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
更新时间:2024-06-16 20: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鄂尔多斯盆地地图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
第一篇 区域地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秦岭造山带及邻区地质概况
——野外实习前的室内教学
一 区域地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地球经历了46亿年的长期演化过程,形成了现今海洋、大陆分异,地质复杂的自然状态。地质科学正是以研究地球现今自然状态为基础,反演其形成演化历史的地质作用过程,探索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家园的一门重大基础科学。
地球是浩瀚宇宙空间的小小天体,但又是人们眼中的巨大星球。尽管航天和地球物理技术已为了解地球整体和内部的状态提供了可能,但人们视域所及,地球之大仍无可穷尽,更难以直接观察地球宏观和内部的奥秘。以人类个体生命的短暂性和观察研究的局限性来研究地球客体组成的复杂性、形成发展的漫长性和广阔性,以及由地球现今状态反演过去历史因地质组成残缺不全造成的多解性,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地球不同区域地质的研究是集成地球整体地质进而研究其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的关键性基础。因此,涉及区域地质研究的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应是地质科学工作者获取客观地质素材,透过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科学、合理研究分析其外在关系和内在规律,超越感性经验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实现理性的升华,科学探索地球形成演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研究思路
地球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动力学体系,现今的区域地质面貌只不过是该动力学体系随长期的时间变化、动力作用变更的复杂动态过程,在某一特定地区的综合地质表现。因此科学研究区域地质的现状并探究可能的地质作用过程,必须首先回答既相互关联并制约区域地质研究思想、方法的下述问题。其一,从空间角度分析,造成地质作用过程的地球动力学是“非此即彼”的单一模式,还是多成因、多体制,有主有次的复杂共存的有机组合;其二,从时间角度分析,在地球发展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地球动力作用是均变的,还是非均变的。对此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的具体讨论。 1.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发展演化特征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目前人类认识的水平,综合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发展演化的现有研究可获得以下基本认识:
①地球演化历史的长期性和阶段性;
②地球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在时、空尺度上的不均一性和非均变性; ③地球动力系统的复杂性;
④地质构造作用的多阶段、多类型、多成因、多级序性。
上述特征已是地球科学家不争的自然属性。对地球演化过程的区域地质作用的研究,必须在充分认识其自然属性基础上,给予符合自然状态的阐释。 2.自然法则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循着自然法则发展演化,而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恩格斯,1925)。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相对的。这种变化符合辩证法的规律(质量转化、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地球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在时、空尺度上的不均一性和非均变性客观地反映了地球的永无休止的变动。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的差别取决于自身矛盾的特殊性并决定了不同事物自身的发展特征。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特征是这样,地球表壳甲地拉张造盆、造洋,乙地挤压造山、造陆的同时共存也反映了这种特点。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均处于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有主有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并依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影响着事物的形成、发展(毛泽东,1952)。矛盾的主、次关系,决定着同一事物形成发展各个方面相互依存的主体(整体)特征和局部格局;矛盾的相互转化、此消彼长,决定着同一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地球具有复杂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地球作为行星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地球自转速率的不均一变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热状态、密度等的差异及其调整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动力作用。不同学者将地球构造作用分别归因于上述不同因素所引起的动力作用(黄汲清等,1962;李四光,1973;张文佑,1984;张伯声,1980;陈国达,1982;威尔逊等,1975;竹内钓等,1984;Owen,1992)。事实上地球的构造作用,应是其复杂动力系统的综合效应,只不过有主有次而已。只是现阶段,因受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限制还不足以协调地球内外动力系统进行主次有别的统一分析。如就地球整体的动力学而言,地球自转及其速率变化是地球动力系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四光,1973;叶叔华,1996)。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与岩石圈、核、幔耦合关系,以及与各种潮汐摩擦,大气角动量的变化和空间引力场的变化关系,均导致相应的动力学效应。对此科学家已有足够的认识,但尚难以科学的综合阐释。若以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而论,其实目前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讨论动力系统的主从关系。例如,若按现今流行的认识,地球外壳的构造作用,主要取决于地球内部的动力作用。一般认为,地球内部的动力状态可能主要表现为“地幔对流”(威利,1978;朱炳泉,1978)和“地幔柱”(丸山茂德等,1994;Davies,1990)两种方式,它们可能同时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而又有主有次,控制着地球外壳的构造变形。设想起源于核幔边界的巨型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可能向两侧扩散,转化为地幔对流导致板块构造作用,并成为地球的主导构造动力学方式;但同时可能在不同区域内发育的小型地幔柱,因不具备足够的能量而转化,则呈柱式上涌,形成陆内或洋内的底辟和热点,造成局部构造格局。它们同时共存,组成了不能用同一动力方式统一解释的复杂组合。
3.地球构造的多体制共存和非均一演变
综合上述可以认为,地球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组合体,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动态动力系统。因此同一时期地球的构造作用决非“非此即彼”的单一构造模
式所能包容,而是多种矛盾交织,多种体制共存,但主、次又有别的复杂组合。在地球演化的一定时期内,地球动力系统诸多复杂因素中必有某种占主导,控制地球宏观构造作用,形成宏观构造的规律组合。其他则为次要因素,虽不影响宏观格局,但又可能成为控制局部构造的主导因素,形成与宏观构造不协调、不成规律的局部构造。在研究地球构造作用时,面对复杂的地球动力系统,地球科学家始终试图尽可能减少多种影响因素,突出主要矛盾,以简洁、明晰的概念和模式来表达地球构造作用(板块构造尤其如此)。这无疑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性本身就掩盖着不合理,更不能因此而生搬套用模式,失去对特殊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造成认识上的自误和误导,并严重影响甚至妨碍地球构造的科学研究和创新。
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构造作用,因地球动力系统的诸因素在地质历史长河中主从关系随一定的时间和条件相互转化、此消彼长,必然促使地球的构造作用呈现“非均变”的发展。“均变”既有悖于自然发展法则,又不符合迄今为止人们已认识的地质事实,更束缚人们的创新思维(周鼎武等,1995)。 4.地球系统
构建地球系统(叶叔华,1996;毕思文,1998)是科学的自然回归,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地球系统是指由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复杂圈层组成的统一体系。组成地球系统的不同圈层既有差别,又互相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经历漫长历史过程的自然和谐的动态体系,它们影响并制约着地球系统的发展演变。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数字化地球”的提出和实践,“地球村”已梦想成真。因此地球科学工作者已打破了传统地学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可能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地球各圈层系统相互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分析地球系统的行为和演变,探索其未来的发展变化。地球科学研究的这种转变,使得地球科学工作者不仅面临着研究领域广空间、大尺度的交叉综合,而且也面临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重大变更。地球系统研究已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前缘领域。当代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正处于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
