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19 12: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一)- -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根据的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 名词解释:

1. 初级群体(库利)

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库利将个人每天置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他认为,“我所说的初级群体,其特征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它们在许多意义上都是初级的,但主要在与他们是形成个人社会性与社会理想的基础。”在他看来,正式在初级群体中,个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属于社会,并且了解到人们具有的共同思想,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同时指出,在初级群体中不仅有和谐,也有竞争、倾轧和仇视。初级群体不依赖于大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社会的精神。 2. 镜中我(库利)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 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1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2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3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 3. 价值中立性与价值相关性(韦伯)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出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根据其所在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研究机构的区分。 4. 科层制(韦伯)

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确切的说,是其中一种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

首先,韦伯对科层制管理机构的构成作了如下说明,他指出管理班子在最纯粹的类型中是由这样一些官员组成的: 1 他们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 2 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 3 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

④ 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并按照专业熟练程度进行职务聘任,严格说来,应当是通过来确定,并以文凭来鉴定其专业熟练程度;

⑤ 具有以货币形式付给的固定薪金,多数人有退休保障金,薪金的多少按等级职位、责任大小以及“身份尊卑”的原则分档划开;

⑥ 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惟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⑦ 按照工龄长短、成绩大小或同时依据这两方面的条件,而不是按照上司的印象来决定一个人的升迁; ⑧ 管理者并不因其所履行的职务而具有任何特权,他们也不应占有生产资料; ⑨ 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韦伯指出,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和可信性上,以及在对一切对象的可计算性上,都可以达到技术上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科层制的管理按客观标准来看,在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它作为客观的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排除了一切人格化的因素,不带有任何个性化色彩,而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一种只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

韦伯指出,在科层制内部,奉行的完全是形式合理的原则,即技术与效益的原则,严格排除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但这不是说,这种纯粹技术统治不为其他的某种利益和目的服务,实际上,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总是服务于一定利益和目的的。

任何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都必然和不可避免的是科层制,这一点是韦伯一再坚持和强调的。在他看来,科层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要想使科层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进一步发挥功能,又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科层化。 5. 法理权威(韦伯)

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上的,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两者兼而有之)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 韦伯认为,法理型的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 具有活力和自身规律性的管理系统,其中有着明确的责任权限; 2 实行职务等级制原则,并对各级机关建立牢固的监督制度;

3 办事程序法规化、条例化,任何法律条文一经订出,所有成员都应遵守; ④ 实行不顾情面、照章办事的原则;

⑤ 统治形式只是由于法律的认可才是有效的,统治者只是根据法律规定而暂时拥有权力,服从者所服从的是法律,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

韦伯指出,这种法理型统治可以采取各种极不相同的形式,科层制是其中最纯粹的形式。 6. 传统权威(韦伯)

在这种统治形式里,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他指出,这是一种宗法制统治形式。在这里,统治者或主人是由传统的世袭制度决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并将这种权力不断传给自己的后代。这种统治具有很强的个人性质,统治者作为统治者,并不表示他是“上司”,而是人格意义上的“主人”。构成统治机构中管理班子的人员不是被视为“官员”,而是被看作人格上带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差役”。被统治者不是作为同一社会组织中的“成员”,而是被视为统治者的“奴仆”,也就是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是一种主子与臣民的关系。 从,整个传统性统治的组织情况来看,它具有以下特征: 1 缺乏固定的组织全县,管理者没有明确的职权范围;

2 没有合理的职务等级制度,往往由统治者或由它所委派的人员以个人身份,直接的对事情做出决定; 3 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以便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的原则实行聘任和决定晋升;

④ 选拔和提升的主要依据是统治者的主观好恶,而不是按照人员的实际水平和工作能力; ⑤ 管理没有固定的、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薪金。

传统性统治所代表的是一种保守力量,他主张永远维持先王或上帝的神圣秩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有任何改变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二)- -

7. 感召权威(Charisma),(韦伯)

个人魅力型的统治是建立在对具有出色感召离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信仰基础上的。韦伯认为,这必须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作为社会精英的领袖人物本身在人格力量或个人才能上具有非凡的、超人的特征,使他不同凡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能成为个人魅力型人物;另一方面,领袖人物的追随者们也有拥戴和服从这种领袖人物的需要,这种心理需要使他们表现出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和盲目服从。

韦伯不主张从某种政治立场或道德价值观出发,去评价个人魅力型人物所具有的那种特殊品质的善恶好坏,在他看来,

关键在与这种特殊品质是否具有感召力,能不能赢得崇拜者和追随者。韦伯关心的是这种人物实际造成的感召力,至于说他们给历史带来的到底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影响,从他的研究立场来看是无关紧要的。 同传统型同志相比,个人魅力型统治是一种“巨大的革命力量”。因此,个人魅力型统治或权威往往伴随着社会革命运动而出现。这种权威的性质一般是打破传统、破坏现存的秩序。正是这种反对传统的、非同寻常革命导致一种新的观念系统、行动取向直至社会结构的产生。作为个人魅力型权威的领袖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而受到感召的群众则常常怀有对领袖的狂热效忠精神。这二者的结合,便促成了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出现。

韦伯指出,这种统治类型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当个人魅力型领袖人物在世时,一般尚能保持这种统治形式,但它随着某一具体的领袖人物的去世,这一统治形式中所潜在的内部矛盾便暴露出来,并日益激化。于是,为保证统治的相对稳定性,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组织形式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个人魅力型统治也随之或转化为传统性统治、或转化为法理型统治、或变为二者的某种混合物。 8. 方法论个人主义(韦伯)

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研究人的行动,是因为每个人都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将其主观意义与其行动联系起来,不论这种行动表现为对某件事情的放弃或是对某件事情的忍受。韦伯还强调,这里所说的“意义”并非是指“客观上正确的”、或从形而上学意义上讲是“真实的”那种意思,而是指行动者主观的认为即社会学上的意义。在韦伯看来,社会行动之所以是可理解的,是因为个人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9. 理想类型(韦伯)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也应当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对所研究的对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理想类型”便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它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明显的康德主义色彩,是康德哲学中关于人类先天认识形式的思想在社会学中的发挥。韦伯去掉了康德哲学中先验论的思想。韦伯所关心的不是认识范畴的先验来源,而是认识范畴作为概念工具的现实作用。

韦伯建立理想类型的思想动机之一,是为了避免当时流行的历史学派个别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的缺陷。在他看来,任何科学系统都不可能把现实中的所有个别现象都包括进去,因为科学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抽象。惯常使用的概念工具常常面临两种困境,即:或是由于概念过于宽泛,使其失掉现象的某种具体特征,或是由于概念过于狭窄,无法包容相关的现象,而他所致力建设的理想类型正是要摆脱上述困境。 理想类型具有如下特点:

1 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

2 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理想类型作为现实的某种变异形式,与现实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离。韦伯指出,现实中的行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其过程与理想类型中的过程类似。

