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主题课文的阅读策略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14 21:13: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童年主题课文的阅读策略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第十册第二组课文《古诗词三首》、《冬阳 童年 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都是以童年为主题的。在这一单元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一线教师通常会用自己一贯的教学方法——品词析句,来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往往忽略了这一主题文章内在的特质,即童年主题课文在其语言表达,审视角度,情感抒发,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特别之处。所以这一主题课文的教学主要存在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法单一,童年形象单薄

古诗《牧童》中“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里牧童的惬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饱饭”一个是“卧月明”。这一古诗的字面意思理解比较简单:一个孩子在外面放了一天的牛,也许肚子已经有点饿了,回家看到妈妈烧好的饭,端起碗来吃了个饱。吃饱了就什么也不想了,舒舒服服地躺在月亮地下。一般老师教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了,可是现在的孩子,不知饥饿为何物,怎么知道饱饭的惬意。更不用说躺在月亮底下的体验了。可见这童年古诗中还有寓意可挖。

2.重内容解读,轻表达区别

例如《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中:“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这里我与妈妈的对话很符合孩子的口吻。一般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问话总是会清楚地交代所要问的东西,如“妈妈,那些骆驼夏天到哪里去了?”等,一般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些看似普通,却极富童年味的语言。

那么,童年主题的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才高效呢?笔者认为运用比较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文是就如何运用比较阅读,教学童年主题课文的一个构思。

二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随着儿童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童年”这个原本被认为先天

1

存在,无需讨论的话题。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有关儿童与童年的想法,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大卫·帕金翰也认为:“童年是一种社会性建构的观念。”这也让语文教师可以从另一种视角解读这个童年主题单元的课文。

“有比较才有鉴别”,阅读中,采用比较法,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优化课堂,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分清异同,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认知和记忆,深刻理解读物的内容,给他们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从而提高阅读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研究的理论依据

1.自主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教的作用便无从发挥。教学中不能强迫和压抑学生的活动,或简单地将活动的方式教给他们,以致于使学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对未知事物缺乏探究和创造。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主动状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文本的对比教学,就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当教师拿出的内容和文本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刺激,能激发学生质疑,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思考。 2.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树立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力是实现和完善学生主体性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主体性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比较阅读,就是为学生搭建军一个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平台。

二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童年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回忆童年或者描写孩童的文章就如童年本身,那样优美,那样纯真。他们是我们文学长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阅读,教学童年主题课文,使学生走进与自己不大一样的童年,与作者一起享受童年的纯真呢?

(一)与非童年主题文本比较,体会独特的表达方式

2

以童年为主题的文章,有的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有的虽然不仅仅以儿童为阅读对象,但是因为讲述的是童年时代的故事,其文本表达方式与别的非童年主题的文章是有区别的。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研究员,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儿童文学和成年人文学虽然不能绝对划分开来,但还是有一条模糊或大致的界线的。大人之间讲话是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就不一样,还有大人和孩子讲话时,表情、语气和语法逻辑都应该与大人和大人之间的讲话相区别。”而正是这些表情、语气、语法逻辑方面的独特表达方式才构成了童年主题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1.天真的语气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以上这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若将本段文字改为?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了。?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那其中的天真的语气就能充分感受到了。

2.独特的视角

为什么迪斯尼检查建筑的时候,负责人说你检查的时候一定要蹲下去看?因为孩子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儿童世界脱离不了成人的世界,反映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角度不一样。

孩子视角的独特首先是身体矮小造成。

《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中小英子看到的骆驼:?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

百科书中关于骆驼头部的描写:?头部:头部稍长而小,头骨多凹突不平,鼻孔较大,耳短,上唇中央有裂,鼻孔内有瓣膜可防风沙,在遇到沙暴之前,可

3

随时关闭而不影响呼吸。?

