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6-10 13:4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成绩及经验

1、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05年县域经济的GDP由2003年的7966.8亿元增加到14650.1亿元,年均递增18.74%;县域财政收入从277.35亿元提高到502亿元,年均递增26.93%,经济强县、强市纷纷崛起,在国家统计局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评中,山东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逐年增加,到2005年我省已有19个县市进入百强县行列,县域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态势。

2、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为发展县域经济,在不到3年时间里,省委省政府根据变化的实际,连续2次出台《推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意见》,从财政支持、税费优惠、金融服务、建设用地、人才支持、对口帮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障政策,扫清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3、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不断升华。经过多年积累总结,我省已经形成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那就是:按照省委?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发展战略,做到城市农村、三次产业、经济社会?三个联动?,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着力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强化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三个关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农民收入、财政收入?三个增加?,使全省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著优化,社会事业显著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加强,全面开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1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1.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平衡。我省县域经济的GDP总量很大,但人均GDP、人均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人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等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存在明显不平衡,尤其在东西部地区之间表现得最为突出,全省91个县市区中仅有30个强县,且大多分布在东部,西部有为数不少的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有的县还是农业弱县;

2、投资主体单一,资金制约比较明显。目前,我省县级投资仍以银行信贷和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投资主体单一,县域经济发展受资金约束问题突出。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融资难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

3、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当前,建设用地指标紧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绝大多数县普遍反映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受此限制,加大了招商引资难度,影响新开工项目建设。

4、生产成本高,能耗大。我省县域经济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致使部分行业成本上升,亏损面加大,这也反映出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还不高,增长方式粗放,效益不优,单位产出的原材料、能源消耗过重。

5、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不足,竞争力仍不够强。 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熟练技术工人短缺,限制企业生产经营上档次、上水平,这在民营及中小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6、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我省县域经济存在产业产品结

2

构不够合理,主导产业拉动作用不够突出,协作配套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仍不够强等问题。县域工业体系中多数还属传统产业,新型产业不够多,实力不够强;不同县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盲目追求全面发展,特色和优势还不够突出。

7、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省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有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尤其在财税、金融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政策扶持。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推进县域综合改革,扩大并落实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凡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不需要国家和省里预算内投资的、不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其审批权都应该下放到县一级;凡是能一步到位将审批改为备案的,应该一律取消审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权、外贸进口权也应该下放至县一级;对于少数根据法律法规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应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审批。要理顺条块关系,赋予县(市)级政府更大管理权限,强化对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2.突出发展重点,实施分类指导,加快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指导各县市区始终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立足发展优势,选准发展特色,抓住当前产业重组的机遇,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本地特色资源开发、为城市工业配套办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支持能耗低、产出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高县域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竞争力。二是坚持发展服务业,全面繁荣县域经济。我省的县

3

域服务业发展滞后,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下一步,围绕发展县域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省内大型骨干零售企业、供销系统和邮政物流系统服务触角,要向县乡村延伸覆盖;结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和改造,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发展现代旅游业,大力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有重点地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等专项旅游精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之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动县域经济国际化。

要坚持招商引资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相结合,与壮大县域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园区建设相结合,与改造提升中小企业相结合,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与扩大对外贸易相结合,走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政策和服务为辅助的专业化招商引资路子。在外贸出口方面,要继续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抓好加工贸易。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在做好?引进来?工作的同时,要下力气做好?走出去’’的文章,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内的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走出去,走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发展民营经济明确的目标和政策,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重点是营造良好氛围、搭建载体和提供优质服务,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凡是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切政策措施一定要到位,一切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一定要清除;要突出重点,大力扶持有基础、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尤其要结合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鼓

4

励民营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使现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上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民营经济在重点产业形成气候、重点行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形成品牌。 5.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化地方金融功能,切实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融资难题。招商引资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融资难题的关键,要牢固树立山东以外都是外、县域以外都是外的观念,都要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摆在非常重要的位臵,要通过扩大开放,千方百计把项目、资金引进来,解决县乡工业引进技术、设备方面的缺口;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快建立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由政府出面,采取政府拿一块、企业拿一块、民间筹一块的办法,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相应担保,推动银企合作;与此同时,要采取政策性、商业性等多种担保方式,大力推进产品配套企业间的信用担保;进一步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吸收引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拓宽县域融资渠道。政府要引导商业银行在加强对县级基层行信贷监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对县域经济的信贷资金投放量,扩大基层行的授信权限,在县域吸收的资金要更多的用于县域。

6.统筹规划,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矛盾问题。一是在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建设用地指标臵换、农用地指标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周转以及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异地调剂使用、基本农田异地代保、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等政策,千方百计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必需的建设用地指标供应;二是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改革建设用地审批办法,提高审批效率;三是积极试行和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依法办理