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韦伯用以进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比较研究的根据,也是他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10. 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在韦伯看来,那些具有典型资本主义精神的那些思想,即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职尽责的行动,把赚钱本身看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

韦伯指出,他所使用的资本主义概念具有特定的含义,即是当时西欧和美国那种典型的现在资本主义,而不是泛指一切。他认为,尽管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在此之前早已出现,并一直存在以各个地方和各个时期,但这样的资本主义全然缺乏上面所说的那种现代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精神气质。

韦伯指出,资本主义不等于贪得无厌和金钱欲。后者普遍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社会和任何阶层中。他指出:“贪得无厌决不等于资本主义,更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相反,资本主义到是可以等同于节制,或至少等同于合理缓和这种不合理的冲动。”资本主义无疑是与追求利润有着一致性的,但这是建立在合理的进行计算与(形式上)和平营利机会上的。真正的资本主义经营依靠的是企业中资本的合理使用和对劳动的合理组织。这样,韦伯就把他所

说的资本主义同“掠夺型的资本主义”区分开。

另外,韦伯还将它同被称作“传统主义”的生活态度进行了比较。韦伯指出,资本主义精神同传统主义的态度正相对立。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主义不断被克服的过程,克服传统主义的关键既是使劳动本身成为目的、成为人的一种愿望,成为一种伦理责任,直至把劳动视为一种天职。 11. 解释性理解(韦伯)

“理解”即可表现为理智上和逻辑上的即“合理明晰的”,又可表现为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即“移情明晰的”。他认为,移情的再体验并不是对意义解释的绝对条件。相反,要使理解是“合理的”,就必须与理智上、逻辑上的解释结合起来。这正式韦伯与狄尔泰等人非理性主义的区别所在。韦伯认为,理解和解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恰恰相反,他们是相互关联、相互说明的。因此,必须把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考虑,理解是解释的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一种解释。反过来说也一样,解释也是一种理解。按韦伯自己的说法,即我们把对行动意义系列的理解视为对行动实际过程的一种解释。

这种“理解”方法在实际应用时遇到困难。在韦伯看来,“理解”应是建立在行动者对其行动意义或动机具有明确认识的前提上,这也是行动作为人的行动所具有的特点,然而,连韦伯自己也没意识到,在现实中,人们的行动往往并不是都被明确的赋予了某种意义的,行动者对其行动常常处于“半意识的”或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不解决这一矛盾,理解办法就面临困境。 12. 社会行动类型(韦伯)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区分。他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

1 目的合理的行动。这种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

2 价值合理的行动。他表现为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值是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表现在其他方面。这种行动并不考虑有无现实的成效。 3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即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④ 传统的行动。即通过习惯而进行的行动。

按照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定义,上述后两种行动(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严格说来,都不属于社会行动,因为在他们中间并不包含行动者明确的主观意义。因此,从合理性这个角度看,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都不属于合理的行动,只有价值合理的和目的合理的行动才属于合理的行动,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行动。不过,从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论来看,传统的和情感的行动,它可以被看作是“理想类型”中的“合理”行动的“偏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获得其自身意义。而且,它们虽然总的来说表现为“不合理性”,但其中也往往包含着过渡到价值合理的或目的合理的行动的因素。

韦伯还具体分析说明了以上几种行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细微区别。他先谈到情感的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韦伯看来,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后者,行动的意义不在于达到某种具体的目标或获得某种实际的效果,而主要在于行动过程之本身。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与,情感的行动并不表现为坚定的、始终如一的为实现或接近某种最高价值而努力,而往往表现为意识的、冲动性的情绪发泄。相反,价值合理的行动则强调行动的绝对立场和最高价值,并坚定不移的、有计划的把达到这种价值公设作为行动的取向。

关于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纯价值合理的行动,他并不考虑通过行动来实现可以预见的结果,而仅仅处于对义务、尊严、美、宗教谕令、虔诚等等的信仰。反之,目的合理的行动则表现为以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思考作为取向,不断的对各种可能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相应手段、措施以及行动的结果进行理智上的权衡。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合理的行动与目的合理的行动往往处于复杂多样的联系之中。然而,韦伯认为,尽管如此,两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因为从目的合理性的角度看,价值合理性永远总是不合理的。而且,他越是把行动的目的上升为某种永恒的绝对价值,越是不反思行动的结果,它便越是远离目的的合理性。可见,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目的合理的行动那里,目标是可变的,同时,把主要经理集中在对有效手段的选择上。而价值合理性则总是使行动向着某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目标。

总之,在韦伯看来,现实中的社会行动是极为复杂的,很少只表现为某种单一的形式,而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混合。所以说,现实中的行动只是近似的与上述四种纯粹类型相符。他同时指出,任何分类法都不能穷尽现实中的

社会行动。 趋向于稳定

转载请注明出自bbs.kaoyan.com,本贴地址: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542606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cangshang 新手上路

UID 1027010 精华 0 积分 72 帖子 39 威望 12 K币 61 元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3-13 2楼 发表于 2006-7-12 18: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三)- -

13. 新教伦理(韦伯)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在韦伯看来,新教在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为了进一步考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韦伯还分析了新教的其他分支,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伦理。

整个加尔文教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命定说,这种教义宣称,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他无法获得对上帝这种判决的了解,因为采取任何世俗的手段都无法窥知天意。这样,人与上帝、尘世与天国之间便存在着一到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种教义的逻辑结论便是,季度徒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为日常服务的职业劳动,都只是为了遵从上帝的戒律,完成上帝的旨意。于是,紧张的从事世俗活动,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便成为建立获救信心的惟一手段。

在韦伯看来,加尔文教就是这样为人的世俗活动的意义找到了答案,他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彻底的合理化了。加尔文教作为宗教教派,使尘世活动(主要是职业劳动)具有了某种宗教上的合理性和崇高意义,即世俗的日常工作被视为荣耀上帝的行为。这种在宗教意义上世俗生活的合理化,使得加尔文教具有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具有必然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加世事,勤勉的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最大限度的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骄奢纵欲是有罪的。

韦伯接着指出,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倾向是独特的,表现在它与天主教的禁欲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把禁欲限制在寺庙里,而加尔文教的禁欲生活却是在尘世中、在世俗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因而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入世禁欲主义使宗教世俗化了。

加尔文教一方面是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升华为高度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入世倾向。无论如何,在韦伯看来,这客观上都给世俗生活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加尔文教中的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而这一切又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

经过分析,韦伯指出,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内容和宗教实践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韦伯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按照社会的经济状况解释一切,把宗教的起源、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结为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唯物主义。 14. 社会压制模式(达伦多夫)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建立在压制基础上的,形成了社会压制模式。 达伦多夫将社会压制模式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四个基本假定: 1 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2 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 3 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社会整合。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

