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及反思
更新时间:2024-05-25 19: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 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 请学生辨 析,依次排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
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 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 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 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 学生从左至右观察, 边看边想: 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盎然。
2.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教学方法
引导法、情景创设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会写“黑”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小珍珠光又亮, 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 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雨+包=雹 禾+家=稼 灾 器 换一换:澡—躁 俺—淹 较难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六)学生读词语
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 师: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水变成汽的动画。
1.师: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变成什么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师: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谁来读一读这几句。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学生读,师范读。
3.师:谁还愿意变成云呢?(指名读)
师: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学生齐读) 4.师:老师知道,你们还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呢。 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的云。 师:这是你们的(白衣服),这是你们的(黑衣服),这是你们的(红衣服)。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你喜欢白衣服,那你就来读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黑色衣服你就来读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红衣服就来读穿红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最后一个句子。明白了吗?现在开始。(学生分读) 师:听完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他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5.指导写字 师: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这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结构的字?注意观察,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口”要写的扁长,“竖”要居中,底横最长,底部四点要分布均匀,托住上面的部分。)
(四)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师范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最好加上动作。(学生齐读) 3.完成填空。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雨有什么特点?雹子有什么特点?雪有什么特点?)
师: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呢?想一想。 (五)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女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 2.老师范读。 3.完成填空。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 (六)学习第4个自然段
师: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四个自然段,思考:我们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七)学习第5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师: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而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作业设计
1.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这幅画下面写一段话。
2.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水,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大家一起办个“我的朋友——水”的展览。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雨
水 汽 云 雹子 雪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 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
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观察 知识 啪 炸开 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 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2、出示 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苍 耳 穿铠甲 豌 豆 晒太阳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豆荚的方式传播种子??让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1.场景歌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 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四、诵读全文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场景歌》
海边 乡村 公园 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 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分析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还需努力。
对策:应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师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识字 2 树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枫、松”等 14 个生字,会写“杨、壮”等 10 个字。 2.认识 11 种树木,了解树木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课文朗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二、图文结合,认识词语
认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树、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11 个词语。
1.出示 11 种树的图片:谁认识这些树,准确说出树的名称。
板
书: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树、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2.认读 11 个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了解特点,激发情感 (一)了解杨树的外形特点
1.请你认真观察杨树的树干是什么样的,
树叶又是什么样的?
(杨树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这就是杨树的外形特点。) 2.师小结:我们观察杨树的树干和树叶就能抓住杨树的特点,
下
面我们按照这种方法分别观察其它几种树,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了解其它树的外形特点 1.自己看图找出各种树的特点。 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柏树:树干长得直高,树叶小,是鳞片状,一年四季常绿。 松树:树干笔直,树叶尖尖,像一根针一样,四季常绿。(让学生拿出图或者实物,通过比较区别松树与柏树的叶子。) 桦树;树干直,树皮白色,叶子成卵形。
枫树:树干不高,红色的叶子通常三裂,叶子的边有齿。 榕树: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常绿。
梧桐树:枝杈多,叶子掌状分裂,花黄绿色。
木棉树:树干浅绿色,花红色,种子的表皮有白色纤维,可用来做枕心。
4.除了这些树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树,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延伸
1.学生可以说一说他们生活中常见的树的特点。 (如:槐树、柳树、银杏树)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2.朗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树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拍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
2.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
护、动物”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 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 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 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
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 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
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 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 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 保护 伙伴
我们要( )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 )。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
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 “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
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
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 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 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 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 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 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
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 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拍手歌 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学反思:
《拍手歌》一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吟边唱边玩,让他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又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收获颇丰。
4.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1、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生听课文录音。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
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1.跟录音读课文。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6.师生合作读。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三、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五、总结: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 四、总结拓展
