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案

更新时间:2024-02-28 06: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课 题 实 验 方 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改革召唤“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者在合作小组的环境里发布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例如彼此尊重、理解和宽容、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等等,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能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总结到:“学生们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库利克也认为“学生的讨论小组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听课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2、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实效,拒绝作秀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认同,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热下,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走了样,许多教师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窄化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变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变课堂桌椅的“秧田式”排列为“圆桌会议式”的摆放??课堂中,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成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

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们掐好讨论的时间,示意结束时,学生总能迅速安静下来并派出一名代表发言。汇报时,常常是说:“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真的有效吗?因此,我觉得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达到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理论价值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将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起到教学指导作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式也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的片面的认识、错误的做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使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合作学习。

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习交流,学生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解决的问题:

调查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内涵的认训,以及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强化老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合作学习进行了阐述,它把“合作学习”列为新学习方式的一种,并且指出:现今提倡合作学习,旨在改变过去单一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分工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人民文学》2004年第一、二期的“走进新课程”栏目中,刊登了新课程学习方式专题之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作者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硕士刘吉林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坦。在文中,作者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即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作者还详细论述了合作学习中的异质分组、角色分配、合作意识的培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等。

国家级刊物《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甘肃教育》和《未来导报》等,也对“合作学习”有许多的论述。有论者认为:合作学习是新概念语文的一种,它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班级授课作为课堂教学主要形式的局面。也有论者认为:合作学习是老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有论者

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

通过以上的理论学习,使我们了解了国内外教育家、学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也使我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更使我的研究有了理论依据。依据这些理论去指导研究实践,使减少中的盲目性,使实践上升为更高的理论有了保证。

四、理论假设 五、课题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宗旨,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

即: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六、研究的内容和措施及方法 1、研究内容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开展有。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2)、学会讨论 (3)、学会表达

(4)、学会组织 (5)、学会评价 2、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2)文献资料法(3)行动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 具体操作方法:遵循主动性和实践性原则,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题的研究,课题分阶段进行实验,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完善实验方案,形成科学、可行、便于操作的小学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七、研究过程和步骤 1、研究思路

根据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我首先查阅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文献、资料,吃透其内涵,了解目前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状况,深入本校课堂具体实例,访谈师生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和想法,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在课堂中实践、总结、调整假设,邀请部分校内教师参与实验,收集典型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念,撰写论文,分学期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形成总的实验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2、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是2011年12月——2013年6月,具体过程为: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6月)调查论证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启动实验,全面推进阶段。 第三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调整完善方案深化实验阶段。 第四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总结成果阶段。 八、主持人技能分析及保障条件

主持人介绍:董仁民,大专学历,学校书记校长,在教学一线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多篇论文在市以上刊物发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制度保障:自加压力,制定相关的研究制度来规范研究行为。

时间保证: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国内外相关

课题的研究动态,积极开展研究活动。

资料及人员保证: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向有关教育科研专家请教,定期作课题研究指南,保证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本人购有电脑并连接宽带,以方便资料的检索。

经费保证: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凡与经费有关事宜,学校都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活动影像资料

2、《小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常见形式》论文集 3、《小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常见形式》案例集 3、研究报告 十、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学习方式的变革》 杨九俊 4、《走进新课程》 朱家珑

5、《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陈旭远

课题的研究动态,积极开展研究活动。

资料及人员保证: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向有关教育科研专家请教,定期作课题研究指南,保证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本人购有电脑并连接宽带,以方便资料的检索。

经费保证: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凡与经费有关事宜,学校都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活动影像资料

2、《小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常见形式》论文集 3、《小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常见形式》案例集 3、研究报告 十、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学习方式的变革》 杨九俊 4、《走进新课程》 朱家珑

5、《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陈旭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e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