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2民间文学概论-习题集

更新时间:2024-01-15 03: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342民间文学概论-习题集

一. 题型及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集中考试。 二、考试时间: 统一为120分钟。 三、试卷结构:

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

单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名词解释题为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题,20分。

第二部分 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课试题的单项选择题比多项选择题要容易得多。因为,一是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没有少选多选的问题;二是内容确定,选项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性小,如果对该知识点熟悉,能很快地确定正确选项;三是选项字数少,理解得快。单项选择题选项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性的内容,如作品名称、体裁分类名称、作者名、阶段等。如果对重要知识理解了并记忆准确,单项选择题会做得快而准;如果对它不熟悉或没印象,就根本没法做。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中也有一小部分分析性的内容,字数较多,难度稍大。

复习重点和难点

绪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第三章:神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的解释、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 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

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界定、故事的特点、提出AT分类法的人物及其著作、故事的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第六章:民间歌谣的含义、民间歌谣的起源与演进、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的名

1

称与定义、民歌的形式与分类

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的特征与三大英雄史诗

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哭嫁歌》作品分析 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

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

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的类型、民间小戏的源流。

练习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 A.精神民俗 B.社会民俗 C.物质民俗 D.语言民俗

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书出现于( )。 A.唐代 B.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代

2 1

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的种类名称为( )。 A.世情书 B.袍打书 C.神魔书 D.短打书

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10.鬼故事属于(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12.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 A.《钟九闹漕》 B.《嘎达梅林》 C.《召树屯》 D.《十五从军行》 13.鬼故事属于(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 )的演变过程。 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 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D.从“学像生”到“乔像声”,再到“相声” 15.中国的狗耕田型(两兄弟型)故事首见于( )。 A.《山海经》

B.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C.晋代干宝《搜神记》 D.晋代陶潜《搜神后记》

3 1

附: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D B D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C D D B D A B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这种题型,在给出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完全选对才得分,多选少选都不得分。这种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程度、对一些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很大,其难处在于:(1)选项内容主要是理解性、分析性的,往往有较大的深度;(2)选项字数较多,理解起来较费时间,把握每个选项的准确意思和意思的重心也比较费力;(3)选项之间的差别往往较小,有时只是一些微妙差别,辨别起来较费力。(4)正确答案的数量没有定数,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多选或少选,或选错一个,导致该题不得分。

要做好多项选择题,首先要透彻、准确地理解课程基本内容,并记住重要内容,这样作起题来会举重若轻,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会很容易辨别。对于从缺乏专业知识角度设计的选项会轻易排除。其次,要善于分析选项的中心意思,注意选项之间的语义差别,并注意选项中涉及范围、程度、修饰语、限定语等内容的措词。如果两个选项说法差不多,要重点注意二者之间有哪些差别。有些选项是在说法和措辞上作文章,大致看起来意思好像对,但细看起来跟正确的说法差距很大。第三,要总结一下多选题设计选项的规律,比如常有哪些类型的内容,错误选项是从哪儿来的,是从什么角度设计的,比如考一种体裁的特征的题,设计选项时可能会把另一种体裁的某个特征的表述形式放到这里;有时一些选项是着眼于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容易那样认为,而实际上不是那样的,等等。搞清设计选项的一些规律会有助于提高多项选择的正确率。

可以特别提示的是,本课程的多选题基本没有设计五个选项都是正确选项的题目。

复习重点和难点

绪论: 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第三章:神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的解释、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

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

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界定、故事的特点、提出AT分类法的人物及其著作、故事的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第六章:民间歌谣的含义、民间歌谣的起源与演进、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的名称与定义、民歌的形式与分类

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的特征与三大英雄史诗

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作品《哭嫁歌》分析

4 1

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

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

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的类型、民间小戏的源流

练习题

1.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 )等。

A.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

C.主人公方面,有神灵、仙女、妖怪,有法力非凡的人物,还有人兽一体的人物如蛇郎、怪孩子等

D.虽然有虚构或夸张,但是没有用超现实的幻想营造神奇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

E.事物往往有神奇的、超自然的属性,如各种神奇的宝物、可以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的动物等

2.歇后语是一种幽默效果强烈的语言形式,从总体上看,歇后语的幽默效果构成的方式有( )。

A.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所讲的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而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然后其目的语新奇巧妙,出人意外,造成岔断型幽默 B.许多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形成情感释放型幽默

C.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

D.谐音歇后语因为比喻意歇后语多了一层谐音关系,也就是多了一层双关结构,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E.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

3.后世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又同( )故事结合。 A.两兄弟型 B.难婿型 C.怪孩子型 D.毛衣女型 E.蛇郎型

4.关于传说与神话的联系,正确的说法有( )。

A.神话的内容是超现实的,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 B.二者的情节整体上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C.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D.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 E.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相同的属性,都以神格为中心

5.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类型有( )等。

A.大众耳熟能详而缺点很少的英雄人物、崇高形象 B.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

C.大众耳熟能详但缺点明显的文学作品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 D.常遭人嘲笑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 E.德高望重的长辈与领导

5 1

6.对天地开辟神话的文化意蕴可以分析为( )。

A.神话中的垂死化身情节,体现了原始人灵魂不死的原始观念和积极旷达的生死观 B.对洪水灾害起因的解释,是原始初民崇拜自然力的反映 C.主要情节表现了原始人的创造精神,“讴歌人创造世界的伟大” D.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E.结婚过程中的种种细节是后世人们出于道德规范对兄妹婚做的解释

7.民间小戏是流传在村镇间的一种由农民在闲暇时间创作、演出和观赏的小型戏曲,如( )等。 A.越剧

B.云南花灯戏 C.湖南花鼓戏 D.豫剧 E.道情戏 8.民间文学资料往往是文献记载中所没有的,所以是值得许多学科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料,其科学价值有( )。

A.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 B.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C.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口头语言的真实体现,故民间文学作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D.民间文学记载着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 E.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特别是史前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部分民众生活文化资料是文献记载所缺少的,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9.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 )。 A.类型化 B.传奇性 C.虚构性 D.贴近生活 E.泛指性

10.山歌的特征有( )。

A.歌词可即兴创作,根据现场情况和感受现编现唱

B.音乐节奏较为自由,句式、章法等也可灵活调整,便于感情的抒发和群体的社交 C.主要在街巷之中演唱

D.词句一般不是即兴创作,其章法与曲调也是较为规整和固定的 E.以独唱形式为多,也有一些对唱的形式 11.关于史诗的基本特点,正确的理解有( )。 A.史诗只能产生于各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所以近代以来产生的歌唱历史内容或英雄人物的长篇叙事长诗即使内容上符合史诗的特点,因产生时间不对,也不能看作史诗

B.史诗具有风格崇高,叙述庄严的特点,但在后世的传唱中,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讲述的庄严感逐渐减弱了,这些史诗就不再具有庄严性

C.史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随着人的观念的逐渐科学化,神话色彩逐渐减弱,现实性逐渐增强,加入了很多后世的内容,这时的史诗也可以看作历史传说 D.早期的史诗,就是用诗的形式表述的神话和历史传说

E.一些早期的创世史诗,与神话的内容基本相同,所以被看作史诗是不恰当的

6 1

12.关于地方风物传说的含义,正确的说法有( )。 A.其内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

B.这类传说关于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的解释不是科学知识

C.有些地方风物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 D.这类传说常对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进行科学的解释,因而有较强的可信性 E.这类传说在旅游业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1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神话的论述,解释了神话的本质:“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 A.神话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

B.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这就形成神话的艺术构思

C.原始人类借助神话就可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D.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然的艺术加工”。他们虔诚地相信,世界本来就是他们所幻想的那个样子

E.神话的内容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 14.世界四大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的( )。 A.《罗兰之歌》 B.《罗摩衍那》 C.《摩珂婆罗多》 D.《格萨尔》 E.《贝尔武夫》

15.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有( )。

A.现代社会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信息传播媒体也越来越丰富和先进

B.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进行

C.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媒体相比于今天很单调和贫乏

D.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接触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 E.民众认为口头创作比书面作品更为生动形象

附: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CE, ABCDE, ABD, ACD, BC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C, BCE, CDE/BDE, ADE, ABE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D, ABCE, ABD , BC, BCD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这种题型考察学生对课程中出现的概念、重要名词的掌握程度。考试题中的名词解释在概念解释课件中都出现过,这为复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本课的概念较多,

7 1

覆盖面宽,复习仍有一定难度。

在回答该题型时,要注意一般名词解释的内容是有层次的,首先是基本界定,然后作相关说明,比如题材类型的解释一般先下定义,再说明其范围或类型等。有些名词解释需要说明的内容层次有三四个,字数就多些;有些名词含义单纯,只作基本界定即可。所以名词解释的内容长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多作解释就不能太简略。

复习重点和难点 绪论:民俗

第二章:忠实记录 第三章:自然崇拜

第四章:山川名胜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 第五章:童话的概念与分类、AT分类法、类型 第六章:劳动歌、节令歌、爬山歌 第七章:英雄史诗、《江格尔》 第九章:谐音歇后语 第十章:山东快书 第十一章:采茶戏。

练习题 1.劳动歌 2.民俗 3.忠实记录 4.白蛇传

5.牛郎织女传说 6.英雄史诗 7.节令歌 8.自然崇拜 9.山东快书

10.山川名胜传说 11.爬山歌

12.谐音歇后语 13.《江格尔》 14.采茶戏 15.类型

16.AT分类法 17.童话

附:参考答案 1. 劳动歌

解答: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多用于体力负荷很重或者动作重复单调的劳动,而且多为集体劳动,如打夯号子、装卸号子、行船号子等。

8 1

2. 民俗

解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3.忠实记录

解答: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其含义为:要忠实于现场的全部讲唱,包括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必须现场做好记录,可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手段,并会使用相关设备。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姓名、采录时间和地点等。

4.白蛇传 解答: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白蛇化身的女子与许仙相爱的传说。其基本情节为:(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 (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 (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 (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锋塔;

(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锋塔,救出白娘子。

关于该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为明编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是一个妖精迷害人并被镇压的故事,其中已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

明代冯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有了完整的故事和细节,但仍然是“妖精缠人”的故事,不过白娘子已经人格化。 到清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已由蛇妖转变为蛇仙,成为民众理想中的妇女形象。到近现代,该传说突出了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

5.牛郎织女传说 解答: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为: (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 (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 (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雀桥相会。