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秀了, 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才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 归来带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黄, 身上虽辛苦, 心里却安康。 冬季里,雪初晴, 新做棉衣轻又轻, 一年农事了。
教学反思:本儿歌朗读要有节奏感,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
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
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环节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认识了不少生字,扫清了学生生字方面的障碍。]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
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 4.测读
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六)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
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段。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让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再沿着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先默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总是吗?”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法,循着学生的问题安排教学思路,逐个解答学生的问题。
5.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读准本课的生字生词。
2、通过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通过人
物的语言来理解爸爸的话, 知道只要肯动脑筋, 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上课,高兴吗?今天这堂课上,
我为表现好的同学准备了许多小奖品, 我准备评出三个终极大奖: 识字大王、朗读大王、写字大王。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堂上好好表现。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瞧,她跟大家打招呼了:嗨,我叫玲玲。同学们,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声。 (齐读:玲玲)(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个“玲”?这个字我们可以组词:小巧玲珑
2、玲玲是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孩,学校举行了一次画画比赛,她也参加了,但是她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让我们去帮帮她。 ( 板书课题:玲玲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开,先听老师读一读课文
目标:同学们要仔细听,老师会来请教你,哪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读得不好,请你指出来帮老师改正。 (师范读,生听)
学生评、学生自读课文。
师过渡:谢谢你们的称赞,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很好!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 不过可有任务哟! 出示要求:
1)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想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完整的读一遍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跟我们打招呼了,我们来和他们交交朋友吧。 出示生字:详 脏 奖 催 叭 幅 筋 肯 (带拼音)
a 师:我们请一位小老师来领大家读一读。 (指名领读)评出识字大王,奖励大红花。
师:同学们,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生字宝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奖励小红花。 师:老师给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你还认识吗?我们请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开火车比赛,好吗?如果能组词就更好了。 (请两个小组,开火车比赛) (2)读词读句。
师:同学们老师在课文中给生字宝宝们找到了好朋友, 组成了词语,我们也来读一读好吗? (出示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三、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师过渡:孩子们,课文由一个个的句子组成,今天这篇课文中老师最喜欢这三个
句子,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中藏着一个秘密。 1、出示三个句子,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有三个头像,谁能把他们贴在相应的句子后面? (指名读句子,贴头像。 )奖励 2、抓住玲玲的心理变化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话: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师: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话,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为什么要贴笑脸?句子中有个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师:是啊,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才会露出笑脸的。我们也来欣赏一下这幅画好吗?(出示图画)
师:玲玲画得怎样?夸夸她。
师:是啊,玲玲的画真不错,我们应该带着赞赏的语气像玲玲一样微笑着读读这句话。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 齐读。
2)读第二句话: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师:第二句话贴了哭脸,贴对了吗?玲玲的心情如何?(伤心)玲玲的画弄脏了,当然伤心了。用伤心的语气读这一句。 (指名读)
从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句也应该用伤心的语气读?指名读:“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 齐读这两句。
3)读第三句话: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师:第三句话贴了什么头像?(笑脸)是啊,玲玲笑得很开心,玲玲为什么笑了?(开心,成功了)我们也应该为她高兴,自己练习高兴的读一读这一句吧!(指名读,齐读)
4)师:爸爸看了怎么说?
指名读: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出示句子,齐读:
a、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 ( 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
b、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 “动脑筋”并理解这个词)
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好,因为爸爸和玲玲的爱动脑筋,才使得坏事变成了好事。 最终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玲玲的大作吧!
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 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 使这一幅有了生机,有了家的温馨。瞧,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那儿多舒服、多安心啊!连它也爱上了这家的一角。 我想:这也是这幅画能够得一等奖的原因吧!
5)我们请几位爱读课文的同学来冲击终极大奖——朗读大王。请三位同学朗读,( 1-3 )( 4-7 )( 8-10 )评出读得最好的同学奖励。 四、指导书写。
师过渡:同学们,我们还有一个终极大奖——写字大王等同学们冲击。我们来写四个生字,看谁写得好,就是今天的写字大王。 出示生字: 狗 楼 叭 玲
狗字要注意反犬旁的写法,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楼,木字旁占少半格,右边挤紧一些。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叭和玲,谁来说说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把它写漂亮? 指名写四个字,评出写字大王,奖励。
孩子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好,每个人都应该提出表扬。你们是最棒的,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好吗? 教学反思: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 ,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 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开展小组讨论 ,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 ,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
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时安排 :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 ?在写信的时候 ,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
2.揭示课题 :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 ,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 ,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我会认 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 ,这里有这么多信封 ,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 ,我们就能顺 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 ,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 ?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 ,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 ,后来 在妈妈的提醒下 ,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 2.找一找 ,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 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 ,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 ,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 2.全班交流 ,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 ,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巩固识字写字。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 ,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
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 ,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 ?这 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 2.汇报交流。
重点句 1“你不在 ,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 ,这样的信 ,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 ?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 ,家里的台灯坏了 ,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 ,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 ,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 ?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 ?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 ,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 ,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也写出了什么 ?(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 ,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
(3)重点句子 2“还有 ,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 ,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 ?是怎么讲的 ?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 式一样吗 ?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 ?为什么 ?
