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笔记(全)

更新时间:2024-01-14 09: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概论

学习本门课的目的

在开放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具有总体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和结构;-知 认识人们的社会行为、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识 掌握社会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与视角,“社会学”地看待社会现象。-懂 走出校门,适应社会。-行 如何学好本课程

走出校门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经常关注并思考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并记录你的想法; 多读点书,从理论大家身上学习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式; 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在碰撞中明晰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本课程的阅读和参考书目

(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伊恩·罗伯逊:《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孙立平主编:《社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殷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修订版),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1993年版。 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 绪论: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社会学 第一部分

一、社会学是什么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它研究什么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第二部分

一、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历程 二、创立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三、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四、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主要流派 五、社会学在中国 一、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人类是如何互动的?社会公正与平等??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个体、群体、社会组织??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试验、观察、第二手资料分析 学科要求:客观、价值中立

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社会学本质上一门经验科学,它不仅要分析和解释经验现象,还要建构和提出可检验的理论。不断地反复地进行经验和理论之间的对话。 社会学关心的话题:

社会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它研究什么

1

1、经典社会学家对研究对象的两种观点 2、中国社会学界对研究对象的几种观点 3、一个综合性的观点 4、社会学概论的基本主题

5、小结:学科界定与科学研究的不同 1、经典社会学家的两种观点 (1)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观点 (2)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1)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观点

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第一位正式的学院派的社会学教授。他对社会学的理解是: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或者说社会事实的科学。社会事实外在于、独立于个人,对个人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他是从社会结构层面上来界定的。

参见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2)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他对社会学的理解是:“社会学应该称之为一门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他是从个体行动层面来界定的。

参见其著作《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1版。 2、中国社会学界的几种观点 (1)社会系统的观点 (2)社会关系的观点 (3)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1)社会系统的观点

费孝通在80年代初主编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1984年)中的观点,认为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具体来说,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郑杭生等人的观点: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社会关系的观点

吴铎(1986)在他主编的《简明社会学》一书中,“社会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对社会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1] [1] 华东师范大学1986年版,第1-3页。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

庞树奇认为 “社会学应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具体说来,就是要研究个人的一定行为怎样形成一定的关系,一定的关系又怎样形成一定的制度,进而研究行为、关系、制度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1] 奚从清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 杨心恒、刘豪兴1993年提出“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3] [1] 《社会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2页。

[2] 奚从清:《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第47页。

[3] 杨心恒、刘豪兴:《对我们以往社会学基本问题的反思》,《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第41页。 3、一个综合性的观点

(1)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2)对这个界定的解释

(1)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通过前面的介绍,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的观点的基础之上,我们给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一个界定:

2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及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经验科学。 (2)对这个界定的解释 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界定:

一方面社会学要研究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动如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出现和变化,如何形成了社会制度,如何使社会制度发生变迁; 另一方面社会学要寻找影响和制约社会互动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制约和影响社会互动的。 4、社会学关注的基本主题(1) 分歧中的共识:

虽然对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社会学家们存在很大的分歧,但实际上,社会学原理中的核心概念体系以及关注的主题有很大的趋同性。基本上都包括社会化、社会行为与互动、社会角色、群体、组织、社区、制度、集体行为和集体行动、违规与控制、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等主题和内容。

4、社会学关注的基本主题(2) 本课程选题主题的两个原则: 一是尽量符合社会学的传统主题; 二是尽量接近中国社会的实际。 小结

我们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不要拘泥于学科门派的限制,要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科学地研究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而不是争夺学科霸权。

科学研究是什么?科学是不断地提出假设和猜想,不断地进行检验的探索过程。为了使检验有效地进行,必须将概念、命题和预设条件界定清楚。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会越来越清楚。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1、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2、社会学的思考方式:以自杀为例 3、社会学常用的两种研究方式 4、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社会人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比较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人的基本假设 经济学:理性人、效用的排序

社会学:社会人(个人决策受他人影响、效用的重叠与情景化) 理性社会人假设:具有理性计算的能力,效用和决策受到他人影响 2. 社会学式的思考方式:以自杀为例 为什么自杀?

生物学:内分泌失调、机体失控 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 经济学:经济原因,如股市投资失败??

社会学:为什么在某一社会环境中,自杀率比其他地方更高或者更低?研究自杀背后的社会背景,而非个人;研究自杀的社会功能;研究自杀过程的社会互动 Emile Durkheim,《自杀论》 气候与自杀

社会整合与自杀率:自杀是纯粹的个人行为?

社会整合度越高的社会,自杀率越低(其自杀类型也相应有所不同): 凝聚力和整合性更高;

他人的行为具有更高的可预期性; 个人具有更为明确的生活目的和意义; 更能预期从群体中得到帮助; 具有更为稳定的社会地位;

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更大,受群体的控制更大

3

个体对自己的生命轨迹和未来具有更明确、稳定的预期 ?

什么影响着社会整合度?——比较乡村与城镇 超越道德判断:社会优劣? 3、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式 (1)抽样调查 (2)实地研究 (1)抽样调查 抽样 问卷 统计分析

举例:《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与未来》(风笑天,199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实地研究 选取研究对象 实地观察和访谈 定性资料的分析

举例:《茶室交易》(劳德·汉弗雷斯 ,1970年) 4、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关系的视角 1、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2、社会学的主要学科特点

1、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1)与对社会生活进行特别的、分领域研究的社会科学的关系(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社会学的综合性;强调社会规范的约束。

(2)与对人类社会或人类行为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 借用它们的方法,但研究对象和视角不同。

2、社会学的主要学科特点

(1)一门充满想象力的学科。多元理论思路和多元的研究范式,反映了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前提。??只有靠这种社会学想象力人们现在才有希望把我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无非是个人的活动同社会历史的几点小小的交叉。” 《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1959/2001)

(2)“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选择,而社会学则是研究人为什么不能选择?” 对约束人的行为的因素保持高度的关注。

(3)“经济学是一只干净的手,而社会学则是一只脏手(Dirty hand)。”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 不习惯界定理论前提;一下子引入很多变量。

(4)社会学的门槛问题,不像经济学有初中高级之分。

(5)对社会调查的强调,使用一手资料,直接观察真实世界和现实社会。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历程 二、创立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三、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四、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主要流派 五、社会学在中国

一、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历程 1、社会学的诞生:

1838年 法国 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 中第一次使用“社会学”的名称

2、学科发展阶段 创立阶段

4

形成阶段/经典阶段 广泛发展阶段

1、创立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

代表人物是孔德和斯宾塞,力图创立一个理论体系 2、经典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乔治.齐美尔等,抛弃包罗万象的体系,致力于具体确定这门新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开始用自己的方法论指导自己关于社会领域的经验研究。 3、广泛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 二、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 Auguste Comte, 1798-1857 ,法国)

社会学对象与方法:

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后最重要、最复杂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 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社会静力学:

研究社会体系和社会构成,社会秩序是核心范畴。与社会秩序相关的至少有四个重要社会现象:人性、宗教、家庭、劳动分工。社会成员必须服从社会秩序,社会优先个人。 社会动力学:

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的实质是人类固有的道德和理智品质的进化,因此人类精神进步史是社会动力学的对象。人类精神进步分为三个阶段: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或抽象阶段、科学或实证阶段。 2、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的社会学观点 社会有机论

社会是超有机体,生产组织(营养系统)、政治组织(神经系统)、商业交通银行组织(循环系统)。系统功能的任务是为个人服务,个人优先于社会 社会进化论

进化规律支配社会,方向是多元的,历程是非线形的。社会进化中有两种基本社会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前者是强制性合作,后者为自愿合作和个人自我约束的社会。 三、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埃米尔.迪尔凯姆( 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 )

社会学方法论:应当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应当区分社会事实和个人事实,只能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不能用个人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之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

社会整合论 社会整合是最基本的社会事实,分为 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两个基本类型。 社会事实、社会整合 社会事实的特征

1、外在性,存在于个体之外,法律,道德 2、对个体具有强制性

3、普遍性,社会成员共有,而非个体所独有

社会整合 ,也叫社会团结,社会内聚力,指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机械整合 存在于不发达社会中,基本特征是 社会成员被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带有神圣性的集体意识联系起来,社会运用约束性法律惩罚一切越轨行为。

有机整合 存在于社会分工发达的社会,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了相互依赖关系,原有的集体意识被削弱,个性、个人意识发展起来,社会用恢复性法律调整人的关系。

5

社会变迁的观点 社会变迁过程就是从机械整合走向有机整合的转变,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增长。

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 社会学的方法论

合理性观点

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的观点

韦伯的研究范例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学的方法论:应当坚持解释性理解方法,研究者必须用内心体验把握研究对象的“意义”领域。社会学研究应该维持价值中立原则,把因果分析和价值判断分离开来,社会学研究可以采用“理想类型”的理论模式。

合理性观点 一切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考虑、权衡、选择都是合理性的,一切受神秘的情绪、传统力量支配的行动都是不合理性的。社会行动分为 工具合理性行动、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行动、传统性行动、情感性行动。用合理性分析权威,把权威分为三类:传统型权威、感召形权威、合理合法型权威。

社会分层 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不是一种,而是三种,即经济、声望和权利。经济分层的结果是“阶级”,声望分层结果是“地位群体”,权力分层结果是“政治权力群体”。三种依据划分的结果可能重叠也可能不重叠。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的前景是悲观的,因为任何社会无法同时实现形式合理性(关于事实的合理性,与行动结果的道德价值、意义无关)与实质合理性(注重道德价值而不是事实本身),资本主义追求形式合理性而忽略了实质合理性,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注重实质合理性忽略了形式合理性。

韦伯研究范例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的产生除了与其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外,还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条件。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其伦理思想刚好与资本主义的精神合拍。强调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就是他被上帝选中、获得拯救的标志,因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精神:个人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将以此为目的的活动看作一种职业责任,一种美德。 新教:主要指加尔文教

3、乔治、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观点 形式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因为人们社会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具体内容非常复杂,难以抽象,有必要把某些共同的基本形式从社会现象中抽象出来。

不同群体的互动形式

群体类型 二人群体 三人群体 大群体 互动形式 互相依赖 权威和支配地位的出现 制度或法律

gghhghhg

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

在《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一书中,对社会冲突现象做了许多研究,影响了以后的冲突理论。指出合作与冲突是人类主要社会交往形式。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密切关系并不掩盖冲突,而是允许冲突暴露出来,从而避免冲突的积累。

冲突的功能

对群体与社会整合具有积极功能

6

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四、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主要流派 1、结构功能主义 2、社会冲突理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理论

1、结构功能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帕森斯 、默顿 该学派主要特征

1、研究层次上,通过强调“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2、研究方向上,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及其发挥的效果

3、研究主题: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功能分析模式(帕森斯)AGIL

A(adaptation)适应:系统必然同环境发生一定联系,有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的手段

G (goal attainment)目标达到:系统的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并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I(integration)整合 将系统内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协调一致 L (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潜在的模式维持功能,又叫 维模 AGIL模式分析社会

社会要存在,必须适应环境,在社会中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的是经济制度。

目标达到涉及目标的决策和实施。需要有能力把资源组织起来便于实现目标。社会中承担这一功能的是政体,政体不仅仅包括政府机构,同时还包括一切行使权力或权威的行动类型。

整合 意味着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维持最低限度的合作,避免分裂性冲突。这一功能由法律制度承担,宗教的某些部分也和整合功能有关。 维模 涉及保存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规范,使之不受到社会成员更替的影响。该功能由家庭和教育以及宗教制度等来实现,突出表现为社会化。

不仅仅看社会中承担四大功能的制度结构,还有考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即子系统的边界关系。

一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不仅取决于是否具备四个子系统,还取决与子系统之间的对流式交换关系。 例如

经济制度作为适应系统为教育/家庭提供各种消费品和服务;家庭作为维模系统为经济活动提供具有积极动机的合格劳动者。 默顿 功能的复杂性

从对社会秩序的贡献来看,功能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 根据功能可以观测的后果分为 显功能与潜功能 思考?