上述认识,决定了地质科学和区域地质研究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区域地质研究试图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地表地质和深部地质的综合研究对比,客观反映区域地质的现今结构构造特征,并将其置于全球大地构造的宏观背景,科学的恢复重建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①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区域宏观的地表和深部物质组合、结构构造特征;研究区域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建造(沉积、岩浆、变质、矿产)的组成和分布;不同层次构造特征及其组合的几何学、运动学;
②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现今地质状态的地层组成序列、沉积充填序列、岩浆序列、变形变质序列的比较研究,建立构造演化的阶段,恢复古构造环境;
③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认识为指导,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探讨该过程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变迁的制约。
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针对不同研究地区的不同建造特征,采用不同学科相应的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受任何先入为主思想观念的约束,客观、全面观察研究地质实际,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客观实际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以构造为主线,结合沉积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不同学科进行多学科相互配合、交叉渗透的综合研究,进行系统的区域时、空对比和动态的分析,总结区域地质特征和规律。以科学思想和以地球科学新理论、新认识和新方法为指导,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宏观大地构造背景,建立区域地质形成演化动态过程的理论的抽象-逻辑模式或模型。显然,实践是基础,理性的总结、升华是关键,科学的思维则是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和创造过程的内核和灵魂。
④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客观认识并获取现今区域地质的物质组成及其结构构造现状是关键性的基础。它
是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并结合遥感技术、GPS定位系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获得的。
野外地质填图、GPS定位系统的使用以及应用遥感技术提取地质信息是直接获取区域地表真实地质素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此直接研究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地质体的组成特点;组成地质体物质的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变形、成矿作用(表1-1)及其相互关系;对区域不同构造单元的不同地质作用进行时、空的比较研究,进而综合研究区域地质作用过程及其动力学。在该过程中,必须重视“从整体和大处着眼,从局部和小处入手的研究途径”(汪品先,1998)。从大处着眼以避免坐井观天,从小处入手则提供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两者结合自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地球化学研究以直接获取的区域地表地质体和代表地壳、岩石圈、地幔不同岩石
类型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和定年的定量研究为基础,确定岩石的类型、地球化学特征、组合分布和变化规律,探讨成因及其对地质作用过程的制约。当代岩石组成的元素和同位素的精确定量分析和定年研究,已经用于进行区域尺度乃至全球尺度的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的示踪研究,探索固体地球的化学结构与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化学地球动力学(郑永飞,1999)。
●以地震、重力、磁法、电法、热流等为主要方法的地球物理研究,客观记录了现
今地球表壳至深部的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及其物理状态。并为确定地球内部的各种纵、横向界面和界面形态、埋深以及块体的运动,圈定隐伏岩体、追索隐伏断裂带,查明地表组成结构构造纵、横向的延伸变化等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动态调整,地球物理资料虽不提供地球历史物质组成和物理状态的总体信息,然而仍在岩石圈特别是在地壳中保存了历史过程的残迹。通过对大陆内基底和盖层的地球物理研究,仍能反演地史中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状态。需要重视的是,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物理状态,尽管有地表地质体以及构造剥露地表的深部地质体和侵入、喷出地表的不同深度的不同岩类提供参照,但因深部物理、化学条件的制约,迄今为止仍不能提供可靠的惟一解释,因此必须谨慎使用地球物理资料反演的地质信息,并在研究中进行方法创新和认识创新。
●善于学习应用已有现代理论和前人成果是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必须重视的又一方
面。但学习应用科学理论必须明确,科学不是神学,科学是对绝对真理追求和探索的方法。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可能有反复,都可能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不断接近绝对真理。因此盲目崇拜,简单套用是科学研究之大忌,也是创新之大忌。因此,
科学研究中既能超越自我,又能超越前人才是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和高境界。在人类进入21世纪大力倡导创新思维、创新研究的今天,让个性得以充分展示,让思想在自由的空间任意翱翔。
按照上述思想方法,表1-1提供了区域地质及其形成演化综合分析的一般工作流程,以供参考。但在实践中应视区域地质的特点和研究的侧重而有主有次地确定研究方面,合理高效地实施研究计划。
表1-1 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流程图
二、秦岭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现今的地壳结构构造和地表地质面貌是地质历史过程长期复杂演化的综合结果,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制的演变,是多元多源地球动力学作用的产物,既主要受控于全球统一动力背景及其派生的区域动力作用,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区域局部特殊动力作用所致,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信息。因此,在区域地质研究中首先要充分重视研究区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不仅避免“坐井观天”之弊,而且又能获取区域地质共性和差异性信息,为客观研究认识区域地质特征和形成演化奠定基础。
(一)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在现今的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它东邻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其俯冲带,南接印度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图2-1),恰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着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用,并控制着中国大陆南、北有别,东、西差异显著的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图2-2)。
火山-沉积岩带(图2-17),该带是由洋岛型、岛弧型和洋壳型的蛇绿岩和非蛇绿岩残片组成的构造混杂岩带,而且在商丹断裂之北的北秦岭带广泛发育由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组成的俯冲、碰撞型的深成岩浆杂岩带。它们的形成时代由同位素年龄限定在500~400Ma,而商丹带之北的变质沉积-火山岩中发现的放射虫限定为奥陶纪-志留纪(崔智林等,1995),上述共同提供沿商丹断裂带近东西一线在500~400Ma期间,可能经历了秦岭早古生代古洋盆俯冲和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对接-碰撞的构造作用过程。因此,商丹缝合带应是加里东期划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重要边界。加里东造山期间,南秦岭已增生于华北板块南部边缘,而后进入勉略洋的发展时期。
图2-18 草碧-老龙山-圣人桥的逆冲推覆带不同区段构造剖面图(据周鼎武等,1994)
1.黄土;2.砂岩;3.砂页岩;4.页岩;5.断层带劈理及透镜体;6逆冲断层 7.三叠-二叠系;8.中下奥陶统;9.下奥陶统;10.下古生界顶面;11.下古生界底面
●勉略缝合带
该带在康县-略阳-勉县区段呈近东西向延伸,向东呈弧形经高川、城口延至襄樊。勉略区段缝合带宽约8~10km,以多条主干断裂为骨架,强烈活动并卷入不同地层块体,其中尤以发育由超基性岩、堆晶辉长岩、拉斑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的蛇绿岩块为特点,构成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张国伟等,1996,2000)。其中基性火山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42±21)Ma,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11±13)Ma,由在硅质岩中发现的放射虫确定时代为早石炭世(冯庆来等,1996),据此分析,勉略至高川一线,确曾存在消失了的石炭纪-二叠纪古洋盆。由勉略缝合带北侧发育一系列碰撞型花岗岩,其锆石U-Pb定年为(220~206±2)Ma分析,印支期区内经历过洋盆闭合、陆块的碰撞过程。
勉略缝合带是否沿巴山弧形带继续东延尚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 ①勉略缝合带之北的俯冲、碰撞型花岗岩带为什么沿宁陕-柞水呈北东方向延伸,而沿巴山弧形构造带向东再无任何迹象?
