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5 19: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

1 引言

工业遗产(Industrial Heritage)在国内又称为“产业遗产”(张松,2001;王建国、蒋楠,2006),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TICCIH,2003)。工业遗产与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所在地区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它们多沿河流、铁路等运输线路呈线性分布,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城市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工业景观”。中国有丰富的潜在的工业遗产(兪孔坚, 方琬丽,2006)。对待工业遗产,我们的认识才刚刚开始,2006年无锡召开中国第一届工业遗产大会和《无锡建议》是一个里程碑。尽管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相比,工业遗产有其特殊性,但对待遗产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俞孔坚,2006,2006)。

工业遗产廊道(Industrial Heritage Corridor)是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的一种特殊类型(王志芳,孙鹏,2001;俞孔坚,2003;俞孔坚等,2004;李迪华,2006;单霁翔,2006;朱强,李伟,2007),是将工业遗产作为其核心构成资源的线性遗产区域(Heritage Area)或文化景观。它通过构建绿色通道(Greenway)和解说系统的方式,将呈线性分布(主要沿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具有共同历史主题的工业遗产资源,以及沿线其他自然、游憩资源串连起来,实现地区工业遗产保护、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目标。

作为联系南北的交通要道,大运河不仅在农业时代为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同时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大运河(主要是位于镇江至杭州之间的江南运河段)沿线是中国近代以面粉、棉纺织、缫丝、丝织为核心的民族轻纺工业分布的中心地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为建立以运河工业文化为主题的遗产廊道创造了条件。在苏州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曾经尝试用遗产廊道的方式来保护和利用濒危的工业遗产(俞孔坚 张蕾 周菁,2005;俞孔坚 刘向军 等,2006),而更大范围内的工业遗产廊道设想将更有意义。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大运河遗产的认识还局限在农业时代文化遗产的层面(章立,章海君,2001;陈桥驿,2005),对运河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严重不足。与农业时代的遗产相比,绝大部分运河工业遗产均未纳入相应的保护体系,因而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应当看到,作为大运河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河近现代工业遗产与农业时代的运河文化遗产同样重要。为此,展开大运河工业

遗产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大运河工业遗产概况

2.1 遗产类型与分布

通过对江南运河沿线各城镇工业发展相关资料以及各历史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详细调研,可以按照历史年代、行业类型、创办类型、使用功能和风貌特征五个方面对大运河工业遗产进行分类(表1)。

表1 大运业工业遗产类型划分

分类因素 类型 ①近代工业初创时期(1894年之前);②1895年-1936年(近代工业大发展时期);历史年代 ③近代工业衰败时期(1937年-1948年);④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建立时期(1949年-1957年);⑤“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1958年-1980年) 行业类型 ①缫丝工业;②丝织工业;③棉纺织染工业;④粮食加工工业;⑤其它主要轻工业;⑥重工业;⑦市政工业;⑧工业相关 ①清政府官办;②国民政府官办;③民族资本经营;④外商独资经营;⑤中外合资经营;⑥新建国营工业;⑦改造收归国有的工业;⑧其它(无法归类部分) ①厂房;②仓库;③办公建筑;④配套服务建筑物;⑤配套附属建筑;⑥工商服务建筑;⑦市政建筑;⑧工业构筑物;⑨名人故居 ①传统建筑;②西式建筑;③中西合璧;④现代建筑;⑤一般建筑;⑥构筑物 创办类型 使用性质 风貌特征 再利用状况 ①持原有功能;②改作其它用途;③已无实际功能

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大运河工业遗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运河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均有工业遗产分布;(2)以缫丝、丝织、棉纺织染、粮食加工为主体的轻纺工业遗产,和名人故居、公馆会所、交通运输、仓储、银行等“工业相关”类遗产是构成大运河工业遗产的主体;(3)早期民族本经营的工业企业是现存工业遗产的主要源头;(4)遗产原有使用性质多样,其中厂房、仓库、工业构筑物等与生产直接相关的遗产数量相对较多;(5)工业遗产风貌特色多样,但占遗产较大比例的厂房、仓库等生产性建筑多数强调实用性,因而风格特色不鲜明;(6)目前较多遗产仍然维持原有功能,而年代较早的遗产则多已失去原有功能。

