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

更新时间:2024-01-17 1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

教学内容:介绍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理。

教学重点:对异常心理的理解,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区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能使服刑人员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异常心理的概念,特征及其外在表现形式,掌握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从而使服刑人员能在面临心理问题时及时调适,以及有效地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过程: 一,概念的阐述:

今天给大家讲的主要是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正常心理既我们平常所说的健康的心理,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体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状态。

异常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其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相比出现的一些反常的,特殊的,或过于兴奋,或过于消沉的行为反应。异常的心理既不是精神疾病,也不是人格异常,而是一种因外界不良刺激所引起的病态心理和病态行为,是正常人对客观现象的歪曲的反应。 二,介绍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

首先我们要明确:如何判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这是很难有统一的和简单的标准。 表现为:

(1)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是相对的。两者在某些情况下有者本质的差别。

(2)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因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

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了。

常用的判别标准主要有:

1、心理测验的标准:运用各种心理测试,如记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来判断记忆是否有障碍,智力水平如何以及构成人格思维度或因素的变化情况。它所提供的数据较为准确,是一种规范化的测验。

2、社会常态测验,在这里的正常与异常是以社会常态来比较的,凡是符合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行为,亦即为社会一般人所认可和接受的行为,即为正常,否为不正常,缺陷在与时间限制,地域限制,人的思想觉悟的限制。

3、社会适应的标准,它是以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个体良好的顺应为出发点,并从个体对社会,集体,人际关系,人和自我态度中和、习惯行为方式来观察正常与否,但是因为适应与无适应之间无客观标准,所以这一标准也不能完全适用。

4、主观经验,病人或心理障碍者本人的主观经验常常是一个极有参考价值的标准,即“自知之明”当也有病人已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能力,却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这种主观经验也恰恰说明其心理异常。

心理正常的衡量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有正确的自我观。

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即能客观的评价别人,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

2.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有正确的生活态度。面对现实,把握现实,有积极的处事态度。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总有切实有效的方法妥善解决,不逃避。

3.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心理正常的人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认可别人的存在的价值,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杞人忧天”。他的反应适度,不会过于敏感,过于冷漠,即不过分压抑,也不随意宣泄。

5.有健康的行为。行为健康是心理正常的外部表现。 标准:

(1)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规范和礼仪,为社会所接受。 (2)给自身带来欢乐并有利于身心的发展。 (3)更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异常的标准:

异常心理的产生的动因也是永远存在着的,是个体无法回避和逃避的.“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当人的心理经历消极生活时间或挫折后,不可能没有冲突与失衡,当心理无法恢复平静时,心理就得病了。

(1)认知偏离正常状态,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情感肤浅或冷酷无情等。行为常常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的驱使,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自控能力差。

(2)心理异常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异常,但是其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一般没有幻觉和幻想,可与精神障碍相鉴别。

(3)多数心理异常者对自身人格缺陷常无自知之明,难以吸取教训,尽管经常碰壁,冲突不断,当屡屡犯同样的错误,以致害人害己。

(4)心理异常者一般能应付工作和自理生活,也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能在一定程度是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而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

具体举例说明几种异常心理现象: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能消除。

2、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是正常的焦虑反应常常有其原因。(如:高考等)

3、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应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事实。(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锁好,洗手等)

4、恐怖感。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仍然出现恐怖感有时也往下跳,甚至想跳下去

是什么情景,能快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于正常现象。

5、疑病现象。很多人将轻微的不适应现象看成严重疾病,有一种疑病心理。 6、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心理状态下出现错觉,但经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如: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7、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的幻觉现象(看具体情况,可以讲偏执和自我牵挂,类似歇斯底里现象)

总结分析:异常心理的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是有可能出现的,重点是在于当异常心理出现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去对待,分析,消除异常心理,使自己不受异常心理的影响。

课后思考:通过本讲对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了解,我们回去后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62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