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

更新时间:2023-11-29 09: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1.

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

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答案:A

1,3,5。

第二列,从上往下,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7,9,11。 第三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13,15,17。 从列的角度来考察的。分析这类题目的时候,如果从行的角度去考察,难以发现规律,不妨改变一下角度,从列的角度去考察。本题每个图形出头线段数目如下图:

分析: 第一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

3.答案:D

分析: 这个题目看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如果把第一行三个小图形放在一起分析,然后把第二

行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来。如果把第一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把第二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比较容易找出答案来。整个题目的规律是:从列方向上来看,第一个图形的直线边数等于下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以前考试的题目和参考书上的练习题目大多是从行的方向来考察的,这次考题换了一个角度。根据前面几道题的特点来看,从列方向的角度来设计题目,应该是命题者的真实意图

答案:A

分析: 第一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

3,2,3。

3+2+3=8

第二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1,3,4。 1+3+4=8

按照这个规律,第三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之和应该是8。

第三行第一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3,第二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4。 第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应该是1。 因此,答案应该是A。

答案:A

分析: 这个题目中,所有小图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无疑是考察图形的转动。

至于具体怎么转动,没有必要深入考察。因为该图形不是规则图形,不好选择参照物。

实际上,看旋转状曲线的运动方向,很快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第一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 第二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 第三行,前面的两个小图形,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

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那么,第三个小图形的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应该呈顺时针方向。只有答案A 符合。

通过对以上5道图形推理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有三道题目涉及到数量关系,两到题目涉及到图形的转动。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古今中外对数字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很少有分歧。因此,命题专家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为了避免争议,总是尽可能的用数量关系来设计题目。图形转动的一般特点是所有图形的形状都相同。当然也有的图形在转动过程中局部发生变化的。

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图形问题花样繁多但总结历年考试真题,发现图形推理题目不过是以下十大规律的花样翻新。熟练的掌握了以下规律,考试就会得心应手。 一.图形的转动(包括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例题1

A B C D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左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

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向下翻转一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连续向下翻转两次得到第三个图形。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旋转)转。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例题4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规律是含有字母B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上下翻转。含有其他字母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不做任何变动。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的角度是图形的转动。阴影部分依次作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 2.图形的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二.图形的封闭(封闭图形以及图形的封闭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图形的叠加

四.图形的笔画数以及边角数量的关系 五.图形的形状以及种类

例题1

六.(或者求异去同) 例题1

答案: B

解析 :本题目考察的是图形的种类。 每一行都有3种不同的图形。

A B C D答案:A

分析:所有图形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三角形。该题目考察的角度是求同。即寻找所有图形的共同点。

七.权重问题

八.图形的拆拼组合。 九.图形的重心位置。

图形推理注意事项。

1. 有时候曲线看作边,有时候不看作边。一般在国考中,边通常是指的直线边,而曲线不

当作边。例如:

2007年国考真题:

答案:D

分析:该题目考察角度的是图形边数关系。 第一行三个图形边数与第二行三个图形边数对应相加等于第三行对应三个图形的边数。本题曲线不算边。考题中,解答有的题目我们需要把曲线也看成边。这与命题专家的喜好有关。根据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在有的省考中,曲线和直线一样被 看作一条边。例如: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组图形,图形的边数和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相等。 第二组图形,图形的边数比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多1.本题中,圆圈被看作一条边。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答案:B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边的关系。几个图形中,依次有1,2,3,4,5,6条边边长相等。 本题中,圆圈当作一条边。这个题目本来有难度的,但是答案选项的设置不是很好,很多考生直接选B。因为后面几个图形不就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虽然这个思路是错误的,但同样得到了答案。本题没有起到考察的作用。 2.一些图形可以当作立体图形,也可以当作平面图形。 例如:

这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立方体,也可以看作是平面图形六边形。当作平面图形看待

的时候,该图形的封闭部分有3部分。该图形共有9条边。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选出和所给图形规律不同的选项。

答案:A

两种分析得到同样的答案。

分析一:上面5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2,5,1,4,3。整理一下顺序,就是1,2,3,4,5。 下面4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12,6,8,7。

显然,上面5个图形和B,C ,D三个图形放在一起,这些图形的边数分别是 1,2,3,4,5,6,7,8.这个规律是很明显的。

分析二: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A的判断。如果认为A是立体图形,那么问题就变得相当简单。上面的5个图形,全部是平面图形。下面4个选项中,只有A不是平面图形。根据题目要求,要选择规律不同的图形。因此答案为A。显然,本题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把A当作立体图形的话,本题没有任何难度了。 3. 对九宫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察。(1)行看:

答案:A分析:每一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目是8.

(2)列看:

答案:D

分析:每列的三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边数等于后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 (3)交替看:例题1

答案:A

分析:从第一行开始,用笔尖沿着螺旋线从外往里动,笔尖的运动方向依次是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如此交替出现。

答案:D

分析:图形依次是由曲线,直线,曲线,直线。。。。。。构成。 (4)整体看:

答案:C

分析:所有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不止一条。

答案:D分析:所有图形都含有竖线。

言语理解与表达(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题型

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国考) 篇章阅读和语句表达(省考) 一.片段阅读(重点)

1阅读顺序: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审设问——考官出题要点

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言外之意)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原文主要内容 读题干——寻找同义替换的选项(很重要) 2题型分类

第一类 主旨概括题

1提问方式:

A主旨类(找重点):主要强调和说明,核心意思,主要意思,观点,表明,说明,主要讨论谈论,主旨,主要含义,支持的观点,直接论述的观点,旨在说明

B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概括,复述,归纳,总结(主旨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重点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做题原则:寻找文段中的重点(主题句),通常主题句是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是核心的观点,在选项中找到重点的同义替换,不能是引申(一般意图推断类:提问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