牛郎、织女本是星名,先秦时期二者只是神话中的形象,没有爱情关系。

已有文献表明,该传说在东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其时牛郎、织女已有明确的爱情关系,而且有天河相隔、喜鹊搭桥、七夕相会的情节。 后来传说又同“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故事结合。

7. 节令歌

解答: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上古时期的节令歌大都在祭祀仪式上唱诵,是巫术与宗教活动的组成部份,也就是法术歌的一种。

后来人们在节庆活动中仍然有巫术与祭祀活动,但许多活动法术色彩已很淡,已经演变为节日里举行的一般习俗行为或文艺活动,此时念诵歌诀只是习俗行为的一种,歌诀已不再被当作咒语。

8.自然崇拜

9 1

解答: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该种信仰认为某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和神奇的能力,因而将自然事物本身如太阳、大地、石头等作为崇拜的对象,祈求它们的保佑和关照。 它是原始宗教的基本形式。

9.山东快书

解答:山东快书源于鲁西南一带,传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上主要讲述英雄武松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侠义、武艺过人的英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山东快书也有其它题材,但以说武松为主,故原名“说武老二的“(因武松行二)或“说大个子的”(因武松个子大),也叫“竹板快书”“滑稽快书”。

建国后,评书家高元钧在上海用山东语音演唱、录制快书,定名为“山东快书”,后沿用至今。

10.山川名胜传说

解答: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 这类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 看起来是在解说山水名胜的形成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的是当地人们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

这种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魅力。

11. 爬山歌 解答: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当地叫“爬山调”或“山曲”。 它一首只有两行,有时可以将许多首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诗篇,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

12.谐音歇后语

解答:是歇后语里较特殊的一类,就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 13.《江格尔》

解答: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

15.类型

解答:类型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术语,1910年由芬兰的阿尔奈提出该概念(英文为“type”)。

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民间故事学家将许多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数量有限的故事类型。 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7.童话

解答: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

10 1

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

简答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这类题型是就课程中较重要又规模不很大的知识点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回答。但简明回答并不是只回答几条干巴巴的要点,还要进行相关说明阐述,只是不要求像论述题那样要举出例子来论证。所以应注意避免回答过于简单的倾向,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量答得丰富些。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四章:传说的价值、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四个结局的内容要点、四大传说的结局的特点、产生原因、艺术价值

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与神话的区别以及与传说的区别、生活故事的含义与特征

第六章: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民歌的功能

第九章: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类型

练习题

1.简要说明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2.简述传说的主要价值。 3.民歌的功能有哪些?

4.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简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6.举例说明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哪些人物形象类型。 7.简述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 8.分析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9.什么是生活故事?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 简要说明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解答: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

(1)贴近生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

(2)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故事表述时间时,故事的叙述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

(3)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简述传说的主要价值。

11 1

解答:传说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

(1)娱乐价值。一方面民众在勤苦劳作之后,可以通过传说的生动离奇的情节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充实,另一方面,民众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困苦和压抑之中,那些传奇性情节实现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慰藉。

(2)教育价值。传说往往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在传播中以“可信”的讲述方式和传奇性的情节对一代代的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当然也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具负面影响。

(3)文化资料价值。传说承载着民众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史,包含着民众的生活习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4)文艺借鉴价值。一方面传说的素材被借用到民歌、史诗等体裁中,对民间文学的其它文体而言有借鉴价值。

3. 民歌的功能有哪些?

解答:民歌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抒情娱乐功能。民众可借助民歌抒发、渲泄自己的感情,使平日常处于劳苦、忧虑的内心得到补偿和平衡。

(二)教化规范功能。有些民歌传达着民众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教诲性的儿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实用功能。许多民歌有着更为直接的实用功能。劳动歌可以指挥、协调、鼓舞劳作;祝酒歌是一些地方招待客人的一种礼仪;有些地方的情歌是恋爱求偶的工具;有些民歌还被用在政治斗争中起舆论宣传作用。

(四)文化资料价值。民歌记载着民众的生活与观念,从中可以见到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些资料是文字记载中见不到的。

4.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答: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1)表述紧凑,叙事精炼。快板书的讲述是随着快板击打的节奏吟诵的,节奏较快,语速匀称,不能有较大的停顿,因而快板书的表述显然比有唱腔的鼓词、曲词等节奏快,也比散说体的评书紧凑,在同样长的表演时间里,快板书所传达的内容含量要大得多。快板书艺人一般口齿特别伶俐,舌如利剑,话似连珠,语言明快酣畅,造成快板书表述的\快\。相应地,快板书的叙事也很精炼。每句话的意思都是相对完足的,一个意思不多作演绎。但叙事精炼的同时快板书也有较多的细节描写。

(2)情节紧张,冲突激烈。快板书的主要魅力除了其语言的明快动听以外,就在于其情节的生动精彩。它所讲的故事都有一个完整、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起承转合的几个阶段,高潮过后迅即煞尾,显示出快板书干净利落的特点。 (3)张弛有致,庄谐并出。快板书讲故事比其它文体更注重紧张的情节,但也不能自始至终都紧绷着,也要有较轻松的内容和节奏来调节,所以优秀的艺人编创和表演快板书都讲究急速与舒缓相搭配,使张弛有致,说到紧张时如同疾风骤雨,说到舒缓处仿佛流水潺潺。

5. 简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解答: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

12 1

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 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

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的,主角是神;

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

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是都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性的。

6. 举例说明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哪些人物形象类型。

解答:以人物形象作为逗引素材的歇后语占有很大比例。

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因为这种人物形象不因表意鲜明,而且适于作为大众话题、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这些人物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各种名人,包括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歇后语中经常出现文学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评书等,其中的一些生动典型的人物在歇后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另一类是无名无姓的类型化人物,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他们是最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人物类型。

7. 简述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

解答: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仪式是民众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

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1)法术歌,是在巫术或祭神仪式上唱诵的被民众认为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歌诀。 (2)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3)礼俗歌,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隆重场合唱诵的表示祝福、礼节等意义的歌谣。

8.分析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解答: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经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

(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此传说的结局本是牛郎与织女被王母拆散,银河相隔,但民众觉得理想得不到满足,遂想象出鹊桥相会的情节。此情节最早见于《淮南子》和《风俗通》。这种结局使民众在愿望和情感上得到很大满足,又以神奇的想象为故事情节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2)孟姜女传说:哭倒长城。故事本是丈夫尸埋城下、妻子殉情的大悲剧,但人们不满足于这样压抑的收尾,想象出长城崩塌的情节,使民众心头压抑的愤懑得以宣泄。长城是暴政强权的象征,它的倒塌表达了民众的愿望,显示出民心的巨大力量,也给受压迫的民众以抗争的鼓励。

(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梁祝的爱情在父母包办婚姻制度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戒律的摧残下以悲剧收场,民众依据灵魂不死和转生的俗信,通过变幻的手法使主人公获得了新生,使他们的爱情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圆满和永恒。这种

13 1

结局不落俗套,也不粉饰现实,而使民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白蛇传:法海变蟹。白蛇传结局本是白娘子被镇压在塔下,夫妻离散、母子分别的结局,但民间传说让小青和许仙的儿子斗败法海,救出白娘子,而法海无处躲避,只得藏在蟹壳里,永远被人嘲笑和作贱,表现出民众的斗争精神和幽默情怀。

9.什么是生活故事?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答:生活故事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又叫做“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生活故事又包括许多具体的类型,如巧媳妇故事、呆女婿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

生活故事除了具备一般故事的特点之外,相对于幻想故事而言,它的特征就是:(1)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2)故事里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里常见的那些类型、那种样子,没有神仙妖魔,没有神奇得不合现实逻辑的本领。即使是塑造能工巧匠的形象,也不会以超自然的手法渲染其技艺。 论述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论述题是就课程中比较重要、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知识点提出问题,一般是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或者需要结合作品作出较详细的分析论证的问题。论述题的特点是要进行论述,好的论述就像做一篇小文章,观点明确全面,思路清楚,而且答案的开头结尾、起承转合都有章法。

论述题的内容不仅要给出要点,作出相关说明,而且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有些问题可以作为简答题来考,也可以作为论述题来考,区别就在于对答案的要求不同,简答题回答得比较简明,论述题要回答得很详细,关键是有例证。 以上对回答各题型的考题作了一些说明,不尽之处请参看例题分析课件,那里对各种题型的回答方法作了比较好的展示,可以借鉴。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传说的艺术特征

第九章:歇后语的含义、歇后语的类型、歇后语的特点

练习题

1.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主要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 2.试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3.论述传说的基本特征。

附:参考答案

1: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主要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

解答:歇后语最显著的语体风格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岔断型幽默、乖讹型幽默、情感释放型幽默、干涉型幽默。 第一,岔断型幽默。指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个间歇或停顿,造成语意的岔断,并在后一部分出语奇巧而构成幽默。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其目的语越是出人意外,越是新奇巧妙,就越引人发笑。

14 1

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转而发笑,这是幽默构成的基本原理之一。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就是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造成的。歇后语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都有一定的奇巧性、含蓄性。

第二,乖讹型幽默。指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型幽默。违背常理的事情通常是滑稽可笑的。由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造成幽默,是幽默构成的重要原理之一。乖讹型幽默就是这种原理的一种体现方式。当人们突然发现,他所联想到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与某种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乖讹感,这种乖讹感出乎意料、令人惊奇,这种感受瞬间无以化解,就转化为笑。

第三,干涉型幽默。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系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 以上是语义双关造成的干涉型幽默,另一种干涉型幽默是谐音双关造成的。谐音歇后语因多了一层谐音双关性干涉关系,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第四,情感释放型幽默。指很多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使人发笑。通过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形成幽默,这是一个重要的幽默构成原理。

情感郁积的释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贬低、嘲笑别人,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而发笑。二是通过解放某种禁忌,突然获得解禁的快感而发笑。这种格调粗俗的歇后语也有较大的数量。

2:试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解答:民间文学有四个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其含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口头创作,二是口头流传,三是口头保存。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文学。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造成口头创作的发达局面。第二,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还在于,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传统艺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口头性造成的。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

群体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形成方式上,民间文学是民众群体创作、群体传播、群体加工、群体保存的。第二,在内容上,民间文学反映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第三,民间文学集中体现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传承性指民间文学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上的传承性,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都有其主流倾向和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骤然发生根本、彻底的变化,这使民间文学有一些常见的主题和人物类型。第二,指民间文学长期以来惯用的艺术形式,包括情节构造、讲述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相对稳定的传统形式,成为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