高等教育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别是什么? 显功能:培养人才、知识创新 潜功能:推迟就业压力等... 2、社会冲突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科塞(美)、达伦多夫(德)

科塞 师从默顿 同时受齐美尔影响

认为社会整体内各部门间的失调,必然导致各种冲突,冲突引起社会重组,增强其适应性,可以促进社会变迁。

冲突具有物质原因和非物质原因,重视非物质因素(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同)导致冲突;指出密切接近本身就意味着存在大量滋长憎恨的机会。 冲突的社会作用 A 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

外部冲突 1、确立群体认同感的基础,形成群体的必要因素。引起阶级自我觉醒和觉悟。2、可以使群体发展、强大。

7

内部冲突 1、可以重新导致团结和平衡。2、可以在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 B 社会安全阀机制 例如 替罪羊

社会结构越僵化,越需要安全阀机制 C 社会冲突的功能

取决于冲突的问题和社会结构 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理论 权威和权威结构

多数社会结构形式中,都有两种不同的地位,一种是统治地位,拥有权威;一种是服从地位,丧失权威。二者的结合就是权威结构。

社会冲突起源于 权威地位的稀缺,社会冲突就在统治者和服从者之间产生。 3、社会交换理论

代表人物 霍曼斯(美)、布劳(美)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5、攻击与赞同命题 6、理性命题

类似于现在的“经济人”假设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基本交换过程 1、吸引与竞争 吸引是前提

竞争是实现方式,出现胜利者和失败者 2、分化

形成权力分配体系 3、整合与冲突

在组织中对权力集体赞同,交换模式固定,形成整合,否则出现冲突 4、符号互动理论

该流派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代表人物 米德(美)、布鲁默(美)、戈夫曼(加) 布鲁默

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人类相互总是对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互动。 方法论:回到经验世界,反对过分依靠统计调查 戈夫曼的戏剧论

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演出,从戏剧的角度研究社会互动。

主要观点: 印象管理

装点门面 外部措施/个人装扮 前台/后台 角色距离

理论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理论的多样性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学并不是一门有严格定义和统一世界观的学科。同样也不是追求狭隘性、封闭性的学科。

8

理论视角的差异性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每一种理论视角都考察了同一社会现实的相关方面,而给其他理论以补充。 体育与社会——理论应用示例 体育的功能

提供闲暇活动,为释放社会能量提供渠道,为社会提供模范角色。

冲突视角

体育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具有阶级、种族、性别不平等。例如马球、网球、滑雪,是传统上的贵族运动;网球顶尖赛事男女之间有巨大的收入差异

互动中的体育

从微观层次解释体育,研究运动员在准备与参与比赛的时候,面对面的动态的互动过程,包括心理竞争、表现出来的气势等。

例如,斗牛运动

补充 当代理论

社会学理论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各种理论层出不穷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加芬科尔的 常人方法学 科尔曼的 理性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以及布迪厄、埃里亚斯、福柯的理论

参考《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杨善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五、 社会学在中国的引入 一、社会学在中国的引入

1891年 康有为 万木草堂 设立 群学 标志社会学在中国的出现 1903 严复根据斯宾塞〈社会学研究〉编译〈群学肆言〉 1913第一个社会学系在上海私立沪江大学建立 二、代表人物

严复 引入进化论思想,自然科学方法论,编译 群学肆言 孙本文 主张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李景汉 《定县调查》

吴文藻 倡导社区研究 主张社会学中国化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

推荐 费孝通《乡土中国》 了解中国传统社会 完

第三讲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第三讲 内容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和意义

9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第四节 社会化的因素 第五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特点 第六节 基本社会化过程 第七节 社会化的理论 思考:

在社会隔绝的情况下人会怎样?

如何形成适应社会、能够被社会接受的个性?

几个案例:社会化的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 ——《三字经》 狼孩和被隔离的儿童 孟母三迁 马加爵的案例 第一节 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它从个体出生就开始了,并持续一个人的整整一生。

社会化的任务

1、使个体了解社会的期待和行为规范

2、使个体具备实现期待的条件,自觉用规范约束指导自己行为 二、社会化的意义

是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

使个人得以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语言、技能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得以顺利的参与社会生活 使个人获得个性

使社会实现整合、良性运行 在社会层面传递文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 一、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这是基本社会化得以完成的重要时期 二、人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语言模仿、行为模仿、知识、思考方式等 三、人有语言能力——社会化途径

四、人有思维能力——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一、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生活自理 谋生能力

二、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知道社会对行为的约束边界在哪,将超过这一边界的行为收敛的过程。

三、内化为价值观念

10

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的内化

规范约束行为-习惯、无意识地行为

四、培养社会角色

成为一名多角色的社会人

第四节 社会化的因素 分为遗传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

遗传 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

遗传影响个体的基本特征、男女性别等方面,是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社会因素 一、家庭

童年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独特的社会化场所,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母亲影响又更明显一些 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

教养方式分为四种 宠爱型

放任型 专制型 民主型 破裂的家庭影响社会化

二、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年轻一代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科学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机构

学校有系统教育 具有独特结构的组织 课堂活动 “隐蔽课程”

“普九”与高等教育对社会化的不同影响 三、 同辈群体

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

同辈群体作用突出,因为: 1、未经事先安排 2、地位平等 3、兴趣

4、亚文化、价值标准

同辈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 四、大众传播媒介 媒介的优势:

11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传播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缺点:

信息庞杂,需要付出筛选成本 需要承担筛选失败的风险

讨论:电视、互联网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五、社区 六、工作单位

第五节 社会化的类型和特点 一、类型 1、基本社会化

从出生到独立生活这段时间内,学习生活技能、了解并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 2、继续社会化

一般指具备生存能力后,进行的继续教育,以适应工作、社会角色等的要求 3、再社会化

一般指对社会化失败的个体进行重新教育的过程 二、其他划分

1、按照内容划分 道德社会化:孔融让梨 政治社会化:政治教育 性别角色社会化:程蝶衣 技能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

2、按照社会化水平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水平 低度社会化 同步社会化 过度社会化

3、按照人的发展周期

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分为主动和被动

三、社会化的特点 1、双向性

正向社会化

重新(反向)社会化 2、终身性

活到老学到老 第六节 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一、婴儿期 二、幼儿期 三、学龄初期 四、少年期 五、青年初期 六、成年期 七、晚年生活

12

八、死亡与面临死亡

美国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现状令人担忧

在美国9-17岁的少年儿童中间,有1500万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或是行为异常。常见的包括沮丧、焦虑、多动症、饮食紊乱、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等等。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发育正常、稳定的情绪、能正确认识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定协调的个性、热爱生活,等等。

晚年生活应调整自己,与社会声望下降、身体机能下降、面临死亡等问题相适应

死亡的社会化通常被限制

不治之症患者对死亡的反应(库布勒罗斯 ): 1、拒绝接受并与他人隔绝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沮丧 5、接受

面临失去亲人的反应阶段

震惊、麻木;拒绝接受,盼望死者重生;绝望;适应、试图建立新生活 第七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

(一)弗洛依德(奥地利)

揭示了人的无意识过程;提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自我、本我、社会我交互作用的过程,要促进人格的三部分平衡发展。 他认为,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是构成人格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化的最重要阶段。 (二)埃里克森(美)的观点

心理社会发展论:人生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主要矛盾或危机,只有本人和环境作用下,合理解决矛盾,才能完善人格。他考虑生物学、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因素。 人格成长的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 1岁以前 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 2-3岁 3、首创性和内疚性 4-5岁 4、勤奋与自卑 6-11岁 5、统一与混乱的角色 12-18岁 6、亲近与孤立 青壮年期 7、创造力与停滞感 壮年期 8、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 老年期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一)让?皮亚杰(瑞士)的认知发展理论

从心理的发生发展角度来分析认识过程,并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 个体本身也是他所在社会的道德法则的积极加工者,指出儿童道德判断能力随着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提高而提高。 (二)柯尔伯格(美)的道德发展理论

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3个水平和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13

处于该水平的儿童,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的意见 (1)服从与惩罚定向:判断行为好坏根据有形的结果,支配自己行为的是奖赏与惩罚

(2)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对于规定和原则只有符合其利益时才遵守,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2、习俗水平

能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

(1)好孩子定向:按照善良人的形象行事,注重别人评价 (2)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强调尊重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

个人考虑可能超越社会法律及其对秩序的需要的权利和原则

(1)社会制度和良心定向:认为 法律应该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程序改变 (2)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例如人类正义、人性尊严,人的价值等。

六个阶段依次发展,不可超越 三、库利(美)的“镜中我”理论

自我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我们觉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

3、基于对别人反应的理解来评价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而获得对自我概念。

简单地说,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他人那里感受到自己和理解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例如,如果一个重要人物赞成我们的行为,我们也会肯定自己的行为。

四、米德(美)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主我”,即当作主体的自我,是每个人的天性部分, 是自我中不含任何符号的那部分直接经验。即感到饥饿,感到痛苦,感到压制,感到快乐,感到需要满足自己欲望的那部分。

“客我”,即当做客体的自我,是每个人的社会部分,是受到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社会道德规则、组织制度制约的那部分。 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

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主要通过“手势”,孩子不断地模仿父母的动作,这个阶段,客我还没有形成;

嬉戏阶段(play stage)

大约从两岁开始,孩子开始角色借用,他们把自己想象为他人(important others),并用他人的角色和地位进行活动,进而获得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角色借用的直接影响是,发现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进而把自己从他人中区分开来,这就是客我的出现。 群体游戏阶段(game stage)

三岁以后,儿童的认知活动开始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同时也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的群体。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关注非家庭群体的角色,关心一般意义上的人们(generalized others)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在与他人的游戏互动中,儿童会考虑许多人在同一时间扮演不同角色时的行为,通过预知其他伙伴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对这些行为的反应。这样做时,他们已将“社会”内化了,客我的形成过程已经完成。

经济学研究社会化

经济学研究社会化的角度:

格拉诺维特:低度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 贝克尔:偏好的形成与改变 博弈学习理论:学习的过程

14

社会化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 理性人的程度问题

下一讲: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再见!