②勉略带的蛇绿岩或蛇绿混杂岩向东,除在随州花山有报道(董云鹏等,1999),但形成时代不确定外,其他区段再无出露。上述启示,勉略缝合带可能只限于勉略至高
川区段,并具有限洋盆性质,向东仅为裂谷-裂陷带,它可能是中国西部特提斯洋伸入陆内的分支。
图2-19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带各地段构造剖面图(张国伟等,2000) 1.河南渑池;2.河南宜阳;3.河南鲁山;4.河南舞阳;5.周口盆地南缘;6.淮南
图2-20 秦岭造山带南缘逆冲推覆带不同区段构造剖面
1.宁强-大安剖面(张国伟等,2001);2.石泉县曾溪河口-龙湾剖面(张国伟等,2001); 3.城口-鲁家坪剖面(张国伟等,2000);4.巫溪-两河口剖面(何建坤等,1997);
5.房县三叶湖-两河口剖面(蔡学林等,1988)
参 考 文 献
董云鹏,张国伟,赖少聪等.1999.随州花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中国科学(D辑),29(3):222~
231
韩吟文,柳建华,许继锋.1996.秦岭造山带前寒武纪地幔化学分区及壳幔物质循环.地球科学,24(5):457~463 李继亮,孙枢,郝杰等.1999.论碰撞造山带的分类,地质科学,34(2):129~138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2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北京:地质出版社 任纪舜.1991.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基本特征,中国区域地质,11(4):289~293 王相等.1996.秦岭造山带与金属成矿.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王战,吴文奎,谢广成等.1996.中国地壳的镶嵌构造与波浪运动.北京:地质出版社
许继锋,韩吟文.1996.秦岭古MORB型岩石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提斯型古洋幔存在的证据.中国科学(D
辑),26增刊:34~41
许志琴,卢一伦,汤耀庆等.1985.东秦岭复合山链的形成、变形、演化及板块动力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于在平,柳小明,张成立等.1996.东秦岭毛坪变质沉积岩系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中国科学(D辑),26增刊:
69~79
张本仁,韩吟文,许继锋等.1998.北秦岭新元古代前属扬子板块的地球化学证据.高校地质学报,4(4):369~382 张本仁,张宏飞,许继锋等.1995.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东秦岭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地球科学,
20(5):551~556
张伯声.1980.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国伟,郭安林,刘福田等.1996.秦岭造山带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中国科学(D辑),26增刊:1~6 张国伟,孟庆任,赖少聪.1995.秦岭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中国科学(B辑),25(9):994~1003 张国伟,张本仁,袁学诚等.2001.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理刚,王可法,陈振胜等.1993.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地球化学与铅同位素省划分.科学通报,38(3):
254~257
周鼎武,赵重远,李银德等.1994.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质特征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关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朱炳泉等.1993.矿石Pb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图解用于地球化学省与矿种区划.地球化学,22(3):209~216 朱炳泉等.1998.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元古界基底特征及其与大型矿床产出的关系.中国科学(D辑),28增刊:63~70 Dewey J F, Bird J. 1970. Mountain belt of the new global tectonics. JGR,75:2625~2647 Dewey J F. 1988.Extensional collapse of orogens. Tectonics.7:1123~1139
Sengor A M.1992. 板块构造学与造山运动〖CD2〗特提斯例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Zhu B Q.1995. The mapping of geochemical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Pb isotopes. J. Geochem. Exploration. 55:171~
181
第二篇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地质走廊
野外观察路线及内容
——野外实践教学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区域地质概况见图3-1。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地质走廊野外观察路线(图3-2)穿越鄂尔多斯盆地、渭河地堑和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以延安-洛川-铜川-西安-柞水-镇安为主要观察路线,并优选其他诸路线作为辅助。按路线通过区所选观察点和典型解剖区段地质特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观察研究以下内容。
一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1、延安-安塞侏罗纪陆相河、湖沉积和白垩纪沙漠沉积的地层岩石组合、沉积结构构造、沉积相观察分析。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
2、宜川-壶口三叠纪陆相沉积地层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沉积结构构造、沉积相综合观察分析。宜川甘草-昝家山典型区段三叠纪湖相、河流相沉积解剖;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生、储介绍。
3、宜川-黄陵侏罗纪-三叠纪地层岩石组合、沉积结构构造、沉积相综合观察。
洛川黄土剖面观察和研究现状介绍。 参观黄帝陵
4、金锁关三叠纪河流相沉积特征和古生物保存状态及沉积构造、构造变形分析。
金锁-烈桥典型区段三叠纪湖相浊流沉积组合、沉积构造、油页岩及其中的鱼化石观察,地层构造变形分析。
5、铜川三叠纪-二叠纪地层组合、沉积特征和沉积相观察分析。
6、铜川黄土剖面及古气候变化观察分析;铜川奥陶系沉积特征和沉积相观察分析。
7、富平赵老峪典型区段奥陶纪浅水台地相和深水相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的岩石组合、沉积结构构造特征观察解剖研究。
【练习和思考题】
①在野外观察过程中,完成主要观察区段特别是典型区段的信手剖面图及素描图;
②建立野外示意性区域地层柱状剖面并确定沉积相,总结盆地沉积特征及其演变,分析盆 地所属的可能形成构造环境。
③依据不同区段的野外观察,试从沉积岩石组合、沉积结构构造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区分陆相和海相、陆相中的河流相和湖泊相等不同沉积相。
④总结浊流沉积的基本特征,分析浊流沉积的形成条件,判断湖相和海相浊流沉积的区 别。
⑤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⑥综合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试分析盆地发展演化及其可能的构造环境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图3-1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地质略图 (据李廷栋1997主编亚欧地质图改绘)
1:5000 000
图3-2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地质走廊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图
二 、 渭 河 地 堑
1、渭河地堑北缘断裂和南缘断裂(涝峪口、丰峪口、蓝田等地)观察。 2、蓝田曳湖第四纪黄土剖面观察。
3、蓝田第三纪地层和第四纪黄土观察。蓝田猿人遗址参观。 4、临潼骊山断垒地块和第三纪地层观察。 【练习和思考题】
① 在野外练习做渭河地堑断裂素描,测量断层产状要素,分析断层性质。
② 试分析渭河地堑成因和形成时代及其对沉积的控制,分析渭河地堑基底的可能属性及其特征。
③ 收集有关西安地裂缝的现有研究资料,试分析其成因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提出预防措施。
三、 秦 岭 造 山 带
(一)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 口镇典型区段构造解剖 1、泾阳-淳华的口镇典型构造解剖区段,二叠纪-三叠纪陆相沉积地层观察,地壳表层逆冲-推覆构造组合观察解剖和讨论(介绍对本区构造成因认识的不同观点和争论的关键问题,并进行野外研讨)。
洛-华公路路线地质观察
2、罗夫-华阳川新太古代太华群结晶基底变质杂岩系的岩石组合、结构构造特征、变质特征、岩浆活动观察分析。
3、华阳川太华群中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构造岩及相关的不同类型褶皱(特别是鞘褶皱)观察研究和运动学分析。
4、分水岭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观察及相关矿产介绍。