在教学中可以两段文字同时出现,让学生在百科书上客观理性的风格对比下,发现一个五岁孩子的视角仰望所看到的不一样的骆驼,以及连用三个“那样”表现出一个孩子看到骆驼时的惊奇。从而体会作者对于骆驼的喜爱。

3.诗意的逻辑

鲁迅称赞儿童:“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儿童的这种诗性的逻辑自身就是人类精神或文化中弥足珍贵的财富。与别的有严格逻辑的成人文章做比较,不在于让学生明白儿童主题文章具体体现了哪些不一样的逻辑特征,而在于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品味这人类文化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①丰富的想象

尽管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进行抽象的、形式化的逻辑思维,但正是由于儿童不拘于理性逻辑的形式规定,打破常规,表现出不拘一格的富有创造性的丰富想象。

? 我想把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节选自《我想》)

《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一粒残雪消融》?大地敞开胸怀 ,最后一粒残雪消融 ,相信你会来 。? 同样是表现春天,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这些非童年主题的作品中作者看到的景是客观的,作者的思维是有比较严密的逻辑的,如从野草的顽强推到人的顽强,从雪的消融推到相信未来。《我想》这首儿童诗,没有这种严密的逻辑。可以把小手按在桃树枝上,可以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就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②灵性的拟人

泛灵主义的拟人化成为儿童进行逻辑心理活动的惯常手法。在一个孩子看来,花是活的生命,这不是因为植物是有机的生命体,而是因为“花是能呼吸的,它的叶子就是它的手,它的枝条是它的身体”。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

4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以上两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和吴伯萧的《菜园小记》。两个园子都是自由随意地种植着菜与花草,作者也都意在通过园中植物生长的自由繁茂,表现人物的精神自由。但是,《祖父的园子》从一个孩子的眼里看来,植物是有思想的,有愿意和不愿意的情绪的。而《菜园小记》则是主要从生长的地方“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长满了向阳的山坡”来表现花草的自由,还是比较客观的。

③异想天开的答案

在儿童眼中,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他们常常喜欢刨根问底。对于像“人怀孕为什么是九个月而不是更短或更长的时间”这种在成人看来没有答案的问题,他们就会发挥异想天开的本领。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童年的发现》中的老师在生物课上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类进化的历史。我们可以出示一下这段生物学科上的相关文字:

?胚胎学从生物发育过程中形态的变化,推论出高等动物的胚胎在发育中重现其进化历程。如人类胎儿在发育之初与猪和鼠的胎儿都具有鳃裂和尾,形态也

5

很相似,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首先,人类胎儿的?鳃裂?事实上不是鳃裂,而是快速发育的皮肤的褶皱……?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童年时代的发现是多么地异想天开。

(二)同主题文本比较,体会童年的丰富

童年都是美好的,但是美好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同是以童年为主题,所选的课文,作者经历不一样,选择的材料不一样,表达的意图不一样,构成童年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1.不一样的童年色彩

笼统地说这个单元中呈现的儿童是天真纯洁的,但是细分之下,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在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每个童年人物不一样的性格特征。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古诗词三首》学中,可以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横向地同时教授三首诗中儿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古代儿童的日常生活图,但是《牧童 》中的儿童侧重的是惬意悠闲,《舟过安仁》的两个小童吸引我们的是以伞使风的奇妙想象,《清平乐·村居》中,在父母饮酒安享晚年的衬托下,三个儿子的勤劳更加值得赞赏。

此外,小英子的天真善良,萧红的自由,费奥多罗夫的幽默,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使学生体会不一样的儿童风采。

2.不一样的童年情怀

童年主题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不一样的,文本背后的作家对于逝去的童年的情怀也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情怀往往不直接表现在文字上,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6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深刻地体会作者的隐含在文字背后的童年情怀。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前一段文字作者从童年的回忆中回到现实中来。通过“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三个“过去”,两个“又”与下面的一去不还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物似人非的感叹。一种淡淡的忧伤弥漫上我们的心头。

后一段文字,萧红没有从童年回到现实中来,作者一直是处在过去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完全沉浸在园子自由自在的世界里,他的心胸也像天空一样高远辽阔。

3.不一样的童年时空

张洁的《拣麦穗》讲的是平穷又嘴馋的小姑娘小时候想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的故事。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你等我长大嘛!’?