第四讲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互动

一、社会学和经济学视野中的互动

二、社会互动的基本维度(时空、 媒介、互动指向、互动者) 三、几种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 四、社会互动中的角色扮演

引子:形形色色的社会互动

街头陌生人之间的目光接触,家庭成员之间的默契,招聘面试中的自我呈现,学校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交易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运动场上激烈的竞争角逐,寝室里的打水和打扫卫生,等等。

那么,什么是社会互动呢?如何分析不同情境下的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什么是社会互动?

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叫社会互动 该行为非常灵活,涉及到所有的社会行为

社会互动中的情境定义

人们总是不断选择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所相处的人 情境定义

人们对某一行动或事件的反应,并不取决于事件或行动本身,而取决于他对情景的解释或对其意义的理解 一记耳光 在争吵的人 侮辱 大发雷霆 剧中演员 演戏 无情感或 伪装情感 父亲因孩子 说谎打孩子 惩罚 害羞

出生12月的婴孩打爸爸 兴致好 乐趣 行动 情景 解释 反应

15

一、经济学和社会学视野中的互动 1、经济学视野中的互动

经济学中所分析的交换和竞争是基本的互动形式。

关注的主要是涉及物质利益的互动行为,考虑资源约束、价格、产量、偏好、效用等因素。 分析工具主要是博弈论。

2、社会学视野中的互动

社会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互动。

更加关心互动的媒介、时空背景、情境定义等等,也就是互动本身和互动要素的符号意义。 主要理论视角:符号互动论、拟剧论、社会交换论。

二、社会互动的基本维度 1、社会互动的时空维度 时间维度 一次性 多次性 空间维度

人际距离:强关系、弱关系 互动距离的远近对于人的不同意义 (美) A.T.霍尔 距离理论

亲密距离区 18英寸以内/45cm

求爱、安慰、保护的距离,为亲密的个人接触保留的 私人距离区 45cm-122cm 朋友或熟人

社会距离区 122cm-365cm

处理非个人事物的距离,是比较正式场合保留的距离 公共距离区 对众人的距离 2、社会互动的媒介 言语交谈和社会规则 话语权

非言语沟通(表情、动态体语、静态体语)

(1)不同文化背景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人,表达高兴、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奇的面部表情基本是相似的。(2)但是同样的身体动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3)对面部表情、体态和姿势的控制。 3、社会互动的指向 无焦点的互动 信息和意义的交流 物质利益

4、社会互动中的互动者 互动者数量(齐美尔的研究)

群体类型 二人群体 三人群体 大群体 互动形式 互相依赖 权威和支配地位 制度或法律

互动者角色

互动者的角色对互动的展开会产生影响

16

互动者关系

互动者之间先在的关系对互动的影响 三、几种基本社会互动形式 1、合作与非合作

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同时,人们具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诉求,于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争夺随处可见。 “囚徒困境”中的合作解和非合作解 2、交换

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的广泛性:如,母子之间母爱与信任的交换 本质上是一种合作互动 3、竞争

有约束力的游戏规则下的冲突和较量,意在实现个体效用最大化,是非合作互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4、冲突

是对价值、权力和稀有资源的竞争激化的形式,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意在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也是一种非合作互动。

四、社会互动中的角色扮演 1、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2、角色扮演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戏剧理论,用以解释人际互动中个体如何根据或利用情境主动地展示自己,从而有意识地影响、操纵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管理的艺术

3、角色丛和角色冲突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我们把围绕着某个人而形成的一组角色称为角色丛。这些角色之间有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发生矛盾,难以协调,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或角色紧张。 举例:《十面埋伏》中的人物、身处婆媳之间的老公 第二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二、社会角色的类别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认知、角色互动、角色扮演 四、社会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角色紧张、失范与角色转移 障碍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1、什么是社会角色

与社会地位密切联系的,对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的,有赖于个体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一套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

社会地位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社会角色是在这个位置上的行为模式 2、社会角色对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

17

社会对特定角色行为模式的期盼和要求,被称为角色期望。可以分为 “剧本期望”、其他“演员”期望、观众期望

剧本期望:社会对特定角色有特定期望 演员期望:和他人的期望相适应

观众期望:个人行为要满足大多数人期望的影响

不同他人对同一个角色的期望有分歧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角色期望也相应变化

3、社会角色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角色伙伴(伴侣)

角色不会孤立存在,总是一对对相伴而生,相依而存。相互依赖存在的角色叫角色伙伴。

在角色交往中,双方互为角色伙伴,连接角色伙伴的是一套行为模式以及与该行为模式相联系的权利、义务。 角色行为:

与角色的权利、义务相互联系的行为被称为角色行为

区别角色行为和一般行为的重要标准是看该行为是否引起了角色伙伴的相应反应

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一个角色有权力要求角色伙伴去做事情,自己也有责任去做一些事情满足角色伙伴的要求

角色期望:

社会对一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的限定,是角色行为赖以产生的依据和基础。

角色扮演技巧:

个体有能力区别不同类型的期望,并且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遵循期望的独特行为方式

4、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的结点 角色行为就是连线

把角色伙伴连接起来,构成社会关系网 二、社会角色的类别 1、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获得的方式划分

先赋角色 归属角色 ,不需要个人努力就有的,或者在自然成长过程自然获得的角色。 分为自然性的和社会性的先赋角色两种

自致角色 成就角色,个体在社会中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角色,包括负面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规范化程度) 规定性角色

也称正式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如警察,法官,政府官员等。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一般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开放性角色

18

也叫非正式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而充当其角色。如丈夫,妻子,朋友,同学等都是开放性角色。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按照角色追求目标划分

功利性角色,是以追求功效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表现性角色,是指以展示社会规范,宣扬思想道德为活动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是不计报酬的,不会以获得报酬为直接目标。

4、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际角色 按存在形态不同划分

理想角色 指定角色 社会对某一特定的社会角色所指定的理想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属于社会观念形态 领悟角色 主观角色 个体对角色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理解,属于个体观念形态 实际角色 扮演角色 个体在执行角色规范过程中的现实行为表现,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5、支配角色/被支配角色

根据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

支配角色 具有支配他人权力的角色 被支配角色 受他人支配的角色

角色与人格的关系

角色 说明处于相同地位的不同个体的行为的 统一性

人格则说明了同一个体在行为上的统一性

角色和角色扮演者的人格之间是交互的关系

1、同特定的角色地位联系在一起的规范、期望、价值、态度等,通过角色扮演者的社会互动整合为他的人格结构,从而成为他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2、扮演者的人格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他对角色和扮演行为的选择、调适

A 角色扮演者既有的自我概念会影响和制约他的角色行为。

B 行动者的自我概念具有一致性,即具有统一的人格,则其角色扮演也具有一致性。反之,分裂的人格,将导致角色扮演失调。 C 抽去了角色扮演的行动者,仍具有一定的人格。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按照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就是角色的扮演。角色扮演前必须首先做到角色认知。

1、角色认知

个体通过与他人相比较的方式来认识自己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一是要确定自己到底承担哪些角色;二是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适宜的行为方式。 2、角色互动

角色互动是角色扮演的基本形式,是指角色伙伴之间的交互作用。

角色互动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双方都能理解的话语、声调、表情、身体姿态、服装和动作等,向对方传递信息,影响对方,引起对方的反应。如果选择的是对方所不懂的话语和动作,互动就会出现困难。

角色互动还要经常从自己的多种角色中选出合适的一种,以满足角色伙伴的需要。 3、角色扮演的前台与后台

19

角色扮演的前台和后台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完全把现实生活等同于戏剧表演,把社会成员视为演员,他提出了前台、后台等概念。

在台前的表现,是指人们正在充当这些角色时的表现。比如,某男士从家里到单位上班,与单位的同事进行互动,算进入了前台,当他下班回家了,就算退到了后台。但是对于他担任的丈夫/父亲这类角色来说,他回家后与妻子/孩子互动,才算是登上了前台,而离开家上班,则是隐退到了后台。

4、印象管理

个人的角色扮演给他人留下何种印象,取决于个人的印象管理能力,为此,个人需要一些方式、手段来装点门面。

外部设施-情境 个人装扮

理论意义与启示 每个人都扮演众多角色

要想较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需要:

1、弄清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 2、弄清特定角色的前台和后台 3、使自己具备印象管理的能力

四、社会角色失调

由于条件限制、个人能力限制,以及人们对角色的期望有差异等原因,经常会造成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

不同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角色在扮演过程中的内外矛盾和冲突,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A 角色伙伴之间的冲突

由于利益不同、或相互期望和各自领悟不同,以及由于某种原因一方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所引起的矛盾 B 角色丛内的冲突

角色丛指一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总和。

如果角色丛中各角色的社会期望不相容,冲突就会发生

C 单一角色内的冲突 对于同一个角色,社会期望也是复杂的,有时是矛盾的,免不了引起角色内的冲突。

角色冲突会使角色扮演者力不从心,左右为难,学者们称之为“角色紧张”(role strain)。 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的原因

角色扮演者个人的原因

如角色扮演能力不高或对社会规则缺乏深刻的理解。 不同他人对个体期望的差异程度

他人对个体角色期望的差异越大,个体体验到的紧张越严重。 另外,角色双方如果谁的地位低一些,谁就会较多出现角色紧张 消除角色冲突的方法 W.J.顾迪方法

a、划分角色 b、授权他人 c、消除角色关系 d、扩展角色关系 e、限制角色关系 f、预防他人侵犯

20

W.G.古德 角色选择方法

个体应该从许多角色种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

角色选择标准:

a、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

b、不扮演某角色可能产生的消极和积极后果;c、周围人对拒绝该角色的反应 2、角色转移障碍

角色转移 是指根据情景的变化相应地更换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和交往对象会经常发生变动,角色行为也应该相应转移,若不能很好地做好这一点,就会出现角色转移障碍。

角色失范

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标准模糊,人们不清楚这一角色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不仅角色承担者不清楚,其他人也不清楚。 角色失范的原因:

急剧的社会变迁 多种角色之间频繁转换

长时间扮演一种角色,造成转换困难 …… 下一讲:

社会群体:家庭及其他

第五讲 社会群体、初级群体-家庭 第五讲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含义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类别 第三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性质

规模、领导、一致性、效率与决策 第四节 初级社会群体

含义 、特征、趋势 家庭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之生也,不能无群。”

——《荀子》 思考:

人为何要结成群体?

