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4-02-19 14:0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企业战略管理论的演变历程与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论的演变历程与发展
王晓宇
(*****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郑州 450000)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是在各个方面趋于成熟的同时,仍然十分活跃,其原因在于战略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个时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但其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历程,发展,趋势
0引言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2]。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
1.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战略”这个概念源于军事领域。1965 年,美国战略学家安索夫发表了《企业战略论》 ,从此,“战略”这个概念就进入了企业领域。明茨伯格提出5PS模型,以定义企业战略,即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 ;从产业层次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
战略又表现为一种观念;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企业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计谋5PS模型从5种不同而又比较重要的角度说明了企业战略的含义与价值[4]。
2.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间经历了繁荣、衰落和重振的阶段;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的重要名词和重要的研究方向。20世纪初,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偏差控制与复杂管理,管理的形式是预算控制;50年代,管理的重点是预测与复杂性管理,管理的形式是长期计划;在60年代,管理的重点是战略推进与能力变革,管理的形式是战略计划;70年代中期起,管理的重点转向战略的突变与适时反应,管理的形式也转向了战略管理。
西方学者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作是美国彼得.F.德鲁克的《管理实践》。该书在战术性决策和战略性决策之间作了区分,书中将战略性的决策定义为“为企业目标及其实现方法所进行的所有的决策”。
60年代,由于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比较简单,竞争不激烈,经济处于自然增长阶段,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不重视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但一些管理学专家已经开始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认为战略、环境、组织之间必须相互适应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即研究战略与环境的关系。将战略内容区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并提出SWOT分析法,认为战略应自上而下由高层领导构思设计推行。即研究战略的设计制定过程。把战略区分为公司级战略和经营级战略&即研究战略的实施过程。
7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剧烈动荡&对企业的长期目标的管理成为重点,因此形成了战略管理的热潮。此时的著作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与80年代的著作相比,它们更多地假设企业处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并以此为基础来考虑企业战略。但70年代的战略热中,企业尚未准确领会战略的深刻内涵,片面地注重财务方面的战略改进,而不是从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中去发掘新的战略机会。由于缺少远见卓识的气魄和运筹全局的能力,一些企业错失了许多有利的商业机遇。这个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方法更加多样,致力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学者与日俱增这个时,企业不仅仅重视计划制定!而且注重计划制定#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的管理。
进入 80年代,美国管理界掀起了“管理软化”的热潮,企业纷纷重视起企业文化,管理作风等软性因素的作用,而把战略、制度、组织等硬性因素的重要性抛在一边。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管理理论异常活跃,涌现了“经验学派”、“社会学派”、“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诸多学派, 这一时期战略管理研究者在行业竞争状况和企业竞争分析方面获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并对公司战略的执行问题有新的看法。
进入90年代,随着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次来越多,管理幅度越来越大,使
大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企业能否灵活有效地综合利用内部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该时期的主要著作涵盖了对灵活性、全球联盟与全球网络、技术#技能和学习的研究。耐尔森与温特的《经济变革的进化理论》和派尔与赛伯的《第二次工业划分》最先提出了这些观点。该时期企业战略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应变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制定和实施企业经营战略,从而使企业在险恶的环境中不迷失方向并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出现战略脱节的情况下,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5]。
3.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新趋势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节奏的日益加快,市场竞争得不断加剧,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时已经不能只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来思考和做决策,企业也不能仅仅只最求适应环境,更要创造环境,抓住未来。战略管理理论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这些最新发展的战略理论包括边缘竞争战略理论、和谐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生态理论、柔性战略理论等。
3.1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布朗(Shona L.Brown)与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 )于1998 年合作出版了《 边缘竞争》一书,提出边缘竞争战略的理论观点。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所处的环境是高速变化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组织变化的能力是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这时企业受到的战略挑战是:对变革做出必要的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可能地预测变革,并在合适的时机促进和领导变革。边缘竞争方法将综合战略方法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要使得这种战略充分显示出业绩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衡量成功的标志是生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而最终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改造企业的能力。该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构建一系列的竞争优势,力图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状态,使得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
3.2 、和谐战略管理理论
和谐管理理论紧密依赖于环境,围绕和谐主题解决上述战略难题,其中主要是指特定时间里,环境与战略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妨碍企业目标实现的问题。和谐机制由“和则”及“谐则”共同构成。“和则”用来应对人的永恒不确定性,“谐则”的着眼点在于确定性 中的效率问题。当环境趋于稳定时,即不确定性较低时,“和则”的作用相对减弱,在战略形成与实施中,主要依靠“谐则”的力量发挥作用。当环境趋于复杂多变时,又无法在事前预设、
