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商角度看综合布线

更新时间:2023-08-10 04:21: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 综合布线

【综述】以工程商角度看综合布线:第一部分

这篇文章是2002年至2003年期间,我在系统集成公司工作时所写的投稿文章。那时,我所

综考虑的重点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的整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同类产品之间的性能比较,合布线仅仅是二十多个弱电子系统中的一个,因此它的定位是智能建筑的基础工程。时过境迁,现在我是众多布线厂商中的一名工程师,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再看当年的文章,就觉得有些观点已经过时,有些则有错,因此想借贵网站之宝地,将修订后的这篇文章重新提交给广大的专家、学者、技术工程师、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希望能够进一步排除其中的错误和问题,使我的技术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所提高。由于文章的字数较多,所以此次仍然向数年前一样,将整篇文章分解成一组文章,分期刊出。综合布线是已经成熟的技术,也是至今仍然在争论的技术。在流行的资料中,看到最多是的专家点评、厂商资料、工程介绍、培训教材和标准宣贯,而作为工程商这一层面上的文章相对较少。在本文中,笔者仍将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从工程商的角度叙述自己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解、体会和看法。 1. 综合布线系统的名称与含义布线系统的名称很多,最常用的有综合布线、结构化布线等等。事实上,细看产品手册,基本上是大同小异。那么,这些名词的含义究竟该怎样理解呢? 1.1. Φ综合布线的含义综合布线是1992年传入中国大陆时的布线系统名词。它的含义是现代大楼中的各种弱电线缆都可以使用同一种线缆所取代,因此在设计时不必考虑线缆的应用目标,待实际使用时再进行定义。由此可见,综合布线所定义的是布线系统的外部功能,所强调的是用同一种线缆解决各种应用对线缆的需求。在理论上,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传输的信号种类很多。例如: Φ各类电话。包括模拟电话、数字电话、IP电话、可视电话、多媒体电话等等。 Φ各类计算机网络。包括十兆以太网、百兆以太网(原名: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四十万兆以太网、百万兆以太网、ATM网、ARCNET网等等。 Φ楼宇自控网络。原来的BA系统,只是在有些NCU(网络控制器)上具有10M以太网的接口,而现在除了NCU外,DDC上也具有了以太网插口,而且许多已经提升到了百兆以太网等级。 Φ门禁系统。早期的门禁系统传输线采用的是RS485总线,可以使用综合布线实现。现在的门禁系统除了从控制器到门(包括读卡器、电锁、门磁开关、出门按钮)之间的信号线仍然沿用原来的线缆外,从控制器到主机之间的长距离传输线大多采用了TCP/IP方式,即使用计算机以太网传输,因此它所用的传输线必然是综合布线系统。 Φ公共广播系统。有些公共广播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结构,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各广播主机之间的传输网络,使公共广播系统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在校园中,随着教室逐渐计算机化,教室广播系统也开始采用IP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公共广播信号(上课时计算机必然开启,而计算机连接着教室内的音箱)。 Φ电视监控系统(CCTV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中有2组信号线,其一是视频传输线,随着数字摄像机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有些工程中已经要求在铺设同轴电缆的同时,再铺设一根水平双绞线,以免在今后使用数字摄像机时没有传输线。其二的控制线,是为云台、电动镜头等部件提供单向信号的,长期以来,它都可以使用综合布线的双绞线去实现,只是因为价格原因,很少有人这样做。 Φ有线电视系统(CATV系统)。中国的有线电视系统除了早期使用300 的扁平电缆外,大多数时间都是使用50 的同轴电缆。在欧洲,有些有线电视系统已经采用了另一种方式: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它利用了高带宽的水平双绞线(1200MHz的多媒体用双绞线),让一根双绞线上同时传输862MHz的有线电视(1对)、立体声音响(2对)和电话(1对),而没有相互之间的串扰。这样,在大楼中,可以减少2种以上类型的电缆,使传输线的维护得以简化。 Φ在会议系统中,每个会议话筒旁的多媒体终端盒中都装有综合布线系统的插座;电子白板要使用计算机网络联网;视频会议终端要使用计算机网络互联;有些投影机中具备TCP/IP接口,可以将同一个网络(或网段)中任意一台计算机的显示内容投影到屏幕上,避免了来回拔RGB插头之苦。另外,由于RBG电缆的传统距离不超过50米,因此在需要远传时则采用了Cat6/VGA转换器,将信号

工程 综合布线

转换后使用双绞线远传,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0米。 Φ在计算机机房中,普遍采用了无人值守结构,即控制室与主机房脱离:安装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的主机房中没有人工作,以保证机房内的温湿度、温度梯度和粉尘都处于对计算机的最佳状态,而工作人员则在自己的办公室或是一间独立的控制室内,操作着机房内的每一台计算机主机或服务器。这时就需要将计算机主机或服务器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远传至控制室(或控制人员办公桌),如果采用网络传输方式,会降低网络的效率,也会使人感到网络的安全性不高。因此,现在的计算机机房中很多都采用了主机共享系统(KVM系统),而这一系统的传输线缆和传输结构则完全采用了综合布线系统。因此在机房设计时,事实上需要铺设2套综合布线系统:一套用于网络系统,另一套用于KVM系统。 Φ在许多大中型医院中,都安装有排队呼叫系统,它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也使候诊大厅中的环境变得安静、舒适。而这一系统中的传输线仍然是综合布线系统:它使用综合布线系统连接着医生办公桌上的终端(电脑或专用小键盘),连接着护士岛(或护士工作台)上的服务器、音响主机、候诊大厅中的显示屏。它充分利用了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基础平台,使医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叫号专用小键盘,或使用HIS系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电脑,完成了电脑叫号、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医学影像传输等等现代化医学手段,为病人的诊疗提供了快速、方便、准确、全面、有条不紊的就诊环境。 另外,消防报警、防盗报警、有线对讲、RS232传输(如远程打印机传输线)等等也可以使用综合布线进行传输。应该说明的是,尽管从技术角度上说综合布线系统可以用于各种弱电系统,而且在TCP/IP越来越为各弱电系统所接受的时候,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但是,各弱电系统中使用TCP/IP传输自己的信息时,应尽量做到网络系统的物理独立,而不是与办公软件等共用同一套网络,或仅仅只是使用VLAN方式分离,以免传输协议之间相互干扰而出现不可预知的后果,或者由于信息阻塞而造成弱电信息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另外,根据工业控制理论,控制类信息的传输应该是处于网络的低载(即低负载)状态下完成,以确保信息具有实时性。由于责任划分、造价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综合布线系统在各弱电系统中的应用往往受设备所牵制,而公认可以单独进行施工的只有电话和计算机网络所需的综合布线系统部分。 1.2. 结构化布线的含义结构化应来自于软件工程学中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它将一个完整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子系统的外部不关心子系统内部的功能,而仅仅只关心子系统的对外功能和接口,即所谓的黑匣子理论。在每个黑匣子内还可以再次细分,直至最终。根据结构化设计的理论,布线系统常规分解为工作区、水平、主干、管理、园区等子系统,同时在设计时还将进一步细分(如管理子系统中还分为用户区、数据区等)。由此可见,结构化布线所指的是布线系统的内在结构。结构化设计理论是布线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它使设计人员能够根据黑匣子方法将大系统分解为小系统,由不同的设计人员完成,最后简单地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 1.3. 布线系统的通用名词综上所述,综合是指布线系统的对外功能,它对与甲方沟通、与其他系统配合有很大的左右;结构化乃是布线系统的内在构造,它为布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因此这两种提法分别说明了布线系统的两个侧面。事实上,无论哪一套布线系统都明确标明符合ISO 11801-2002(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因此,可以认为名词仅是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起名。综合布线系统的通用名称应为中性词,不属于任何一家厂商,即采用ISO 11801中和国家布线标准中的名称:通用线缆系统(GCS)。在ISO 11801-1995(中译本)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能够支持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化电信布线系统。 2. 工程商感兴趣的布线话题对于弱电工程商而言,综合布线系统仅仅只是众多弱电系统中的一个,由于它起步最早,每栋建筑中都离不开综合布线,业主方最了解的也是综合布线,因此综合布线会成为弱电工程商比较感兴趣的弱电系统之一。事实上,在布线领域中一直在争论的话题,工程商只是看客,在他们对话题的内在不了解时,他们会跟风;而在了解内情后,他们会跟着业主方的想法走;只有在他们有权作出产品选择时,他们才会向争论的各方了解信息,选择其中商业利益最大、

