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

更新时间:2023-05-07 11: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测试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小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下列方法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炉火上的壶水逐渐升温的过程

B .柴油机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过程

C .物体在阳光下被晒热的过程

D .把烧红的铁块投入水中使铁块温度降低的过程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状态a 等压膨胀到状态

b 的过程.这个图象是

15.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聚变反应产生的,下列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A.n He H H 1

0423121+→+ B. H O He N 1

1178 42147

+→+ C.n

10Sr Xe n U 10903813654 1023592 ++→+

D.

He

Th U 4223490 23892

+→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B .α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α、β、γ三种射线中是最弱的

C .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 .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项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A B C D

17.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 和B ,两

球相遇于空中的P 点,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不计

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P 点,A 球的速度大小大于

B 球的速度大小

B .在P 点,A 球的速度大小小于B 球的速度大小

C .抛出时,先抛出A 球后抛出B 球

D .抛出时,两球同时抛出

18.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 年4 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l 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B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C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运行速度大于7.9km/s

19.在真空中,电量为q 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点P ,P 点与q 1的距离为 r ,把一个电

量为q 2的实验电荷放在P 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 ,则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222121r q k D r q k C B q F A ....q F

20.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根长直导线中通有方向相反大小不同的电流,这两根导线把它们所

在的平面分成a 、b 、c 三个区域,如右图所示,则磁感强度为零的区域 A .可能出现在b 区

B .可能同时出现在a 、c 区

C .可能出现在a 区

D .可能出现在c 区

21.n 1,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 2,a 、

b 220 V ,负载电阻R =44 Ω,0.20 A .A .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2∶1 B .5∶1 C . 1.0 A D .0.4 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4.(18分)

(1)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频率________;

②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是和重物相

连接;(选填“甲”或“乙”)

③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算出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是______ ;

④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数值是9.8 m/s 2,请任意写出一个测

量值与真实值有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

⑤本次实验测量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 1 I 2 a b

(2)有一只电压表,量程已知,内阻为RV,另有一电池组(电动势未知,但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内阻可忽略),小明同学用这只电压表和电池组,再加一个开关和一些连接导线,设计出测量某一高阻值电阻Rx的实验方法.(已知Rx的阻值和电压表的内阻RV相差不大) ①若他通过两个步骤测出了R x 的值,请在下面方框内邦他画出测量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实验电路图;

②简要写出他在测量步骤(一)和(二)中需记录的数据;

步骤(一) ;

步骤(二) ;(以上两空用字母表示并用文字作简要说明) ③用②中的数据表示高阻值电阻Rx的表达式R x = .

35.(18分) 一颗子弹的质量m=10 g ,在空中以竖直向上速度v 0=800 m/s 射向即将下落的质量

M =0.8kg 的木块,子弹击穿木块的时间极短。若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 =0.8 m ,不计木块的空气阻力,g =10m/s 2. 试求:

(1)子弹刚穿过木块的瞬间,子弹的速度是多大?

(2)设子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子弹重力的4倍, 求子弹穿过木块后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

时间.

36.(18分)有一个长方体形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它的截面是边长L=0.20m的正方形,

其电场强度为E=4×105V /m ,磁感强度B=2×10-2T,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一束质荷比为q

m =4×10-10kg /C 的正离子流,以一定的速度从电磁场的正方形区域的边界中点射入,如右图所示,不计正离子的重力.

(1)要使离子流穿过电磁场区域而不发生偏转,电场强度的

方向如何?离子流的速度多大?

(2)在离电磁场区域右边界D=0.4m处有与边界平行的平直

荧光屏.若撤去电场,离子流击中屏上a点;若撤去磁

场,离子流击中屏上b点,求ab 间的距离.

步骤(一) 步骤(二)

肇庆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34.(18分)

(1)①220v(1分,没有单位的不得分) 50 (1分,没有单位的不得分)

②乙(1分)

③9.4m/s 2(3分,没有单位的不得分)

④纸带受到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2分)

⑤4.1%(2分)

(2) ①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4分,步骤(一)和(二)各2分)

②步骤(一)中,按图中所示连接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读

出电压表的示数U1,(1分)

步骤(二)中,按图中所示连接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1分) ③V R U U U 2

21)( (2分) 35.(18分)

解:(1)子弹刚穿过木块的瞬间,木块的速度是V ,因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极短,在竖直方

向,由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mv 0=mv+MV ①(3分)

木块竖直上抛,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V 2 =2gh ②(3分)

由①②式解得: V =480 m/s ③(3分)

(2)对子弹,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得:ma=mg+f ④(3分)

f=4mg ⑤

t=v/a ⑥(3分)

子弹穿过木块后,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t =9.6(s ) ⑦(3分)

36.(18分)

解:(1)电场方向竖直向下(2分),与磁场构成粒子速度选择器,离子运动不偏转,则: qE=qBv①(2分)

由①式解得:v=2×107(m/s)(2分)

(2)撤去电场,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为洛伦兹力,于是: qBv=R

v m 2

②(1分) 由②式可得:R=0.4(m)

离子离开磁场区边界时,如答图(甲)所示,偏转角: sinθ =

R L =21 ③(1分) 由③式得:θ=30°

偏离距离y1=R-R cos ④(1分)

由④式得:y1=0.05(m) 步骤(一

) 步骤(二)

离开磁场后离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总的偏离距离为y=y1+Dtgθ⑤(1分) 由⑤式得:y=0.28(m)

若撤去磁场,离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通过电场的时间:t=

v L ⑥(1分) 加速度:a=m

qE ⑦(1分) 偏离距离为y2′=2

1at 2⑧(1分) 由⑥⑦⑧式解得y2′=0.05(m)

偏转角为θ′,如图(乙)所示,则tgθ′=v v y

⑨(1分)

而v y = at ⑩(1分)

离开电场后离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总的偏离距离

y′=y2′+Dtgθ′○

11(1分) 由○

11式解得y′=0.25(m) a、b间的距离ab =y+y′○

12(1分) 由上述式子解得:ab =0.53(m)(1分)

(甲)

’ (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d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