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语文北京中考诊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20 15:29: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初中语文北京中考诊断考试试卷【5】含答案考

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七 八 九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B.遂用猖蹶(凶狠而放肆) C.长跪而谢之(道歉)。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E.天下缟素(穿丧服)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猖蹶”这里指失败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中国队今年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曹缘,国际大奖赛系列赛,他俩 几乎每战必胜,世界杯赛也染指金牌。

B.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布降雨不会对人体造成核辐射,但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对东京电力 公司控制核泄露的能力失去信心。

C.清晨,一辆时速达140公里的越野车正在沪陕高速西蓝段飞驰,路上突然“冒出”一堵 墙,司机立即悬崖勒马,但车子还是钻进墙里。

D.有关福岛核电危机的种种传言更是耸人听闻,连日来,媒体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 【答案】D

【解析】A染指,贬义 B“泄露”应为“泄漏” C项中的“悬崖勒马”,用来比喻面临危险及时回头,题中是急刹车。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说出)举世闻名(提出) C.略胜一筹(筹码)破釜沉舟(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词语的具体意思的。只要知道举世闻名这个词的意思,就很容易弄清“举”的意思是“全、所有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

②走一程寄一篇,逛到国外也是如此,这便成了《收获》上的那个专栏,以及眼下的这本书。 ③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 ④记得专栏结束时我曾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一程不太愉快的路。

⑤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A.①③⑤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是根据排部分前后和排序句内部的句意逻辑关系来确定的。根据⑤句是邮寄作品,然后跟②句“走一程寄一篇”,对照答案,只有A项符合要求。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答案】B 【解析】

B.①②④③⑤

C.③⑤④①②

D.③①②④⑤

B.今非昔比(过去) 安然无恙(病) D.别具匠心(巧妙) 不屈不挠(屈服)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A项:《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纪传体通史;B项:表述正确.C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举人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不可以直接参加殿试;D项:中国古代“迁”表示提拔.不是表示降职。 【考点定位】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评卷人 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落 叶

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当在这个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树垭,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教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可是,在这浓蜜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来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叶不必作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过那冷酷的冬。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时序如轮旋。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而这时,我走在无论哪一片林子里,无论哪一棵树下,都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 怒发出新叶。我看见新叶高标出老叶覆满的树冠军。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 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

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 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

6.“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联系上下文看,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3分)

7.为什么说北方的落叶是“悲壮”的?(3分)

8.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两幅落叶图。那么,北国落叶和南国落叶有什么不同?3分)

9.文章最后说“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了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3分) 【答案】

6.老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让位给新叶,实现新老交替。(或: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新叶的成长。)

7.因为北方的落叶是以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度过冷酷的寒冬,所以说是“悲壮的”。 8.① 北国的落叶在秋季,呈黄金色;南国的落叶在春天,是苍青色。

②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南国的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 9.略。 【解析】

6.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能够总结出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新叶的成长的道理即可。

7.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此题能结合语境理解落叶用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度过冷酷的寒冬的寓意即可。 8.这是一道比较阅读,能从落叶的形态、颜色以及所蕴含的一种情感和精神角度来理解和组织答案,分析要具体到位,语言表述要简明合理。

9.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能扣住本文的思路展开即可。 评卷人 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文章,回答下列各题(6分)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0.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我欲之楚( )②将奚为北面( )③吾马良( )④此数者愈善( ) 11.翻译(2分)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2.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0.1.想要 2.何、什么 3.良好 4.越

11.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12.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解析】

1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11.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12.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南辕北辙”含义的考查,要求学生多识记带有故事的成语,拓展自己的视野。 评卷人 得 分 四、诗歌鉴赏

13.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2分)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渺茫”一词从字面上来看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1分)。 (2)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1分)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1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根据句中中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从“景物特征”和“内心感受”两方面来分析该词的表达含义。第二题,首先要了解此诗为送别诗,抓住诗中“何处泊”“天涯”“断人肠”等关键词语,即可体会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与惜别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卷人 得 分 五、语言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7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