工程 综合布线

最有可能被业主方所接受的观点,并将其“推销”给业主。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商所感兴趣的布线话题并不多。例如: 2.1. 综合布线系统的起因布线系统其实很早就有,现有的综合布线系统是由网络厂商为了解决同轴电缆施工困难、故障率高而引入的通用线缆。这并不是说电话系统不重要,而是布线系统的原理是基于电话系统,而发展则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而更新换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普遍使用BNC同轴电缆(高频电子仪器用传输电缆)作为传输线,由于T型头、BNC连接头端接工艺复杂,连接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总线型结构造成传输线大量暴露在外,极易受到外力而造成网络不通,而网络上有一点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个网络瘫痪,因此传输质量难以保证。为此,网络厂商推出了集线器取代了同轴电缆中继器,使用电话线方式的星型结构使每一台计算机使用一根线连接到集线器上,如果哪一台计算机通信中断,其他计算机仍然保持支持工作,维护工程师只要检查该计算机对应的线路就可以发现故障点。其实,非屏蔽双绞线的造价一直高于同轴电缆(细缆)的报价(在1994年三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市场单价为3.80元人民币/米)。但星型结构的优点远高于总线型结构,因此同轴电缆日趋减少,而双绞线越来越多。 ¬2.2. 布线系统的升级换代综合布线系统自从出现就一直在不断的演变,其中包括造型的演变和带宽的升级。而其带宽的升级始终成为网络设备传输速率升级的前奏: ¬ 1995年布线系统转用五类,而中国大陆最早进货的10台100Mbps的网络集线器于年中到货;¬1992年开始使用三类布线系统,网络系统为10MHz; ¬1999年布线系统开始铺设增强型五类,网络界研制出使用5类布线系统的千兆交换机; ¬2000年6类布线系统正式登场(尽管1998年北京电力调度大楼已经采用6类非阻燃双绞线作为投标产品); ¬2001年下半年10MHz以太网卡基本退出市场,而100MHz以太网卡的价格已降至10M网卡同类水平; ¬2004年,6A类综合布线系统进入人们的视线,尽管由于万兆以太网的标准尚未出台,导致了6A类布线大多停留在舆论宣传阶段,但由于它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它将为用户所接受; ¬7类、7A布线系统在欧洲已有应用:将有线电视、立体声音响和电话用同一根双绞线传输,已经成为商品,而不再是实验室中的展品。 ¬光纤布线系统随着光纤到桌面、光纤到别墅、无源光网络的普及,已经成为常规的布线子系统,人们对于是否采用这种一劳永逸的布线方式,将取决于光纤/RJ45转换器、光纤模块、光纤网卡的价格是否能够被甲方所接受。 在计算机主干系统中,全波光纤(也称为单模零水峰)由于其带宽(1310~1620nm)和传输性能(ITU-T G..652D级)可以让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的长距离传输成为现实,而进入布线领域。在国外,有些光纤生产厂已经停止生产普通的单模光纤,取而代之的就是这种全波光纤。由此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升级越来越快,对安装和端接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2.3. 带宽与传输能力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定义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性能定义是不相同的。综合布线采用带宽作为传输性能的指标,而计算机网络则采用速率(每秒所传送的位数,即bit/s)作为传输性能的指标。综合布线属于计算机网络的7层协议的最底层:物理层,因此它的传输能力自然是与物理量有关。在电子学中,衡量传输能力的基本波形是正弦波,每秒能够传输几个正弦波,就表明了传输的速度。因此,16MHz带宽就是指这根双绞线上每秒能够传送16×106个正弦波。至于它传送计算机网络的0/1代码的数量能达到多少,这涉及到计算机网络设备中的软件压缩和硬件压缩技术,不是综合布线能够决定的。在计算机网络设备中,使用压缩技术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例如,ZIP、RAR软件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悉,它们可以使硬盘的容量获得很大的提升,可以使一张软盘中装载更多的文件,可以让网络更快的传输文件。同样,在网络传输中,网络设备(网卡、网络交换机)也会根据网络协议,让一个正弦波上传输多组信号(bit,网络传输中的最基本单位:“位”),使网络传输的能力获得提升。以最新的网络协议:万兆以太网双绞线协议为例,它可以在500MHz带宽的双绞线上每秒传输10000×106bit(即万兆位,约合千兆字节,相当于每秒钟传输了2张VCD光盘的内容)。因此,带宽与速率是两个概念,因为它

工程 综合布线

们分别用于描述两种系统的性能。 ¬2.4. 计算机网络与布线系统之间的关系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目标之一是计算机网络。它的每一代产品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Φ铜缆部分(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Φ最早的综合布线系统为三类产品,它的带宽为10MHz,对应的计算机网络为10MHz以太网。不久三类布线产品支持16MHz带宽,对应的网络则升级为16MHz的令牌环网; Φ第二代布线系统为四类产品,它的带宽为25MHz,对应的网络为HP公司的100VG(百兆网之一),而随着五类布线产品的迅速登场,四类产品很快消亡; Φ五类布线产品对应于快速以太网(百兆网之一)和155Mbps的ATM网,而1999年推出千兆铜缆以太网时,网络厂商宣布其传输线缆为五类双绞线,事实上是指增强型五类双绞线(5e类); Φ增强型五类布线产品是为满足千兆以太网的需要而推出的,其标准带宽仍为100MHz,根据NORDX的资料,它还支持1200Mbps的ATM网络模型; Φ六类布线产品能够支持千兆以太网,但没有更快速的计算机网络与之对应。根据NORDX的资料,它支持2400Mbps的ATM网络模型; Φ6A类布线产品能够支持万兆以太网,其传输距离为100米,无论带宽为500MHz; Φ七类布线系统至今是为有线电视开发的。因为有线电视的常规带宽为550MHz(除双向数据传输外),故七类线定义为600MHz。由于七类线是每个线对屏蔽,同时外层屏蔽,因此在同一根双绞线内,可以同时传输计算机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信号; ¬7A类布线产品是根据多媒体传输的应用而提出的,它的传输距离仍然为100米,但物理带宽上升到1GHz(1000MHz)。 Φ光缆部分光纤布线系统是随着光纤网络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器、光纤网卡)的价格下调而逐渐发展的。由于光纤布线系统目前尚不能用于电话线路,因此它将与全光纤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同步发展。一旦光计算机进入实用阶段,光纤布线系统将完全取代铜缆布线系统。 ΦOM1光纤系统。OM1光纤是指带宽为200MHz.Km的光纤,主要代表产品为62.5/125微米的多模光缆。在百兆以太网时,这种光缆可以传输2000米,与综合布线园区网的2000米传输距离刚好吻合。在千兆以太网应用中,它的传输距离定义为220米(使用廉价的SX模块)和550米(使用高档的LX模块); ΦOM2光纤系统。OM2光纤是指带宽为500MHz.Km的光纤,主要代表产品为50/125微米的多模光缆。在千兆以太网应用中,它的传输距离定义为500米(使用廉价的SX模块); ΦOM3光纤系统。OM3光纤是指带宽(850nm波长)为1500MHz.Km的光纤,中文名称为多膜零水峰光纤。它主要用于传输万兆以太网,其传输距离为300米,如果将它用于千兆以太网,则通常可以传输900米以上。 OS1光缆系统。OS1光纤是传统的单模光纤,使用波长为1310nm和1550nm,它可以长距离的传输百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在电信线路中基本上都使用单模光纤。因此,它主要用于Φ园区网、主干长度超过300米的大楼内和与电信线路直接连接的室内光纤线路上; 全波光缆系统。全波光纤又称为单模零水峰光纤,它的使用波长为1310~1625nm,而且所能接受的信号幅度大于普通的OS1单模光纤。根据有关资料,它除了可以用于波分复用(WDM)外,还可以实现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的远传。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目标之一是计算机网络。它的每一代产品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在布线系统的发展已超前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5. 千兆以太网迟早会成为桌面传输的主流产品 10M以太网到桌面在中国大陆持续了9年多以后,目前仍然在某些系统中继续工作。而100M以太网到桌面在1997年已经看到(上海人保大厦),但广泛使用却是2000年的事,那么哪一年千兆以太网到桌面会成为主流?从应用角度看,10M以太网目前仅在大量数据传输(如备份等)时落伍了,可在常规应用中并没有明显的传输太慢的感觉。因为大量的应用还是数据/文字录入、绘制平面图纸、显示网页、统计计算之类,而类似于三维动画、图形旋转、资料转存之类需要高速传输的业务往往集中在少量专业部门。因此,就象国外有些公司的台式电脑还在使用中国早已看不见的286、386和486电脑一样,10M以太网仍然能够满足常规的网络传输需求。在智能小区中,目前的宽带网仍然是10M到家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0M以太网将被淘汰的真正原因是网络供应商所推出的