5、黄龙铺-上张湾区段中元古代地层标准剖面观察研究。观察中元古界高山河群、洛南群滨浅海环境的沉积组合、地层接触关系、叠层石发育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等。
● 陈家涧高山河群构造变形(不同类型褶皱变形)及成因观察分析。 ● 杨诗城区段龙家园组、巡检寺组沉积岩组合、叠层石及大型褶皱构造观察、研究和成因分析。
● 上张湾典型区段杜关组、冯家湾组、震旦系罗圈组和寒武系地层接触关系、沉积特征观察。重点对罗圈组粗碎屑沉积的岩石组合、结构构造特征、砾石成分、砾石来源、同沉积褶皱等进行详细观察、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罗圈组沉积的成因(涉及冰成沉积、重力流沉积等不同认识的野外观察讨论)。
6、石门桥区段龙家园组观察并分析由元古宙地层组成的区域大向斜的基本特征。
7、石门盆地白垩纪-第三纪红色盆地沉积地层观察(介绍石门兽及相关地层)。
8、下铺区段寒武系岩石组合、构造变形观察。重点观察灰岩中的鲕粒变形特征,分析成因及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和运动学及动力学的判断;白云灰岩中的层间劈理发育规律及构造意义分析。
【练习和思考题】
①练习做口镇区段和洛华公路路线地质剖面及相关地质现象素描(包括沉积构造,古生物及保存状态,地层接触关系,不同构造要素等)、产状测量。
②依据野外观察,分别建立口镇区段和洛-华公路路线地质的示意性地层柱状剖面,依据地层岩石组合、地层接触关系,确定构造事件,划分构造层,并分析不同时代地层的组成特征、形成环境。
③在总结洛-华公路中元古代地层组成特征、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的可能构造环境及其区域地质意义。
④依据洛南上张湾罗圈组沉积研究,并结合前人资料和区域资料讨论罗圈组沉积的成因及其区域地质意义。
⑤总结口镇区段构造变形特征,划分构造序列,讨论可能的区域构造意义。
⑥总结洛-华公路剖面构造变形特征,讨论可能的构造序列及区域地质意义。思考在构造层残缺地区如何划分构造序列。
⑦比较鄂尔多斯盆地和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表壳地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沉积组合特征,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和需要进一步思考、讨论的问题。
(二)北秦岭构造带 洛南-商州路线
1、洛南窑沟典型区段二叠纪陆相沉积的结构构造观察及其与新元古界-早古生界陶湾群接触关系观察;陶湾群岩石组合、变质特点和多期构造变形的解析及有关问题讨论。
2、商州大荆-磨沟洛南红色盆地(K-E)沉积组合、沉积相及构造变形观察研究。
3、红门河典型区段中元古界宽坪群岩石组合、变形变质特征(图版Ⅳc)观察;着重观察本区宽坪群多期复杂固态流变面貌及由逆冲-推覆作用造成的一系列特征构造组合。据此,并结合洛南窑沟二叠系的下伏陶湾群的多期构造变形,分析北秦岭前二叠纪的构造事件及可能的区域构造意义。
4、麻街宽坪群组成及多期变形构造观察分析。
5、商州中-新生代红色盆地地层组合、古生物、沉积环境、构造变形(图版Ⅴa)观察分析。
6、李家塬商州红色盆地(K-E)沉积组合和构造变形观察。
7、张家湾典型区段古元古界秦岭群变质杂岩地质解剖,观察秦岭群变质杂岩组成、多期变形变质、脉体发育特征及变形。总结地壳深层固态流变的结构构造特征,解析多期变形构造。
8、商州吴家庄-姚河垃圾庙辉长岩侵入体的岩石组合、结构构造特征观察,岩体内的包体类型、特点观察,结合前人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讨论其侵位的可能古构造背景。
9、沙河湾环斑花岗岩的组成、结构、构造观察;与辉长岩侵入接触关系观察;介绍该类花岗岩前人研究成果及其在秦岭构造演化分析中的意义。
10、三十里铺早古生代丹凤群变质火山岩的组成、变形变质观察,讨论该地层发育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意义。
沣峪-沙沟路线地质观察
1、喂子坪秦岭群变质杂岩组成及变形观察讨论。 2、大坝沟花岗岩结构、构造特征观察讨论。
3、关石秦岭群变质杂岩的固态流变多种构造观察讨论。
4、鸡窝子秦岭群变质杂岩固态流变的脉体复杂揉皱观察讨论。
5、秦岭分水岭秦岭群变质杂岩组成、变形变质、岩浆活动观察讨论。 6、沙沟街典型区段大型韧性剪切带观察,糜棱岩带解剖研究。观察糜棱岩带的结构构造和多种变形特征,依据结构构造和不同矿物变形特征判断其形成的区域构造作用和分析形成深度层次。
户县涝峪路线地质观察
1、涝峪秦岭群变质杂岩组成、变形、变质特征观察讨论。
2、涝峪韧性剪切带不同构造岩(长英质糜棱岩和钙质糜棱岩)及变形特征观察讨论。
3、涝峪晚古生代地层观察讨论。
4、栗园沟典型区段宽坪群组成、多期面理和褶皱构造的叠加、置换作用及其构造意义的研究、解析和讨论。
5、塔庙宽坪群组成与宏观构造及露头构造综合分析讨论。
周至黑河-沙梁子路线地质观察
1、桃杏坪宽坪群多期变形、新生面理叠加置换观察。 2、甘峪湾宽坪群组成、变形、变质特征观察。
3、柳叶河典型区段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组成、沉积特征、沉积相和构造变形观察研究及区域地质意义分析讨论。
4、金井秦岭群变质杂岩组成结构、构造观察。
5、王家沟黑沟滩典型区段丹凤群变质火山岩、枕状熔岩、结构构造特征观察,分析其形成环境,讨论其形成时代(变质地质体的同位素定年)和区域构造意义。
【练习和思考题】
①练习做涝峪路线地质剖面图、洛南窑沟剖面图、柳叶河区段剖面图,相关地质现象素描和产状测量及构造分析。
②建立北秦岭构造带示意性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依据地层岩石组合、地层接触关系、确定构造事件、划分构造层。
③比较洛南窑沟剖面和柳叶河剖面,讨论北秦岭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及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关地层的关系,分析区域地质意义。
④比较洛南窑沟陶湾群和红门河宽坪群变形特征,讨论两者间的构造关系及其构造作用过程。
⑤比较不同剖面秦岭群、宽坪群的岩石组合、构造变形和变质特征,讨论变质岩系的区域地层对比;分析变形变质的主要时期和形成的构造层次及其在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中的意义。
⑥比较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与北秦岭构造带,提出对区域地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三)南秦岭构造带 商州-山阳路线地质观察
1、花园泥盆系刘岭群沉积组成、构造特征观察讨论; 2、花园南刘岭群多期变形观察讨论(早期挤压褶皱变形和晚期叠加的走滑作用及相应构造);
3、安沟口刘岭群沉积组成及走滑构造观察讨论;
4、山阳伍竹沉积地层组合、沉积构造(波痕、印模等)、褶皱变形、窗棂构造观察讨论;
5、许家湾山阳中-新生代(K-E)红色盆地与下伏泥盆系接触关系及沉积组合观察讨论;
6、牛耳川断裂结构构造特征及两侧地层观察; 7、牛耳川泥盆系中的多期新生面状构造观察分析;
8、九里坪典型区段上泥盆统九里坪组深水浊积岩沉积体系的岩石组合、沉积特征、环境分析。本区段地壳浅层次构造发育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构造解剖的重点区段;
9、赛鹤岭泥盆系沉积组合特征及构造变形观察、分析。
沙沟街-柞水-镇安路线地质观察
1、沙沟街中、上泥盆统岩石组合、构造变形和变质特征观察; 2、黄花岭泥盆系多期构造及其叠加、改造关系的观察、研究; 3、黄花岭断裂带结构、构造特征及两侧地层组成观察分析; 4、营盘泥盆系组成及结构构造观察;
5、柞水岩体结构、构造观察,岩体内包裹体类型、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分析讨论;
6、小磨岭杂岩组成、结构构造观察;对南秦岭基底认识的分析讨论; 7、柞水溶洞寒武系浅水台地相厚层灰岩和溶洞群观察及其成因讨论; 8、柞水溶洞典型区段寒武系与中泥盆统不整合接触关系和沉积环境演变观察及其构造意义讨论;东沟中泥盆统滑塌重力流沉积观察,综合分析泥盆纪沉积演变的区域地质背景;
9、龙脖子典型区段走滑韧-脆性剪切带和倾竖褶皱及变形成因解剖,讨论多期变形的叠加、改造及相关问题。
沙梁子-灯盏窝地质路线观察
1、沙梁子泥盆系中砾岩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砾石来源、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分析;
2、灯盏窝子泥盆系组成、沉积特征及紧闭倒转褶皱观察讨论。 【练习和思考题】
①练习做柞水溶洞区段和九里坪区段泥盆系路线地质剖面图和地质现象素描图,分析泥盆系区域沉积特征和可能的区域构造背景。
②建立南秦岭构造带示意性综合地层柱状图,确定构造事件、划分构造层。
③依据沙梁子泥盆系砾岩的组成特征及其与围岩的关系,讨论砾岩可能的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④根据南秦岭不同区段构造分析、讨论南秦岭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序列、构造层次。
⑤依据野外观察和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特征进行区域地质的时、空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时期地质作用过程及其特点;讨论同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地层组成和构造变形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讨可能的区域地质演化过程。
上述不同构造单元的野外观察内容详见《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地质信息库》多媒体教材。
第三篇 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室内总结教学
一、秦岭及邻区地层组成、沉积盆地及其古地理分析
地层的组成序列和区域的时空分布及其相关性、差异性比较,地层组成的沉积作用过程和沉积盆地与古地理环境分析是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关键性基础之一。它们共同记录了海陆变迁构造格局演变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是地表地质演化的主要信息库,成为研究区域地质作用、探索大陆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区域地层系统研究和沉积盆地分析综述