5

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前提下,允许通过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兴办企业。同时要加强对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的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7.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点,不断拓宽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增加非农收入;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方向,以小城镇为平台,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和各类园区集中,吸引农民就业创业,繁荣农村经济。

6

9、加强领导,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要加强县级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提高县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决策水平;二是加强县级领导班子的制度建设,完浩县级班子的政绩考核办法,引导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一心…意谋嚣展上;三是要加强县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增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反对形式主义,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方法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加强省市两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建议省委、省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成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专门办事机构,负责制订有关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负责各项经济管理权限的下皎干女策措施的落实协调,负责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以及统筹安排县域经济发展等相工作。省、市有关部门以及垂直管理部门,一方面要确保该下放到县级的权力全部下!到位;另一方面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要全面动员、;下联动、多方配合,形成社会各界都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5〃与壮大园区经济相结合,加快县域的小城镇建设,构筑?工、贸、城?一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各县市发展工业园区、民营园区和开发区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地方过多、过滥、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下一步应进行适当集中、规范和完善。今后在园区建设上重点应解决好三个问题:第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境不优的问题;第二,理顺管理体制,使园区真正享有国家和省市赋予的各项应有的权利,进一步放开政策,实行全程服务和挂牌保护制度,解决软环境不优的问题;第三,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引导园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引导各级各类企业有序向园区集中,解决好企业布局分散而现有园区膨胀不快、园区之间产业雷同以及恶意竞争问题。园区经济发展要

7

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加快县城建设和重点培育的中心镇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而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县城和中心小城镇建设;二是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多元化增加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坚持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入机制。省里应注入定的启动资金,专门设立农村小城镇建设专项扶持基金;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农村的资金潜力,以政府投资作为?药引子?,想方设法激活民间投资;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做好经营小城镇的文章。 三、县域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紧迫意识。目前,我省县域工业的发展既面临传统产业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挑战,也面临我省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时期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要进一步突出对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发展快的地区,要放宽眼界,多与发达地区比差距找不足,在抓大(大项目、大企业)、抓新(高新技术)、抓外(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抓优(特色、优势)、抓人(人才)上实现新突破。县域工业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克服?重客观条件,轻主观努力,看有利条件少,看不利条件多?的思想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选准突破口,加快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式赶上。

3、 尽快开展省直管县试点工作,扩大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构建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的体制优势。首批可在全省30强县、30个弱县中选择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待成熟后逐步推开。

【四)发挥市场配臵优势,推进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协

8

调、健康发展 市场是配臵资源的主要手段,全力发挥市场优势,对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各县域要确实建立各类产权交易、商品交易、原料供应基地,只有市场机构健全了,才能全面发挥市场配臵优势;要建立各类市场保障机制,强化自由 竞价、公平交易,打击市场保护行为;要给本地企业、外地企业、外资企业对等的各项政策,避免?重内轻外?、‘‘重外轻内’’等各类歧视性做法;要落实各项反垄断措施,鼓励竞争、鼓励创新。

(五)通过恰当使用产业政策,促进县域产业高度化、优质化。各县域在产业政策的应用上要十分谨慎,对特定产业的帮助、扶持乃至一定程度的?保护’’是需要的,然而,不能以产业政策为?借口。弱化本县域的公平竞争环境,更不能人为的造成行政垄断,妨碍企业低成本进入、退出,如果真造成这种境况,那将极大阻碍本地经济、工业发展。产业政策可以以一定的优惠措施鼓励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但不能对所支持、扶持的产业的效益产生实厨胜影响,那样将降低企业进取精神并导致?寻租?行为丛生。恰当使用产业政策,能有效促进产业的高度化和优质化。需要注意,高度化只是手段,优质化才是目标。各地要按照本地实际提升管理水平。

(六)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提升管理水平

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扶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延伸、规模扩张中的支撑作用,带动和辐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继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

9

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企业财务、成本、质量、营销、安全等管理工作,积极学习和采用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品牌立企、技术兴企、管理强企?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信誉高、叫得响的县域工业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七)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体制

1、组织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认真把握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在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的前提下,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为县域工业发展留有空间。

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臵土地资源,建立向高产出领域、高产出区域、高产出项目进行倾斜的差异化用地指标分配政策和机制。综合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合理指导产业结构和布局,实现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重点保障投资效益好,回报率高、降耗节能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督促企业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实行标准厂房建设。鼓励?零增地?招商、厂房加层翻建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方式和措施。

3、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制定土地供应标准,建立项目用地准入制度,对单位面积投资额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予供地。对省里下达到各县的土地指标进行定期调度,建立省、市两级土地调配机制,对闲臵和低效利用的收回用地指标。 4、盘活存量和闲臵土地,挖掘供地潜力。~是做好乡镇撤并后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合理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集聚效应。二是积极鼓励通过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滩涂、废弃矿山等非耕地和未利用地、旧城改造、平(房)改楼(房)等措施开发出一部分土地用来增加建设用地。

