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猪

更新时间:2023-09-11 2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八章 现代规模养猪技术

张掖市现阶段推广的瘦肉型猪种主要有新美系杜洛克、丹系长白、英系大约克夏,并用以上三个品种进行三元杂交,生产瘦肉型三元杂优猪。三元杂优猪具有瘦肉多、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等优点。近几年以来,张掖市的种猪繁育企业又引进具有双肌臀、瘦肉率高、无应激的皮特兰猪进行导入杂交,进一步提高猪的肉用性能和肉质以及养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

第一节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势: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开阔、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最大坡度不超过25%,渗水性好,地下水位低,在2米以下,排水良好,土质坚实,冬暖夏冷。低洼潮湿之地不宜建场。

2、地理位置:场址应是交通较为便利,僻静的地方,但不宜靠近公路、工矿区和居民住宅区,以利防疫,避免污染。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猪场的适宜朝向以南偏东15。为宜。

3、水源:专业化养猪场应水源充足,水质符合人用水标准,无污染

4、面积:建场土地面积没有统一标准。有的猪场配套水产养殖和

1

开展种植业生产,实际要按占地情况确定。 二、猪场布局

1、场区布局:根据采光、风向变化的特点,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应建在上风头,粪便处理、病猪处理应安排在下风位置,或建在风向平行线的猪场两侧,以保证人畜卫生安全。

道路应设净道、污道,互相分开,互不交叉、便于转猪、运料、运肥。

2、场区与建筑物布局:在猪合东西和南北8米范围内,应避过3米高的物体。一般要求在夏季少接受太阳辐射,舍内通风量大而均匀,冬季应多接受光照,减少冷风渗透量。猪舍之间的距离一般要求为猪舍墙体高的3.4倍。若从夏季主导风向考虑,使其与猪舍长轴有30°-60°夹角,则能使猪舍后面的蜗风区减少,即可减少间距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3.猪舍平面布局:在受场地限制的条件下,猪舍最好采用双列式布局,朝向以南北排列为主,育肥猪也可采用同样的形式。自繁自养的场户,繁殖舍与育肥舍应单独布局。为了便于取暖,繁殖舍与仔猪培育舍可以建在同一栋猪舍。

4.综合布局:在猪场布局中,应紧密结合种植业、养殖业,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展生态养猪,保护环境,实现良性生态循环、获取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猪舍建筑

1、猪舍建筑形式猪舍类型繁多,适宜北方地区的猪舍建筑主要有

2

下列五种:

(1)半坡开放式猪舍。这类猪舍跨度较小,屋顶材料尺寸小,施工简便,舍内光照,通风较好,造价低。目前大多数养猪专业户、规模经营户及小型养猪场采用此种类型。

(2)等坡半开放式。猪舍跨度较大,猪栏双列排列,结构紧凑,采光较好、利用率高,便于管理,但建材严格,造价较高。适合于土地紧缺、规模在100头猪以上的专业户和中小型猪场。

(3)种养结合式。这种结构式在猪舍一侧周围没有基础墙,种菜一侧用竹栏围起,中间挂有无纺布隔帘。棚顶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多为南北走向,光照时间长,棚内照度强,保温性好,土地利用面积大,用材省,施工简便,拆转、维修及棚内作业方便,造价低,收益高。适于地多、灌溉件便利的规模经营场户。

(4)全封闭式。猪舍双列排列,跨度7.30米,施工严格、质量较好,管理方便,占地少,

价较高。适于土地少、规模较大的养猪场户。

四、猪舍建筑的基本要求

猪舍的基本结构包括屋顶、顶棚、墙、地、面、基础、门窗等。猪舍小气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舍的结构,尤其是外围护结构。

1、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猪舍的总荷载、地基的承载力、土层的冻胀程度及下水情况而定。河西地区应将基础埋置在土层最大冻结深度以下。基础受潮是引起墙壁潮湿及舍内湿度大的原因之一,

3

故应注意基础防潮、防水。

2、墙:墙是猪舍的主要结构,总的要求必须坚固、耐久、抗震、防潮、抗冻,结构简单,便于清扫、消毒,保温性能与隔热性能良好。据测定,冬季通过墙散失的热量占猪舍总失热量的35%一40%。常见的猪舍墙有砖墙、石墙和土墙。草泥或土坯墙造价低,保温性好,但易于冲塌或损坏;石墙坚固耐用,导热性强,热容量低,保温性差;砖墙具有坚固耐用防潮,导热系数低,保温性好,适用于建筑永久性猪舍。