1、 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地层学通过对实际岩层露头剖面的精细研究,进行地层划分、地层命名、确定地层地质年代、地层序列及其关系,建立不同露头地方性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性的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区域地层发育特征。它既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奠基性的古老基础学科,又是研究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发生变革、创新,极具活力的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地层学飞跃发展的时期,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因各种测试手段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地层系统研究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在原有的生物地层学、岩性地层学等基础上,迅速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分支学科,如生态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和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定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理论地层学等(吴瑞棠等,1989;齐文同,1990;张守信,1992;陈源仁,1992;梅志超等,1993;吴根耀,2000)等。另一方面,由于受板块构造活动论和全球洋-陆大规模位移、变更,盆山转换等观念对地层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大陆地质研究引发的一系列新的思考,又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构造地层学(Gary et al.,1987)应运而生,并衍生出了“造山带地层学”(吴根耀,2000)。
地层学研究的上述进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不同构造单元、多重地层系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增进了地层学本身的分支学科的交叉渗透,拓展了不同类型地层系统的研究思路,而且也为与地层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更。例如,生态地层学是传统生物地层学与古生态学互相渗透的产物。而生态地层学以古生物群落及其生态为研究基础,研究确定地层系统、解释地层形成环境,它促进了以研究古生物地理分布与演变历史为目的的古生物地理学的深入发展,而古生物地理研究则又为发展板块构造学说做出了贡献。
秦岭及邻区地层系统研究是跨时空的对比研究。由于不同构造单元沉积盆地及其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对地层系统初始形成的控制,以及地层形成之后构造作用对其改造乃至再造强弱程度的不同,因此秦岭及邻区现今出露地层系统无论在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均存在跨度大,纵横向差异大,地层系统多样性强,存缺互补和同时异相、异岩互补性强的突出特点。
秦岭及邻区按大的构造单元可划分为稳定陆块地层系统(包括基底变质地层系统和盖层沉积地层系统)以及造山带地层系统(包括沉积地层系统、变质沉积地层系统、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和变质杂岩地层系统)不同类型,并采用相应的不同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稳定陆块的沉积地层系统研究,因其弱变形或不变形、未变质,地层组成和接触关系清晰,遵循正常的地层层序律,故采用以古生物地层学和岩性地层学研究为主,辅以生态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在研究露头区地层划分、命名的基础上,与覆盖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的以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为主的地层研究进行对比。
造山带地层系统因普遍遭受变形、变质、岩浆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改造、再造,不仅表现为不同类型地层系统,而且它们之间多呈构造岩块、岩片关系相叠置,代表了原地、异地地质体的复杂构造组合。对它们的研究首先必须搞清构造变形特征及地层关系,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层系统组成的实际,实施不同方法的研究。
造山带中的沉积和变质沉积地层系统,因其保留了原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包括保留了古生物化石),在构造解析研究地层接触关系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可进行古生物地层学和岩性地层学相结合为主要手段的地层划分、对比研究。需强调稳定陆块和活动造山带的上述地层系统研究,必须充分重视岩性“穿时性”问题,以避免失误。
对造山带中的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和变质杂岩地层系统,也包括稳定区的基底变质地
层系统,主要采用同位素地层学和岩性地层学相结合的研究。同位素定年是确定其形成时代、变质改造、再造时代的关键。但由于造山带地层组成和关系的复杂性,根据某一区段定年资料按岩性对比外推必须慎重。除此之外,还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判断由不同定年方法、不同测试样品所获定年资料的可靠地质信息。另外变质作用程度和期次,构造变形期次和序列的比较研究,均可作为造山带区域地层系统划分对比的辅助方法。
地层不整合关系在地层划分和区域地层对比中具有重要意义,不整合面不仅是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界面和界线单位,而且包含丰富的事件信息。因此正确厘定不整合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其客观地质意义至关重要。
总之,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划分对比,应以科学的研究其组成和合理的确定其客观地层序列为目的,因此需灵活运用不同地层学方法,甚至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2、 沉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恢复
沉积盆地的形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结果,涉及的最基本地质营力是重力、热力和应力。由于盆地形成既受控于周围构造环境与岩石圈深部构造背景,也受控于岩石圈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盆地边界条件等的时、空动态演变,因此现代的成盆作用和盆地动力学分析已被纳入全球系统之中,以对沉积盆地的形成力学机制、沉降隆升史、沉积充填史、沉积热演化史和沉积改造史等为基础,整体、动态、综合地研究沉积盆地,以便科学分析沉积盆地形成、沉积变迁的地质作用
过程,探索可能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动力学作用(Miall,1984;Allen,1995;李思田,1995,2000;何登发等,1995,2000)。
板块构造理论对沉积盆地的分析主要是从地球内部的地幔动力作用造成岩石圈减薄、伸展、裂解向洋发展,洋盆俯冲、消减,岩石圈板块(陆块)走滑转换、碰撞挤压造山的复杂动力学过程及沉积盆地的响应研究探讨的。据此划分出了伸展-裂谷盆地、离散-被动陆缘盆
地、汇聚-活动陆缘盆地、走滑-拉分盆地、碰撞-造山前陆、后陆盆地和克拉通内或板内盆地等沉积盆地类型(刘肇昌,1984;金性春,1984;Mall,1984;Allen,1995;许靖华,1984)。并且随着平衡剖面技术,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的应用,已经可能建立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如伸展盆地的单剪模型、纯剪模型(Wenicke,1981;Royden et al.,1980)等,甚至向定量动力学模型发展(李思田,2000)。
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具有不同沉积组合和沉积特征,构成相应的沉积体系。应用沉积体系原理进行沉积盆地分析,已形成了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沉积体系的盆地分析法。沉积体系即指与沉积作用相关的沉积相的集合体(Scott and Fisher,1969),也可把它理解为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在空间上构成的三维地层单位。其涵义包括供给物源、作用过程、地理环境的三维组合。沉积体系分析方法的基础就是把瓦尔特(Walther et al.,1893; Walther, 1894)相律和沉积相模式概念应用到较大规模的沉积区域,乃至整个沉积盆地。
随着沉积盆地分析的深入和盆-山耦合、转换关系的研究,以盆地分析为基础的古地理恢复更趋客观、合理,并为区域地质演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区域地层系统的时空分布和盆地沉积作用
与古地理分析
按照秦岭及邻区区域地层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依据区域性地层不整合的分隔关系,将区域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系统由老到新划分为不同演化阶段(表4-1)。在同阶段的区域比较研究基础上,分析沉积盆地的沉积作用,形成过程,进而恢复古地理并探讨可能的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及其盆地演化过程。 以下将依据野外观察,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讨论分析不同时期的地层系统和沉积作用及其沉积古环境。
