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同步学讲义 圆锥曲线专题复习

更新时间:2024-06-28 1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圆锥曲线

一、定义

【焦点三角形】

x2y2??1的左右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一点, 1、已知椭圆94(1)若∠F1PF2=900,求△F1PF2的面积

(2)若∠F1PF2=600,求△F1PF2的面积

x2y2??1的左右焦点为F1、F2,P为双曲线上一点, 2、已知双曲线54(1)若∠F1PF2=900,求△F1PF2的面积

(2)若∠F1PF2=600,求△F1PF2的面积

x2y23、例1:F1,F2是椭圆2?2?1(a?b?0)的两个焦点,以F1为圆心且过椭圆中心的

ab圆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M。若直线F2M与圆F1相切,求该椭圆的离心率。

x2y2??1的焦点为F1、F2。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F1PF2 为钝角时。点P4、椭圆94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x2y2x2y25、椭圆2?2(a?b?0)和双曲线2?2(m,n?0)有公共的焦点F1(?c,0)、

abmnF2(c,0),P为这两曲线的交点,求PF1?PF2的值. 二、方程

1、a、b、c、e几何意义,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2、求方程直接法、代入法、定义法 2.1【直接法】

2.2【代入法】

已知圆x2?y2?9,从圆上任意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PP/,点M在PP/上,并且PM?2MP/,求点M的轨迹。

2.3【定义法】(与两个定圆相切的圆心轨迹方程)

:一动圆与两圆:x?y?1和x?y?8x?12?0都外切,则动圆的圆心

2222 1

y 的轨迹方程是什么?(2000全国高考试题)

M O 题型1:求轨迹方程

O1 x 例1.(1)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x2?y2?1有动点P,F1,F2是曲线的两个焦点,求?PF1F2的重心M的(2)双曲线9轨迹方程。

3、给出含参数的方程,说明表示什么曲线。 已知定圆C1:x2?y2?9,圆C2:x2?6x?y2?0

三、直线截圆锥曲线得相交弦(求相交弦长,相交弦的中点坐标)(结合向量)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计算(1)要熟练利用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来计算弦长.弦长公式:

(2)对焦点弦要懂得用焦半径公式处理;对中点弦问题,还要掌握“点差法”.

3.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已知曲线形状,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另一种是根据动点的几何性质,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求解,一般是曲线的类型未知.主要方法有:

? 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几何法、交轨法等.在求轨迹方程中要仔细检查“遗漏”和“多余”.

4. 圆锥曲线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也就是说,它是处于代数与几何的交汇处,因此要处理好其综合问题,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圆锥曲线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达到灵活、综合运用,还要善于综合运用代数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注意解析法、数形结合和等价化归的数学思想的应用.

?x2?y2?1,过左焦点F1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弦1、已知椭圆

69AB的长,左焦点F1到AB中点M的长。

2

2、椭圆ax2+by2=1与直线x+y-1=0相交于A、B两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若|AB|=22 ,

直线OC的斜率为

2,求实数a、b的值. 2?x2?y2?1,过左焦点F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例1.已知椭圆:

69求弦AB的长.

y2?1截得的弦长; 1)求直线y?x?1被双曲线x?42

(一)中点问题

一、【已知中点坐标】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x2y2??1内一点M(2,1)引一条弦,使弦被M点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直线例1、过椭圆

164的方程。

1、在抛物线y2=16x内,通过点(2,1)且在此点被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

x2y2??1内一点M(2,1)引一条弦,使弦被M平分,求此弦所在直线方程 2、过椭圆

1643、椭圆4x?9y?144内有一点P(3,2)过点P的弦恰好以P为中点,那么这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224、中心在原点,一焦点为F1(0,5

2)的椭圆被直线y=3x-2截得的弦的中点横坐标是,

12求此椭圆的方程。

二、过定点的弦和平行弦的中点坐标和中点轨迹

1y2x2??1的一条弦的斜率为3,它与直线x?的交点恰为这条弦的中点例3、已知椭圆

27525M,求点M的坐标

3

y2x2??1,求它的斜率为3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已知椭圆

7525

y2?1截得的弦中点轨迹方程. (2)求过定点(0,1)的直线被双曲线x?42

三、求与中点弦有关的圆锥曲线的方程

例5、已知中心在原点,一焦点为F(0,50)的椭圆被直线l:y?3x?2截得的弦的中点的

横坐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四、圆锥曲线上两点关于某直线对称问题

x2y2??1,试确定的m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y?4x?m,椭圆上总例6、已知椭圆43有不同的两点关于该直线对称。

