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修订-系统征求意见稿

更新时间:2024-05-02 03: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1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检索号:××(单位代码)-××(工程编号)-××(卷册号)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 4 -

可行性研究

第一卷 电力系统

(××版)

××××(单位名称)

(咨询资质证书代码)

×××

××××年××月 ××

- 5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 总目录

第一卷 电力系统 第二卷 变电工程 第三卷 线路工程 第四卷 通信部分 第五卷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第一册 总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第二册 变电工程投资估算 第三册 线路工程投资估算 第四册 系统通信工程投资估算 第六卷 选址选线报告

-×××-A01)-×××-A02)-×××-A03)-×××-A04)-×××-A05)-×××-A0501)-×××-A0502)-×××-A0503)-×××-A0504)-×××-A06)- 5 -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检索号:×× 批 审 校 编

说明:签署页应为手写。- 6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 第一卷 电力系统

(××版)

准:

核:

核:

写: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第一卷 电力系统

目录

1 综合部分 .......................................................................................... - 10 -

1.1 设计依据及范围 .................................................................... - 10 - 1.2 设计水平年 ............................................................................ - 10 - 1.3 工程概况 ................................................................................ - 10 - 2 电力系统 .......................................................................................... - 12 -

2.1 概况 ........................................................................................ - 12 -

2.1.1 ××市地理及资源概况 .................................................... - 12 - 2.1.2 ××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 12 - 2.2 电力需求预测 ........................................................................ - 13 -

2.2.1 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 ........................................... - 13 - 2.2.2 负荷预测 ....................................................................... - 13 - 2.3 电力平衡 ................................................................................ - 13 -

2.3.1 电源规划 ....................................................................... - 13 - 2.3.2 电力平衡 ....................................................................... - 13 - 2.4 变电容量计算 ........................................................................ - 14 - 2.5工程建设必要性 .................................................................... - 14 - 2.6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 - 14 -

2.6.1 电网规划 ..................................................................... - 14 - 2.6.2 变电站接入方案 ......................................................... - 14 - 2.6.3 变电站中压侧接入系统方案设想 ............................. - 15 - 2.6.4 线路截面选择 ............................................................. - 15 -

- 7 -

2.7 电气计算 ................................................................................ - 15 -

2.7.1调相调压计算 .............................................................. - 15 - 2.7.2 稳定计算 ..................................................................... - 15 - 2.7.3 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计算 ..................................... - 16 - 2.7.4 短路计算 ..................................................................... - 16 - 2.8 地区供电安全分析 ................................................................ - 16 - 2.9 系统节能分析 ........................................................................ - 16 - 2.10 小结与建议 .......................................................................... - 16 - 3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 17 -

3.1 概述 ........................................................................................ - 17 - 3.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 18 - 3.3 对通道的要求 ........................................................................ - 21 - 3.4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 21 - 3.5 设备材料表 ............................................................................ - 22 - 4 调度自动化 ...................................................................................... - 29 -

4.1 概述 ........................................................................................ - 29 - 4.2 调度关系 ................................................................................ - 29 - 4.3 相关调度端系统现状 ............................................................ - 29 - 4.4远动系统................................................................................. - 29 - 4.5 电能计量厂站系统 ................................................................ - 30 - 4.6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 - 31 - 4.7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 31 - 4.8 相量测量装置 ........................................................................ - 31 - - 8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4.9 设备材料表 ............................................................................ - 31 - 5 系统通信 .......................................................................................... - 32 - 6 对电站系统二次部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电站送出可研项目) - 32 -

7 社会影响分析.................................................................................. - 32 -

7.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 - 32 - 7.2 社会稳定风险及对策分析 .................................................... - 33 -

7.2.1 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 - 33 - 7.2.2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 - 33 - 7.3 小结与建议 ............................................................................ - 33 - 8 附图: .............................................................................................. - 33 -

- 9 -

1 综合部分

1.1 设计依据及范围 1.1.1 设计依据

(1)说明工作任务的依据,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指导性文件。

(2)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1.1.2 设计范围

(1)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2)对扩建、改建工程,说明原有工程情况与本期建设的衔接和配合。 1.2 设计水平年

根据本工程计划投产年,合理选定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 1.3 工程概况

1.3.1 工程背景(适用于补充可研项目)

若项目为补充可研,需在此节描述工程变更的背景、原因、已批复情况等内容;非补充可研项目不需此节。 1.3.1 工程建设必要性(适用于非补充可研项目)

从满足供电增长、提高电网可靠性、满足电源送出、消除电网安全隐患等方面概述本工程建设必要性。 1.3.2 接入系统方案

简述接入系统方案。 1.3.3 变电工程

新建变电站建设规模: 1)主变压器:本期,最终 - 10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额定容量比 变压器型式 变压器抽头 接线组别