从分布上看,江南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形成了以苏锡常三地为中心,杭州、嘉兴、镇江、湖州为次中心,

串联沿运各中小城镇节点的整体空间格局。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各类工业遗产保存状况最为完好,其工业遗产总体数量较多,历史时段覆盖完全,遗产类型丰富,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是江南地区城市工业繁荣发展的最佳见证。

2.2 遗产价值

江南运河工业遗产作为沿运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艺术、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经济五个方面。 2.1.1 历史价值

运河工业遗产作为中国近代化过程和民族工业兴起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苏州洋炮局(1865年)、浙江机器局(1885年)所代表的早期洋务企业,到荣氏茂新面粉厂(1902年)(图1)、薛氏永泰丝厂(1926年)(图2)、刘氏的大成棉纺厂(1920年)(图3)等一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再到解放后的无锡柴油机厂、杭丝联(图4)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系列不同年代的工业遗产,向世人生动的展示了沿运地区的工业化之路。此外,沿运工业遗产还反映了不同时期沿运城市的工业类型特征,和开埠、洋务运动、外国资本输入、民族资本兴起、公私合营等不同时期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 2.1.2 文化价值

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沿运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中,其对于社会经济和城市文化多样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运河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历史与文化的标志物,其变迁过程直接记录着企业的演变历史,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发挥社会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图5)。同时,众多沿运历史企业影响着运河边的一代又一代人,是形成所在地区(地段)社区精神与归属感的核心要素。 2.1.3 技术价值

近代工业建构筑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科学生产技术发展的历程。工业遗产的技术价值主要是工业建构筑物在材料、结构、构造或施工工艺方面的创新。江南沿运城市作为中国近代文明之都上海的直接腹地,是全国接受西方科学技术文明的先进地区。其工业企业在创建过程中,西方建筑技术、新材料、新结构不断涌现,结合中国国情的变通创新做法也逐渐成熟,在建筑技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如杭州通益工纱厂仓库(1929年)和嘉兴冶金厂车间(1951)(图6),都是国内少见的大跨度木结构工业建筑,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和建筑技术研究价值。 2.1.4 艺术价值

大运河工业遗产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构筑物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中各

种风格、流派的特征,具有建筑史研究价值;二是建构筑物自身体现出艺术感染力,体量、造型、色彩、比例、协调性等方面的审美价值;三是建构筑物在城市或者地段中具有明显的景观地标或节点的作用,使人有强烈的环境认同感和空间位置感。

如现为镇江博物馆的英国领事馆和美国领事馆,作为西方殖民时期在中国建立的租界象征,运用了当时最流行的殖民地风格,在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图7),类似的还有苏州日本关税务司建筑(图8)。湖州南浔刘氏梯居高敞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图9)。而无锡江尖地区第二粮食仓库留下的圆筒粮仓建筑(图10),其高大雄伟的体量、独特的造型和白色典雅的色彩,在运河沿岸具有强烈的空间指示作用,非常适合该地段曾经作为米市码头的地标景观。而在无锡双河尖地区,河道上纵横交错的工业管道、古朴沧桑的红砖水塔构筑物(图11),掩映在沿河绿树间,提示了此处作为大型纺纱工业区的历史信息。 2.1.5 经济价值

工业建筑往往具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层高等特点,因此其改造利用的潜力比一般建筑更大。可以根据其内部结构和空间潜力进行原有空间的重组和功能转换,通过加建改建等手段获取新的用途,而改造的费用远比新建主体结构和基础设施要低,并且建设周期较短,因而有很大的实现可能。同时这种经济价值也体现在对生态的维护方面,通过对于原有建构筑物的利用,减少了物质能源消耗,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

目前江南运河沿运工业遗产中存在大量工业建构筑物可加以改造利用,如无锡的北仓门(图12)和茂新面粉厂、嘉兴造船厂(图13)、嘉兴供电分局等都已经做了类似尝试,苏州苏纶纱厂、杭州通益公纱厂(现杭一棉)等也已完成相关的保护与再利用规划。

