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8: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春季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3~必修4。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从容是人的主体意识、意志品质与人生境界的综合表征。作为一种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从容是一种豁达、进取、自由的心态,做到为人处世不急不躁、张弛有度,坚持不懈;作为一种意志品质与人生操守,从容意味着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缚,保持自我的人格独立,保有一颗平常心;而从容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人的气定神闲的自守、达观与超然。正所谓“兰秀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今天,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与我们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做着压缩时间的工作,“快”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变的节奏——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快”似乎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快”也许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

毫无疑问,当今国人的生活节奏是世界最快之一了。但是“快”却赶走了“从容”,因为从容心态恰恰需要在时间中涵养和延展。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人们脸上写满了浮躁、焦虑与欲望,唯独缺少的是从容。

文化的成长与积淀需要从容。按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理解,人是文化的存在,正是文化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文化当然也是人类进步的华彩乐章。然而回视人类文明历程我们发现,真正的文化都是人在从容自信的心态下创造出来的。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躬耕南阳,不求闻达”,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它们既成就了仁人志士们的文化品格,也为中华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

首先,一个人修身养性,需要涵养自己的从容心态。从容是一种对“度”的把握,是人性收敛与张扬的合理平衡。从容心态要求人们要能达到内心镇静而沉着地面对人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守住自我,回到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之根。只有守住自我,才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够过滤出生活的品质,活出生命的质量,做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当然,从容心态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接纳文化的滋养以及社会生活的历练,感受大自然从容不迫的节奏,真正做到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8页)】 ·14-05182A·

其次,一个健康的社会,也需要以从容的心态来面对“他者”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前提是文化的自信与从容。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文化的价值冲突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文化浮躁,以从容的心态借鉴和观照“他者”文化,真正塑造出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气派的开放、现代、大气包容的中国文化形象。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需要从容地面对世界并融入世界,并在从容的氛围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选自周广文《文化成长需要从容的心态》,有删改) 1.下列有关“从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容作为一种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是一种豁达、进取、自由的心态,做到为人处世不急不躁、张弛有度,坚持不懈。

B. 从容作为一种意志品质与人生操守,意味着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缚,保持自我的人格独立,保有一颗平常心。

C. 从容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人的气定神闲的自守、达观与超然。兰花的品质和君子的德行体现的正是从容的这个表现。

D. 因为我们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所以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快”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变的节奏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

B. 因为从容心态恰恰需要在时间中涵养和延展,因此“快”却赶走了“从容”。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人们脸上写满了浮躁、焦虑与欲望,唯独缺少的是从容。

C. 文化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文化的成长与积淀需要从容。省视人类文明历程,我们发现,真正的文化都是人在从容的自信的邢太霞 创造的。

D.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躬耕南阳,不求闻达”,等等,既成就了仁人志士们的文化品格,也为中华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修养身心,需要涵养自己的从容心态。从容心态要求人们要达到内心镇静而沉着地面对人生,守住自我,回到你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之根。

B. 我们沉下心来,接纳文化的滋养以及社会生活的历练,感受大自然从容不迫的节奏,真正做到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这样才能养成从容的心态。

C. 我们以从容的心态塑造出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气派的开放、现代、大气包容的中国文化形象,能够避免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间的价值冲突。

D. 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要从容地面对世界并融入世界,在从容的氛围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8页)】 ·14-05182A·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

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

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未几,以母老辞归。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子弟礼终其身。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先是,许文正公衡为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久之,渐失其旧。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①,退燕居之室,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又尝为学者言:“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敝必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英宗即位,超迁翰林学士,进阶太中大夫。澄身若不胜衣,正坐拱手,气融神迈,答问亹亹②,使.人涣若冰释。出登朝署,退归于家,与郡邑之所经由,士大夫皆迎请执业,而四方之士不惮数千里,蹑屩负笈来学山中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三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 .

(选自《元史·吴澄传》,有删改)

[注]①昃:太阳西斜。②亹亹:勤勉不倦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澄一夕谢去 谢:辞别 .B. C. D.

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 次:住宿 .澄身若不胜衣 胜:超过 .

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 特:特意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吴澄终身“用力圣贤之学”的一组是(3分)

①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 ②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 ③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 ④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 ⑤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 ⑥少暇,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澄小时候很聪明,记忆力很强,求知欲非常强烈,母亲担心儿子过分辛劳,于是规定时间熄灯,等到母亲就寝以后,他又点灯学习。

B.吴澄博学,有才能。程钜夫到江南求才,召吴澄到京城;元明善和吴澄交谈后,感叹吴澄的学识渊博,并终身以吴澄为师。

C.吴澄闲居家乡,授徒讲学。他修建了几间简陋的茅屋,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程钜夫为他提名叫草庐,古人称他为“草庐先生”。

D.吴澄一生勤苦钻研,在学问研究上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认为,学问必须要以德行为根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8页)】 ·14-05182A·

本,否则,会产生偏重与言辞解释的弊病。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5分)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选自《张衡传》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 [唐]李贺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才华出众,仕途不顺。 ②边让:东汉人,有才,得到蔡邕举荐。③裁曲:作曲。

8.诗的开头用了边让和蔡邕的典故,有什么用意?(5分)

9.诗歌的“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两句是什么意识?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答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南柯一梦 [日]星新一 “恭喜!恭喜!!”

