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全册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7-01 03: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来源: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组 教学主题:我们的课余生活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等词语。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12个生字,自由练 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认清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活动二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1、ppt课件出示““坪坝、穿戴、打扮、词。 欢唱”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评价目标一)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初读课文 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 主要内容。 活动一 找出描写顺序并指导朗读:(1)要突出各民族孩子的团结友爱;(2)突出环节三 名族小学的美好情景。 朗读感悟 活动二 理清脉络 1、通读这篇课文,体会描写窗外的安 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表达效果。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民族小学的的? (完成目标二)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江潮的变化过程简要概述文章的写作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能体会出都成了好朋友的意思。 1、读出大潮的声势非凡。 2、理清文章的顺序。 (评价目标二)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诵读课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活动一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温故知新 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我们的民族小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导入新课 学。 活动二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孩子们在民族小学的一天的?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初步各民族孩子的团结友爱的。 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有的??有的??还有的”等词语的内涵。 2、准确把握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环节二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抓住重点 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奇观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三 借助同桌互背、小组互背、男女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民族小学领悟写法 的? 积累运用 2、模仿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一场雨景。 附: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美丽 团结 上课时:安静 欢乐 祥和

下课时:热闹

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段落,进一步感受孩子们的欢乐。 (评价目标一)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练习按照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对于民族小学的特殊之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小动物们的到来感到很新奇,在课堂上大家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样一所民族小学是十分令人怀念的,在那里读书也是十分幸福的。

在读书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情感基调,课文读得有感情,学生好像身临其境一样。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

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学校的美丽和团结既是作者所要赞美的内容,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

2金色的草地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 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

目标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3个生字的字音,。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会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来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13个生字,自由练读准13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检查预习 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形。 导入新课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完成目(评价目标一) 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课文各段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完成目标二) 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顺序,整体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把握文章大意。 内容。 (评价目标二、三) (完成目标三) 活动一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环节二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初步感自主学习 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受金色的草地。 精读感悟 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 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 的理解和感悟。 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盛开、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假装”等词语的内涵。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2、准确把握情感,感受大自然的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神奇。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 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活动一 环节三 1、为什么说草地是会变色的金色的草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总结提升 地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拓展延伸 2、阅读抄到的资料,了解与课文内容情。 相关的背景资料。 附: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 使劲、绒毛、假装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诵读课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时间、地点、人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温故知新 物。 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导入新课 活动二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草地会变色的?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环节二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抓住重点 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奇观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三 借助同桌互背、小组互背、男女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草地的? 领悟写法 2、模仿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一写。 积累运用 附: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体会草地的“神奇”。 3、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一本正经”等词语的内涵。 4、准确把握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 (评价目标二) 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段落,进一步感受草地的可爱。 (评价目标一)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练习按照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我 们

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教材分析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1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等词语。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11个生字,自由练 读准11个生字的字音,认清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环节一 活动二 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峰顶、似乎、忽然、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检查预习 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词。 勇气”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评价目标一)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环节二 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活动一 整体把握 1、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 现出了我和老爷爷的勇气?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我和老爷爷的? (完成目标二)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作者的经过,简要概述文章大意。 1、能体会出“白发苍苍的意思,理清文章的顺序。 (评价目标二)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我和老爷爷的勇气。

3、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运用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进行场景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活动一

温故知新 作者爬天都峰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导入新课 样?

活动一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第一次看天都峰时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2、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教师提示、同桌互助的方式背诵。

(完成目标一、二)

环节二

活动二

抓住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第一次看到天

精读感悟

都峰时的感受的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通过自由背诵、小组互助的方式背诵。

(完成目标一、二)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我的心情的

领悟写法

2、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完成一处场

积累运用

景描写。(完成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和背诵,感受爷爷的勇气。

(评价目标一、二)

通过讨论交流和背诵,感受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 (评价目标一、二)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进行场景描写。 (评价目标三)

互相鼓励 互相学习

4* 槐乡的孩子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 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

目标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字音。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槐乡的孩子劳作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会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孩子们劳作的画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读准5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评价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5个生字,自由练读,检查预习 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导入新课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完成目标二)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 内容。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自主学习 精读感悟

环节三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活动一

1、作者从哪些方面生动地描写槐乡的孩子? 2、引导学生描述想象中的劳作的画面。 (完成目标三)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感受孩子们的勤劳。