达伦多夫强调,压制模式并不比均衡模式更正确,之所以特别重视它是因为他对社会实体的那些经常遭到忽视的侧面——变迁、冲突、反功能和压制——给予极大关注。 15. 强制性协调组合(达伦多夫)

强制性协调组合是指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起源于权威地位的缺乏,因此,权威结构是形成冲突集团的最终原因。在强制性协调组合中,权威地位的分配不可能像收入或声望的分配那样形成逐渐过渡的续谱,只能依从两分法,即各个地位或者被赋予权威,成为统治地位,或者是完全丧失权威,成为服从地位。这样,一个强制性协调组合就有两类人组成,一类是统治者,一类是服从者,社会冲突就在他们之间产生。

达伦多夫不否认各个统治地位所拥有的权威在程度上的差异,但他认为,对于分析团体冲突现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理论上强调拥有权威和丧失权威之间的界线,这一界线直接来自权威概念的定义,即权威是统治和服从两类人的结合。

达伦多夫强调,对团体冲突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只能是强制性协调组合,而不是整个社会。因为权威只有在这一基本单位中才呈现出清晰的分化层次,而在全社会范围,由于社会成员往往参与多重组合,从而拥有多重角色,一直无法确定其权威地位。

16. 利益团体(达伦多夫)

准团体是指在强制性协调组合中占有相同地位、因而拥有相同的潜在利益的人群集合,在权威地位上的共同境况使他们具有某些共同特质,因此而区别于人群的随意集合。这一集合尚不具备社会学意义上团体所必备的条件。严格定义的团体必须有成员的经常性接触、可识别的结构以及共同的特殊行为模式。由于准团体成员没有普遍一是到自己的潜在利益,因而准团体只是一个纯理论的抽象概念。

当准团体(或其中的一部分)具备了社会学关于团体定义的各个条件,就上升为利益团体,利益团体是从准团体中产生的。利益团体成员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与其权威地位相联系的利益,并通过组织化程序结合起来,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以及自己的目标、宗旨和行动纲领。

利益团体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如职业团体)之处表现在它与特定的权威地位相联系。利益团体是强制性协调组合中团体冲突的真正承担者。

17. 社会均衡模式(达伦多夫)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价值共享基础上的,形成了社会均衡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均衡模式的典型代表。

达伦多夫将社会均衡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概括为:稳定、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享。 1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诸要素构造体。

2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整合良好的诸要素构造体。 3 社会的每一组成要素都具有维持社会系统的功能。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成员的共享价值为基础。

社会均衡模式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系统。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系统作为一个分析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把它作为分析社会的惟一和最终的参考框架则是错误的。因为在许多方面,他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社会现象的这种辩证性质决定了社会学分析必须采用社会压制模式以补充社会均衡模式的不足。

18.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

权威是指“具有一定内容的命令被既定人执行的可能性”。 1 权威关系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2 在权威关系中,发布命令的一方用命令或禁令的形式规定服从者一方在一定范围内的行动。

3 权威关系是一种合法关系,权威的基础不是个人人格或情境机遇,而是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一种期待。 ④ 权威的力量受到一定内容和特定个人的限制。

⑤ 违反权威命令将受到惩罚,法律体系或风俗习惯体系护卫着权威的有效性。

社会结构的基本分析单位是社会地位,而在多数社会结合形式中,都有两种不同的地位,一种称为统治地位,其占有者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有发布命令的合法权力,即拥有权威;另一种则成为服从地位,其占有者必须服从命令,即丧失权威。这两种地位的结合是最普遍的结构因素,是蕴含着社会冲突的结构性起因。达伦多夫把这种统治地位与服从地位的结合称为权威结构。 19. 社会结构(帕森斯)

社会结构的核心概念是“自我”和“他”。这两个概念分别表示在行动过程中发生相互关系的不同角色。社会系统依赖于角色之间在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的互补性。这里,权利指的是对互动对象的特定行动的某种期待,义务则指满足对方期待的行动。互补性关系意味着互动双方权利和义务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即“自我”的权利恰恰是“他”所承担的义务,“自我”的义务又是“他”的权利。正是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互补性关系使得互动能够持续进行下去,从而维持着社会系统的稳定。

帕森斯把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堪称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位,也就是说,社会结构指的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的稳定的制度化关系。

社会结构——各个行动单位主观取向的某种程度的协调——必然与价值规范相联系。实际上,在帕森斯看来,维持角色之间权利义务的互补性关系的先决条件是承担角色的行动者对同一组价值规范有共同的理解。任何社会系统总以制度化的价值体系为其特征。对于社会系统的稳定来说,维持某种制度化的价值体系成为一项最基本的前提。

有两个原因可能使社会结果产生偏离,一是承担角色的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新成员的加入有可能使原有结构产生偏离;二是人们并不一定完全按照角色期待去做。这两种偏差可能造成社会结构的解体,因此,社会系统需要两种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偏离进行调整,这就是:

1 社会化机制,负责向新成员传授和灌输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他们掌握承担角色的本领。 2 社会监督机制。对越轨行为实行监督和制裁,维持正常的社会结构。

这两种机制的实质都是维持一种统一的价值体系。帕森斯始终认为,一个社会,只有价值观念一致时,社会秩序才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cangshang 新手上路

UID 1027010 精华 0 积分 72 帖子 39 威望 12 K币 61 元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3-13 3楼 发表于 2006-7-12 18: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四)- -

20. 行动系统(帕森斯)

在帕森斯看来,全部理论社会学的核心就是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关键问题,而他所建立的社会行动理论就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初步尝试。 行动概念:

行为主义把行为定义为对刺激的反应,忽视了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抹煞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也就是说,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 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

1 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2 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

A. 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实现同一目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手段。

B. 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不仅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社会条件。

3 规范取向。所谓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呵护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

对以往理论的批评和综合。

帕森斯对以往的各个理论流派进行分类后声称自己的社会活动模型是通过对这些流派的批评而实现的某种综合。这些流派可以区分为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两大类型。

实证主义流派仅仅把行动同一定的环境状态相联系,并假设状态对行动具有某种决定关系,因此对行动进行自然科学式的研究——即通过揭示这种决定关系来解释和预测行动的基本取向——是可能的。实证主义流派忽视了构成和影响行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规范取向。

帕森斯将实证主义区分为功利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两个分支。

功利主义典型的表现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古典经济学集中讨论特定行动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强调对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手段进行选择的合理性标准。因此功利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的经济人”的基础上,他们的行动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这类行动都是经过理性审慎的利弊权衡。帕森斯认为,功利主义的行动模型并不能概括全部行动,而仅仅是一种“经济人”的理性行动。

功利主义在回答行动最终目标的问题时暗中引进了无法用其基本立场加以证明的某种假设,即人们的最终目标都统一于特定的经济价值,因而具有某种自然的一致性,或者即使最终目标存在着某种差异,但这种差异也是微不足道的,在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