2)高压侧出线:最终×回,本期×回(出线方向简述); 3)中压侧出线:最终×回,本期×回(出线方向简述); 4)低压侧出线:最终×回,本期×回;

5)容性无功补偿:最终?×?×?兆乏,本期?×?×?兆乏。

6)感性无功补偿:最终?×?×?兆乏,本期?×?×?兆乏。

扩(改)建变电站概况:

扩(改)建××变电站×个出线间隔及相关设备。 1.3.4 线路工程

分项简述线路工程(起止点、导线型号及距离等内容)。 1.3.5 通信工程

配套通信工程新建OPGW光缆总长度×公里,成套设备X套。 1.3.6 投资估算

分变电、线路、系统通信简述工程静态、动态总投资。 其中,对于涉及拆除现有设施的,应严格按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的《四川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试行)》及《废旧物资管理标准》(Q/GDW 19-257-2012-21208)进行相关设计和费用计列。 1.3.7 与规划对比分析

从系统方案、建设规模、投资等方面与规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 11 -

对系统方案变化、规模或投资偏差超过10%的项目需做详细说明。

2 电力系统

2.1 概况

以下所有现状数据均为截止报告编写的前一年(对编制时间跨年的项目,应采用报告编制启动年数据为现状数据)。 2.1.1 ××市地理及资源概况

1)简要描述项目所在市(州)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资源优势。

2)简要描述项目所在县(市、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资源优势。

2.1.2 ××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概述与本工程所在市(州)电网的区域范围内电源装机容量和组成;年网供电量、最高负荷、最高负荷时刻;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主网架结构、与周边电网的联系及其主要特点;110(35)千伏及以上各电压等级电网输变电设备规模;110(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当前最大下网负荷和本地区最大负荷时刻下网负荷;110(35)千伏及以上电网容载比。

2)描述变电站供区范围和当面供电方案。概述供区内电源装机容量和组成、最高负荷、最高负荷时刻,列出最高负荷时刻向供区供电的变电站或线路负荷(应与供区最高负荷保持一致)。

3)主要在建输变电工程的容量、投产进度等情况介绍。 4)电网存在的问题 ①电网结构方面问题 ②电源结构方面问题 - 12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③供电能力方面问题

④电网安全隐患问题(参考国务院第【599号】令) ⑤系统二次存在的问题 ⑥其他 2.2 电力需求预测

2.2.1 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

1)简要分析“十二五”期间及现状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2)阐述“十三五”期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及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2.2.2 负荷预测

1)简要分析本工程所在市(州)(区县)电网负荷预测情况;

(备注:220千伏项目分析所在市(州)负荷,110千伏项目分析所在区县负荷,至少预测至项目投产后3年)。)

2)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增长情况,结合大中性工、商业项目的建设(需列项目详表),预测本工程供区逐年的电量及负荷。

(备注:至少预测至项目投产后3年。 2.3 电力平衡 2.3.1 电源规划

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电网设计水平年内和远景规划期内的装机安排,列出规划期内电源名称、机组类型、装机规模、装机进度(含机组退役计划)表。 2.3.2 电力平衡

计算与项目有关地区逐年电力平衡,确定与工程有关的各供电区间电力流向及同一供区内各电压等级间交换的电力。

- 13 -

2.4 变电容量计算

根据分层分区电力平衡结果,计算本工程所在地区同电压等级电网容载比,合理确定本工程的建设时间、变压器单台容量和本期建设的台数

(备注:变电站投产后3年内不扩建)。 2.5工程建设必要性

(本节需详细论述,含必要的数据支撑) (1)用电增长需要 (2)提高电网可靠性需要 (3)电源送出需要 (4)消除电网安全隐患需要 (5)其他

2.6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2.6.1 电网规划

介绍本工程投产前110(35)千伏及以上电网的建设情况,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的110(35)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情况。电源送出或用户工程需对批复的接入系统方案、流域送出规划进行简述。

(备注:以地理接线示意图表示,本工程近区相关部分还需标注主变容量、导线截面及线路长度等) 2.6.2 变电站接入方案

根据电网规划、原有网络特点、负荷分布、断面输电能力等情况,提出本工程至少2个接入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需含规划方案,220千伏项目需进行潮流计算分析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

(备注:方案图中应标注本期相关线路长度及导线型号,潮流计- 14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算中负荷分布应与负荷预测结果保持一致) 2.6.3 变电站中压侧接入系统方案设想

结合本地区110(35)千伏现状和“十三五”电网规划,提出本工程变电站中压侧110(35)千伏接入系统方案设想。

(备注:如本工程变电站中压侧无出线,本节可省略。)