预测出所有的因素,则需要通过“和则”的作用来消减不确定性。虽然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消减,但可以通过及时的调整体适应不确定性。因此,通过“和则”与“谐则”的交互作用进行协调,以及时应变,从而使不确定性相对降低。和谐战略是传统战略的扬弃,保证了战略的相对稳定性。
3 .3、战略生态理论
战略问题的生态实质及特性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企业竞争环境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一般自然生态系统基本的特征,即企业与战略竞争环境的相互作用。 企业生活在这个战略生态系统中,就像生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一样,企业与生物都有生命周期,企业就是一个生命体,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依赖于其自身对战略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协同进化能力。只有当企业通过自身变异或进化能适应战略生态环境的进化规律时,企业才能生存。因此,可以说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企业与战略生态环境协同进化过程,即企业的使命就是谋求与战略生态的和谐共生关系。通过全面考察战略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战略生态环境、自组织机制、核心竞争力及其扩张性、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生态系统的评价与诊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适应新现实环境的新的战略逻辑和战略视角。生态学为企业战略理论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更为开阔的视野。战略生态研究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摆脱战略“近视”,以生态思维指导企业的战略竞争行为,使企业从有限的焦点到广阔的视野,促进企业与战略生态系统之间生态共同体的构建与协同进化,对发展企业战略管理与竞争手段具有重要价值。
3.4 、柔性战略理论
任何环境的变化都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提供着机会和威胁,而且往往这些变化更多地来自竞争企业自身。如何研究环境变化的混沌性和不可预见性,事物发展的非线性,研究利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来主动利用变化,甚至制造变化来控制未来,增强战略的“预见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建立竞争优势是新一代战略研究的问题。汪应洛等[11] 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在国内最早对柔性战略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针对国内外研究者对战略柔性的提法只是更多考虑适应性的特点, 强调不仅要适应环境变化,而且要主动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他们提出所谓柔性战略,是指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并从竞争的要素角度提出柔性战略包括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组织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与企业柔性战略的框架结构,归纳出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柔性战略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动态能力与柔性战略相互作用的过程[6]。
4总结
认识战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助于决策者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企业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有助于用战略眼光将企业经营活动的视野放在全方位的未来发展和广阔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必将在强调战略管理对企业作用的基础上,强调其对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全球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也才能真正起到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7]。
参考文献
[1] 陈捷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与趋势[J],大众科技,2014,11:1.
[2] 姚小涛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 J] . 预测,2003, 6.
[3] 张学文,周浩明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24.
[4] 冯雪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0:169
[5] 王肖 李文娜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J].企业管理.2004.2.
[6] 马利华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述评[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9:40-42.
[7] 雷如桥, 陈继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沿革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 J] 商业研究, 2004, ( 12).
篇二:战略管理外文文献目录
1、战略是什么?战略本质?What is strategy? How do we do strategy
research? Discussion on various perspectives
1、 被引用次数:4036
2、Rumelt, R.P (1984). ‘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 In Schmalensee I.O. Handbook
被引用次数:2053
3、24(9): 934-948.
被引用次数:1989
4、Mintzberg, H. and J. Waters (1985). "Of strategies, deliberate and emergent." 被引用次数:1918
5、Porter, M (1981). The Contribution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6(4): 609-620被引用次数:696
6、
被引用次数:557
7、30(1): 11-24
被引用次数:557
8、Bracker, J. (1980).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
被引用次数:185
9、Mintzberg, H. (1987). "The strategy concept II: another look at why organizations need strategies." 30(1): 25-32. 被引用次数:140
10、38(4): 103-111.
被引用次数:33
11、Mintzberg, H. (1996). "Reply to Michael Goold.38(4): 96-99. (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21
12、38(4): 100-102. 被引用次数:16
其它观点
13、Mintzberg, H. (1990). "The design school: reconsidering the basic premise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被引用次数:800
14、Barry, D. and M. Elmes (1997). "Strategy Retold: Toward a Narrative View of Strategic Discourse."被引用次数:500
15、29(5): 731-735. 被引用次数:269
16、 被引用次数:148
17、41(1): 1-35. 被引用次数:77
18、Grandy, G. and A. Mills (2004). "Strategy as Simulacra? A Radical Reflexive Look at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41(7): 1153-1170. 被引用次数:41
1、 被引用次数:489
2、21(10-11): 1105-1121. 被引用次数:3560
3、Helfat, C. (1997). "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The Case 被引用次数:489
4、Helfat, C. and MyiLibrary (2007). Blackwell Pub. (下载不全) 被引用次数:306
5、Helfat, C. and M. Peteraf (2003). "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 capability lifecycl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0): 997-1010.被引用次数:772
6、Henderson, R. and I. Cockburn (1994).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63-84. 被引用次数:1415
7、King, A. and C. Tucci (2002). "Incumbent Entry into New Market Niches: The Role of Experience and Managerial 48(2): 171-186.
