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的美餐》修改版1

更新时间:2024-03-03 0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班阅读教学《獾的美餐》系列活动

第一课时 阅读新书

活动目标:

1. 愿意阅读,能观察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獾的行为感到好奇。 2. 愿意把自己的发现介绍给大家,学习倾听同伴的讲述,有互动学习的意识。

3. 学习新的阅读的方法(会看动线)、规则和相应的词语。 活动准备:

图书人手一本、四个Flash课件:獾抓鼹鼠、獾抓老鼠、獾抓兔子、獾被马踢。

活动过程:

一、了解幼儿已有的阅读经验,提出阅读要求

1.出示图书,回忆看书的规则和看懂书的方法:会看书吗?你用什么好办法看懂书?

2.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幼儿用看图的办法来看看、说说图画里的事情。 二、幼儿自主阅读

1.出示书的封面。请幼儿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翻,找一找书里有哪些有趣的、可笑的事情,待会儿告诉大家。

2.鼓励幼儿阅读时仔细翻看,边看边自言自语小声地说说。 三、集中交流

1.请一幼儿介绍,随幼儿介绍大家共同翻到相应的页面,鼓励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对同伴的发言进行验证、补充,教师及时围绕某些疑点和知识点进行引导,并随时学习相应的词语和动作。

2.请幼儿把刚才看到的有趣、可笑的事情一起来告诉大家。

(1)如幼儿介绍时对獾的角色有疑惑,教师及时引导:你们都想知道这个动物是谁?(在页面上指认文字“獾”)獾这个动物你们认识吗?以前有没有看到过?看来这本书里的獾是我们不常见的动物,老师下次给你们介绍这种动物的知识。

(2)如幼儿关注到动线明显的书页,如25页,教师可及时引导:你们觉得

獾怎么了?从哪里看出来被马踢得很远?要求幼儿对应图意寻找动线,用手跟随动线表示踢的动作,并运用好听的词句进行描述,如四脚朝天、使劲一踢、“啾”地一声等。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动线,并鼓励幼儿到书中别处找动线。

四、再次自主阅读

1.请幼儿再次看书,进一步寻找兴趣点,知道书不是一次看完的。 2.提出再次阅读的要求:找找书里还有哪些地方是很奇怪的,或者说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想问大家的。

五、第二次集中交流

1.请幼儿介绍阅读过程中觉得奇怪的地方或不明白的地方,同伴间互相帮助答疑。

(1)如幼儿关注第30页的“信”并提出疑问,教师可请会念字的幼儿来读这封信,并引导幼儿从手印观察出这张纸条是谁写的。

(2)如幼儿对书前半部分中关于獾的想象的画面有疑惑(如第7页小鼹鼠变成了鼹鼠卷),可引导幼儿猜测这是怎么回事?谁想的呀?从哪里看出来的?

(3)如出现幼儿对画面的理解有争议(如26页:认为獾一脚踩空掉进了陷进,或认为是被马踢下来的),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大家:你们同意谁的意见?为什么?并播放动画课件——獾被马踢的动画,进行验证。

2.阶段性小结,提升兴趣:这本书我们已经看了两次了,这本书里你记得最牢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看图讲述

活动目标:

1. 学习寻找相关内容的画面,了解图面卷角的图意,能说一段与画面相应的语言(獾找美餐过程的趣事)。

2. 了解一段故事与相关书页的对应关系,对故事发展有感觉。 3. 学习相应的词语。 活动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三个段落的ppt课件;四个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并复习前一课时幼儿感兴趣的画面。

1.出示图书,提问:你还记得这本书吗?这本书你觉得有趣吗? 2.让幼儿自由回忆故事情节。

二、阅读和寻找相关片段(有趣的事情)并讲述

1.提出阅读要求:现在我们要到书里去找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哪页上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以“獾被马踢飞”的这一段为例,让幼儿感受片段讲述。 (1)幼儿翻阅书本,快速寻找獾被马踢的页面。

(2)先请一幼儿完整讲述獾被马踢的事情,要求幼儿运用象声词、动词等丰富词汇。例:大马瞪大眼睛,用后腿使劲一踢,獾就“砰”的一声被踢到了半空中,“咕噜咕噜”翻着跟斗,“啊---救命”大声叫着,“扑通”一声掉落在大洞里。

(3) 教师接着引导提问:从哪一页开始讲獾被马踢的事情?一直讲到第几页才说完这件事情?(引导幼儿寻找相关页面,教师播放相关的PPT课件)小结:原来几个页面连起来才能说完一件事情。

二、幼儿再次自主阅读。

1.交代阅读要求:现在我们也要寻找,一段一段地看书,可以自言自语,要用好听的话去说完整的一件事情。

2.教师关注幼儿看书的状态,鼓励幼儿自言自语。引导幼儿关注“连页”、“卷角”等特有的画面结构。

三、集中交流。

1.重点组织幼儿互相补充,形成一段描述性的语言,学习好听的词句。可以根据需要鼓励幼儿用手势动作进行演示,和幼儿一起议论此时角色的心情和行为。

2.帮助幼儿理解卷角,梳理故事片段。

根据幼儿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教师帮助分析和追问。

如幼儿讲述獾抓鼹鼠的片段,教师让幼儿寻找该片段从哪一页开始?到哪一页结束?(正文从第四页开始,到第九页结束)教师随机出示第十页左上角和第

十二页左下角的两个卷角,并播放该段Flash课件,和幼儿一起把獾抓鼹鼠的故事片段讲完,让幼儿感受片段的完整性和卷角的作用。

四、幼儿再次阅读。

提出阅读要求:再到书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片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段故事。 五、幼儿集中反馈

