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8 03: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姓名:
班级:
大向出品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1、迈入早期国家起源阶段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朝政治制度
⑴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⑵形成:政治权力由“传贤”转为“传子”,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⑶地位: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⑷制度: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⑸特征: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3、商朝政治制度
⑴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⑵形成:①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②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⑶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方国管辖的地区) ⑷特点: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 ②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 1 -
⑴背景: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⑵含义: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⑶目的: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⑷内容:①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晋、卫、吴、燕、鲁等)、功臣(齐)、姻亲、先代贵族(宋、楚、陈);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⑸特征:①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②分封对象广泛,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且多分封在富庶和战略要地; ③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④权利与义务相联系,土地与义务是周天子与诸侯关系的关键。 ⑹作用:
积极: ①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②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
③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④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①各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逐渐演变为割据势力。 ⑺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
Ⅰ.演变:①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通过改革,发动兼并战争; ②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③遗存;汉初郡国并行,皇室分封一直延续到明清。
Ⅱ.原因:①经济: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发展,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各国纷纷变法图强,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落;
③思想:诸子百家争鸣为当时治理天下提供了多种方案,为分封制瓦解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 Ⅲ.表现: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甚至与周武王交战。如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礼乐征伐自诸侯/大夫出、陪臣执国命、三家分晋,礼乐制度的破坏等。 ⑻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
⑴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⑵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⑶内容:①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核心)。
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体系
③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
- 2 -
隶属关系。
⑷特征:①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②将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是家和国的统一;③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⑸作用:
积极:①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导致特权思想形成,等级森严,重男轻女,任人唯亲; ⑹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②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⑺宗法制衰落的表现:
①贵族地位下降;②官员不再是世袭;③如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⑻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原则;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②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
③思想观念:“忠”“孝”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 ⑼归纳总结 宗法制应关注的“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两对关系:①内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②外部: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个宗法形式:①家谱;②宗祠;③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①“亲亲尊尊”;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男尊女卑”;④“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3、礼乐制度:
⑴含义: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⑵目的: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⑶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4、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 ⑴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表) ⑵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里) ⑶礼乐制度是维护保证分封制、宗法制推行的工具。
互为表里 - 3 -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与神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落色彩;③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系;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⑤早期政治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5、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的区别
①商代附属国独立性相对大,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②西周各诸侯与王室的关系更为密切,臣属关系更为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灭六国的顺序:韩(新郑)→赵(邯郸)→魏(大梁)→楚(寿春)→燕(蓟)→齐(临淄) 1、原因:
⑴经济: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保护;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⑵政治:①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维护其经济利益和镇压人民的反抗; ②吸取诸侯割据教训,巩固维护国家统一需要。 ⑶思想:战国法家思想的影响;
2、背景:(1)春秋时期:①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②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2)战国时期:①大国国君改号,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②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3、统一:
⑴条件:①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实现局部统一;②政治: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③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④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民族融合加强;⑤对外关系:秦国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 ⑥思想:法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⑦个人: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且措施得当。 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 4 -
⑶意义:①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皇帝制度的建立;②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③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⑤制定严酷的法律;⑥为了防御匈奴,修建长城;⑦修建由都城通往各地的驰道;⑧开灵渠;⑨大规模移民,整顿各地风俗等。 5、主要内容: ⑴皇帝制:
Ⅰ.内容:①皇权至高无上:确立“皇帝”称号,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
②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Ⅱ.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Ⅲ.局限:皇权带有独断性、随意性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Ⅰ.内容:①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实际是虚职)
②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Ⅱ.作用:①各部门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各部门相互牵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③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⑶地方官制--郡县制
Ⅰ.目的:吸取春秋战国割据混战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Ⅱ.地方机构:郡、县、乡、里
Ⅲ.特点: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Ⅳ.作用: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②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③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④中央集权模式为历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⑷加强皇权的措施:
①选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②秦法: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6、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⑴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皇权至上; ⑵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国与家同治;
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⑷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 5 -
⑸宣扬“君权神授”;⑹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7、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积极影响:⑴政治: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②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③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④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初步确立,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 ⑵经济: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定的生产生活。 ⑶文化:统一文字,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消极影响:⑴政治:容易形成皇帝专权暴政,滋生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⑵经济: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生产力,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⑶文化:文化专制牵制思想自由,阻碍科技创新和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㈡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⑴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出现“七国之乱”。
Ⅰ.原因:①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②汉景帝削夺诸侯国土地 Ⅱ.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叛乱 ⑵原因:西汉初年王国问题
①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③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激化 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⑷措施:
①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②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其中“酎金夺爵”的实质就是寻找借口大量削夺诸侯和列侯的爵位)。
⑸影响:①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 君主专制的演变: ●西汉:中外朝制度
⑴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⑵措施:①建立中朝(内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
②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⑶影响: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外戚、宦官专权,政局动荡。 ●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2、魏晋南北朝:君主专制的演变: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萌芽。
3、唐与五代十国
- 6 -
中央集权的发展:藩镇割据与分裂局面