什么是社会群体,群体有哪些类型? 群体如何形成与维持? 群体的结构如何,如何运作? 第一节 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社会群体是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基本特征:

(1)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3)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4)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21

与两种群体相区别:

社会类别群体——统计群体(social categories) 社会集合群体——偶遇群体(social aggregate) 社会类别群体 (social categories)

某些具有共同特征和相似地位的人所组成的集合,在社会学意义上并不是群体,原因在于他们不具有社会结构。如: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男人和女人,高中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社会学家把这种集体叫做“社会类属”或“社会类别”。

社会类属中的成员并不一定相互交往、彼此认识,共享某种社会结构。社会类属是非结构化的,但是同属于某一类别则有可能在成员中激发起共同的兴趣和目标,从而导致一个真正的社会群体的形成。 社会集合群体(social aggregate)

在某个特定的场合面对面相处的人群,但他们之间没有发生互动,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团结和普遍认同,没有任何共同的目标和期望,也缺乏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如同乘一辆公共汽车的乘客、在医院候诊的患者等。这类人群的集合不能当作真正的群体,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集合人群中存在一些基本的共识。如公共汽车上存在广为人们接受的分配座位的方式。

正如社会类属一样,集合中的成员因某种原因而开始发生互动,社会结构就因此而发展起来,一个真正的社会群体就可能产生。 集群

结构松散、比集合性实体更具自发性和临时性的人群的集合。如聚在一起看热闹的人群、抢购风潮中的人群等。社会学家把这类人群发生的行动称为“集体行为” 。

每一个现代社会中都有成千上万个比集体行为中的集群更稳定的小型且组织松散的群体,如家庭、朋友圈、讨论组和各种委员会。一些社会学家倾向于把这种小而稳定、面对面互动的集群称为群体;而把一些规模较大且更具结构化的群体称为组织。 二、社会群体产生的基础 (1)对付外在压力的需要

共同对付外在压力、寻求安全感和互相支持。 (2)合作的需要

人们在满足各自需要时可以互补,当个体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达到目标时,他会寻求与他人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经常化就会成为群体。

在人类生活中,社会成员有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工具性需要,一种是表达性需要。

工具性需要(instrumental needs)是个人依靠群体以达到某种具体目标的需要(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依靠群体中其他成员获取情感上的交流与帮助为表达性需要(expressive needs)。 第二节、社会群体的分类

一、根据联系群体成员的纽带划分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做血缘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等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做地缘群体,如邻里、老乡、国家等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做业缘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 基于共同的志趣:趣缘群体和志缘群体

二、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亲密程度可划分为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 group)又叫直接群体,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指的是以感情为基础,成员间彼此熟悉,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圈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等;一些以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自发形成的团体如兴趣小组、读书会等也属于初级群体;一些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也属于初级群体。

次级社会群体(secondary group)又称间接社会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次级社会群体如各类社会组织。初级群体往往存在于次级群体中,为了达到组织目标,一个组织常常要求其成员把个人的风格和偏好先放在一边。

初级群体 次级群体 22

包含多种角色与利益 全部人格投入 自由交往 充满个性特征与情感 成员资格不易替代

包含一种角色与利益 投入与情景相关的人格 局部交往 相对无个性、无情感的交流 成员容易替代 三、根据群体中社会关系规范化程度可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间的权利、义务以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通常有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的结构,只是由于个人间的兴趣、喜好,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群体,其规范化程度低,成员间的交往随意、自由,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 四、根据个体对该群体的关系和态度为标准,可以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是指一个人所属于的、对其有认同感和忠诚的群体。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亲密感、团结意识和认同感。由非我们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群体是外群体。(威廉·萨姆纳 ,1906)

群体界限如何形成:内群体的惯例性和典范性的社会行动、仪式。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是不固定的。

五、以群体成员的实际归属和内在愿望为标准,可以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人们实际生活其中的群体是所属群体

人们对自身进行评价时进行比照、参考的群体,是人们渴望加入的群体,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较大影响

“见贤思齐焉”

与参考群体的比较是嫉妒、不满、冲突的重要来源。 第三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群体规模和群体结构

(一) 群体规模 最小的群体是二人群体 三人群体

五人群体以上的群体,大群体 (二) 群体结构

1.群体内聚力(cohesiveness)

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成员之间的相互喜欢程度; 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成员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群体达到目标的成功程度; 群体领导的魅力; 外界压力与环境。 2. 群体规范

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的一种期待,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

群体规范如果形成并被成员内化后,就会影响成员的认知、价值判断、行为的范围和准则,并影响集体行动的达成。 举例: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中关村贩假群体

23

3.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规模和结构影响群体内部关系 一个宿舍住多少人合适?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如社网图(sociogram)来分析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研究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度、中心度,也可以了解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二、群体的领导

存在领袖和追随者是群体结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领导者的产生: 1、品质论

能力:智慧、学识、洞察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社交:可靠性、合作性、受欢迎程度等 动机:主动性、毅力等

2、时势论

取决于群体的性质和目标、个体成员的能力和人格、群体所处的特定环境 并不排斥品质论

群体领导分为两类 1、工具型领导

指导群体成员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实现群体目标 2、表意型领导

力求在群体中创造团结、和谐的气氛 两类领导的理想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

按照领导作风分为三种:

独裁式、民主式、自由放任式三种基本类型 以及五分法,见下图

低 重视任务程度 高 高 重视关系程度 低 1-1型领导 无能型 1-9型 乡村俱乐部型 9-9型 连队型 9-1型 任务型 5-5型 中间路线型

9 5 1

1 5 9 三、群体遵从

群体促使成员保持一致的力量是及其强大的,偏离者会受到来自群体的巨大压力

24

影响人们的群体遵从的因素 1、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信任程度 2、对偏离的恐惧程度 3、群体一致性程度 4、群体规模大小 群体遵从的意义

1、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和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2、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可以摆脱孤独和恐惧感,保持安定和平和的心态 四、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过程

群体决策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搜集信息阶段,群体成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的态度;第二阶段是成员对搜集到的信息作出估价,此时,成员表明自己的看法,并对他人的看法作出反应;第三个阶段是作出决定,这一阶段,随着多数派的形成可能会将其观点强加到少数派,在群体中会出现紧张气氛;一旦决定作出,就进入第四阶段,这时,群体成员努力恢复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以缓和气氛并保证群体团结。 2、群体决策的特点 缺点: 效率低 责任分散 优势: 减少偏见

满足成员自尊心和增强责任感

加强信息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信任 特别适合解决需要多种分散的技能的复杂问题

布坎南的研究:“同意的计算” 群体决策导致冒险转移:

群体往往做出比个人更冒险的决策 群体往往比个人更极端 原因: 1、责任扩散 2、文化价值 3、领导者影响

3、群体决策中的群体思维(groupthink)

在具有高度凝聚力,有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常常容易出现保持意见一致,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群体思维现象。

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詹尼斯(Ivring Janis,1972,1982 ) 的研究。

群体思维的八种表现:(1)无懈可击错觉;(2)合理化;(3)对群体道德的深信不疑;(4)对对手的看法刻板化;(5)从众压力;(6)自我压抑;(7)统一错觉;(8)思想警卫(mindguards)。

第四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含义

基本群体、首属群体

人数不多的成员之间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并具有密切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25

比如家庭、朋友圈子等 二、基本特征

规模小,成员有限

成员间有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群体成员扮演有多重角色 成员交往具有很强的情感性 群体成员替代很困难 群体凝聚力强和持久性强 群体由非正式控制来维持 三、初级群体形成条件

活动空间接近;有持续交往的可能性;相互交往比较自由,没有过多约束;交往各方同质性强。

四、初级群体功能

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感情需要;有助于保持和传递社会文化,维持社会秩序

反功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五、初级群体的衰落

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社会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外移;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关系日趋松懈;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功能解体

初级群体的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初级群体的变故与人的情绪压力之间的关系 事件对人影响的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初级群体的典型——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共同生活基本单位

家庭、家族与亲属:家庭更多地表现为由血亲关系和模拟血亲关系组成的、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家族是由男系血亲组织构成的松散联合体;亲属关系则是更加广泛的血亲关系组成的联合体 二、现代家庭类型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由一对夫妇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一切家庭模式中最稳定的形式

主干家庭或称为扩展的核心家庭(extended family)由夫妻、夫妻的父母、或者直系长辈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表述为由父母与一个已婚子女及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这类家庭有两对夫妇,且两对夫妇是两代人,家庭成员是两代人或三代人。主干家庭还包括夫

26

配偶死亡 离婚 夫妻分居 监禁期间 家庭近亲死亡 个人患病 结婚 解雇 夫妻和好 退休 100 73 65 63 63 53 50 47 45 45 生活事件 频率(%) 妇和夫妇双方缺损的父母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至少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大多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组合在一起的,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现代家庭的规模有越来越小的趋势,这种转变从英国开始,开始向全球蔓延。根据中国调查的有关数据,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核心家庭的比例为55%,60年代后期为63%,70年代后期为59%,80年代为66% 单亲家庭: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或未婚生子的人后来不选择结婚

单身家庭: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或离婚以后不再婚,而是一个人生活,就是单身家庭。单身家庭的原因是人们对婚姻的恐惧,不愿意结婚或再婚。另一单身家庭的来源是老年丧偶

丁克家庭 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大多发生在文化程度高、收入丰厚的年轻人身上 重组家庭、空巢家庭 三、家庭的功能 1、功能主义的解释

第一,在现代社会,家庭的首要意义是人口再生产。通过人口再生产,保证家族的繁衍和社会的延续 第二,人的社会化。基本生活技能的获得和情感的培养是在家庭里完成的

第三,经济合作。传统家庭通过男女分工和家庭成员的合作,不仅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实现财富的积累;更通过人的再生产,使财富的积累能够延续

第四,对性的管理。只有通过婚姻组合成家庭,性行为才被认为是合法的。没有一个社会提倡性泛滥。

之所以约束性的行为,社会学的基本解释是,性行为有可能导致新生命的诞生。产生一个新生命容易,养育一个新生命却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性泛滥的另外一个危险就是直接危险社会秩序。社会通过双亲的社会位置进而确定新生命出世时的初始社会位置,由此才使得社会的基本秩序得以维持。而任意的性行为就可能使社会无法确认新生命(illegitimate birth)的初始社会位置,进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瓦解 2、冲突论对家庭社会意义的解释

家庭自出现后,就出现了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由于妇女生育的原因,通常要和孩子呆在一起,男性成为主要的经济提供者。家庭这种工作角色的划分成为性别不平等的最初基础,而且这种划分和不平等在较大程度上今天仍然存在。

因此,冲突论者把家庭看作是展现性别不平等的重要舞台。这种不平等既反映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上,也反映在家庭内部权力分配上,男性处于支配性地位。而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支配不过是家庭模式的翻版而已 四. 婚姻伴侣的选择分析

内婚制 endogamy

必须和同一群体的人才能结婚

外婚制 exogamy

规定要同自己群体之外的人结婚

同类婚 homogamy

具有共同社会特征的人之间的婚姻方式是同类婚 同类婚的功能

1、孩子接受前后一贯的社会化的机会增多 2、夫妻在其他事情上的争吵会少很多

婚姻倾向度(marriage gradient ):

男性倾向于同比他年轻的、文化程度低的、职业声望低的女性结婚 文化程度与择偶标准:

文化程度高的人对未婚伴侣的要求更高

无论容貌、身材、健康等生理条件,学历、职业收入等社会经济条件,还是对人品个性和双方相容互补的考虑均多于教育程度低的

27

影响择偶标准的因素:

1、性别、个人资源和家庭背景,与择偶的政治取向无显著相关 2、对经济取向最敏感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女 性比男性更关注对方的经济实力

3、年轻的、文化和职业层次较高的人在择偶 时更大概率关注对方的具有现代气质的人品个性 4、本人或父母注重般配的人对对方的政治、经济、气质各方面要求都高 五、家庭的变迁:家庭会消亡吗?

