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摘要

更新时间:2023-09-12 08: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摘要(1)

2011-07-05 09:50:42

叶圣陶

理想的办法,国文教本要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分段落,不加标虑的,供学生预习用;一种是分段落,加标点的,待预习过后才拿出来对勘。

??

现在的书籍报刊都分段落,加标点,从著者方面说,在表达的明确上很有帮助;从读者方面说,阅读起来可以便捷不少。可是,练习精读。这样的本子反而把学者的注意力减轻了。既已分了段落,加了标点,就随便看下去,不再问为什么要这样分,这样点,这是人之常情。在这种常情里,恰恰错过了很重要的练习机会。若要不放过这个机会,惟有令学生用一种只有文字的本子去预习,在怎样分段、怎样标点上用一番心思。预习的成绩当然不免有错误,然而不足为病。除了错误以外,凡是不错误的地方都是细心咬嚼过来的,这将是终身的受用。

??

最要紧的是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看看是不是应该这样分段,这样标点。 ??

预习的成绩怎佯,得在上课时候指名通读。全班学生也可以借此对勘,订正自己的错误。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吟诵,一种是宣读。

??

上课时候指名通读,应该用宣读法。 ??

认识生字生语 ??

通读全文,在知道文章的大概;可是要能够通读下去没有错误,非先把每一个生字生语弄清楚不可。

??

仅仅知道生字生语的读音与解释,还不能算充分认识;必须熟悉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场合可以用,用在另一场合就不对了,这才真个认识了。

??

学生预习,通行写笔记,而生字生语的解释往往在笔记里占大部分篇幅。这原是好事情,记录下来,印象自然深一层。并且可以备往后的考查。但是,学生也有不明白写笔记的用意的;他们因为教师要他们交笔记,所以不得不写笔记。

??

所以,须在平时使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就是:生字生语必须依据本文,寻求那个字语的确切意义;又必须依据与本文相类和不相类的若干例子,发见那个字语的正当用法。至于生字生语的挑选,为了防止学生或许会有遗漏,不妨由教师先行尽量提示,指明这一些字语是必须弄清楚的。这样,学生预习才不至于是徒劳,写下来的笔记也不至于是循例的具文。

??

学生认识生字生语,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用句成语来说,就是“不求甚解”。

??

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提出问题,令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如果学生能够解答得大致不错,那就真个做到了“精读”两字了——“精读”的“读”字原不是仅指“吟诵”与“宣读”而言的。比较艰深或枝节的问题,估计起来不是学生所必须知道的,当然不必提出。但是,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让他们去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空袋子里装东西进去,还可以容受;完全不接头的头脑里装知识进去,能不能容受却是说不定的。

??

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作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但是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自己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合讨论的宗旨了。第二还得在平时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听取人家的话,评判人家的话,用不多不少的话表白自己的意见,用平心静气的态度比勘自己的与人家的意见,这些都要历练的。如果没有历练,虽然胸中仿佛有一点准备,临到讨论是不一定敢于发表的。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国文教师的事情,所有教师都得负责。不然,学生成为只能听讲的被动人物,任何功课的进步至少要减少一半——学生事前既有充分的准备,平时又有讨论的习惯,临到讨论才会人人发表意见,不至于老是某几个人开口。所发表的意见又都切合着问题,不至于胡扯乱说,全不着拍。这佯的讨论,在实际的国文教室里似乎还不易见到;然而要做到名副其实的讨论,却非这样不可。

??

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现在已经规定要读白话了,如果还说白话淡而无味,没有读的必要;或者都是自己偏爱某一体文字,就说除了那一体文字都不值一读;就都未免偏于主观,违背了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了。讲起来,滔滔汩汩连续到三十五十分钟,往往不及简单扼要讲这么五分十分钟容易使学生印入得深切。即使教材特别繁复,非滔滔汩汩连续到三十五十分钟不可,也得在发挥完毕的时候,给学生一个简明的提要。学生凭这个提要,再去回味那滔滔汩汩的讲说,就好像有了一条索子,把散开的钱都穿起来了。这种简明的提要,当然要让学生写在笔记本上;尤其重要的是写在他们心上,让他们牢牢记住。

??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

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从前书塾里读书,学生为了要早一点到教师跟前去背诵,往往把字句勉强记住。这样强记的办法是要不得的,不久连字句都忘记了,还哪里说得上体会?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样享受的态度是吟诵最易得益的途径。

??