3 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原理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不应是各种遗产点的简单集聚,而是具有共同历史主题,见证运河沿线工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特征的工业景观的整体代表,是与运河线路具有某种联系的相关景观要素的集合。具体来讲,可以从功能、空间和历史三个方面来理解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之间的关系(图14)。不具有上述任何一种关系的相关遗存,原则上不纳入大运河工业遗产范畴。这三种关系同时也是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三条基本原理。

3.1 功能相关

功能相关是指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在历史上曾经或现在仍然利用运河进行原料和产品运输,又或者直接利用运河水源进行生产。与运河具有功能关系的主要是沿运的工厂、仓库、市政等生产性企业,同时包括运河河道及其水工建筑、附属设施。

(1)利用运河运输功能。一些码头仓储区、棉纺厂、化工厂、热电厂、钢铁厂等企业依靠运河进行原材料或产品运输,如电厂发电用煤、炼油厂和石油公司的油料,大型化工厂的原料,城市建筑工地用料等。这类企业临河而建,并沿河设有码头、仓库,有些传统老厂直接将厂大门临河而设。

(2)利用运河水源。如钢铁厂利用运河水冷却钢材、提高钢质;沿运化肥厂和化工厂用水参与生产工序;沿运自来水厂取水生产;棉纺织厂用水漂白棉花等。

3.2 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是指工业企业位于运河及其主要支流附近,从空间位置上与运河有着紧密联系,但不与运河存在直接的功能关系。

根据沿运工业与运河的功能和空间位置两方面的联系,可以将工业与运河关系归纳为四种情况(图15)。其中关系a和关系b都属于前面论述的功能相关,本文所讨论的空间相关属于关系c。不靠近运河或其主要支流,并且与运河无功能联系的工业企业(关系d),不属于运河工业景观讨论的范畴。

需要强调的是,与运河空间相关的也是专指一些生产性的企业,这些企业紧临运河,但从厂区布局和功能联系看,企业更依赖公路和铁路的运输。

3.3 历史相关

历史相关是指与影响运河历史工业发展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有关的非生产性的企事业单位或住所等。 江南运河沿线地区的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一批民族资本家的影响,其中像刘国钧、荣氏家族等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许多直接与近代工业发展相关联的市政、金融、贸易等服务型行业,如银行、行业会所、工业展览馆、工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都与运河工业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是体现运河工业发展历程的直接物证。因此,除上述与运河有着功能或者空间联系的工业企业之外,这些体现运河工业发展历程的非生产性企事业单位或住所也应纳入大运河工业遗产的范畴。

4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可以分为区域-城市-历史工业聚集区-相关企业及单位-建构筑物等五个层次,其保护范围也针对五个层次具体划定,并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对策(表2、图16)。图16中所示沿运工业历史地段的保护涉及到两个层次,可能是具有价值的历史工业聚集区,如苏州盘门外历史工业聚集区,也可能是一个或多个较完整的历史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如无锡西水墩茂新面粉厂等历史工业企业。

表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各层次范围以及保护与再利用重点1[1]

尺度 范围 保护与再利用重点 以地区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入手,对各城镇节点的构成、产业分布进行分析与区域 江南运河沿线 评价,确定各节点工业遗产主题,对各种类型的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再利用。 在此基础上开展遗产旅游,将广阔的区域与关键结点的解说系统结合,从而阐释廊道与区域的联系。核心内容是各城镇的协调性工作。 7个重点城市城镇 及8个城镇节点 历史工业聚集区 Ⅰ级和Ⅱ级共32个历史工业聚集区 184个有遗存的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 339个遗产建构筑物 结合城市工业的发展历程,对城市工业遗存(主要是历史工业地段及企业)的分布与保护现状开展全面性普查工作。保护和再利用应以城市格局与风貌的完整性为主,尤其是河道水系与周边工业遗存的综合风貌特色。 以几个关键地区为中心,同时保护和再利用应以弘扬地段工业历史风貌特色和保护整体格局为主。强调现有遗产及社区要素,重点是建筑群落、标志性的地标,场所记忆。 结合城市或地段的功能定位,以弘扬场地原有特色、发掘场所记忆为主要原则,对厂区工业遗存构成要素、布局特点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实施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对所有列入遗产清单的建构筑物进行评价与分级,其保护与再利用主要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综合考虑遗产相应的保养、修复、管理与再利用措施。对于不同级别的建构筑物遗产,其侧重点不同,再利用方式也不同。 相关企业及单位 建构筑物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纵向上是由江南运河及主要支线所串联起来的城镇带。其中重点城市7个,根据其所具有的工业遗产价值差异,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核心城市(无锡)——重点城市(苏州、常州)——次重点城市(镇江、杭州)——一般城市(湖州、嘉兴)(图17)。此外还包括8个核心城镇节点(分别是塘栖、南浔、崇德、震泽、盛泽、浒墅关、丹阳、戚墅堰)。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横向范围应包括根据“三种相关”所确定的运河工遗产资源,具体操作时,沿

