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05 05: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臵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3.规范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臵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 5.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 6.宏观经济学研究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等。

7.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8.某年某国经济增长率是3%,失业率是4%,这是实证表述。 9.我国现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10.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何者说明了稀缺性?

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生产; 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 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 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的表述。 a 价格; b 数量; c 是什么; 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个体经济学; d 市场经济。

4.当经济学家们研究是否该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时,他们所采用的是 a规范分析方法 b实证分析方法

c既有实证分析法又有规范分析法

d不确定。 5.稀缺性的问题

a.仅仅存在技术比较落后的时期 b.仅仅存在于非常贫穷的国家中 c.存在于所有国家中

d.将来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消除。 6.下列选项中是实证表述的是

a.政府必须降低食用油价格,以便让更多的人消费得起

b.最佳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可以让人们拥有其所有挣得的收入 c.经济学课程应该连续开设两个学期

d.大学学费增加会导致申请上学的学生人数减少

7.英特尔公司决定生产中央处理芯片,而不是存储器芯片,这最直接反映了

a.生产什么的权衡 b.如何生产的权衡 c.为谁生产的权衡 d.生活水平的权衡

8.可利用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事实称为

a.激励 b.稀缺性 c.为谁生产 d.怎么生产

9.以下为宏观经济学论题的是

a.为什么个人电脑的价格一直在下降 b.苹果价格上升如何影响了桔子市场 c.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怎么样 d.消费者如何决定购买手机的数量

第二章习题:

一、判断题

1.汉堡包和炸薯条是互补品,如果汉堡包降价,炸薯条的需求就会增加。 2.苹果的价格上升将使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降低成本的技术进步将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当收入下降对某商品的需求下降,则该商品为低档商品。

5.如果某商品现在的价格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那么,该商品价格将会上升。

6.某种商品的供给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和交易量减少。

7.假定炼钢用的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钢材的均衡价格下降,交易量增加。 8.如果一种商品有许多替代品,其需求往往富有弹性。

9.如果某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减少,则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10.长期供给一般比短期供给更缺乏弹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A商品价格上升引起B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 A.A与B是替代品; B.A与B是互补品; C.B一定是低档商品; D.A一定是正常商品。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3.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X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A.用于生产X商品的资源价格下降; B.影响X商品生产技术进步了; C.X商品的价格上升;

D.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 5.表示供给量减少的是: A.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沿着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沿着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6.如果A是正常商品,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A的需求: A.增加,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B.增加,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C.减少,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D.减少,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均衡的交易量增加: A.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B.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C.需求增加与供给减少相结合; D.需求减少与供给增加相结合。

8.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数量提高; 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数量下降;

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下降; 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9.假定小麦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小麦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条件使小麦产量下降20%,达种情况下:

A.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产量下降20%; B.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价格上升低于20%; C.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价格上升高于20%; D.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价格上升低于20%。 10.如果某商品小幅度降价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变动,那么: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需求是单位弹性;

D.需求的价格弹性接近于零。 三、计算题

假定表3-4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范围内的需求表: 表3-4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需求量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2)请说明该商品的需求是否富有弹性,如果你是决策者,你期望降价还是提价以增加收益?

1 400 2 300 3 200 4 100 5 0

第三章习题:

一、判断题

1.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组合数量。 2.预算线的斜率是所消费的两种产品或服务相对价格。 3.效用表示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4.在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最后得到的各种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相等。

5.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 6.替代效应可分为价格效应与收入效应。

7.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格总是低于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

1.某消费者只消费X、Y两种产品,其价格PX与PY之比为2:1。当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在这两种产品上最后消费的产品的边际效用MUX与MUY之比为

A. 1:1 B. 1:2 C. 2:1 D. 1:4

2.消费者的目标是

A. 其总效用或满足的最大化 B. 其收入的最大化 C. 其边际效用的最大化 D. 其偏好的多样化

3.一般而言,当一位消费者连续消费比萨饼时,他从第一个比萨饼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 )第二个比萨饼的。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既可能小于、又可能大于

4.给定某消费者的一条预算线,如果所消费的两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变,而收入增加,那么,预算线会

A. 向右移动,但不是平移 B. 向左平移 C. 向右平移 D. 不变

B.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和边际收益增加 D.工资率下降

第七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市场失灵指的是私人市场无法生产有效数量的产品的情况。

2.在宽阔的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属于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消费品的例子。 3.公共物品——而非私人物品——面临着搭便车的问题。 4.政府所提供的任何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5.当存在外部性成本时,私人市场就会生产低于有效产量的物品。

