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构造设计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05 04: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襄 樊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备 课 本

课程名称 园 林 建 筑 构 造 设 计 任课教师 张小峰

任课班级 园林工程0901班

2011年9月——2011年12月

园林建筑构造设计教案

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论

第一节 园林景观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讲解,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有大概的了解,明确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

教学重点 城市与园林景观设计 教学难点: 园林植物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一、园林景观的意义

人类从茹毛饮血、树栖穴息开始到撼鱼狞猎、采集聚落,直至建立了城市、公园、国家公园的今天,经历了数千年的悠悠岁月。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写下了来自自然、索取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回归自然的文明史。同时,人类也谱写了从中国汉书《淮南子》、《山海经》记载的“悬圃”、“归墟”,西方引日约圣经‘创世纪》中描写的“伊甸园”,直至今日各国创作的种种公园、花园的世界园林史诗。

园林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干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但都闪射出不同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所谓园林景观,即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荡气回肠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幽静秀丽的黄山,均为大自然的绝妙之笔,洋溢着美的旋律;神奇诡秘的金字塔,大气磅礴的万里长城,凝聚了人类创造的智慧,焕发着美的光彩。不管是天然生成,还是人为创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景观都体现了美的价值,均为人们所钟爱和神往。这种美的价值即为艺术审美价值、观赏休闲价值和创作设计价值。 (一)环境与园林景观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或要素的总称,它由各种生物因素或称生命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非生物因素或称环境系统(包括光、热、

水、大气、风、声、土壤、无机物等)共同组成。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制约,构成各种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多级大系统,按其范围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可以分为星际环境(或宇宙环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海洋环境、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聚落环境等。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自己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按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城市环境、农村环境、院落环境和居室环境等。 远古的人们早在栖居于林木之间、穴居于岩洞之中时,就懂得用壁画来装饰自己的环境。当他们建立起一个个村落、集镇或城市时,他们毫不怀疑自己正在营造着礼貌、文明、文雅(这三个词在西方与“城市”同义)的场所。而今天当很多人身居其中并且将有更多的人进入到这里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得来的一切并非令人满意。于是巍巍的群山、广袤的原野和无边的大海又重新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了崇高的地位。它们已不再是先民们盲目崇拜的对象,而是代表着现代人对自然、美丽、健康和欢乐的追求。

显然,人们在不顾一切地建设时,没有注意到那些经济利益较小却能产生出优美、自由与亲情的事情。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与正常的行为方式相悖的环境设汁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压力,是大部分疾病发生且难于痊愈的根源。这些疾病如果说有积极一面的话,那就是它是人与环境冲突的现实例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优美的环境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的目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界的态度,由无能为力和畏惧,经过了征服与破坏,终于回复到了试图欣赏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的新时代。

因此以城市生态为核心,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城市发展达到良性循环的必然趋势。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干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和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将“森林引进城市,让城市坐落于森林中”,开展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营造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的聚居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

(二)城市与园林景观

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园林绿地是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丰富城市天际线

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园林绿化是柔和的软质景观,这两种景观相互融合、高低错落、刚柔对比,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城市天际线。

2、形成区域景观特征

在城市景观中,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文教区、居住区),采取有针对性的植物造景,可以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区域景观。

第二节、园林植物及其功能 园林植物 一、概 述

(一)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地势起伏,从东向西呈台阶状上升,地形丰富,平原、滩涂、山地、峡谷、沙漠、盆地等应有尽有。气候温和、地形复杂、气候各异,为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境和极为丰富的地理条件。加之世界在地史变迁中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降临时,我国被南北走向的山脉阻隔,有不少山区未受到山地冰川的直接影响,而成为植物的“避难所”。由于有了这样可贵的历史生态条件,许多在欧洲已绝灭的树种,如银杏、水杉、水松、鹅掌楸等“孑遗树种”在我国被保存下来了。我国有高山植物、岩生植物、沼生植物、水生植物等,既是许多名花异卉的故乡,也是世界上花卉种类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因此,被世界植物学界、园林界公认为“园林之母”及世界园林植物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园林植物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种类繁多、珍贵稀有