工程 综合布线

100MHz网卡已低到人们能够承受的价格,低到10M以太网产品同等的价格。既然应用上没有明显需要淘汰10M以太网的理由,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2~3年内,现有计算机上的10M网卡还将继续工作(当然可能已经买不到了)。今后2~3年内,由于市场上100M以太网卡的价格仅为数十元,10M网卡踪影不见,因此计算机内的网卡将逐渐使用100M网卡。目前,千兆以太网仅占领了主干网络(特殊应用除外),100M以太网到桌面可能还将维持若干年。现在在市场上所见的千兆网卡还不多(例如,在笔记本电脑中,大多数仍然是百兆网卡),可能在今后2~3年内很难将千兆以太网卡的造价降至目前的100兆网卡价格。当千兆网卡降至当前百兆网卡的价格时,千兆以太网就成为桌面传输的主流产品。 2.6. 增强型五类布线系统还能维持多久现在,几乎所有的同行都知道增强型五类(超五类)布线系统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可是它仍然还活着,还有生命力,只是它的生命力还有多久?增强型五类布线系统提出的目的在于支持千兆以太网。由于现在所用的千兆以太网在传输过程中对双绞线带宽的需求仅为80MHz,使用五类线可以达到;然而它同时要求双绞线中每一对线都要同时参加传输,这就不是五类线能够做到的,因此出现了增强型五类(5e类,超五类),它的带宽仍然保持在5类的水平上,仅是提升了对于线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由于计算机网络传输到桌面计算机的应用需求目前还停留在百兆以太网阶段,千兆以太网的应用尚未普及到桌面(大多由于服务器、主干网等领域,桌面应用尚少),因此从应用来看,增强型5类布线系统的生命力应该还强,因为在万兆以太网进入桌面前,它都可以使用。可是,由于原材料的涨价,增强型5类双绞线的价格一再上扬,与6类双绞线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而六类双绞线的性能又远远优于增强型5类,双重的打压使增强型五类走上了当年3类双绞线的老路。现在的市场上已经很少看到三类水平布线产品,其原因是三类布线产品的生产成本已经与五类布线产品的成本接近,而售价要低得多,因此生产厂商不愿意生产三类布线产品。因此,从理论上说,增强型5类还可以生存很久,而实际上它在近几年中就可能淡出市场。对于一个工程周期可能长达数年的项目而言,产品的升级换代往往导致了工程合同的变更,同样,如果现在中标时选择为增强型五类,而到了进货时已经难览其踪,那么无论从价格还是从工程角度来看都是不利的。同理,各布线厂商主推五类大对数电缆作为语音主干电缆(目前的电话传输带宽仍然为3.3KHz,多媒体电话也仅达到10MHz带宽)以取代三类布线系统的真正原因可能也是因为价格杠杆在起作用。 2.7. 真货与假货十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事实上,这是以另一种形式提出所供货品的质量问题,如果假货的质量与真货一样,那受伤的仅仅是厂商,工程商和业主都不会感兴趣,而现在假货问题已经公开谈论。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假货的质量优于真货,只是因为品牌效应原因,出于商业目的而不亮出真实的品牌,只是利用别人的品牌。当然,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假货问题困扰着厂商、工程商和业主,有时甚至无法辨认所得到的货品是真还是假。有一点可以肯定,假货的生产工厂绝大多数在国内,而不是来自海外。随着双绞线生产工厂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所生产的假货也就越来越象真的,而网上公开的许多辨别真伪的方法就开始失效了。其实,要解决假货问题并不难,只要厂商、工程商、业主都不想出现假货,那么自然有办法让假货无法钻进来。 3. 布线系统的造价造价和报价始终是纠缠在厂商、乙方和甲方之间的锁链,若厂商利薄,它将会停产,转而生产其他产品(例如:3类水平双绞线,已经不见踪迹;五类视频双绞线,也只是在中低档的智能小区项目和家庭布线系统中还能看到)。若乙方无利可图,则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对甲方而言,布线系统是建筑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隶属于弱电系统(或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尽管甲方经常会为布线系统的每一分钱而计较,但通常这只是出于心理作用,而弱电系统(或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电话系统等等)的总投资才是甲方真正关心的问题。 3.1. 布线系统与弱电系统之间的比值弱电系统的包含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由甲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资金决定的。常规的弱电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CCTV电视监控、防盗报警和巡更)、广播

工程 综合布线

系统。经常还会出现诸如VOD点播、会议系统、大屏显示、电话交换机及语音信箱、音响、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主机、防雷接地、门禁、一卡通、停车场管理等等系统。根据2002年(即铜价浮动以前)随机对10个项目的统计,布线系统在弱电系统中的造价之比从3.5%~42%不等(取决于各栋大楼的性质、系统的复杂程度等等因素),其平均值为22.44%,而且弱电系统总造价越高,综合布线系统的比例越低。 3.2. 布线系统与网络系统、电话交换机之间的比值布线系统主要是为网络系统和电话系统服务的,由于电话系统已普遍采用虚拟接入网,电话交换机在电信局内,甲方仅需按月支付月租费和电话费。因此,布线系统与电话系统之间很难建立比值关系。网络系统是甲方在布线系统完成后必然要建立的系统,因此可以算出最基本的网络设备造价。根据2002年(即铜价浮动以前)对部分工程的统计,网络设备与综合布线的比值从1:1~10:1不等,取决于网络系统的需求和配置,与电话小交换机之间的比值大约为1:1。综上所述,直接应用与布线系统的设备与布线系统之间的比值大约为2:1~10:1。 3.3. 布线系统的造价分析布线系统是每栋大楼(智能小区情况特殊,经常会有免费投资的情况出现,因此不进行造价分析)必不可少的弱电系统,由于弱电系统和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总造价远高于布线系统的造价,因此布线系统不是价格的重要因素。而且,鉴于布线系统在施工完毕后无法再进行改造,故建议布线系统选用较好的产品和较完整的配置。(未完待续)

知识】以工程商角度看综合布线:第二部分 4. 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结构

本文1~3部分的内容只是一个引子,它们可以用于技术交流、可以用于简单的了解布线系统,也可以用于思路展开。而真正作为一名工程师去从事布线系统工程,却不得不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熟悉产品。

了解布线系统的结构。

熟悉各种类型建筑物(或建筑群)对布线的需求和实施特点。

掌握各种类型的设计院、业主对布线的思路和想法。

亲身参加布线工程,知道施工人员(包括施工工人)的心态和实施手段。

经历测试关,从测试仪上分析工程的质量以及故障的原因。

在工程质量不理想的时候,还要经历验收关。

在工程完工后,应该反思所遇到的一切,让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

工程设计的前提是产品,没有产品就无法进行工程配置,自然就谈不上工程实施(穿线、模块端接等等)。在这一部分,将分析综合布线的产品结构:

有些人会说:没有必要了解产品,那太花时间。当标书到手后,找厂家工程师做一下设计,自己排个版就行了。殊不知,这样做快是快了,但由于厂家工程师的局限性(如:无法与业主方多次见面、不了解同一工程中其它工种的情况等等),导致所提供的只能是千篇一律的设计,无法形成对工程形成具有强烈针对性的设计,这使得布线设计有可能在初始阶段就留下了隐患。同时,用于工程商的工程师并没有亲身经历设计,致使他们在工程实施时无法把握设计的准确意图。所以,如果要做好一个布线工程,工程商的工程师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在熟悉了产品后自己进行工程设计。

言归正传:每一家厂商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都包含着许多产品系列,如:水平双绞线、模块、面板、配线架、跳线、大对数电缆、光缆、耦合器、尾纤、光纤连接件、光纤配线架、光纤面板、适配器、工具、仪器等等。每一个产品系列中又有着许多划分,如:电缆和光缆的室内型、室外型;光纤耦合器和连接件的ST、SC、MTRJ、LC型;双绞线的3类、5类、6

工程 综合布线

类、7类;光缆的OM1、OM2、OM3、OS1等等。大量的因素交叉在一起,形成了数一千计的综合布线产品。

在本文中,仅产品各项性能中对布线工程有影响的常规情况进行介绍,而常规的技术参数、技术理论、尺寸、产品特色、新产品等等可以查询相关的厂商技术手册和厂商推广性文章,当然,有机会听厂商工程师介绍时印象会更深些。

4.1. 布线产品构成的主线

怎样把握主线,将这些产品一一记入心中?对于一个初学者是一件头疼的事,对于一个要想将这些产品以最系统的方式介绍给听众的布线厂商讲师而言,也是一件头疼的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将试图用另一种方式描述这些产品:

综合布线的本质是线和线的敷设;

隐蔽的线必须保证不被碰到,可能被碰到的线必须可以被更换。由此引入了模块、插头等接插件、连接件,将线分为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

面板是模块等接插件、连接件的固定支架,也是隔离线缆的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的“封锁面”,配线架是面板的集合。而机柜的后侧同样也是保护固定部分空间,为了保证线的固定部分不被碰到,应该将多余的面板空间全部使用空面板封闭。

以上三个观点相互组合成为笔者在分析综合布线产品品质时的重要依据(当然还有其它依据,如:可观性、受力分析、施工难度、兼容性等等,至于性价比则会随着人们对性能的观念而变化),具体解释如下:

4.2. 线缆:双绞线电缆和光缆

“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名词可以分解为三个单词:

综合: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弱电线缆都可以使用同一类产品去取代;

布线:指的是这一系统的工作就是线缆敷设。其中“布”为动词,“线”为名词;

系统:指的是为了达到布线的目的,已经形成了一组产品和一组施工工艺(当然也包含着一组设计理论)。

由此,可以看出,“综合布线系统”中最核心的产品是“线”,即双绞线和光缆。

这一点可以从最普通的“网线”中看出:所谓网线,就是一根双绞线两端各装一个RJ45水晶头,一头插入网络交换机Switch Hub(十年前为网络集线器HUB),另一端插入台式计算机的网卡,形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网络传输通道。这一结构早在1993年以前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至今仍然在许多场合中可以看到、在许多工程中正在实施。无论是性能测试还是实用,它们都能够圆满的完成任务。应该说这是一种最便宜、最实用的布线解决方案。但是它不是标准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为什么?因为它无法解决可靠性问题。