运各段可以根据两岸土地利用、遗产资源、保护目标、休闲游憩目标等因素的不同而灵活设置。参考国外的类似案例,遗产廊道边界通常由道路、水体、山脊、交通设施等比较明确的地理要素进行限定,宽度在2-15公里不等(Teresa Andresen等,2004;Ohio & Erie Canal Association,2000;Wabash River Heritage Corridor Commission,2004)。

5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规划设计方法

5.1 分类分别的保护和利用设计 5.1.1 分类保护与利用

根据工业遗产建构筑物及其所在地段遗产价值、功能定位的差异,可以有选择性的采取保护、再利用和再生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根据对工业遗产建构筑物的价值分级结果,对于一级价值建构筑物应该以原址原物保护为主,不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只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二级建构筑物应该根据新功能的要求进行空间的重构与再利用,进行必要结构加固修缮,通过局部拆减、局部增建甚至局部重建,以适应新功能,提升环境质量;三级建构筑物不作强制性要求。同时,在重点地段可以再生处理方法,挖掘场地工业历史文脉,以新的表现手法设计新的景观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 5.1.2 功能更新模式

对于大运河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是保护遗产的主要手段,从功能更新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更新模式可供选择。目前沿运各城市都有局部尝试。

(1)开发工业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作特色文化展示等如苏州苏纶丝厂厂区,经过重新规划,拟作为工业旅游社区。结合原有厂房设计的步行商业街,很好地利用了原有工业车间的气氛。 (2)结合建构筑物设立主体博物馆、展示馆、展示厅、纪念馆等;如目前无锡的茂新面粉厂,主体厂房仓库已经改为中国民族工业博物馆与无锡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效果良好。

(3)改建设计工作室,聚集众多中小型创业企业;如杭州LOFT49创意工作社区,利用原有厂房仓库等进行内部改建,空间重组,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4)改造为特色休闲商业设施(生活中心、餐饮、茶楼、休闲酒吧、舞台剧场等);如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原为无锡蚕丝仓库,后改为休闲设施及创意设计中心。

(5)设计成为新的办公空间、图书馆、教学楼等;如丹阳纱厂的原行政楼,可以考虑改为图书馆或办公楼等。

(6)改建成社区级别的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或者其它配套设施。

(7)改建为游乐设施或某些特定运动场所。如苏州太和面粉厂的麦仓,可以改造为攀岩及眺望塔等。

5.2 建立连续的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5.2.1 主要原则

(1)规划包括轨道、运河水上交通、自行车道、游步道、景观道等多种游览方式,让游客在不同情况下利用,以体验运河廊道及其文化。

(2)廊道的每一段应该能够反映不同的主题内容,游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应该强调本段独特的历史及特色。游客应该能够选择一段、一个闭合环、或整个运河遗产廊道进行体验。

(3)强调廊道各段和关键性遗产地块的交通进入点。在尽可能利用现有交通线路的基础上,根据各段情况补充潜在的交通线路。 5.2.2 具体布局

(1)水上游览线路:利用现在或将来水量充足的河段,主要是运河主线及其主要支流通航可以到达的地方,设计游览线路。这将是体验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最佳方式(图18)。