7.“还有 ,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说话的 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 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 ,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 ?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 ,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 ,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第二封信表
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
2.小组讨论 :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 ?还是第二封信好些 ?为什么 ?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 ,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 ?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 ?请拿出本子 ,拿起手中的笔 ,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 注意信的书写格式 ,试着写一写。
这个是拓展练习写一封信后的反思,在批改孩子们写的一封信时,我发现孩子们有太多细腻的情感藏在心里。我没有限定孩子们习作的收信人,他们有的写给爸爸妈妈,有的写给爷爷奶奶,有的写给老师、同学、朋友、弟弟妹妹??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这封信,只有个别孩子在格式上出错。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
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 (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眉、呼吸、深沉、均匀、额、乏。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慈祥、熟。 (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汗”、“讲”、“响”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其中“讲”字左边的言字旁要比右半部分低;“汗”字的三点水第二点应写的靠左一些,右边起笔要靠近第二点;
弯:第二笔横要略长;
“故”右边是反文而不是折文。 (3)、讨论怎么记住这些字。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学生自由朗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说明: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的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 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
(a)很美丽。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度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小结: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 生练读。
(b)好慈祥。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
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 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这一段) 设计意图:“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微微的笑着、好像睡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指导学生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来理解“慈祥”。
师:妈妈这样慈祥,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c)好累。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理解“深沉”、“均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师: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生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生练习朗读。 (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课件:音乐《摇篮曲》。)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a)、你特别想对图中的孩子和妈妈说点什么? (b)、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 (c)、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小本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
设计意图: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5、课外阅读:歌词《疼爱妈妈》。
一颗心融化着酸甜苦辣,一双手每日每夜忙活着家,泪水肚里咽,零钱省着 花,一把情一把爱把儿女拉扯大。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家里操点心,帮妈妈干点啥。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一颗心紧围着春秋冬夏,一双手风里雨里遮挡着家,香的给婆婆,甜的给娃娃,一把情一把爱把日子过成画。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妈妈操点心,陪妈妈说说话。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板书设计:
弯弯的眉 红润的脸→美丽
妈妈睡了{ 微微的笑着→慈祥 }
干了好多活儿 累了、乏了→勤劳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 学生受益颇深。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
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 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 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 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 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 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课件出示) 1、 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 2、 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 3、 学生练读。 4、 自由背诵。
其实,王之涣有一首诗也很有名,这是一首送别诗,题为《送别》。出示古诗,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并背诵下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
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 出示: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 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学生群情激昂,背诵熟练而投入。)
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最后老师祝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学生在充满期待中下课,并喊出班级口号:“我成长我快乐!”
(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背诗比赛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要想展示更多的古诗,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课外,而小结时教师的拓展延伸必会在学生中掀起一股背诵古诗的热潮。) 附参考资料
★鹳雀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建在山西永济县(原山西蒲州),前临中条山,下瞰黄河,楼高三层,建成时有鹳雀在上栖息,后被河水冲没,目前正在重建。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有关西部边疆的诗特别有名,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别》最著名,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分享: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揭题: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②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 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4)师配乐读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
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四)吟读: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 预设一:“生”字的妙用 师:“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预设二:“挂”字的妙用
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生读。 (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
(3)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4)写一写
(5)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 (6)个读、配乐朗读。
(7)背诵: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谁能将古诗背诵下来了呢? (五)拓展: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反思: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实践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每年有很多中外游客去那里游览观光,那里的景色非常秀丽神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奇。)你能给“奇”组个词吗?(神奇、奇怪、奇特、奇形怪状等。) 二、识字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 2本课识字法: (1)形近记忆。“区—巨、它—安”字形相近。 (2)字谜记忆。仙:一个人,在山边。 (3)多音字记忆。“都”和“弹”。
(4)熟字记忆。生字与熟字组词,便于记忆。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巨
石、脖子、著名”等。 3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2)指出多音字“都”、“弹”。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5认读生字。
6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7组词。
三、初解文本。
1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学生齐读课文,老师适当给予指导,查其错误。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6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四、朗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感情。 (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共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怪石非常有趣。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 (一句。)
(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①形状像桃子;②大;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④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3)这段话中的“好像”能不能换成是“是”、“犹如”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这句话用的是比喻手法。) (4)齐读第2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五、课堂小结。
学习第1、2自然段后,同学们对黄山的奇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就是“怪”“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来欣赏黄山的奇特、有趣。 第二课时 一、上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读了课文,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欣赏了奇特有趣的仙桃石。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山其他的奇石,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 1“猴子观海”。 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正在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及反思05-25
中考生物、地理备考会议上发言稿01-2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04-30
南昌市某酒店11-15
中考病句修改专题11-19
基于PHP 校园门户网站10-31
华工《电路原理》随堂练习参考答案04-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案
- 反思
- 语文
- 年级
- 硬件笔试题
-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 2018年贵州工程测量员初级考试试卷
- 七号信令基础测试(含答案)
- 2018年人教版初中会考生物复习知识点
- 保温施工方案 - 图文
-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15.2.1分式的乘除(2)讲学稿
- 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药学全文电子期刊导航
- 艺术系团总支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
- 2018年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全册)
- 电信大楼施组设计完整
- 氨区防泄漏措施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经典例题
-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之一
- c语言程序设计练习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