规模的缩小和核心化趋势

减少流动时的束缚、改变地位的机会增加、功能外移、强调个人成就、儿童不再是一种财产 传统家庭功能的外移(教育、食物生产、老人赡养等等) 离婚率的上升(再婚率也较高,主要是孩子的抚养问题)

可供选择的模式:

序列单婚制、群居村、交换配偶、“开放式”婚姻、同居、单亲家庭、同性恋者家庭、独身(无家意识)六、家庭研究的其他方面 生育 家庭模式

家庭暴力: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手足之间 家庭内部关系:家庭决策、夫妻关系和代际关系 家庭生命周期 婚姻生活满意度

分析家庭模式时考虑的因素:

婚姻形式(一夫多妻、一夫一妻等) 选择配偶时的优先(族内婚、族外婚) 家庭形式(核心、扩展等)

居住模式(从父居、从母居、新居型) 权力关系(父权、母权、平等)

世系和继承(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

家庭暴力和虐待

亲密关系可能比不大亲密的关系引起更多的冲突,因为出现紧张的机会更多,也更可能激起深沉的感情。 原因存在于家庭之外,即由于人们在其他方面的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侵犯转移。 夫妻之间的暴力发生在强调男性统治、女性顺从的社会背景中。

婚姻的破裂

离婚者的特征分析

在城市居住地、结婚时年纪很轻的、认识不久就结婚的、亲戚朋友不赞成这门婚事的 离婚的原因分析 对核心家庭的压力 感情不和

28

妇女角色的变化 性的放纵

推荐阅读:

[美]W·古德(William J.Goode)《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2/1986。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三联书店,1998。 完

第六讲:社会组织

第六讲 社会组织 第六讲 社会组织 第一节 概念

定义特征、构成要素、类型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含义和几种理论 第三节 组织过程与组织变迁 第四节 科层制

含义和特征 第五节 回顾中国的单位制

单位制的出现、特征、功能、变革

“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组织,就如他们的先辈必须学习耕作一样。” —— Peter Drucker

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大量规模巨大、极其复杂的组织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归因于现时代人们对理性和效率的高度重视。

你置身于什麽社会组织中? 企业? 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 医院? 学校? NGO? 协会? ……

党组织? 团组织? 民主团体? 教会? 工会? 车友会? 业主委员会? ……

一 、定义与特征 社会组织

人们有意识地建构起来以完成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形式。

29

对社会组织的一种比较大的分类是企业、政府和第三部门(或称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概念 组织的特征:

(1)清晰陈述的特定目标 (2)劳动分工和权威的分配 (3)主要通过指令服从机制运行 (4)成员是招募的,可变换的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2、确定的目标 3、规范性的章程 4、权威的领导体系 5、物质基础 三、社会组织类型

1、按组织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等不同类型,例如联合国就是一个巨型的社会组织

2、按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可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由正式的规章制度作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如军队、政府机关;而非正式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则无这种规定,比较自由、松散,如业余活动团体 3、按组织的功能和目标,可分为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等

4、按组织对成员的控制类型,社会学家A.艾兹奥尼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如部队;功利组织,即以金钱或物质控制其成员的组织,如企业;规范组织,即通过将组织规范内化为成员的伦理观念或信仰来控制成员的组织,如教会

5、中国的一些学者根据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将组织划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科研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和宗教组织等几种类型

组织类型的划分都是相对的,人们可以从研究和分析的需要出发,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组织管理的含义

运用组织权威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活动效率

内容计划、指导、协调、控制等

组织管理结构主要有家长制和科层制 1、家长制

家长制产生于农业社会,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是一种与封建家庭制度相似的管理制度

其特征有:组织内部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任人唯亲、因人设位;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终身制等。家长制管理方式比较适合于组织规模不大、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素质 思考:家族式企业的管理结构? 2、科层制(Bureaucracy)

又叫官僚制,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基础上的等级权威机构。这种组织具有大量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形式。今天很多人已经把科层制和正式结构当作同义词来使用。科层制是近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 韦伯对科层制的论述:

全体人员分化成较小的部门,这就是办公室和局。每个局的责任都有详细描述,在办公室人员的工作预先都有研究的规划。

30

权责分明。雇员都处于一定的等级制度中,每人都对上一级的监督者负责。这种结构有利于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基于专业技术资格之上的人员用工制度。

详细的规章制度严格规定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规程。规章严格限制了雇员发号施令的工作权威,它不能根据个人能力和偏好随意改变。 在科层制中确立了一套科层制职业发展的方式,根据职位、资历和业绩,以可以享有的工作年限、有价值的服务等形式对职员进行晋级、提拔和酬赏。 非科层制的管理结构

1、事业部型、矩阵型(职能部门和项目小组交叉管理)

2、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组织结构弹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趋势 二、组织管理的几种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有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14项原则,以及韦伯的科层制管理

泰勒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认为工人是为了赚钱才到工厂做工,因而只要靠多劳多得就能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因而其管理模型按照所谓合理化的公式设计,运用工作程序的标准化,确定工作定额及运用计件工资等办法,提高每个工人的劳动效率。 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因其对工人的工作行动规定过严过死,把工人当作机器使用而受到众多的批评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原则只是指导行动的灵活信条,管理人员在具体情境下应该灵活变通。

他最早把管理分为五个主要环节,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同时他还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在组织内实行工作分工,职权和职责相称,组织中要有纪律,坚持统一指挥,实行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公平,组织中实行集权制,成员按职位形成等级链,组织按次序给每一成员以一定位置,组织内部平等和公道,工作人员长期稳定,提高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各种交往关系。研究社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及其规律的理论就称为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试验

实验结果是: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需求的。

在生产组织中,影响组织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是指以组织成员的行为为出发点来研究组织的理论,因此又叫行为科学组织论。

与人际关系理论相比,组织行为理论不仅重视对非正式结构的研究,也重视对正式结构的研究,而且考察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巴纳德是行为理论的代表之一。他提出了组织平衡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贡献和满足之间的平衡关系。他强调不仅应该给工人物质奖励,而且也应该给工人以心理上的满足

行为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麦克雷戈。他创立了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区分了关于人的传统专制管理理论和以人的品性行为为基础假设的理论

X理论指的是一种专制型的管理,这种理论假设绝大多数人都厌恶劳动,而且尽可能地逃避劳动。

一般的奖酬远不能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要保证整个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只有采取强制、监控,甚至协迫等手段。 在这里,管理者的作用只是制造一种充满依赖感和畏惧感的氛围,从而使成员竭尽全力地工作 Y理论是一种人道型、帮助型的管理。这种理论假设人并不是天生懈怠的。

他们的表现,比如偷懒,都与他们对组织的感受和以往的经验密切相关。如果管理者能够提供合适的环境,那么他们的工作潜力就能够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工作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游戏,充满乐趣。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管理者应该尽可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发挥他们潜力的环境。

31

目标管理理论

着重关注管理的实际方面,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管理人员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1、管理一个企业的运行 2、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3、对他人及其工作进行管理 权变理论

基本命题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的环境的关系是依赖于具体环境。权变理论的典型特征就是随机应变地调整组织的结构和组织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伊杰洛斯哥是这一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创立了超Y理论。

该理论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发展,其基本观点是: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有的人喜欢正规化的组织结构和章程条例,而不需要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有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权,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超Y理论强调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凡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不同情况而作出相应的安排或处理 第三节 组织过程与组织变迁 一、组织过程和问题 1、制度化过程

当一个组织成功地吸纳了成员,并且得到了成员的信赖,能富有成效的实现其目标,能被更大的社区所接受,它就通常能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也即制度化了(institutionalized)。

群体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活动。标准化操作程序越固定,员工之间关系就越正式,组织行为就越稳定、越可以预见。标准化操作程序最终会限制组织在多种行为之间进行选择的自由,组织目标开始没有弹性

虽然制度化会导致僵化死板,但也有许多好处。当组织关系越有序、越可以预见时,成员之间越可以更好地协作,组织的连续性就增强 2、问题a: 目标置换(goal displacement)

第一种形式:组织员工更加关注组织本身的存续和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而不是去关心是否与组织的实际目标相符合。

第二种形式:当组织规章制度本身成为目的时,目标置换也会发生。官僚主义、繁文缛节、仪式主义就会取代组织原先的目标。 第三种形式:雇员之间非正式结构的发展,导致他们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组织的需要。

最典型的例子,大型企业中人们只是其中一颗螺丝钉,根本不清楚企业的目标或规划是什麽 3、问题b: 帕金森定律

英国的学者帕金森(C.N.Parkinson)对组织中的人员膨胀现象给出了一个解释。 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在用人上的几种选择?

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是最后一种情况,于是组织中的冗员越来越多,效率逐渐变得低下 4、其他有趣的组织过程和问题

组织结构趋同: 为什么所有高校都是院系结构? 所有医院都是科室结构?... 组织里的“蓄水池”: 组织中看似没用,但仍然存在的部门 其他的有趣现象?