帕森斯认为,合理性标准只能用来评判和权衡次级目标或手段型目标,而无法判断最终目标。如果对不同的目标可以

根据理性判断排出优劣等次,那么对于高层次目标来说,它们都是手段。因此:一个能够解释最终目标的行动理论必须包括非理性因素。

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是一群人共享的信仰,它构成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种非理性因素,不仅不能用理性对之作出判断,而且它本身还构成一切理性判断的基础和背景。在行动理论中引进价值观念,就能圆满的解释最终行动目标的一致或差异。

功利主义强调行动具有目标导向及肯定行动者具有一定选择自由,这些观点为帕森斯所接受,并将其作为基本要素吸收到自己的行动理论之中。

实证主义的反理性主义更接近自然主义的立场。这一分支把行动者的主观过程完全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把行动过程视为一种类似物理过程的现象。它强调的是行动发生于其中的情景状态,包括各种物质环境和生物遗传因素等等,试图从中发现决定行动的原因,行为主义就属于这一分支。帕森斯承认并充分关注环境因素对人们选择行动时所发生的重大影响。

理想主义过于强调价值规范的作用,以致忽略了其他有关因素。

理想主义传统在德国表现的最为典型。这一传统把时代精神、共同理想和一般价值作为理解活动的出发点,强调对某一社会所出现的特定行动的理解必须以对该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为前提。理想主义传统否认对行动进行自然科学式的因果解释的可能,而强调对包含在行动之中的文化价值和主体意志的理解。

它的不足在与它忽视了状态要素对表达文化价值的影响,而在这种影响下,行动在克服障碍的过程中只能曲折的表现特定的价值或理想。

在一般行动理论的立场上看,状态背景和规范取向是影响行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独立因素: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到两方面的制约,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因素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状态背景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

帕森斯认为,这种一致性的价值规范所以得到特别的强调,是因为他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因此,价值规范对行动的调整成为帕森斯一般行动理论的核心论点,这一论点也成为贯穿于他后来发展的全部理论的一条主线。 21. 模式变量(帕森斯)

模式变量理论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它又独特的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因此,通过这一理论,两个层次的现象——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同社会系统的结构类型——沟通起来,这表明帕森斯的理论分析重点由社会行动转变到社会系统。

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五个方面的抉择,即解决必然出现的五个问题,这五个方面可能的抉择被概括在五对范畴之中。这些可供抉择的五对范畴被帕森斯成为“模式变量”,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之中发生,因此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刻画系统的结构特征——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的基本变量。

模式变量的五对范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1 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过程中特定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区分这对范畴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性标准是否受团体界限的影响。在这一抉择中如果选择了普遍性,意味着行动者在同其他任何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规范性标准;而选择特殊性则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的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2 扩散性与专一性。这一抉择设计到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

3 情感性与中立性。这一抉择要解决的是互动关系中是否包含着感情因素。如果双方在互动中投入或获得了感情,则关系处于情感性一边,相反,如果互动双方以理智相对待,避免在相互关系中搀进感情因素,则关系处于中立性一边。 ④ 先赋性与自获性(或品质与成就)。这一抉择涉及到行动者之间作为相互对待基础的识别标准的性质。先赋性的识别标准着眼于对方是“谁”,即对方的先天品质及其身份背景;自获性标准主要根据对方“做什么”,即对方的表现和成就来识别和评价对方。

⑤ 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

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

任何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都是上述五种抉择的某种组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行动者在特定的情景状况下,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可以临时或随意的作出这些抉择。帕森斯认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含的模式变量组合是既成的和稳定的,它是由社会文化中价值规范预先规定好的。模式变量的某种组合不是在个体行动者偶然的随意抉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价值规范的制度化结晶。正是这种制度化的价值规范支撑着社会关系结构。行动者在进入某种社会关系时,不仅不能随意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预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规范内画在蝉的人格系统中,即了解各色角色关系中社会文化对五对变量所作的抉择,以便根据具体情景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只有符合规范取向的行动,才能保持互动关系的平衡,使互动过程得以持续进行,使行动者顺利的达到目标。由此可见,模式变量是规范取向在互动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模式变量是描述公社—而后者类型的具体变量,是对滕尼斯类型学的发展与深化。

五种抉择的组合构成了所有可能的社会关系。这五对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任意五种抉择的自由组合都可以构成某种独特的关系类型。与“公社”和“社会”相对应的不过是32种不同的关系类型中的两个极端类型。模式变量还可以分析处于这两个极端类型之间的所有复杂的结构类型。

帕森斯认为模式变量也为文化层次和人格层次上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分类学依据。在文化层次上,可以用模式变量对不同社会的价值取向作出分析,为跨文化比较提供了基础,在人格层次上,它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需求倾向,从而推动对各种人格类型的研究。

此外,模式变量还发挥了推动帕森斯理论发展的独特作用。 22. AGIL框架(帕森斯)

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这就是A(适应)G(达鹄)I(整合)L(维模)。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必须满足的。

1 适应,是指系统必然同环境产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2 达鹄,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3 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有效的发挥效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④ 维模,又叫潜在模式的维持。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期间,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在潜在状态的模式。 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最一般的行动系统是通过下述四个子系统来满足其功能需求的: (1) 行为有机体的生物特性决定着系统适应问题的性质,并为满足适求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能量。

(2) 人格系统包括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行动系统的达鹄要求的满足正是在聚合和调节个体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 (3) 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行动单位通过制度化关系连接而成的,因此满足着行动系统的整合要求。 (4) 文化系统中所包含和保存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着基本模式,从而实现了维模功能。

一般行动系统的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系统,因而也面临着同样四项必须满足的的功能要求。而且,当这一子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也会分化出相互区别和相对独立的更低层次的子系统。尽管分析的层次可以有所不同,因而对各个系统层次的具体解释也可以有巨大差异,但AGIL却可以作为适用于各个层次行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框架。

23. 进化共相(帕森斯)

在结合整个人类社会进化历程深入分析结构分化的具体内容时,帕森斯提出了“进化共相”的概念。“进化共相”是用来概括各个社会在进化历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些普遍的制度性特征的,它包括, 1 分层结构

2 政治结构的文化合法性 3 科层制 ④ 市场体制

的经济。

权力精英理论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揭穿了流行于西方社会的神话,即所谓的“平衡理论”。米尔斯认为: 1 他抓住了到底谁在国会代表美国人民的问题。

2 米尔斯认为,我们的监督以及因此产生的平衡理论,至多只有在特殊历史阶段才适用。 43. 报酬类型(布劳)

在布劳看来,表现为群体成员交换地位分化的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可以根据一般性报酬的不同而进行类型划分。 布劳把资源的提供者可能得到的报酬概括为四类一般性报酬的形式,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价值从小到大排列为: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

布劳认为,大部分社会关系中,金钱都不适宜作为报酬,它的价值也最小,社会赞同可以作为一种适宜的报酬,但它不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社会地位差别不大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报酬形式,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依从,它们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报酬。

