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更新时间:2023-10-07 1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孝道和孝行,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又有重大的作用,亟待大力提倡和推广。由于西方某些腐朽落后文化的冲击以及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盲目批判,使得孝道建设面临不少的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客观地认识传统孝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求其合理内核,如养亲、敬亲等积极因素,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实际进行合理的批判与继承,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延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中国在新世纪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以德治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现代价值
The modern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Abstract: filial piety and filial pi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its special status and function become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It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real life, to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popularized. Because some decadent Western backward culture shock and some people blindly criticism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filial piety is facing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to explore its rational core, such as a pro, pro king and other positive factor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social reality of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reasonable, the existence of human society, continuation, development of a major role. To Chin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le of virtue.
Keywords: the modern valu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目 录
1. 研究的意义??????????????????????????(1) 2.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1) 2.1 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1) 2.2 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2) 3. 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与自身转换?????????????????(2) 3.1 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 (2) 3.2 传统孝道的自身转换????????????????????? (3) 4. 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及新孝道的合理构建?????????????(4) 4.1 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 (4) 4.2 新孝道的合理构建?????????????????????? (6) 参考文献 ??????????????????????????? (14)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1 研究的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我国传统的孝文化累遭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面批判,由此再加上其它的一些问题,造成了我国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滑坡的现象。这种局面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较长时期里我们抛弃了传统孝道的正面作用,忽视了孝道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功能,遗忘了道德形成的心理情感依据和伦理文化基础,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缺乏感召力和说服力。相反,“墙内开花墙外香”,韩国、新加坡等儒家文化圈国家吸收和弘扬中华传统的孝文化,倡导对民族尽忠,对父母尽孝,对企业以诚,对事业以敬,在社会道德建设和国家现代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上情况的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汲取其正面价值,以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
2.1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2.1.1周人的孝观念
产生于周初的孝,大体上有两个涵义,即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如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国语·周语上》:“夫祀,所以昭孝也。”《鲁语上》:“夫祀,昭孝也,各致斋敬于其黄祖,昭孝之至也。”这里的“孝”与“享”与“祭”同义,“孝”的对象是祖先,“孝”的方式是祭祀。这是周初“孝”的最主要涵义。
2.1.2儒家的孝道理论
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核心就是“善事父母”。那如何才能做到孝呢?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养,满足父母生活的物质需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亲,这是对父母尽孝的基本。那如何养亲呢?孔子进一步阐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 学而》);《礼记》中也说要“生则养”;在《二十四孝》中也不乏“奉养”的例子如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都是千方百计地为父母提供饮食。