解:设P1(x1,y1),P2(x2,y2)为椭圆上关于直线y?4x?m的对称两点,P(x,y)为弦P1P2的中点,则3x1?4y1?12,3x2?4y2?12 两式相减得,3(x1?x2)?4(y1?y2)?0 即3(x1?x2)(x1?x2)?4(y1?y2)(y1?y2)?0

22222222?x1?x2?2x,y1?y2?2y,

y1?y21??

x1?x24?y?3x 这就是弦P1P2中点P轨迹方程。

它与直线y?4x?m的交点必须在椭圆内

联立??y?3x?x??m322,得? 则必须满足y?3?x,

4?y?4x?m?y??3m2即(3m)?3?32213213m,解得??m? 41313

(二)

1、已知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Q,直线l经过点Q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

4

.(2009·全国卷Ⅱ)已知直线y=k(x+2)(k>0)与抛物线C:y2=8x相交于

A,B两点,F为C的焦点.若|FA|=2|FB|,则k=

四、求离心率的值或范围 1.1、已知a=2b,求e 1.2、已知b=2c,求e

1.3、已知椭圆的短轴是长轴和焦距的等差中项,求e 2、已知a<2b,求离心率的范围

x2y23、(2009江西)过椭圆2?2?1的左焦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F2

ab为右焦点,若∠F1PF2=600,求离心率

x2y24、过椭圆2?2?1的左焦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Q,F2为右焦点,

ab(1)若∠F1 F2P=450,求离心率

(2)若∠F1 F2P<450,求离心率的范围 (3)∠P F2Q<900,求离心率的范围

x2y25、过双曲线2?2?1的左焦点F1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P,Q,F2为右

ab焦点,

(1)若∠F1 F2P=450,求离心率

(2)若∠F1 F2P<450,求离心率的范围 (3)∠P F2Q<900,求离心率的范围

(4)若△P F2Q为等边三角形,求离心率的值 (5)若△P F2Q为锐角三角形,求离心率的范围

36、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4x2y27、已知F1,F2是椭圆2?2?1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

ab(1)∠F1PF2=600,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2)∠F1PF2=900,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3)∠F1PF2为锐角,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x2y28、椭圆2?2?1与圆x2?y2?c2,(a2?b2?c2)

ab(1)没有交点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2)两个交点求椭圆离心率的值 (3)四个交点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5

x2y2a29、椭圆2?2?1的右焦点F2直线x?,若过F2且垂直于x轴的弦长等于

cab点F2到l1的距离,求椭圆的离心率。

x2y210、(2009浙江文)已知椭圆2?2?1(a?b?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点B在

ab????????椭圆上,且BF?x轴,直线AB交y轴于点P.若AP?2PB,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21世纪教育网A.

1132 B. C. D.

32220

11、(2008全国)设△ABC是等腰三角形,∠ABC=120,则以A、B为焦点且过

点C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2、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602,则离心率为 13、(2007福建)已知正方形ABCD,则以A、B为焦点,且过C、D两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x2y214、(2007湖南)已知F1,F2是椭圆2?2?1的左右焦点,P是右准线上纵坐

ab标为3c(c为半焦距)的点,且|F1F2|=|F2P|,则离心率为

x2y215、(2007北京)已知F1,F2是椭圆2?2?1的左右焦点,两准线与x轴的交

ab点分别为M、N,若MN?2F1F2,则离心率为

x2y216、(2007湖南理)(较难)已知F1,F2是椭圆2?2?1的左右焦点,若右准

ab线存在点P,使线段PF1的中出现中垂线过点F2,则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x2y217、(2007全国理)已知F1,F2双曲线2?2?1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

ab点A,使∠F1AF2=900,且|AF1|=3 |AF2|,则双曲线离心率为 18、.F1、F2为椭圆

x2a2?y2b2?1的两焦点,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F1PF2=90°,求椭圆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x2y219、双曲线2?2?1(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 若P为其上一点,且

ab|PF1|=2|PF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1,3)

B、?1,3?

