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23-05-12 05: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议《理想国》中柏拉图教育思想和儒家孔子教育思想的不同 柏拉图出生于贵族家庭,师从于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对柏拉图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正赶上伯里克利辉煌时代的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激化,政治黑暗。试图通过改良政治的柏拉图一次次宣传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又一次次深受打击。于是,在政治救国无门的前提下,柏拉图开始转向通过改良教育来改变下一代,改变雅典的命运。于是,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理想国》就诞生了。《理想国》所涉及的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这里主要探讨一下《理想国》里的教育思想和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些不同之处。

一、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对象上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提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一件大事。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都依赖于教育。”教育的完善和人才的建设对理想国的建立至关重要。一个人,无论有多么高的天赋,如果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在培养的黄金时间里很好地进行培养,那他无论天生具有多高的天赋,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最大限度的开发。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 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可以看出,柏拉图和孔子都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虽说柏拉图的这种教育遐想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柏拉图所提出

的教育对象只是理想国中具有公民身份的理想公民,而并非所有的人民,这与中国孔子所提倡的传统教育思想大有不同。孔子提倡的是一种没有差别的教育,即“有教无类”。这种教育是没有等级差别的教育,孔子创办私学以前,教育是贵族之学,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和接受教育的。孔子“有教无类”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真正最大可能地使所有的人民得到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更有利于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的“理想国”,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不同阶级之间因为受教育权的不同所引发的潜在的社会危机和矛盾。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所倡导的教育的受贿对象是全体人民,而不同于柏拉图《理想国》里特指的具有公民身份的理想公民。

二、艺术和人格的培养上

理想国中说,“具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歌词、曲调和故事内容都要经过严格审查,禁止不健康的东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接受艺术,特别还提到了教育内容的健康化,这点上考虑的很是周全。

柏拉图在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的同时,还强调了孩子体能的锻炼和培养。“然后经过2~3年体育训练,锻炼吃苦、耐劳、勇敢等品格。”

一个人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是其对于其个人品格的建设,培养和完善。这点上,柏拉图着重强调。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孔子强调:

1、自省(“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自我的克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3、忠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

4、 慎独,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

5、中庸,在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还有中庸。在道德的自我修养中,儒家历来把 能否把握中庸之道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选贤任能的一条重要标准。因为能把握中庸之道就意味着他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各种事物的分寸(即“度”),既不过也无不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这种“度”的掌握尤为困难和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人感情或挫伤下级的积极性。

6、力行,孔孟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强调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三、教育方法上

“10岁时所有男女孩子都被送到乡下去受教育,除识字、阅读、道德教育外,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被挑选出来的青年要能将学过的课程加以综合,以考察他们有无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根据第一次挑选出来的人在学习、

作战和工作中的表现,作第二次筛选并进行考试。被选出的人用五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35岁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柏拉图这一点所强调的和儒家所强调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不正是不谋而合了么。

孔子认为,人和人不同,每个人在智力上都有智愚中之分,性格也有鲁莽,谨慎等不同,所以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快慢也有所不同,对每个人实行教育的方法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最合适的教育方法。于是就有了“因材施教”一说。

四、教育的目的上来看

柏拉图用了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加以阐述教育目的:“在一个洞穴中有一群囚徒,这里的囚徒就是我们的写照,洞穴内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可见世界,洞穴外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可知世界,而洞穴外的太阳则是最高“善”的理念。柏拉图式教育思想就是要用“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引领囚徒逐渐从洞底上升到洞外,以追求真理知识与善的理念为终极目的的教育。因此,教育归根结底在其本质上应该是回归到人,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或心理充分、使其自由发展。”

而孔子在教育的目的上则与柏拉图大有不同,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孔子一生不得志,于是,他就把他弘道志道的希冀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8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