学生应对考问是很通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应对考问的态度未必一致。有尽其所知所能,认真应对的;有不负责任,敷衍应对的;有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只着眼于分数的多少的。以上几种态度,自然第一种最可取。把所知所能尽量拿出来,教师就有了确实的凭据,知道哪一方面已经可以了,哪一方面还得督促。考问之后,教师按成绩记下分数;分数原是备稽考的,分数多不是奖励,分数少也不是惩罚,分数少到不及格,那就是学习成绩太差,非赶紧努力不可。这一层,学生必须明白认识。否则误认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分数,把切己的事情看作身外的事情,就是根本观念错误了。

教师记下了分数,当然不是指导的终结,而是加工的开始。

考查的方法很多,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说明作法、述说印象,也举不尽许多。这里不想逐项细说,只说一个消极的原则,就是: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比如教了《泷冈阡表》之后,考问学生说,“欧阳修的父亲做过什么官?”这就是个不很有意义的考问。文章里明明写着“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学生精读了一

阵,连这一点也不记得,还说得上精读吗?学生回答得出这样的问题,也无从看出他的学习成绩好到怎样。所以说它不很有意义。

??

从前书塾里读书,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现在教学国文,应该采取它。在精读几篇文章之后,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效益决不会比上一篇新的来得少。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

??

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而至于是“忽略的”阅读,就此了事。这是非常要不得的,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的实益。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无论教师与学生都须认清楚这个意思,在实践方面又须各如其分,做得到家,略读一事才会收到它预期的效果。

??

有些书籍,阅读它的目的在从中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经验;那就须运用思考与判断,认清全书的要点,不歪曲也不遗漏,才得如愿。若不能抉择书中的重要部分,认不清全书的要点。或忽略了重要部分,却把心思用在枝节上,所得结果就很少用处。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自必从记忆入手,记忆的对象若是阅读之后看出来的要点,因它条理清楚,印入自较容易。若不管重要与否.而把全都平均记忆,甚至以全部文句为记忆的对象,那就没有纲领可凭,徒增不少的负担,结果或且全部都不记忆。所以死用记忆决不是办法,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很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与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合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

??

又如小说或剧本,一般读者往往只注意它的故事;故事变化曲折,就感到兴趣,读过以后,也只记住它的故事。其实凡是好的小说和剧本,故事仅是迹象,凭着那迹象,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或社会批判,那些才是精魂。阅读小说或剧本而只注意它的故事,专取迹象,抛弃精魂,决非正当方法。在国文课内,要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尤其不应如此。精魂就寄托在迹象之中,对于故事自不可忽略;但是故事的变化曲折所以如此而不如彼,都与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批判有关,这一层更须注意。

??

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通常说诗歌足以陶冶性情,就因为深美玄妙的诗歌能使读者与诗人同其怀抱。但是这种受用不是没有素养的人所能得到的;素养不会凭空而至,还得从分析的研究入手。研究愈精,理解愈多,才见得纸面的文字一一是诗人心情动荡的表现;读它的时候,心情也起了动荡,几乎分不清那诗是诗人的还是读者自己的。

??

又如古书,阅读它而要得到真切的了解,必须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陈寅恪先生作审查一本中国哲学史的报告,中间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这里说的是专家研究古代哲学应持的态度,并不为中学生而言;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很深的修养与学识,一般知识分子尚且不易做到,何况中学生?但是指导中学生阅读古书,不可不酌取这样的意思,以正他们的趋向——尽浅不妨,只要趋向正,将来可以渐求深造。否则学生必致辨不清古人的是非得失,或者一味盲从古人,成个不通的“新顽固”,或者一味抹杀古人,骂古人可笑可怪,成个浅薄的妄人。这岂是教他们阅读古书的初意?

??

