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测度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9 2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测度研究

作者:李云新 黄科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8年第07期

?眼摘 要?演以荆门市P村为例,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对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资本下乡后农户福利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接近福利中间水平;从功能指标上看,除景观环境外,农户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心理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转换因素上看,家庭成员平均教育水平、家庭女性人口比、非农就业人口比、家庭抚养人口比是导致农户福利产生变化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在资本下乡过程中,保障农户合法经济利益、加强环境保护与监管、减少不公平现象是保护和改善农户福利的有效手段。

?眼关键词?演资本下乡;农户福利;可行能力;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7-0040-08 一、问题的提出

资本下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界对资本下乡主要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资本下乡是指工商资本在农村流转土地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典型模式是“公司+农户”。广义的资本下乡是指在政府财政资金大规模“反哺”农村的背景下,城市工商资本大量涌向农村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并从事农业经营的一系列现象[1]。本研究使用资本下乡的广义解释,认为资本下乡是农业现代化中市场刺激和政府扶持双重激励驱动的结果,是项目下乡、资源下乡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工商资本既是项目资金的带动者,也是项目落地的重要执行人。

从实践角度看,资本下乡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资本下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拓展产业链条和增加农业产值[2]。另一方面,资本下乡可能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工商资本大规模、长时间流转土地,“围而商用”甚至“围而不用”,容易产生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3]。除此之外,在资本下乡的各个环节,潜藏着多维利益冲突。在土地流转中,工商企业与村社组织结盟,村社组织攫取了以流转权为代表的土地剩余产权[4],公司替代农户成为农业经营主体[5],农民合法权益严重受损;在政府资源下乡中,农民有效动员和参与不足,项目资源使用过程既缺乏目标受益群体的监督,也缺乏对群众诉求的把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与使用的低效率[6];在生产经营和收益分配中,工商企业作为投资方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及其分配收益权,通过“农民上楼”来“迁村腾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异化为“公司替代村庄”。

资本下乡的首要环节是土地流转。关注转出土地农户的福利变化状况是衡量资本下乡成效的重要指标。当前学界关于农户福利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土地征收或征用过程中的失地农民群体。部分学者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性能力分析框架衡量被征地农民的福利损益变化,实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