3做题方法(两个方面)

A从微观入手寻找关联词(标志)

考点一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递进强调后者),既又(并列无强调)不但而且甚至(两级递进强调最后项) a递进之后是重点

b不但=-不仅,不只,不单,不独,不光 而且=也,还,并且,还

更=尤其,特别,甚至,重要的是,核心的是,关键的是 c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d不但可以省略,而且不能省(因此要学会找到而且),有不但一定有而且,有而且不见得有不但。

反面论证(要强调否则前面的内容)

a通过反面的论证来加强正面的内容,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以省略) b标志:否则,不然,如果不(直接可以往前看)

句子成分分析法——长难句找主谓宾

必须,只有,除非——通常引出解题的对策(同义替换,差异=多样性,必须=必不可少)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转折 考点二因果关系 a结论之后是重点

b因为和由于引导原因,问原因时才看,结论才是重点 c之所以,是因为是倒装,强调原因,原因是主旨重点 d导致,后面是结论,是重点 e所以=可见,看来,因而,因此 考点三举例(数据型,文字型) 目的是论证观点(阅读时可以省略) 标志:例子,例如,以为例,为一个例证 选项:涉及例子的不选。

考点四冒号和破折号(解释说明)

如果没有问到解释的内容,就不用看了,不是重点。 考点五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转折后面是重点)

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好像只是 强转——但,但是,然而,却,不过,可是

虽然可以省——有虽然一定有但是,有但是不一定有虽然 不过除了转折之外,还作为副词,表示只不过的意思 除非相当于必须,只有,引导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当强转和弱转同时出现,看强转 例20 除非和但相互印证,得出答案

例22 更多的情况是——补充题,要符合作者的观点:书对人的影响是小的

考点六:援引——援自引用,引出作者的观点,援引重点看后面。

正向援引,结论词——正如某人所说——作者肯定

反向援引,转折词——一家之言(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人们以为,传统认为)——作者否定

会话策略——这话没错,但是——作者否定

排同求异法(理解正确或错误的是,非主旨题)例24 排同——单项选择中意思相同的选项排除不选。

求异——求矛盾,矛盾中必有一真一假(两个选项有矛盾,那就必有一真一假,存在答案的可能性很大,但前提是与原文相关)

言语的择优原则:优中选最优(最大程度的同义替换,选对策的选项),次中选次差(一般是细节判断题) 例25(大句包含小句)

有一种看法(反向援引)其实(弱转)但是(强转),强转中有递进,看递进部分 当强转和弱转同时出现的题目,选择强转 考点七:必要条件复句 只有A才B

a必要条件是重点

b只有=必须,除非,需要,应该,如何,怎样 不a就没有b

——怎样让老年安度晚年,已经成了迫切解决的问题 ——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需要指导

c省略关联词“只有”时,看“才”的前面

d全部省略关联词时就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区分现状和对策)——例33 例29,必须,应,应是分论点中的关联词,不重要。 考点八:倾向性

不会明确的告诉是或者不是,而是表达一种隐含的倾向性 积极的倾向性(用上箭头)

消极的倾向性(用下箭头):似乎是(其实不是),好像是 如果材料表述无倾向性,那么选项就应该无倾向性 考点九:并列关系

a没有重点,应该全面,不可偏颇 b类型

并存:既A又B,互为解释——同义项

相反相对:不是A而是B(A=B的反面)——反义项

c关联词:也,也,一边一边,有的有的,既又,不是而是 关联词可以省略,用标点(;,。)表并列——用逗号隔开的要求句式相同 注意:而是有转折,并列,承接三种关系,因此要看全文的结构确定 阅读时省略人名地名数据年份等不重要选项。 考点十:承接关系

首先,然后,先,再

承接复句和并列复句最大区别是次序

考点十一:让步复句

即使,也和虽然,但是得最大区别是时态

即使,也是未然时态,虽然,但是是已然时态

到冰点以下,给树木留下一道叫做“霜轮”的特殊标记。地震也可以给树木造成损害,使树在以后的一些年中形成较窄的年轮。由此看来,倘若说树木年轮“泄露天机”,似乎并不为过。

107.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说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反的结论”:年轮较窄,就证明那年该地区环境气候条件不好

B. “初生年份”:指树的栽种年份 C. “这相吻合的一圈”:指1864年砍下的大树年轮的最外圈

D. “霜轮”:指冰点以下树木生长时留下的年轮标记

108. 道格拉斯提出“同一地区同时期年轮模式相同”的假设,主要事实依据是:

A. 新近被砍伐的树木,都在他的居住地附近

B. 居住地附近新砍伐留下的树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 C. 树干上年轮的宽窄,能体现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同 D. 树干的年轮是树木的活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109. 第二段所说的“相反的作用”,指的是:

A. 树木年轮图案纹理的改变 B. 酸雨会刺激树木的生长

C. 根据酸雨发生年份判断树龄 D. 酸雨会加速树木的老化 110. 以下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比较同一地区树木的年轮模式,可推知某一棵树的初生年份 B. 酸雨、火山爆发与地震等灾害都会影响树木生长

C. 树木年轮可以记录下历史上发生某些自然现象的时间、地点 D. “树木年轮‘泄露天机”’,指人类可据此预知将要发生的自然现象 81. A

82. A 83. C 84. D 85. A 86. A 87. B 88. B 89. C 90. A 91. D 92. A 93. B 94. D 95. C 96. C 97. B 98. B 99. D 100. A 101. C 102. B 103. C 104. B 105. A 106.B 107. C 108. B 109. B 110. D 111. A 112. C 113. B 114. B 115. A 116. C 117. 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j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