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现句

更新时间:2023-10-25 02: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存现句

1.存现句含义

存现句,指的是说明某处或某时有某人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如: ① 河里漂着两只船。 (存在) ② 前面来了两个客人。 (出现) ③ 昨天走了两个陌生人。 (消失) 这类句子在结构上大都可以分为三段:

首段是一个表示时间或者处所意义的名词性成分,如上边三例中的“河里”和“前面”和“昨天”。

中段是一个表示“出现”、“存在”或“消失”意义的词语,如其中的“漂”、“来”和“走”,称为“隐现动词”。

末段通常是一个表示“出现”、“存在”或“消失”意义的实体名词,如上述三例中的“两只船”、“两个客人”和“两个陌生人”。

2.存现句的种类

汉语的存现句可以根据句中动词的种类分别为以下两个种类:

(1)以上述①为代表,句中动词表示“存在意义”,整个句子具有“存在”意义的“存在句”。

(2)以上述②、③为代表,句中动词表示“出现”、“消失”意义而整句表示“隐现”意义的“隐现句”。

下边分别描述。 (1)存在句及其特征 a.存在句

存在句,是说明某处存在某人、物的句子。基本结构是: 某处+存在动词+某人、物 如:

① 墙上挂着几幅画。 ② 桌子上有几本书。 ③ 路西边是一片草地。

b.特征

存在句的特征说的是其主要结构成分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b1. “V存在”:通常是表示“安置”意义的动词,如“挂、摆、放、刻、插、堆、穿写、画”等等。“V存在”之后通常附带“着”,表示存在,如上述例①。也有时附带“满”,表示“尽是、全是”等意义。如: ④ 天空上缀满了小星星。

还有时,“V存在”后边加“了”,用法和加“着”一样,“着”和“了”可以互换。如 :

⑤ 墙上挂着(了)几幅画。

⑥ 四周围着(了)几十个人。 偶尔也有V后不加助词的例子: ⑦ 条案前立一张红木方桌。 但很明显,这种例子的自立性显然也比以上几种句子差,它出现的前后一定还存在其他句子。

b2. 宾语通常是无定的,而且通常不是单个的名词:它一般由“一个”或“几个”意义的数量词语来修饰。

如上述⑤、⑥:

⑤ 墙上挂着(了)几幅画。 ⑥ 四周围着(了)几十个人。

b3. 有时,宾语是一个专有名词,前边也可以出现“(一)个”,但有时这个修饰语也可以不用:

⑦ 中国古代有个秦始皇。

⑧ 广场上耸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2)隐现句及其特征 a.隐现句

隐现句,指的是说明某时、某处出现或者消失了某人、某物的句子。 如:

① 店里走了一伙客人。 (消失,位移性消失) ② 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 (出现,原点性出现)

b.特征

有以下几个方面:

b1.V隐现:通常含有“出现”、“消失”意义,有两类:

V隐现1:“位移性的V隐现动词”,指句中动词或动词所附带的趋向补语具有位移性意义。 如:

① 对面来了两个人。 (位移性出现) ② 门洞里飞走了一只鸟。(位移性消失)

V隐现2:“原点性的V隐现动词”,指的是动词及其所带趋向补语都不涉及空间变化。 如:

① 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原点性出现) ② 村子里死了两个人。 (原点性消失)

b2.V隐现的后边通常带趋向补语或者助词“了”: ① 荒地里走出几个人。 (带“趋向补语”) ② 老张家昨天来了几个人。(带“了”)

b3.宾语通常是不定指的名词语,常常用“一个”“几个”等数量词语修饰。

有时,宾语不含数量短语,但末尾带语气词“了2”。如: ① 来客人了。(和“客人来了”比较) ② 张家丢钱了。 存现句,是汉语各种句式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其中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是”字句

1.“是”字句的含义 (1)“是”的界定

构成“是”字句的“是”,有以下特征:

a.可以接受副词的修饰。如: 这些都是你的。

b.可以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如: 是不是有人来? c.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你是老王?——是。

(2)“是”字句的含义

以上各例都是“是”字句:其中各句的谓语都含有一个“是”,“是”在这些句子中充当谓语的核心。由此可见,所谓的“是”字句指的是: 由动词“是”作谓语核心的动宾谓语句。 所以,“是”字句的结构模式是: 主+“是”+宾

2.“是”字句的类型

“是”字句在汉语的语言活动中运用广泛,使用频率高,表现灵活多样,类型也比较复杂。这里主要以结构为纲,先从结构上分类,再从意义上分析“是”字句各结构类型在表义上的差异。 (1)名1+是+名2

这是汉语“是”字句用法最为灵活的一种,具体情况又区别为以下几种情况。 a.表示同一关系的判断:其中,名1=名2,如: ① 我是小王。

② 小二黑是二诸葛的二小子。

b.表示种属关系的判断:其中,名1〈名2。如:

① 他是北语的学生。 (他是北语学生的一员) ② 杜甫是河南人。 (杜甫是河南人之一) c.表示比喻、借代。即:用名2比喻、借代名1 。如: ① 金旺他爹是刘家峤的一只老虎。 ② 她就是一株盛开的美人蕉。

③ 两个老爷一东一西。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d.表示存在。模式是:名1+是+名2,其中,“是”等于“有”。如: ① 靠西墙是一张大床。

② 四周是高低不平的远山。

如果“是”前边还有状语,有时不能用“有”替换: ③ 四周全是大山。≠四周全有大山。 e.宾语从某个方面对主语加以说明。如:

① 老王是个慢性子。 (性格) ② 小李是瘦高个。 (身材) ③ 回国日期,老张是明天,老李是后天。(时间) ④ 这次实习,一班是上海,二班是杭州。(处所) ⑤ 这次排练,小王是东郭先生,你是狼。(角色)

(2)名/非名+是+名/非名 a.说明原因,如:

① 人家是不知道,才来问你。 ② 他不去旅行是身体顶不下来吧? b.说明目的,如:

① 我来中国是学汉语。

② 他是来检查工作,我是来学习。

c.表示申辩,基本格式是:“是X不是Y”或“不是X是Y”。如: ① 这是进,不是出。

② 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

(3)X是X,(Y是Y)

a.强调主、宾同类──单项式,“是”的前边有“就、总、到底”等等。如: ① 事实就是事实。 ② 对的总是对的。

b.表示两类事物界线分明,不会混淆──双项式:X是X,Y是Y。如: ① 字写得横是横,竖是竖。

② 老王这人一向公是公,私是私。

c.表示转折,模式为:X是X,就是……。如: ① 他这个人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功。 ② 这东西有是有,就是不能用。 (4)是X就Y,表示某事“没有例外”。如: ① 这种事,是个人就会。 ② 这人,是节目就看。

总体上说,汉语的“是”字句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句子,一方面,由于“是”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句式使用上的广泛性,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有”字句

1.“有”字句的含义

(1)“有”字句的界定

a.“有”是个非动作动词,基本意义是“领有”或“存在”,此外,还可以表示 “发生”、“出现”、“列举”、“包括”以及“达到”等等。 b.“有”能受副词“没”的修饰,不受“不”的修饰。

(2)“有”字句的含义

这里的“有”字句,是由动词“有”参与构成的动宾谓语句。如: ① 我有一本书。 (具有/领有) ② 山上有许多石头。(存在)

2.“有”字句的类型

如前所述,“有”的基本意义是“领有”、“存在”,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意义,“有”的意义不同,其用法也有不同。这里根据“有”的不同意义、用法,将“有”字句归为以下五种不同的类型。

(1)表“领有”、“具有”,模式是:名1+有+名2。具体情况又有以下几种: a.宾语和主语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如: ① 人都有两只手。

② 大桥有十四个桥墩 。 b.宾语表示主语的某种属性。如: ① 这件事有重要的意义。 ② 那只狗很有灵性。

(2)表示“存在”的“有”字句。模式是:时间词/处所词1+有+实体名1。如: ① 屋里有人。 ② 地上有水 。

有时,句首处所名词的前边用了介词来表示强调“处所”的重要性,这时,处所名词的后边通常有停顿:

① 在墙角,有一个大铁柜。 ② 靠窗户,有一把竹椅。

有时,有前边的“时间、处所”名词可以省略,形成“有+名词”的格式,常用于感叹句中:

① “有情况!”他一边喊,一边往外边奔。 ② “有贼!”高玉宝大喊了一声。

有时,表示“存在实体”的名词也可以放在“有”的前边: ① 桌面上中餐西餐都有。 ② 山上茶花杜鹃花都有。

(3)表示“发生”或“出现”的“有”字句。模式是:名+有+动。如: ① 他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② 孩子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里的“有”通常可以用“出现”来替代。此外,此时的“有”后边可以带“了”。 这是“有”的特殊用法。可以看作是“名1+有+名2”格式的类推。

(4)表示“列举”、“包括”意义的“有”字句。有三种具体情况。

a.名+有+联合短语/数量短语,名词与“有”后面的联合短语或数量短语是同类事物。如:

① 人造纤维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和醋酸纤维等。 ②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二十多人。

b.名+有名X+名Y……,名词等于“有”后面各名词之和。 ① 来客,有送行李的,有拿东西的,有送钱的。 ② 操场上的人,有跑的,有跳的,有打篮球的。

c.名+有+数量名:宾语表示主语所指的数量,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① 一年有十二个月。 (数量名) ② 这本书有二十二页。(数量名) ③ “大”字有三划。 (数量)

这当中的“有”在意义上大致相当于“包括”、“等于”、“是”等等。

(5)表“达到”意义的“有”字句:名+有+名(约量/概数)。如: ① 这人有三十多岁。

② 刀的长度有一尺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