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rlmn2011公务员申论热点范文十篇

更新时间:2024-03-17 12: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 Shakespeare

大学生当村官意义重大

目录

........................................................ 1

................................................. 3 ..................................................... 4

............................................... 5

....................................... 7

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手机漫游话费上限

............................................................. 4

..................................................... 6

创新就业观念, 抓住就业机遇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构建科学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责机制体面劳动

.................................................................... 10 .................................................................... 11

..................................... 12

大学生当村官意义重大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针对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一事,社会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叫好的,认为这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开辟了就业新渠道;也有质疑的,觉得大学生在农村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埋没了大学生的所学;更有甚者,认为当今

农村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这项政策没有多大意义,等等。我认为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现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提高村干部的素质更是当务之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国内不少地方已经涌现出一批比较先进的农村,在这些村子里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里的还要高,各项事业发展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这些毕竟是星星之火,并未形成燎原之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之外,更需要当地农村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我发展,而这离不开高素质的村领导。选派大学生任村官,正好可以适应这一需要。

其次,目前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拓宽就业渠道也是势在必行。随着高等教育连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相应地就业压力成倍增加。在农村开辟大学生就业岗位,虽然不能彻底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局面,但毕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为大学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并且还可以从此形成良好的导向,引导全社会开辟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渠道。

再次,大学生村官能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拔干部需要那些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特别是在基层一线锻炼过的年轻干部,选派一批大学生到农村接受锻炼,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储备大量的人才。

最后,大学生当村官是大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中国的农村社会很复杂,中国的农村现在也很落后,到既复杂又落后的农村当干部,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一种历练。当大学生村官们干出一番成就的时候,就会感知到村干部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就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认为年轻人娇生惯养,不能担当社会的主角。大学生村官下基层,正好弥补了他们长期徜徉于校园没有吃过苦的缺陷,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一面镜子。

在基层的农村将迎来更多大学生村官的同时,我们也必将迎来一个焕然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当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任何不和谐的因素都可能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而目前一些政府机关单位严重的工作作风问题非常令人担忧,已经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危险因素。

政府机关单位的作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自由主义的现象比较严重,不认真贯彻上级领导的决策和意图,政出多门,缺少“一盘棋”的理念和大局观念;对待下级群众态度粗暴,工作中以权谋私;工作敷衍,推诿拖拉,工作不作为或乱作为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单位的整体形象,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威胁。

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政府机关作风不正,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提速期、改革攻坚期,这个时期具有矛盾多发、集中而复杂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抓得不紧,服务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机关干部对企业、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各种矛盾不能做到主动防范、及早处置,社会就难以安定,构建和谐社会就只是一句空话。 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政府机关作风不正,容易使群众对政府机关单位失去信任,产生矛盾,不利于开展群众工作,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失去强大的生力军。因此,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切实政府转变机关单位工作作风,需要落实和完善各单位现行党政领导班子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行承诺服务、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群众意识,弘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树立勤政为民、扎实工作、务求实效的思想,使领导干部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跃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切实政府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加强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政府机关单位的工作作风建设,切实改善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才能形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

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目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救助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有很多不足。

对于一个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强调公平的社会而言,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建设:

第一,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整个社会的每个群体。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救助体系不是为某一部分人准备或在某一个局部展开的,它应该让人人知道,只要是达到救助标准的,都可以接受它的救助,不管是农民、打工者、教师还是其他人,坚决做到人人平等。

第二,整合现有的社会保障网络,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可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利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效率和城乡全覆盖。可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使网络覆盖到城市的每一个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农村的每一个乡镇,实现救助体系覆盖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不仅有关部门获取救助信息的渠道拓宽,城乡居民也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政府的各项救助政策,并及时在当地申请并快速获得帮助。

第三,拓宽目前的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救助资金要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刚性约束,并逐年增加。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加强宣传和引导,募集更多资金。城镇、社区可设立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随时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

第四,加强对申报及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这种监督不全是来自上级政府的监督,而必然需要包含来自民众,尤其是低保户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呵护贫困群体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为贫困群体提供起码生存需求和最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制度,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去做好。