3、屋顶:屋顶是猪舍上部的外围结构。要求结构简单、轻便,坚固耐用,利于防水、防火,保温隔热性能好。草泥、炉渣、瓦混合屋顶,可防暑防寒,保温性好,适用于河西大部分地区的猪舍建筑。 4、地面:猪舍的热量有12%-1 7%是从地面散失的。猪舍地面要求保温、坚实、不透水、耐腐蚀、不反潮,防滑,易于清扫消毒。 猪舍地面多用混凝土构成,坡度3°-5。为了防止猪体热大量地经地面散失,可在地表下层用孔隙较大的材料建造一个空气层,使地面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常用的材料有炉灰渣、臌胀珍珠岩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还应在空气层的下面铺设防潮层,常用的材料有油毡、沥青等。

5、门、窗:猪舍门一般宽度1.5—2.O米,高度2.0-2.4米。窗户用于自然光照和通风,一般有两种:一种为60厘米X 80厘米,另一种为1.5米×1.7米。

6、通道:通道的宽度一般为1.O米一1.2米。要求坚实、平整、

4

防滑,利于清洗消毒。

7、塑膜棚骨架:最适宜的材料是竹子或竹片,能够弯曲,加工简单,轻巧价廉,来源广泛、耐潮湿,寿命较长。建造时可先在猪舍顶棚脊檐处固定15厘米×15厘米的方木条,每80厘米取8.0厘米× 1.5厘米的孔。再在距猪舍前墙50厘米处,以同上的距离,用40厘长的木桩固定,将竹片以50度的弧度上下衔接即可。

8、排污沟:50-100头规模的猪舍,最经济适用的排粪沟为落地式。其出粪口设在两猪栏对角,口宽6厘米、长25厘米,坡降30度。粪池的1/4伸人墙基,3/4在前墙基之外,池壁用50厘米×80厘米× 7厘米的预制板3块、30厘米×50厘米×7厘米和90厘米×90厘米X 7厘米的预制板备l块,互相衔接,并用水泥浆抹光即可。100头以上的猪舍排污沟设置在猪舍的排泄区,距猪栏前15厘米,沟宽35厘米,深15-65厘米,坡降1.5%-2.0%。沟上面盖混凝土预制的露缝板、或金属加工的露粪板。

五、猪舍内部设施

1、猪栏:育肥猪、妊娠母猪、后备猪猪栏的标准规格为3米× 3米×1米,公猪栏标准规格为3米×2.5米×1.2米,后备猪栏标准规格为3米×3米×O.8米。有条件的场户猪栏可用金属制做其光线好、通风好;养猪规模户可用水泥预制板制做,规格为105厘米×60厘米×7厘米,建筑时潮相互衔接,用水泥砂浆抹光。

2、食槽:除保育幼猪外,其它猪的食槽均用砖和水泥制成,槽底边到边40厘米、高40厘米,食槽净宽20厘米。

5

3、饮水设备:有自来水条件的场户、可安装乳头式饮器;无自来水设备的场户,可安装自制水箱,配套饮水器,既可以节约用水,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4、仔猪保温设施:一般中小型猪场、规模养猪户、最经济、实用的仔猪保温设施有三种:

(1)火炕。在繁殖母猪舍一侧(或通道)用水泥砖砌成高0.7米、宽0.8米、长1.5米的小火炕,火炕上面出入仔猪的一侧留高25厘米、宽20厘米的小门。启用时火炕上面铺上4厘米厚的垫草。

(2)火墙。在两间产仔舍相邻的产仔栏中间建2米宽、1.5米高的火墙,并用砖砌成80厘米×80厘米×60厘米的育仔室,靠母猪一侧留仔猪出入口。用火墙保温,室内温度均匀、持久,育仔效果好。 (3)保温箱。用木料或铁皮做成70]亘米X 70厘米×60厘米的保温箱,在箱的上面安装一盏250瓦的红外线灯泡。用保温箱不占地方,消毒、清洗方便,适用于供电方便的中小型养猪场户。

(4)通风设施。通风设施主要包括地脚窗和排气孔两部分。地脚窗位于通道或猪栏的死角处,高15厘米、宽25厘米。地脚窗可用4毫米的铁皮制做,以防猪拱和鼠害;排气孔可用铁皮或砖做成,要求高不低于40厘米、内径3-40厘米,防贼风侵袭、防雨等。

6

第二节 猪的品种及利用

一、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与特点

我国是世界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列入《中国猪品种志》的有66个猪种,其中地方品种48个、培育品种12个、引入品种6个。