(评价目标二)

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准确把握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学习作者从颜色和形态描写事物的方法。

2、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劳作景象,体会作者赞美槐乡孩子的心境。

(评价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槐乡的孩子

早晨 一天的劳作 睡梦的香甜

语文园地一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2.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没有分开安排,理解课文所描写的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特点,读中感悟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感叹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教学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结合课文教学,交流各自的课余生活。 目标

1、通过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说清楚要介绍的景物的特点。 2、通过指读习作形式,能明白习作要求,安排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评价任务

1、景物的特点说清楚,要给人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具体。 2、要写出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美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

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

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学

唤起对某一景物的表象。

习有关孩子和丰富的课余生活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一

1、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精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2、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

学生和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

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作出点评。

3、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

(评价目标一)

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

4、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二 交流互动

积累素材

环节三 明确要求 完成习作 环节三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活动一 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课余生活,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作中指导,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拨。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作后指导,选几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完成目标二) 指名学生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评价目标二) 指导学生发现习作中的问题。 (评价目标二) 3、选有代表性的三篇习作,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评价目标二)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2、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日积月累”,并背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并了解有趣的语文知识。 评价任务

1、回顾总结本单元的读书方法,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日积月累”。 3、积累有趣的语文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回顾课文 总结方法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 回顾本单元学到的读书方法,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明确学习重点。 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评价目标一) 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完成目标一) 学生能找出回文联的特点,通过自读和背诵,感受语言节奏美。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一 1、自读,扫除读音障碍。 环节二 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 日积月累 3、通过教师提示、同桌互助的方式背诵。

4、你还积累了哪些有趣的对联?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1、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 通过朗读和积累感受汉语的环节三 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趣味。 趣味语文 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评价目标三) 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完成目标三)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掌握本单元生字和个词语。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灰雀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文章故事情节简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但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却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的内涵.首先文章篇幅较长,难读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当中的生字,数量虽然不多,字形也不是难点,但由于这几个生字都是平时不常见的,极易读错,部分词语意思较抽象,所以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再次列宁的循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在生字教学读通、读懂课文等环节要适当多花时间,巧妙处理.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学习古诗能力,教学本首诗时可以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认读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评价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列宁资料并配生字词,自 读准生字的字音。 导入新课 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评价目标一) 检查预习 流等方式,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ppt出示灰雀个角度的图片,小组合再读古诗 作,全班交流,说说列宁和灰雀之间的理解大意 感情。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三 找出含指导学生结合有列宁关爱小男朗读感悟 孩和灰雀的句子,体会关爱的生活实际体会哲理 体会道理。 (完成目标二) 学生能抓住要点,整体把握大意。 (评价目标二) 帮助学生理解列宁和灰雀及小男孩之间的关系。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四 通读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互读等 熟读成(评价目标一) 方式朗读课文。 诵 (完成目标一) 附:板书设计 灰雀

白桦树 婉转 自言自语 面包渣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3.学情分析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6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郊、散步、胸脯、或者”等几个个生字。

2、理解课文的意思,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体会诗句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课文,自由练读,同桌互 读准生字的字音。 环节一 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读准(评价目标一) 整体感知 字音。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二 再读古诗 理解大意 环节三 朗读感悟 体会哲理 活动一 学生能抓住要点,整体把握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课文大意。 大意。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联系学过的课文,体会列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道的高尚。 理。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四 通读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互读等 熟读成方式熟读课文 诵 (完成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灰雀 两只灰雀 列宁 小男孩

6、小摄影师

(评价目标三)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教材分析

《小摄影师》讲的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工作繁忙,不接见任何记者,却特许一个少先队员进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反映了老一辈革命者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