手机漫游话费上限

信息产业部今年3 月公开表示将对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的上限实行评估, 以降低手机漫游资费, 这一事实表明, 电信企业将通过自身的制度建设, 降低运营成本, 打破行业垄断, 这也是中国电信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点题

所谓手机漫游费, 是指本地用户离开服务区到达另一个服务区所应缴纳的使用资费, 应该说在网络建设之初, 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善, 收取漫游费有利于补偿网络成本, 扩大企业再生产的能力, 但是, 随着技术进步, 使网络维护成本的降低, 再收取漫游费不利于电信企业深化改革, 所以手机漫游费的收与不收, 基症结不在于该不该收和收多少, 而在于如何适应市场需求, 打破行业垄断, 推动电信业向前发展。

当然, 从行业管理的角度看, 如果全部取消漫游费, 那么手机通话费便与固定电话通话相关, 这将对固定电话的经营产生强烈冲击。

为了平衡电信企业的竞争, 打破行业垄断, 推进电信事业改革,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主面采取措施:

1 、逐步开放市场电信资费, 为进一步市场化创造条件, 目前电信市场处于双重垄断, 表现为: 移动+ 网通对抗电信+ 联通, 目前市场基栖属于政府监管下的垄断竞争, 应当进一步受权各经营分公司, 根据各地市场需求的状况实行垄断向市场过渡。

2 、实行对电信行业的分级分类管理, 建立建全电信资费法律监管体系, 维护消费者利益, 对于乱收费、乱涨价的不法分公司实行法律制载。

3 、借助市场手段, 解决电信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可以考虑把经营权授予国内较大的几家特许经销商, 让他们借助市场手段, 通过互惠互通, 实行区域网络互连互勇, 降低经营成本, 降低手机收费。 总之在民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今天, 公路铁路纷纷让利于民, 我们的电信行业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改进网络技述, 改善经营水平, 把实惠让给消费者, 而不是一味强调行业的补偿成本和竞争平衡格局, 而使手机资费长期居高不下, 从而失去市场竞争优势行业发展机遇。——再次点题, 回应主题。

创新就业观念, 抓住就业机遇

在人类社会迈向21 世纪的进程中, 随着高举教育大众化的加快, 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剧增, 然而我国是人口大国, 经济穷国, 这就使得社会并不能为每个大学生都提供令他们满意的就业岗位, 而对事实上的供求矛盾, 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生更新创业观念, 抓住就业机遇, 在新的环境中实现学以致用。——点题

从中国经济形式与大学生毕业数量的趋势来看, 目前大学生的市场供求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高的择业观念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 使大学生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受挫感。

其次是狭窄的学科结构, 陈旧的专业知识, 以新型市场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失衡。

最后, 单一的学科知识建构与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适应社会而产生的摩擦性失衡。 针对上述三大衡, 我们认为, 它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朔为:

1 、大学生对社会职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劳动职业, 没有高低贵*之分, 只要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平凡的人也能小中见大, 反之, 即使做了高官也会腐败渎职。

2 、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应当面向市场, 深化改革,分清基础学科、综合学科和新型尖端学科, 拟定新的教育大纲, 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尽可能以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结构相一致, 并通过市场信息监督反溃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3 、目前、学生普遍重单一的专业学习, 轻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 这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必不可分, 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择业误区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认为, 作为一名大学生, 在更新创业观念, 抓住就业机遇上应当与时俱进, 通过以下思维创新改变自身的就业理念, 更新知识结构, 适应新的市场需要。以平常心面对择业要求以祖国需要定位自已的未来职业人生,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采用专修与选修相结合, 调整学科结构, 适应社会需求, 主动走出象牙成长空间,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增强应对风险职业人生的自信。

总之, 解决自身的就业, 在今后3 年之内是各级政府面临着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 应当积极配合政府摊出的就业型政策, 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学以致用, 在创新就业观念中, 抓住就业机遇, 实现身身人身的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对企业提出的期望与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因为未履行其社会责任而走向破产,也有的企业,因为出色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市场的肯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对于社会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有何意义呢?