二、组织变迁的动力和阻力

组织变迁可能源于组织内部事件的变化,诸如组织内部权力关系的改变、领导的瓦解或者成员的对立。

也可能源于外界的压力或者环境的变化。组织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其变迁,新的领导的进入,新技术的出现,新市场或者新资源的获得,利益变动、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等等。

32

但是组织变迁也会受到组织既定利益集团、既定治理结构的阻碍。

组织变迁的案例——福特公司的故事

美国汽车工业在一开始是手工作坊型的,厂家数量众多。亨利·福特引入了流水线式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生产单一型号、单一色彩的T型车,占据了市场上的绝对霸主地位。

通用汽车公司则采用多品牌多品种的产品策略,市场占有率逐渐超过了福特。

亨利·福特固守他一生的结晶—T型车,不愿接受改变的意见,到1946年的时候才把位子传给他的孙子,1956年的时候才上市。福特在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没有制衡他的机制。这是导致福特竞争不过通用的主要原因。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其他有趣的组织变迁现象:

技术与组织变迁:信息技术、专业技术

组织的消亡:组织合并,资源、目标的解体?? 第四节 科层制 Bureaucracy 科层制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链或者等级结构 根据通过正式考试或者训练和教育获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成员 行政人员领取固定薪金,是专职人员 要遵守有关的严格规章、纪律 科层制的提出:韦伯

韦伯认为工业化的首要特点是走向“理性”的社会和经济过程,如果说早期的社会权威主要来自个人魅力和传统的社会结构力量,那么,“理性化”就使得权威的产生走向非人格化和脱离传统。

为此,他设计了一种理想类型(ideal type)的科层制的组织模式 科层制的优势:

科层制根据组织目标合理地分解了组织权力,提供了组织内各方面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组织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助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同时,由于科层制的设计在理论上不依赖于某个人的人格特征,因此它极大限度地减少了个人对工作的干扰等许多潜在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个人的民族、种族及性别等方面的偏见对组织运作效率的干扰。 此外,科层制也增加了工作的连续性。

虽然从事某一工作的个人经常会有变动,但是雇员被要求忠诚于整个组织而不忠诚于某一个人。定期对工作人员的检查也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以及维持工作的连续性 科层制的劣势:

正是那些提高效率的工作程序可能会产生问题。由于科层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成员的个性特征,等级森严,任何行动都受到正式规则的严格束缚,使得组织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容易滋生浮夸、墨守成规、繁文缛节的官僚主义,组织沟通容易出现障碍,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降低

科层制还会导致寡头统治——极少数人操纵整个组织。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力可能高度集中于那些在最重要的组织中处于最高位置的少数人手中。

另外,使组织更有效率的非人格化特征也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从事公共服务业的科层组织(窗口行业),会用非人格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而这种服务态度通常影响了组织服务目标的实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雇员更喜欢做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实际上,非人格化后果已是现代社会中极其重大的问题

第五节 回顾中国的单位制

一、中国单位组织的出现:背景和逻辑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行政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行政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

单位是配合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重工业的目标而出现的组织形式。

33

二、单位组织的特征及其功能 1、单位组织的特征: (1)功能合一

(2)资源在组织之间非自由流动 (3)组织性依附

对企业的经济与社会依附,对管理层的政治依附 (4)行政等级性 (5)独特的制度文化 忠诚-庇护关系系统 工人内部的分裂 工具性的个人关系纽带 2、单位组织的功能:

单位组织对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向组织成员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使组织成员具有较强的向心力,促进了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实现了对组织成员的有效管理。

单位制度是一种向上负责的体制,它的行政性特征削弱了单位组织的专业特征,带来了专业上的低效率。“单位办社会”也使得组织负担沉重,专业效率低。单位组织的行政等级性也造成了组织的膨胀冲动,即每个单位组织都希望提高行政级别,在规模上扩大。 三、单位组织的变革

初期的放权让利和扩大自主权,效果不理想,企业更大的剩余分配权力使职工更加依赖企业。 乡镇企业兴起对国有企业的冲击,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引入。

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变革,增强国企的专业化特征,剥离其社会职能和行政职能。 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变,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完

下次课:社会制度

第七讲 社会制度 第一节 制度概述 第二节 制度的建构 第三节 制度变迁 第一节 制度概述 一、什么是制度

从行为和互动的角度理解制度。

制度(institution)是一个社会中人们互动的规则,是人们在确定相互关系时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约束。它是决定人们的选择集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制度包括禁止人们从事某些活动和允许人们从事某些活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要求人们必须怎样做的规定。哪些人能这样做,哪些人不能这样做。 哪些是制度?

一切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或激励的结构性规定,都是制度 国家宪法、法律、地方法规条例 文化、道德 习俗、乡规民约

规则:上车买票、上班不能迟到、不许随地吐痰、加班有加班费??

二、制度的性质

(1)制度是对行为的约束或激励

(2)制度是不是一经制定,就可以保证得到实施?

不一定。当人们认为从违规活动中获得的净效用大于遵守规则获得的净效用时,他们便会选择违规而不是遵从。 比如,逃课、迟到早退;犯罪行为。

34

(3)既然制度可能被违反,它怎样发挥作用?

它是通过提高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成本,或者提高从事某种活动的收益来发挥作用的。 制度不仅具有约束性,还具有激励性。

所以,它不仅不准人们做什么,提高违反制度的成本;而且还引导人们做什么,改变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改变人们行动的方向。在制度不完全的情况时,人们就会钻空子、搞变通。 (4)制度的效率

关键在参照点:一是和没有制度时相比;另一是不同制度之间的比较。 三、社会制度的特征 普遍性

家庭、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等人类社会的主要制度,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民族、国家和社会中。它对所辖范围内的人们均无例外地发生制约作用。 相对稳定性

尽管制度随社会发展以及时空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但它又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制约人们的行为 复合性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其他不同层次的制度相配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如家庭制度就包括婚姻、生育、亲子、继承等具体制度 四、社会制度的类型 1、多种分类: 按形成的过程:

自然产生的制度(本原制度)和从一定历史需要出发而有计划地制定的制度(派生制度)。前者如家庭制度(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经济制度(物质资料再生产),后者如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等 按重要性:基础性制度和辅助性制度

按适用范围:对社会整体起作用的一般制度和只在某个领域起作用的特殊制度

按性质和作用范围: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2、运用最多的分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明文规定的、通过系统地组织来加以保证和实施的制度。在现代社会中,他们通常是和国家政权力量直接相关的。 在进行制度分析时,正式制度通常被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分成宪法——具体的法律——个别条例。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加以建构的。但是在建构特定制度的时候,受到其他已经存在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正式制度体系是通过人们世代的有意建构而形成和积累下来的。

非正式制度包括禁忌、习俗、行为规范等。它是通过一代代人对知识、价值、信仰的教诲和模仿而积淀和演化着的。它的改变更难更缓慢。 在现实当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常常混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我们只是从概念上可以将它们分开。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如果二者协调一致、相互补充,制度的实施就比较顺利;如果之间不一致,正式制度的实施难度比较大,因为它必须处理更多的以正式制度的标准来看属于违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恰恰是被那些非正式制度激励出来的。 3、制度约束和内化的行为准则

我们把制度或准则对于某种行为的要求或态度分成三类: (1)必须做;(2)不准做;(3)可做可不做。不同程度的要求,制度约束的力度不同,实施的效果也不同。

“内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指个体或群体接受并认同一个外在的规则,并调整自身的行为,使之无意识地遵从这一规则的过程。 可见,制度一旦被内化,便成为自我实施而不需监督的。 五、制度的负功能 1、制度惰性

社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规范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合时宜的沉淀就会成为一种制度惰性。 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却在不断地变化中,因此制度不可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和人类需要的变化

当这种不适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度就会变成一种呆板、僵化的框框,不仅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反而成为人类需要满足的障碍,阻碍社会的发展 2、结构紊乱:

制度是由概念体系、规范体系、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按照结构功能的要求,四个要素发挥作用必须稳定地协调在

35

一起

但事实上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未必十分协调,而且各个要素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其内部的结构也不一定协调,因而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混乱,如物业管理条例的某些条款 3、关联失效

制度结构和社会结构是有机地关联在一起的,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和社会的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制度结构,如独生子女政策 被少数人所操纵或干扰某种社会制度的执行或实施,制度不仅不会发挥正常的功能,反而会产生相反的功能

第二节 制度的建构 一、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

有些制度是不公平的,它能够得以建立是少数制定者借助强力(比如暴力)的结果。但即使是平等的制度其实施有时也需要强力。 我们主要讨论公平的制度的建构,也就是群体内所有人都接受的制度,所有人都受益的制度。 最简单的制度形成只涉及两人协议,但更多的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既然是公共物品,就涉及到搭便车(free-riding)的问题。因为制度的设立需要成本,包括决策成本,讨价还价、信息成本等等。

表:制度建构中的搭便车问题

成员1 成员2 不出力 出力 二、社会精英与制度提供

表:社会精英(政治企业家)与制度的提供

很多制度的建构都是社会精英、政治企业家推动的结果。 精英 非精英 出力 等待

三、在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达成一致的集体选择结果?

在各个个人的偏好序不同,同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选择规则时,是否能够将个人偏好序合成一个具有可传递性的社会偏好序?孔多塞(condorcet)的发现是,非传递性的结果是可能的。在多数投票规则下导致非传递性结果,被称为“多数循环”或“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

设想下面的情景。假定有三个投票人A、B、C,要就三个方案X、Y、Z做出选择,他们三人的个人偏好序排列如下。 方 案

x y z 投 A 1 2 3 票 B 2 3 1 者 C 3 1 2 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可传递性的偏好序,即

A:x>y,y>z,x>z B:z>x,x>y,z>y C:y>z,z>x,y>x

现在分别就每两个方案按少数服从多数规则投票选择,结果如下: x>y,2:1(2人赞成,1人反对) y>z,2:1(2人赞成,1人反对)

36

出力 (7,1) (8,0) 等待 (6,2) (0,0) 不出力 (0,0) (-5,5) 出力 (5,-5) (3,3) z>x,2:1(2人赞成,1人反对)

把上面的结果汇总起来,可以看到,x>y>z>x,循环出现了。也就是说,当x>y,y>z时,不能有x>z 。因为存在相反的结果:z>x。 说明,在偏好差异足够大的情况下,绝对民主是不行的,一致同意是不可能的。 避免多数循环的方法 A、改变某个人的偏好

B、减少选项(也就是禁止某些偏好) C、少数人说了算或独裁 D、互投赞成票(下次补偿) 一、制度的生命周期

社会学家赫特兹拉用“形成期”、“效能期”、“形式主义期”和“萎缩期”来描述制度的生命周期

每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有其客观根据,但制度有一个形成期,即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制度是不够完善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扩充。

处于效能期的制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会出现障碍和问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调整不适应的部分与环节,使之继续发挥其效能

第三节 制度变迁

在形式主义期,包含在制度中的人类目的已经模糊不清,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履行制度的有关官员以机械的办法工作。规章以及有关意识形态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礼节和程序退化为空洞的手续

这个制度发展为一个笨重而自大的机器,往往产生过分的要求,过分地支配其成员,压制成员的个性。有的制度,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赖以生存的基础已不复存在,这时就必须及时建立新制度来代替已经过时的制度。

二、制度变迁的源泉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在既定制度约束下有不同的可能选择:一种是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资源,寻求利益;另一种是违反制度来追求利益,但并不试图改变制度;还有一种是运用资源来改变现行制度,从而实现更大利益。 人们倾向于哪种选择,取决于他们认为哪种选择能够带来更大的预期净收益。

一个既定的稳定制度是均衡制度,受制度约束的所有个人都会在制度范围内寻求效用最大化,而改变制度对他们来说是不合算的。 不过,均衡并不会无条件地永远持续下去。人们从事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在不时的变化,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就可能发现,新的获得收益(效用)的机会在原有的制度格局内无法有效利用,而改变既有制度将有较高的预期净收益,这些新的获得利益的机会便会诱使人们致力于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

(1)人口变化 人口变化引起人与自然资源之间关系的变化,引起劳动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的相对价格变化。 (2)知识存量和技术的变化 例:技术股的产生 (3)价值观念或偏好的改变 例如,奴隶制度的废除。 (4)外在竞争环境的变化 (5)既定制度的无效率 受利益诱导的主体