(2)诚敬,从心里尊敬父母。正如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敬只有养,与养鸡养狗就没有区别了。子夏问孝时,孔子进一步指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儿子侍奉父母时,经常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子女去效劳,有酒食,长辈来享用,那能算“孝”吗?言外之意,要想做到“孝”就必须首先做到“敬亲”。 (3)悦亲,使父母高兴,为父母争光。《孝经》概括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事亲就是要爱亲、敬亲,自己的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它们还属于父母,并非己有,不能随便损坏;与人相处和睦、勿纵勿失,不要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也不要犯罪和重大失误,要勤奋向上,做出重大贡献或做好事,使父母感到荣耀。 (4)谏亲,向父母提意见。孔子在《论语》中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谏就是委婉地劝告,不听怎么办?还要保持尊敬顺从,要认真做事而不埋怨,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告。
(5)送葬悼念。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也就是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2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2.2.1传统孝道的消极意义
产生于奴隶社会兴盛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孝道,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作为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体现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传统孝道体现着落后的封建性。例如:过分强调了子女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抹杀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的隆重仪式往往使得孝道流于形式,造成财富巨大浪费,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助长社会虚浮之风,这一点墨子早就看到并给予严厉批判。再有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鼓吹和泛化孝的观念,造成民间愚孝盛行。将传统的孝融入并最终形成“三纲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政治伦理原则,几千年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2.2传统孝道的积极意义
传统孝道虽然有其落后的封建性,但是它在日常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也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传统孝道的推行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 使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孝文化的世代传承,使得中国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对年老父母尽赡养义务,也增进了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与团结。同时统治者大力推行“以孝治天下”,使孝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润滑剂,缓解社会矛盾,利于社会和谐。
3 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与自身转换
3.1 传统孝道遭受的困境
百多年来,传统孝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扫荡,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
外来文化逐步渗入,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将成为社会迫切关注的群体。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已经破败,孝道已被从现代人们的灵魂中迫离出去,人们孝观念淡薄,孝行为弱化,传统孝道现代际遇令人堪忧。主要表现
在如下三个方面: 3.1.1 西方某些腐朽文化的侵蚀造成一些人道德沦丧。
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是国外的东西就一定比中国的好,甚至出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论调。西方社会中一些极端腐朽、糜烂、丑恶的东西也随之流传进来。像思想方面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极颓废的人生哲学,以及色情、淫秽、暴力、性变态等文化垃圾,对一些人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和毒化作用。
(1)子女对父母的亲情淡化,代沟加深。
在我国农村,无论是多子女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家庭,儿女一旦成家,多不愿与父母一起居住。现在的女子找对象结婚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有房、有车、有钱、无父母”。尽管不是普遍情况,但现代女孩对婆家的这种基本要求,似乎也太令长辈们寒心了。婚前就如此,婚后更严重,子女们连养活父母都做不到更别说恭敬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选择尽量和父母少沟通,好一点的给二老弄套房子,按月补点生活费,过分的连父母的死活都不知道。经常这样,老一辈人缺少亲情照料和精神慰藉,多少老年人生活过得郁郁寡欢。
(2)传统“孝道”在当今社会表现得很变形。 传统“孝道”中讲求对父母要敬养,而如今则表现为“厚葬薄养,孝死不孝活”,在父母有生之年想方设法剥夺父母、虐待父母,待父母死后,却想给自己落个流芳百世的“孝子”美名。不懂得孝敬,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做人资格,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一个人只有学会履行孝道,才有可能更好的践行社会的规范,实现“自身和谐”。 3.1.2 从西方文化价值观出发对传统道德的一味批判。