2.6.4 线路截面选择

根据正常运行方式和事故运行方式下线路通过的最大输送容量,考虑电网远期发展,经计算后,确定线路型式及导线截面。必要时对不同导线型式及截面、网损、电晕等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新建导线设计温升按80摄氏度考虑(电源或用户项目线路按接入系统方案批复要求设计)。 2.7 电气计算 2.7.1调相调压计算

1)根据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进行典型正常及故障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分析,校核推荐方案潮流和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并为选择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和变电设备的主要规范提供前提条件。

2)对推荐方案设计水平年进行调相调压计算(丰枯期大小方式),确定本期和最终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数、容量;确定变压器的主抽头和调压方式。

(备注: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可进行大方式下潮流计算,不做调相调压计算。)

2.7.2 稳定计算

根据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导则,进行相关故障运行方式下的稳定计算,必要时进行严重故障条件下的稳定校核,分析设计方案的稳定水平。当稳定水平较低时,分析和研究提高电网稳定水平的措施。

(备注:110千伏输变电项目是否进行稳定计算视具体情况而定。)

- 15 -

2.7.3 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计算

必要时,对长线路应进行工频过电压、潜供电流、发电机自励磁计算;存在问题时,提出限制措施。 2.7.4 短路计算

(1)按设备投运后10~15年左右的系统发展,计算并列出与本工程有关的各主要枢纽点最大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选择新增断路器的遮断容量,校核己有断路器的适应性。对于改造工程,需计算投产年短路水平。

(2)系统的短路电流宜限制在合理的水平,必要时提出限制短路电流措施(如高阻抗变压器的选择)或开展专题研究的要求。 2.8 地区供电安全分析

针对《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令,对于故障情况下,本输变电工程全部失电是否会造成违反【599号】令进行安全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输变电工程处于设区的市、县级市需进行本节分析)。 2.9 系统节能分析

(1)系统方案合理,推荐方案可降低系统供电损耗,可节约电量。

(2)导线截面选择合理,能够满足本期及远景潮流输送要求。 (3)合理配置无功装置,优化全网电能损耗,为调度优化运行创造条件。 2.10 小结与建议

说明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投产时间,节能降耗效益,推荐接入系统方案,工程规模及系统对有关电气参数的要求,必要时提出需进

- 16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一步分析研究的关键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3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1 概述

对本工程相关的以下问题进行说明: (1)简述系统一次方案的概况和特点。

(2)分析电力系统一次部分对继电保护配置的特殊要求,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的系统继电保护现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3)对于线路π接、改接等系统方案,须在此部分详细介绍相关原线路保护配置、通道使用情况、投运时间以及对侧变电站是否为智能变电站等内容。

(4)对于涉及母线保护的工程,如需要增加、更换母线保护等情况,应描述原有母线保护配置、功能、不适用的原因,以及增加或更换以后与其他保护设备的配合。

(5)概述与本工程相关的电网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配置情况,提出本工程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配置原则。

(6)涉及更换、增加故障录波装置的,应描述设备现状及更换、增加的必要性。

(7)需要配置故障测距装置的,应论述配置必要性及对侧设备情况。

(8)涉及需要对原有安控系统进行完善、改造、补充的,应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现况,包括原有安自系统的作用、策略、设备配置、通道使用情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电力系统一次潮流、稳定计算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校核计算,对系

- 17 -

统进行稳定分析,论述本期对安控系统进行完善、改造、补充的必要性。

(9)对于送出工程和供电工程,应说明本工程系统保护部分的设计范围。

3.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3.2.1 线路保护

220千伏线路保护(适用于220千伏项目)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539号、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文等规程规范和相关文件中的原则、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提出本工程220千伏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110千伏线路保护(适用于220千伏项目)

根据本工程出线规模,计列本工程110千伏出线保护配置数量,具体配置方案在配套工程中确定。

110千伏线路保护(适用于110千伏项目)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539

- 18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号、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文等规程规范和相关文件中的原则、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提出本工程110千伏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35/10千伏线路保护

根据本工程出线规模,计列本工程35/10千伏出线保护配置数量。 3.2.2 母线保护

220千伏母线保护(适用于220千伏项目)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539号、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文等规程规范和相关文件中的原则、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提出本工程220千伏母线保护配置方案。

110千伏母线保护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539号、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文等规程规范和相关文件中的原则、

- 19 -

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提出本工程110千伏母线保护配置方案。

3.2.3 故障录波装置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539号、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文等规程规范和相关文件中的原则、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提出本工程220千伏、110千伏故障录波装置配置方案。

注:110千伏项目只需提出110千伏故障录波装置配置。 3.2.4 故障测距装置

(1)配置原则

摘录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539号、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文等规程规范和相关文件中的原则、要求。

(2)配置方案

结合设备配置现状和配置原则,提出本工程故障测距装置配置方- 20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案。

