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几点形式特征

更新时间:2023-03-14 02: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号 2013010333 研究类型

理论研究 分类号 I209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Bachelor’s Thesis

论文题目

试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作者姓名 学

徐小婉 2009101040333

文学院 对外汉语 刘世楚 副教授 2013年5月15日

所在院系 学科专业名称 导师及职称 论文答辩时间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示例

中文题目:试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外文题目: Features of Chinese Modern Lyrical Novel 学生姓名 院系专业 徐小婉 文学院 学 生 承 诺 我承诺在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学号 学生班级 2009101040333 0903

目 录

一、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定义与要素 .......................................... 1 ㈠“抒情小说”概念的由来 ............................................... 1 ㈡抒情小说形式要素 ..................................................... 2 二、现代抒情小说的特征 .................................................... 3 ㈠“从下午到黄昏,雪色中非同寻常的人生展示——《在酒楼上》的氛围营造” . 3 ㈡冲淡为衣,包蕴哀愁,《竹林的故事》的诗笔写法 .......................... 4 ㈢《南行记》的自然描写 ................................................. 5 ㈣ 萧红《呼兰河传》的视角和语言 ........................................ 7 三、小结 .................................................................. 8 四、参考文献 ............................................................. 10

试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徐小婉(指导教师,刘世楚 副教授)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中国 黄石 435002)

摘 要:与传统的叙事小说相比,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具有崭新的审美品格和形式特征。

本文以现代抒情小说经典《在酒楼上》《竹林的故事》《南行记》《呼兰河传》为例分别论述抒情小说在氛围营造、诗笔写法、自然描写和童心视角方面的形式特征。

关 键 词:中国现代抒情小说;要素;形式特征; 分 类 号:I209

Features of Chinese Modern Lyrical Novel

Xu Xiaowan (Tutor: Liu Shich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fiction, modern lyrical novel has a new

aesthetic character and form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lyrical fiction classic In the Upstairs Wineshop ,Story of Bamboo Forest,Southern Travels , Biography of Hulan River as examples to discuss the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lyrical novel in aspects of atmosphere building ,poetry pen writing, natural description and childlike innocence perspective

Keywords: Chinese modern lyrical novel; Elements ;formal characteristics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

试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

一、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定义与要素 ㈠“抒情小说”概念的由来

“抒情小说”的概念最先是由周作人提出来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时,首次运用了“抒情诗的小说”的概念[1]。并指出“这种抒情诗的小说,虽然形式有些特别,但如果具备了文学的特质,也就是真实的小说。内容上必要有悲欢离合,结构上必要有葛藤、极点与收场,才得谓之小说,这种意见,正如10世纪的戏曲三一律,已经是过去的东西了。”对于抒情小说概念,周作人抓住了其中非常明显和重要的特点,他所总结的可以看做是后来人们归纳的“情节淡化”和“结构散文化”。此后,作家们以其创作渐渐使“抒情小说”这种新的小说体式变得明晰,从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到艾芜、师陀、萧红,“形成一条虽不宏大却清晰可寻的艺术之流”[2]。作家的创作心得、批评家的评论也对抒情小说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沈从文就写过《抽象的抒情》,提出“象征的抒情”的概念。萧红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得学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鲁迅的一些小说就不像小说。”

[]

3。茅盾在评论萧红的《呼兰河传》时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是一部严格意

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就注意到了“抒情小说”比一般小说多的东西“诗情画意”“凄婉的情调”。?4? 50到7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抒情小说”逐渐隐没。80年代,随着现代文学研究成为显学,抒情小说的价值渐渐被发掘,而形式上的创新及其审美感受也渐渐确立了它在现代文学上的地位。80年代,对抒情小说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有凌宇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美》。这两篇论文从纵向的发展轨迹和横向的形式特征为抒情小说确定了一个坐标。而凌宇对于“抒情小说”的定义以后也为人多方引用,几乎成为定论。凌宇对于抒情小说概念的定义是“这种小说明显地融入诗歌、散文因素,具有鲜明的艺术意境,偏重于表现人的情感美和道德美,弥漫着

1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

发着吼声,但却没有夜来那样怕人。清凉的波涛,碰在嶙峋的石上,溅起万朵燥然的银花,宛若江在笑着一样。’‘谁能猜想到这样美好的地方,曾经发生过夜来那样可怕的事情呢?’“艾芜把自然看做是一种崇高的现实的美,当他回到记忆里和野猫子们亲切交谈的时候,眼前就会浮现出碧绿无涯的热带丛林,浮现出伊拉瓦底江中成群野象傲视江轮的奇异场面。”?9?

3.景物与人的情感的融合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流浪者眼中的自然景物必然带有他们那流浪漂泊者的心情,《在茅草地》里,“那儿没有成群归巢的暮鸦,没有喧声噪林的画眉,只有苍茫的黄昏景色,悄悄地潜来,展在林梢,布满幽谷,渐渐地把周遭卷入无涯的深蓝,我记起这时从小窗里透出灯火的故乡的家,灯下共语的每一个熟悉的容颜了”。这是在碰壁以后,在考虑生存下去的愿望而没有出路的时候,“我”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寂寞,“无涯的深蓝”景色更是将人笼罩在孤独寂寞之中。《在茅草地》和老人分别的时候,“老人看见再也留不住我时,干枯的眼睛上,泪也滚了出来,像老祖父那么似的低声泣着。爬上一个坡,回头来看,老人还无力地依在门边,望着我去后的背影。四山静寂,松林无声,牛羊的铃子,在朝雾滢滢的远处,幽微地叮当着。”分别时候寂寞的自然环境加深了我的那种孤独和哀伤。