对西方文化的盲从和对传统文化精华的遗弃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怪圈。在这个怪圈里,一群失去自己文化灵魂的可怜虫在西方文化的带领下上演出一幕幕闹剧,中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起来,市场利益原则被一些人泛化为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普遍原则。[1]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繁荣和精神渗透的影响下,一些人成为西方文化的狂热崇拜者,数典忘祖,渲染什么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夸大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孝道伦理进行一味的批判和鞭挞,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涵和价值,完全丧失了民族气节。 3.1.3 政治上的冷遇
孝道走到今天,算是真正坐上了冷板凳:从社会统领性意识地位上退下来,也正从日常道德行为规范中淡出。人类文化进化的结果是使自己生存的环境具有社会政治性。政治维护、行政力量保障是使某种文化得以彰显的必备的条件。孝道在当代的冷遇,是与我们没有极力推崇直接相关的。丧失了教育的灌输,政治的宣传,社会的承认,孝道怎能不沦于无名及无奈呢?我们高喊着恢复优秀传统文化,但意识领域里充斥着舶来品,这种文化的二元性在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氛围中是不能让孝道恢复并重放异彩的。传统孝道的现代境遇不容乐观,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自身不合时宜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使孝道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首先得完成自身的转换,符合时代潮流,才能获得新生,以求光大。
3.2 传统孝道的自身转换
传统孝道的自身转换主要是指孝道内容的自身转换。 3.2.1 淡化孝的政治意识
淡化孝的政治意识,回归家庭伦理本位古代中国宗法制的存在,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孝由家庭伦理而泛化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道不仅在道德领域居于核心地位,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领域同样具有影响,被政治理论化了。近代,封建制基础消失了,孝道便坍塌了。所以,孝道要获得新生,必须脱离其原来的基础影响,淡化政治意识,从社会公共领域退回到家庭这一发源地,回归家庭伦理本位,变为调整家庭关系的伦理规范,以图重现生机。 3.2.2 孝的伦理内涵应作新的调整
原来的孝道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逐渐向外扩展的,但现代的家庭结构以夫妻关系为基础,所以孝道改变起始之基,应以夫妻关系为本位,孝道的主体应是自主、独立、对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凸现孝“亲亲”、“敬亲”的合理价值和父慈子孝的双向情感交流。总之,平等性应成为新孝道的根本特征。 3.2.3 孝的形式应因时势而变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家庭的新型化,决定孝道应抛弃原来形式化、虚伪化、极端化、矛盾化和泛化的行孝方式,充之以符合时代,追随潮流的孝道内容,如减少亲子依赖、注重事业发展、尊重双方自由、奉养以经济资助和精神赡养为主等等,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伦理归位,内涵调整,行孝方式改变,孝道经过创造性地转换,才能获得广阔的自我延伸和发展空间,适合时代,得以传承。
4 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及新孝道的合理构建
4.1 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
传统孝道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有糟粕也更有精华。发掘其合理的价值内核,在现代道德建设中充分实现其价值,是传统孝道最好的归宿,也是其获得新生的前提条件。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4.1.1 有利于现代社会孝养风气形成
现代养老方式很多,但家庭养老仍是我国目前现实可行的和主要的养老方式。一个人生于父母,长于家庭,对父母养育之恩应铭记于心,知恩图报。如《诗经·寥我》所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扮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阁极。”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人们孝道观念淡薄,对老人的牵念与抚养远不如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使不少老人精神孤独,生活艰苦,晚景凄凉。所以,促使传统孝道敬养观念回归,宣传孝道精神,以尽力的物质赡养让老人衣食无忧,以
亲情来抚慰父母的心灵,形成对老人的孝养风气,是我们现代社会人性回归,确立良好社会公德的关键。 4.1.2 有利于现代社会稳定
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有凝聚的功能。孝道在家庭中使家庭成员信念统一,通过现代孝行的双向互动以及情感交流,产生聚合向心力,利于家庭的共建与发展及全体家庭成员的完善。推之于社会,有共同的道德情感认知标准和行为规范,可以引导社会意识潮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凝聚社会成员的作用。传统孝道还有调控的功能。过去和现在,中国人都一向重视家庭,大多数人把家庭作为个人成就、声誉、事业和生命的归宿。传统孝道可以把个人命运与家庭紧连在一起。“上有老下有小”的道义负担对个人行为起到很大的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在情感方面避免非理性的个人行为,利于个人守成,家庭圆满与社会和谐发展。传统孝道现代社会中的凝聚、调控功能,内含有利于社会稳定之意。“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4]孔子之言,古今同理。孝在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因为它是其他道德的基础和出发点。孝调整关系于家庭内部,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既是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这样孝把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联系起来,具有良好孝道素养的社会成员可以明是非,辨善恶,有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可以保证家庭在社会秩序中良好的运动发展,并协调家庭之间及社会不同阶层一定范围内的矛盾冲突,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4.1.3 有利于现代社会家庭和睦与子女教化