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

15 1

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产生变异性的原因,首先在于民间文学的存活方式是口传心记,没有固定的文字形式,它所经过的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再创作者,这使作品必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第二,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主要是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的不同,会使作品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作品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第三,作品在某一社群的流传过程中,传播者的个人因素和在场听众的反应也会造成表述语言、情节构成等方面的变异。

在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中,口头性与群体性对民间文学特质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传承性与变异性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四个特征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根本区别,成为辨识民间文学的主要标志。

3:论述传说的基本特征。 解答:传说有五个基本特征: (1)讲述方式的“可信性”。传说的故事纯属想象、虚构,其主要内容显然并不是真实可信的。但是讲述人却摆出一种煞有介事的样子,像是在讲述一种有根有据的信史,传说的可信性与主要情节的虚构性达到有机的统一,成为该文体的一种显著特色。

(2)结构线索的推原性。传说的结构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以回答问题结束,中间以虚构的故事来作为解释的过程,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推本溯源的结构形式,其线索就是提出和回答问题。有些传说并不明确提出问题,也以解释某个问题结束,这种解答问题的方式并不是科学的,而是艺术的。

(3)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传说的传奇性指其故事情节既合乎常情,又悖乎常理,既有现实情景,又有奇情异事。传奇性情节使传说的内容波澜起伏,并有一定的幻想色彩,格外吸引人,并且能够以魔幻的形式满足民众的愿望。 (4)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类型化指传说往往不是全面细致地塑造个性化的人物,而是集中渲染人物性格、能力或行为的某一个方面,使他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

(5)流变中的生命力。传说是在传播中演变的,这种演变也是传说随时代、地域的变迁而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时代的变迁、传播地域的不同等往往使传说的内容做相应的调整,情节也逐渐丰富,主题也逐渐深化,这些流变使传说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成长性。如孟姜女传说由最初的赞美女子懂礼主题演变到反抗暴政的主题。

16 1

二.民间文学练习题(一)

陈白夜(据中央电大该课期末复习指导材料编定)

民间文学教学内容共十二章,重点在第四、六、七、八、十二章。考试时重要的论述题将是这重点五章中的内容。其它非重点的七章要求一般掌握。对这七章内容要能有较熟悉 的了解。

一、填空题(括号里按顺序为各空的答案,下同) 1.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大体有 、传说、 、 、叙事诗、 、谚语、谜语、民间曲艺、民间戏曲等。 (神话、民间故事、史诗、歌谣)

2.民间文学从作品研究的角度行,具备六人特征:人民性、 、 、变异性、 、立体性。 (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

3.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即 、 和 。 (实用价值、科学价值、文学价值或称“艺术价值”)

4.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共同研究方法有: 法、 法、 法等。 (田野作业、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5.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教材主要谈了四个方面: —、 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二、 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三、 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四、 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题材及思想内柞、典型形象、艺术形式、艺术语言)

6.在我国汉族的古代典籍中, 保存大量神话故事的是《 》、《 》。其他如先秦诸子的《庄子》、 《列子》、 《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汉晋成书的《淮南子》、《搜神记》等都记载了片断神话。 (山海经、楚辞)

7.教材把神话分成 神话和 神话(亦称人文神话)两大类。 (自然、社会)

8.自然神话偏重:1:解释自然现象和讲述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故事,如 神话、 神话、 神话, 神话以及崇石神话、动植物神话等等。 (开辟、日月星辰、雷电、季节)

9. 反映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神话,谓之 神话,过去也习惯称为 神话。教材列出了属于这 类的五种神话,它们是 神话、 神话、逐日和射日神话、部族战争神话和 神话等。 (社会、人文、始祖、洪水、盗火)

10.民间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体裁的学术用语,是指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一个类别。它是以著名 、著名 、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 (人物、事件)

11,民间传说的特点可包括: 性、 性、 性、解释性和地方性。 (可信、历史、传奇) 12.民间传说的分类以传说核为标准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别:即 传说、 传说、风物传说和习俗传说。 (人物、事件)

17 1

13.人物传说教材列了七类,它们是: 传说、 传说、文化名人传说、 传说、爱国将领及英雄传说、 传说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说等。 (工匠、神医、清官、帝王)

14.风物传说可分为 传说、著名建筑传说、 传说三类。 (山川风景和名寺名刹、物产) 15.反映婚姻家庭生活的民间故事有以《田螺姑娘》为代表“ ”型故事,以《羽衣仙女》为代表的“ ”型故事,有一种——型故事。 (得妻、获妻、巧女) 16.民间笑话可分为四类: 性笑话、 性笑话; 笑话、 型笑话。

(揭露、讽刺、幽默、机智)

17.史诗的分类是以其内容为标准的,通常分为 史诗和 史诗两大类。 (创世、英雄) 18.彝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正式出版的共有九部,教材列专节讲授的是《 》。 (阿细的先基)

19.我国最享盛名的三大英雄史诗是《 》、 《 》和《 》。 (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

20.由著名的吴语歌手陆阿妹保存并传唱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 (五姑娘) 21.我国民间歌谣的特点是:创作的 性、强烈的 性、政治的 性、 性。

(即兴、抒情、讽谕、地方)

22.从歌谣的内容出发,结合歌谣的某些功能和服务对象,民间歌谣可分六类: 歌、仪式歌、 歌、 歌、 歌、儿歌等。 (劳动、时政、生活、情)

23.民间谚语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有高度的 性,从形式上看 。 (概括、短小精炼)

24.谚语根据内容和作用,可分为: 谚语、 谚语、职业谚语、风俗谚语、 谚语和 谚语六类。 (政治、道德、生产、利,技)

25.谜语从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性质上看,可分为 谜、 谜、 谜和特殊性谜语四类;从结构上分,可分为 谜、组谜和 谜等。 (物、事、字、单、连环)

26.从内容和形式上综合考察,民间曲艺可概括分为两大类:一、 类;二、 类。 (说、唱)

27.按内容和时代来划分,评书可分为 评书、 书(或称新编历史评书)

和 评书三类。 (传统、故事新编、现代)

2S.相声,从表演人数和形式而言,可分为 相声、 相声和三人相声等;从内容上看,可分为 相声、 相声和知识相声三类。 (单口、对口、歌颂、讽刺)

29.民间戏剧的特点是:一、广泛的 性;二、表演的 性;三、说、唱、舞、做密切结合。

18 1

(群众、灵活)

30.道具戏在我国是指 戏、——戏和戴面具的 戏。 (木偶、皮影、傩) 31.《格萨力》的歌手称“ ”,著名的首推 老人,《玛纳斯》的歌手称“ ”,解放后发现的两位传唱《玛纳斯》的著名歌手是 和艾什玛特·买买提;而蒙古族称《江格尔》的演唱者为“ ”。

(仲堪、扎巴、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江格尔奇) 32.《五姑娘》的传唱者是 ;《孟姜女》的传唱者,最著名的是 。 (陆阿妹、姚永根)

33.著名的故书家除耿村的故事家群外,还有讲《天牛郎》的蒙古汉族女故事家 、朝鲜族女故事家 、湖北故事家 等。 (秦地女、金德顺、刘德培)

34.1958年7月,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把民间文学界工作任务概括为十六个字:“ 、 、 、 。”同时,针对采录工作也具体提出十六个字:“ 、 、 、 。”这便是在民间文学采录工作中影响很大的“十六字方针”。 (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适当加工)

三.民间文学练习题(二)

陈白夜(据中央电大该课期末复习指导材料编定)

二、单项选择题

1.民间文学主要是劳动人民创作的(B)。 A.书面文学 B.口头文学 C.韵语文学 D. 非韵语文学

2.民间文学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外部重要而显著的特征是它的(D)。 A.人民性 B.集体性 C.变异性 D.口头性

3.民间文学的六人特征之—的集体性亦被称为(C)。 A.立体性 B.传承性 C.匿名性 D. 人民性

4.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包括: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A)。 A.艺术(文学)价值 B. 人文价值 C.美学价值 D.研究价值

5.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的我国古代第一位大诗人是

6.在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史实和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B).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瓦岗寨》 D.《黄巾军》 7.“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段对话对于神话的权威性论述的作者是(B)。 A.恩格斯 B.马克思

19

C.列宁 D.车尔尼雪夫斯基

8.教材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神话的论述和习惯分类法,把神话分为(C). A.开辟神话和日月星辰神话 n.始祖神话和洪水神话

C.自然神话和社会(人文)神话 D.战争神话和生产神话

9.反映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神话是(D)。 A.风俗神话 B.生活神话 C.自然神话 D.社会神话

10.以著名事件、著名人物、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是(B)。 A.神话 B.民间传说 C.民间故事 D.童话

11.民间文学的可信性,也称之为(D)。 A.现实性 B.历史真实性 C. 传承性 D.“拟真实性”

12.在民间文学的散文叙事作品中,与作家文学的小说最有相似之处的是(A)。 A.民间故事 B.民间传说 C. 神话故事 D.童话故事

13.从民间故事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个民间文学门类是(A)。 A.笑话 B.寓言 C.传说 D.神话

14.史诗中的创世史诗又称为(D)。 A.民族史诗 B.传说史诗 C.英雄史诗 D.神话史诗 15.《黑暗传》是(C)。

A.彝族的英雄史诗 B.彝族的创世史诗 C.汉族的创世史诗 D.汉族的英雄史诗 16.《阿细的先基》是(B)。

A.彝族的英雄史诗 B.彝族的创世史诗 C. 瑶族的英雄史诗 D.瑶族的创世史诗 17.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玛纳斯》和《江格尔》分别属于(B)。 A.藏族、维吾尔族和彝族 B.藏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 C.藏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 D.藏族、哈尼族和瑶族

18. 史诗《格萨尔》中最精彩的一部是(D)。 A.《英雄的诞生》 B.《北方降妖》 C.《地狱救妻》 D.《霍岭战争》

19.保存并唱出著名民间叙事诗《五姑娘》的吴语歌手是(A)。 A.陆阿妹 B.姚永根 C.姜秀珍 D.张三白 20.民间曲艺是人民口头说唱文学的总称,是一种以文学为基础,配以音乐和表演的综合性说唱艺术。解放后统称(C)。

A.民间说唱 B.民间评书 C.曲艺 D.民间鼓曲

20

四.民间文学练习题(四)

陈白夜(据中央电大该课期末复习指导材料编定)

四、名词解释题(附部分参考答案举例)