经过十几年笔记本电脑从新奇到普及的历程,许多人都知道,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线容易折断,而其断点往往在两端,即在插头附近或在电源适配器附近,其原因在于这两处被弯曲的可能性最大、被弯曲的次数最多、被弯曲的角度最大、受力也最大。同样道理,网线断线的地方往往也在两端,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个小学的网络管理员,断线了怎么办?他说两端多留几米,断了再重新压水晶头。我又问他:如果双绞线不是断在水晶头旁边,而是断在墙跟处(即双绞线离开墙面的地方),那怎么办?他回答说那就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这根线了。

在一栋建筑物中,网络交换机与台式交换机大多不在同一个房间,90米长的双绞线需要经过天花、墙壁、地板才能到达指定的位置。这就是说,事实上整根网线中有几米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其它都“藏”在天花、墙壁、地板中,这段被“隐藏”起来的线段通常不会损坏(除非是墙壁倒塌之类的硬伤),真正容易损坏的部分是在办公室、在机房里的暴露部分。

工程 综合布线

房间里暴露的双绞线是从墙壁到办公桌上计算机网卡之间的那一段。由此可见,最容易断线的位置就是墙边、电脑旁,有时也会因为搬动办公桌、移动桌旁的资料、杂物等无意中扯断双绞线。如果使用网线,从网络交换机到办公桌上的电脑为一根完整的双绞线,那一旦断线可是非常难以找到断线的位置,也不容易修复。在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如果网络传输发生故障,将直接导致日常工作受阻,严重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安装在天花、墙壁好地板内的双绞线因人们碰不到而不容易发生故障。这时,如果将一根长的水平双绞线分解成三段:

办公桌到墙面出线位置;

墙面出线位置到机房内的配线架位置;

机房内的配线架位置到网络设备。

这时,最容易断线的线段在1和3两段,而2由于受到强有力的保护,基本上不会出现故障。

如果在墙面使用模块、面板,在机房中使用配线架、机柜将三段线缆有机的结合起来,那就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线缆是不会出现故障的。

4.2.1. 线缆的传输能力决定了模块的传输能力

综合布线用的线缆可以分为铜缆(双绞线)和光缆两大类。其中双绞线的传输性能等级用类表示,如标准中的3类、5类、超5类、6类、6A类、7类、7A类;光缆则有OM1、OM2、OM、OS1等类别,有些厂商还有自定义的其它类别。

在双绞线模块、光纤连接件选型时,它们的传输性能等级必须与所连接的线缆等级一致,这样才能形成这一等级的链路。例如:使用6类双绞线就要求使用6类模块,而不可以使用超5类模块。

4.2.2. 线缆的护套层由环境所决定

线缆的护套有多种多样:阻燃、低烟无卤、室外铝铠、室外平行钢丝铠装、室外玻璃纤维铠装等等,而选用原则是根据环境的情况而定。例如:

建筑物内的电力电缆使用低烟无卤,就意味着双绞线的首选是低烟无卤。

室外管道内敷设的光缆可以采用无金属光缆,一方面可以降低造价,另一方面具有本质上防雷击的效果。

4.2.3. 线缆是否抗电磁干扰直接影响模块的选型和施工工艺

双绞线分为屏蔽和非屏蔽两类,它们所对应的模块是不一样的:屏蔽双绞线要使用屏蔽模块,非屏蔽双绞线则应使用非屏蔽模块。因为屏蔽双绞线链路要求做到全程屏蔽,即:双绞线、模块/配线架、跳线全部为屏蔽产品,少一样就不能达到两端接地(一端为配线架、另一端为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效果。

同样,屏蔽模块的施工比非屏蔽模块多了一个屏蔽层(双绞线屏蔽层与模块屏蔽壳体)互联的工序,虽然这一工序所花的时间很少,但如果施工端接人员没有掌握这一技术,就会造成整个屏蔽链路失效的后果。尽管屏蔽层不接地不会比非屏蔽更差,但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直接的价格差却会使人苦笑。

4.2.4. 线缆的选型是应用及应用场合决定

在每一根传输链路中,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线缆,应该使用哪一个传输等级、哪一种防护等级的线缆,事实上是由应用需求而定的。例如:

在桌面电脑上,传输百兆网可以使用超5类线(5类线基本上已经淡出市场);传输千兆网建议使用6类线。

重要的信息点,可以使用光纤到桌面,但应在电脑中配备光纤网卡。因为如果是采用光电转

工程 综合布线

换器+RJ45网卡的便宜方式,由于光电转换器需要附加电源变送器,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电源被拉松,造成传输中断,那还是被认为是传输故障。

在传输紧急广播的线路(包括光缆)中,应该使用耐火等级的电缆。因为紧急广播要求在火灾发生后30~120分钟(即E30~E120,随要求而定)内保持线路仍然能够传输信号,而阻燃类的缆线(即美国的CM系列和欧洲的低烟无卤系列)都是考虑火灾不蔓延、不伤害人和设备,不应用于这类场合,只有符合IEC 60331标准(或相应的国家标准)的线缆才适合。

在大量的招标书中都明确了对各种线缆的要求,由此确定对模块等接插件的要求。

4.2.5. 双绞线的品质因素

双绞线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生产线的品质和操作工人的素质,而双绞线的构成方式也对工程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工程商能看得见的层面上看,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现象: 紧护套与松护套

早期的双绞线都是属于松护套的,其特点是:护套层呈圆型,基本上看不出内部双绞线;当剪出200mm时,内部的芯线可以很轻松地用手抽出。这就意味着护套层与芯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缝隙,在工程中一旦遇到弯曲、受压等现象,内部的芯线线对容易变形,可能会造成进场测试(散放在地上)与工程测试(在线槽、桥架和电线管中)的性能测试结果有差异。 在上世纪末期,国外的水平双绞线开始转向使用紧护套型结构。这种双绞线的外观不漂亮:在圆型的护套表面,双绞线绞距所造成的凹凸清晰可见,护套层紧急地裹在芯线外。在剪出200mm时,用手很难把内部的芯线抽出。这种双绞线的绞距被护套层紧紧地固定着,即使是在工程中弯曲、受压也很难改变绞距,因此它的工程测试结果可以认为与进场测试基本一致。

当然,紧护套结构也有一些副作用:由于护套材料与芯线的绝缘材料往往不是同一种材料,因此它们的温度系数也不会完全相同。当护套层紧紧地裹在芯线外时,护套随温度变化时,就会牵动内部的芯线,造成绞距出现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影响不大,而松护套对工程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紧护套型双绞线越来越流行。

现在,进口的水平双绞线基本上都已经采用了紧护套结构。

双绞线的铜芯线径

双绞线的铜芯直径是影响双绞线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许多性能参数的公式推演中都引入了直流阻抗这一与线径之间相关的数据,各种常用的双绞线线径大致如下:

五类双绞线的线径通常大于0.511mm(AWG 24);

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则常达到0.57mm以上(AWG 23);

6A类非屏蔽双绞线为0.62mm以上(AWG 22);

7类屏蔽双绞线为0.58-0.62mm(AWG 23至AWG 22)。

有时,在市场上会看到线径小(用游标卡尺可以明确的得到结论)的双绞线,例如线径小于0.50mm的五类双绞线。这些双绞线能够通过工程用的性能测试仪所进行的链路测试(或信道测试),但它们大多通不过专用双绞线测试仪所进行的线缆级测试。

当芯线直径减少时,双绞线所使用的铜明显减少,而且可以减少包裹在外层的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绝缘层厚度

绝缘层的厚度并非是越厚越好,通常能够达到(或超过)击穿电压指标的厚度即可,并非必须达到0.2mm厚度。因此,有些双绞线的绝缘层厚度很薄,但在进行击穿电压试验后发觉没有问题,这样的厚度仍然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在国家标准中也没有规定最小的绝缘层厚度

工程 综合布线

指标。

护套层厚度

护套层的作用很多,其中有一个作用是抗拉强度。双绞线护套必须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否则在施工时就会造成芯线绞距因受力而改变。从前几年开始,双绞线的护套层有加厚的趋势(尤其是在国外),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双绞线的抗拉强度。

有人说,六类双绞线内有十字骨架,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那么护套层就不必加厚了。事实上,这不是一回事:在施工时,施工人员的力是用在护套层上的,如果护套层受力而变形,那么十字骨架根本起不了作用。而十字骨架只有在护套层通过芯线将力传导到十字骨架上时才能发挥作用(十字骨架与护套之间没有接触),可这时,护套层、芯线都早已受力,没准已经变形。因此只能认为十字骨架在受到缓慢变化的持续力时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应该属于摩擦阻力在发挥作用。

六类双绞线中各线对的抗电磁干扰隔离手段

自从双绞线问世以来,近端串扰是它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测试指标。而近端串扰的简单含义是:两对双绞线同时在传递信号,其中一对双绞线在受到另一对双绞线干扰时的信噪比。在3类线、5类线时,由于工作频率低,信号在双绞线中辐射到空间的分量相对较弱,与此同时信号的幅度也比较大, 两者结合的结果,近端串扰的影响不是很大。

到了6类双绞线问世的年代,由于传输信号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辐射干扰的强度明显提高,而高频信号的幅度又相对减小了,因此信噪比的影响就明显增大。为了解决近端串扰所带来的负免效应,六类非屏蔽双绞线除了具有与超5类双绞线相同的仅在护套层中有4对芯线的普通结构外,又出现了带有一字片和带有十字骨架(又称为扭十字骨架,由于双绞线芯线在护套层内除了对绞外,四个线对始终呈现扭转的状态,因此插在芯线之间的十字骨架必然随着芯线扭转,故十字骨架与扭十字骨架其实是一回事)的品种。

