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动力机制探讨

更新时间:2024-06-24 19: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动力机制探讨

【摘 要】 英语教学的首要问题是从大学新生抓起,针对转型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作好英语学习的初期激励和教学准备。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动力机制,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因素,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心理 动力机制

随着国家对外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和学生感到非常大的压力。如何改革英语教学,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兴趣,真正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公共英语教学的关键。英语教学的首要问题是从大学新生抓起,针对转型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作好英语学习的初期激励和教学准备。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学习目标缺失,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时代的学习已经是两种模式了,很多学生因为失去了中学时代的学校、教师、家长的几重监督和升学高考的压力,迷失了目标,从而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动力;二是外界诱惑因素增加致使学习动机下降,大学入学后,学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生活上也有许多不良的榜样和刺激,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本身变得越来越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动机明显下降;三是学习方法不当,有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是典型的三好生,但一到了大学,成绩下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不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不善于掌握学习技巧且时间分配不合理,因此,即使是成天用功,成绩也不见提高。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以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为前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使大学英语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英语教学水平,而过级率应该只是学习质量提高的一种衡量手段和指标。 一、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动力机制分析

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主要有拉力因素、压力因素和推力因素。这三种因素及其关系构成了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的动力机制。

拉力因素是指学习的外在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对学习起引诱作用。英语学习水平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中得到了一定反映,与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紧密挂钩,社会上大学毕业生招聘时对四、六级证书以及英语水平的重视,都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拉力因素。 压力因素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有关(考试竞争和升学),对学习起强制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检验指标是全国英语三、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因此这种考试的压力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之一。

推力因素与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有关,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在有意义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起作用。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是一

味强调拉力和压力,如强调英语学习与毕业后的就业、毕业资格的获得等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最根本的推力因素。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在三种动力机制的因素里,推力因素其实就是一种内部动机。而压力和拉力其实是一种外部动机。外部动机需要通过内部动机起作用,也就是我们说的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起作用。

对于一个外语教师来说,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采取与之相关的策略。Brown(1981)把动机归纳为以下三点:(1)整体性动机,指对外语学习的一般态度;(2)情景动机,如在自然情况下学习者不同于课堂学习者的动机;(3)任务动机,指对具体任务的动机。Gardener和Lambert是最有影响的动机研究专家。他们把学习动机归纳为两大类,即“归附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这一著名的外语学习动机类型一直被视为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按照他们的定义,归附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真正的兴趣或有特殊的兴趣,希望能更好地同目的语社团的人进行交际;期望参与或融入目的语社团的社会生活,甚至成为这个社团的成员。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考试获得某一职位以此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或为目的语国家的新信息如阅读科技文献等。 从外语学习动机类型看,目前,高等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工具型动机水平上,80%的学生纯粹是一种“证书动机”。 二、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的敬业精神、对教学的热爱及其本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1968年进行的“期望者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此后,布罗菲等人又作了一个实验,把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成功的个人期望与学生学业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克雷纳等于1978年对4300名儿童进行了4年的纵向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期望明显地引起了学生成绩的变化,其程度比学生成绩影响教师态度的程度大得多。

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预测学生的行为,这对教育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教师根据对不同学生所观察获得不同的信息,就形成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期望,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不同学生的行为。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一旦为学生所认识、所理解,就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在日常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可能有这种体会,学生对自己喜欢程度不同,对自己所教学科努力学习的程度也不同;在学生中也经常听到类似于“某科老师喜欢我、某科老师讨厌我”的议论,在这些学生身上可能出现偏科的现象。

(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需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因素也构成了学生学习动力机制中的压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家庭对其的要求和态度有很大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曾调查研究一组打算上大学的男孩和另一组不打算上大学的男孩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及其与父母态度的相关。两组男孩均有足够上大学的智能水平,且有读完大学的希望,两者家庭社会地位相等,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结果表明,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相当大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态度和信仰。

学校的知识教育、教师本身的模范作用、学校及班集体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育技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态度等,都极大影响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需要是必需的。

其次,如果外界的学习要求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一致或接近时,如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而大学期间要求学生过级考试的要求就是与这种内在的学习需要相一致的,因而产生了积极的情绪,表现为对学习非常有兴趣。若两者相反或者无关,则厌学情绪产生。现在有不少学生由于中学时已经对英语产生了一种畏难的情绪,而且主要是应试的目的,因此到了大学对英语本身没有兴趣,转而喜欢其它的科目,而过级的要求又与学生这种兴趣爱好相违背,导致厌恶英语,常常导致恶性循环,即越讨厌学习英语,成绩越差,因此而受到更多的负面强化,如教师的批评、父母的斥责甚至影响升级等,就越厌恶英语,更谈不上对于英语的兴趣了。

(三)学生的自我归因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行为原因的过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B. Weiner)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控制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控制源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如果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产生自豪感,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产生羞愧感,若归因于外部因素则生气。稳定性维度,如归因于稳定因素,则期待下一次成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根据是否可控,可望能否改变成败格局。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如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感到满意,并期待通过自己的控制而获得下一次成功,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学生无法预期下一次成功,因而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产生内疚,下一次成败取决于下一阶段的行动。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感到绝望,自甘下一次失败。一个总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的、内部稳定的因素,则形成一种习得无助的自我感觉。所以在指导学生时,对于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而对于能力低而付出努力的人以高的评价,对于能力高的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予最低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形成良好的学习内推力。 (四)学生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最有现实的挑战性。与