⑴形成:唐“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刺史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不断膨胀,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使唐后期政局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⑵延续:①表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实质:唐末藩镇割据进一步的发展); ②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君主专制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①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③三省之间、三省与皇权之间相互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也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防止腐败。 ④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官制的完善,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⑶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
①三省六部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 ②但是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
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两者有本质区别。
4、宋: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⑴背景:①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②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避免自身凭借军权夺取天下的历史重演,巩固统治。 ⑵措施: 措施 收 精 兵 内容 将兵权收归中央,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收地方将领军权) 利 收入地方武将军权,防止反叛 弊 强干弱枝,导致积弱 - 7 -
削 实 权 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①所有州郡直属中央;②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设通判监督州郡长官 削弱藩镇行政权力有利于防止武将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弱地方权力 分化事权,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官俸开支巨大,出现财政危机 置 钱 谷 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 使地方缺乏割据的物质基础 地方财政困难 ⑷影响:①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②消极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⑸启示: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②对地方应适当给予权力,提高地方的积极性。 ③要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的演变:二府三司制
⑴措施:①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②军政归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③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分割宰相财权。 ⑵作用:①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5、元:中央集权的发展:行省制度
⑴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管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⑵作用:①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的演变:一省二院制(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⑴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
⑵内容①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②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⑶实质:相权的反弹
5、明: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隶属中央。
君主专制的演变: ●废除丞相:
(1)原因:①明初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②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③明太祖认为中央事务由皇帝一人直接管辖会更稳定。
- 8 -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设立内阁:
(1)原因:废丞相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
(2)设立: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②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内阁。 (3)职权及特点:
①职权: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仅备顾问,兼协力奏章
②特点: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后来地位逐渐上升,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和署官,帮助皇帝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⑷评价:①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权利的大小、票拟是否被采纳均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区别
①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②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设厂卫特务机构:目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 9、清:中央集权的发展:边疆政策: ⑴目的: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⑵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行政管理。。 ⑶政策:Ⅰ.理藩院:主管边疆的民族事务的机构 Ⅱ.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①含义: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 ②原因:土司世袭易导致地方分裂和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作用: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君主专制的演变: ●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年间)
⑴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⑵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
⑶特点:①本身品级不高,跪受笔录;②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③结构简单,有官无吏;④保密性强。
作用: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标志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密折制度:⑴含义: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 ⑵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10、选官制度的演变
⑴目的:①根本:巩固封建专制制度;②直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⑵演变:①西周: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②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③汉武帝: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和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 9 -
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领域。
(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影响后世,为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也影响到亚洲、北美和非洲。其蕴涵的精神和原则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
(5)从实质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7、罗马法的影响
⑴对罗马: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帝国统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帝国长期繁荣; ②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③罗马法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推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⑵对世界:
①为欧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②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③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武器(启蒙运动)。 ④为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提供范本(《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 ⑤为人类文明由人治向法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⑶局限:它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罗马法有很大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8、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⑴原因: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②罗马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本)。 ③贫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起义的不断发生。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需要。 ④对外扩张的发展,扩张帝国版图的需要。
⑵启示: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时代的需要,法律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9、罗马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人人守法有利于于构建和谐社会;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青少年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
四、单元小结
- 20 -
1、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与特点
政治 古代希腊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独立自主 古代中国 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 奴隶制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 小农经济发达 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 文化 希腊先哲重视人的价值 法家、儒家思想的影响 地理 多山多岛、临海,港湾多 平原广阔 思想 先进的文化,自由平等的观念,开拓进取,积极探索 中庸、保守,安土重迁的小农思想 政治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至、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直接民主 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东西方法律制度的比较:秦律与罗马法
- 21 -
法律 本质 观念 作用 罗马法 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罗马统治 秦律 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强调等级,体现人治 压制反抗,激化矛盾
3、《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比较
项目 时间 背景 宗旨 《十二铜表法》 颁布于共和国时期 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产物 主要维护贵族利益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颁布于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为巩固帝国统治而编纂 协调帝国内各种关系 内容 对传统习惯法的记录和整理 大量法律文献的汇编 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地位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开端 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近现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联系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同点 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都在维系罗马共和制与帝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之区别 ⑴就文明的拓展方式而言:
①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②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⑵就国家的形式而言:
①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②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⑶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
- 22 -
①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的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制的民主制度。
②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以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成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了君主专制制度。 ⑷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
①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②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的最伟大的成就。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⑴背景:①经济: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②阶级: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起来。
③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⑵过程:①爆发: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建立共和国。
②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及詹姆斯二世反攻倒算,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
⑶结果,1688年,信奉新教的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原因:①威廉和玛丽有继承权(目的: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外衣);②信奉新教;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的利益;④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议会,便于控制,政府权力由英王转向议会。