C、(3,+?) D、?3,???

6

五、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l与圆锥曲线C的位置关系时,可将直线l代入曲线C的方程,消去一个字母(如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则(1)当a≠0时,则有Δ>0,l与C相交;Δ=0,l与C相切;Δ<0,l与C相离.(2)当a=0时,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l与C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此时,若C为双曲线,则l平行于双曲线的渐近线;若C为抛物线,则l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需要注意的是,当直线与双曲线或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直线与双曲线或抛物线可能相切也可能相交.

五、最值问题

1、求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最值

2、求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点与到焦点的距离和的最值 3、

圆锥曲线与向量的综合应用

1、过椭圆x24?y2?1的右焦点F 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 (1)若|AB|=2,求直线l的方程

(2)若AF?2FB,求直线l的方程

(3)若AF?2FB,求直线l的方程 (4)若OA?OB=0,求直线l的方程

(5)若OA?OB=3,求直线l的方程

2、已知过点P(1,0)的直线与双曲线x24?y2?1交于A、B两点, (1)若|AB|=2,求直线l的方程 (2)若PF?2PB,求直线l的方程 (3)若AP?2PB,求直线l的方程 (4)若OA?OB=0,求直线l的方程 (5)若OA?OB=3,求直线l的方程

7

3、已知过点P(-1,0)的直线与抛物线 y2?4x交于A、B两点。

(1)若|AB|=2,求直线l的方程 (3)若PF?2PB,求直线l的方程 (4)若AP?2PB,求直线l的方程

x2y24、已知椭圆2?2?1(a?b?0)的左焦点F,右顶点为A,点B在椭圆上,BF⊥x轴, 直

ab线AB交y轴于点P.若AP?2PB,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

(A)

3 2(B)

2 2(C)

1 3(D)

1 2x2?y2?1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为l,点A?l,线5、((2009全国卷Ⅰ理)已知椭圆C:2?????????????段AF交C于点B,若FA?3FB,则|AF|=( )

A. 2 B. 2 C.3 D. 3

????????【解析】过点B作BM?l于M,并设右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N,易知FN=1.由题意FA?3FB,

故|BM|?2222.又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得|BF|????|AF|?2.故选A3233【答案】A

x2y26、(2009浙江理)过双曲线2?2?1(a?0,b?0)的右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

ab????1????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B,C.若AB?BC,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2( )

A.2 B.3 C.5 D.10 【解析】对于A?a,0?,则直线方程为x?y?a?0,直线与两渐近线的交点为B,C,

?a2ab?a2abB?,,C(,?)则有 ?a?ba?b?a?ba?b???????ab????????2a2b2a2b???ab?22BC?(22,?22),AB???,?,因2AB?BC,?4a?b,?e?5.

a?ba?b?a?ba?b?【答案】C

8

x2y2??1(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其7、(2009四川卷文、理)已知双曲线

2b2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点P(3,y0)在双曲线上.则PF1·PF2=( ) A. -12 B. -2 C. 0 D. 4

x2y28、(2009全国卷Ⅱ理)已知双曲线C:2?2?1?a?0,b?0?的右焦点为F,过F且斜率

ab为3的直线交C于A、B两点,若AF?4FB,则C的离心率为 ( ) A.

6759 B. C. D. 5585x2y2【解析】设双曲线C:2?2?1的右准线为l,过A、B分 别作AM?l于M,BN?l于

abN, BD?AM于D,由直线AB的斜率为

3,知直线AB的倾斜角

60???BAD?60?,|AD|?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有

1|AB|, 2??????????1???11???|AM|?|BN|?|AD|?(|AF|?|FB|)?|AB|?(|AF|?|FB|).

e22????5????16又?AF?4FB??3|FB|?|FB|?e? .

e25【答案】A

9、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斜率为1且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OA?OB与a=(3,-1)共线,求椭圆的离心率