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卞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作为阅读的标的,辨识的头绪,或者初读时候提出一些,重读时候另外又提出一些。

??

阅读必须以精细正确为前提;能精细正确了,是否敏捷迅速却是判定成绩应该注意的。

叶圣陶论学生课外阅读

2011-05-25 09:58:51

作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奠基人的叶圣陶先生,对为我国语文教学、教育科研工作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建立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理论,他的论述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教育文集》中。请看下面引用的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论述。

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

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

精读文章外要读一些相类似的文章

小孩子学说话,能够渐渐纯熟而没有错误,不单是从父母方面学来的;他从所有接触的人方面去学习,才会成功。在精读文章以外,再令读一些相类似的文章,比之于小孩子学说话,就是要他们从所有接触的人方面去学习。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7页

课外读物的类别

至于课外读物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各种科目的参考书。如学习了动物学植物学,再去看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书;学了物理学化学,再去看一些讲这些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书,这些书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关于修养的书,如伟大人物的传记,学问家、事业家的言行录,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供欣赏的书,小说、剧本、文集、诗歌集,都属于这一类。第四类是供临时需要的书,如预备练习游泳之前,去看一些讲游泳方法的的书;当社会上发生了某种问题的时候,去看一些关于某种问题的书,也属于这一类。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第89-90页

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问题

阅读课外读物,首先不能不谈到时间问题。中学里科目繁多,各科的教科书和讲义都得在课外温习,还有笔记和练习等作业大部分得在课外做,要划出充裕的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事实上是办不到的。上一次我说过了,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养成随时读书的习惯,这就要每天阅读,持之以恒,时间少一点儿倒不妨事。有的书读起来并无困难,一个钟头可以阅读l万字,即使要费点儿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读5000字。就以5000字算吧,一本10万字的书,每天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20天读一本书,一年不就可以院18本吗?从初一到高三这6年里年年如此,不就可以读完108本吗?这就很可观了。一年里头还有两个不短的假期,暑假和寒假,都是阅读课外读物的好时机,假如每天读3个钟头,这不

算太多吧,两个假期合起来作为8个星期计算,就有168个钟头,至少可以读完8本书,6年又是48本。所以时间并不是不充裕,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第93页

阅读课外读物如何使用工具书

无论读哪一类书,都必须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辞典、图表,等等。要知道一个字的精密的解释,一个词语的正确涵义,就得翻查字典和各科辞典。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正确位置,就得翻查地图。要知道一个人物的经历、一件事情的概要,就得翻查年谱和大事表。工具书是不开口的顾问,会回答你的各种疑难;工具书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能让你查考各种想知道的事物。个人要置备所有的工具书是办不到的,你得尽量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里的工具书。在阅读各种课外读物的同时,你得熟悉各种工具书,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第94-95页

阅读课外读物的方法

有的书比较容易读,读起来用不着花多大的力气,有的书比较艰深,读起来并不怎样松快。但是无论什么书,都不能让眼光像跑马似地溜过就算,一定要集中心思,把注意力放在书上。这是第一。第二,一口气直往下读,不如每读一段,稍稍停一停,回过头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些什么。一口气往下读往往不能消化,好像囫囵吞枣一个样;停下来想一想就像咀嚼一个样,才能辨出真的滋味来。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课外读物,尤其需要下这个工夫。第三,想到了随时提起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有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写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第95页

我是赞成让学生读课外书的

现在说学生读课外书。有些学校不要学生读课外书,以为学生学好课本还来不及,哪有功夫读什么课外书。我是赞成让学生读课外书的,我想向那些不要学生读课外书的学校请愿,能不能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前提下,使学生容易而且善于学好课本?如果办得到,学生就有余暇读课外书了。课外书那么多,学生自己能挑选适于自己的程度和爱好的书来读果然好;老师能给他们帮助,因人而施,分别帮助他们挑选那就更好。我想认真负责的老师定会乐此不彼的。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二)》第536-537页

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

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梗概,是好习惯。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

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自觉有所得,随手定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次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二)》第537页