1、 秦岭及邻区前震旦纪地层系统
2、 秦岭纪邻区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层对比和沉积盆地分析 3、 秦岭纪邻区晚古生代-三叠纪地层对比和沉积盆地分析 4、 秦岭纪邻区晚三叠世-第三纪沉积盆地分析
(三)区域构造演化的沉积作用分析
1、 秦岭及邻区盆山耦合、转换分析 2、 区域构造演化的沉积作用响应
参 考 文 献
白瑾,黄学光,王惠裼等,1996.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景维,邵磊.1990.陕西麟游南部上前寒武系的沉积特征和形成环境.见:翦万筹等著.华北地台南缘的上前寒武系.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09~123 陈源仁.1992.生态地层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程裕淇等.1994.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崔春龙,高岫峰.1990.四川秀山震旦系高田组冰海沉积及相模式.矿物岩石.10(3):49~57
崔智林,孙勇,王学仁.1995.秦岭丹凤蛇绿岩带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科学通报,40(18):1686~1689 崔智林,于在平,梅志超等.1996.秦岭核桃坝石炭纪深水相遗迹化石、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分析.地质论评,(2):116~122
丁国瑜主编.1991.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
冯增昭,陈继新,张吉森著.1991.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高长林,秦德余,吉让寿等.1990.东秦岭俯冲消减古洋壳的地球化学鉴定.石油实验地质,(2):135~146 高振家.1983.关于震旦纪冰成岩的几个问题讨论.新疆地质,1(1):80~88
洪庆玉.1984.我国几个地区震旦纪重力流沉积物的初步研究.西南石油学院学报,6(4):1~14 黄志诚,黄钟瑾,陈智娜.1991.下扬子区五峰组火山碎屑岩与放射虫硅质岩.沉积学报,9(2):1~15 匡少平,张本仁.1993.东秦岭丹凤群火山岩系及其包体地球化学研究.现代地质,7(4):444~457 赖绍聪,张国伟,杨永成等.1997.南秦岭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报,13(4):563~573
赖绍聪,张国伟,杨永成等1998.南秦岭勉县-略阳结合带蛇绿岩与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地球化学,19(3):283~293
赖绍聪.1997.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西北地质,18(3):36~45
李曙光,孙卫东,张国伟等.1996.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古生代洋盆及其闭合时代的证据.中国科学(D辑),26(3):223~230
李曙光等.1989.中国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的钐[CD*2]钕同位素年龄证据,中国科学(B辑),24(3):312~319
李文厚,林晋炎,袁明生等.1996.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两种粗碎屑三角洲.沉积学报,14(3):113~121 李文厚,梅志超,陈景维等.1991.富平地区中-晚奥陶世沉积的古斜坡与古流向.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3(2):36~41
李文厚,梅志超,陈景维等.1997.陕西渭北奥陶系放射虫硅质岩与火山凝灰岩的成因环境.中国区域地质,16(4):422~427
李文厚,周立发,赵文智,薛良清.1998.西北地区侏罗系的三角洲沉积.地质论评,44(1):63~70 李文厚.1989.华北地台南缘(陕西部分)蓟县纪碳酸盐潮坪沉积.岩相古地理,9(4):20~26
李文厚.1990.陕西洛南北部上前寒武系潮坪沉积.见:翦万筹等著.华北地台西南缘的上前寒武系.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李文厚.1991.华北地台南缘高山河群碎屑岩潮坪沉积.沉积学报,9(3):98~104 刘波,张子才.1993.鄂西北北部耀岭河群变火山岩堆积序列.湖北地质,13(2):1~10
刘鸿允等.1991.中国震旦系.北京:科学出版社
卢欣祥.1996.秦岭造山带花岗岩与构造演化.见:河南地质矿产与环境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马杏垣主编.1987.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纲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
梅志超,陈景维,卢焕勇,李文厚.1982.陕西富平中奥陶统平凉组的深水碳酸盐碎屑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49~56
梅志超等.1993.层序地层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孟庆任,梅志超,于在平等.1995.秦岭板块北缘一个消失了的泥盆纪古陆.科学通报,40(3):254~256 孟庆任,梅志超,于在平等.1996.南秦岭北缘镇安盆地晚泥盆世浊积岩系及盆地发展.沉积学报,14卷增刊:5~32
孟庆任.1991.陕西紫阳芭焦口志留纪浊积岩系研究.沉积学报,9(1):35~45
欧阳建平,张本仁,韩吟文等.1993.北秦岭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上地幔岩浆源区性质.地球科学,18(1):73~83
齐文同.1990.事件地层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邱家骧等.1993.秦巴碱性岩.北京:地质出版社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
沈其韩,徐惠芬,张宗清等.1992.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北京:地质出版社
孙大中,胡继兴主编.1993.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北京:地质出版社 孙枢,陈志明,侯奎等.1981.河南舞阳云梦山组底段潮汐沉积.见: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沉积岩石学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孙枢,张国伟,陈志明主编.1985.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孙勇,于在平,张国伟.1988.东秦岭蛇绿岩的地球化学.见:张国伟等主编.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演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65~74
王寿琼,周骏华,胡文虎.1989.湖北武当山地区耀岭河群火山-冰川沉积及其地层意义.地层学杂志,13(1):14~21
王寿琼.1994.中秦岭南部耀岭河群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分析.河南地质,12(4):318~327 王艺芬,徐贵忠.1990.东秦岭耀岭河群火山岩的初步研究.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7(3):57~67 王艺芬,徐贵忠.1991.东秦岭-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北部早古生代变质火山岩系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岩石学报,9(1):44~53
王宗起等.1992.中朝板块南缘的滑塌堆积及其构造环境.西安地质学院学报,(3):31~39 吴根耀.2000.造山带地层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乌鲁木齐:新疆科学卫生出版社(K) 吴汉宁,常承法,刘椿等.1990.依据古地磁资料探讨华北和华南块体运动及其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影响.地质科学,25(3):201~214
吴瑞棠,关保德.1988.论罗圈组的冰成特征及重力流改造.地质学报,62(1):78~89 吴瑞棠,张守信等.1989.现代地层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伍家善,耿元生,沈其韩等.1991.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北京:地质出版社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编.1992.梁山地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夏林圻,夏祖春等.1991.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许继峰,盛吉虎,韩吟文等.1996.勉略地区蛇绿岩的初步研究.张旗主编: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63~166
许继峰,于学元,李献华等.1997.高度亏损的N-MORB型火山岩的发现:勉略古洋盆存在的新证据.科学通报,42(22):2414~2418
薛峰,张国伟.1993.秦岭造山带丹凤变质岛弧火山岩系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22(1):80~92
薛祥煦,张云翔,毕延,岳乐平,陈丹玲著.1996.秦岭东段山间盆地的发育及自然环境变迁.北京:地质出版社
杨家等著.1991.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及三叶虫动物群.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叶连俊等著.1983.华北地台沉积建造.北京:科学出版社