10

(八)改善金融环境,创新金融服务

1、加强诚信建设,加大对失信惩诫力度。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工业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各级政府要在银企合作、改善银企关系方面发挥更好地引导和协调作用,只有政、银、企?互动’’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县域工业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实

2、进一步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配套信贷政策。人民银行要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面向县域工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服务种类,金融机构适当改革信贷审批方式,改变目前信贷资源过分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局面。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差异,以经营能力、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为主要判断标准,制定适合县域工业发展特点的评级标准和贷款条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推出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满足县域工业发展的金融需求。

3、创新融资机制,拓展多渠道融资。特别是在利用外资和引导民间资金方面积极探索,走出新的路子。探索多种类型的担保方式,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逐步形成由省、市、县多层次担保机构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再担保机制。建立项目推介制度,通过举办项目推介活动,实现银企对接。 (九)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一是整合全省人才中心资源库,建立全省统一的,与全国各省市联网的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和人才服务机制。二是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大胆引进管理型、技术型、营销型、外经贸型优秀人才,落实各项优惠待遇,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快高素质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努力为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四是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制度,整

11

合现有资源,改进办学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好三个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一要克服松劲情绪,增强拼搏意识。是不断进取还是松劲懈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次到南方参观学习的几个县(市、区),去年GDP增长大都超过20%,有的接近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下一步的发展还再加快。江阴市过去五年GDP年均递增19.2%,去年达到788亿元,财政收入五年增加83亿元,达到108亿元,年均递增34.1%。在经济总量这么大的情况下,他们提出的?十一五?目标仍然是再翻一番。现在,对每一个县来讲,都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发展落后,发展慢了也会落后。只有奋力拼搏,坚持不懈,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二要克服自满情绪,增强争先意识。要清醒看到我们与南方省市一些先进县的差距。三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开拓意识。在困难面前是敢于迎接挑战、知难而进,还是畏首畏尾、知难而退,结果大不一样。这几年,各个县都勇于克服困难,发展都很快。上午大会发言和受到奖励表彰的县(市、区)都表现出知难而进、敢于拼搏的精神状态。要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挑

12

战,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发展快的县(市、区),要紧盯全国最高水平,不断突破自我,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中等发展水平的县,要瞄准强县,加倍努力,奋力赶超;欠发达的县,要急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每个县都要树立远大目标,以饱满的热情,拼搏的精神,奋发有为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千方百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推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按照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发展战略,做到城市农村、三次产业、经济社会“三个联动”,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着力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强化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三个关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农民收入、财政收入“三个增加”,使全省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著优化,社会事业显著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加强,全面开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13

的新局面。

(一)坚持统筹城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在工作上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突出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从全省来说,要坚持?三条底线?,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非农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要突出解决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继续搞好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社会保障等建设,切实解决农民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饮水安全和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三要突出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要跳出农业抓

14

农业,把新农村建设放在整个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加以统筹考虑,走工农联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路子。特别要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和各类园区集中,吸引农民就业创业,繁荣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省里要继续抓好县,市县要抓镇,培植经济强镇,促强扶弱带中间。有的地方这方面工作抓的早、做的好,主要做法就是简政放权、引进项目、给予扶持、激发活力。四要突出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五要突出规划先行,实事求是,分类指导。要区分轻重缓急,抓住建设重点,把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好,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各县情况不同,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反对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

(二)坚持工业强县,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践证明,这几年我们把发展工业作为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是抓对了,工业上去了,县乡发展就上去了。工

15

业强则县域经济强,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工业强县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一要善于发掘优势,选准发展着力点。这些年全省各地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龙口、广饶、寿光、荣成、东阿、平原、五莲等县市,都是将自身优势培植成为特色工业经济。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要立足实际,选准方向,集各方之力,把潜在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特色鲜明的工业优势。二要善于抓住重点,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是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许多工业强县,都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全县工业发展。培育主导产业,要突出创新先导,围绕主导产品,发展配套经济,将产业链条做长、拓宽、增厚,形成特色明显、分工协作、集群发展的产业体系。县域工业发展也要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大企业品牌带动和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要在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创新型的县。三要要注意用好资金、土地,选好选准项目,外资内资一起来、一起上,招来一个带动一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强劲的发展后劲。

(三)坚持发展服务业,全面繁荣县域经济。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省的突出薄弱环节。2005年,我省三次产业比重