被引用次数:209
8、Kogut, B. and U. Zander (1992).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3(3): 383-397. 被引用次数:5446
9、Leonard-Barton, D. (1992).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5): 111-125. 被引用次数:3134
10、被引用次数:16
11、Makadok, R. (2002). "Research notes and commentaries: A rational-expectations revision of Makadok's
resource/capability synthe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11): 1051. 被引用次数:16
12、McGuinness, T. and R. Morgan (2000). "Strategy,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complex science: management rhetoric 9(4): 209-220. 被引用次数:24
13、Newbert, S. (2005). "New Firm Formation: A Dynamic Capability Perspective." 43(1): 55-77. 被引用次数:79
14、68(3):
79-91.被引用次数:11571
15、Rindova, V. and S. Kotha (2001). "Continuous" Morphing": Competing through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m, and Func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6): 1263-1280.
被引用次数:312
16、SubbaNarasimha, P. (2001). "Strategy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role of dynamic competence." 22(4-5): 201-212.被引用次数:41
17、3(3): 537-556.被引用次数:1861
18、Teece, D., G. Pisano, et al.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 509-533. 被引用次数:9411
19、Tripsas, M., G. Gavetti, et al. (2000). "Capabilities, cognition, and inertia: evidence from digital imag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0-11): 1147-1161. 被引用次数:589
20、Verona, G. and D. Ravasi (2003). "Unbundl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ntinuous product 12(3): 577-606. 被引用次数:148
21、Williamson, O. (1999). "Strategy Research: 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1087-1108. 被引用次数: 1032
22、Winter, S. (2000). "The Satisficing Principle in Capability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0-11): 981-996. 被引用次数:481
23、Winter, S. (2003).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0): 991-995. 被引用次数:1026
24、Zahra, S., H. Sapienza, et al. (2006).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43(4): 917-955. 被引用次数:265
25、13(3): 339-351. 被引用次数:1646
26、Zott, C. (2003).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ra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2): 97-125
被引用次数:409
4、 战略与组织(结构)
1、Hill, C. and R. Hoskisson (1987). "Strategy and Structure in the Multiproduct Firm."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2): 331-341. 被引用次数 320
2、Hoskisson, R., C. Hill, et al. (1993). "The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Fossil or Source of Value?" 19(2): 269-298.(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108
3、Jones, G. and C. Hill (1988).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of strategy-structure choi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2): 159-172. (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438
4、Miller, D. (1986). "Configurations of Strategy and Structure: Towards a Synthe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未下载)被引用次数:662
5、 竞争战略
1、Barney, J. (1986). "Type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Theory of Strategy: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791-800. 被引用次数:407
2、Campbell-Hunt, C. (2000).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y? A Meta-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2): 127-154. 被引用次数:175
3、Chrisman, J., C. Hofer, et al. (1988). "Toward a system for classifying business strateg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3): 413-428. 被引用次数:222
4、Conant, J., M. Mokwa, et al. (1990). "Strategic types, distinctive marketing competenci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 multiple measures-based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5): 365-383.(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508
5、Douglas, S. and D. Rhee (1989). "Examining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y Types in US and European Markets." 20(3): 437-463.被引用次数:71
6、Galbraith, C. and D. Schendel (1983).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rategy Types."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4(2):153-173. 被引用次数:384
7、Hambrick, D. (1983). "Some Test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Miles and Snow's Strategic Type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1): 5-26.被引用次数:660
8、Hill, C. (1988). "Differentiation Versus Low Cost or Differentiation and Low Cost: AContingency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3): 401-412.被引用次数:371
9、Jones, G. and J. Butler (1988). "Costs, revenue, and business-level strateg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2): 202-213. 被引用次数:94
10、Karnani, A. (1984).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an Analytical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4): 367-380. (未下载)被引用次数:93
11、Kim, E., D. Nam, et al. (2004). "Tes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Porter's Generic Strategies in the Digital Age: A Study 21(1): 19-46. 被引用次数:23
12、Kim, L. and Y. Lim (1988). "Environment, generic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in a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a taxonomic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4): 802-827.
被引用次数:267
13、Miller, A. and G. Dess (1993). "Assessing Porter's Model (1980) in terms of its generalizability, accuracy and 30(4): 553-585.被引用次数:178
14、13(1): 37-41.