用肉眼来看,无论是一字片还是十字骨架,其作用都是让线对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在电磁理论中,任何一点的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由此稍有一点距离(绝缘层还提供了一些距离),就可以使电磁干扰大幅度下降。另外,一字片或十字骨架可以避免一对双绞线插入另一对双绞线的芯线之间,如果插入则会使这两对芯线的电磁性能都变差。至于一字片好还十十字骨架好,各有说法,只是现在绝大多数六类非屏蔽工程的招标书中都要求采用十字骨架。

在某些具有总屏蔽层的6类屏蔽双绞线也使用十字骨架来抑制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如:近端串扰等等)。

线对屏蔽与总屏蔽

屏蔽的目的是切断空间电磁辐射通往双绞线芯线的路径,或者是减弱空间电磁辐射到达的强度。传统的屏蔽双绞线(符号为F/UTP、SF/UTP)是在四对芯线的外层添加多种屏蔽层(如:铝箔屏蔽层、丝网屏蔽层),一层不够就再加一层。它们的作用是抑制外部空间与双绞线之间的电磁辐射干扰和辐射泄密,而不是抑制线对与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这一方法在三类双绞线和五类双绞线上十分有效,然而在六类屏蔽双绞线中,当仍然使用上述屏蔽方法时,线对之间就需要添加十字骨架(尚未看到添加一字片的)去抵御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这样使得屏蔽双绞线的外径明显增大(屏蔽层的厚度+十字骨架的空间)。

线对屏蔽双绞线(符号为U/FTP)是在每个线对上裹一层铝箔,但不在4个线对外再设总屏蔽层。这4张屏蔽层同时起到了三个作用:

工程 综合布线

抑制了外部空间与双绞线之间的电磁辐射干扰好辐射泄密。由于每个线对均有屏蔽层,使对外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明显强于同等厚度的铝箔总屏蔽双绞线(定性说明:当电磁干扰来自一个方向时,面向它的两对线仅有一层屏蔽保护,效果与总屏蔽一样,后两对线则至少有2层屏蔽保护,效果高于总屏蔽。而双绞线的4个线对是始终在扭转的,因此平均的结果是每个线对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小于同等厚度的铝箔总屏蔽双绞线);

抵御了同一根双绞线内各线对之间的电磁辐射干扰,不再需要十字骨架。同时使同一根线对屏蔽双绞线可以传送4路保密电话信号;

不会出现相邻两根双绞线中同色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ANEXT)。

在近端串扰这个指标上,可以通过专用线缆测试仪的测试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三张图依次从左到右分别为不带十字骨架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带十字骨架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和线对屏蔽的六类屏蔽双绞线。它们是由同一套生产线、同一批生产工人制造的,三张图全部来自信息产业部数据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比较三张图可以看出:

带十字骨架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比不带十字骨架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提供了平均4~5dB的富裕量;

六类线对屏蔽双绞线的NEXT比带十字骨架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的NEXT值下降了大约35dB,明显优于非屏蔽双绞线;

线对屏蔽双绞线的线对之间是两张铝箔,那么单张铝箔的抑制能力大约是17~20dB。这与北京建筑设计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赴欧洲考察报告中所述的“FTP比UTP的抗干扰能力高一个数量级”的说法基本一致。

应该说明的是:这三张图是线缆的NEXT测试值,不是链路的NEXT值,因此它们与经常看到的使用福禄克等链路测试仪测出的数据图是不一样的,因为其中没有包含模块的值和端接所引入的NEXT值。

应该说明的是:屏蔽双绞线会引入“二次辐射”,即屏蔽层上感应到的电压再次进行辐射。正因为如此,所以屏蔽层需要接地,让感应电压转换成电流排放到大地,这时由于屏蔽层上所残留的感应电压已经很低,二次辐射的干扰就变得很小。

4.3. 接插件和连接件

这里所述的接插件好连接件是指安装在线缆两端,在传输链路中发挥作用的部件,包括:模块、配线架(含模块)、光纤尾纤、光纤连接器(ST、SC、MTRJ、LC)等等。

接插件(如:模块)的作用是将两段分离的缆线连接起来,以达到保护线缆和灵活应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目的。正因为如此,尽管引入接插件会引入各种指标的下降,但它仍然是布线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接插件和连接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Ø 铜缆系列

F RJ45型模块:

8针,可以装在面板中也可以装在配线架里。符合IEC 60603-7系列标准,可以与8芯适配双绞线连接。在端接方式上分有IDC打线式、免 工具压线式等,在电磁方面分有非屏蔽型和屏蔽型。

F RJ45型一体化配线架:

属早期的配线架结构,现在仍然在使用。它使用大块的线路板将RJ45模块全部焊接在配线架上,省去了许多其它材料。

工程 综合布线

F RJ45型模块式配线架

采用空的配线架安装标准RJ45型模块。优点是更换方便,一个模块 损坏不必更换整个配线架。缺点是造价略高。

配线架背后应该带有可以绑扎水平双绞线的托线架。它作用至少有三项:固定水平双绞线、预留少量线缆、提高长期可靠性。详细用途将在工程篇中介绍,因为它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 F RJ45型语音配线架

采用RJ45型插座结构传输电话/语音信号,每个RJ45口内仅使用2-3对线,而不是具有8针的标准结构。这种类型的产品是由于维护人员越来越不愿意使用打线刀去更换跳线所致。 跳线有两类:一类是采用标准的快捷式跳线,如RJ45-RJ45跳线、RJ45-110跳线、

RJ11-RJ11跳线等等,使用这类跳线在进行维护时很方便,只要用手指插拔跳线就可以了;另一类是采用打线方式的跳线,如:传统的红白跳线,或一端是RJ45插头的尾线等等,这类跳线要带着打线刀,费力的去将老线勾出,然后用力打入新的跳线,如果没有打好还要重新打。

因此,使用标准的快捷式跳线对于维护人员来说非常方便,这就造成了与快捷式跳线配套的配线架越来越流行。

F 110型配线架

110型配线架是最早出现的配线架,原来是壁挂式结构,现在已经发展到机柜式结构。其特点是安装密度高,平均1U的机柜高度可以安装100对双绞线。

110型配线架需要使用110型连接块配套使用,从工程角度上看,由于110连接块在打入配线架后很难取下,所以在工程中应尽量检查无误后再将连接块打入配线架。

110型配线架分有5类和6类两种,其中6类通常为48、96、288对结构,由于它的线间距与5类配线架不一样,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4对打线工具将连接块打入配线架,而不象5类配线架那样使用5对打线工具。

F Krone型配线架

Krone型配线架是国内仿制最多的配线架,它采用背架+8对(或10对)模块的结构。在电信行业中大量使用这种配线架。Krone型配线架的优点是可以安装避雷器(过压型或过流型),但缺点是安装密度低,需要更多的安装空间。

与Krone型配线架类似的还有VS型配线架。

Ø 光纤系列

F 光纤连接器

常见的光纤连接器有ST、SC、MTRJ和LC型等等,有些厂商还有VF45、FJ等类型。

从原理上说,光纤连接器并不应该列入接插件系列,因为它们不参与光的传输,而只能算做光纤纤芯外围的定位装置,确保两个光纤纤芯之间能够对准。由于光纤尾纤只能列入接插件范围,故还是将光纤连接器列入了接插件内。

F 光纤尾纤

光纤尾纤是一端已经安装了光纤连接器的一段光纤,长度大多为1-3米,当将它的另一端与光缆中的纤芯连接成一体(使用熔接或冷接)后,光缆的纤芯上就装上了光纤连接器,可以插入光纤耦合器与另一根光纤对接。

各种产品的详细介绍可以翻阅各厂商的产品手册。由于本文并非针对产品,因此就不花费过多的篇幅了。在此仅以RJ45型配线架的外部机械结构为例,说明工程中对配线架的要求: RJ45型配线架无论是一体化配线架、模块式配线架,还是空配线架+模块的方式,除了其传输性能必须达到标准所规定的参数、模块插口的机械尺寸必须符合RJ45的标准尺寸、插

工程 综合布线

拔次数必须达到标准规定的次数(IEC 60603标准规定为两档:750次或2500次)、两侧螺丝孔的中心距必须符合19英寸(19× 25.4mm=482.6mm)外,还有许多与施工有关的不确定结构要求。其基本要求主要有:

Ø 标准容量

目前RJ45型配线架的标准容量为1U24口,其中1U为配线架的高度单位,相当于

44.45mm。这一容量只所以得到广泛的使用,是由于它很好的平衡了跳线、模块、水平双绞线等各方面的关系,例如:跳线护套的宽度、水平双绞线的绑扎、水平双绞线的预留等等,使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不会觉得空间太小而影响操作的效果。

Ø 水平双绞线托线架

在当今使用的大多数RJ45型配线架的背后,都配有水平双绞线使用的托线架(或可以另配托线架)。

目前,托线架已经成为配线架的标准组成部分,它的造型五花八门,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归纳它的主要作用,大体如下:

F 固定水平双绞线,

水平双绞线是有重量的,如果让它在端接后就自然垂荡在机柜的后面,那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在数月、数年后模块端接点因受力而被拉坏。有些人可能会说,模块上已经有了良好的防止芯线脱逃的手段,芯线不可能从端接点上被拉掉。在工程中,所强调的是多种手段同时使用,以多重保险方式确保万无一失,因此绑扎水平双绞线是完全必要的。

F 在模块后侧留下一段余量,以帮助模块重接

F 在模块上形成压力,保证长期可靠性

F 美观考虑,做到横平竖直

托线架的详细使用方法,留待施工篇中再进行描述。为了直观的说明托线架的作用,在此以施工图片的形式列出:

在托线架上绑扎水平双绞线的方法可以有许多种,笔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使用3U48口配线架所配套的双向绑扎托线架时,所采用的绑扎手段如右图所示,仅供参考。

在右图中,水平双绞线同时采用了横向绑扎和纵向绑扎,使线缆按照电工规范在每一个弯角处都有绑扎,预留了再次端接所需的双绞线,并利用双绞线形成了对模块端接点的压力,使模块的端接能够长期可靠。

Ø 有机玻璃标签框

在配线架的正面,需要使用标签条,以说明每个RJ45端口的编号及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应该使用专用的标签打印机和标签打印纸制作标签条,但由于标签的寿命要求在十年以上,在此期间纸张不能自然损坏、字迹必须清楚,而且要求能防水、防晒。这样的标签材料目前还全靠进口,造成标签成本很高。另外,标签条贴在配线架上很难做到美观。

在大多数配线架上,都已配有有机玻璃标签框,有些甚至采用了开启式结构。这时,由于有机玻璃具有防水、防尘、防标签损坏的作用,安装在有机玻璃后的标签只要确保字迹不会淡化(使用激光打印机,由于碳粉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故可以确保十年内字迹仍然保持清晰),就可以在低成本下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有机玻璃标签框本身就比标签条美观、耐用。 有机玻璃标签框比标签条有益的另一理由是:它允许随时更换标签,而不影响美观。在配线架这种仅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设备上,允许更换标签不可能会出现标记弄错的低级错误。 屏蔽配线架的接地螺栓

工程 综合布线

屏蔽配线架一般都是由金属制作的,自身带有导电的能力,可以作为屏蔽模块的汇流排。从理论上说,屏蔽配线架与机柜相结合,可以形成屏蔽配线架的理想的接地回路。但是,由于美观方面的原因,有些配线架表层喷涂有不导电的材料,而机柜表面喷塑、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并未从整体接地角度进行设计这两大问题使屏蔽配线架利用机柜进行接地变为不可靠。因此屏蔽配线架应该安装有接地螺栓,直接使用接地导线实现屏蔽配线架的星型接地。 RJ45插口之间的间距

配线架上各RJ45插口之间的间距决定了跳线的种类。通常在跳线的RJ45插头外会有一个保护性的护套,它增加了跳线的宽度和高度,因此在工程中,应该注意配线架上各RJ45插口的宽度是否大于跳线的宽度,如果不能大于跳线的宽度,就需要重新选择跳线(例如不带护套的跳线)。

可从正面拆下单个模块

在工程基本完工后、在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期间,配线架上的RJ45模块都有极少数的拆下来维护的可能。这个时刻,跳线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在配线架的正面绝大多数模块和跳线正在承担着繁重、不间断的信息传送工作,因此就希望在拆下有疑问的模块时,能够不影响周边其它模块、其它跳线。如果是从机柜内去拆,由于网络设备、水平双绞线以及机柜所处位置的阻碍,拆卸并不容易;这样,能从前面拆下单个模块,而又不影响旁边模块、跳线,就成为维护人员的理想选择。

由此推论:将多个模块固化在同一块线路板上的一体化配线架不适合于在线维护(即其它模块仍在运行,仅对有问题的模块进行的维护),而仅能从后面拆下模块的模块式配线架略好些,能够从前面拆下模块而只影响少数模块(如四联装模块面板、六联装模块面板等)的配线架更好些,能够从前面拆下单个模块而完全不影响周围的模块、跳线和水平双绞线。 各种配线架的功能还有许多,例如:标签转盘、颜色转盘、螺丝孔遮蔽、可以升级、斜角型、高密度结构等等。这些功能在厂商的产品手册中都会给出详细的介绍。在选用时,工程商除了要满足性能需求外,还应该从工艺角度选择配线架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以达到产品与工程的互补。

4.4. 辅助部件(支持部件)

这里所述的辅助部件是指不参与信号传递的部件,在招标书中列明不需要性能检测报告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

Ø 面板

面板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模块的固定支架;二是将水平双绞线 的线头隐藏在面板后,使之不会被碰伤。

面板的种类非常多,长相也五花八门,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各类业主方人员的审美观。在这里,不考虑美观,仅提出面板的基本功能要求:

与底盒匹配

面板分有暗装型、明装型、桌面盒等形式,其中暗装型面板最为常用。暗装型面板是安装在墙上的面板,也可以安装在地面上、屏风家具上。由于暗装型面板在添上模块后,必须使用底盒与面板配套使用,方能将面板固定在墙上。

在安装底盒前,先应考虑模块的安装深度及底盒内所需存放双绞线的总长度,以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美观,甚至可能造成整体工程无法获奖(鲁班奖或各省市的奖杯)。

可以安装在屏风家具上

工程 综合布线

通常的86型面板,其安装孔之间的间距为60mm。由于屏风家具多为木制家具,需要在家具上钻一个直径为53mm的圆孔,方能把面板上的模块嵌入家具内,以保持面板与家具合缝。这时,如果再使用面板中部间距为60mm的螺丝孔,就容易出现螺丝松动、吃不住力、脱落的现象,其原因是螺丝孔太靠近53mm的圆孔所致。最理想的方式是在面板的四角有安装孔,可以使用螺丝固定。

螺丝孔不外露

在强电面板中,一直有着螺丝孔外露和螺丝孔不外露两大类,而后者的售价超过前者一倍以上,而外形也漂亮些。在看完工的建筑工程(如写字楼、住宅)时,过去经常看到的是螺丝孔外露的电源插座、电灯开关等,而现在大多看到的是螺丝孔不外露的电压插座、开关等等。这说明强电行业已经从实用走向了美观。

在综合布线行业,螺丝孔外露的面板比比皆是。要想与强电匹配,就应该选用档次较高的螺丝孔不外露的面板。

插座口向下倾斜

墙面面板内的插座如果是平装的话,容易积水、积灰,而且跳线因自然下垂,所产生自然弧线带有一个直角(特别是在跳线在端口处被压过以后更是如此),它比起钝角的弯曲线而言更容易对外产生辐射,当然对内则增加了衰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总能量保持不变)。 如果采用斜角模块,积水、积灰会随重力自然离开模块、跳线则产生钝角的弯曲弧度,这一切都是有利而无害的。当然,当模块向下倾斜时,插拔跳线时不最方便,这可能是一个缺点。 具有永久防尘盖

绝大多数面板都考虑了模块在不使用时的防尘问题。常见的防尘盖有三种:嵌入式、开启式和滑盖式(借用了手机中的名词)。嵌入式是一个塞子,在模块不用时塞在模块孔上,它的缺点是在测试、使用时,塞子被放在旁边,容易遗失。而一旦丢失后,没有人会另外购买补上遗失的塞子。由于嵌入式防尘盖可以取下,造成与面板分离,因此它不属于永久防尘盖。 开启式防尘盖的使用方法类似于翻盖式手机,它是面板的一部分,属于永久防尘盖。开启式防尘盖使用方便,但缺点也不少,其中最大的缺点是开启的盖板容易碰伤人,也会因人的走过、家具搬动是碰到而损坏,甚至脱落。

滑盖式防尘盖是面板中最常见的防尘盖,它隐藏在面板内,完全不会被碰伤,模块不用时靠弹簧保持关闭“大门”,跳线插入后防尘盖被推到一边,一旦跳线拔出,它立即弹下,封闭模块口。因此它是理想的永久防尘盖。

当然,如果模块自带防尘盖时,就可以选用没有防尘盖的面板了。

具有透明的有机玻璃标签框

有机玻璃标签框的作用在配线架描述中已经说明:保护标签纸、更换标签、提高面板的美观性。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面板中,不带有机玻璃标签框的面板造型基本上都是在上世纪已经见过的种类。

高档的面板还有很多的特点,在此不一一例举。

Ø 光纤耦合器

工程 综合布线

光纤耦合器是光纤配线架、光纤面板、光纤模块中必不可少的光纤传输支持部件。在光纤传递过程中,两个光纤连接器在光纤耦合器中对碰,连接器中心的光纤对接,光从一芯光纤直接传递到对面的另一芯光纤。因此,可以认为光纤耦合器的作用是通过光纤连接器使面对面的两芯光纤的中心线对准,以达到光传输的目的。由于激光束很细,因此对光纤耦合器、光纤连接器的精度要求很高。

在各种光纤耦合器和连接器中,ST和SC属于古老的产品,它们的尺寸也比较大,在标准中已经不把它列入面板所用光纤器件的范围中。而MTRJ、LC等小体积光纤器件,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价格杠杆的作用,古老的ST仍然经常出现在招投标的各种文件和配置中,这说明老产品还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Ø 光纤模块