根据报酬的类型,布劳阐述了结构分化的几种模式。

由于依从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报酬,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轻易的用依从同对方交换。只有在交换地位的分化达到比较悬殊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以依从作为回报形式的分化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以何种报酬形式进行交换,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主观动机,而是往往受到结构条件的制约。

人们在接受特定资源时,如果具备了下述条件,一般是不会以依从作为回报: 1 人们可以用某种形式的服务作为回报手段。 2 人们可以选择其他报酬形式

3 人们可以使用某种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提供资源

④ 人们可以找到其他资源提供者或替代资源,而不依赖于特定的提供者或特定资源。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回报形式往往是赞同或尊敬,从而使交换关系出现赞同网络的分化模式或声威等级的分化模式。相反,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人们就只能以依从作为回报,资源提供者因此而获得权力,交换关系中随之出现权力等级的分化模式。

因此,资源地位或娟和地位的分化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权力的分化,形成群体的权力结构。在权力结构中,全体成员的交换地位表现为权力地位。 44. 安全阀(科赛)

社会安全阀制度或体制是社会的一种机制,它通过潜在社会冲突来维持一个群体。科赛这一到,这样一个安全阀“可以充当发泄敌意的出口”,及时排泄积累的敌对情绪。

齐美尔认为,社会之中有冲突不完全是坏事。科赛发现并弥补了齐美尔观点中的两方面缺点。 1 应看到,冲突和敌对情绪有多种表现。

(1) 当敌对双方的关系因敌意而被割裂时,可由一个替代的对象用于发泄敌对情绪,安全阀机制可以起到这种作用。 (2) 敌对情绪的表现可以有直接宣泄、转移宣泄和不需要对象的直接表现等三种形式。 2 应区别冲突和敌对情绪。发泄敌对情绪具有安全阀作用。 此外,科赛注意到安全阀体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1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机制就越重要。一个结构松散的社会,由于存在连续不断的,交叉影响的冲突,所以冲突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断裂带上,加上由于人们参加各种组织,并在组织中追求各自的利益,因此不可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瓦解社会的一种冲突中去,因此这种结构的社会是稳定的。而僵化的社会不允许有冲突,如果再取消发泄敌对情绪的途径,造成敌对情绪的积累,一旦爆发必然造成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威胁。 2安全阀体制必须在社会结构中加以制度化。 45. 精英循环论(帕雷托)

现代社会不平等,由于个人生理差异,基于自然差别。取决于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缺陷:

1 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决定社会差别不平等(所有制中所处地位)

2 个人天赋能力,社会流动的动力。流动可以改变阶级格局。暂时性不平等。(阶级关系,稳定性不平等。个别成员社

会流动不能改变稳定格局)

3 精英循环可以打破阶级壁垒(业已存在的壁垒构成阶级间流动的障碍) ④ 革命和冲突根源,精英循环管道不畅。(阶级间对立关系) 精英论借鉴:

1帕雷托开创社会流动研究县里,提供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 2社会流动可以将稳定性不平等变为暂时性不平等,有借鉴价值。 46. 主我与客我(米德)

米德将人解释为具有自我的有机体。他把自我进一步划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主体我”是指作为有机体的我对他人态度的反映;“客体我”是指个人所假定的他人态度的有机集合。这种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类似于基督教神学中的良心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相互牵制。

主体我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我也称社会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cangshang 新手上路

UID 1027010 精华 0 积分 72 帖子 39 威望 12 K币 61 元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3-13 5楼 发表于 2006-7-12 18: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八)- -

47. 功能分化(斯宾塞)

功能分化,是伴随着社会结构进化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变得复杂,其社会各部分的功能也出现了自然进化的现象。 48. 冲突功能(齐美尔)

社会是冲突与合作者两种形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相互合作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笔记冲突对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冲突使均衡破坏,但它能给社会带来更为及极有益的结果。

1 社会冲突对于群体和社会的整合具有积极功能。当一群体与外部发生冲突时,为了一致对外的需要,能促进群体内部的整合,使原有的内部矛盾得到解决。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各群体之间相互冲突,可以促进各群体之间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和一定界限。因而有利于保持整个系统各因素之间平衡,使社会产生一定分化和整合。社会是由相互交往互动的个人组成的。对于群体间的个人来说,冲突固然增加了人的异化,但同时通过冲突,又将个人连接在社会结网的网

络之中。社会各部分之间和个人之间纵横交错的冲突,使各部分、个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构成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是社会生活的精髓。

2 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冲突的发生和表现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或环节敌对情况。在充满矛盾和敌对情绪的情况下,冲突有助于不同观点和情绪的宣泄。如果将任何冲突或反对形式都取消的话,那么一般的冲突就有可能计划称尖锐的敌对行为,造成社会的大分裂和接替。由于冲突是建立在人们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因而通过冲突的表现和解决,人们会建立一种新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49. 公社与社会(滕尼斯)

滕尼斯以“公社”和“社会”两个概念表明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基本形式。在公社形式里,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分隔,也总是相互联系的。在社会形式里,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结合,也总是分离的。在前者那里,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亲密的不分你我的私人关系基础上,在后者那里,它们的联系则是建立在目的、利益及一次为条件的人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前者基于生活的统一性原则,后者基于自由与理智的思考。 公社的主要形式有:亲属,邻里,友谊。它们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

公社的主要现实形式是:家庭、乡村以及凭借和睦感情、伦理和宗教而建立起来的城市。

社会的形式是:股份公司,大城市,民族国家,整个市民经济社会和正在展开的工业社会。它们是基于常规、政策、公众舆论和特殊利益的联系。

公社按其本质是有限的,聚结性程度高,呈密集型。社会按其本质是无限扩展的,聚结性程度低,呈复合型。在前者那里,整体的统一是有机的,在后者那里,整体的统一是机械的。 50. 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

也叫民族学方法论,是以干扰常规程序的方法,来对特定的亚文化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互动规则和程序,进行比较研究。 51.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70年代依赖,它在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

52.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1945,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基本特征:

1 研究层次上,通过强调“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社会整体,基本的分析单位,研究重点,社会。 2 研究方向;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3 研究主题上,社会系统为维持其存在,那些基本条件必须满足?如何满足? ④ 基本特征: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53. 天职观

天职,世俗的活动是上帝安排的终身使命。包含对世俗活动的积极评价,即把完成尘世任务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排斥了“尘世观”和“道德观”。是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把世俗活动同灵魂获救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扭转了天主教出世、超然的宗教取向。 54. 社会冲突论T—281

代表激进的社会思潮,强调社会冲突在社会过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代表有美国的科赛、米尔斯和德国的达伦多夫。

