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所“十三五”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24-03-17 08: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奉新县卫生监督所“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更好地适应我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加快实现奉新县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特制定奉新县卫生监督所“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主要成绩

2013年卫生监督职能转换以来,我县卫生监督改革与发展真正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与跨越,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机构功能效益显著提高。

(一)依法监督能力不断加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实施,卫生监督部门在执法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在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医政执法和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以及职业放射卫生监督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打击违法行为力度显著提高。几年来,我所以整顿和规范县公共卫生秩序为重点,紧紧抓住政府关心和百姓关注的卫生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数和行政处罚力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较大贡献。

(三)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机制创新方面,初步形成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工作创新方面,实施了公共

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服务创新方面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为管理对象和卫生监督部门之间搭建了更好地沟通和服务的平台。

(四)卫生监督协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在全县16个乡镇场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室,共聘用专(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35人,卫生监督信息员156人,聘用率100%。使卫生监督机构延伸到全县所有乡镇,管理到村。

(五)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卫生监督业务大楼的维修改造并已实现整体搬迁,新办公楼主楼高四层,建筑面积958平方米,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76平方米。分设办公室、陈诉告知(投诉接待)室、监督科室、会议室、听证室、培训教室、档案室等。搬迁后大大改善了该所办公条件,为进一步促进奉新卫生监督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增配了的卫生监督执法车辆;配齐了办公人员办公桌椅、电脑、打印复印等电脑周边硬件设施;制定下发了统一的工作制服;采购了一批快速检测设备;完善了办公区域的安防设施。

二、“十三五”期间主要目标

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两大建设,切实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全面构建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系改革,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政事分开,健全卫生监督工作运行机制,建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

保障到位、快速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构建一个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中心,以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为基础的反应敏捷、监督有力、职责分明、城乡联动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以《全国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文件为依据,以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加快改善县卫生监督所的手持执法终端、仪器设备、防护设施、交通通讯、取证工具、信息网络等硬件设施条件。

(三)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充实卫生监督专门人才,争取县政府支持,力争使县卫生监督所在“十三.五”期间配置卫生监督人员30人以上,达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应按服务人口规模30—50万人口的7人/10万人配置标准。同时,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队伍,不断充实一线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使卫生监督员全面具备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熟练掌握各类卫生监督执法法律、法规、规范以及相关业务知识,能处理好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四)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严把卫生行政许可关,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要积极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力度;要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科室出租等违法违规行

为,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乡协管室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卫生监督协管能力建设,理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职责,提高协管工作效率,加大对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的力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加强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建设,使卫生监督协管经费、执法装备等按规定达到要求,着力提高卫生协管执法能力。二是加强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全县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系统,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基础数据库,加强卫生监督协管统计报告工作,及时准确地统计、处理和发布卫生监督信息。

(二)改善专业硬件配置水平。根据实际执法工作需要,积极争取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监督体系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配齐现代化执法所必须具备的仪器设备、防护设施、取证工具等基本装备,保证以快速、简捷、精良的装备开展执法工作。

(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理论和实践技巧;要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业务技能,掌握卫生监督相关的工作规范、程序和卫生标准,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和专业知识开展卫生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质量。二是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培养方向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实现“金字塔式”的卫生监督人才梯队。

(四)建立规范化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内部运行机

制改革,提高机构功能效益,继续按照“任务集中,环节分割;统一窗口,提高效率;责任明确,权力制约”的原则,力争把内设机构职责逐步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内设机构调整和职责任务的合理分工,理顺内部关系,整合人力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执法水平。二是完善卫生监督业务管理制度,规范卫生监督业务工作。继续对业务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和项目管理,逐级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h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