16

为10.4:57.5:32.1,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低于江苏、广东、浙江2.7、4.6、6.8个百分点。这些差距同样反映在县域服务业发展上。全面繁荣县域服务业,既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壮大全省服务业的关键环节,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各级要切实提高对发展县域服务业重大意义的认识,通过发展服务业,拉动消费,拉动就业,拉动财政增收,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围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以大型骨干零售企业、供销系统和邮政物流系统为主体,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向县乡村延伸覆盖。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和改造,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二是健全和完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能力,探索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信贷担保机构。政府投入和金融信贷要向县域经济、农村发展倾斜。2005年,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新增2006亿元,其中对?三农?贷款新增283.9亿元;今年1-4月份,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76.7亿元,其中对?三农?贷款新增166.3亿元。三是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我省的西霞口、南山村、房干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

17

大产业,发展上了层次水平。要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发展现代旅游业,大力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有重点地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等专项旅游精品,促进我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四)坚持节能环保,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推进资源减量化和废物资源化,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路子。要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小流域、农村街道和县乡驻地的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物废气废渣和生活垃圾排放,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三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创造更多的绿地,使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坚持体制创新,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机制问题至关重要,机制活则县域经济活。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突出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改革,积极解决当

18

前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监督管理、政策支持上,与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唱主角、当主力。二要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要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转到示范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同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要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建立小额信贷担保机制,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切实解决县域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要善于运用企业债券、上市融资等

19

办法,搞好资本运营,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依法规范征地程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办法,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一)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是欠发达地区其支撑程度就越大。按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县域经济会逐步提升为城市经济,随着这种提升,县域经济在整个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下降。但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经济将占有重要比重。如省会城市济南,县域GI)P所占比重仅为25.5%,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所占比重为31.7%;青岛市县域GDP所占比重为48.5%,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所占比重为45.。%;而西部地区的德州市县域GDP占80.3%,滨州rf丁占78.2%,聊城市[与}。。〃。?,菏泽市占83-4%,这四个市的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84.9%、85.o%、 ;。。〃。?、。。〃。?。越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就越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在全国前列。自1990年以来,山东各级政府;在搬世?高效?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大做文章,各县市立足当地区何和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了一大批高、新、特、稀的种养项目,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使山东农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如山东蔬菜保护地栽培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5%pA~,其中日光温室栽培面积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45%,各种i高档菜、精细菜、特色菜花样繁多,可谓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大菜园子?。有的农:作物和畜牧品种己形成了自己的品粹优势,如栖霞的苹果、

20

莱阳的梨、大泽山的葡萄、肥城的桃、莱芜的?三辣?、峄城的石榴、章丘的大葱、苍山干U金乡的大蒜、沾化和无:棣的冬枣、曹县的鲁西黄牛等都是全国知名的品牌,一大批特色水果和畜产品在国内外

市场上己具有绝对竞争力。伴随着?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迂l速,各地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为依托,瞄准国内外市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基本形成了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地批发市场带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专业大户带动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也化格局,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

农户,大大地延伸了产业链条,既使农民增收,又使财政增效,并有效地促进了农利工业化进程。

3〃特色经济比较突出。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一批特色经济的典型,有的特色经济项目甚至与县市名称齐名,甚至成为县域的代名词。如一捉到?贸工农一体化?就会想到诸城市;一提到南北两大?菜园子’’就会想到苍山和寿光;.一捉到?阿胶?,就会想到东阿;一提到蔬菜加工和出口就会想到莱阳;一提到羊毛衫加工就会想到海阳; 一提到石材加]:就会想到莱州和平邑;一提到黄金生产就会想到招远;一提到石雕就会想到嘉祥。全省围绕特色经济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小区,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规模效益的提高。

4.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力量。2003年, 91个县市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的有近40个县市,其中宁津县达到了 72.3%,昌乐县达到80%PgA。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30%。在许多县市民

21

营经济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整个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并且是财政收入的主体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5.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几乎各个县市都规划有类型不一的经济园区或开发区,不同的园区有不同的特色,园区经济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融为一体,产生了巨大的?十力、同力量?。

6.招商引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大?动力源?。各县市己普遍树立起?县域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均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招商,千军万马招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大开放、大招商热潮,可谓是轰轰烈烈,盛况空前。招商引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动力源?。

7.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县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县域产业结构正在实现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2003年,全省县域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7.0:53.2:29.8,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已接近一半。 8.县域生产力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集聚效应凸现。一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批经济强镇迅速崛起,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县域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快速膨胀,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三是工业园区、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小区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区域经济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9.一批经济强县、强市纷纷崛起,县域经济呈现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在国家统计局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评中,山东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逐年增加,2000年13个、2001年14个、2002年增加到15个、2003年16个,

22

2003年百强县市的GDP平均为156.09亿元,是91个县市平均数的2倍多,2004年16个百强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191.98亿元,是91个县市平均数的1.99倍。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b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