可以是企业主、工人、农民、国家政权的掌握者。有的制度变迁是由国家政权的掌握者发起的,他们之所以致力于制度变迁,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变迁会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效用(他们的效用可能是民众福利的增长、国家军事力量的扩大、个人威望、个人权力的稳固的函数)。中国的制度变迁不完全是由国家发动的。 三、制度变迁的机制

(1)谈判地位:诱致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人们掌握的资源的相对数量和质量,并因此而改变人们在制度谈判中的地位,通过谈判地位的改变实现制度变迁。比如:乡镇企业的改制 (2)社会精英、政治企业家的推动

(3)搭便车问题(小集团、选择性激励、意识形态) 四、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边际上的变迁,全面的制度变迁成本太高

37

非正式制度与变迁的渐进性

五、制度变迁的路径

(1)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如果存在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那么对初始状态的“路径依赖”便会产生。自我强化机制包括:

(a)制度的规模经济导致收益递增;

(b)学习效应,即人们不断学习在制度框架内的行为;

(c)协作效应。各种制度合约产生了广泛的协作,正式制度框架引导出大量补充性的非正式制度,推动了协作的扩展;

(d)适应性预期。随着以上因素导致的制度的巩固,人们预期该制度能继续存在下去,根据这种预期而采取的行为,又会强化该制度。

(2)打破锁定(lock-in)的机制 来自其他制度的竞争 向外部学习 完

下一讲: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八讲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集体行为的性质和发生的条件 二、几种集体行为 集群行为 大众行为

三、传播与集体行为 四、社会运动 集体行为的一些例子

07年5月6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发生了一起球场踩踏事件,超过50名球迷受伤,其中4人伤势较重。另外还有密云观灯踩踏、印度寺庙踩踏、沙特麦加朝圣踩踏事故等。

“非典”期间,据说板蓝根能预防非典,导致各药店疯狂抢购板蓝根以致板蓝根脱销。 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大学生纷纷上街游行。 时尚、流行,谣言,暴民,骚乱。 一、集体行为的性质和发生的条件 (一)集体行为的含义

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有组织的、在一定制度约束下的行为。 它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波普诺) 集体行为缺乏事先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此外,集体行为是动态的,它在不断地变化。 参与集体行为的人们的目标和期望相对不明确,社会情景模糊,社会的控制机制薄弱。

集体行为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游行、罢工、时尚狂迷与流行、紧急逃脱时的集体恐慌、股市中的恐慌、大众歇斯底里、淘金热、暴民、骚乱、谣言等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集体行为有各自的特点,但都符合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所以社会学家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和研究。 研究集体行为的困难之处:集体行为本身的无组织性;突发性,持续时间很短;包含很多现象。 (二)集体行为的特征

科尔曼(Coleman)认为被视为集体行为的社会现象通常含有几种共同的要素: (1)包括在同一时间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

(2)行动具有相互依赖性,任何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 (3)被观察的集体其行为无常而且多变,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Preston & Smith指出集体行为的特征有五点:

38

(1)社会上的成员发现他们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情境下,日常所熟悉的行为准则与规范都无法适用; (2)在缺乏清楚而明确的行为准则的状况下,社会的成员被迫对发生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 (3)由这些成员所形成的团体行动都维持很短的时间;

(4)团体行动的参与者变得情绪化,而且团体将会采取的行动也变得不可预测; (5)在团体行动参与者之间有许多私下的互动。 (三)集体行为发生的条件 1、几个重要的因素

(1)偶发事件引起的共同刺激 (2)时空环境因素

(3)规范的缺乏和社会控制机制薄弱 (4)冲突的价值观和规范

2、斯梅尔塞(Neil Smelser,1962)的价值累加理论(value-added approach)提出集体行为的六个社会条件

(1)结构性助长:即社会结构的构成方式必须允许一场社会运动或一段集体行为发生。是指促使集体行为在特定情形下成为可能的一般的背景因素。

(2)结构性紧张:人们感知到社会环境中的某个事情出了问题。 (3)共同信念:对情况和采取行动可能后果的分析,并达成一致。 (4)促发因素:具体的导火索。

(5)参与者的行动动员:领袖人物出现并鼓励其他人采取行动。 (6)社会控制状况:预防性、紧急性的(事情发生后的控制) 二、几种集体行为

(一)集群行为(crowd behavior) 1、集群的含义

集群(crowd)是有着共同的关注点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人们的聚集会进一步影响其行为。身体上的相互靠近,他人在场。 集群与其他更为普遍的社会群体区别开来的特征是不确定感和紧迫感。 2、集群的特征

匿名性 自发性 无约束性 3、集群的类型(Herbert Blumer,1951)

(1)偶合集群(casual):偶然事件的发生而聚集在一起的群众,如交通事故造成的围观群众。

(2)常规集群(conventional):更具结构特征、比较有组织,他们的行为遵循已经确立的社会规范或惯例。音乐会的观众、飞机上的乘客。但在这种人群中发生突发事件,可能产生集体恐慌。

在1903年芝加哥易洛魁剧院的大火中,参加当晚演出的主角,喜剧演员埃迪·福伊在舞台上尽力使观众保持冷静,以便按次序退场。结果他没有成功。

(3)表意集群(emotional):用以提供成员情感表达和情感释放机会的集群。比如舞会、节日庆典、球迷和歌迷的狂欢。

(4)行动集群(acting):正在采取行动的人群,通常是愤怒的和怀有敌意的。比如聚众闹事、骚乱或从事其他极端行为。行动集群的两种重要形式是暴民(mob)和骚乱(riot)。

暴民是这样的一种集群类型,群情激昂的集群成员将愤怒集中在单一目标上,然而通常在达到目的后,他们就解体了。大多数暴民有领导者,暴民行为通常有一定程度的组织结构。但是由于他们是短暂的且不稳定的,所以暴民被认为是一种集和行为。私刑处死、爆炸纵火、三K党等恐怖集团策动的恐怖活动都是暴民行动的例子。

骚乱者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愤怒,并通常在数小时或甚至数天之内从一个目标转向另一个目标。骚乱常常包括对不受欢迎群体的攻击、掠夺和捣毁财产,以及对权威的普遍蔑视。有的骚乱者可能有特定的目标,例如破坏不受欢迎者的房屋和商行。比如在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中,许多韩国商店被毁。

罗曼(J. D. Lohman)提出五种方法控制或消除潜在暴众的形成:

1、尽量避免让太多的人聚集一处,在大量人群尚未聚集前,或移动目标,或用力量分散人群。

2、当酝酿过程(milling process)开始进行以后,尽量使交互刺激的效果减至最低程度,如对相互传播行为加以干扰,或制造其它事件以分散注意力

3、如果群众领袖已明显产生,尽快移开或隔离,使其孤立不与其它群众发生接触。但此时如果能不使用武力和强制力最好。

39

4、制造另一性质不同的事件,以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分散其目标,使不至于发展成亲近性高的聚合体。

5、孤立群众,预防其扩散或增加生力军以扩大其声势,通常要使用更多的人员用人力压制,但尽量避免使用武力。 4、集群行为的理论

1)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的“感染论”

( [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895/2004。)

他认为集群能使个人“着迷”的能力基于三个因素:(1)不可征服感,既单纯从人数上获得的强大力量;(2)传染(contagion),即新的思维方式的迅速蔓延;(3)易受感染性。在集群中,人们的心智很容易降到一个较低的活动水平上,并且人们容易毫不怀疑地被动接受和模仿集群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理性程度低。群体表现出一种不可征服感,大家的想法相互传染。

这种观点受到了批评。否定了集体成员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将意志、良知、或缺乏自治之类的性质赋予群体。无理智是个体精神状态的特征,不能运用于群体,其次,无理性一词充满了价值判断的意味。 2)趋同论

参与集群的人们具有相似性,即以同样方式看待事物和以同样方式行动;实际上,正是这种共同的趋势使他们首先聚集起来,成为集群。 (福姆和贝,1988;赖特,1978) 3)新生规范理论

在集群中,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新的规范,这些规范是从一些人的可以看得见的行动中产生的,并规定了在有人群的情况下的适当行为。

一套行为规范逐渐被整个群体所接受,群体中的一致性普遍流行开来,那些不遵守这套紧急规范的人将会被施以社会压力。由于害怕被别人嘲笑、胁迫或者甚至由于怕自己受到伤害,所以不肯提出反驳。(特纳,1964;蒂尔内和金廉,1987) 对上述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1)大多数集群内部并不具有很高的同质性;集群成员在态度和参与程度上通常是不同的。 (2)集群成员没有丧失理性,但集群行为看似缺乏理性,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无理性的矛盾。 (3)集群行为与所有社会行为一样是受规范支配的,集群内部的特殊规范。 (二)大众行为

在分散的社会群体中出现的一致行为被称为大众行为(mass behavior)。它涉及那些互不相识、彼此联系甚少的人们。 恐慌(panic):大众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作出的一种不协调和无理性的反应。最典型的是1929年美国的金融恐慌。 流行、时尚和狂热: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大众行为,属于人们对于一类事物的共同关注。

大众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一种通常由某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引起的普遍而且有感染力的不安。可能会发展为恐慌。 1938年纽约地区“火星人入侵地球”、1949年伊利诺斯州马顿的幽灵般的麻醉师。

火星人入侵地球

1938年,根据威尔斯描写火星人入侵的小说《宇宙大战》改编的广播剧在纽约地区播出,听众以为这是真的,结果引起了大众歇斯底里,甚至十足的恐慌。在听到广播的600万人中,卷入这场歇斯底里的人竟达100万人之多。 马顿的幽灵般的麻醉师

1944年9月初,以利诺斯州马顿的一位妇女对警方说她和她的女儿受到了一个看不见的入侵者的侵害,他向她们喷射一种有香味的气体,一时间使她们动弹不得,并感到很难受。当地的报纸将这件事在头版上作了报道,大字标题是“散步麻醉剂的人逍遥法外”。第二天,有人报告说又发生了三起类似的袭击。由于正好赶上假期,这些说法有两天没有见报,在这段时间内也没有再发生这种袭扰。可是,当这些报告见报以后,在近一周的时间里,袭击事件大大增加,一夜之间就报告发生了7起。共有27人成为这幽灵般的麻醉师的受害者。 唐纳德·约翰逊(1945)在对这一事件进行一番认真研究之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受害者都是妇女,她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都大大低于整个马顿的平均水平。事实上,3/4的受害者只上过小学。有些妇女的丈夫外出当兵,据说这使她们感到孤独,并且感情脆弱。在约翰逊能够了解到的个案中,有一半以上的受害者表现出精神压抑的症状。这些受害者说她们“总感到紧张”,需要“治疗神经”,说她们如何“一贯睡不好觉”。他们感到不幸福或不满意,却又不清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马顿的幽灵般的麻醉师(续) 三、传播与集体行为