(一)我国地方猪种的共同特点

1、性成熟早 公猪90日龄出现爬跨行为;母猪75日龄开始发情,100日龄时有成熟卵子生成。例如,太湖猪初产母猪产仔数达11头以上,经产母猪达13头以上,最高有达30头以上者。

2、肉品质好 表现为猪肉多汁,风味好,肌肉细嫩。例如,金华猪、荣昌猪和太湖猪背最长肌的肌肉脂肪含量分别为3.7%%、4.0%和4.4%,肌肉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0分、3.5分和2.8分,而兰德瑞斯猪的两项指标仅为1.6%和1.7分。

3、适应性强 表现为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强,这种特性有利于在多种条件下组织养猪生产、减少各种应激现象造成的损失。例如,在海拔3000 m条件下,同样受紫外线照射15d后,内江猪两耳背面皮肤光泽正常,而兰德瑞斯猪则呈现出潮红色溃烂。

4、早熟易肥 表现为胴体脂肪含量高、瘦肉率低等。 5、生产性能低 表现为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偏低等。 (二)我国地方猪种类型特点

根据猪种来源、地域分布和生产性能等特点,我国地方猪种可划分

7

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个类型。

1、华北型 分布于秦岭和淮河以北。主要特点是体格较大,头直嘴长,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粗壮;皮厚毛密,鬃毛发达。被毛多为黑色且冬季密生绒毛;母猪3~4月龄开始发情,繁殖力强,经产母猪产仔数大多在12头以上。代表猪种有东北地区的民猪、西北地区的八眉猪和淮河流域的淮猪等。

2、华南型 分布于中国南部。主要特点是体格偏小,头小面凹。耳竖立或向两侧平伸,躯体短宽,腿臀丰满,四肢较短:皮薄毛稀,鬃毛短小,被毛多为黑色或黑白花色;性成熟皆?北型早,繁殖力低,平均产仔数8~10头,乳头5~6对。代表品种有云南的滇南小耳猪、福建的槐猪、海南省的海南猪等。

3、华中型 分布于长江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大巴山和武陵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特点是体型略大于华南型,头中等大小,耳向上或平向前伸,背腰较宽且多下凹,腹大下垂;毛色以黑白花为主,头尾多为黑色;繁殖力中等,每胎产仔数10~13头,乳头6~8对。代表品种有浙江的金华猪、广东的大花白猪、湖南的宁乡猪、广西的两头乌猪等。

4、江海型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的狭长地带,包括台湾省西部的沿海平原。主要特点是额宽,耳大下垂,背腰较宽,较平直或微凹,骨粗;皮厚而松软,且多皱褶,被毛为黑色或间有白斑;繁殖力高,经产母猪产仔数13头以上,乳头多在8对以上。代表品种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猪、江苏的姜曲海猪、台湾省的桃园猪等。

8

5、西南型 分布于四川盆地,云南、贵州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主要特点是体格稍大,头大,额面多横行皱纹且有旋毛,四肢粗壮;毛色多样,以全黑或“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少量红毛猪;繁殖力偏低,经产母猪产仔数8~10头,乳头6~7对。代表品种有四川的内江猪和荣昌猪、云南等地的乌金猪等。

6.高原型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品种数和头数均较少,以藏猪为代表品种。主要特点是体型小,形似野猪,善奔跑,耐饥寒;繁殖力低,一般年产1胎,每胎产仔5~6头;生长慢,较晚熟,胴体瘦肉率52%左右。

三、我国主要引进猪种 (一)猪种引进及其利用

我国自19世纪30-40年代已开始少量引进国外猪种,1949年后多次从国外大批引进纯种猪。例如,1950年首次从前。苏联引进苏联大白猪;1957-1977年先后从澳大利亚、英国等引进大约克夏猪;1964—1980年从法国、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家多次引进兰德瑞斯猪;1977年开始由美国、匈牙利等国家引进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目前,这些引进猪种已在全国推广,主要用于与地方猪种杂交的父本品种,也全部利用引进猪种生产商品杂交猪。对引进猪种的适应性观察和选育表明,其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生长速度快,生后5~6月龄体重可达90kg;②饲料利用率高,在20~90kg体重阶段的料重比为3:l;③胴体瘦肉率高,可达60%以上;④母猪繁殖力高,经产母猪产仔数一般为10头左右。