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写高尔基同意阻拦在门外的小男孩进来为自己照相,当一切准备停当时小孩却发现忘了带胶卷,伤心地跑了。故事的结果,作者没有交代,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通过查找工具书来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爬山虎的脚怎样爬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二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检查预习 1、ppt课件出示“突然、立刻、人行词。 道”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评价目标一)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环节二 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完成目标二) 整体把握 活动一 1、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写出小男孩聪明的特点?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小男孩的? (完成目标二)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简要概述文章大意。 (评价目标二) 1、能体会出“摆弄”的意思,了解小男孩跑走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顺序。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14个生字,自由练 读准14个生字的字音,认清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环节一 活动一 温故知新 作者写了小男孩的哪些特点? 导入新课 活动一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小男孩结识列宁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2、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教师提示、同桌互助的方式背诵。 环节二 (完成目标一、二) 抓住重点 活动二 精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列宁对待小男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通过自由诵、小组互助的方式读诵。 (完成目标一、二)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和背诵,学习小男孩爱动脑筋的方法。 (评价目标一、二) 通过讨论交流和背诵,感受作者运用动词的准确。 (评价目标一、二)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 领悟写法 2、引导学生找出体现作者细心观察、 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 (完成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评价目标二) 喜欢:小摄影师 高尔基 关爱少年一代

7、奇怪的大石头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教材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是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矢志不渝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本文脉络清晰,首先介绍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接着讲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然后讲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讲回家乡进一步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在写法上,本文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通过查找工具书来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蟋蟀怎样建筑住宅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二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检查预习 1、ppt课件出示“奇怪、著名、地质词。 学家”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评价目标一)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环节二 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完成目标二) 整体把握 活动一 1、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写出石头的奇怪?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大量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大石头的? (完成目标二)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石头的奇怪的,简要概述文章大意。 (评价目标二) 1、能体会出“著名”的意思,了解“石头奇怪”的原因。 2、体会作者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5个生字,自由练读, 读准5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习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石头奇怪的地方,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活动一 环节一 作者写了石头的的哪些特点?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活动一 1、自读课文,找出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块奇怪的大石头?”的原因。教师口 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1、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关语句,通过自读和交流,体会环节二 力读得精彩一些。” 拟人写法的特点。 抓住重点 2、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2、通过讨论交流和背诵,感受作精读感悟 的理解和感悟。 者运用动词的准确。 3、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 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评价目标一、二)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完成目标一、二) 活动一 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环节三 1、作者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 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领悟写法 2、作者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良好的观察习惯。 达的。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孤零零 几百年的历史 体积大

8* 我不能失信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 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理解为: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本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词语的意思。

目标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生字的字音,。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生字,自由练读,同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检查预习

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评价目标一)

导入新课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

(评价目标二)

内容。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

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

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了解魏

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

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环节三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

自主学习

的理解和感悟。

精读感悟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 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对朗读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的指导,准确把握情感,引导学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解。 推理的。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评价目标三) 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完成目标三)

活动一 1、宋庆龄为什么不和爸爸去别人家做环节三 体会不能失信,言行一致的重要客? 总结提升 性 2、有了这个想法后,宋庆龄做了些什拓展延伸 (评价目标三) 么? (完成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小珍 失信 守信

语文园地二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听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

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本次口语交际可以按照教材提示的步骤安排交际活动,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

故事,交流读后感想。目标

1、通过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说清楚三幅图中的内容。 2、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评价任务

1、图片中的内容说清楚,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2、与他人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启发学生回顾观察的方法,唤起

启发谈话

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观察的兴趣。

导入新课

到的收获。查一查名人的资料 活动二

1、独立找资料

3、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

环节二

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交流互 学生和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

3、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

动 作出点评。

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

积累素(评价目标一)

4、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

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启发学生说一说,名人的故事还带

环节三 给你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和总结方法 2、要想观察细致,有什么好习惯和好习惯。

方法?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教材分析

本组习作的内容和要求与刚刚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习作能力,教学本次习作时要结合课文教学,事先布置学生记

录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 目标

1、通过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说清楚要观察的事物的特点。 2、通过指读习作形式,能明白习作要求,安排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评价任务

1、事物的特点说清楚,要给人有趣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具体。 2、要写出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是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

启发谈话

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唤起习作的兴趣。

导入新课

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 活动一

1、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精心回忆一下,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2、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

环节二

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

交流互 学生和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

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动 作出点评。

3、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

积累素(评价目标一)

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

4、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1、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打

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明确习作要

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求。

环节三 2、教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稍作

(评价目标二)