㈣ 萧红《呼兰河传》的视角和语言

抒情小说经典之中,男作家们大多是依靠自己的笔力和控制力去写的,处处表现着节制,锤炼。因此形成了鲁迅的沉郁,废名的晦涩,沈从文的朴讷的风格。萧红的作品却更多的是孩子气和女子气,自然、率真、自由,随性随心还有些任性散漫。仿佛是靠才气天赋和灵感写出,顺着笔尖流淌出来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构成了萧红对现代抒情小说的贡献。这种文体特征与她所采取的童心视角有关。童心视角决定了《呼兰河传》的“自由”:自由就像“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黄瓜没有吃完,又看见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追蜻蜓去了,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在文本中就包括:

1.结构上的自由。心理情绪上的自由带来结构上的散文化,不追求外在结构的严谨,而是遵循心理结构,散文化的结构。《边城》是以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连缀全篇的。虽然有倒叙、插叙,但大体上是一种时间结构,即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结构。《呼兰河传》则是一种空间结构,呼兰河的风俗、我与祖父的生活、小团圆媳妇

7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

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和冯歪嘴子的故事,都独立成章,贯穿其中的线索是我的“寂寞怀乡”的情感心理。这种散文化与作者的主体风格有关,比如《呼兰河传》与《生死场》在结构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更多的和作者的童心视角有关,是由萧红依循童年看取生活的思维方式所致,“童年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感性经验和具体形象相联系的,它是图片式、跳跃式的,互相之间很少有逻辑关联。”?10?

2.表达的自由。“用什么样的话说”都是自由的。表达包括语言的感觉化,心理化,也包括语言的稚拙真率,包括自由的回环的文字。

⑴语言的心理化自由。这一点我们可以联系她的散文来看。在《祖父的死》这一篇散文中,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祖父总是有点变样子”,为什么加上个总是,这是一种非常任意的心理语言,宁愿牺牲语言的逻辑性而一定要保证与心灵最高的契合。“自由”造成语言的陌生化,但这并不同于“张爱玲”的“突兀”和“惊人的譬喻”,而是“任何作家从自己的性情出发,用自己真率自然的语言进行本色抒写,这本身就是一种陌生化。”

⑵语言感性、稚拙。合乎叙事者的“儿童”身份和口吻,带来生趣盎然天真可爱的感觉。“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大黄狗的头像盆那么犬,又胖又圆,我总想要当一匹小马来骑它,祖父说骑不得。但是大黄狗是喜欢我的,我是爱大黄狗的。”“小锯”“小驴”“小马”“大白兔”“大黄狗”这些儿童语言都非常可爱。

⑶回环的文字。“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

种回环往复带来抒情的调子,使小说中第三章到尾声成为一段自足的旋律。

三、小结

抒情小说是以艺术的美为最高追求的。抒情小说作家们虽然不可避免的会去听“时代的将令”。但他们更多的是遵循着写作的自由,所以他们的作品才与“政治宣传品”有着决然不同的品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香。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正是它们得以流传的品质。现今,我们的读者可能不会去深挖《在酒楼上》的知识分子命题,但我们绝不能不被那“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的山茶花的意象”,那“黄昏中飞舞的雪花”,那种人生无奈总结的氛围所吸引。当我们读到“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

8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

让三姑娘低头过去”,我们会有丝丝飘渺的怅惘情绪。我们可能与《呼兰河传》中“人民麻木愚昧的生死”相隔太远,但我们与那故事中的小女孩离得很近。我们都会有宠爱我们的祖父,都会有童年的寂寞,有那盖着草帽睡着了的时候,有那随时突然的跑起来大喊的时候。我们已经很少能有机会去体会流浪的感觉和心情,发现生存绝境中的“奇景”,所以我们会想象那山间“无涯的深蓝”是什么样子,我们会想象“野猫子”们强悍美丽的神情。沁入心灵的氛围,与生命体验相关的风景,人生的童年时代,一切逝去所牵系的淡淡的哀愁。抒情小说总是将我们带入某种氛围之中,忆旧,总结,怀念,抒情小说总是让我们体会到那丝丝缕缕的哀伤,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那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我们珍贵的细微的感觉,我们向生命最初年代的回顾,我们对逝去的人事的怅惘,现代抒情小说以它的诗性诗情为我们的生命提供了一个温馨自由的精神家园。现代抒情小说是现代文学史经典,也是永恒的经典。

9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

四、参考文献

[1]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记》.《新青年》[ J ],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6页

[2]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J ],1983年,第2期:第229页

[3]聂绀弩.《<萧红选集>序》[ J ].《萧红选集》[ M ].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4]茅盾.《<呼兰河传>序》[ J ].《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M ]. 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292页

[5]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J ],1983年,第2期:第230页

[6]解志熙.《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论中国现代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文学评论》[ J ],1987年,第6期:第66页

[7]王立宪.《鲁迅<在酒楼上>新解》.《名作欣赏(鉴赏专刊)》[ J ],2007年,第12期:第55页

[8]吴福辉、王晓明.《关于艾芜<山峡中>的通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J ],1993年,03期:第143页—145页

[9]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M ].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201页—204页

[10]秦林芳.《童年视角与<呼兰河传>的文体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J ],2011年,第09期:第15页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zv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