被引用次数:106
15、Murray, A. (1988). "A contingency view of Porter's generic strateg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3): 390-400. 被引用次数:260
16、Shan, W. (1990).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by entrepreneurial high-technology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2): 129-139.被引用次数:306
17、Shortell, S. and E. Zajac (1990). "Perceptual and Archival Measures of Miles and Snow's Strategic Types: A 被引用次数:409
18、White, R. (1986). "Generic Business Strategies,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7(3): 217-231.被引用次数:301
19、Wright, P. (1987). "Research notes and communications: a refinement of Porter's strateg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1): 93-101.(未下载)被引用次数:134
20、Wright, P., M. Kroll, et al. (1991). "Generic Strategies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crew 2(1): 57-65.(未下载)被引用次数:58
21、Zajac, E. and S. Shortell (1989). "Changing generic strategies: Likelihood, direction,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5): 413-430. (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366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4): 817-832.
6、 多元化
1、Amit, R. and J. Livnat (1988).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risk-return trade-off."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31(1):154-166. 被引用次数:146
2、Amit, R. and J. Livnat (1989). "Efficient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Methods and Implications." 35(7): 879-897. 被引用次数:30
3、Bettis, R. (1981).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in related and uelated diversified firms." 2(4): 379-393. 被引用次数:435
4、Bettis, R. and W. Hall (1982).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ccounting determined risk, and accounting determined retur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5(2): 254-264.被引用次数:262
5、Bettis, R. and V. Mahajan (1985). "Risk/return performance of diversified firms." 31(7): 785-799. 被引用次数:200
6、Bowen, H. and M. Wiersema (2005). "Foreign-Based Competition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12): 1153-1171 被引用次数:60
7、Chang, S. (1996).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Diversification and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Entry, Exi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during 1981-89."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8): 587-611.
被引用次数:129
8、Chang, Y. and H. Thomas (1989). "The Impact of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n Risk-Return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3): 271-284. 被引用次数:118
9、Chatterjee, S. and J. Blocher (1992). "Measurement of Firm Diversification: Is It Robus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4): 874-888. 被引用次数:81
10、Chatterjee, S. and B. Wernerfelt (1991). "The link between resources and type of diversific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1): 33-48.被引用次数:724
11、Christensen, H. and C. Montgomery (1981). "Corporate economic performanc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versus market struct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327-343.(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395
12、Datta, D., N. Rajagopalan, et al. (1991).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28(5): 529-558. 被引用次数:125
13、Dubofsky, P. and P. Varadarajan (1987). "Diversification and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Addi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0(3): 597-608. 被引用次数:108
14、Gomez-Mejia, L. (1992).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diversific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5): 381-397. (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200
15、Grant, R. and A. Jammine (1988).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rigley/Rumelt strategic categor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4): 333-346. (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112
16、Guillen, M. (2000). "Business Groups in Emerging Economies: A Resource-Based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3): 362-380. 被引用次数:306
17、Hoskisson, R. (1987).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The contingency of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0(4): 625-644. 被引用次数:169
18、Hoskisson, R., M. Hitt, et al. (1993). "Construct Validity of an Objective (Entropy) Categorical Measure of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215-215. 被引用次数:328
19、Kerr, J. (1985).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and managerial rewards: An empirical stud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8(1): 155-79. 被引用次数:167
20、Lamont, B. and C. Anderson (1985). "Mode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8(4): 926-934. 被引用次数:69
21、Lane, P., A. Cannella Jr, et al. (1998). "Agency Problems as Antecedents to Uelated Mergers and Diversification: Amihud and Lev Reconsidered."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6): 555-578.