袁卫国.1995.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奥陶统火山凝灰岩的研究与意义.石油实验地质,17(2):167~170 张本仁,骆庭川,高山等.1994.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张成立,周鼎武,韩松等.1994.陕西商州地区丹凤群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地质科学,29(4):384~392 张成立,周鼎武等.1999.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及耀岭河群基性火山岩Sr、Nd、Pb、O同位素研究.岩石学报,15(3):430~437
张国伟,梅志超,李桃红.1988.秦岭造山带南部被动大陆边缘.见:张国伟等主编.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演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86~98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1995.秦岭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中国科学(B辑),25(9):994~1003
张国伟,孟庆任,于在平等.1996.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中国科学(D辑),26(3):193~200 张国伟,孙勇,于在平等.1988.北秦岭古活动大陆边缘,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48~64
张国伟,张本仁,袁学诚等.2001.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吉森等.1981.陕西礼泉唐王陵震旦纪晚期冰碛砾岩.地层学杂志,5(1):10~15
张旗,张宗清,孙勇.1995.陕西商县丹凤地区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学报,11(1):43~54
张宗清,刘敦一,付国民.1994.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宗清等.1991.秦岭、宽坪、陶湾群的时代-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其构造意义.见:叶连俊等主编.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选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赵宗溥等.1993.中朝准地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周鼎武,赵重远,李银德等著.1994.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质特征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关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周鼎武等.1997.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初步研究及其地质意义.科学通报,42(23):2546~2549 周鼎武等.1999.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岩石学报,15(1):56~62 周鼎武等.2000.秦岭造山带及相邻地块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研究综述及相关问题探讨.岩石学报,16(1):22~28
周洪瑞,王自强.1999.华北大陆南缘中、新元古代大陆边缘性质及构造古地理演化.现代地质,13(3):261~267
Chen J Y, Dzik J, Edgecombe G D, Ramskoeld L, Zhou G Q.1995. A possible early Cambrian chordate. Nature, 377,720~722
Heim R, Karl S M.1983.Comparisons between openocean and continental margin chert sequences. in: Iijima A et al. (eds). 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y, 36: Siliceous deposits in the Pacific Region. Elsevier, 25~40 Heller P L, Dickinson W R.1985.Submarine ramp facies model for delta fed sand rich turbidite systems. Bull. Am. Ass. Petrol. Geol., 69:960~975
Lowe D R. et al.1982.Sediment gravity flows, Ⅱ. Depositional mod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osits of high 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J. Sedim. Petrol.,52:279~297
Mutti E, Ricci F. 1978.Turbidites from the northem Appenines: Introduction to facies analysis. Int. Geol. Rev., 20:125~166
Royden L, Keen C E., Rifting processes and themal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eastern Canada determined from subsidence curves [J]. Earth planet Sci letters, 1980,51:343~361
Shu D G, Chen L, Han J, Zhang X L.2001. Chengjiang Lagerstatte and Earliest-]known Chordates, Zoological Science 18:447~448
Shu D G, Chen L, Han J, Zhang X L.2001.The earliest known urochordate. Nature,411:472~473 Shu D G, Conway Morris S, Zhang X L, Chen L, Han J, Li Y.1999a.A pipiscid-like fossil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South China. Nature,400:746~749
Shu D G, Conway Morris S, Zhang X L.1996b.A Pilaia-like chordate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China. Nature,384:156~157
Shu D G, Geyer G, Chen L, Zhang X L.1995a. Redlichiacean trilobites with preserved softpart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Beringaria, Spc Iss 2:203~241
Shu D G, Luo H L, Conway Morris S, Zhang X L, Hu S, Chen L, Han J, Zhu M, Li Y, Chen L Z.1996b.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s from South China. Nature,402:42~46
Shu D G, Zhang X L, Chen L.1996a. Reinterpretation of Yunnanozoon as the earliest known hemichordate. Nature,380:428~430
Walker R G, Duke W L, Leckie D A. 1983.Discussion of hummocky stratification: significance of its variable bedding sequence. Geol. Soc. Amer., 99:1245~1249
Walker R G. 1975.Generalized facies models for resedimented conglomerates of turbidite association. Geol. Soc. America. Bull., 86(6):737~748
Walther J. 1893/1894.Einleitung in die Geologie als historische Wissenschaft. Beobachtungen über die Bildung der Gesteine und ihrer organsichen Einschüsse: Jena, Gustav Fischer, 1055P,(3vols)
二、秦岭造山带侵入岩形成的时、空规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岩浆的侵入活动是壳幔地质作用发生在地壳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们主要发生于构造运动相对强烈的构造活动带。一般情况下,伴随不同方式(伸展、挤压、走滑)的构造作用或在构造运动的不同阶段(如俯冲-碰撞造山等),常有不同岩浆侵入作用发生。现今大陆造山带作为地壳历史中的活动带发育有大量侵入岩,其中最为常见者为花岗岩类,其次为基性岩和超基性类。这些侵入体从岩浆活动的一个方面为探索造山历史以及地壳演化过程提
供了最直接可靠的物质载体,也成为探索大陆动力学及其深部过程的重要物质信息。
(一)侵入岩类型及其构造环境研究综述
