不能一节课做做就可以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美术知识的掌握需要平时长时间美术知识的积累,长时间的积累掌握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心中的想法表现出来。所以,美术教师想在美术课堂中提高整体质量、提高效率,必须在课堂中的教学示范不能省略,而且要在课堂中坚持示范。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扬传统教学中的优点,舍弃不好的地方。而不是直接把传统教学舍弃。而且在美术课中我们的教学示范要变得先进,而变得先进的关键就是在课堂中示范的时候要恰当,在配合讲解的时候要讲重点,还要运用一些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能在教学示范中得到满足。在美术课中,教学示范具有让教学能规范、有效和创造性,我们教师要让它发挥这个优势。让教学示范能把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专业知识得到牢固,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变的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年第2期

[2]严威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示范方法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 [3]许蕊 新课程(教师) 2010年1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6d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