在现代家庭中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可以增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感,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另外,成年人孝敬自己父母,就是对子女最好的言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培育了子女良好的孝道素养,可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 4.1.4 传统孝道是现代家庭及社会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资源
传统孝道作为封建道德的基石,历经千年各类文化扩充、孝子践行,已形成理论与实践完满结合的完备道德体系,是今天我们家庭和道德建设用之不竭的理论资源宝库。我们现在对传统孝道不是知之甚多,而是由于无知抛弃了很多。在我们这样一个尊重、崇尚传统的传统意识浓厚的国度里,不可能构造出原创性道德理论体系,只能回望自己的民族精神家园,审视传统道德中的合理价值,结合时代需要,予以继承、发扬与创新,走一条旧道德适时势一新命运的道路,借以构筑今天的道德体系。传统孝道中汗牛充栋般的孝行孝记,无数孝子的血泪苦行,足以让我们有取之不尽的理论来源,来指导建设我们当代的新孝道,实现新的道德伦理文化的调整与重构,建筑自己的民族精神家园。
4.1.5 传统孝道是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民族文化支撑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为外来文化所统治并占领意识形态领域,而外来文化未被同化、变异和吸收时就消亡了,造成丢失了自己的、未得到外来的时候,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变成文化沙漠,增添了文化史上的悲哀纪事。从文化发生学角度讲,两河流域、埃及的世界文明领先地位丧失最终归结于自身文化的丧失,它们现代也不能复兴更是因为它们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了。所以,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决不能丢掉自己传统中好的东西。衍生出诸多美德的传统孝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千年延续不绝,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是当今坚守传统文化阵地,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支撑点,是民族精神家园最后一扇门。如果我们中国人连孝都不讲了,我们还有自己民族的东西吗?其实,主张用先进思想文化制度进来改造旧中国的历代伟人也强调自己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全盘西化,丢掉自己。受西方思想浸润极深的孙中山就说:“讲伦理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不能没有孝。”[3]“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所以,他认为“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13]毛泽东也强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可见深明国事者对自己文化的重视。传统孝道经千年演化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成为华人独有的文化特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定能维护和发展我们的文化根基。在这里,我们并不反对外来先进文化的传播及对自己文化的补充,甚至是替代,但前提是它必须适合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转换与替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所以未予确定外来文化是否适应本民族前,我们应力求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立,从现实角度微观地讲,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传统孝道,切实地加以现实转换,搞好道德理论建设,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不要盲目地肯定和宣传另一种文化,甚至让其占据意识领域统治地位。
4.2 新孝道的合理构建
4.2.1新孝道的合理构建原则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孝道,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1)坚持继承和批判相结合,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赋予新内容。 (3)坚持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培育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 (4)坚持老龄化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报本思源,使孝道的新理念符合老龄社会实际。
4.2.2 新孝道的合理创新理念
坚持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创新,现在和未来新孝道的创新理念应具有以下内容: (l)孝敬
这是传统孝道的根本,也是孝道新理念的基础。离开对老年人的孝敬,就谈不上孝道。但随着时代变换,传统孝道的孝养内涵在新的背景下应有所删益,使老年人享
受到新文明带来的幸福。
①精神赡养重于物质赡养。
对老人的赡养实质上是精神赡养和物质赡养的统一,但精神赡养更富含敬的理念。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正在由温饱型向享受型生活转变,养老院、疗养院、养老保险等老人社会保障系统日益完善,老人生活自保不再是主要问题。但随着人口流动量大,独生子女多,家庭分散子女居多的社会现象增加,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日益突出。不少老人很长时间见不到子女,只能夫妻向隅而思或一人独对孤灯,病时更无亲人在旁,精神倍感凄凉。所以,我们应树立真情至上的道德理念,完善敬亲、探亲、待亲的社会生活约束机制和加强习俗舆论监控力量,加大老人子女的相居交流力度,使老人精神充实,得以安慰;关心老年人婚恋,用家政亲情服务填补老人心灵空虚,利用隔代亲补偿老人情感需求,节假日团聚解除老人孤独,给老人安排一次旅游、网络视频经常问侯等切实可行的方式都可让我们付出一份亲情,获得老人欢娱,真正做到养亲、敬亲。
②厚养重于厚葬。
传统孝道极重视厚葬与重祭: “生事爱敬、死事哀感”是很对的,但后世多薄养厚葬重祭,劳民丧财,孝子贤孙也多是给人看的,形成了不好的世俗风气。现在,随着大家庭、家族、宗庙消失,丧葬方式的改变,厚葬重祭现象有所减少,但未能杜绝。我们应彻底改变观念,厚养而薄葬,多缅怀老人,重内容而轻形式。韶光易逝,父母之年是有限的。子女应及时行孝,不然情形就正如曾子所言:“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逮也。是故推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1]所以,我们应及时尽孝,尽力尽心,让父母生活富裕,心情愉快,颐养天年。郑板桥云:“人生养子甚艰辛,养子方知父母恩。若使爱亲如爱子,世间人子尽曾参。”现代人们多爱子重于敬老。从孩子身上拿一点爱心给父母,多尊敬、理解、关心父母,是我们每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为的行为,这样或许可以少一点对父母“入土方知孝时少”的遗撼了。