光纤模块与RJ45模块长得很象,但性质上不一样。光纤模块可以安装在RJ45模块所用的普通面板上,组合形成光纤面板,由于当今光纤面板的需求量仍然远少于RJ45型模块的安装面板,因此这一方式对于降低成本是十分有利的。

由于光纤的光信号传输始终是在面对面的两芯光纤之间直接传递,而光纤耦合器、光纤连接器都只是起到精确定位、提高传输效率的作用,而光纤模块中通常只装有光纤耦合器(有些需要另配光纤耦合器),因此它只能列入支架范围,即属于辅材。

Ø 光纤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是一个容器,可以摆放光纤接头部分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同时,光纤配线架是一个保护装置,可以保护光纤的接头,防止它损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光纤配线架中通常包含以下零部件:

前面板

在光纤配线架的正面,装有1块或数块(3块、4块、6块)前面板,面板主要用于安装光纤耦合器,由于光纤耦合器的不同,就形成了多种前面板,如:ST面板、SC面板、SCD面板等等(MTRJ、LC可以装在SC面板上,FC可以装在ST面板上)。

光纤耦合器

绕线盘

盘绕光纤纤芯的部件。在常规施工中,光纤要剥出2米长的纤芯进行光纤端接,但并实际被用去的长度可能只有0.8米。当光缆中的纤芯脱离了外层护套的保护后,它的机械强度会明显降低,使用绕线盘的目的是将剥去护套层后的光纤存放在盘中,以免损坏。 在大多数绕线盘内,可以安装熔接盘。

熔接盘

由于光纤熔接点外套熔接套管后的机械强度仍然有限,因此可以采用熔接盘将套管的两端固定,熔接盘一般分6芯和12芯两种。

熔接套管

熔接套管是套在光纤熔接点外的保护性套管,它由内外两层套管,及一根金属加强筋组成。

工程 综合布线

熔接套管属于热塑套管类型,在高温下,它可以收缩固定在光纤纤芯上,达到保护光纤熔接点的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熔接套管可以由熔接施工单位提供。

接地桩

光纤配线架中的接地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使用的,因为光纤接地应该在建筑物外(靠近建筑物的地方)完成,而不是在光纤配线架中完成。但是,在少数比较特别的工程中,以例外的方式也有使用光纤配线架内的接地桩实现接地的。

橡皮进线圈或电缆防水接头

在光纤配线架的背后,光纤进入配线架的孔内,可以安装橡皮进线圈。它的作用是缓冲,防止光缆因有空隙而晃动。尽管在光纤配线架内有光缆的固定装置,但进线口处仍然需要有保护性的器件。

近几年,有些光纤配线架开始使用电缆防水接头作为固定光缆的固定件。电缆防水接头原是电缆防水用的器件,安装在各类密封箱(它的防尘/防水等级通常称为IP等级,如:IP20、IP55、IP67等等)上,防止水顺着电缆渗入密封箱。这种接头在各地的电气市场上随处可见,价格也很便宜。

电缆防水接头通过螺丝连接方式可以将光缆越压越紧,使光缆逐渐变得无法动弹。由此可见,它对于每个孔内进一根光缆十分有效,但对于室内光缆(特别是室内紧套光缆)则有时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即无法将光缆固定住,当然也可能会将光缆压得变形。

电缆防水接头有着各种尺寸(内径),另外它还分有多个系列,在使用时应根据光缆的外径及光纤配线架的孔径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德特威勒(瑞士)公司出品的光纤配线架,采用G16型对于大多数24芯以内的室外光缆都可以使用。

在规划了这么多零部件的安装空间后,容纳这些零部件的光纤配线架造型就以基本定型。综合布线用的大部分光纤配线架都是1U24口的外形,可以安装24个各种类型的耦合器(除双芯SC耦合器SCD外)。然而,由于ST、SC、FC是每个耦合器一芯,MTRJ、LC等是每个耦合器两芯,因此一个1U的光纤配线架就可能容纳24芯或48芯,这时实际容量就要取决于光纤配线架内安装的熔接盘和绕线盘的数量了。

对于研磨类型和冷接类型的光纤接头,光纤配线架内可以省去熔接盘。

Ø 跳线管理器

跳线管理器是容纳跳线的空间,它与各种配线架并排安装,收容配线架上的跳线。

在机柜中,跳线的作用是从一个配线架的端口连接到另一个配线架(或网络设备)的端口,因此它往往会垂荡在机柜的正面,既不好看又容易受伤。当把跳线“塞”进跳线管理器后,机柜的正面就会变得好看,而跳线有了支撑,也不再容易损坏。

当跳线从一个配线架连接到另一个配线架(或设备)时,通常在起始和终止两段为水平状态(安装在跳线管理器内时),中间部分则为垂直段,这一段可以在定制机柜时要求机柜配有垂直跳线管理器予以保护。

机柜用的跳线管理器大致有两类:环状跳线管理器和带盖跳线管理器。其中环状跳线管理器因跳线仍然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又无法理平整,因此已经开始走上自然消亡的道路;带

工程 综合布线

盖跳线管理器可以将跳线“隐藏”在管理器内,对外的美观性比较好,因此它的应用越来越多。 在带盖跳线管理器中,两侧的进线槽宽度决定了跳线的宽度,通常使用的16槽跳线管理器的进线槽宽度为6.5mm,只能放入6类非屏蔽跳线(软线)。

Ø 接地导线

接地导线是屏蔽配线架和机柜接地所需要使用的导线。屏蔽配线架是从每个配线架单独拉一根接地导线到机柜底部的接地铜排上,机柜则是从接地铜排铺设至机房(包括楼层配线间、电信间、弱电间等等)的接地铜排或接地桩上。

众所周知,高频电流主要是在导线的表面流过,即所谓的“趋肤效应”。因此如果要提高接地导线的高频效果,就应该增大导线的表面积。由于编织型导线的表面积远大于同等截面积的单股铜导线,因此使用编织导线作为综合布线协调的接地导线比较适宜。

由于编织导线没有护套层,所以需要另购套管,并套在导线外防止接地导线碰到其它导电物体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Ø 机柜

许多集成商都是自己单独采购机柜。在采购机柜时,只通知机柜供应商说是采购几个宽、高、深各是多少毫米的机柜,其它参数都不说明,这实际上对自己是很不利的,因为机柜制造商大多不懂综合布线工程,更不了解业主方可能出现的需求。

机柜制造属于钣金工,大多数专业机柜制造商只知道设备机柜、通信机柜、控制机柜等机柜类型,并不清楚综合布线用的机柜长什么样。如果将那几类机柜买来,当然可以用于综合布线,但要做出一个好的布线工程,可就先天不足了。

一个适合于综合布线的机柜,应该至少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素质:

电源插座不干扰水平双绞线

在许多市售的机柜内,电源系统大多采用电源拖线板(在1997年看到的德国机柜样本中,也有这种横担的电源模块),安装在两根后立柱之间,其理由是高度可调,便于网络设备的电源插头就近插入电源插座。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

其一:在综合布线标准和建筑电气标准中,明确要求强电与弱电相隔200mm以上,而且不允许平行。在通常情况下,水平双绞线是在后立柱与后门之间顺着边壁上升到配线架所在的高度,然后横向敷设,到达配线架。这样,就是电源拖线板与水平双绞线之间的距离变得很小,事实上是将电源干扰强加给水平双绞线。

其二:大多数电源拖线板内的电源插座都是万能插座,可以插入各种各样的电源插头。而从电气接触性能角度来看,这种插座与插头之间的接触点很小,既容易产生电火花,也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由于以上两点,笔者不建议使用电源拖线板,更不希望电源拖线板横担在两根后立柱之间。右图是笔者在2003年施工时拍摄的照片之一。

在这张图上,在机柜后门打开后的左边,自顶到底安装有一根金属线槽,这根线槽接地,等距安装有9个电源插座(1个给风扇,8个给为了设备使用),而电源插座全部采用了英制品字型插座(插头为三个长方型铜棒制成,接触面大,接触性能好),由于电源插座位于机柜的一侧,距离敷设水平双绞线的另一侧相距最少也有500mm以上,因此电源干扰问题也基本解决。

从电信施工角度上看,水平双绞线应该敷设在机柜的一侧,而不应该敷设在机柜的两侧。这样,电源插座旁可以敷设光缆和大对数电缆之类对电磁干扰不敏感的信号缆线。

工程 综合布线

电源线要求外套金属软管

机柜的电源线应该套上金属软管。由于机柜的电源线往往位于机柜底部,经常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电源线与水平双绞线混杂在一起,无法保证电源线与双绞线垂直,也无法保证电源线与双绞线之间所需的间距。这时只有在电源线外套金属软管才能解决矛盾。

右图是一张施工期间的照片,它的左下角是套有金属软管的电源线。由于机柜还没有摆放到位,因此电源线还盘绕在机柜内。

金属软管应与金属线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通过金属线槽的接地点完成软管接地。 具有接地铜排

对于建筑监理而言,无论是屏蔽配线架使用的机柜,还非屏蔽配线架使用的机柜都要求接地。在机柜下部,宜装有接地铜排,它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机柜上连接一根接地线引至机房(包括弱电间、电信间、配线间等)的接地铜排或接地桩上;其二是将屏蔽配线架的接地导线使用螺丝一一固定在铜排上。