⑷认识:①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战胜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长期的、复杂的甚至反复的过程;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制度最终一定会战胜旧制度。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⑴背景:①历史渊源:13世纪初颁布《大宪章》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
- 23 -
③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⑵过程:①《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界限;②孟福尔创立英国议会的雏形;③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打出“自由”的旗号;④1688年的“光荣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下台;⑤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的《权利法案》,正式登基;⑥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⑶意义:①“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④局限:没有解决国家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责任内阁制形成后才解决了此问题)。
⑷《王位继承法》:1701年,为进一步限制王权,议会有权决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问题——巩固了君主立宪制。 3、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⑴背景: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②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随之加强;
⑵形成:①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②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⑶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③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权利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普选权扩大)
⑴原因: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政权(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议会采用的选举制度不合理。
⑵意义:①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工人、平民和妇女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⑶普选权的真正确立,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的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英国现代选举制度中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才真正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及作用:
⑴特点:①以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②国家元首:国王(女王),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而不治,多扮演礼仪性角色。
③责任内阁:掌握行政权,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④政府首脑:首相,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最高决
策和领导者。
⑤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产生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对其负责。 ⑥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⑦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 24 -
⑧认识:创新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⑵作用:①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②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④对外:扩大了对外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
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⑤对世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
⑥进步: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进步。
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中权力的变化
时间 “光荣革 命”前 《权利法 案》颁布后 18世纪中叶内阁制形成后 19世纪 70年代后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国王 拥有几乎 一切权力 主要拥有 行政权 “统而 不治” - 议会 批准 征税权 立法权等; 高于王权 又拥有了行政监督权 内阁 最高咨询机关 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行政权 权力缩小,失去绝大部分立法提案权、一部分立权力膨胀,拥有立法创法权及财政权,行政监督作用缩小 议权等 1、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⑴背景:①政治前提: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 25 -
②当前政体:邦联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给英国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③现实问题:美国面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④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 ⑤华盛顿的个人作用
⑵确立——《1787年宪法》
Ⅰ.目标: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要确保共和制,防止发展成帝制。 Ⅱ.维护的阶级利益: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 Ⅲ.内容(体现的三大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中央与地方各州):
●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
●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政府各部门间):
●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
●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③总统共和制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作用: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
⑴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⑵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
- 26 -
①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②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⑶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⑷影响: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3、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⑴积极:①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②保证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③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确立了联邦制,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⑤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⑵局限:①保留黑人奴隶制,为后来美国内战埋下隐患;②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没有真正保障人权问题,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4、宪法的发展:宪法修正案
⑴1789年制定出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⑵内战结束后,制定了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性,从而维护了联邦统一。 ⑶影响:①肯定联邦法律至上性,维护国家统一;②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5、政党政治——两党制
⑴形成:1789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⑵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了解) ⑶特征:①操纵政治选举;②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影响:①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政府滥用权力,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文明; ②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③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④局限:本质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②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不同点: 项目 政体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地位 政府首脑 不同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产生方式及与议会关系
- 27 -
英国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终身制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 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总统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民选;任期制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统帅 总统 议会产生 总统 选民选举产生,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⑴背景:封建专制阻碍社会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三等级)
⑵艰难历程(法国经历专制—立宪—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复较量):
①1791年宪法和君主立宪制(1791-1792) 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799) ③法兰西第一共帝国(1804-1815) ④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 ⑤七月王朝(1830-1848) 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⑦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1940) 1875年宪法 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791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⑶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①经济: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较弱; ②政治:法国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③思想: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④外部:普奥等国家的武装干涉。几乎所有欧洲强国的武装干涉;
⑤雅各宾派专政的负面影响,使法兰西第一、第二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拥护。
⑷认识: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③选择共和制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④符合法国国情;⑤当时的法国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共和派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获胜)。 2、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⑴背景:第二帝国垮台,共和与帝制斗争激烈
⑵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制(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⑶特点:共和政体,三权分立。
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 28 -
Ⅰ.内容:①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Ⅱ.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1、确立的背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1871年)(即是民族国家的统一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 ①统一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启蒙思想的影响。
②统一的进程方式: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
③影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⑴内容:●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帝,为国家元首:①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 ②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③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④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①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②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③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④不能监督政府;⑤可以批准预算。 3.特点(实质):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4.评价:⑴积极:
①政治:确立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形式上具备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的特征,有利于国家统一。 ②经济:促使德意志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⑵局限:成为两次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5、魏玛共和国
⑴建立:1919年8月,德国颁布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⑵特点: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的自由权利;
②没有摧毁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和薄弱。
- 29 -
正在阅读:
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 图文04-18
2015少先队建队日校长讲话稿04-22
机电空调技术标 - 图文03-23
矿井测风工01-15
竣工测量合同10-24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06-22
三江畔岛湖作文300字06-24
六年级毕业班句子练习12-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历程
- 文明
- 高中
- 政治
- 图文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