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更新时间:2023-10-23 14: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 (一)目的任务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三)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四)区域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三)地质填图方法

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

(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

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②正确建立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即正式命名的)与非正式(即不必正式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研究它们与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进行多重地层单位的划 分和研究对比。

③进行沉积环境、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岩层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的研究。 2.侵入岩区

侵入岩采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填图。但是,由于该方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成矿方面的研究和成因联系上、在区域对比上还有些不成熟的地方,现在很多省或部门,还是采用传统的期、次、阶段等来划分侵入岩。但不论用那种方法填图, 都必须研究以下内容:

①查明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形态与规模、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组构特征(流动构造和变形构造)、包体特征(捕虏体、残留体和深源暗色包体)、脉岩(派生脉岩和区域性脉岩)的规模、产状和组分等。

②查明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作用、同化混染作用以及分异作用的特征。 ③研究花岗岩复式岩体内部的脉动、涌动和渐变过渡等接触关系;根据侵入体的相互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侵入体的侵入时代与侵入顺序并讨论它们的时空分布规律。

④按花岗岩类的成分序列或结构序列的基本概念,划分侵入体,建立单元,归并超单元或序列(非正式单位),并探讨岩浆作用的演化历史,研究侵入体的就位机制, 以及侵入体或单元与矿产的关系。

⑤花岗岩类以外的其他侵入岩,原则上按①-③要求进行填图,划分侵入体。有条件时建立单元,归并超单元或序列。必要时可根据侵入体或单元内部矿物成分的分带性以及变形特征的分带性,划分岩石带。

3.火山岩区

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其研究内容是:

①查明火山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结构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②在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注意寻找化石)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的时代。

③依据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分布,划分火山岩

相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

④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性、岩相资料, 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

4.变质岩区

变质岩采用构造一地(岩)层法或构造—岩石法填图。

①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堆积岩原则上按沉积岩要求进行,注意研究变质— 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浅变质的侵入岩类岩体可参照花岗岩类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

②查明变质岩石(包括变质构造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

③查明不同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井建立序次关系。 ④查明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变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

⑤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⑥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 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层层序、变质岩层构造叠置序列并研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

5.第四纪地质

①查明区内第四纪沉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 ②调查研究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根据物质成分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层序。

③调查第四系可能赋存的矿产、古风化壳、古土壤和古文化层,研究各类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期及其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

6.构造

①查明各种构造基本类型和主要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性质、生成序次和组合特征,对其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做出分析。

②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研究不同期次构造迭加关系及演化序列。 ③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和地质环境的影响。 ④探讨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及成矿的作用的关系。 (四)地质填图精度要求

1.实测地质剖面

一个图幅内的不同沉积地层、不同时代和类型的火山岩侵入岩单元和变质岩填图单位一般至少要有1-2条实测剖面控制,联测图幅可按联测区部署,一般一个填图单位应有2-3条剖面控制,比例尺一般不小于一比五千。若己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实测剖面,也可部分或全部引用。

2.合理划分填图单位

合理划分填图单位,是确保地质填图质量的关键。设计中应提出填图单位划分的初步方案。而后在填图中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再予以确定。

①沉积岩区的填图单位分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两类。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包括正式命名的群(超群、亚群)、组、段、层, 其中组是基本填图单位。沉积地层必须划分到组,只有对区域地层研究有必要和可能时才划分到段和层或并组为群。

为了在地质图上详细具体地表现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各种特征和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地层特征及层位,还必须划分、研究和填绘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对具有特殊标志、形态、成因或某种有经济、实用意义的岩石单位,如局部性的标志层、特殊的岩层、透镜体,岩舌、岩楔、某些礁滩沉积、含矿(或具有某种经济意义的)层、特征明显的化石富集层等,一般均应作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填绘在图上。

②侵入岩填图单位以单元作为基本的填图单位,独立侵入体和脉岩为非正式填图单位。

在侵入体或单元与周围地质体接触带,应按接触关系和变质现象以及变质作用的类型划分变质带。有条件的侵入体或单元应尽可能划分出岩石带。

③火山岩填图单位,可按地层学万法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一般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到段和层,亦可按火山活动的规律性和火山地层的特殊性划分火山活动旋回,必要时可划分到韵律。中深变质的火山岩应按变质岩的要求划分填图单位。

④变质岩填图单位,在填图初期应按变质岩岩石类型和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特征划分非正式填图单位,在详细研究建造的基础上再确定正式填图单位。

对沉积变质岩系,其变质地层间正常沉积接触关系、示顶标志清晰可靠,可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建立组一级填图单位, 并可进一步划分到段。对被区域性不整合或区域性热事件分割, 或区域性构造作用及变质作用迎异的变质地层系统,可建立群一级填图单位,并进一步划分到组。对变质地层被同变质构造(如滑断构造、韧性剪切带等)

分割,且缺乏示顶标志的沉积变质岩系,可参照上述原则,分别建立岩群、岩组和岩段。 对中深变质侵入岩系,可按照不同深成岩的分布情况,分别建立或划分片麻岩套或片麻岩杂岩与片麻岩两级填图单位。

3.地质填图观察路线的布置

①地质填图中观察路线的布置,要以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为依据,在充分利用遥感图像资料解译的基础上,分别不同的基岩出露情况和通行条件,精心布置。露头良好区,应结合遥感图像资料,以穿越路线为主并辅以追索路线,必要时可实行主干路线与辅助路线相结合的办法填图;露头不好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布置稀疏路线,并结合露头的追索观察。一个图幅内的地质观察路线总长度在北方不少于500—700千米,南方不少于600—800千米,遥感图象解译程度为中等-良好的图幅,其路线总长度可减少25%-30%。路线间距大小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以达到填图要求和解决主要地质问题为前题,切忌机械地按网度布置或无根据的任意放稀(图1)。路线间距及布署原则应在设计书中具体规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路线间距一般为400-1000米不等。

②所有重要的地质界线和地质体,如岩石地层单位的组(岩组)、段(岩段)界线,一些有意义的特殊的非正式地层单位等都应有足够的观察点控制。在主干路线上要详细观察记录,采集必要的样品,取准取全各种地质数据。地质构造复杂或重要地质观察路线应有连续的路线剖面图及必要的素描图与照相。

地质观察点布置一般为500-800米就应定点,应以地质点的有效控制为依据,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在各填图单位之间的接触界线(如地层界线、特殊岩性层的界线)、断裂、褶皱、化石层、矿化层、矿体等均应定点观察、详细记录。

地质矿产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 年月日) 天气(晴阴小雨) 地点(野外工作站) 路线:自经至 手图号: 路线号:

任务: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 矿点检查。 人员:(记录) (掌图与航片)点号: N01896 座标:X3005 Y28530 GPS:经度纬度高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2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