右图所示为1997年所做布线工程中的接地铜排。

风扇的寿命达到20000小时以上

机柜内的风扇主要用于将计算机网络设备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吸走,即属于用强制风冷方式散热。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在不停歇的工作,因此风扇也不得不一直处于运行状态。

风扇的寿命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评估,分有三个等级:5000小时、2万小时和5万小时。 在布线工程中,通常要求工程保修时间为1年或者2年,而每年的小时数为24×365=8760(小时)。因此,如果采购的机柜风扇寿命为5000小时,那就意味着还没有等到保修期过完,就该给业主方免费更换风扇了。

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而言,如果保修期为1~2年,那可以使用2万小时等级的风扇,而对于保修期为3年以上的工程,则使用5万小时等级的风扇更为理想。

通风孔开在下侧,以利强制风冷

有时看到一些机柜,顶部装有风扇,而在靠近顶部的上方侧板、背板上,却开有许多通风用的网孔(或槽)。这时,如果风扇一开,最先被抽走的应该是这些通风槽中进来的冷空气,而不是安装在机柜内网络设备所产生的热空气。因此这种机柜设计方法虽然是美观了,但却出现了“风路短路”的现象,实际用于强制散热的风力减弱了。

对于装有风扇进行强制风冷的机柜而言,通风网孔应该位于发热体(网络设备)的下方,也就是开在机柜的下部。这时,当风扇运行时,冷风从机柜下部进入机柜,流经网络设备时被加热,带走了网络设备的热量,然后经顶部的风扇排出机柜,达到强制风冷的目的。

风扇上方需配防尘顶,风口在侧面

风扇通常是安装的机柜顶部的(也有,安装形成风扇拖盘,向后吹风的。这时要求机柜不能靠墙),如果顶部没有防尘顶,万一机房漏水,水就有可能顺着风扇孔流入机柜,严重时出现配线架及网络设备进水的问题。

在风扇的上方,应该安装有防尘顶,让风扇产生的风从防尘顶与机柜顶部之间的缝隙中吹出。这时,机柜就变成了机房内的一个独立小世界,哪怕机房出现问题,也不见得一定会造成机柜内出现问题。

进线方孔裹边

工程 综合布线

机柜的进线分有上进线和下进线两种,对于综合布线而言,采用下进线方式的工程更为普遍,因为下进线时,可以在机柜附近留出线缆余量,也可以让机柜在端接后仍然有移动的可能,另外上进线时需要很好的处理风扇与进线口之间的空间和风路这两个矛盾。

无论是哪一种进线方式,都应该使用橡皮条对进线孔的边沿进行裹边。因为机柜是金属板制成的,金属板边沿就算是去掉了毛刺,仍然是十分坚硬,具有损伤双绞线的能力。这时如果使用橡皮裹住了进线孔的金属边沿,当拉动双绞线时,金属边沿就不会对双绞线产生任何不利的 作用。

具有水平双绞线、主干双绞线和光缆绑扎的空间和支架

在一个机柜中,通常的说法可以安装200根双绞线,当然这是装有网络设备时的最宽松的测算数据。实际上,在一个2米高的、装有网络设备的机柜中,往往装有250至300根双绞线,以及配套的光缆和大对数电缆。而对于全部使用高密度配线架的机柜(或机架)而言,其中需要安装2016根双绞线!

这些双绞线在机柜内呈现什么状态?是水帘洞前的瀑布造型,还是沿着侧面成束敷设?笔者选择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尽管属于艺术造型,为广大的孩子们所喜欢,但对工程而言却是有害的:双绞线的重量全部压在配线架上、要调整网络设备必须拨开双绞线,人在操作时一不小心压到了双绞线就可能拽断双绞线等等,这是多么危险的工作环境啊。

笔者所推荐的结构如右图所示:所有水平双绞线顺着机柜的一侧(另一侧给电源、光缆和三类大对数电缆)成束敷设,每束双绞线的数 量刚好为所对应的配线架所需的数量,在到达配线架高度时,平行转向敷设到配线架后的托线架上依次展开,将水平双绞线按顺序端接到每个模块上。

这时,就要求在机柜的后部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用于敷设水平双绞线,并且为了固定这些双绞线,在机柜内还应该安装有多块垂直扎线板,使用尼龙扎带或魔术贴将双绞线固定在机柜的侧面。

垂直跳线管理器

在综合布线产品系列中,有带盖的水平跳线管理器,它用于存放和隐藏跳线的水平段。而跳线的垂直段就需要使用垂直跳线管理器,尽管有些布线厂商有此类产品,但是,由于机柜宽度不同,在安装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匹配的麻烦。比较理想的方式是由机柜供应商在供应机柜是提供垂直跳线管理器。

垂直跳线管理器安装在19英寸配线架的两侧,不影响配线架好网络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它与水平跳线管理器相结合,可以将跳线全部隐藏起来,保证机柜的正面美观,而且更换跳线时容易。右图是一个已经安装完毕的小办公室中的机柜,其中的跳线几乎看不见(除了插入配线架的跳线插头外)。

提供一定数量的空面板

在这一部分(产品部分)的一开始,就提出过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要求:隐蔽的线必须保证不被碰到,可能被碰到的线必须可以被更换。

在机柜中,水平双绞线、光缆和大对数电缆是隐蔽的线,跳线是可能被碰到的线。因此,机柜后部的水平双绞线、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应该使用侧门、后门和前立柱上的网络设备、配线架将其隐藏起来,防止人们在无意识中碰到。

在工程中,不能保证每一个机柜正面的全部高度上都全部安装有配线架和网络设备,经常会留有一些空间作为预留,这时就需要安装空面板将这些空间封闭,确保机柜以前立柱为界,形成后面的隐蔽空间和前面的跳线空间。

在机柜采购时,应该配有一定数量的空面板(1U和2U尺寸),专门用于安装在前立柱上封

工程 综合布线

闭后面的隐蔽空间。

紧固件应该满配

在布线工程中,所获得的配线架用固定螺丝等紧固件来源很多:有机柜配套的、有配线架自带的,还有网络设备附件包中找到的,它们的功能完全一样,也可以互换。由于制造商不同,这些紧固件的外形差异很大。

在机柜的正面,美观是一个重要的考评指标。如果各种设备都使用自带的紧固件,那么在机柜的正面犹如开外国博览会。在本文中,建议在采购机柜时,配备全部紧固件,如42U机柜,前立柱上需要42×4=168套紧固件(螺丝和螺母),所以在订机柜时就应该要求提供170套紧固件。

当机柜正面所用的螺丝全部统一时,工程美观的基础就形成了。

前、后立柱可以平移,但不影响托板

机柜内的前、后立柱应该可以移动,以适应配线架、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的安装需求。

同时,这种移动应该是与托板无关:无论前、后立柱的间距是多少,都不应该影响托板的安装和固定。

在综合布线机柜内至少应配有一块托板,安装在进线孔的上方,它主要用于保护进线,在万一机柜下方的线缆敷设不够美观时,可以使用它遮羞。因此,这块托板的面积最好是比较大些。

配备机柜并柜连接用的紧固件

在布线工程中,机柜并排放置是经常出现的。为了避免机柜并排放置时的摇晃、倾斜等不美观现象,并排的机柜应该使用紧固件(长螺栓)将它们连接成一体。

可以想像,如果要将两个机柜并柜,除了需要拆除中间的侧板外,还至少需要2套长螺栓(安装在中部)才能固定,当然最好是上、中、下三层都安装有并柜螺栓。

橡皮轮和撑脚同时具备

在机柜中,橡皮轮用于行走,撑角用于站立。

机柜的重量往往达到一、二百公斤,在安装了水平双绞线、配线架好网络设备后,机柜的总重量还会增加。可是,机柜必须移到机房中,在安装完设备后还需要移到指定位置。这时,要想用人抬机柜十分费力,而机房的高度往往又不允许使用吊车,这时安装了橡皮轮的机柜是最为方便的,它既可以让人们很轻松地推动它到指定位置,又不会损伤地面。

但是,橡皮轮也有缺点:在长期受到机柜重压下,橡皮轮会变形,造成机柜倾斜。因此,在机柜到达指定位置后,需要使用撑脚,将机柜撑起来,让橡皮轮悬空。

撑脚应可以使用螺旋方式调整每只脚的高度,逐渐使机柜被调整到平整状态。

当然,4只撑脚所形成的受力点还是很小,容易引起架空地板变型,为此,最好是另行订购机柜底座,让底座的平面正好与架空地板平面一样高,把机柜放在底座上,就可以将机柜的力量分散到整个底座上。

钢板厚度

机柜各部分的钢板厚度直接影响了机柜的造价,为了让业主方感到机柜厚实,机柜侧板、背板的厚度至少应该超过1.2mm。

机柜可拆卸成部件,以便搬运

有些楼层弱电间的门很小,无法让一个完整的机柜搬进去。有时机柜采购后需要长途运输,而运输费用是按照体积进行计算的,这些情况都需要使用拆卸式机柜。

拆卸式机柜可以将一个机柜拆卸成6片(上、下、前、后、左、右),然后分别包装和运输,在到达指定位置后,用配备好的螺栓固定后就恢复为一个完整的机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2l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