民间文学 神话 自然神话 社会神话 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 笑话 史诗 创世史诗 英雄史诗 民间叙事诗 民间歌谣 情歌 儿歌 民间谚语 歇后语 谜语 民间曲艺 评书 鼓曲 相声 民间戏剧 道具戏 采录(采风)

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民间文学: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文学作品。(仅供参考,下同)

神话:人类最早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初构思的以神为中心的幻想故事,或者说神话足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关于神的故事。

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体裁的学术用语,是指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一个类别。它是以著名事件、著名人物、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

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人物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是无所依傍的、不拘场合讲述的“纯文学”,是比其他民间文学作品更自觉的文学。

创世史诗:又称为神话史诗。它主要讲述一个民族在远古与自然的争斗和成长壮大过程。创世史诗具有浪漫性和幻想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它往往与其所信仰的原始宗教相依存而被人们所信仰。

英雄史诗:是为歌颂英雄而产生的颂歌。英雄史诗结构篇幅宏大;抗击侵略、保卫家园、报复仇敌、解救亲人是它共有的主题。

民间叙事诗:是与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相并列的叙事诗类别。叙事长诗多叙述各种故事,缠绵感人。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包括民歌与民谣两部分。

民间谚语:谚语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地说,凡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言都在谚语范围之中,包括歇后语、俗语、绰号等。狭义地说,谚语是劳动人民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生活经验以及传统道德标准的富于教训意义的一种韵文体的短小而形象的炼话。

民间曲艺:亦称民间说唱,人民口头说唱文学的总称,是一种以文学为基础,配以音乐和表演的综合性艺术。解放后统称为曲艺。

民间戏剧:劳动人民戏剧创作的总称,是产生在民间,由历代劳动人民创作的,在广大农村和城镇广泛流传的歌舞说做并用的综合性艺术。

采录(采风):采录又叫采风,是一项特殊的田野作业,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者最基础的活动。采,就是挖掘采集、搜集;录,就是有条理、有头尾地收录民间文艺作品。正确的采录应该是既收集采录了民间作品,又不使之失去民间流传的风格。

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十六字方针”:1958年7月,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提出了:“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适当加工。”这就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中影响很大的“十六字方针”。

21

五.民间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____________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2 ) 2 、“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 ____________,河水淘沙渐渐深。”这首民歌非常贴切地表述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3 )

3 、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称之为____________。( 3 )

4 、 1920 年,北京大学成立了____________,中国学术界开始有意识地将民间文学看作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 2 )

5 、 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分野,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____________之别。( 3 )

6 、 史事传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____________,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3 )

7 、 以顾颉刚、杨宽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他们提出了层累的历史观和民族的神话史观,对中国古典神话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神话人物进行扎实细致的考证和辨析,因而形成了著名的 神话学派___________。( 3 ) 8 、____________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机智人物。( 2 ) 9 、清代诗人黄遵宪将民歌比作____________。( 2 ) 10 、____________是相声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 2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屈原在吸收( )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 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

2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 进行创作。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民间语言 D方言

3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 )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民间文学 B通俗文学 C话本小说 D评话

4 、 盘古神话是一个( )母题。 A太极图 B人鱼互生

22

C宇宙卵 D世界末日

5 、在 《圣经?创世纪》中,( )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 1)亚当和夏娃 B俄狄普斯和海伦 C大禹和西王母 D女娲和盘古

6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 ),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A鬼话 B仙话 C神话 D道教故事

7 、( )属于生活故事。 A灰姑娘 B巧媳妇 C蛇郎 D狗耕田故事

8 、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 )。 A皮影戏 B秧歌戏 C花灯戏 D采茶戏

9 、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 )。 A Liter Ature B Anthropology C History D Folklore

10 、水浒故事在( )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A明末清初 B唐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末元初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中国的四大传说是( )。 A 阿诗玛 B 孟姜女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23

D 白蛇传 E 牛郎织女

2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 )等著作的作者吸取了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完善。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E《聊斋志异》

3 、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是( )。 A格萨尔王 B玛纳斯 C江格尔 D梅葛 E嘎达梅林

4 、与民间故事、神话相比较,民间传说具有( )等特征。 A可信性的内容 B传奇性的情节 C箭垛式的人物 D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E诗化的意境

5 、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和表演形式的差异,相声可以分为( )等种类。 A单口 B对口 C群活 D群口 C垫话

一、填空题

1 、通俗文学 2 、一人传三三传九 3 、说话 4 、歌谣研究会 5 、俗、雅 6 、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7 、古史辨派 8 、阿凡提 9 、天籁 10 、包袱 二、单项选择题

1 、 B 2 、 A 3 、 B 4 、 A 5 、 A 6 、 B 7 、 B 8 、 A 9 、 D 10 、 D 三、多项选择题

1 、 B C D E 2 、 B C D 3 、 A B C 4 、 A B C D 5 、 A B C

四、名词解释

4 、 AT 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它将民间故事划分为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和未分类的故事五大类,共有 2500 个类型。

24

五、简答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古代中国人是如何通过神话建构其宇宙观的?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混沌世界观,主要体现在昆仑神话。

昆仑,含有混沌、完整、原始、不开明、黑、圆、环、旋等意思。

昆仑山是以一系列山组成的一条山脉,它的东部,有许多著名的大山,上演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故事,在崇吾山,夸父追日,在不周山,共工触倒天柱,发起大水,禹攻打共工国,杀死共工的臣子杨柳,治水布土,在 峚 山,有黄帝种玉、食玉的传说和后稷、叔均发明农业和牛耕的故事,槐江山,是上帝的植物园,清凉山上有瑶池、巨大的若木、巫师们以若木为天梯,上下往来不绝于途。

昆仑山的西部,也许多著名的大山,在西山,有西王母和她的三只青鸟,唯一能上昆仑山的大英雄羿正是从西王母处得到了不死药,但被他的妻子嫦娥偷服奔月了,在轩辕之丘,有连短命者都能活到 800岁的轩辕国,有禹为治水而堆起的积石山和夸父追日时丢弃的手杖化成的桃林。马鬼山是重整宇宙秩序、隔断天地交通的重、黎二神的出生地。

神话中的昆仑山,是一个混沌的世界,没有时间界限,一切发生过的事情在口头讲述中不分先后顺序地重新上演,那里也没有空间阻隔,人神相互来往,巫师们不断地往返与天上地下,为人神沟通消息。

2、民间故事展现了怎样的艺术世界?

民间故事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基于民众现实生活世界又超出这个世界的另外两重世界。

幻想故事借助想象构造出一个寄托人们理想愿望的光明世界,它自然也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百姓为主人公,然而帮助人们战胜邪恶,带来光明美好的却是神仙、宝物、魔法等神秘力量,它从包含着原始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等等的民间神秘文化中衍生而来。

生活故事构造的艺术世界同样也具有超脱现实生活世界的特点。它由具有非凡智慧的主人公在形形色色的较量中出奇制胜压倒权威,并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从而饱含使叙述主体感到优越的喜剧性。它源于民间深厚的诙谐文化传统,叙事时虽保持着现实生活的种种样相,实际上却是对生活的“戏仿”,对当时生活秩序的颠倒,以另一种方式折射出民众的理想愿望。

其实,民间创作的幻想是现实的幻想。这个幻想从不越出这里现实的物质的世界,它从不用任何理想的彼世的东西来修补这个世界的不足,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它能感觉到这广阔的时空并且广泛深刻地加以利用。这个幻想依靠人类发展的实际可能性,这里的可能性不是指近期的实际行动计划,而是指人的潜力和需要,指现实中人的本性所具有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取消的永恒要求。这些要求是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只要有人在,就无法压制这些要求。它们是现实的,就像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一样。所以它们或迟或早不能不为自己打通道路以求完全的实现。

六、辨析题 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区别、联系。 ( 10 分)

由于两种体裁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往往既可以作神话也可以作民间传说看待。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来自神话,从而使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神话和民间传说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就总体而论,这两种体裁从创作到流传的诸多环节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25

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这类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以人拟神;民同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因此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七、论述题

以文学史为例,论述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20 分)

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途径,

有的在接受民间文学影响,利用民间文学素材进行创作的同时,就把民间文学的某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保存了民间文学,

有的在借鉴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充实、丰富,提高了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有的对零散的民间文学作品加以汇集,编撰成册,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

例如屈原一方面受到民间文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天问》、《九歌》、《离骚》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因子,为后人研究楚人的巫文化和神话,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人,吸收了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运用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完善,扩大了篇幅,丰富了内容,使情节更为曲折,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等方面,使原作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国演义》较之三国传说与《三国志评话》,《水浒传》较之水浒故事与《大宋宣和遗事》,《西游记》较之取经故事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无论就典型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或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比较,作家创作都远远超过了民间口头创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民族文化统一体中分化出附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形成与民间文化迥然相异的精致华丽文化风格。这些文人、作家一方面不断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按照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趣味,对民间文学注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往往损害了民间文学的原貌。这是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影响的另一方面。

六.民间文学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 10 分)

1 、 1984 年,文化部、国家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前方了《关于编辑出版〈____________〉、〈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

2 、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同一首歌谣,同一首故事,表述的语言千差万别,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____________特征。

3 、关汉卿的《窦娥冤》吸取了民间故事素材进行再创作,其故事原型是____________的故事。

4 、民间传说总是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其传承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 ____________。

5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德国学者爱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的《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 7、《玛纳斯》是流传在我国新疆境内的____________民族的著名的英雄史诗。 8、 赋体民歌有两类,一是____________,另一类则是简练的白描。

26

9、1957 年,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了汉代_________ 一件,说明我国的民间说唱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10 、在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亲切活泼,具有灵活性,小戏人物形象单纯鲜明,角色一般称之为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远在 2500 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A 《吕氏春秋》 B 《论语》 C 《诗经》 D 《逍遥游》

2 、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戏”,( )是“最心爱的宝书”。

A 《笑林》 B 《山海经》 C 《庄子》 D 《三国演义》

3 、 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导致世界末日的一般都是( )。 A 湮灭世界的大洪水 B 熊熊燃烧的大火 C 地震 D 火山爆发

4 、在中国神话中,( )的 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A 女娲神话 B 盘古神话 C 洪水神话 D 射日神话

5、在( )中,讲述人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前??”。 A 故事 B 神话 C 传说 D 史诗

6、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 )。

A 典型人物形象 B 平面人物形象 C 箭垛人物形象 D 历史人物形象

7、 机智人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很发达,汉族以( )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广。 A 徐文长 B 陈梦吉 C 庞振坤 D 杜老幺

8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属于( )。 A 时政歌 B 情歌 C 生活歌 D 仪式歌

9 、( )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 A 柁子 B 扣子 C 梁子 D 悬念

10 、( ),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 秧歌戏 B 傩戏 C 采茶戏 D 道情戏

三、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鲁迅说,( ),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绞死它。 A 歌 B 诗 C 词 D 画 E 曲

2 、 以超人的神佛仙道为重要角色介入人间生活而构成的故事,有( )。 A 求好运 B 请穷神 C 灰姑娘

27

D 烂柯山 E 渔人遇仙

3 、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 )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A 渔夫与水鬼 B 两兄弟 C 观棋遇仙 D 两老友 E 孩子和山妖

4 、 呆女婿故事包含多个类型,其中以( )最具代表性。 A 借布机 B 奇巧婚配 C 守株待兔 D 刻舟求剑 E 学话得胜

5 、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对口的形式可以分为( )等种类。 A 一头沉 B 外插花 C 子母哏 D 贯口 E 腻缝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2、变异性 3、东海孝妇 4、传说圈 5、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6、寓言 7、柯尔克孜 8、赋陈其事 9、说书俑 10、二小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D 5、 A 6、 C 7、 A 8、 D 9、 C 10、 B 三、多项选择题

1、 A B C E 2、 A B D E 3、 B D 4、 A E 5、 A C D

四、名词解释

1、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3 、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 300 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五、简答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 中国民间生活故事主要有哪些系列?