55. 社会交换论T—290

以人际关系中交换现象为基本出发点,试图解释竞争、冲突、整合、权力等重大社会现象。 56. 社会唯名论T—219

坚持个人存在的真实性,社会不具有真实性、实在性,社会学研究应从了解个人的动机、目的、意识及行动入手。 57. 实证社会学P。25

不仅在经验的方法上,而且在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上,以及在服务于人类的功能上,都应当仿效自然科学的社会学。 58. 命定论T—249

命定论即加尔文教涉及上帝判决及灵魂归宿的宗教学说。包含如下内容:

1 上帝已经作出最终判决,少数人被选中,大多数人被遗弃,灵魂归宿已经确定。 2 上帝判决不可更改,不会因人类美德或罪行而改变。 3 上帝的判决不可知。

④ 世俗善行是选民的象征和证明。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九)- - 简述题

1. 简述杜尔克姆社会学方法原则的“唯社会论”特征P。136

杜尔克姆的方法论思想与他的社会观是完全一致的,其基本精神就是认定,对社会事实的观察、解释和分析,必须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必须杜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这一方法论特点被称为“唯社会论”,与韦伯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形成鲜明对比。

2. 简述杜尔克姆“自杀论”的理论结构P。149-P。155 待查

1 社会基本性质决定自杀率。虽然组成自杀事件的个别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群体自杀率却受到基本社会事实的制约。自杀率只能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解释。社会整体具有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成员的结合状态以及伴随这种结合状态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情感。自杀率随社会基本性质的变动而起伏。

2 整合与规范。社会基本性质可分解为两个基本因素,社会整合和社会道德规范,是影响自杀率的基本原因。整合反映着群体成员与集体的联系方式和结合状态,其实质是一种内聚力。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支持作用。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质是一种控制力,其作用是限制和控制社会成员的欲望、行为,帮助人们将多种欲望转化称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并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

3 对自杀率变动的解释。社会整合状态与社会道德规范共同影响着一个社会的自杀倾向。它们的平衡状态对社会自杀倾向有着遏制的作用。当二者处于适度、稳定状态,社会自杀率就处在稳定的低水平上。一旦整合与规范超出了适度范围,不论是不足还是过度,都会引起自杀率上升。因此杜尔克姆根据可能发现的非适度的四种情况,确立了自杀理论的四个基本命题。由于规范与整合这两个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是任何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人都不得不受其影响的社会力量,因此自杀理论的四个基本命题可以解释统计资料所显示的自杀率的所有差异。

社会团结及其道德基础是杜尔克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因此把整合与规范作为解释社会自杀率的基本变量,实际上是在自杀研究中贯彻并验证了他的社会学基本理论。 3. 简述杜尔克姆在社会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P.158)

杜尔克姆,西方社会学形成时期,承上启下,开拓者。影响如下: 1 规定社会学研究对象,摆脱社会哲学和心理学,独立的学科地位。

2 规定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自杀现象,树立了应用的典范。推动实证研究。 3 阐述了功能分析方法,在宗教研究和社会分工研究中应用,开现代功能分析学派先河。 ④ 在社会整体层次上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唯社会论观点,形成一派。 ⑤ 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基础。 ⑥ 还在诸多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

⑦ 虽然仍有值得推敲之处,影响不容忽视和否定。 4. 简述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P.131)

1 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社会事实,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学能够而且必须以自然科学那种客观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反对主观内省法。

2 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是杜尔克姆的社会观在方法论领域的应用。体现: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必须把基于个体层次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排除。

3 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社会学两个不同但又必需的研究方法。 5. 举例说明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P。130

1唯社会论:杜尔克姆的方法论思想与他的社会观是完全一致的,其基本精神就是认定,对社会事实的观察、解释和分

析,必须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必须杜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这一方法论特点被称为“唯社会论”,与韦伯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形成鲜明对比。

2实证精神。杜尔克姆的基本哲学立场是实证主义,坚持,社会学与自然科学没有是指差别,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研究,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也是相通的。他的社会学方法,实际上是根据社会对象的特点,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所作的改造和移植。这一努力影响了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并有力的推进了社会学走上数量化研究的道路。 6. 简述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P.85)

社会学主要任务,识别基本的社会交往形式。要阐明“这些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这种纯粹形式的含义、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如何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由于社会的哪些形式特征和物质特征而产生和消失。” 基本特点:

1 研究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的交往形式。不考察这种形式的内容或总体现象,单纯考察它们的纯粹的形式。

2 形式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不能没有内容单独存在。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多种联系。纯粹的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

7. 简述齐美尔对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影响(P.97)

虽然齐美尔没有创看作出完整的社会学体系,但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研究很有深度。现代西方社会学许多理论观点,可以从中发现最早的阐述。如符号互动理论、结构功能主义方法,特别是社会冲突理论。 8. 简述韦伯的“权威类型”的思想T—237

1 传统权威。是从古代沿袭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获得合法性的权威。人们服从的理由是“历来如此”。统治权威是一种宗法制统治形式,具有等级制、世袭制色彩,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统治者通常可以终身享有权威,并可将其传给后代。形式传统权威不能违背传统,因此传统权威抵制改革,通常是一种保守力量。 2 感召权威。是建立在某种特殊的人格品质基础上的权威。这种人格品质是天赋的、超自然的、超人的、罕见的。感召权威是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的。依赖于领袖个人的突出品质,往往是终身的。此外,感召权威不受任何规范约束,他的最大特征就是蔑视和拒绝传统秩序,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动。因此,他的出现往往伴随革命运动。感召权威的合法性受到经常性的考验,这就决定了他的动态性、过程性。因感召权威同领袖人格品质相联系,通常,感召权威只维持一代。领袖去世后,或转化为传统权威,或转化为法理权威。

3 法理权威。与法律至上的价值观相联系,建立在人们对理性规则的共同认可和普遍支持的基础上。法理权威的典型特征是非人格化。从行使权威的主体看,与特定个人没特殊联系,只与一定的权威地位相联系,因而其行使期限通常不是终身的或世袭的。法理权威的行使受到预先制定的各种规则和法律的限制,人们所服从的是抽象法规而非具体个人,法规称为最高权威,任何人不得破坏公认的法规。

韦伯的权威类型思想在政治社会学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为考察统治关系提供了内涵丰富的概念框架。 9. 简述韦伯的“科层制”思想(P.115)

科层制,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 首先,科层制管理机构构成,管理班子、最纯粹的类型: 1 人格、自由,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 2 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 3 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

④ 原则上,以自由选择为基础,按照专业熟练程度,职务聘任。通过考试确定,以文凭鉴定专业熟练程度;

⑤ 以货币形式付给的固定薪金,多数人有退休保障金,薪金的多少按等级职位、责任大小以及“身份尊卑”的原则分档划开;

⑥ 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惟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⑦ 按照工龄长短、成绩大小或同时依据这两方面的条件,而不是按照上司的印象来决定一个人的升迁; ⑧ 管理者并不因其所履行的职务而具有任何特权,他们也不应占有生产资料; ⑨ 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对一切对象的可计算性上,可以达到技术上完善的程度。科层制的管理按客观标准,功能方面,严格合理,排除人格化因素,不带个性化色彩,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只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