简单地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直接接触的对象就是个体的人、市场、社会。企业若能履行其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其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与企业个体利益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并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企业信息的发布所带来的透明度可以使顾客对企业和产品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使顾客不愿转换品牌,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而基于对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同,员工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自豪感,可以减少员工流失,并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

再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节约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和环境将面临巨大压力。由于企业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所以国际社会、政府和环保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施压,要求企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责任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将进入更多中国普通百姓的视野,这无疑对企业的监督、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科学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几千年前儒家学者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社会开始,养老就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话题。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体制建设还不能满足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需要。

我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高峰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的,从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此,应探索养老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思想认识方面,提高对老龄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更积极主动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养老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压力。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五,构建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会服务为依托、政府推动为手段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发展,是破解我国养老服务难题的基本出路,是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面对我国老龄化加剧的态势,加快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现代资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涉警事件被媒体曝光。近年来频

繁见诸报端的“躲猫猫”“洗澡死”“喝开水死”等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折射出我国执法机关仍存在着对在押人员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犯罪嫌疑人、放纵牢头狱霸等不公平、不文明执法行为。执法人员在执法环节和执法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媒体面前被无限放大,执法机关的公信力遭到严重质疑。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树立执法公信力迫在眉睫。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前提。要培养民警对法律忠诚的信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规范执法的内在力量,要把道德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范畴,结合队伍管理和执法实际,从点滴抓起,逐步形成对法律忠诚的信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平和、理性、文明、规范、公正执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转变错误执法观念。要让执法人员认识到,在打击违法犯罪时,必须始终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不仅要保护守法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被打击对象的合法权益,坚决防止发生执法不公、执法扰民、执法犯法、设置法外障碍等现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老百姓最担忧、难办、期盼的事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做在实处,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质量。

三要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落实执法责任,是减少随意、无序执法,杜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的一个重要执法保障。要按照职责分工,合理划分执法人员执法权限,逐步建立起逐级负责的执法责任制。尤其是要针对不同的执法部门和岗位,按照不同的职责权限,明确执法工作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执法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执法过错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过失。

四要规范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是改进执法工作的关键。要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有效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要认真总结执法工作经验,建立健全执法过错举报制度、执法回告公示制度,切实按照规定公开执法依据、制度和程序,做到公开裁决、公开调解。

五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大警务公开力度,真正赋予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知情权”,方便社会各界监督;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法制、纪检、督察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对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从严查处;加大外部监督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加快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网上办案系统,实行网上受案、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实现对民警执法办案全程监督,确保案件办理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

规范执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公安的神圣职责,不容许肆意践踏。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执法部门的努力,同样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监督和参与。

问责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标准表述】

[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

[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问责规定第一次把党委负责人纳入问责范围。第三,它是民字牌。这个规定不但把依靠群众写入原则之中,而且明文点出“检举、控告”是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来源,并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另外,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官员异地复出现象,也做了详细规定。

[措施]一方面要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和官员的权责,不仅开出官员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另一方面,须以严密的规则将各种责任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实现的监督等纳入法制轨道,尤其是要建立对问责的事后监督制度,对免职官员的复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防止官员问责流于形式。

体面劳动

2010年04月27日,胡锦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意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体现。工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是促进公平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在低位徘徊,国企高管等的收入远高于一线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势必会挑战人们的公平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关键。改变劳动报酬过低的局面,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劳动报酬,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肯定劳动价值,实现分配正义,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不仅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对策]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二,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第三,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一个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政党,一定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政党。一个学习型政党,由千千万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党组织组成。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要求、原则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等,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和具体指导,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重大举措。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习的力量,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立于时代潮头,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从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再到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总是注重通过学习增强本领、增添力量、战胜困难。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推动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历史契机的把握、对时代挑战的回应。

作为一个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党是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结合起来的整体,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顺利推进、落实生效的坚实基础。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和组织保障。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学习作为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每一个党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党组织建设成党员增强党性

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建设成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基础是抓好党员的学习。党员个人的学习搞好了,才能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条件;学习型党组织大量涌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建成。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更加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要营造起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使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各级党组织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切实把学习抓紧抓好,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yd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