10、已知直线l:y=kx-2与抛物线C:x2=-2Py,(P>0)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 ,求直线l和抛物线C的方程。 OA?OB=(-4,-12)

x2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C上的一点,且11、设椭圆C:2?2a1AF2?F1F2=0,坐标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OF1|

3(1)求椭圆的方程。

(2)设Q是椭圆C上的一点,过点Q的直线l交x轴于点F(-1,0),交y轴

9

于点M,若iMQ?|2QF|,求直线l的斜率。

12、已知抛物线y2=x+1,定点A(3,1),点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动点,点P满

1足BP?BA,当B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

13、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

3,过点C(-1,0)的直3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CA?2BC,求当△AOB的面积达到最大值时直线和椭圆的方程。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及其求解策略

湖南省洞口三中 方锦昌 电子邮箱 fangjingchang2

007@163.com

邮编 422312 手机号码 13975987411

有关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的常见题型有:①、定点与定值问题;②、最值问题;③、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④、对称问题;⑤、实际应用问题。

解答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应根据曲线的几何特征,熟练运用圆

10

锥曲线的相关知识,将曲线的几何特征转化为数量关系(如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再结合代数知识去解答。解答过程中要重视函数思想、方程与不等式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应用。 一、定点、定值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①、第一种方法:是从特殊入手,先求出定点(或定值),再证明这个点(值)与变量无关;②、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定值)。

★【例题1】(2007年高考〃湖南文科〃19题〃13分)已知双曲线x2?y2?2的右焦点为F,过点F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B两点,又已知

????????点C的坐标是(1,(I)证明CA〃CB为常数;(II)若动点M满足0).?????????????????,求点M的轨迹方程. CM?CA?CB?CO(其中O为坐标原点)

0),设A(x1,y1),B(x2,y2). ◆解:由条件知F(2,(I)当AB与x轴垂直时,可求得点A、B的坐标分别为(2,2),(2,?2),

????????此时则有CA?CB?(1,2)?(1,?2)??1.

当AB不与x轴垂直时,设直线AB的方程是y?k(x?2)(k??1).代入

x2?y2?2,则有(1?k2)x2?4k2x?(4k2?2)?0.则x1,x2是上述方

程的两个实根,

4k24k2?2所以x1?x2?2,x1x2?2,于是

k?1k?1????????CA?CB?(x1?1)(x2?1)?y1y2?(x1?1)(x2?1)?k2(x1?2)(x2?2)(k2?1)(4k2?2)4k2(2k2?1)??4k2?1?(k?1)x1x2?(2k?1)(x1?x2)?4k?1?22k?1k?1222 11

?(?4k2?2)?4k2?1??1.

????????∴ 综上所述,CA?CB为常数?1.

?????????????(II)设M(x,y),则CM?(x?1,y),CA?(x1?1,y1),CB?(x2?1,y2),??????????????????????x?1?x1?x2?3,?x1?x2?x?2,即?于CBC?O得:?CO?(?1,0),由CM?CA?y?y?yy?y?y?12?12是AB的中点坐标为??x?2y?,?. ?22?yyy?yy2(x当AB不与x轴垂直时,12?,即y1?y2? ?1?x2).x?2x?2x1?x2x?2?2222又因为A、B两点在双曲线上,所以x12?y12?2,x2?y2?2,两式相减

(x1?x2)(x1?x2)?(y1?y2)(y1?y2),即(x1?x2)(x?2)?(y1?y2)y.

将y1?y2?y(x1?x2)代入上式,化简得x2?y2?4. x?20),也满足上述方程.所以当AB与x轴垂直时,x1?x2?2,求得M(2,点M的轨迹方程是x2?y2?4.

????????▲ 点拨:本题中“CA〃CB为常数”的证明,采用特殊位置“当????????AB与x轴垂直时”可轻易得出CA〃CB= -1;接下来再从一般情况“当

AB不与x轴垂直时”去加以论证,有了明确的目标,推理计算就要容

易得多了!

x2y2x2y2★【例题2】已知A,B为椭圆2?2?1(a>b>0)和双曲线2?2?1的公

abab→→

共顶点,P,Q分别为双曲线和椭圆上不同于A,B的动点,且有AP+BP→→

=?(AQ+BQ)(?∈R,|?|>1),设AP,BP,AQ,BQ斜率分别为

12

k1,k2,k3,k4,求证:k1+k2+k3+k4为一个定值.