全世界木本植物总数在25 000种以上,原产我国的有7 500多种,占世界树种总数l/3左右。其中乔木北美洲有600多种,欧洲有250种左右,我国有200

多种。我国独有的乔木达50多种,如金钱松、台湾杉、水杉、杜仲、香果树、水松等。

从中国园林树木在英国丘园(Royal BotanicGardens,Kew)引种驯化成功的种类看(1930年统计),可发现中国种类确实远比世界其他地区丰富。以耐寒乔灌木及松杉类而言,原产我国华西、华东及日本的共r377种,占该园引曳全球的4113种树木的33.5%,而引自北美的共967种,占总数的23.5%,至于引自北欧与南欧的仅587种,只占总数之11.8%。在亚洲,中国园林树木品种资源最为丰富,尤以西南山区更为突出,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繁多,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山地多445倍。事实上西南山区已形成世界著名园林树木的分布中心之一。中国园林树木在东欧各国中,同样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据帕米尔植物园古尔斯基教授1958年统计,苏联栽培的166种针叶树中,有40种来自东亚,占24%,在l 791种阔叶树中,620种来自东亚,占34%。从苏联北部到南部,中国木本植物的比例愈来愈大。例如,在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约有10%的乔灌木原产中国,在中亚为18%,在南克里木为24%,在巴库为29%,在索契为47%,到了巴统竟高达50%。古尔斯基在其论文末尾写道:“所有这些事实都说明了现在已经完全明确了中国木本植物在苏联的重要性”。

据已故陈嵘教授在《中国树木分类学》(1937)一书中统计,中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竟比全世界北温带其他地区所产的总数还多。非我国原产的乔木种类仅有悬铃木、刺槐、酸木树(Oxydendron)、箸棕(Sabal)、岩梨(Arbutus)、山月桂(kalmia),北美红杉、落羽杉、金松、罗汉柏、南洋杉等十个属而已。 探究中国园林植物种类所以丰富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幅员广大、气候温和以及地形变化多;另一方面是地史变迁的因素。原来早在新生代第三纪以前,全球气候暖热而湿润,林木极为繁茂,当时仅银杏科就有15属以上,水杉则广布于欧亚地区直达北极附近。到新生代第四纪时由于冰川时期到来,大冰川从北向南移动,因为中欧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北方树种被大山阻隔几乎都受冻灭绝,这就是北部、中部欧亚地区树种稀少的历史根源。中国的冰川属于山地冰川,不少地区未受到冰川的直接影响,因而保存了许多在欧洲已经灭绝的树种,如银杉、水杉、水松、穗花杉、鹅掌楸等被欧洲人称为活化石的树种。

我国至今残遗的古老树种很多,如银杉、水杉、柳杉、铁杉、云杉、白皮松、

台湾松、柏木、红楼、刺柏、大理罗汉松、樟树、楸树、银杏、玉兰、青檀、云南山茶、洪桐、连香树、腊梅、桂花、黄杨、雀舌黄杨、多种杜鹃、皂荚、紫葳、紫藤、枫香、青冈栎、高山栲、七叶树、苦槠、棕榈、酸枣、枣、荔枝等,还有我国主要原产的树种,如国槐、榆、梅、圆柏、侧柏、乌桕、黄连木、罗汉松、糙叶树、榕树等。这些都是我国珍贵的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我国土地辽阔,地势起伏,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花卉,又有高山花卉、岩生花卉、沼泽花卉、水生花卉等,是许多名贵园林花木的原产地。现列举原产我国部分花卉属的原种数量及各属的世界总数,以示其梗概(表2.1)。 我国不仅是许多名花的原产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又培育出许多新的栽培品种。如菊花,在明朝,据李时珍记载,已有300多个品种;芍药,在宋朝,据周师原记载有41个品种,在清朝,陈溪子的记载有88个品种;据赵学敏在《风仙谐》中记载,清朝,风仙花的品种就达到233种。

第二章 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讲解,使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有大概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教学重点 景观设计的功能要求 教学难点:

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园林景观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生活的实境,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依据 (一)科学依据

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如在园林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原地形进行园林的地形和水体规划。设计者必须对该段的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没有翔实资料,务必勘察后补充。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地形改造,水体设计等提供物质基础,避免产生水体漏水,土方塌陷等工程事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也要根据其不同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要求,如喜阳、耐阴、耐旱、怕涝等不同的生态习性进行配植。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施,更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问题。所以,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二)社会需要

园林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要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公园设计规范》指出,园林是完善城市4项基本职能中游憩职能的基地。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者要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对公园开展活动的要求,创造出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游人的需要,面向大众,面向人民。 (三)功能要求

园林景观设汁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观念、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富于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如儿童区,要求交诵便捷,一般要靠近主要出入口,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该区的园林建筑造型要新颖,色彩要鲜艳,空间要开朗,形成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欢快的景观气氛。 (四)经济条件

经济呈基础,经济条件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汁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

