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先秦文学
更新时间:2023-11-28 01: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第一编年体史书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说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先秦社会与文化、先秦文学概况和先秦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先秦社会和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内在联系; 2、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先秦: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至于狭义的“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汉书·河间献王传》颜师古注),即主要指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文学:一般理解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文学(公元221年以前的文学)。但春秋以前,文学作品遗留下来的不多,现存先秦文学作品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此,“先秦文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先秦的社会情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100多万年。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远古神话传说的“三皇”时代,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生存状态。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以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为标志,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是母权制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母权制演变为父权制。史书追记的“五帝”时代,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至今尚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出土文物对夏朝的佐证也很少,关于夏朝的历史传说,概见于后世的追述。夏朝文明已经步入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王朝是奴隶社会的重要阶段。殷商时代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达,创造了青铜技术和青铜文化。殷人崇敬鬼神,重视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便是甲骨卜辞。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宗法制度巩固,严格规定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用礼乐维系统治秩序。从周武王到周幽王,西周共经历12王,将近300年的历史。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东周,封建宗法制度逐渐被破坏。东周分为春秋和旧中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霸主叠起,诸侯兼并。战国时期周王室已名存实亡,终至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为秦所灭。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思想文化异常活跃。
第二节 先秦文学概况
一、原始社会:
(一)古代神话: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吕氏春秋》、《楚辞》等;
(二)古代歌谣:《古谣谚》(明代杜文澜)、《古诗源》(清代沈德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 二、奴隶社会:《尚书》、《尔雅》、《春秋》、《诗经》 三、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氏族贵族礼制统治的崩溃,一个新的“士”阶层勃然崛起。他们打破了先前“学在官府”的垄断,私家聚徒讲学之风盛极一时。文化学术走向民间,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争鸣之风大炽于天下。“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荀子·非十二子》),特别是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等家最为活跃。他们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放言争辩,无所忌惮,形成了空前未有的思想活跃的政治局面。“百家争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散文作为记事、论争的有效工具,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政治、外交、
军事活动的需要,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以《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为代表的史家之文,和以《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诸子之文。先秦散文由简而繁,从片断的文辞到语录体、对话体、再到较为系统完整的长篇大论,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战国时期则无疑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主要作品列举如下: 1、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战国策》 2、诸子散文:
儒家:《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 墨家:《墨子》——先秦是显学,汉代以后后继无人
法家:《韩非子》集大成(先有《商君书》、申不害《申子》)
其它:名家公孙龙《公孙龙子》(“白马非马”)、兵家《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3、楚辞:主要特点是浪漫主义,它是先秦时期南方的诗歌。
第三节 先秦文学的特点
先秦文学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等特点。
一、创始性。文学伴随原始人类的生活而产生;诗、方、辞赋等诸体具备;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流派;叙事、记言、写人的史传散文相继诞生;诸子思想各成体系;说理文由简短的对话发展到成熟的长篇大论。
二、综合性。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融。文学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诗经》、《楚辞》属于纯文学作品,同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传散文记载史实,却不乏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子散文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谈政治,说哲理。
三、实用性。春秋战国时期动荡变革,文学普遍重实用,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之歌食歌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明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之政论;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离骚》。
四、随意性。随意性指不受局限,放言无忌。战国时期分裂的政治局面淡化了伦理道德规范,玉成了学术思想自由。士人都想用最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促进了百花齐放。班固评论屈原“露才扬己”,也恰好说明屈原的创作具有个性的张扬。
第一章 上古神话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上古神话产生、流传和保存的情况,掌握上古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节 神话概说
一、神话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故事,虽然荒唐无稽,但是古代人们互相传述,却信以为真。
——茅盾《神话研究》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二)特征:
1、时间:产生于远古时期。
2、创作者:集体口头创作,这种创作是无意识且不自觉的。 3、艺术手段:借助幻想和想象等艺术方式。 4、内容:叙述的是神,反映的是自然和社会现象。 二、神话的产生
先民们面对种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天地形成、日月运行、风云雷电等等,都使原始人迷惑惊异甚至恐惧不安,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凭借自身的生活体验,创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并由此造出神的故事。 三、神话的作用和价值
神话在当日的氏族成员看来,是一种十分真实的知识,或者是非常严肃的信仰,有的甚至是无上神圣的教言,是不可亵渎、凛遵不苟的大经大法。正因为如此,神话在长期的口头传播中才具有相当牢固的稳定性。 1、保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2、维系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纽带;
3、宣泄不安情绪。 四、神话的保存 (一)神话散佚的原因 1、神话历史化;
2、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决定; 3、文字记载的本身因素决定; (二)神话的保存
正在阅读:
第一编 先秦文学11-28
dota搞笑语录02-07
风水绝密资料公开11-03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第5章 天气现象05-13
枣庄市中心城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01-04
励志英语谚语100句08-06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测试题(附答案)05-20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标语03-16
河北辛集中学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01-0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先秦
- 文学
- 硬件考试题
- 依兰三矿巷道揭煤安全技术措施(改)
- 墨玉县第二高级中学章程 - 图文
- 济南市加工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名录2018版227家
- 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5 高二期中复习备考讲义1(烷烃、烯烃的性质) - 图文
- 中国美术史分章试题
- 2016年安全知识竞赛(受限空间作业部分)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 鸿门宴 导学案教师用
- vte防治手册1.1版
- 正文 - 图文
- 关于公布2013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结果的通知
- 低段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要点整理
- 沂水春风教案
- 2ASK调制与解调的MATALAB仿真实验
- 最新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 菏泽市养猪行业企业名录2018版878家 - 图文
- 保险理赔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