(2)运河线路中心节点:从运河线路中找出能够反映运河相关特性的重要集散中心地,建立运河线路中心节点。这些地区应该紧靠运河,对游客来说比较方便参观,在这里有关于整个运河遗产廊道以及该段运河的详细解说系统。

(3)运河非机动车道:在建立绿色廊道的基础上建立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应该穿越一些景色优美、或有工业历史意义、或有游憩价值的人文、自然景观。不同地段应该分别具有自己的特点。

(4)运河风景步道:对沿运河的风景小道进行统一综合规划,对运河遗产廊道来说是重要的游览观景线路。

(5)风景轨道:考虑将正在使用的或已经废弃的沿运工厂使用的铁路交通利用起来,甚至在必要的地方重新建立为游客体验廊道而设的轨道交通。

(6)社区门户:尽量将运河廊道内的各种交通方式与邻近社区的交通系统(特别是非机动车道)以及绿地系统(特别是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相联,从而增加运河廊道的可达性。

(7)横向联系设施:利用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和联合型运输服务,使运河的不同部分能够向更多人开放。

5.3 建立完整的解说系统

江南运河一直影响着沿运工业的发展和繁荣,它目睹了沿运工业萌芽、起源、发展、繁荣、短暂倒退、变革发展、二次受挫、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在此时间线索的基础上,还应对应不同的工业遗产确定不同的解释性主题,强调不同的主题内容。而且在同一廊道中,不同地段之间解释性主题也有所差别。根据沿运工业形成和现状工业遗产产业类型、投资主体等的具体分析,可以确定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解说系统线索与主题(表3)。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解说系统应规划多样化的解说手段,针对不同的位置、内容,采用不同的解说形式。包括有举办参与性活动、幻灯与图片展示、展览、多媒体宣传、自我导向型游道规划、解说员讲解等多种手段。

表3 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解说系统的线索与主题

主题一: 时间线索 历史名人 胡光墉(雪岩) 刘镛 近代工业发展初创时期(1894年以前) 薛湘 :萌芽、开埠 薛福成 盛宣怀 庞元济 薛南溟 近代工业大发展时期(1895-1936年) 荣德生 :民族工业鼎盛 刘国钧 荣宗敬 1895年苏州、杭州辟为通商口岸; 1908年沪宁铁路全线通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1858年镇江辟为通商口岸; 1861镇江设英租界 主题二: 重大历史事件 主题三: 运河土地利用变迁 主题四: 产业类型变化 主题五: 兴办主体 老城区中的传统码头商市与传统作坊中发展工业 市政轻工 工业相关 民族资本经营、清政府洋务派官办 工业相关 在近郊开辟新的租界发展; 缫丝丝织 沿运河从近郊扩散至远郊 重工业 市政 棉纺织染 民族资本经营、外国资本独立经营、国民政府官办、清政府官办 都锦生 钮介臣 薛寿萱 荣鸿元 荣鸿三 荣鸿庆 褚辅成 重工业 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建立时期(1949-1958年) 荣智健 荣毅仁 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 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其它轻工 工业相关 重工业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80年) —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乡镇工业开始发展 棉纺织染 其它轻工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转型时期(1980-)

参考文献:

Ohio & Erie Canal Association. the Management Plan of Ohio & Erie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Z]. 2000.

TICCIH. 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OL] July 2003 [2006-09-05],http://www.mnactec.com/ticcih/industrial.htm.

Teresa Andresen, Fernando Bianchi De Aguiar, Maria José Curado. The Alto Douro Wine Region greenwa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289-303.

Wabash River Heritage Corridor Commission. Wabash River Heritage Corridor Management Plan[Z]. 2004.

陈桥驿. 南北大运河——兼论运河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3):1-5.

单霁翔.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中国文化遗产[J],2006,(4):10-45.

未列入遗产范围,但可进行适当解说 新建国营、民族资本经营 新建国营、民族资本经营、改造收归国有 棉纺织染 粮食加工 重工业 民族资本经营、国民政府官办 近代工业衰败时期(1937-1948年) 跳出江南运1937年抗日战争; 河向其它区1946年解放战争 域转移资本,发展工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c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