明确要求 指点。

完成习作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作中指导,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随 指导学生发现习作中的问题。 机点拨。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三 作后指导,选几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选有代表性的三篇习作,再次明总结提升 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分头修改自己确习作要求。 拓展延伸 的习作。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9、古诗两首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教材分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3.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学习古诗能力,教学本首诗时可以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认读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评价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古诗《夜书所见》,自由 读准古诗的字音。 导入新课 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评价目标一) 检查预习 等方式,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二 再读古诗 理解大意 环节三 朗读感悟 体会哲理 活动一 学生能抓住要点,整体把握ppt出示江边秋天各个角度的图片,小古诗大意。 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古诗的大意。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找出含有哲理的诗句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道理。 (完成目标二) 联系学过的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四 在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理通读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互背等 熟读成解背诵。 方式背诵古诗。 诵 (评价目标一) (完成目标一) 附: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送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一个“忆”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后两句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学习古诗能力,教学本首诗时可以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认读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3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莫、腊、浑疑”等4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3、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评价任务

3、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4、体会诗句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读准古诗的字音。 环节一 弟》,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评价目标一) 整体感知 全班交流等方式,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二 再读古诗 理解大意 环节三 朗读感悟 体会哲理 活动一 学生能抓住要点,整体把握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古诗的古诗大意。 大意。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找出含有哲理的诗句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道理。 (完成目标二) 联系学过的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四 在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理通读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互背等 熟读成解背诵。 方式背诵古诗。 诵 (评价目标三) (完成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0 风 筝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 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3.学情分析 教学时,要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目标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12个生字,自由练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检查预习 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形。 导入新课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完成目(评价目标一) 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

(评价目标二)

内容。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

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

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理解继

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

续寻找我们的幸福。

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环节三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

自主学习

的理解和感悟。

精读感悟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

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对朗读

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的指导,准确把握情感,引导学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

生在阅读中理解幸福的含义。

解。

(评价目标三)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完成目标三) 活动一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分角色记

环节三 通过表演和交流,深刻理解“幸

背相关情节和台词。

表演童话 福”的含义。

2、选小组进行表演。

升华感情 (评价目标三)

3、你认为什么是幸福? (完成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风筝

11、秋天的雨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3.学情分析 教学时,应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指导朗读时,先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分别研读每次对话,在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把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目标

1、通过自由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12个生字,自由练 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 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活动二 环节一 1、ppt课件出示“清凉、留意、扇子、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导入新课 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词。认清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检查预习 气味、香甜、粮食、加热、油亮亮、杨笔画。 树、丰收”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评价目标一)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完成目标一)

环节二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环节二 朗读感悟 理清脉络 活动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通读这篇课文,文中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谁与谁的对话?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对话的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评价目标二) 理清文章的顺序。

课 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诵读课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活动一 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复述故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导入新课 事。 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对话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环节二 活动二 抓住对话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感受情谊 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初步感受鸟儿与大树的真挚情谊。 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结尾两个“看”的内涵。 5、准确把握情感,体会秋天的雨。 (评价目标一) 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完成目标一) 环节三 感受意境 活动三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白童话蕴含的道理。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你还有什么话要对秋天说? 愿意和同学交流读书的感受。 (评价目标二) 完成课后的“小练笔”,进一步升华情感。 附: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 欢乐的歌 一把钥匙 香香甜甜

告知冬天 丰收的歌

12* 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 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3.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是很感兴趣的,教学时,要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了解故事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目标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生字的字音,。

2、通过老师范读、自由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3、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和同学合作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本文生字,自由练读,同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检查预习 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评价目标一) 导入新课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评价目标二) 内容。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环节三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自主学习 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理解“秋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精读感悟 的声音”带来了什么。 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 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对朗读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的指导,准确把握情感,引导学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生在阅读中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解。 动。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评价目标二) 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环节三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续编通过续编和交流,深刻理解“幸续编童话 故事。 福”的含义。 明白道理 2、选小组讲故事。 (评价目标三) (完成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5)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2.教材分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教学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结合课文教学事先布置学生讲童话和演童话。 目标

1、通过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说清楚童话的特点。

2、通过指读习作形式,能明白习作要求,安排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评价任务

1、童话的特点说清楚,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具体。 2、要写出有趣的童话,蕴含一定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一

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活动一

4、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精心回忆一下,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5、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3、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

4、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秋的兴趣。

环节二 交流互动

积累素材

学生和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作出点评。

(评价目标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wy.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