9

(二)主要引进猪种

1、约克夏猪 又称大白猪或大约克夏猪,原产地为英国。①外貌特征。头较长,面微凹,耳中等大而前倾、稍立,体长背宽而略呈弓形,被毛全自,四肢强壮结实,具有良好的肉用型体态。成年公猪体重300~450kg,体长170cm,胸围155cm;成年母猪分别为200~350kg、168cm和151cm。②生产性能。性成熟较晚,母猪初情期为5月龄,初配时间一般为8月龄、体重125kg以上;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9头,经产母猪为11头。在良好饲养条件下,6月龄体重可达90kg,20~90kg阶段日增重750g以上,料重比3:l;屠宰率为72%,瘦肉率达60%~65%。③利用情况。大约克夏猪繁殖力强,背膘薄,瘦肉多,肉质优良,体质健壮,是当代分布范围广、数量最多的优良肉用型猪种。与我市许多县区及河西地区猪种以二元或三元杂交方式生产商品瘦肉型猪,杂交效果明显。

2、长白猪 又称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后被用于育成德国、瑞典、挪威、美国等各国的兰德瑞斯猪。①外貌特征。体躯长且前窄后宽,背腹线平且呈流线型;头小轻秀,颜面平直,耳大前倾而下垂,臀部和大腿肌肉发达。全身被毛白色。成年公猪体重250~300kg、体长163cm和胸围140cm。②生产性能。公猪8~10月龄体重125~130kg时开始配种,母猪一般在8月龄体重120kg时利用;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9头,经产母猪为10头。据丹麦测定,在30~l00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933g,料重比为2.63:1,胴体瘦肉率为64.4%。③利用情况。该品种在我国猪种的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例如,

10

与地方猪种杂交,后代日增重达600~700g,胴体瘦肉率为50%~55%,可适应内销要求;与约克夏、杜洛克及培育猪种(系)进行三元杂交,后代日增重可达7009以上,胴体瘦肉率为、60%以上。但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抗寒性稍差。

3、杜洛克猪 原产于美国,系由脂肪型猪种改良培育而成的瘦肉型猪品种。①外貌特征。全身被毛棕红色。耳中等大小,耳稍立,中上部下垂而略向前倾;嘴较短,颅面微凹。体型较大,体躯深广,背呈弓形,后躯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成年公猪平均体重340~400kg,体长168cm,胸围155cm;成年母猪分别为300~390kg、165cm和150era 。②生产性能。性成熟较晚,母猪初情期一般在6~7月龄体重达90-110kg时;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8~9头,经产母猪为10~12头。生长肥育猪在170日龄可达90kg,料重比为2.8:1以下,瘦肉率为62%~64%,背膘厚2.69cm.③利用情况。该品种通常用作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对提高杂交商品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及瘦肉率均有显著效果。例如,与荣昌猪杂交后代的胴体瘦肉率达50%左右,与甘肃白猪杂交一代的胴体瘦肉率可达60%左右,我市多作为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利用。

4、汉普夏猪 又称银带猪,原产于美国。①外貌特征。全身被毛为黑色,但在肩、颈结合部有一条白色带,围绕肩胛部、前胸和前肢;并且在白色和黑色边缘,由黑皮自毛形成一灰色带。耳中等大小且直立,嘴长而细,背腰呈弓形,体型较长,后躯肌肉发达。成年公猪体重315~410kg,体长161 cm,胸围152cm;成年母猪分别为250~340kg、

11

159cm和150cm。②生产性能。母猪初情期一般在6~7月龄,体重90~l10kg时;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8~9头,经产母猪为9头以上。生长肥育猪160~170龄体重要达到90kg,料重比为2.7~3.1:1,胴体瘦肉率在60%以上,肌肉颜色鲜红、肉质优良.③利用情况。以汉普夏为父本的三元杂交和作为终端父本的三元杂交,都有较好的杂交利用效果。

5、苏联大白猪 原产于前苏联。①外貌特征。体格较大,体质结实,四肢粗壮,被毛全白。头较重,嘴长直,面微凹,两耳直立稍前倾,背腰长宽。成年公猪体重310kg,体长168cm,胸围165cm;成年母猪分别为212kg、152cm和1 42cm。②生产性能。公猪和母猪初情期分别为4月龄和6~7月龄,初配年龄均在8~10月龄,体重分别为公猪100~120kg、母猪90~l00kg;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2头以上,3~4岁为繁殖高峰期,5岁以后下降。在一般饲养条件下,180d可达90kg以上,日增重500~600g,料重比3.5:1;屠宰率为73%,背膘厚4.0cm,瘦肉率50%左右。③利用情况。该品种以适应在寒冷条件下能良好生长而著称,故多饲养于我国东北、华北和新疆地区。哈尔滨白猪、甘肃白猪、伊犁白猪等培育品种,都含有苏联大白猪的基因。

