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更新时间:2023-03-16 0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司马光

学习目标

1、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体会这一变革的必要性。

2、体会本文所体现的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改革成功途径。 3、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4、比较赵武灵王与公子成的不同观点,体会变革精神的普遍意义。 预习案

一、文学常识 1、司马光,( )时期著名( )

2、他主持编写了《 》是一部( )体( )史。 3、作品有《 》

4、我们所学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 》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早见于《 》,后《 》也有记载。司马光在《

》中也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1、 什么是“胡服骑射”?

探究案

二、分析课文 原文: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译文:

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城,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大漠中的无穷,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大臣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崐学骑马与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样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带头改穿胡服。

重点字词解释: 分析:

1、本段写什么?表现了赵武灵王什么性格特征? 2、这段话中决定推行胡服骑射的人是谁? 3、这段话中的“虽驱世以笑我”是何意?

原文: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

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译文:

国中的士人有不少反对,公子成假称有病,不来上朝。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向人民宣传改变服装,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总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办理政事有一定常规,执行命令是最重要的。宣传道德要先针对卑贱的下层,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成拜谢道:“我听说,中国是在圣贤之人教化下,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四方夷族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远方外国的服装,是擅改古代习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怎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倚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变服装,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 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国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已经忘记了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翻然醒悟,欣然从命,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重点字词解释: 分析

1、本段中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2、“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为什么?(反对原因) 3、“国人皆不欲”是“不欲”什么?

4、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什么能成功推行? 5、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反馈案

1、 作家作品

2、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 3、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4、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有何意义?

知识拓展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

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其父司马池是个进士,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据

传他为官清廉正直。他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其妻聂氏生下了第二子,因取名光。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他后来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并非偶然。他二十岁考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写《通鉴》。神宗初年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从此住在洛阳。他六任冗官,致力于编写《通鉴》。元丰七年(1084),完成《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还有《通鉴目录》三十卷、《通鉴考异》三十卷。此书呈上之后,他获得奖谕之诏,并迁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摄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欲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司马光这时也振奋活跃起来,连上奏疏,要求废弃新法。上下一拍即合。于是高氏起用司马光和吕公著、文彦博等原被压抑的反新法的老臣。司马光于是年五月当上了门下侍郎,又于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进为尚书左仆射,在政治上有了一定权力。他在执政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同道的支持下,大行其志,废弃新法不遗余力。同时,他仍然注意于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终年68岁。在此前几个月,王安石于四月六日病卒,终年66岁。政坛上两颗放射不同光芒的巨星同年陨落。王氏失意于前,谢世于前;司马氏得志于后,逝世于后,似乎后者命定了历史性的胜局。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生活俭朴,“恶衣菲食以终其身”。他写作认真,字迹工整,著作很多。《宋史·文艺志》著录有三十七种,虽因日长时久有所散佚,到了清代中期,《四库全书总目》仍著录有十六种,其中当以《资治通鉴》为代表作。

编写《资治通鉴》这样的巨著,决非司马光一人所能胜任。司马光是主编,还有三名助编。他选请来的三名助编是,刘恕(字道原,1032—1078)、刘攽(字贡父,1023—1089)、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1041—1098)。司马光选择这三人参加编写工作,既是因为他们政治观点和态度基本上一致,在当时都不赞成王这石变法,企图通过编写史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又考虑到他们每个人都学有专长或有志于史学。刘恕对几千年的史事了如指掌,刘攽精于汉代历史,范祖禹年轻而有干劲,专治唐代历史。他们掌握了当时官府和私家的图书资料,除采用《史记》至《新五代史》十九种正史外,还参考了杂史、奏议、笔记、文集等三百多种。

2.重点作品

《资治通鉴》简介

自从司马迁作《史记》以后,多少年来没有人敢继续再写这样一部贯串古今的通史,只有班固汉书以下那些断代史,仅仅保存着《史记》部分的形式,至于《史记》的贯串精神却失去了。就连形式也是勉强凑合,不甚适用的。因为《史记》有它自己的观点,它可以成一家之言,班固以下的史家,往往只能作刻板文章,不能发挥相体裁衣的妙用。所以读史的人大都感觉史书的繁重琐碎,没有头绪,没有重点、没有脉络层次,认为难以掌握。东汉末年,荀悦拿汉书的资料重行拆散,改编成汉纪一书,由八十万字缩八万字,这纔有了用编年体编成可供普通人阅读的一部书,然而内容限于西汉一朝,而且所采取的材料未免过于狭隘。

编年体的史书,有一点是确实胜过《史记》、《汉书》的。这就是:叙起事来按着史事的发展层次、如同影片一般,一幕一幕映了出来,使读者可以有比较明晰的观感。特别是汉以后的史实,情事复杂,头绪纷繁,即使司马迁来编这部通史,恐怕用《史记》的办法也行不通。一直到了宋朝,时在公元一○六六年至一○八四年,才由司马光着手来完成这种新的著作,这就是在史学上放出异彩的《资治通鉴》。

《通鉴》所包括的时代,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往上去是和《左传》相衔接的,因为左传最后一段叙智伯的事,而通鉴从魏、赵、韩初命为诸侯叙起,也正是智氏被灭的结果。虽然中间还差七十几年,事实却是一贯下来的。所以也可以说《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 这部著作是汇合当时第一流史学家的智慧能力,费十九年不断努力的光阴而完成的。成书以

后,又经许多学者钻研讨论,给后来读史的人不少便利。上面所说编年史的要求,从此可以满足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y3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