叶圣陶论课外阅读的习惯

李亚英

1.养成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认为\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他曾作过一个估算:一个钟头可以阅读l万字,即使要费点儿心思的,一个钟头阅读1000字,一本10万字的书,每天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六年,可以读108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8个星期算,每天读3个钟头,6年就可以读48本。

2.养成有选择的阅读习惯

关于指导择优阅读,叶先生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本生动些\,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再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叶先生在谈课外读物的时侯还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可供阅读的四类书,它们是:\各种科目的参考书\,\关于修养的书,如伟大人物的传记,学问家事业家的言行录\,\供欣赏的书,小说、剧本、文集、诗歌\和\供临时需要的书\。

3.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时\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肤泛;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quot;

记笔记的形式除了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列表\杂记\外,还可以是摘录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梗概提纲、简短书评乃至心得体会,此外还需要把作者的姓名、书名或篇名、出版的时间地点记清楚,以便日后查找。

4.养成读书先看序文和目录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常常说,\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读全书,就不至茫无头绪。通常读书,其提要或批评不在本书而在旁的地方的,尚且要找来先看,对于具有提要或批评的性质的本文序文,怎样忽略过去?quot;叶先生还告诉我们,\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先看目录的习惯\,以便解决\分量太多,时间不够,不能通体略读\的矛盾。

5.养成注意阅读卫生的习惯

首先要注意养成保持阅读环境的安静和整洁、不妨害他人阅读的习惯。他要求人们\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不问屋子里有没有人,你推门进去总是轻轻的,不问你的痰里有没有传染病菌,你总是把它吐在手绢或纸片上?quot;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为保持阅读环境的卫生尽了力,于己于人都有利。

其次,要养成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提醒我们,\阅读时候的心情也得自己调摄,务需起劲,愉快,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叶先生这是从阅读的心理卫生上讲的。再从阅读的生理卫生上看:读书时用手指蘸唾液翻书,用手在书上\指读\,趴在桌上、躺在床上看书,使得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太近,都是不讲究阅读卫生的坏习惯,要尽快改正。

2003-04-11 《中学语文教学》

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2-06-24 10:19:05 山西师范大学 武永明

张志公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在上世纪50~90年代我国历次语文教育改革历史时期,总是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思考语文教育的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尤其在文学教育功能的认识、文学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所持的独到见解,对我国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文学教育的功能: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对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张志公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提出语文课要重视文学教育,充分发挥文学教育功能的主张。他认为,在中学语文课里应当正确看待文学作品,在进行语文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一点必要的文学教育。〔1〕同年,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语文课要搞语言训练,而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学作品对前边提到的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趣味、风格影响很大。它通过形象的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2〕他还指出,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年,应该具备必要的文学常识,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张志公不仅论述了文学教育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思想感情陶冶的作用,揭示了文学教育的特点,而且对文学教育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

80年代以后,张志公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功能的认识,更加透彻,更加深刻。在《关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他指出:“如果说人们的思维活动大体上可以区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话,那么,文学,无论创作或欣赏,主要是诉之于形象思维的,需要联想力或想象力,需要一种源于生活实际而又超脱于生活现实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从教育的角度考虑,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太重大了。”〔3〕在1994年发表的《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一文中,他说:“我很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要接受文学教育??文学能发展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现代化,首先要科学化,而科学研究、科学工作、科学发明,不仅要有逻辑头脑,更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教育与科学化即现代化,在这里接上轨了。”〔4〕 由此可见,张志公不仅深刻认识到文学教育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思想感情陶冶以及智力发展的价值功能,更为可贵的是他把文学教育同现代化问题联系起来,以此认识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大意义,从而使他对文学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独特。在今天,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学校教育不仅要承担知识文化传承的任务,更应当担负起人文教育和创新

人才培养的任务,只有如此,学校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21世纪初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5〕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情况看,课程标准、教材、教学都加强了文学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未能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对文学作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未能予以高度重视。表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力度不够,学生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基本还停留在作者赋予的文本意义,或者局限于教师的解读分析,未能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从目前文学作品的教与学的状况看,张志公文学教育价值功能的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文学课程与教材建设:语文学科要增设文学课或编写“文学读本”教材。