3.2.5 安全自动装置

根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相关规定及电网现有安自系统情况,提出本期安全自动装置的初步配置及投资估算。作为方案配置的依据,应附有必要的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结果和图示,以及热稳定校验等分析结果。确定本工程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专题研究。若涉及费用超出100万,应单独形成专题报告。 3.3 对通信通道的要求

所有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均应在本部分加以说明,如:接口方式、传输时延等。 3.4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对CT、直流电源等的要求,应在本部分进行说明。

- 21 -

3.5 设备材料表

××站(本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适用于220千伏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注:备注栏中,应说明本行所计设备的建设性质,即:本期新增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拆除。

设 备 名 称 220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220千伏光纤距离保护 220千伏高频方向保护 220千伏高频距离保护 110千伏线路保护 220千伏母线保护 22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 220千伏桥断路器保护 110千伏母线保护 11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 故障录波装置 故障测距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 数量 ×× ×× ×× ×× ×× × × × × × × × × 单位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备 注 - 22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站(对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适用于220千伏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设 备 名 称 220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220千伏光纤距离保护 220千伏高频方向保护 220千伏高频距离保护 110千伏线路保护 220千伏母线保护 22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 220千伏桥断路器保护 110千伏母线保护 11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 故障录波装置 故障测距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 数量 ×× ×× ×× ×× ×× × × × × × × × × 单位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备 注 注:备注栏中,应说明本行所计设备的建设性质,即:本期新增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拆除。

- 23 -

××站(本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适用于110千伏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设 备 名 称 110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10千伏微机距离保护 110千伏母线保护 11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 110千伏桥断路器保护 故障录波装置 故障测距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 数量 ×× ×× × × × × × × 单位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备 注 注:备注栏中,应说明本行所计设备的建设性质,即:本期新增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拆除。

××站(对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适用于110千伏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设 备 名 称 110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10千伏微机距离保护 110千伏母线保护 11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 110千伏桥断路器保护 故障录波装置 故障测距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 数量 ×× ×× × × × × × × 单位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备 注 - 24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注:备注栏中,应说明本行所计设备的建设性质,即:本期新增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拆除。

- 25 -

3.5 设备材料表

××站(本侧)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配置表(适用于220千伏项目)

序号 1 1.1 1.2 1.3 1.4 1.5 2 2.1 2.2 2.3 2.4 3 3.1 3.2 4 5 6 设 备 名 称 线路保护设备 220千伏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屏 220千伏光纤距离保护屏 220千伏高频方向保护屏 220千伏高频距离保护屏 110千伏线路保护屏 母线保护设备 220千伏母线保护屏 22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屏 110千伏母线保护屏 110千伏母联/分段保护屏 故障录波设备 220千伏故障录波屏 110千伏故障录波屏 故障测距装置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 安全自动装置 合计 × × × × × 面 面 面 面 面 或升级、改造 × × × × 面 面 面 面 ×× ×× ×× ×× ×× 面 面 面 面 面 共含××套 保护装置 数量 单位 备 注 - 26 -

主站平台,变电站自动化信息皆直传地调主站,监控中心工作站属于地调主站的延伸工作站而不再是独立的自动化系统,因此该笔费用可以取消。 110千伏项目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1 2 3 4 5 6 设 备 名 称 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 二次安全防护配置 电能量采集装置 相量测量装置(PMU) ××地调二次系统配合费 监控中心二次系统配合费 单 位 数 量 套 套 套 套 万元 万元 备 注 5 系统通信

系统通信方案详见第四册《通信部分》,可简述光缆方案、成套设备配置,但应注意编写和修改时,保持和通信部分一致。

6 对电站系统二次部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电站送出可研项目)

明确对××电站系统二次部分的技术要求,包括与电网系统相关的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站内通信、发电计划申报、AVC和AGC、安控等内容。

此部分费用在电站本体工程中计列。

7 社会影响分析

7.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论述本工程建设对将对当地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32 -

××220(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一卷 电力系统(××版) 7.2 社会稳定风险及对策分析 7.2.1 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对本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的各类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1)工程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 1)风险内容: 2)风险评价:

(2)工程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1)风险内容: 2)风险评价:

(3)群众对征地及生活环境变化有争议的风险 1)风险内容: 2)风险评价:

7.2.2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论述本工程建设所采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7.3 小结与建议

说明本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结果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8 附图:

(l)现状电网地理接线图。应表示与本变电站相关地区现有电网的连接方式,线路的型号和长度。

(2)工程投产年电网地理接线图。应表示与本变电站相关地区在本期工程接入系统后电网的连接方式,线路的型号和长度。

(3)远景年(选取工程投产后第四年)电网规划图。图中应表

- 33 -

示与本变电站相关地区规划电网的连接方式,线路的型号和长度。

9 附件(适用于电源和电铁项目):

省公司关于流域送出规划、电站接入系统方案或电铁牵引站接入系统方案批复文件。

- 3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4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