6、皮特兰猪 原产于比利时。①外貌特征。全身被毛花白,即白色夹有黑色或暗红色斑点或夹有红色。耳中等大小,半前倾。体躯宽而较短,腿臀部肌肉丰满。成年公猪体重330kg,体长165cm,胸围155cm;成年母猪分别为220kg、1 6 1cm和151cm。②生产性能。母猪初情期在190日龄左右;产仔数较少,经产母猪产仔数仅为8头左右,

12

但母性好,仔猪育成率可达92%~98%。在90kg屠宰时,后腿比例占33%,眼肌面积41cm2,背膘后1.9cm,胴体瘦肉率64%以上。③利用情况。纯种皮特兰猪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对气候和运输敏感,常出现颤抖、呼吸急促、心衰、突然昏倒、死亡等应激症状。在商品猪生产中,适于作终端父本用。据测定,与甘肃白猪的二元杂交后代,育肥期日增重可达650g,90kg体重屠宰的胴体瘦肉率65%;与兰甘(兰德瑞斯猪与甘肃白猪的杂交后代)母猪的三元杂交后代,育肥期日增重达730g,饲料利用率2.99:1,胴体瘦肉率65%左右。我市近年来多引进法系皮特兰猪与当地长大、大长以及华特猪杂交,肉用性能十分理想,改良效果明显。

第三节 生产工艺流程及圈舍管理

一、工艺技术方案及流程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妊娠 发情 鉴定 21天 7天 配种舍28天 生产运行周期186天 繁殖周期156天 怀孕114天

妊娠 88天 妊娠舍88天 分娩 产前 哺乳 35天 5天 分娩舍40天 保育 30天 保育舍30天 专业育肥场生产工艺较单一,即在育肥舍饲养90天,使体重

达到90kg出栏。

13

2、生猪养殖场生产指标

项目区生猪养殖场生产指标

项 目 母猪年产窝数(胎) 每窝平均产仔数(头) 每窝平均断奶头数 30日龄平均个体重(kg) 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 仔猪育成率 仔猪保育日期(天) 仔猪60日龄活重(kg) 达到90kg肥育大数 肥育猪平均日增重(g) 肉料比 肥育猪事故率 指 标 2.2 10.0 9.0 8~9 95% 94% 30~35 20 90~100 700~770 1:3.5 0.8% 二、各类猪舍的利用与管理 1、公猪舍

公猪具有体格较高大、爱好运动、破坏力强、怕热不怕冷等特点。为利于防暑降温,多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通常采用小跨度单列式,净高较大为好。寒冷地区通常采用密闭舍。

公猪常采用单栏饲养,公猪舍建筑面积定额一般是4~6㎡/栏,兼作配种栏时需要6~8栏,栏的宽度不能小于2.4m。公猪舍的围栏、圈门等设施必须坚固,栏高为1.2~1.4m,栏门宽约0.8m。地面坚实平整,并有排水坡度。公猪舍一般应设室外运动场,场地周围种植树木,去掉树干下部枝叶,仅留树冠。这样,既可遮阴防暑,又不影响通风。

14

2、空怀母猪舍

空怀猪舍的设施、设备与环境对母猪发情来临有重要影响,群养能促进发情;与公猪接触方便;制造发泄机会(运动);舍内具有一定的光照度;方便母猪转群。空怀母猪可以单养或群养。

空怀母猪的饲养按单元进行,猪舍平面布置可以采用单列、双列或多列。群养的规模为4~6头/栏,每头母猪需躺卧面积为1.8㎡,排粪和活动区应不小于1.5m×1.9m。单栏饲养母猪栏宽不小于0.6m,栏长不小于1.9m(包括饲槽),饲槽后坚硬地面约为0.8m,其余是漏缝地板地面。

3、妊娠母猪舍

妊娠母猪对冷热应激都较敏感,特别怕高温。寒冷地区要注意保温,宜采用大窗通风的封闭式猪舍。其他地区主要注意通风防暑,温暖地区宜采用半开放式。

单体栏位饲养可以避免母猪打斗或碰撞造成流产,也便于人工授精和管理,单体栏尺寸一般为2.1~2.2m,宽0.55~0.65m。为了解决单体栏耗材多、投资大、母猪活动受限制导致运动量小、易产生腿部和跨部疾病等缺点,妊娠母猪也可以采用大栏群养,每栏4~5头,面积7~9㎡,每头1.5~1.8㎡,采用群体栏时的猪舍平面布置同空怀猪舍,只是需要在饲喂槽处加搁栏,防止母猪抢食争斗。无论单体栏还是群体栏都可以采用单列、双列和多列布置形式。

4、分娩母猪舍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w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