1984年,张志公在《关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其表现是把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这种做法既不能培养听说读写的现代语文能力,也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基于对上述传统语文教学积弊的剖析与反思,他主张从初中起增设文学课。指出:“文学课的任务是进行文学教育,不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6〕他认为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和提高文学素养;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他在充分肯定文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的同时,也未否定文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的间接作用,指出“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蓄积丰富的语言材料,接触多样的、高明的运用语言的方式和技巧,当然于读写有益”。〔7〕

上世纪90年代,语文课程顺应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计划调整的需要,减少课时,但又不降低标准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怎样进行呢?张志公认为,语文学科可以暂时不单独开设文学课,但要编写两种读本:一是“语文读本”,一是“文学读本”。他对这两种读本的教学任务、要求乃至教学方法都做了较系统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语文训练和文学教育分而治之的思想是不变的。 在很长一个时期,语文学科一直不能很好地处理语文基本训练与文学教育的关系,许多语文教师忽视文学教育的规律,把文学作品当成读写训练的材料,进行着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使这些脍炙人口、极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光泽,也使那些天真活泼、极富想象力的青少年儿童失去了学习文学的兴趣。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从课程与教材层面讲,虽然未能如张志公所倡导的从初中增设文学课或单独编写“文学读本”教材,但从各家出版的7~9年级的教材看,文学作品相对集中在某单元的做法已经相当普遍,这为广大语文教师对文学教育与语文基本训练分而教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需要提及的是,对文学作品单元,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文学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教学,使之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比,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修课的五个系列中纯文学类就占据两个,这就从课程与教材层面体现了张志公主张的文学教育与语文训练分而治之的思想。但是,从近年来各地反馈的新课程实施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中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师资条件的限制,文学类的选修课程虽然课表上有,但未能真正予以规范地开设;有的虽然开设了文学类的选修课程,但许多教师由于不能真正领会课程标准对各类选修课程的设计意图,因而把文学作品当做一般语文训练材料来教的做法依然相当普遍。从上述情况来看,张志公从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的

语文课不同于别的课,学生不是从全然不知到知,从全然不会到会,而是原来就会的。不像数学课,比如,原来不知道什么叫“开方”,当然也不会开方,上了几课,就知道了,会了。语文不是这样。拿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听话,说话,读书,作文,他原来都会的。上语文课,是个在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加工、提高的过程。这是第一点。其次,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因素十分复杂。从妈妈的语言、哥哥姐姐的语言,直到学校里各门功课,社会上无穷无尽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场合,都在对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施加着巨大的影响。语文课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上,既是责无夯贷的,而有时候又仿佛无能为力。

由于这两个特点,语文课的教法应该比别的课要求更高。上面提到,语文课可以长时间不听而不用补课,语文学得好的都说不是受益于语文课。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存在下去,那么语文课岂不是可以取消了吗?(有的人确实这样说过——除了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要教识字,不得不保留之外,小学高年级以亡的语文课用处木大,可以取消。真是慨乎言之!)不少语文老师慨叹,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课。这是事实。不重视的原因不止一端,有的不是我们自己解决得了的。这也是事实。但是,在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来说,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咱们自己的工作。如果咱们能让学生每上一课都感到有所得,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就是说,他们感到这门课于他们确实有用,他们就会重视了,就会有兴趣,愿意上这门课了。否则,光对他们说语文课多么多么重要,恐伯效果是不大的。我们都说高考是“指挥棒”。高考,不论考文,考理,考工,考农,考体音美等各种专业,统统要考语文,这个“指挥棒”还不够厉害吗?为什么他们还有些人不重视呢?这是很值得咱们想一想的。其次,咱们教语文的老师还得想出办法来帮助学生从他们周围那多种因素中吸收好的影响,排除不好的影响。这也是一桩十分吃力的工作。

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法要作为教育科研的专门题目来探讨。现在大家谈到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这确是个毛病。但教学法绝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多讲少的问题。这里面有教育学、心理学的诸多因素,都需要研究。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学法的改革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此外,老师自己的基本功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学法问题要专题研究,这里只是提一下,不多说了。 1978年10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m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