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

综上所述,一项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做到科学性、艺术性和经济条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全面运筹,争取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和长久性。即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清代皇帝,在建造帝王宫苑颐和园和圆明园时,也考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颐和园原先的瓮山和瓮湖(又叫西湖)已具备大山、大水的骨架,经过地形整理,仿照杭州西湖,建成了以万寿山、昆明湖的山水为骨架,以佛香阁为全园构图中心、主景突出式的自然山水园。与颐和园毗邻的圆明园,原先是丹凌讲‘地貌,自然喷泉遍布,河流纵横。根据圆明园的原地形和分期建设的情况,建成平面构图上以福海为中心的集锦式的自然山水园。由于因地制宜,适合于各自原地形的状况,从而创造出自具特色的园林佳作。在“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要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的投资。

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植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值。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

第二节、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每件艺术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材料、媒介来实现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以“实”写“虚”。这一章将着重介绍一些“实”的方面,即组成园林的要素,因为就像绘画离不开画布和颜色一样,离开这些要素将只会使美好的构思停留在纸面上。

素材的种类一般可分为:①地形、水体等无生命的自然物象;②建筑、小品、道路及其他硬质景观;⑧树木、花卉、鸟兽虫鱼等有生命的自然景物。这其中地形、水体、建筑、植物为多数园林里的主要组成部分,下面将分别予以介绍(其中植物部分见第七章)。 地形地貌

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一)园林地形地貌的概念

在测量学中,对地表面呈现着的各种起伏状态叫地貌,如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在地面上分布的所有固定物体叫地物,如江河、森林、道路、居民点等;地貌和地物统称为地形。在园林绿地设计中所谓的“地形”,实指测量学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我们按照习惯称为地形地貌,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简单地说,地形就是地球表面的形状。

地形是其他要素(包括水体)的承载体,就像剧场里的舞台,电影的屏幕一样,所不同的是在根多场合下,它可以成为主角,如山岳、石林、溶洞、沙漠??它们是和青山绿水截然不同的景色。土地的使用如果不够恰当,造成的损失将是最大的,并且是最难挽回的。当田野、绿带被改为建筑、道路和广场时,它们将难以恢复原有的形状,而一旦选择适当,建筑的重建、植物的更新相对而言则容易得多。颐和园虽被英、法联军烧毁,重建时国力空虚,慈禧等人的艺术品味又远不及乾隆,却仍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正是由于全园的布局很大程度上已为地形限定,亭池林木,各有所置,保证了总体效果的成功。

今天的景观设计日益复杂,形式也更多样,设计者在设计时也不能仅从景观上考虑。例如,美国沃辛顿河谷(WorthingtonValleys)规划就曾制订过以下原则。

河谷阶地无林处:不作建设,可混栽硬木林,林木高度达7一8m时,按有林处考虑。

有林处:坡度大于25%的不作建设,其余地段只有当可以永远保持森林面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建筑,最大密度为每1.2hm2一户。

河谷高地;有林时可进行4 000m2一户的建设,无林时可大规模修建开发。 河谷本身:禁止建设。

土地科学利用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性质,某些不适合于最初意图的土地往往在其他用途上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国外已开始对地质土壤、森林植被、坡度、水文、气候等因素与土地的利用价值建立了等级量化联系,每个因素在设计图上用几种不同的色彩深度来显示,最后以叠加图所示的色彩探浅决定可利用价值的高低,若在计算机上应用效果更好。

(二)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

在进行园林绿地建设的范围内,原来的地形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平坦,有的起伏,有的是山冈或沼泽,所以无论造屋、铺路、挖池、堆山、排水,开河、栽植树木花卉等都需要利用或改造地形。因此,地形地貌的处理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工作之一。它们在园林中有如下作用。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

园林中各种活动内容很多,景色也要求丰富多彩。地形应当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如游人集中的地方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要平坦;登高远眺要有山冈高地;划船、游泳、养鱼、栽藕需要河湖。为了不同性质的空间彼此不受干扰,可利用地形来分隔。地形起伏,景色有层次,轮廓线有高低,变化就丰富。此外还可以利用地形遮蔽不美观的景物,并阻挡狂风、大雪、飞沙等不良气候的危害等。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

利用地形起伏,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地面标高过低或土质不良都不适宜植物生长。低洼地平时地下水位高,暴雨后容易积水,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如果需种植湿生植物可以留山部分低地。建筑物、道路、桥梁和驳岸护坡等不论在工程上或艺术构图上都对地形有一定要求。所以要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a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