6.科斯定理指出,如果产权明晰而且交易成本很低那么就不会存在外部性问题。 7.当拥有私人信息的合同一方达成使自己能够获取更多利益而另一方获取利益较少的协定时,往往会出现逆向选择的问题。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些选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A.公共物品的存在; B.外部性的存在;

C.一些产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 D.垄断的存在。

2.市场失灵指的是---------的情形。 A.市场不会造成无谓损失; B.市场无效率地利用资源; C.政府禁止搭便车; D.没有正确答案。

3.搭便车者是指--------。 A.不纳税的人;

B.即使不付费也无法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的人; C.为所获得的公共物品超额支付费用的人; D.不能强迫为其所消费的私有物品付费的人。

4.外部性是在经济交易中所产生的由( )承担(或获得)的成本或利益。 A.消费者而非生产者; B.生产者而非消费者; C.非参与交易者;

D.竞争对手。

5.当市场生产高于有效产量的具有外部性成本的物品时,这种状况被称为 A.消费者主权; B.政府失灵; C.公共失灵; D.市场失灵。

6.假定政府准许企业排放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只要企业排放每吨二氧化硫时向政府支付70美元即可。这种解决污染的方法是的例子。 A.科斯定理; B.排污费; C.可交易许可证; D.没有正确选项。

7.人们达成协定,然后采取增加自身利益但却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的倾向叫做 A.做记号;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订立合同的成本。

8.如果买者无法评估二手车的质量,也没有质量保证书,那么 A.只有质量低劣的二手车会被售出; B.只有质量较好的二手车会被售出;

C.质量较好的车的售价将会高于质量低劣的车的售价; D.就不会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第八章习题:

一、判断题

1.GDP通常不能很好地反映社会的福利状况。

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3.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人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5.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人国民生产总值中。

6.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穿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计人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8.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9.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10.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三种产品中应该计人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D.去年生产仍在库存中的拖拉机

2.在下列三种情况中应该计人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D超市购入准备销售的面粉

3.在下列三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 B、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C、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D.都不是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不确定

5.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A、国民收人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折旧 6.GDP等于 A.总支出 B.总收入

C.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的总产出的市场价值 D.以上选项都对

7.投资是用( )法衡量GDP的组成部分 A.收入法

B.支出法 C.联系法 D.产出法

8.( )不是实际GDP不适宜用于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理由 A.实际GDP忽略了对政治自由的衡量 B.实际GDP没有考虑人们闲暇的价值 C.实际GDP没有包括地下经济 D.实际GDP高估了家庭生产的价值 9.以下(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经济增长和周期性波动 B.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C.汇率和国际贸易问题 D.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策

第九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人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2.当考虑到总供给时,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 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4.技术进步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5.在长期里,刺激总需求增加的政策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6.总需求持续低迷可能会引起经济衰退。

7.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我国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8.如果人民币升值,我国的出口就会增加。

9.政府的养老福利政策更加完善,使得社会总需求增加。

10.在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中,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是繁荣和衰退,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是萧条和复苏。

二、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价格水平下降, A.实际GDP量会增加 B.实际GDP量会减少 C.总需曲线向左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以下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上升 B.税收增加 C.价格水平下降 D.价格水平上升

3.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财富将( ),总需求量将( ) A.增加 增加 B.增加 减少 C.减少 增加 D.减少 减少

4.以下不是长期总供给增加的原因的是 A.货币工资减少 B.人力资本增加 C.采用新技术 D.资本增加

5.宏观经济短期均衡出现在

A.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上 B.一定低于长期总供给的位臵上 C.一定高于长期总供给的位臵上 D.不确定。

第十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2.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3.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3%。

4.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5.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6.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入,而不利于债权人。

7.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而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那么失业率会下降。

8.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增加引起的。 9.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 10.自然失业率总是保持不变。 二、单项选择题

1.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A、17% B、34% C、25% D、60% 2.失业率是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16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 3.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不存在摩擦性失业的状态 4.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衰退 5.周期性失业是指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D、年轻的职员跳槽寻找新工作 6.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

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 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D、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也不增加

7.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没有任何办法

8.一旦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出现,总需求曲线将( ),短期总供给曲线将( ) A.向右 向左 B.向右 向右 C.向左 向右 D.向左 向左

9.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

A.短期价格水平与实际GDP之间的关系 B.短期价格水平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C.当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D.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1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 A.价格水平和实际GDP之间的关系 B.价格水平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C.当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D.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第十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2.内在稳定器有自发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的运用。

3.中央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4.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5.在经济衰退来临时,政府可以减少购买支出水平,避免赤字。 6.累进税是自动稳定器之一。 7.财政政策可能存在挤出效应。

8.货币政策存在时滞,而财政政策则不存在时滞。

9.在经济出现衰退时,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有助于经济摆脱复苏。

10.在经济繁荣时期,卖出政府债券,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私人投资。 二、选择题:

1.政府的紧缩性财政政策部包括( )。 A.增加税收 B.增加转移支付

C.增加政府购买 D.增加货币供给量

2.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 )。 A.刺激经济增长 B.延缓经济衰退

C.减缓经济波动 D.促进经济实现均衡

4.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40%降到15%,这是( )。 A.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 D.扩张性货币政策

4.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5.当经济发生衰退时,中央银行可在公开市场上( )。 A.买进政府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B.卖出政府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C.买进政府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D.卖出政府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够确定

7.如果经济步入衰退阶段,会自动发生的是 A.政府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增加 B.所得税增加 C.转移支付增加 D.不确定

。 ) 8.以下不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C.改变税率 D.调整再贴现率

9.经济衰退时期应采取的政策是 A.降低转移支付 B.提高税率

C.中央银行买入债券

D.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准备金率 10.在经济高涨时期应采取的政策是 A.中央银行买入债券

B.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C.提高税率 D.增加转移支付

第十二章习题:

一、判断题

1.经济增长的最简单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3.只要有技术进步,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 4.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资本-产量比率是可变的。

5.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特征是:( ) A、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环境问题得到改善。

2.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 A、资本 B、劳动 c、技术进步

d、管理

3.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一产量比率为:( )。 A、50万/100万=0.5 B、100万/50万=2

C、100万/(100万+50万)=0.67 D、不确定

4.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 A、5% B、80%

C、20% D、10%

第十三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以低于其他国家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该国家就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就可通过贸易受益。 3.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没有必要参与国际贸易,否则会遭受损失。 4.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时,该国才可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5.当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时,就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 6.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中国的出口将遭受损失。 7.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保护作用弱得多。 8.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基本没有关系。

9.每个国家生产任何产品的机会成本都是一样的。

10.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低于其他国家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该国家就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二、单项选择题 1.购买力平价意味着 A.不同国家的利率相同

B.不同国家的利率按照预期的汇率变化调整之后的数值是相等的 C.不同货币的购买力相同 D.上述选项全错误

2.中国人民银行买入美元的目的是防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3.以下与关税无关的是

A.一个国家对于通过其国境的货物所课征的租税。 B.一种间接税,最后会转嫁给买方或消费者。 C.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和生产方向。 D.保护了本国消费者

4.如果人民币汇率下降,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价格就会( ),人民币的需求量会( ) A.上升 增加 B.上升 减少 C.下降 增加 D.下降 减少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一国净出口增加时,其汇率有上升的压力 B.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我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是我国人民在美国的间接投资 D.我国是债务国,美国是债权国。

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 1 √ 二、 1 2 3 b 4 a 5 c 6 d 7 a 8 b 9 c d c 第二章 一、 1 × 二、 1 b 第三章 一、 1 2 3 4 5 6 7 2 × 2 c 3 √ 3 b 4 × 4 c 5 √ 5 d 6 √ 6 a 7 √ 7 a 8 √ 8 d 9 × 9 c 10 × 10 b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二、 1 √ 2 √ 3 b × 4 c × 5 d × × c a 第四章 一、 1 × 二、 1 2 2 √ 3 √ 3 a 4 √ 4 d 5 × 5 a 6 × 6 b 7 × 7 c 8 √ 8 d 9 √ 9 a 10 × 10 d d b 第五章 一、 1 × 二、 1 2 2 √ 3 × 3 a 4 √ 4 d 5 √ 5 b 6 √ 6 a 7 √ 7 b 8 × 9 × 10 × c d 第六章 一、 1 √ 二、 1 2 2 × 3 × 3 a 4 √ 4 c 5 √ 5 c 6 √ 7 × 8 √ 9 × 10 × d b 第七章 一、 1 √ 二、 1 2 2 × 3 √ 3 b 4 × 4 c 5 × 5 d 6 × 6 b 7 √ 7 c 8 a c b 第八章 一、 1 √ 二、 1 a 第九章 一、 1 √ 2 √ 2 b 2 × 3 × 3 d 4 × 4 c 5 × 5 b 6 √ 6 d 7 × 7 b 8 × 8 d 9 √ 9 d 10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 1 2 3 d 4 a 5 a a a 第十章 一、 1 × 二、 1 2 3 b 4 c 5 c 6 a 7 c 8 a 9 d 10 c c a 第十一章 一、 1 × 二、 1 a 2 c 3 b 4 a 5 a 6 b 7 c 8 c 9 c 10 c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十二章 一、 1 × 二、 1 2 3 b 4 a a b 第十三章 一、 1 √ 二、 1 d

2 a 3 b 4 c 5 d 2 √ 2 × 3 × 4 × 5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z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