③自重保全减少老人忧虑。
“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说明古人已注意到个人自重保全对父母的重要,是孝心的体现。对老人最大的不孝莫过于让老人晚年忧虑,生活无靠,晚景凄凉。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量大,诱惑多,各种危害家庭的不稳定因素时刻存在。我们一定要注重保全自己,为父母而活,让父母安度晚年。第一、保证身体健康,生命完善,减少独生子女时代“黄梅未落青梅落”的人生悲剧,让老人老有所养。第二、注重名节,洁身自好,为父母争光,让老人老有所乐。第三、完善家庭、夫妻、子女关系,让老人老有所依。孝养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孝道之本,也是孝道新理念必备之内涵。
(2)平等
这是新孝道最重要的现代价值理念。旧孝道的主要糟粕之一就是封建专制色彩浓厚,以父权为中心,父为子天,父尊子卑,强调父权的至高无上地位,家庭义务片面化且绝对化。新孝道应坚决抛弃这一封建时代的落后内容,确立平等的观念。在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不仅社会地位是平等的,其家庭地位也是平等的。如果只要求年轻一代单向地孝敬老人,没有老年人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理解,构建新孝道将失去社会基础。现代家庭的民主化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再是单向义务,权利片面的关系了。两者之间是平等的亲情关系,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是彼此具有独立社会人格的个体相处,所以,新孝道中的平等理念是新旧孝道的根本区别,也是旧孝道向新孝道完成转化达到涅架,以图新生的必备条件。
(3)共享
1997年52届联大通过了《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行动框架》,把“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确定为国际老人年涵盖一切的主题。共享是传统孝道所没有的内涵,是新孝道当今的创新理念。老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退出生产领域并成为消费者后,传统孝道历来奉行敬养和扶助的人道主义关怀,把他们作为弱者予以重视,强调子女报恩式的道义上的人情赡养。新孝道应摒弃这一点,重视老人的社会价值,把他们视为社会发展中的平等的一员。除了要从制度上保障老人的生活以外,还要确保他们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提高。在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领域享受到自治、自享的待遇。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龄社会必然面对的现实,更是为了保障老人的基本权利。建立新孝道,把共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是传统孝道发展到今天合理价值内核的升华,是时代的要求和文明进步的结果。
(4)和谐
传统孝道确立的是一种代际相处的单向化关系,即子辈对父辈不容质疑的绝对伦理义务,父为子纲,使子对父孝成了一种被统治与统治的关系,子女唯父命是从,无和谐民主相处可言。新孝道应强调代际关系和谐,民主和平相处,使人们在家庭这一共同体中,通过亲情之爱,天伦之乐,在父母和子女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使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安慰和幸福快乐。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社会发展战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新孝道的和谐理念可促进家庭稳定、和睦、幸福,从而利于社会发展。注重和谐的新孝道,可调整代际关系促进代际和谐,缓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稳定器,是我国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总之,孝敬、平等、共享、和谐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新孝道的整体内涵,是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家庭伦理建设、社会道德淳化的标准和手段。 4.2.3 新孝道的合理构建途径
(l)教育普及
①教育内容适用性
传统孝道历经数千年不衰,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与人们自小即接受孝道教育有密切联系。现代人们孝意识淡薄,当代思想品德教育中孝道教育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提倡孝道应从儿时教育做起,做到幼时灌输,长大躬行。而不是目前的教育倒置—幼时不教,长大说教,言而不行的德育教育体制。进行孝道内容教育,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经典理论的宣扬,阐扬传统经典理论中的孝教思想。《论语》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经典,其首篇次章即论及孝教的意义,《孝经》更是孝道的圣经,孝道教育的专业教材。传统的启蒙教育中有相当多的孝教内容。现实之人是传统之人的延续,现实与历史有无法割舍的关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如孝敬老人,注重家庭)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特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源泉。所以,在当今的教育中崇尚孝道,是回望民族的血脉与源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更好地普及爱心教育,呼唤孝道回归,提升人们的“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构建和谐社会,光大民族文明的必要手段。
第二,结合时代特色的孝道内容教育。新的家庭模式,新的代际互动关系及社会政治文化的要求,使传统孝道的内容也须适时地转变,实现自身的扬弃,注入新的合理、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形成孝道的新内涵,以适应社会发展,做到与时俱时,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孝道的活力,否则拿一些过时的东西来充塞当今的教育,只能让孝道走入困境。
②教育手段的有效性
回望过去,以科举考试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对孝道的宣扬和践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时至今日,孝道教育薄弱,采用哪些有效手段才能使孝道彰显,观念入心并进而力行呢?