1.幼儿尝试看课件讲述片段故事。

2.对特别感兴趣的页面鼓励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用2个手指表示兔子,拳头做獾,边做边说。用上好听的象声词,如“嗖”、“蹦”等。

第三课时 编讲故事

活动目标:

1. 会按画面的顺序编讲故事,愿意评说故事角色的行为,理解“美餐”的含义。

2. 学习互相补充,感受与同伴共编故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书人手一册;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阅读经验

出示图书,提问:獾的美餐到底是什么?为了这个美餐。它找了几次? 教师和幼儿一起寻找书上的相关书页,确认故事中的几个片段。并把它以组合的画面展现在屏幕上。 二、幼儿编讲故事

1.提出阅读要求:找一个好朋友,选一段故事,互相说说。 2.幼儿自找朋友边看书边互讲一段内容。 三、集中讲述

1.教师带领幼儿按书页的顺序编讲故事,开头和结束部分集体讲述,中间四个片段分别派代表讲述,同伴参与补充。

2.要求同伴讲述时仔细倾听,听的时候要听什么地方说的好,什么地方有道理,什么地方需要帮助的,什么地方有好听的词。

四、分析故事

1.观察封面,指认书名。提问:什么叫美餐?獾的美餐是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美餐进行分类——动物、植物;已有的、想要的。为下次认识獾做好铺垫)

2.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讨论:你的美餐有哪些?

第四课时 科学活动:认识獾

活动目标:

1.有观察和描述獾的生活习性的愿望,对獾的行为好奇,敢于发问。 2.学习倾听和记忆视频中的关键词语和镜头,知道獾是一个可爱的兽类动物。

活动准备: 獾的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幼儿对獾的已有经验。

1.引出话题:书里的獾是怎么样的?真正的獾又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表述自己关于獾的知识经验。)

2.如幼儿说到獾既吃植物又吃动物的饮食结构,教师可归纳“杂食动物”。 二、观看视频,了解知识

1.提出观看要求:今天来看看真的獾,看好之后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觉得最奇怪,或者特别有意思的是什么。

2.完整播放獾的科教片(无声)。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觉得奇怪的地方?

幼儿讲述,同伴补充,自由发表看后的感受。

3.分段播放视频(无声),看一段,说一段。鼓励幼儿随时提问,教师及时地回放某些镜头,让幼儿验证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1)看第一段,重点发现:獾吃肉食动物——尖牙(学习词:锋利)——尖尖的爪子——属于兽类动物(有皮毛、四条腿、锋利的牙齿)

(2)看第二段,重点发现:獾住在草丛里——野生动物(生活在野外的动物)如幼儿对獾的多种称呼有疑问,教师可结合人的多种身份进行解释:一个动物有很多名字,因为是从獾的不同角度来说的,野生动物,哺乳动物,兽类动物??这就像一个人会有很多称呼??

(3)看第三段,重点发现:獾到底是死了,还是休息了,还是中毒了? 4.完整观看视频(有声)。

(1)收集幼儿的新发现,如獾的武器有爪子还有牙齿,爪子还是工具,能刨地。

(2)用抢答的方式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提问: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洞?为什么獾在抓小动物的时候总有两个动物跟着它?(苍鹰和豺跟它抢夺食物,反映大自然的生物链)

三、归纳总结,提升经验

组织幼儿说说自己看后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按照幼儿的信息重播相关的镜头,总结獾的特性——野生、杂食、哺乳、抗毒。

第五课时 欣赏文本故事

活动目标:

1. 有欣赏文本的热情,能寻找好听的词句和相应的符号,学习跟上老师的朗读指看文字。

2. 学习自编有关三个小动物在洞中生活的小故事,感受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和书、词卡、有关卷角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几课时的阅读经验

1.回忆科教片中獾的几个可爱场景,说一说真实的獾和图书里的獾有什么相同之处(如挖洞、贪吃等),录像里的獾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有抗毒功能)

2.回忆书名,提问:美餐是什么意思?(最喜欢的东西,偶尔才能吃到的)你们吃过什么美餐?(理解獾每天吃的蔬菜,水果,蚯蚓都吃厌了,所以它想吃些鼹鼠,兔子,老鼠这些美餐。)

二、教师有声有色地朗读文本故事

1.听教师朗读文本故事,确认封面、封底、扉页、环衬。

2.向幼儿提出听的要求:在教师的朗读声中指点文字(教师讲故事的时候,请幼儿伸出食指,老师一边读,请你们一边用食指点过去。)

三、欣赏典例,理解词句

1.你觉得最好听的是哪几页?为什么喜欢这几页?

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及时出示词卡,带领幼儿朗读,并用多种方式理解: 如:“呣??嗯??嗯??”(P15)——教师可自然地渗透省略号的认知,并通过自己有声有色的朗读让幼儿理解所表达的不一样的意思(第一个呣表示“怎么回事”,第二个嗯表示“让我想一想”,第三个嗯表示“哦,有了!”),并跟着教师学一学。

如:不请自来、讨厌(P30、31)、兴冲冲、P4、5)、敏捷(P16、17)等形容词——教师可以用语言和相关的事实进行解释。

如:滑、扭、蹦等动词——让幼儿用动作表示。 四、朗读封底,理解寓意

1.提问:看了这本书,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教师朗读封底的文字,解释书中的寓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2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