作为地质历史中的构造活动带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地壳上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在其发展演化不同进程中有各类岩浆作用的发生。长期以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造山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岩浆作用产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成因、形成方式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充分注意到这些岩浆作用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使人们较系统地把它们的形成与大地构造环境相联系,从而为探讨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有效约束条件。
利用各种火成岩判别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主要是基于构造岩浆
(tectonomagmatic)判别方法。其基本思路是:由于不同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产物的微量元素丰度存在很大不同,根据岩石中微量元素的差异可指示岩浆源区特征以及岩浆发生、演化等过程,进而恢复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事实上,岩石微量元素丰度的差异本质上直接反映的是其岩浆源区的特征,但由于一定的岩浆作用总是发生在特定大地构造环境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也就代表了大地构造环境的不同。这也就是利用它们恢复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的基本出发点。与其他岩类相比,人们对基性岩类的研究程度较高,也相对成熟, 并一致认为地壳上的玄武岩、基性岩体、基性岩脉及岩墙等是幔源岩浆的产物,因而可利用判别地壳中最为广泛的代表原始岩浆成分特征的玄武岩形成环境的一套研究方法来恢复它们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Pearce, 1982;Pearce,1983;Wilson, 1989;李昌年,1992; Rollinson ,1993)。有关玄武岩发育的不同环境概括起来可分为:形成于大洋中脊的洋中脊玄武岩(MORB);形成于火山岛弧区的火山弧玄武岩(VAB)及形成于板块内部的板内玄武岩(WPB)。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以大洋拉斑玄武岩为特征,主要化学特点表现为:铁镁比值低[n(FeOT)/n(MgO)=0.7~2.2]、n(Fe2O3)/n(FeO)低、CaO高;K2O低(<0.3%)、Na2O高;Ba、Rb、Sr、Pb、Th、U和Zr等丰度低, 而n(K)/n(Rb)值高 (500~2 000); n(Rb) /n(Sr)、n(Th) /n(U)值低, n(87Sr)/n(86Sr)i也很低 (0.7029~0.7035)。岛弧及大陆边缘火山岩还可进一步分为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 钙碱性玄武岩和橄榄粗安岩。岛弧拉斑玄武岩既贫钾又贫钠,且以贫TiO2为特征;钙碱性玄武岩除低TiO2外以高铝为特征,但相对于具同样n(FeOT)/n(MgO)值和同样SiO2含量的岛弧拉斑玄武岩,其K2O含量高;岛弧拉斑玄武岩的n(K)/n(Rb)值介于大洋拉斑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之间,为500~1 000,其Sr、K、Rb、Ba和Th较为富集, 但Ta、Nb、Zr、Hf、Y、Yb等均较洋中脊玄武岩亏损;岛弧钙碱性玄武岩的Sr、K、Rb、Ba和Th强烈富集,Ta、Nb、Zr、Hf则有较大亏损;而大陆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的Ta、Nb、Zr、Hf却稍有富集。板内玄武岩在大洋内常见于大洋岛屿,在大陆内常沿深大断裂带分布并多见于大陆裂谷区。由于它们常与地幔柱活动相关,因此岩浆来源较深,以出现较多的富碱贫硅的岩石,并富集Sr、K、Rb、Ba、Th、Ta、Nb、Zr、Hf为显著特征。
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其分类,特别是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构造动力学的
关系已有着长期的研究历史,但至今仍未能取得较为圆满的统一认识,并且新问题、新认识还在不断出现。花岗岩类形成作用极其复杂,不同学者在分类过程中的侧重点也有不同,国内外现有的花岗岩成因分类多达20余种。我国较有影响的分拎为徐克勤等(1986)划分的幔源型、同熔型和陆壳改造型三种成因系列。该分类基本与澳大利亚学者Chappell等(Chappell et al., 1974)的I型和S型划分方案相吻合,两者可相互对应,即同熔型与I型、改造型与S型大致相当,因此该分类在国内被多数人采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花岗岩研究最具影响的当属按物质来源所进行的花岗岩成因分类,亦即I型、S型花岗岩(Chappell et al., 1974)、A型(Collins et al., 1982)和M型花岗岩(Pitcher,1983)。此外,还有根据岩浆结晶的氧逸度不同划分出磁铁矿系列和钛铁矿系列的花岗岩类型,不过目前这一分类已基本抛弃,原因是它大体上相当于Chappell等的I型和S型划分方案,而且虽然所有的S型花岗岩都与磁铁矿系列所对应, 但I型花岗岩既可是钛铁矿系列的,也可是磁铁矿系列的。需要指出的是,I型、S型和M型花岗岩主要反映其源区的成因信息,但A型花岗岩却给出的是岩浆的化学成分和构造环境的信息(即指碱性的、无水的和非造山的)。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A型花岗岩实际上包括了非造山(稳定克拉通和裂谷带)和碰撞后伸展背景较宽范围的地质构造环境(洪大卫,199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花岗岩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很多造山带花岗岩研究中发现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地质证据,并得到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支持。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造山带中的有些花岗岩实际上可能由地幔源和地壳源相互混合而成。大多数所谓I型花岗岩并非为一独立源区的产物, 而是长英质岩浆与镁铁质岩浆混合的结果。据此,又提出了H型(hybrid)花岗岩(Castro et al., 1991; Pitcher , 1993;周询若,1994;王涛,2000)。
综合现有研究,可将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主要特征概括为:
●I
型花岗岩
ACNK<1.1,一般CaO和Na2O含量高(当SiO2>66%时,CaO>3.7%;镁铁质岩石中Na2O=2.2%,长英质岩石中Na2O>3.2%),当与S型花岗岩分异程度相同时,n(Rb)/n(Sr)值总高于S型花岗岩,n(87Sr)/n(86Sr)i<0.705,δ(18O)<9%,源岩为镁铁质到中性火成岩或来自壳下火成岩。 岩石组成主要包括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到二长花岗岩,岩体内常含镁铁质微粒包体, 岩体发育于大洋-大陆会聚板块较富镁铁质的大陆板块边缘,包括了岛弧环境中的大多数侵入体及造山后隆起区的侵入体。其岩浆形成作用可能经历了幔源物质垫托于大陆边缘陆壳之下后又发生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作用。
●S
型花岗岩
ACNK>1.1,一般CaO和Na2O含量低,n(87Sr)/n(86Sr)i>0.707,δ(18O)>9%,源岩为沉积岩或来自上地壳源岩。岩石类型包括了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岩,岩体内常发育有铝质残留体,不含岩浆微粒包体和与同一岩浆事件有关的镁铁质岩墙,岩体常被混合岩及广泛分布的区域变质地
正在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06-16
巩义市第五高中03-04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5-22
论汉字的性质04-19
浅析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现状11-06
参观民防支队作文500字07-13
童年的趣事作文700字07-14
病理生理学教学试验介绍03-08
C03 企业如何培育、提升核心竞争能力07-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秦岭
- 鄂尔多斯
- 山带
- 盆地
- 野外
- 地质
- 教学
- 看望退休老师策划书
- 2014年安徽省科技奖名单
- 高中物理-8电磁学 2恒定电流 4压轴题(金华常青藤家教题库)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题
-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幼儿园老师年终工作总结
- 最美人事迹材料 最美事迹材料 精品
-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历史试题Wor
- 李扬 - 图文
- 402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记录册
- 100字经典美文
- 温州市状元镇山西村邵宅排涝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修编)20100906
- 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词根、词缀联想记忆法
- 电子科技16春《数字信号处理》在线作业3
- 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 东北师范当代外国学前教育16秋在线作业1
- 川大电子政务网上作业第二次-答案
- 真实坚定的果实 - 葛印卡老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技术试题+Wor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7词句文
- 摄像头云台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