何个性因素干扰。

内部,奉行,形式合理,即技术与效益,排除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不是说,纯粹技术统治不为其他的某种利益和目的服务,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服务于一定利益和目的。

任何现代国家管理形式必然和不可避免是科层制,科层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科层制中进一步发挥功能,又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科层化。

10. 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思想 概论 三位一体 T—240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是个多元现象,即社会是以多种方法划分层次的。除经济地位外,至少还有两个社会地位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因此,韦伯确立了经济、声誉、权力三个分层标准。

1 经济。承认经济因素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社会地位叫做阶级,即阶级是一批在经济生活的状况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构成。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同,不涉及人们在所有制中的地位,货币拥有量的差别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

2 声誉。由人们在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各种评价方式所确定的地位。影响的主要因素:出身门第、气质风度、生活方式等。同处一个声誉地位的人们之间具有“同类意识”。

3 权力。任何社会都存在权力分层现象。现代社会中,合法权力依附于科层组织管理机构中的各个职权地位。可以根据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拥有权力的大小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权力地位群体。 从而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结构。 三个标准间的关系:

1三个标准各自独立。所谓独立,是指用不同标准对同一群人进行划分,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完全无关。

2分层中轴。三个标准各自独立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总是相等的。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三个标准重要程度会发生变化,应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确定优先的分层标准。即确定分层中轴。 11. 简述韦伯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

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研究人的行动,是因为每个人都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将其主观意义与其行动联系起来,不论这种行动表现为对某件事情的放弃或是对某件事情的忍受。韦伯还强调,这里所说的“意义”并非是指“客观上正确的”、或从形而上学意义上讲是“真实的”那种意思,而是指行动者主观的认为即社会学上的意义。在韦伯看来,社会行动之所以是可理解的,是因为个人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12. 简述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特点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也应当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对所研究的对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理想类型”便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它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明显的康德主义色彩,是康德哲学中关于人类先天认识形式的思想在社会学中的发挥。韦伯去掉了康德哲学中先验论的思想。韦伯所关心的不是认识范畴的先验来源,而是认识范畴作为概念工具的现实作用。

韦伯建立理想类型的思想动机之一,是为了避免当时流行的历史学派个别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的缺陷。在他看来,任何科学系统都不可能把现实中的所有个别现象都包括进去,因为科学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抽象。惯常使用的概念工具常常面临两种困境,即:或是由于概念过于宽泛,使其失掉现象的某种具体特征,或是由于概念过于狭窄,无法包容相关的现象,而他所致力建设的理想类型正是要摆脱上述困境。 理想类型具有如下特点:

1 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

2 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理想类型作为现实的某种变异形式,与现实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离。韦伯指出,现实中的行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其过程与理想类型中的过程类似。

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韦伯用以进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比较研究的根据,也是他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13. 简述韦伯方法论中“理解”概念的含义及功能(P.105) 含义:

“理解”即可表现为理智上和逻辑上的即“合理明晰的”,又可表现为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即“移情明晰的”。他认为,移情的再体验并不是对意义解释的绝对条件。相反,要使理解是“合理的”,就必须与理智上、逻辑上的解释结合起来。这正式韦伯与狄尔泰等人非理性主义的区别所在。韦伯认为,理解和解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恰恰相反,他们是相互关联、相互说明的。因此,必须把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考虑,理解是解释的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一种解释。反过来说也一样,解释也是一种理解。按韦伯自己的说法,即我们把对行动意义系列的理解视为对行动实际过程的一种解释。

这种“理解”方法在实际应用时遇到困难。在韦伯看来,“理解”应是建立在行动者对其行动意义或动机具有明确认识的前提上,这也是行动作为人的行动所具有的特点,然而,连韦伯自己也没意识到,在现实中,人们的行动往往并不是都被明确的赋予了某种意义的,行动者对其行动常常处于“半意识的”或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不解决这一矛盾,理解办法就面临困境。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cangshang 新手上路

UID 1027010 精华 0 积分 72 帖子 39 威望 12 K币 61 元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3-13 6楼 发表于 2006-7-12 18: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十)- -

14. 简述韦伯的“合理性”思想(T—243)

合理性活动,包括价值合理性活动和目标合理性活动。价值合理性活动是行动者自觉根据某种价值信仰和理想确定行动取向,体现了主体理性。目标合理性行动中,不仅最终目标是经过理性选择的,而且对手段的比较权衡也是理性选择的。

15. 简述韦伯在社会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P.123)

韦伯,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二战后,在西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西德,韦伯热。帕森斯在30-40年代,翻译韦伯作品至美国,扩大其影响。

地位及作用不可忽视。独特的方法论原则、权威类型、科层制研究、宗教社会学。 其社会学理论,未能完全避免错误和不足。

16. 简述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P。191

1 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2 在研究方向上,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3 在研究主题上,致力于回答最基本的问题:一个社会为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如何得到满足? ④ 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17. 简述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P.197) 社会行动理论,回答社会秩序为何可能。

1 行动概念:最基本特征,意志性和目的导向。

2 对以往理论的批评和综合。状态背景、规范取向,影响行动的同等重要,独立因素。价值规范,指导和调节选择自由,状态背景提供机会或障碍。一致性的价值规范,构成社会秩序的基础。 18. 简述帕森斯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P.198)

实证主义:行动同环境相联系。自然科学式研究,可能。忽视规范取向。

1 功利主义:古典经济学。讨论特定行动目标和手段关系。特征:最小代价、最大利益,经济人的理性行动。只能判断次级目标或手段型目标,无法判断最终目标。行动的目标导向和选择自由,被接受。 2 实证主义:排除行动者主观过程,强调情境状态。

理想主义:过于强调价值规范。否认自然科学式研究。强调文化价值和主体意志。忽视状态要素的影响。 19. 简述霍曼斯“交换论”的基本命题(P.271)

1 成功命题: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相应报酬,越可能重复。涉及行为和奖赏的次数。 2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预测将来或目前可能发生的事情。 3 价值命题:后果越有价值,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行动和价值间关系。

④ 剥夺与满足命题: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报酬追加部分的价值越小。行动次数和行动价值。

⑤ 攻击与赞同命题:没有得到预期报酬或遭到没有预料攻击,愤怒,攻击性行为。超过期待值,没得到预期的惩罚,高兴,行为结果价值增大。报酬期待须与实际报酬一致。 ⑥ 理性命题:社会行为,理性行为。中心内容,价值选择。

20. 简述布劳是如何运用交换过程来说明竞争、分化、整合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P.280)

1 竞争:交换各方,试图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资源不同,结局是资源优势人,顺利实现交换过程,优胜者。缺乏有效资源人,未能按照期望得到公平回报,失败者。