呆女婿,巧媳妇,长工与地主,打官司和断案,以及机智人物故事。

2.中国民间歌谣的内容与艺术特征。

情意真切,坦露心声;格调优美,形式多样;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

六、辨析题 民间传说与故事的区别、联系。( 10 分)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尽管联系密切,但是他们有明显的区别:民间传说总是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关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而民间故事却无须围绕客观实在物构建故事,如果说有些故事中出现客观实在物,它也不是故事叙述的中心,只是作为情节的需要而安置的。

28

在民间传说中,主人公有名有姓,有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尽管有虚构成分,但同历史的关联较为紧密,民间故事却完全不受历史的局限。

二者的叙事风格不同,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幻想艺术的把握上,民间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因为传说的幻想要受传说核的制约。民间故事则不受具体时间、特定空间的限制,因此在民间故事中,民众可以任意驰骋幻想的翅膀,虚构故事。

七、论述题 分析黄梅戏《打猪草》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 20 分)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七.民间文学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 10 分)

1 、公元 2 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____________,收入了许多民间笑话。

2 、民间故事有头有尾,顺序展开,很少有违反常规的现象,中间有固定的结构,如“对称式”、“三叠式”等,这种艺术形式上代代相袭的现象体现了民间文学的____________特征。

3 、文人作家既能保护民间文学,也会由于某种目的,有有意识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强加一些主观因素,比如宋朝李茂诚的____________, 梁山伯变成了热衷于追求功名、平“寇”有功的“义忠王”。 4 、 文化英雄,属于____________,常以兽、鸟、人、半神等各种形态出现。 5、呆女婿故事与____________相对应,一男一女,一巧一呆,相映成趣。 6、 《 江格尔》是流传在我国____________民族的英雄史诗。

7、明代李开先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 觚 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____________ 。”

8、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那就是____________,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尾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9、我国的幻想故事主要有魔法故事、____________和动物故事。

10、包袱是相声特有的艺术手段,由 ____________、解、结、抖等过程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10分)

1、 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 A 惊人的记忆力 B 独特的传承风格

C 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的活仓库 D 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 2 、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 )。 A Literature B Anthropology C History D Folklore

3 、 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 )造人。 A 泥土 B 树木

29

C 空气 D 血液

4 、在 《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 )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 孔德 B 伊阿宋 C 挪亚 D 宙斯

5 、在 《圣经·创世纪》中,( )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A 亚当和夏娃 B 俄狄普斯和海伦 C 大禹和西王母 D 女娲和盘古

6 、( )是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A 蔡文姬 B 王昭君 C 李香君 D 孟姜女

7 、( ) 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史。

A 民歌 B 歌谣 C 史诗 D 神话

8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属于( )。 A 仪式歌 B 生活歌 C 儿歌 D 劳动歌

9、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 )。 A 第三人称叙述体 B 第一人称叙述体 C 第二人称叙述体 D 自传体

10、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属于( )系统。 A 道情戏 B 道具戏 C 花灯戏 D 采茶戏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在中国,至少有42个民族流传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神话,其中有( )。 A 有大禹治水的故事 B 石龟拯救型故事 C 雷公报仇型故事 D 传错话型故事 E 天女之恋型故事

2、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如( )等,都是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几百年的民间创作、加工、提炼之后,才由文人最终整理写定的。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醒世姻缘》 D 《西游记》 E 《红楼梦》

3、关于农业种子的来历,中国各民族流传的神话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 )。 A 神赐说 B 窃取说

C 尸体化生说 D 洪水灾难说 D 大禹发明说 4、 民间文学的个体传承人的传承渊源有( )。 A亲缘传承 B 师缘传承

C 业缘传承 D 地缘传承 E 血缘传承

5、 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中著名的歌墟有( )。 A 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 B 瑶族的“盘王节” C 仫佬族的“走坡” D 春节

30

E彝族的“跳弓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笑林》 2 、传承性 3 、《义忠王 < 梁山伯 > 庙记》 4 、传说人物 5 、巧媳妇 6 、蒙古 7 、以其真也 8 、仙话 9 、宝物 10 、系 二、单项选择题

1 、 D 2 、 D 3 、 A 4 、 C 5 、 A 6 、 D 7 、 C 8 、 C 9 、 A 10 、 B 三、多项选择题

1 、 A B C E 2 、 A B D 3 、 A B C 4 、 A C D 5 、 A B C E

四、名词解释

1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2 、 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这类传说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人物传说重在记人。

3 、 主要流传地是江西和两广(广东、广西)。它是歌舞性很浓的民间小戏,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主要是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的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表演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伴随着有趣的舞蹈动作,小丑要走“矮子步”,小旦要表演“扇子花”,增加了视觉艺术成分。代表性的剧目有《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等。

4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五、简答题1. 民间故事传承人有哪些特点?

民间故事传承人不同于一般的讲述者,他们具有较高的艺术才能,记忆超群,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能说会道,显示出惊人的集散故事的特点,他们讲述的故事数量多,讲述活动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独特的风格和创造才能。 2 . 民间文学变异性主要有哪些表现?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六、辨析题 如何理解史诗演唱艺人的“神授”说? (10分)

史诗的创作与传承具有与其他各种文学艺术不同的显著特点。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史诗的创作者是“神的代言人”。我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三大史诗的创作与传承均具有与古希腊史诗相类似的情形。

一般有“神授”说和“掘藏”说两种。持“神授”说的民间艺人往往称自己之所以能够创作(演唱)史诗是因为神附身的原因。这些艺人一般都自称童年时做过梦,尔后生病。梦中曾得到神、格萨尔大王或其他战将的旨意,病中或病愈后又经寺院喇嘛念经祈祷,并为之开启说唱格萨尔智门,从此,便会说唱了。

31

如昌都老艺人扎巴,他在九岁那年,到山上放羊时做了一个梦,梦见格萨尔的大将丹玛用刀把他的肚子打开,将五脏全部取出,装上格萨尔的书。梦醒后回到家里便大病了一场,其间神志不清、颠三倒四地说着格萨尔的故事,家人把他送到边巴寺请甘单活佛念经祈祷,至 13 岁才逐渐清醒,以后便开始了说唱生涯。

又如:那曲索县的女艺人玉梅在 16 岁时,一次到山上放牧,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黑水湖中的妖怪与白水湖里的仙女争夺她,仙女对妖怪说:她(指玉梅)是我们格萨尔的人,我要教她一句不漏地将格萨尔的英雄业绩传播给全藏的老百姓。玉梅梦醒后曾大病一个月,昏迷不醒,嘴中断续地说着格萨尔的故事,病愈后便会说唱。有关学者对史诗“神授”说进行考察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根据,“是由行吟诗人欲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编说的。后来的行吟诗人,便一直沿袭了这种神秘的传统。”

这些以演唱史诗谋生的歌手,实际上是一种流浪行乞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让人们尊重他的人格,就说他的本领来自“神授”,表明他不是凡人,而是被神选中的才智超群的人。加之史诗中的英雄人物通常被人们作为当地宗教信仰中的神灵来崇敬;演唱史诗时,往往还要举行对神灵的祭拜仪式;歌手也有意渲染神秘氛围,“神授说”便流行开来。

还有,史诗歌手们惊人的记忆力和着魔似的激情也是使人们相信“神授”说的重要原因。尽管“神授说”不足信,但演唱史诗的职业歌手所具有的杰出艺术才能却不能不令人惊叹。

七.论述题 分析民间小戏《二人台》的内容艺术特点。 (20分)

河曲、保德两县位于晋西北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区,二人台是这一带的地方小戏。传统的二人台剧目约有 200 多个,内容多取材于劳动民众的现实生活,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走西口》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情与爱的真实写照。“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这里地瘠民贫,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口外”谋生。“西口”指杀虎口,因位于长城的另一通道口——张家口的西面,故称“西口”,内地人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跨越长城,到察哈尔、绥远等地,即今河套、后山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

二人台《走西口》创作于咸丰五年(公元 1855 年),反映山西遭受大旱灾后,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妇,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的情景。整出戏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不是以故事诱人,而是以细节出戏,以真情感人。从唱腔音乐来看,既有明快的欢唱,又有气势磅礴的悲声,还有如泣如诉的对歌,字字血,声声泪,扣人心弦。

