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玉米生长特点与管理

更新时间:2024-07-06 07: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北地区玉米生长特点与管理

作者:王 永 蒋文忠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

摘要:近几年来,玉米单产在不同年度及品种间波动幅度较大。分析气候、品种和栽培特点,找出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从实用技术角度采取相应对策或有意识地规避风险,可以提高玉米稳产性。

关键词:气候影响生长特点问题对策

宿迁市位于江苏淮北,属黄淮海玉米产区。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影响下,近几年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频发,玉米单产多次出现较大波动。为规避风险,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找出对策,加强管理很有必要。 一、春玉米

1.生育、气候特点。清明前后播种,6月中下旬抽雄,8月上旬前后成熟。春季3月,江淮地区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多峰面雨,墒情好易出苗;4、5月气温逐步上升且雨量偏少,对玉米蹲苗发根和营养积累十分有利;6月份降水增多,抽雄授粉期间温度适宜,为穗发育和授粉结实提供了良好条件;后期的强光、高温与玉米需求吻合。自然气候条件基本满足春玉米正常生长需求,产量波动较小,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2.易出现问题

2.1基本苗不足,每亩平均株数低于3000株。原因:①用种量偏低(少于2.5公斤/亩);②墒情不好,错过最佳播种时机或播种太浅;③播后遇雨,表土板结影响出苗;④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⑤定苗过早;⑥持续严重干旱影响。

2.2施肥不合理,如底肥不足或磷、钾肥偏少,缺乏锌肥,穗肥用量不够或施肥偏晚。 2.3忽视中耕锄草和虫害防治,虽然近年来蝼蛄发生量减少,但地老虎、蚜虫未见减轻,灰飞虱、玉米螟危害有加重趋势。

2.4部分播种较晚的小、弱苗易感粗缩病。 3.对策

3.1选择适应性强和单株生产力高的大穗型品种并适当增加播种量,即使发生缺苗,通过加强管理容易得到恢复补偿;种植密度取适宜范围上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除氮肥外要增施磷、钾、锌(硫酸锌1.5公斤/亩)肥,注意种肥隔离。

3.3适期抢墒播种,自3月25日始,日平均气温达12oс左右即可播种,具体时间看墒情和天气预报决定;为减轻灰飞虱危害,播期不宜太迟;为避免跑墒,不得预先提前耕耙整地备种,而应施肥、整地、播种一气呵成,播后镇压或踏实。

4.提倡条播,优点:①容易降低播种水平深度,深开沟浅盖土,利于种子接潮出苗;②植株个体发育比穴播苗健壮;③匀苗定苗时不影响其他苗;④出现缺苗便于在行间移密补稀;⑤地老虎等虫害适度减轻。

5.一般管理:雨后必锄,移苗补缺宜早,弱苗早促,定苗宜迟,旺苗重锄,适时治虫(注意治灰飞虱),及时培土。

6.穗肥于抽雄前6-10天追施,如预报有雨或田间潮湿,也可以用尿素直接撒施。 二、春、夏之间玉米(多于5月份播种)

一般指大麦、油菜、蚕豆茬和麦田、水稻秧田套种以及错期播种的鲜食玉米。抽雄授粉期正处7月盛夏,遇晴热高温或连续阴雨的概率增加,届时还经常出现无风或微风天气,不利于花粉扩散授粉,年度间产量不稳定。

再者,水稻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对此期玉米威胁很大,麦田灰飞虱目前在本地已呈常发重发态势,且带病毒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接近20%。5月下旬小麦植株开始老化,灰飞虱也发育成熟并大量迁移,水稻秧田和玉米田首当其冲,虫量之大,防不胜防。从危害后发病程度看,小苗重于大苗,郑单958重于其他品种,玉米粗缩病严重田块病株率达80%以上。 从规避风险角度,此期玉米目前不宜再种或延迟至6月15日后播种(待灰飞虱消亡)。如坚持要种应注意:1、选择相对较抗玉米粗缩病和耐热性强的品种;2、灰飞虱迁移期间对苗期玉米要重点多次防治;3、种植密度取中或中低值,多采取间套作方式种植;4、当气候异常,发生授粉不良时辅之以人工授粉。 三、夏玉米

1.生育生长特点。以小麦茬为主,种植面积较大。麦收后于6月中旬播种,8月上中旬抽雄,9月底成熟。与春玉米相比表现生育期缩短,种植密度增大(发芽条件好、无虫害),株高增加,茎粗变细,单株生产力下降,有效授粉时间变短,大、小斑病相对较重,倒伏几率上升。

2.气候特点。生长期多处盛夏,有效积温能够满足中熟类型玉米正常生长成熟。2000年以前,此期间天气相对较稳定,8月上中旬很少出现持续晴热高温或连续阴雨。进入21世纪以来则多变化,2003年夏季江淮地域出现少见的长期持续降雨,2004年多次出现高温干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0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