第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孝道教育,肇基于家庭。纵观历史,历代诫子书、家训均以孝道教育为首务。家庭在确立子女孝的意识,形成孝的品德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是规模最大、效果最明显的系统教育模式。通过学校教育,可形成孝道教育制度化、行动统一化,整体规范国民行为,利于形成孝道的民族思维行为模式。以孝道规范为准绳,舆论与惩诫为手段的社会教育是孝道教育的最大课堂和试验场,对孝道的宣扬与践行起到了外在约束与评判功用。但是,孝道教育要取得成功,必需三者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三位一体。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利益诱导相统一。诱之以利,辅之于刑,表之以名,才能做到世人“熙熙皆为孝来,攘攘皆为孝往”,在社会形成倡孝、重孝、尽孝的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社会教化与民众认同相一致。任何一种教育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有教育教化机制,而且还要有认同接受机制。传统孝道教育之所以成功,在于孝道不但有完备
的理论体系,完整的教育体制,更因为它获得了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所以,我们现在进行孝道教育时,除了进行必要的社会教化外,还要构造孝道的社会基础和接受机制。否则,理论找不到土壤,只能是空洞的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得不到践行。
(2)法律约束
传统孝道历久不衰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保障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古代,“不孝”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法律中的一种罪且有相应的刑名,处罚也是相当严重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对不孝的刑罚有杖、流、绞等刑,而执行不存罪时往往比法律还严格。如唐代李钧、李愕兄弟在京城当官,不赡养母亲,被处于车裂之刑。另外,拥有世俗权力的家族宗祠也有惩诫不孝的至上权力。不孝则治大罪,古人怎敢不孝呢?相比之下,古代对不孝的惩罚严而泛,现代则疏而窄了。当代的不孝行为几乎不受法律惩诫,而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来维持。所以,不孝子孙在法律面前无所忌惮,在老人面前狂妄无德。现代要树立新孝道,倡行尽孝的社会公德,必须加强法律对不孝的惩罚力度,成立专门法律,明确对不孝行为的管理机构,将孝行与个人信誉结合,与遵法守纪结合,形成有效的惩治不孝的法律约束机制,保障老人合法权益,让老人晚年幸福。
(3)政府保障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破除了传统孝道存在的基础,为树立新孝道创立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决定新孝道不能政治化,但也不能完全地民间化,自由化。政府及其政治经济制度要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孝道倡行,使孝道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社会准则之一。没有政府、经济、法律、利益诱导等社会机制的强有力的支持,孝道践行只能是一句空话,而这些支持必须由政府保障。借鉴传统孝道依托政治遍行社会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综合利用多种途径,确保孝道盛行,孝德重兴,是我们民族文化重放光彩的必由之途。
(4)道德提倡
传统孝道由孝的观念发展至国家统治意识,影响着中华民族各个文化领域。但随着政治经济基础丧失,文化背景转换,孝道又回到其原始的出发点,归位于家庭伦理范畴,返回道德意识领域。我们现在谈论孝道,更习惯于把它作为一种道德行为。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用归属于道德的途径。现在树立新孝道,我们需要进行道德提倡,加强舆论的监督和精神鼓励。我们不可能使全社会成员都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但我们可以使全社会成员具有起码的扶老爱幼,关心他人的道德感情。道德具有层次性,道德建设也是由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的。把孝道作为当代道德的底线,大力提倡,遵循着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培养模式,关爱老人,敬重长者,总是为孝道践行,形成良好社会公德采取的最易行、最质朴、最低层次的道德行为吧! 当今社会利益冲突、物质泛滥,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怀和对他人的仁爱观念越来