整出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新婚少妇孙玉莲满怀希望和喜悦的心情,等待着太春借粮归来。第二部分着重写太春没有借回粮食,想远去西口谋生,但又怕玉莲不同意的矛盾心情。夫妻二人一个要走,一个想留,矛盾冲突随之展开。第三部分写玉莲知道留不住太春,不得不帮助丈夫收拾行装,送他上程,临别前对丈夫千叮咛,万嘱咐,通过人物的对唱表达了夫妻二人情深意浓、恋恋不舍的心情:“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怀抱着梳头匣,给哥哥梳梳头”。清朝男子留长辫子这是特有的服饰习俗,梳完辫子然后送到大门口,对离家后的衣、食、住、行都作了叮嘱:“吃饭你要吃热”、“喝水要喝长流水”、“走路要走大路”、“住店要住大店”、“坐船要坐船舱”,凡是做妻子应想到的都想到了,一般妻子想不到的她也想到了,一桩桩,一件件关怀备至,体贴人微。临到分别的最后一刻说出了一个纯洁少妇最担忧的事情:“哥哥你西口外行,不要贪花红,恐怕你变了心,忘了妹妹好恩情。”她谆谆告诫丈夫不要沾花惹草,没有感情基础的“朋友”是不牢靠的:“有钱是朋友,无钱下眼瞅,总不如小妹妹,年长日子久。”这使我们想到,《西厢记》里莺莺与张生分别时也说过:“你却休提金榜题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其意境,其情感远不及《走西口》深沉。这一部分通过叮嘱的全部内容,描写夫妻难舍难分的全部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多情、温柔细腻的农村妇女形象。第四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尾声,太春与玉莲终于分手了,当太春“走出二里半,扭回头来看”时,“了见小妹妹,还在房上站”,这真挚、素淡的粗线条勾勒,可以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眼前那凄苦动人的场面洒下一掬同情的泪水。难怪二人台《走西口》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32

八.试题 (一)

1.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 )。 A.幻想故事 B.生活故事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答案:D

2. 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 )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 B.伊阿宋 C.挪亚 D.宙斯 答案:C 3.( )是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A.蔡文姬 B.王昭君 C.李香君 D.孟姜女 答案:D

4.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 )造人。 A.泥土 B.树木 C.空气 D.血液 答案:A

5.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 A.惊人的记忆力 B.独特的传承风格

C.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的活仓库

D.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 答案:D 6.“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 )。 A.《蛇郎》 B.《灰姑娘》 C.《一千零一夜》 D.《田螺姑娘》 答案:C

33

7.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 )。 A.第三人称叙述体 B.第一人称叙述体 C.第二人称叙述体? D.自传体 答案:A 8.( )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 A.柁子 B.扣子 C.梁子 D.悬念 答案:C

9.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 )。 A.皮影戏 B.秧歌戏 C.花灯戏 D.采茶戏 答案:A

10.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 )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A.《卡勒瓦拉》 B.《勒俄》 C.《伊利亚特》 D.《俄索折怒王》 答案:A

11.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属于( )系统。 A.道情戏 B.道具戏 C.花灯戏 D.采茶戏 答案:B

12.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 )。 A.典型人物形象 B.平面人物形象 C.箭垛人物形象 D.历史人物形象 答案:C 13.( ),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秧歌戏 B.傩戏

34

C.采茶戏 D.道情戏 答案:B

14.水浒故事在( )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A.明末清初 B.唐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末元初 答案:D

15.在中国神话中,( )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A.女娲神话 B.盘古神话 C.洪水神话 D.射日神话 答案:D

16.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曲文化——( )。 A.英国戏曲 B.印度梵剧 C.意大利歌剧 D.希腊悲喜剧 E.中国戏曲 答案:B,D,E

17.中国的四大传说是( )。 A.阿诗玛 B.孟姜女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白蛇传 E.牛郎织女 答案:B,C,D,E

18.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对口的形式可以分为( )等种类。 A.一头沉 B.外插花 C.子母哏 D.贯口 E.腻缝

答案:A,C,D

19.属于花鼓戏的剧目有( )。 A.《刘海砍樵》 B.《刘三姐挑水》

35

C.《采茶歌》 D.《绣荷包》 E.《凤阳花鼓》 答案:A,D,E

20.在汉乐府民歌中,以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有:( )。 A.《上邪》

B.《上山采蘼芜》 C.《陌上桑》 D.《有所思》 E.《白头吟》 答案:A,B,C,D,E

21. 神话作为各民族早期历史上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创作和讲述过程中往往结合着(等多种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A.宗教祭祀 B.巫术操作 C.文学叙事 D.音乐 E.舞蹈表演 答案:A,B,C,D,E

22.属于幻想故事的有( )。 A.《田螺姑娘》 B.《十兄弟对敌》 C.《傻子娶媳妇》 D.《狼外婆》 E.《长工约》 答案:A,B,D

23. 民间杂剧其种类繁多,主要有( )。 A.歌舞戏 B.影戏 C.南戏 D.木偶戏 E.滑稽戏 答案:A,B,D,E

24. 与民间故事、神话相比较,民间传说具有( )等特征。 A.可信性的内容 B.传奇性的情节 C.箭垛式的人物

D.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E.诗化的意境 答案:A,B,C,D

36

25.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各民族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 )。 A.从天而降说 B.猿猴进化说 C.自然变化说 D.神灵创造 E.神灵生育说 答案:C,D,E

26. 民间文学的变异的外在因素包括( )。 A.历史的发展 B.时代的变革 C.自然环境的差异 D.社会环境的差异

E.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 答案:A,B,C,D

27. 包袱的组成过程有( )。 A.铺 B.系 C.解 D.结 E.抖

答案:B,C,D,E

28. 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 )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A.渔夫与水鬼 B.两兄弟 C.观棋遇仙 D.两老友 E.孩子和山妖 答案:B,D

29.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民间文学的特征有( )。 A.个人性 B.集体性 C.口头性 D.变异性 E.传承性 答案:B,C,D,E

30.属于长江流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 A.吴歌 B.梁祝传说 C.白蛇传传说 D.孟姜女传说

37

E.江南丝竹 答案:A,B,C,E

31. 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 ),收入了许多民间笑话。 答案:《笑林》

32.北欧神话中将有害于人类的自然力量,如霜、雹、冰、雪等,称之为“( )”。 答案:约吞

33. 歌与谣的主要区别在于 。 答案:有无乐器伴奏

34.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德国学者爱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的《 》。

答案: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35. 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称之为( )。 答案:说话

36. 以顾颉刚、杨宽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他们提出了层累的历史观和民族的神话史观,对中国古典神话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神话人物进行扎实细致的考证和辨析,因而形成了著名的神话学派 ( ) 答案:古史辨派

37.( )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 答案:寓言

38. 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双壁”的是( )。 答案:木兰辞

39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分野,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 之别。 答案:俗、雅

40. 蒙古人相信史诗演唱具有( )的作用。 答案:驱疫禳灾

41. 美国表演理论的代表人物理查德.鲍曼把语境划分为两个大层面:文化语境和( )。 答案:社会语境

42. 史事传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 ( ),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答案: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43.在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亲切活泼,具有灵活性,小戏人物形象单纯鲜明,角色一般称之为 ( )。 答案:二小

38

44.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同一首歌谣,同一首故事,表述的语言千差万别,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 )特征。 答案:变异性

45. 民间传说总是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其传承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 ) 。 答案:传说圈

46. 机智人物故事

答案: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47. 文化发明神话

答案:文化发明神话是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使用的重要物品、技术,以及各种文化制度的发明过程的神话。其主人公可以是神灵,也可以是半人半神的文化英雄、远古圣贤。

48. 史诗

答案: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49. 神话

答案:任何神话都是运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50. 源于人类口头的文本” 答案:“源于口头的文本”,又称“与口传有关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它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它们具有口头传统的来源,因而成为具备口头诗歌特征的既定文本。

51.史事传说

答案: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这类传说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人物传说重在记人。

52. 民间笑话

答案: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53. 改编和再创作也就是科学写定。

答案:错。科学写定与改编和再创作是有区别的。写定是在忠实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对其内容、情节、结构和语言等进行规整梳理,必须保持作品的原貌;而改编和再创作则完全是作家利用民间文学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范畴。

原始的完整的讲唱记录稿是写定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的做法是对原始记录稿中部分不便于阅读的口语进行必要的疏通,将部分方言土语改用普通话转述;对语言有残缺或个别词语不太合适的进行补充或修订;对

39

个别细节作些删节或调整;对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必须保留而又不易懂的方言土语加以解释等。具体来说就是,对方言、俗语、专门用语等加以注释,删节记录稿中不必要的啰嗦重复语言;修正语法错误,清理情节发展的脉络,更好地再现原始记录稿的完美性。这才是科学写定。

改编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利用民间文学素材,对原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进行改造加工的创作活动。经过改编的民间文学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民间文学的某些风格,但由于加入了大量个人创作的成分,其作品已不是纯粹的民间文学作品,应列入作家创作范围之列。

再创作比改编更为自由,作者的主观创造更多,它是以民间文学的素材为基础,根据作者创作的意图重新塑造人物形象、构思作品情节和运用文学的语言,可以改变原作的体裁和风格,创造出一篇全新的作品。这类作品无疑属于作家创作。

民间文学的写定,不是艺术加工,而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写定,更好地保持和突出民间口述原材料的本来面目和光彩。在进行写定时,不能增加实质性内容,不能有重要的改动(如不能改变主题、人物、情节、体裁等)。写定者的责任不是修正、改变和拔高原作的主题,增加情节,改换语言,表现整理者的创造才华;而是不改变原作,忠实原作,更好地体现原作。科学写定所依据的原始记录一般是讲述人一次比较成功的讲述,不能往里边添加其他的材料。

54、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神话和传说都有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加上前研究中对一些经典著作理解片面,认为原始社会以后神话就消失了,因而把后期产生的神话称为“神话色彩很浓的传说”,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实际上,神话和传说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

1)从题材内容上看,传说更富于社会性,它是以历史事作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更“近于人性”,神话则充满了“神怪性”。传说中也有些虚幻色彩,但不如神话浓厚,而且多含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神话也有这些因素,但它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曲折反映的,它以“自然性”为基础,以“神”的活动为中心,即使是英雄神话,其人形、人性、人情、人味,也带有某种自然的属性。对比之下,传说比神话更接近现实,主人公或生活在人间,或与人间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从表现形式上看,传说叙述人物事作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有名有姓,虽然有些是假托的虚拟人物;神话则不然,如雷公、土地、灶君等,只是能称。有的虽有姓名,如祝融、共工,但没有特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祝融是黄帝的火官,曾奉命去杀鲧,后又帮助成汤伐桀,助武王伐纣,横跨三个朝代十一个世纪,凡人是不可能的。从结构上看,神话古朴、单纯,传说一般情节较为曲折离奇、复杂。由于传说有特定的背影,所以更富有乡土气息。