谣言、公众舆论本身是一种集体行为,但也可能是其他集体行为的先导,对其他集体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在集体行为进行过程中,宣传、舆论、谣言等信息传播行为的作用很重要。 谣言的传播:谣言内容的模糊性

40

谣言往往是在信息不完全,信息来源不可靠的情况下出现的。 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大众传媒和宣传的作用 四、社会运动

1、社会运动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是一种主要依赖于非制度化方式来产生社会变迁的集体努力。

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有一些差别:虽然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都倾向于相对的无结构性,但社会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有更加牢固树立的领袖和内部组织模式。并且具有更有意识的资源动员特征。

此外,由于社会运动是旨在纠正在其支持者看来不公平的东西,因此,与大多数初级集体行为不同,几乎所有社会运动都有深刻的政治内涵。

几乎所有的社会运动都会包含一定的初级集体行为,比如谣言、游行示威、大众宣传、骚乱等。

社会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民权、反战、女权、环境、反堕胎、支持堕胎合法化、同性恋权利运动、反核、革命等等。 社会运动往往和制度变迁、社会变革连在一起,有较强的政治性。 社会运动包含一些重要因素:意识形态,战略和战术,以及领导人。 2、社会运动的类型

(1)革命运动:包含两种,一种旨在推翻并取代现存政权,另一种不仅推翻现存政权,而且要进行全面的社会变革。

(2)改革运动:它试图通过改变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来改善整个社会,而不是寻求改变基本的经济或政治格局,或社会分层体系的实质。维权运动、环保运动。

(3)抵抗运动: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试图引发变革,抵抗运动旨在防止变革,或者是企图扭转已经取得的变革。 3、成功的社会运动的过程

预备阶段:社会不满和不安定,鼓动家

普及阶段:群体意识发展,领袖出现,预言家和改革家 正式组织阶段:结构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战略家

制度化阶段:运动成为被社会接受的组成部分,委员会中的管理人员 4、社会运动的理论

相对剥夺理论把部分人的受挫感和不平等感作为社会运动的根源。

而资源动员理论关注的是领导社会运动的组织如何动员资金、人力、媒体和个人的忠诚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指向运动目标。 资源动员理论与以往理论有所区别:

第一,支持运动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支持运动的最关键的资源是一大群愤愤不平的人们,存在大量寻求社会变革的人。而资源动员理论认为关键的资源来源于中上层支持者的忠诚以及私人基金会、政府机构、大学和大众传媒的支持。运动不是建立在公众的不满基础上,而是它们必须能够积极地激发起有能力的人群的不满。 第二,运动策略。

传统观点认为,运动必须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与当局讨价还价,有时甚至威胁他们,以迫使其进行运动行动者所希望的变革。资源动员学派并没有否认上述行为的重要性,他们补充到,运动领袖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招募支持者、获得资金以及与目标相似的其他组织发展关系。

第三,资源动员的强大力量之一,在于它认识到当代运动的成功对大众传媒、公共邮件、游说等手段的日益依赖。这样的技术需要新型的运动领袖:较少去做慷慨激昂的演说家,而更多地去努力成为一位媒体专家。这样的领袖是“职业社会运动家”。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艾尔东·莫里斯 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刘能译:《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中的《集体行为》部分。 下一讲:社会问题

第九讲 社会问题 第九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概念

定义、构成、特征、类型

41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及分析

人口问题、劳动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少年犯罪、腐败问题、生态环境个、贫富差距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社会问题?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有什么问题? 一 、社会问题概述(social problem) 1.社会问题用法的大众化

社会问题常常是公众最频繁、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越来越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课题 但是,在对社会问题的社会关注中,公众大多是以常识或者经验来认识、评论“社会问题” 对社会问题理解的片面、偏见、错误也比较多,比如: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社会热点、焦点等于社会问题。似乎许多社会中的热门问题、关键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或与社会问题有关;或者社会问题总是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

把不认可的现象等同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甚至社会弊端、社会阴暗面的代名词

把不期望、不满意的、无可奈何的现象等同于社会问题。人们遇到期望改变、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或无力改变的现象时,就倾向于认为这些现象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也有在部分人中成为时髦语言的倾向。特别是在谈到社会风气等有关现象的时候,一些人往往频繁地提及社会问题

以上对“社会问题”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2、科学的社会问题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德国社会学家较早开始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社会问题理解为劳工问题。许多人都对劳资关系、阶级矛盾、分配关系、就业、工会、罢工、劳工住宅及妇女就业等开展过广泛研究 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大多将社会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社会变迁时发生的社会失调。

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时快时慢,这一快一慢之间往往出现文化失调,社会问题即产生于文化失调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富勒提出,多数人认为偏离他们持有的某些社会规范的社会状况即为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前者表现为威胁社会安全的一种或数种情况;后者表现为社会上多数人公认为危害,并有组织起来加以解决的愿望

4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归纳了当时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种种解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两种类型。另一方面,墨顿认为社会问题应具有潜在性和外显性两种。

与此同时,有些社会学家强调社会问题的破坏性,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应包括问题的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

即社会问题必然是社会共同具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和功能失调、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发生紊乱,并直接造成社会日常生活的破坏。

综合上述看法,可以归纳为:

社会问题就是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失调,使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事实

从两个方面理解客观事实:社会问题客观地存在于所有社会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不存在社会问题的社会

同时,社会问题一定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有时表现为一定的潜在性和可预见性,所以不能把人们假想的和猜测的问题当作现实的社会问题

比如有人预测克隆技术取代两性繁衍有可能成为大的社会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把它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来着力解决 社会问题是一种公众问题

42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问题与烦恼,但如果它仅仅是个人或部分人的遭遇或感受,则只能属于私人问题

社会问题必须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相当多的人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且必须是违背了社会的规范和价值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危及到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正常社会生活与利益,大家共同感到一种威胁或不适 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行动

社会问题的起因一般是社会性的,并非是由个人或少数人负责,社会问题的后果也是社会性的,涉及到相当一部分人共同的社会生活 因此它的解决或消除不是个别人和少数人能做到的,要通过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解决 二、社会问题的特征 1、具体性 历史阶段 地域特殊性 2、社会问题是复杂的 多因、多果 并存、连锁 3、潜伏期

还有学者认为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4个方面

普遍性 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 变异性 指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地区、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 复合性 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的复杂的性质 周期性 指社会问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规律性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

划分标准不同,社会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墨顿与尼斯特将社会问题分为两大类:偏差行为和社会组织问题

前者包括犯罪、精神病、吸毒、自杀、娼妓等等;后者包括世界人口危机、种族关系、都市交通问题等等

2、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地区差异,将社会问题分为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性社会问题。

前者指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如犯罪问题和环境问题等;

后者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如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等

3、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将社会问题可以分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和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前者指由于社会结构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后者指由于社会结构存在某些障碍或病变而没有发挥应有功能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腐败问题

4、还有中国的社会学家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将社会问题分为:全球性社会问题、越轨性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和道德性社会问题

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是全球性社会问题;

赌博、吸毒、青少年犯罪、经济犯罪、网络犯罪等是越轨性社会问题;

由某些制度性、政策性的因素或社会发展中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引发的诸如两极分化、贫困、就业、腐败等问题是结构性社会问题 偏离了某个社会的具体道德规范,如不正之风、见死不救等问题归入道德性社会问题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价值冲突论

该理论产生于二战时期

价值冲突论指出,在各个国家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差异,会导致对同一个问题持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和立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所采取的一些解决措施,常常会引起利益群体间的冲突

冲突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要事实,而且也是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 所有社会问题都经历三个阶段:警觉阶段、政策决定阶段、改革阶段。

在警觉阶段,群体开始意识到某种社会问题已经威胁到他们重视的价值;在政策决定阶段,价值对立的双方根据各自的价值原则论证基于各自的利益基础之上的变革措施和政策,辩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改革阶段,行政机构的介入,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得以协调

43

价值冲突论主张以三种方式解决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和价值的分裂状态:交涉、达成协议、使用权力 二、标签理论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是符号互动论的延伸

它认为人的意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根据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来确认自己。标签论注重过程而非结构,注重问题的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

标签论的中心概念是观察者眼中界定的社会问题和偏差,研究对象是探讨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系中,某人或某事被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标示”的过程。 三、社会病理学观点

基于社会是生物有机体的观点,它认为社会问题的出现,就是社会有机体生病了,要从病理学的角度出发,诊治社会病态。具体观点有:

健康的社会具有正常的社会功能,而病态社会则是社会正常机能出现毛病的状态;“社会病态”是指社会关系中不协调的现象,“社会病理”是社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其生理功能处于失调的状态

后期的社会病理学家认为解决社会问题应注重社会环境的不道德特征,改造社会环境、对全民实行道德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办法

四、社会解组理论

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理论强调解决社会问题要完善社会制度,改善社会环境。其主要观点有: 一个常态或无解组现象的社会是组织严密、结构有序的社会,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和谐的

一个解组社会相反,其组织结构发生分裂,有些部分已与整体脱节或丧失正常功能,社会凝聚力和团结精神衰减,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控制作用丧失,旧的规范遭到破坏而新的规范还没有形成 社会解组包括二种形式:

失范:原有的规范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新的规范还没有建立,形成规范真空

文化冲突:社会中同时存在几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规则,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不同群体、个人之间甚至是个人内心发生价值冲突 社会解组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引起原有的平衡破坏,传统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力量减弱。社会解组过程带来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及分析 你认为中国现在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由人口问题引起的劳动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等 一、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最主要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

当前中国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

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等 21世纪中国面对的人口问题

1、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每年净增1000万以上

2、劳动年龄人口过于庞大,未来50年将达到10亿的高峰 3、人口老龄化突出 4、人口素质急待提高 5、人口流迁与城市化不合理

二、劳动就业问题

44

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是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所造成的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1997年,登记失业率为3.1%,加上1151万下岗工人,预计失业率达8%。截至到2005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049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03万人。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

其实质是老龄人口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问题。

国际上规定把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龄化国家和地区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整体上迈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个别经济发达的省市则更早地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人口的老龄化给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老龄人口的比重和数量的激增给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

老龄化会带来的挑战:(养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主要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社会保障问题加剧 2、医疗保障问题

93年卫生部调查显示:老年人群60%以上具有慢性病史,人均有2到3种疾病;60岁以上人口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3.6倍 3、老年生活质量问题 四、青少年犯罪问题

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我国在60年代以前,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下,而自70年代末开始急剧上升 青少年犯罪原因:社会转型的影响;亚文化;家庭等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变迁;失业问题,等。 五、腐败问题

指新旧政治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权力监督约束机制的滞后而导致的权力运行失调现象,在我国突出表现为一些手中有实权的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服务部门对私利的追逐。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197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61917件,结案84276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6150人,其中开除党籍137711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追究的37790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处)级干部28996人,厅(局)级干部2422人,省(部)级干部98人 六、生态环境问题

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

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例: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 1、决定中国环境态势的五种力量是: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非常脆弱的“人口-资源-环境”背景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环境合作的影响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状态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