越淡,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美德流于形式,甚至逐渐沦丧,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为之捶胸顿足之事。在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我们所谓“筷子文化圈”中,孝的思想一直就被奉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礼仪。在现时代,众多关于中国文化断代、中国没有精神支柱的说法日益广泛之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为广大国人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源头。而我看,这一点上最容易被提倡、被认同的就是孔子思想中关于孝道的提法。因为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这种思想在我们心中也在已经扎根,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像孔子当年的思想一样,通过教育人们对自己父母慈孝的亲子之爱,而层层外推,逐渐将着这爱推广到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们学会“恻隐”和“不忍”,让它成为化洽天下之诚爱。虽然爱有亲疏、远近,但只要在被教育的人们心中有了推己及彼的爱的观念,则很容易将社会中所有的人融合起来,激发人们对于本民族的内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整个民族有了向心力,从而将社会中的所有人员维系起来,维持社会的平稳、安定还有和谐。 当然,在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拘泥于表面形式的地方,如严格的要求人们守三年之丧等;缺乏平等民主的思想,如对父母一味的服从等。虽然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孝道严肃、郑重的态度,但在这些方面,我们当今的人们不必迂腐的固守形式,继承孔子的思想的主体部分,用变通的观点接受他孝的思想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今社会中,以求得社会更快的向前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去弘扬这一优秀传统。
参考文献
[1]胡和平.浅议“魏晋以孝治天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2]庄缇缇.论《论语》中的“孝”及当代价值[J].临沂师范学院学
[3]邹效堆解保军.孝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八意义[J].学术交减1997,(4). [4〕周彦新.试论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演变[J],甘肃高师学报,20似,(3). [5]黄修明.宋代孝文J长毛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封挥板),2002,(4). [6]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12). [7]夏海.论语与人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王世明.孔子思想钩沉[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9]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0]韩高良.析《论语》中的“孝”[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8).
[11]钟建华 潘剑锋 雷庆铁.论“孝”与农村养老[J].船山学刊,2009(2).
[12]高海红.试析《论语》中的孝论及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新孝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报,2008(10).
[13]康德文论春秋战国之际哮”观念的变迁[J].社会科学御戈1997,(4).
正在阅读: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价值10-07
WB操作-郭子龙10-10
生活中的变化英文作文(精选4篇)02-05
V7000招标参数 -10-10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pdf04-16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总结10-21
最新超市商品价格表007-21
深圳十年中考真题汇编——二次函数05-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孝道
- 浅析
- 中国
- 传统
- 及其
- 价值
- 现代
- 文化
- erdas操作-掩膜、BCF批处理、平均光谱值 - 图文
- 工地安全日志填写内容要求
- 宁波市计算建筑面积规范
- 1-11.2011年全国外贸跟单基础理论试卷(A卷)
- 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 货币供给习题
- 《管理沟通》作业2答案
- 16-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 新东方背诵经典50篇
- 十天干生月坐月取格法
-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及贡献
-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英语姓名词典外研社 李慎廉 等编著 C
- 2019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堂练习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练习(学生用) - 图文
- 行政处罚法讲义
- 题库试卷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题库试卷(医疗执法和传染病防治监督)
-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 2010年高考语文压缩语段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