许多人在我的身边蜂拥而至,七嘴八舌地喊叫。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在我胡乱刨地时,意外地刨出个坛子,打开一看,啊!满坛子金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我开始摆弄着金币玩。时而一枚一枚地摆起,时而把它抛起,倾听那美妙的响声。不一会儿,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并喊道:“恭喜呀,发财!”

这些人不停地向我点头哈腰,满脸堆笑,阿谀奉承。此种作态,笑脸,真令人生厌。有个家伙,竟想趁机偷一枚。不巧,被旁人瞧见,只好把手抽了回去、教而,在场的人似乎都在觊觎着这块金币。 我觉得太无趣。

其间,还来了几位年轻姑娘。她们都偎依在我的身旁,悄悄地说“您太了不起!”。真是个美男子呀!”云云。

看到达番情景的男人们,不禁赞道“身边环绕着如此美貌的女人,真叫人羡慕!”“但愿今生能有如此艳遇”等等。

【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8页)】 ·14-05182A·

我抛出一把金币,并用手示意他们走开,那些家伙弯腰拾起,连连点头道谢,就走开了。这才稍微清静了些。

周围的女人,唧唧喳喳地也扰人不安。又都赖着不走。对女人,我毫无兴趣。塞给金币后,总算打发走了二、三个。可是片刻,她们又蜇了回来。

她们端来了丰盛佳肴,一个偌大的银盘子里,盛满了鱼、肉,还有酒。可我毫无兴趣,我吃了一片面包,喝了口水。她们见我不肯动筷,便说:“让我们品尝品尝吧!”其姿态看上去,为彬彬有礼,但却吃起来没够,贪馋极了。 尔后,来了一个男人说:“①我想请您去公司当经理。全体职员都很敬佩您。因此,不叫您为烦杂事务操心,只是想实现敬佩您的这份心愿。”

我一点头,就被请到台上,数百人队伍整齐,向我低头致敬,并振臂高呼:“万岁!万岁!”我觉得这还有那么点意思。给他们当头头,倒也不坏。 “您的勋章已从国外运到了。”一个提着箱子的人这样说道。打开箱子一看,只见镶嵌着金光宝石的勋章上,缀有一条长长的绶带,虽然把它挂在了脖子上,但半点意思都没有。 “这是您的专车。”

面前停着两辆车。一辆是赛车,另一辆是涂黑的大型车。我仍然觉得没趣,哪辆车我也不肯坐。 然而,不管怎么讨厌,也不行。女人们一边尖声欢叫着,一边前簇后拥地把我推进了大客车。虽不情愿坐进这种车里,但又不便拂逆。车轮前飞,一加大油门,顿时觉得头晕目眩,太扫兴了。 不一会儿,车子开到海滨。一艘扬起白帆的游艇停在那儿。我被领到艇上,女人们穿着游泳衣,露出白皙的肌肤,在弹着琴,唱着歌儿。苍空、白云、海鸥、波浪?? “您必须在这儿??”

她们不让我进舱,可我什么都无心欣赏,只想躲入舱内,但好象这也不允。真没趣。

游艇冲向大海,自然,船儿开始颠簸。我感到厌烦。一旦落水,岂不??想到此,惶惶不安,猛然间一股苦涩味儿涌上胸口。我慌忙抓住栏杆,紧闭双目,强忍着。 此时,别无所求,只求“快停船吧”!

一场荒诞离奇的梦,终于结束了。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被放到桌子上。头上安着小型金属装置。周围人正在议论。

“我们研制出了使人做梦的这一装置。用它,人们就可以做理想的梦。刚才试验的录像磁带,是面向成年男子的初梦用的。但是,如对人有害,就不妥了。因此,首先用猴子做试验,看它是否有害。” 因为我是猴子,不通人语。然而,真是无聊、令人厌倦的初梦一收场,我觉得轻松了。难道人类喜欢做这样的梦吗?

②我想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并且喜欢做个梦,在那静寂的大森林里,饱餐一顿香蕉。如果再梦上成为猴王,那更是妙哉,妙哉?? 人们仍然在我的身边讨论。

“这只猴子似乎有些疲倦了。看来有一定的害处。但总有一天会改进的。真盼着早一天应用。使用这种产品已经为期不远了。科学在进步,恭喜??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在刨地时,意外刨出一坛金币,人们蜂拥而至,并表示祝贺,“我”欣喜

若狂,但人们的一些举动令“我”厌烦。

B.年轻的姑娘赞美“我”,这令男人们羡慕,“我”忍痛割爱抛出金币,求得暂时安静,但女人们不久又来打搅“我”。

C.小说第①处画线句子运用语言描写,真实地暴露出人类的丑态:谁拥有金钱,谁就会受到追捧,谁就是他们的领导,哪怕它是一只猴子。

D.小说第②处画线句子运用心理描写,表明猴子喜欢回归自然,过简单本真的生活,保持自然的本性,借此暴露了人类被金钱扭曲的心理。

E.女人们不让“我”进舱内,“我”在游艇上感到害怕,惶惶不安,只求快点停下来。“我”的焦虑是一场人们精心安排的梦结束了。

(2)梦中的“我”原来是只“猴子”,为这一结局,前文作了哪些铺垫?(6分) (3)小说以“我”这第一人称来续写故事,有何作用?(6分) (4)小说的题目“南柯一梦”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8页)】 ·14-05182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z6t.html

微信扫码分享

《2014年春季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