3)从产生的时间来年,一般来说,神话早于传说,而传说形成的时间又较神话长。如黄帝,早期是神话人物,他是中央天帝,有四张面孔,主要的神职是司雷雨,后来逐渐历史化,成为炎帝同父母的兄弟,与之战于阪泉之野,炎帝兵败,其后裔蚩尤复战于涿麓;这些历史又传说化,到后期就成了传说人物,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说他发明了指南针,教人制衣裳等,其神格逐渐减弱,人性逐渐增强,这是神话演进为传说的结果。

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晚期的神话和早期的传说往往有交错的现象,如李冰治水的传说,有人把它归入英雄神话类,因为其“自然性”较强,这也是可能的。

55、区分以下哪些是成语,哪些是谚语,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①鸡蛋里面挑骨头 ②熟视无睹;

③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④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⑤守株待兔

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0

⑦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⑧袖手旁观

答:谚语和成语有些相似,有些谚语同时是成语。如“一叶知秋”,含义是“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个完整的句式,表示了判断和推理。而有些成语,如“熟视无睹”、“树碑立传”,就不是谚语。它们的区别在于:

1)谚语主要是口传,成语多用于书面,如“饮水思源”、“吹毛求疵”,这是成语。同样的意思,谚语说成:“喝水不记忘打井人”,“鸡蛋里面挑骨头”,通俗,口语化。

2)成语句式固定,大多由四个或两组四个字组成。如“守株待免”,“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谚语句式较灵活,还可变异。如“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也可说成“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一个桩”。

3)成语只表现客观现象、特点,如“青出于蓝”、“日以继夜”、“袖手旁观”等。谚语表示判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巴掌拍不响”。

4)成语只充当句子成分,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谚语一般可独立作句,直接用以印证要讲的道理。如“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况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都表示一个独立的判断。

56、从《朱元璋与老乡》看人物传说的艺术特点。

朱元璋与老乡

我们家乡安徽北部历史上出了许多名人,朱元璋就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在我们那里流传很多,下面一个就是他老乡的事情。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从前相交的一班苦朋友,有些还是照旧过着很穷的日子。有一天,一个朱元璋从前的苦朋友,从乡下出来,一直跑到南京皇宫大门外面,见到朱元璋就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一听就知道,他是当年的苦朋友,便让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一个苦朋友听到,也去见朱元璋,也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别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边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里去的。??”

朱元璋没听完就连声大叫道:“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答:传说的艺术特点:

1)历史性和传奇性的巧妙给合; 2)采用粗线条刻画人物; 3)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4)传说都有一定的中心点或纪念物。在人物传说中,历史人物就是中心点。

57、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如何产生的?(注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很重要,它也常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但答题的思路是一样的)

答:民间作品出由于集体创作、集体加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因而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而产生不同异文的现象,称为“变异性”。社会历史条件,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是形成变异性的外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41

1)口传心记,靠记忆保存,容易产生变异。这是因为它的文词没有用物质形式(文字)固定下来,接受者再传开去时,就随时可能发生变动。

2)民间文学作品没有著作权观念,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有权加工修改。包括许多著名的作品,其原始作者也无从查考;;一些新产生的作品,虽可查出作者姓名,但从不为读者所注意,作者本人对别人传播基至修改他的作品也并不关心。这种情况,使得民间文学作品的变化愈演愈烈,不但同类作品可变,不同类型的作品也在交叉渗透。

3)流传环境不同,因人因地因民族而异。如大家熟悉的“老虎外婆型”故事,河北叫“狼外婆”,山西叫“老狐精”,山东叫“马郎精”,潮汕叫“猪哥精”,广州叫“熊人婆”,四邑一带叫“老狨婆”,云南叫“老变婆”,讲的都是各种动物精灵假扮外婆的故事。汉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流传到贵州罗甸布依族地区,大家闺女祝英台变成了美丽的山寨姑娘,她打柴挑水,样样能干。在白族《读书歌》中,她还和梁山伯一起劳动建校,勤工俭学呢!

(4)时代发展,社会生活内容和人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因而使作品内容产生了变异。这种变化,使作品换上了崭新的内容和艺术风格,更受群众欢迎。

九.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

1.福建长汀县流行着\吉祥哥\崇拜.一些老太太带着久婚不孕的女儿或媳妇来神像前礼拜并念诵:\吉祥哥,吉祥哥,聪明伶俐福气多;请你勿在厅中坐,保护伢(我)女生个靓阿哥.\这种歌谣属于(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2.( )是在中国南部地区流传广泛的一种民间小戏,有时用以统称各种小戏.其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用花鼓,锣等乐器伴奏.

A.道情戏 B.秧歌戏 C.花鼓戏 D.花灯戏

3.( )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 汤姆斯发明了\民俗)\一词. A.1840 B.1846 C.1918 D.1940

4.在山东,每年二月二,按习俗要驱除蝎子,老鼠,老太太们往往敲着破瓢等物,边敲边唱:\二月二,敲瓢擦,十个老鼠九个瞎.\她们唱诵的这种歌谣属于( ). A.节令歌 B.法术歌 C.礼俗歌 D.儿歌

5.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6.《江格尔》是流传于( )的英雄史诗. A.青藏高原的藏族聚居区

B.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 C.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

D.蒙古高原地区的蒙古族聚居区

7.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8.哭嫁习俗在中国广泛流传,而在华南,华东,中南地区尤胜.据现有调查资料,湘西( )的哭嫁歌是较为完整,篇幅较长的.

42

A.哈尼族 B.柯尔克孜族 C.苗族 D.土家族

9.( )时期有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大量志怪小说,记录了很多民间故事,包括著名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牛郎织女故事等.

A.元明清 B.唐宋 C.魏晋南北朝 D.两汉

附:参考答案:

1.A 2.C 3. B 4.A 5. C 6. B 7. D 8. D 9. C

多项选择题

1.世界四大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的( ). A.《罗兰之歌》 B.《罗摩衍那》 C.《摩珂婆罗多》 D.《格萨尔》 E.《贝尔武夫》

2.关于相声的艺术特征,下面( )说法是正确的. A.相声必须有很好的幽默搞笑效果,但也不能庸俗下作

B.传统相声的地域风情主要指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体现为相声的北京话,北京风物,北京民情等 C.相声是面向大众的艺术,一定要通俗易懂,其幽默内涵才能更好地为大众理解

D.相声应该有很强的幽默效果,不管采取什么手段.涉及什么内容,只要能搞笑就是好相声

E.传统相声有讽刺性的,也有以颂扬为主题的,颂扬性的相声不仅更能引人发笑,而且有更强的教育意义

3.民间小戏是流传在村镇间的一种由农民在闲暇时间创作,演出和观赏的小型戏曲,如( )等. A.越剧 B.云南花灯戏 C.湖南花鼓戏D.豫剧 E.道情戏

4.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主要区别有( ).

A.民间文学主要是口传的文艺,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朴素的,变异的.而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风格较典雅,有书面化特点,而且作品出版后即固定不变 B.民间文学保存在人们的口头,作家文学保存在文字记载里

C.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或者说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特长.而作家文学是\一般所谓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或慰藉物\不同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

D.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往往产生于和作用于生产,婚恋,祭祀等生存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虽然也有社会功利性,但是它的绝大部分作品毕竟不能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而要通过培育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来实现其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E.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

5.在流行哭嫁习俗的地方,一般新娘哭诉的内容包括( )等. A.埋怨爹娘重男轻女,最后又将她丢出门 B.埋怨爹娘与媒人没给自己找到意中人 C.恶毒地咒骂媒人

D.向亲属邻友等告别,实际上也是向自己的童年与姑娘的幸福时代告别 E.表达她对男权文化和父系婚姻制度的憎恶与反抗

6.民歌( )在结构形式上是两句一首,押一个韵;也可多首连唱,组成一篇. A.花儿 B.爬山歌

C.打歌 D.香哩歌E.信天游

43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民间文学的采录原则与方法可概括为\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所谓\忠实记录\的含义有( ).

A.可改动被官方和文人篡改的部分,恢复民间文学原貌 B.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

C.对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

D.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姓名,采录时间和地点等 E.删除有害的封建迷信思想,色情描写等庸俗内容

8.民间说唱中的表演是\说法中的现身\对这一说法的正确解释有( ). A.叙述中穿插着表演 B.也就是\现身中的说法\

C.就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说唱中的表演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E.艺人要时而进入故事摹拟角色,时而退出故事还以说书人的身份

9.中国约定俗成的对民间故事的分类法是按内容分为四个大的基本类型:( ). A.童话 B.生活故事

C.寓言 D.笑话E.动物故事

10.民间小戏的艺术特色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

A.反映了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贫苦市民等各职业民众的生活状况,有家庭,邻里,亲友间的交往趣事,等等

B.小戏的对话,唱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浓郁的方言土语,也有不少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惯用语,俏皮话,歇后语等的灵活运用,甚至有一些百姓习用的粗口

C.都以活泼欢快为基调,不仅情节富于喜剧性,而且人物的语言也有很多幽默逗趣,插科打诨之处,唱腔曲调也大都喜气洋洋

D.小戏出场的人物一般为二三个人,人物在生动的故事和细节中大都能展现出某种鲜明的个性或性格特点 E.小戏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展现一个包含着生动有趣故事的生活片段,并在短小的片断中浓缩进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

11.神话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

A.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追求 B.展示了人类童年的探索精神和英雄气概 C.展现了庄严虔诚的虚构艺术 D.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作用 E.开辟了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

12.由于四大传说历史悠久,且在民间影响巨大,导致了特定节日的产生或将节日习俗与传说情节相融合.下列传说与节日连接正确的有( ). A.白蛇传与端午节 B.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C.孟姜女传说与\粽包节\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E.牛郎织女传说与\双七节\

13.根据逗哏与捧哏所占分量的不同,传统的对口相声可分为三种类型:( ). A.\一头沉\群活\C.\子母哏\贯口\E.新型相声

14.在以下说法中,符合英雄史诗特点的有( ). A.产生于神话时代稍后的原始社会野蛮期的中高级阶段

44

B.以宏大的结构与篇幅叙述本部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分裂归于统一的主题 C.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多民族聚居区,这里一些民族保存着较多的古老的风俗与传统 D.在情节上有神话色彩,传奇内容

E.以英雄业绩,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有一个或有密切联系的几个英雄人物贯彻始终

附:参考答案:

1.B,C 2.A,B,C 3. B,C,E 4. A,C,D,E

5.A,C,D,E 6. B,E 7.B,C,D 8.A,D,E 9.A,B,C,D

10.B,C,D,E 11. B,D,E 12.A,B,D,E 13.A,C,D 14. B,D,E

名词解释题 1.\三翻四抖\

是相声艺人概括\包袱\的组织过程的传统术语.\包袱\的组织要注意铺垫的严密性和抖落的突发性,常用的手法是三步铺垫,第四步抖落.过去艺人通常这样组织\包袱\后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两翻\一翻\即抖甚至随翻随抖的包袱增多.