被引用次数:172
22、Lang, L. and R. Stulz (1994).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102(6): 1248-1280.被引用次数:1500
23、Michel, J. and D. Hambrick (1992). "Diversification posture and top management team characterist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1): 9-37.被引用次数:468
24、Montgomery, C. (1982). "The Measurement of Firm Diversification: Some New Empirical Evid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5(2): 299-307. 被引用次数:272
25、Montgomery, C. (1985). "Product-market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pow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26、Montgomery, C. and H. Singh (1984).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systematic risk."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2): 181-191.被引用次数:110
27、Palepu, K. (1985).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profit performance and the entropy meas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6(3): 239-255. (未下载) 被引用次数:535 Journal 28(4): 789-798. 被引用次数:217
篇三: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1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献综述概览了现代社会国内外关于战略管理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重点提到了核心能力理论、产品—市场理论、相关多元化理论
关键词:战略 管理理论核心能力 产品—市场多元化
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主导,为求得生存发展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策划和谋略,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形成了众多流派。当代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y.Mintzberg)将其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成了十个流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一、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
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还有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
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包括:① 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② 钻石模型理论。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的综合分析理论。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③ 平衡计分卡理论。该理论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④ 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概念。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从企业社会关系维度考虑企业战略的理论主要有博弈论、超强竞争理论、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有机战略论、企业家战略理论等。另外,核心能力理论也在此阶段诞生。
二、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
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企业多元化、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理论、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人本导向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受到高度的重视。 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汉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孙东生、王凤霞(2003)从组织的主观愿望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邹昭晞(2006)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
三、对上述理论及资料的综合评述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从科学实践的观点看,战略制定需要科学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而战略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又是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最终理由。以一个片面的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战略制定,是注定要失败的;完善战略管理理论是制定有效战略的一个基本条件。从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看,都是基于对企业内外部因素及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从企业内部情况看,其基本结构包括资源维度、人维度、组织结构维度、精神维度、活动维度等五个维度。目前从这五个维度出发形成战略的理论都已基本具备。从企业外部环境看,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历史文化、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国际关系、产业竞争状况、历史机遇和其它不确定性因素等。这些因素在国家、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战略管理的实质看,战略管理就是使企业内部要素(维度)、企业环境因素和企业社会关系呈现出协调性、一致性和整合性的过程。如何从整体上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可能是战略管理研究一个重大任务。
此外,在理论研究中,仅做静态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发展。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社会关系,都是随时间地推移而变化发展的,若能发现这种变化的发展规律,对理解战略和战略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目前国内在企业战略理论上基
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不能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的理论,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的未来趋势,应当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充分考虑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在重视战略理论对实践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核心能力理论、产品—市场理论、相关多元化理论是论文借以立论的重要理论依据。核心能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具有有重要意义。一是该理论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二是指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三是指出了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产品—市场理论产品—市场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或服务范围内充分利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来求得发展。该理论属于战略活动领域分析范畴,主要是对企业各种活动成功的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需求的分析。二是供给分析,即企业面对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地位的评价。另外,利用“矩阵”的分析工具对企业总体活动的经济性和金融价值也可以进行评价。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分析,可采用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成绩矩阵内的战略活动研究。目的是使战略活动的行业处境得到改善,使之从矩阵中的目前位置转移到另一个被认为有利的位置上,或是改变行业,使之占据尚未开发的领域。二是安索夫增长战略。有四个方面要素:活动领域。包括产品、市场、技术等。增长矢量。主要指企业的发展方向。竞争优势。指企业拥有选择竞争有利地位的机会。协同作用。指企业新的活动领域可能对原有活动领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安索夫认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有四项要素(即现有产品、新产品、现有市场、新市场)、四种组合。
三是相关多元化理论。企业多元化经营属于企业边界理论研究的课题。多样化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范围经济。二是总体发展能力与财务协同作用。三是节省交易成本。四是多样化经营管理者原因。相关的多元化战略是指进入与公司现行业务在价值链上拥有战略协同关系的新业务领域。相关多元化的战略协同主要包括:市场相关协同、操作或技术协同和管理协同三个方面。 进入21世纪以来,动荡的经营环境动摇了企业对战略规划的信仰。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急剧增加,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传统的战略理论对此又无能为力,反叛传统战略理论的呼声便日益高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环境不确定性、未来不可预测性、系统复杂性和发展非均衡性为基础的“后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应运而生。
“后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其实并不是一个体系化的理论,尚处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之中,很不完善。之所以称为“后现代”,是因为在哲学和社会学中,“后现代”意味着对理性、必然性、确定性的反叛和解构,后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所强调的,正是不确定性、随机性、直觉性、偶然性、试错性、应急性、学习性、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等特征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美) 迈克尔 A. 希特(Michael A. Hitt),(美) R. 杜安·爱尔兰(R. Duane Ireland),(美) 罗伯特 E. 霍斯基森(Robert E. Hoskisson)著 吕巍等译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战略管理/吴照云, 舒辉, 胡大立 ... [等] 编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 战略管理/(美)H.伊戈尔·安索夫著 邵冲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竞争战略/(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著 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 汪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1:11-65
6. 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32-56
正在阅读:
企业战略管理参考文献02-19
心理健康题06-11
句子成分和句子的主干01-30
2018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动员大会主持稿04-20
2017-2018学年度外研版必修5Module 2 单元试题07-04
水采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06-25
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概要11-24
2012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解读03-29
工程概预算 练习题01-20
祝福短信02-24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战略管理
- 参考文献
-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