学习任务本身的难易,评分的标准都有关,如果学生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肯定不及格时,学习动力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需要教师适当掌握评分标准,要让学生感到,取得好的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易取得的,是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能处于最佳水平。 三、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措施与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如果老师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老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复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学科的消极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投入程度和授课的情感状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循序渐进,教会学生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

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很快能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困难的方法各不相同。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学生分为两种类型:学习目标定向和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是把学习当成是掌握知识,获得某种能力的途径;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则是把学习当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评价或避免否定评价的手段。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更有努力解决困难的思想准备,他们一般会勇于挑战,遇难而上,这样的学生更有学习的能力,更会主动去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成就目标定向型的学生往往偏向于选择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回避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这种学生学习毅力较差,遇到困难容易失去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并且对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有变化的,应该是循循善诱,多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困难是个很大的概念,如果把它一个一个分解开来,个个击破,要容易得多了。树立“困难是很普遍、很正常”的观念后,学生就会学会如何去面对困难,无论在学习还是其他方面,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是最好的,即使是教师出手解决问题,也应该是诱导的方式,学生动脑筋为主,教师处于辅助的位置,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处理困难的方法,学会方法才能够使学生受益,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不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三)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实践条件,让学生能从情境中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例如在教授课

文MISS EVANS这一课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影TITANIC的主题曲The heart will go on and on,让学生沉静在美丽的歌曲旋律,回忆起二十年代初发生的那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完之后,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在哪个片子里面出现?是否还记得最后那部分?是否记得杰克为了罗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并请问同学在船沉之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在大家都在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想尽一切办法时,你会把生命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吗?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很有兴趣地讨论着,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快速浏览这篇文章。由于这样的开堂方式,整个课堂的气氛是非常活跃的,大家都在积极的思维,所谓的将乐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结果时好时坏,因此或得意扬扬、喜上眉梢,或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这种心态是很不好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面对结果的心态。其实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种因素一起考虑。我国青年学者隋光远提出的“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就不错,很有实用性。它是一个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首先他强调“努力”的因素,他认为成功与失败都是与努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失败的话,他则一般会把原因归于自身不努力的结果,如果更努力的话,就不会失败,就会有更好的结果。他认为如果这样理解失败,则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其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另外他认为还有现实因素存在,每个人所处的现实情况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本身的智力基础、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所处的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气氛、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对于竞争的逃避或者不能面对别人比自己强的态度。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中自有强中手,怎么可能事事都能如意,事事都是自己最好,但是正因为有了比你更好的,你才可以从中找出与别人的距离,改变自己一些不好的学习方法或者不好的心态,你才能进步,才能追赶上他,才能完美自己,其实失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是成功之母。本来社会就是竞争的社会,及早地去适应这个机制,也是不错的,所以在学校教学中,把竞争与学习有效地结合进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学习动力机制研究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教材的选用原则

教材的选用应注重趣味性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注重基础学力的补救。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不应局限于现在的固定模式,课文+练习,枯燥使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而且各种学生学习水平不一样,教材应该采用“程序化教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自主选择,查漏补缺,而不是统一的满堂灌的方式。

程序化教材是根据强化理论而推出的一种教材编写模式,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的顺序和小步子来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程序教学以精心设计的顺序呈现主题,要求学习者通过填空、选择答案或解决问题,对问题或表述作出反应,在每个反应之后出现及时反馈,学生能以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现在普遍的说教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其中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并不是说把教学的内容放在电脑上,通过声音、文字等放出来就是好的多媒体教学,更应注重多媒体制作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如在设计中采用一些要学生回答的问题,相应的出现不同的多媒体界面,如果答错了,出现问题的解释,答对了则出现鼓励的话语,增加趣味性。 (三)学习结果评价的多样化

不局限于期末的考试,在平时可以有许多趣味性的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对于自己在练习中的成败作恰当的归因,定出下一步需要强化的知识点。加强英语的听说练习,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也增加英语的实用价值。

综而言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首先要抓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压力和拉力因素转化为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力因素,使学生为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心理上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晓娟.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5).46-47.

[2] 金丽.浅谈儿童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2003(1).23-24. [3] 高勤力.论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 (2).114-116. [4] 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8-155.

[5] Brown H..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NJ:English wood Cliffs[M].1980. [6] Deci E.L. & R. Ryan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1985.

[7] Gardner 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程序化教材是根据强化理论而推出的一种教材编写模式,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的顺序和小步子来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程序教学以精心设计的顺序呈现主题,要求学习者通过填空、选择答案或解决问题,对问题或表述作出反应,在每个反应之后出现及时反馈,学生能以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现在普遍的说教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其中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并不是说把教学的内容放在电脑上,通过声音、文字等放出来就是好的多媒体教学,更应注重多媒体制作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如在设计中采用一些要学生回答的问题,相应的出现不同的多媒体界面,如果答错了,出现问题的解释,答对了则出现鼓励的话语,增加趣味性。 (三)学习结果评价的多样化

不局限于期末的考试,在平时可以有许多趣味性的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对于自己在练习中的成败作恰当的归因,定出下一步需要强化的知识点。加强英语的听说练习,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也增加英语的实用价值。

综而言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首先要抓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压力和拉力因素转化为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力因素,使学生为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心理上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晓娟.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5).46-47.

[2] 金丽.浅谈儿童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2003(1).23-24. [3] 高勤力.论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 (2).114-116. [4] 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8-155.

[5] Brown H..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NJ:English wood Cliffs[M].1980. [6] Deci E.L. & R. Ryan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1985.

[7] Gardner 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