2.采茶戏

主要流传于江西和两广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最早源于茶农的采茶歌,又配以舞蹈,后来吸收地方戏曲成份,用以演出生活故事,成为带有浓郁歌舞色彩的小戏,表演时用茶灯,扇子,花篮等做道具.

3.魔法故事

又叫变形故事,将现实生活内容与神魔仙妖,魔法宝物等\超自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神奇变幻的手法展开情节,结构故事,塑造人物.在民间故事诸类型中,魔法故事传承历史最为悠久,艺术价值最高,汇聚着许多声名卓著的经典类型.

4.袍打书

又称\大件袍打书\袍带书\长枪书\讲述历史上以攻伐征战事迹闻名民间的帝王,将领平定天下,抗击外侮的金戈铁马类故事,如《三国》,《杨家将》,《岳飞传》,《隋唐演义》《列国志》等.

5.全面搜集

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其含义为:在内容上优劣兼收,新旧兼收,不能轻易断定某些作品是糟粕而放弃它们;在形式上,要注意收集同一种作品的不同异文,兼顾口头和书面的两种形式的作品;在体裁上,各种民间文学作品都应收集;不仅记录文本形式,而且注意采集与作品有关的风土民情,方言土语,流传范围和影响,讲述者情况等.

6.AT分类法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它将民间故事划分为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和未分类的故事五大类,共有2500个类型。

7.地方风物传说

是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这类传说是对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进行艺术性的解释,而不是讲述科学知识.故事收尾处归结到开头提出的事物上.其内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种:山川名胜传说,物产传说,动植物传说.

8.时政歌

45

是民众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感受出发,以歌谣形式对所处时代的政治局势,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社会风气等所作的评价和议论.时政歌实际就是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议论时政的民谣.

9.《歌谣》周刊

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大学歌谣学运动的中心刊物和舆论阵地,也是中国民俗学史上的第一本刊物.1922年12月创刊,1925年6月停刊,共出97期,其内容有作品选录,学术研究,译述等,前期注重歌谣,后期扩大范围,民间文学的其他体裁如故事,传说,唱本,谜语,谚语,歇后语等也多有涉及.

10.\三套集成\

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1984年5月,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发出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工作,并编辑,出版上述三套丛书.随后这项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隆重展开,现已取得显著成绩,\三套集成\正陆续出版.

11.花儿

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部分地区,由回,汉,东乡,撒拉,土,保安,藏等族民众用汉语歌唱,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花儿可分两大流派: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

12.山歌

山歌指在山野间劳动,集会,社交等活动中所唱的形式较为自由,音调高亢悠长的歌谣.主要流传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的信天游,花儿,爬山歌等也属于山歌.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民间文学的主要成绩.

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先秦时期.先秦古籍中的歌谣资料很丰富,从古朴的《弹歌》《周易》\卦爻辞\到《诗经 国风》和《楚辞》,有珍贵的上古民间谣谚和民歌;《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著作里有较多的神话资料;诸子散文里则运用,载录了大量的民间寓言.

(2)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最丰富和最有成就的民间文学品种是乐府民歌,并有了乐府这种专门搜集民间歌谣俗曲并创制新歌乐的机构.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大量志怪小说,记录了很多民间故事,并有了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笑林》,魏国邯郸淳所作.其次是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400多首,多清丽柔婉;北朝民歌存70多首,多刚健质朴.

(4)唐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民间文学形式:民间词.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的主要品种是说唱文学:变文,鼓子词,诸宫调,话本等.段成式《酉阳杂俎》等笔记体集子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另有唐代参军戏,宋代的民间杂剧和南戏

.(5)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文学形式是元杂剧.出现了许多采录民歌民谣的集子,以冯梦龙《山歌》《桂枝儿》为代表.笑话广泛流传,有很多集子.

2.简述相声的\包袱\的含义,制作要领和组织艺术.

\包袱\就是相声里精心组织的笑料.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创作者设计好一个具有幽默效果的相对完整的叙事单元,就像铺设了一个包袱皮,然后不露声色地往里面放种种可笑的东西,包好系紧,条件成熟时再突然抖开,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包袱\可分为两类:\肉里噱\和\外插花\肉里噱\指构成相声基本内容和框架的\包袱\外插花\指在相声骨干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和插入的\包袱\

46

\包袱\的内容要符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基本规律.不管怎样夸张,滑稽,荒诞,都要合乎一定的情理逻辑,不能不着边际地胡侃;但如平淡无奇也没有幽默效果,所以还要出人意料.

\包袱\的组织要注意铺垫的严密性和抖落的突发性.\包袱\开始后都有一个稍长的铺垫过程,这个过程叫\铺平垫稳\铺垫好以后还要暂时转移观众的注意力或视线,叫做\支\或\描包袱口\最后突然抖落\包袱\要干脆,利落,明确.整个组织过程常为\三翻四抖\即有三步铺垫,第四步抖落.过去艺人通常这样组织\包袱\后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两翻\一翻\即抖甚至随翻随抖的包袱增多.

6.简述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指它的文艺属性和民俗文化属性.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文艺学包括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民间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民间创作的特征,性质,流传,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口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与社会功能等.

其次,从学科体系来说,民间口头创作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份,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民间文学既是文艺现象,又不同于作家文艺,它本身是一种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研究民间文学,不能脱离民众的活动与民间文学产生的环境,要把民间文学作品放到民俗文化情境中,联系民众的生活进行立体性的考察.

论述题

1,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主要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

歇后语最显著的语体风格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岔断型幽默,乖讹型幽默,情感释放型幽默,干涉型幽默.

第一,岔断型幽默.指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个间歇或停顿,造成语意的岔断,并在后一部分出语奇巧而构成幽默.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其目的语越是出人意外,越是新奇巧妙,就越引人发笑.

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转而发笑,这是幽默构成的基本原理之一.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就是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造成的.歇后语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都有一定的奇巧性,含蓄性.

第二,乖讹型幽默.指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型幽默.违背常理的事情通常是滑稽可笑的.由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造成幽默,是幽默构成的重要原理之一.乖讹型幽默就是这种原理的一种体现方式.当人们突然发现,他所联想到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与某种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乖讹感,这种乖讹感出乎意料,令人惊奇,这种感受瞬间无以化解,就转化为笑.

第三,干涉型幽默.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系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

以上是语义双关造成的干涉型幽默,另一种干涉型幽默是谐音双关造成的.谐音歇后语因多了一层谐音双关性干涉关系,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第四,情感释放型幽默.指很多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

47

情感巧妙释放,从而使人发笑.通过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形成幽默,这是一个重要的幽默构成原理.

情感郁积的释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贬低,嘲笑别人,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而发笑.二是通过解放某种禁忌,突然获得解禁的快感而发笑.这种格调粗俗的歇后语也有较大的数量.

2,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既有显著的差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二者的区别.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它们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品种.二者差别形成的基础在于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四大基本特征,区别主要有四点: 第一,作者的差异.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

第二,民间文学是口传的文艺,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朴素的,变异的.而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风格较典雅,有书面化特点,而且作品出版后即固定不变.

第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特长.而作家文学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相比,有一定差距.

第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往往产生于和作用于生产,婚恋,祭祀等生存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的绝大部分作品不能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而要通过培育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来实现其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第二,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历代的文学高潮都同民间文学有渊源关系,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可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有影响.其次,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再次,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有很大影响.

第三,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我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相当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是经过文人的采录,整理才得以流传的.其次,是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在封建社会里,一些文人为配合统治阶级的舆论教化的需要,对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进行篡改和歪曲,\文革时期\一些文人在极左思潮,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下,也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不适当的修改和删削.

48

十.试题(三)

1.第24题

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 )。 A.女娲 B.伏羲 C.黄帝 D.神农

2.第29题

“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 )。 A.西藏 B.新疆 C.四川 D.云南

3.第30题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 )。

A.《楚辞》 B.《庄子》 C.《尚书》 D.《山海经》

4.第34题

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 )。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5.第41题

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 )。 A.专项调查 B.专题调查 C.专访调查 D.随机调查

6.第43题

( )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 A.民间故事 B.神话 C.史诗 D.民间谚语

7.第25题

.希伯来人《圣经》中的洪水方舟的故事是出自于( )。 A.埃及神话 B.希腊神话 C.巴比伦神话 D.北欧神话

8.第31题

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 )所决定的。 A.展演性 B.传统性 C.创造性 D.即时性

9.第39题

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著名学者是( )。 A.马林诺夫斯基 B.奥格登 C.理查兹 D.鲍曼

10.第29题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体现的是民间文艺的( )的审美特征。 A.文本形态的多元性 B.天籁之音的率真性 C.缘事而发的原生性 D.多元交融的复合性

49

11.第38题

( )主要回答了一个文化中的特定民俗形式如何与别的形式相关联的问题。 A.社会基础 B.情境性语境 C.风俗制度语境 D.交流系统语境 12.第32题

从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在寓意型的(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神话故事 B.动物故事 C.魔法故事 D.生活故事

13.第33题

鄂西汉族的《黑暗传》以其具有( )的基本特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A.迁徙史诗 B.创世史诗 C.英雄史诗 D.战争史诗

14.第20题

能充任传说核的有( )。

A.历史人物 B.历史事件 C.地方估计 D.风俗习惯 E.动植物的情状和形态

15.第21题

民间小戏中的“二小”指的是( )。 A.小生 B.小旦 C.小净 D.小末 E.小丑

16.第35题

属于笑话的喜剧结构方式有( )。

A.归谬法 B.学样法 C.巧计法 D.对照法 E.误会法

17.第40题

歌谣按照歌唱者职业与生活内容可分为:( )。 A.山歌 B.革命歌谣 C.渔歌 D.樵歌 E.采茶歌

18.第48题

民间谜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

A.排比法 B.拟人法 C.蝉联法 D.描写法 E.谐音法

19.第16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 )的角度来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做出科学分类。 A.观念 B.题材 C.角色 D.民族 E.母题

20.第17题

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 )。 A.讲瞎话 B.讲经 C.摆龙门阵 D.说白话 E.讲古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5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