→→→→

◆解、点A(-a,0);B(a,0);∵由AP+BP=?(AQ+BQ),依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则有O、Q、P三点共线;设P(x1,y1)、Q(x2,y2),

2

x12y12ay1y12x1y1则2 - 2 =1,则x12-a2 = 2〃y12;∴ k1+k2 = + = 22 = abbx1+ax1-ax1-a

2b2x1

〃; a2y1

-2b2x2x1x2

同样有k3+k4= 2〃;由于 = ,∴ 所求的定值为0。

ay2y1y2

▲ 点拨:本题中的特殊位置难以确定,因而采用直接推理、计算;并逐渐化简,从而得到其定值为0。 二、最值问题:

常见解法有两种:几何法与代数法。①若题目中的条件或结论能明显体现某种几何特征及意义,或反映出了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直接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这就是几何法;②将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通过建立目标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再充分利用均值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相关知识去求解。

★【例题3】、抛物线x2=4y的焦点F和点A(-1,8),P为抛物线上一点,则|PA|+|PF| 最小值是( ) A 6 B 9 C 12 D 16

▲若将上题中点A的条件改为A(3,1),其它不变,

则应为____

13

◆ 解析:由抛物线定义,可知当A、P、(H如图1)三点共线时,|PA|+|PF|最小,其最小值为9。

▲条件改动之后,则当A、P、F三点共线时(如图2),|PA|+|PF|最小,其最小值为3。

▲ 点拨:本题的求解,主要是扣住了抛物线的定义,充分挖掘图形的特征,从而解决所求之问题。运用几何法求解,解答过程简单、明了,但对综合运用图形的几何性质(或把握曲线定义的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题4】(2007年安徽高考题)设F是抛物线G:x2?4y的焦点.设

????????GA、B为抛物线上异于原点的两点,且满足FA?FB?0,延长AF,BF分别交抛物线G于点C、D,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 ◆解:设A(x1,y1),C(x2,y2);由题意知,直线AC的斜率k存在,由对称性,不妨设k?0.

1),所以直线AC的方程为y?kx?1.点A、C的因直线AC过焦点F(0,坐标满足方程组?2?y?kx?1,?x?4y,2

?x1?x2?4k,得x?4kx?4?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 则有:

xx??4.?12AC?(x1?x2)2?(y1?y2)2?1?k2(x1?x2)2?4x1x2?4(1?k2).

因为AC?BD,所以BD的斜率为?,从而BD的方程为y??x?1.同理

??1?2?4(1?k2)BD?4?1??????2??k??k??1k1k.∴

SABCD18(1?k2)212?ACBD??8(k?2?)≥32.当k?1时,等号成立.所2k2k2 14

以,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为32.

▲ 点拨:本题首先通过计算,建立好四边形ABCD面积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其函数特征,转化出均值不等式的形式,再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出其最小值。

★【例题5】、(2007年全国高考题〃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

O为圆心的圆与直线x?3y?4相切.

(1)求圆O的方程;(2)圆O与x轴相交于A、B两点,圆内的动点P????????使PA,PO,PB成等比数列,求PA?PB的取值范围.

◆解:(1)依题设,圆O的半径r等于原点O到直线x?3y?4的距离,即r?4?2;得圆O的方程为x2?y2?4.(2)不妨设1?30)B(2,0). A(x1,,0)B(x2,,0)x1?x2.由x2?4即得A(?2,,设

P(x,y),由

P,A,PO成P等B比数列,得

(x?2)2?y2?(x?2)2?y2?x2?y2,

????????即x?y?2.PA?PB?(?2?x,?y)?(2?x,?y)?x2?4?y2?2(y2?1).由于

22?????????x2?y2?4,?2点P在圆O内,故?22由此得y?1.所以PA?PB的取值范围为

??x?y?2.[?2,0).

????????▲ 点拨:本题同样是先通过计算,建立好“PA?PB”的函数

表达式,然后依据“点P在圆O内”,得出相应的约束条件“y2?1”,从而得出所求。

三、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范围问题: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两种:①、第一种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z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