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特性说课

更新时间:2023-09-15 15:51: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注数学本质,引领学生发展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终吉小学 张晓芳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一课时。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学定教”,教学生学不会的、学不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到81页。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的一些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材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和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应用,自主建构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水平,为今后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地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2、认识三角形的高,掌握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备三角板、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课前小研究1和2作业纸。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操作实践,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说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程序是: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教师先示范,描述摸到的(长方形)物体的特征,再指两生摸出物体(三角形),并模仿老师的样子,进行描述摸到的三角形的特征来初步感知。

2、揭示课题:引领学生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探索 的特性(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回忆以及对新知探索的欲望。】

第二环节:操作感悟,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1、初步感知: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小研究1,如下表: 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在上面标出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 三角形有:( )条边 的 我的发现 我给三角形下的定义。 ( )个角 图形叫做三角形。 ( )个顶点 实物投影展示两三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讲述,给予

适当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同时,教师板书如下:三条边 三个角 三个顶点

由于学生独立自学,会给三角形下的定义不一样,“到底谁的会更准确些呢?”

2、实验、练习感悟:

课件出示练习,最后观察三条线段,让学生想办法变成一个三角形,体会线段的端点相连。

我来判一判: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①②③( )X④( )X⑤( )X

( )√( )X 3、完善三角形概念:

根据刚才的练习比较,再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课件出示三角形的概念,学生齐读的同时,教师板书: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理解重点词语“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学习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不同,为了表述方便,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第三环节: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画三角形的高。

1、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本节课的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索,说说自己尝试画高的方法。然后展示学生课前小研究2作业纸,并用三角板演示画法,(在此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表格如下: 过点A作线段BC的垂线。 A B C 2、动态演示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其相对应的底;

3、让学生动手画出其它的两条高,加强理解高和底的含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创设了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感知认识三角形的高,再层层深入,引发认知冲突,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达到对高的完整认识。

第四环节:看现象,实验解疑,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1、看现象: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质疑: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

2、实验操作:让两个学生比力气,分别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规则:谁能把图形拉变形谁就胜利),得出结论教师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平行四边形也拉不动吗?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我的画法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接受挑战(课件) 1、判断题。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 三角形有一条高、一条底。( ) 2、辅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1、3

3、出示练习十四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数学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第六环节: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这节课学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对三角形有了那些进一步的认识? 3、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z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