?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 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这两段文字张洁从童年切换到长大后。“我”小时候会不害羞地说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不仅人物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文本中营造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前一段文字是天真有趣的,后一段则有对逝者的无尽怀念,对

7

于现实的无奈。

《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中也同样体现了这种由时空切换带来的效果。可以让学生找到从哪里开始时空发生了改变?这种时空的改变使作者对于事情的看法有改变吗?文本中营造的氛围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林海音怎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微妙的情绪变化。

(三)与现实世界比较,寻找童年的真实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但是作为童年主题的教学相比另外的非童年主题教学,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作家在描写童年时往往并不像别的文章那样尽可能真实反映现实。相反,有时甚至会对涉及社会阴暗面和性等成人经验方面的东西有意回避。而现在的传媒发达,使作家隐藏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孩子其实已经不是秘密了。他们联系实际,会觉得现实和文本中的童年不一致,进而怀疑童年的真实。我们的教学有必要有特殊的策略。

1.与成人换位比较,体会现实的矛盾

孩子总是浪漫诗意的,成人则更理性和现实。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两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能为了赞美童年的纯洁一味贬低成人的现实,我们应该与孩子坦诚成人只是比较现实,仅此而已,没有优劣之分。

《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中描写小英子和爸爸讨论驼铃的用处。通过两个不同观点的比较,让学生站在爸爸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学生就不会只是认为爸爸想的不如小英子美。他们可以由此体会成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实根本上是童年的浪漫与诗意,成人的现实与理性形成了的差异。

还可以让学生将孩子时代的小英子和42岁的林海音做比较,想一想,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同意当年的想法吗?显然当年爸爸的理由更能说服已经是42岁的自己。现实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但却不那么美,而美的答案却是不那么现实,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这么充满矛盾。

8

2.课内外文本比较,体会作者的无奈

大多数的孩子渴望长大,而几乎每一个成人都对童年依依不舍。造成这种人生围城现象的原因是现实的无奈。很多的作家在成人世界里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反观过去的童年岁月,就越是会觉得过去的童年是这样美好。所以童年主题文章中每一个快乐轻松的孩子背后其实站着一个在现实中无奈失望的成人。我们怎样通过比较阅读,让还没有长大的孩子理解这个站在背后的成人的心情呢?

在《清贫乐 村居》的学习中,如果只是就课内的词讲词,围绕三个儿子来教学的话,可能学生的仅仅看到的一个愉快恬淡的作者。这时不妨联系课外词人的生平遭遇和另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九议》,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在《卜算子》中最有名的一句。可以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读后的心情和《清贫乐 村居》有什么不一样?词人在叹息什么?学生可以慢慢体会到年轻时的理想还未完成,可是人已经老了。老了的词人只好带着遗憾告老还乡。也就是让学生知道了词人写《村居》的背景。这时再让学生来说说:词人看到这与世无证的孩子们感到孩子真快乐啊。其实除了愉快,他内心深处还有怎样的感情呢?我想学生这时就会在快乐之后,体会到一点点的无奈。

3.比较阅读经典,客观认识童年

安徒生最动人心弦的作品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子》和《皇帝的新装》,前者写的是残酷的贫困、死亡与不公,后者写的是成年人世界的自欺、谎言。因此性、死亡、尔虞我诈等并不是在童年主题里不可以表现,也并不是儿童不能接受。关键还是一个如何意象化、诗化地表达复杂社会和多面人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这些反应现实的童年主题文章,让学生与课文中的文章对比阅读,从而更加真实客观地认识童年。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9

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2、行动研究法:

在操作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表现及变化。

六 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一年,分为三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明确,策略构建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 1.确定要研究的对象为本校五年级的全体学生。

2.初步构建策略,学习有关阅读教学的理论,构建研究的策略。 3.论证策略:将思路与策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准备进入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策略运用,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 1.定期反馈自己的研究成果。 2.随时记录,整理实施后的结果。

第三阶段:策略推广及成果评价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

1.把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向另外班级推广,尝试应用。 2.全面总结:2011年8月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七 可行性论证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有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所在的学校也非常重视教科研,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经费的保障。

八 成果的呈现形式

课题将以论文的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

[3] 谭旭东,《论童年的历史建构与价值确立》,《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06期

[4]《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5]《语文课程标准》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12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