2 分化:竞争的每一步结果都特推动着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相对丰富社会资源、稀有资源的人,较高的交换地位,从多数人处得回报。可自由选择交换对象。其他成员,较低交换地位,不能自由选择。

3 整合:地位低的人,依从的好处大于拒绝的损失,高的人,资源与依从价值相当。遵循互惠和公平规范,形成对权力结构的集体赞同,确立权利结构合法性。 ④ 冲突:报酬结构与报酬期待结构不符,成员感觉,代价多于报酬,产生被剥夺意识,瓦解权威的集体赞同和统一规范,消弱成员相互控制,权威蜕变为强制性权力,导致上下级对立。

21. 简述布劳用交换论沟通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理论尝试(P.284)——P。286 布劳主张在分析宏观过程时,增添新的概念。最重要的: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

1 共享价值观。作为一套为参与交换各方共同接受的统一的社会标准,使各方能够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入交换关系。由于共享价值观提供了一致性的文化背景,减少了宏观交往过程中的隔阂、误会等不确定因素,从而促进和调节着宏观层次上的交换过程。

2 制度化。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

3 通过补充了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概念,将微观领域同宏观领域沟通起来。通过揭示这两个概念的内在矛盾,指出了宏观层次上社会过程的辩证性质。基本价值观总是包含着反对现行制度的成分,在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也已经包含着制度毁灭的因素,价值观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将导致社会冲突,因此推动着制度的变革。

④ 布劳的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的追述了社会交换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和影响,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了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复杂的社会结构领域。

22. 简述默顿对功能分析法的批评要点(P.216)

1 功能统一性:社会系统各个部分在运行中,协调一致、相互促进。没有不可调节的持久冲突。(传)功能性质,在特定范围内,借助经验,确定。不确定界限,夸大功能,忽略社会冲突方面作用。

2 功能普遍性:标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积极功能。(传)有些,减少系统适应或协调后果,有些毫不相干。需经验调查。

3 功能不可缺少性:一种文明类型中,任何风俗、观念和信仰,满足一些重要功能,在整体运行中,不可缺少。(传)不可缺少的功能需求、满足功能需求的特定文化项目不可缺少,两个问题。 ④ 上述,根本否定了,不平衡和冲突,否定社会变革可能性。 ⑤ 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没区别,只从主观动机考察问题。 23. 简述达伦多夫“冲突论”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命题(P.252) 基本概念:

1 权威和权威结构:权威:一定内容的命令,被既定个人执行,可能性。权威结构:统治地位与服从地位的结合。 2 强制性协调组合: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

3 利益、潜在利益与外显利益:利益:与一定社会地位相联系、对地位占有者行动趋向的,某种期待形式。潜在利益:社会地位所具有的期待形式,没有被地位占有者意识到,这种被期待的行为取向。外显利益:被意识到,将其化为自己行动目标的,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价值取向。

④ 准团体与利益团体:准团体:在强制性协调组合中,占有相同地位,拥有相同潜在利益的,人群集合,具有共同特质。利益团体:成员明确意识与权威地位联系的利益、组织化程序结合、明确的组织结构、自己的目标、宗旨和行动纲领。 理论命题:

1 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强制性协调组合中,对立准团体成员,除非受到经验变项(组织条件)的干预,把自己组织为,具有外显利益的团体,形成团体冲突。

2 团体冲突形式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涉及到维持或改变现状问题,经常处在相互冲突中。形式由,称为冲突条件的经验性变数决定。

3 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通过改变统治地位的占有者,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种类、速度和深度,取决于,被称为结构变迁条件的干预变数。 24. 简述科赛“冲突功能论”的基本思想(P.247)

1 区分了正功能和反功能。看冲突的问题和社会结构。表面性问题,维护结构,围绕价值核心,威胁社会群体。发生冲突的社会结构,也可作为区分的尺度。

2 正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反功能;分裂性功能。

3 一般特征:社会冲突有用性。批评功能主义忽视冲突,批评冲突理论忽视正功能。 25. 简述戈夫曼“戏剧论”的要点(P.310) 1 印象管理:制造情境定义的过程。

2 为实现印象管理,需要运用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 3 表演有前台后台之分。

④ 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配合。

⑤ 根据表演者目的不同,误解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 ⑥ 自我概念分为:表现出来的自我和强加的自我。 ⑦ 自我如不能让人信服,互动过程可能被破坏。 ⑧ 互动双方对维持相互身份共同承担责任。 26. 简述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P.51) 1 社会发展不可逆转。

2 社会进步不是直线,是发散再发散的方式。

3 未开化民族、文明沐足,不是同一形式不同阶段,而是平面进化的分散再分散的群体。 27. 简述孔德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P.27)(P.43)

1 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和为之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无疑是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自然,孔德所要建设的社会学是按照他的实证主义思想设计的,远不是马克思主义上的科学的社会学,同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所受的思想传统影响,孔德提出的社会学仍然比较抽象。

2 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直至近日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先驱或创始人得到了重视。

28. 简述托马斯“情景界定”思想及其对符号互动论的影响(P.297) 29. 简述库利“镜中我”思想及其理论启示(P.296)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 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乘坐‘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1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2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3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 理论启示:

30. 简述冲突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P.227)

1 20世纪以前的冲突论思想。马克思和韦伯被认为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先驱。 A. 马克思:经济组织决定所有其他社会组织、每个经济组织内都含有阶级冲突的成分、无产阶级因受压迫逐渐产生共同的阶级意识,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

B. 韦伯:认为人都享有自我利益,社会共同利益建立在个人自我利益基础上。首先,反对以经济基础作为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惟一条件。其次,对社会阶级作了更加细致和具体的分析,三位一体。另外,韦伯不承认未来的人类社会可以进化到完美、无冲突、和谐的境地。

C. 帕雷托:并不具有冲突论者通常具有的那种激进色彩。首先,面对社会矛盾,发展出归纳性的,自然主义的社会至随同是理论。其次,认为社会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变迁的动态过程。两种微观成分:心理状态和社会基本原理。规定着社会行为和社会过程。另外,社会统治是统治精英与非统治精英的循环。因此,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保守性质。 2 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帕克、凡勃伦。

A. 帕克:基础,人类谋求生存的斗争必然导致竞争、冲突和适应的过程。

B. 凡勃伦:人性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个人的闲散好奇心,引起了科学技术变革,从而导致竞争、冲突、剥削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360年代以来的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包括米尔斯、科赛、达伦多夫等。 31. 简述交换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P.269)

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堪称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32.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P。305 33. 简述宏观社会结构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P.329

一个社会或社区中的社会关系模式作为他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或者叫做被解释物。 34. 简述功能论与冲突论在解释社会分层现象的分歧

35. 简述“社会结构”在结构功能论者与符号互动论者视野中的歧异P。305

结构功能论者将社会视为一种结构或组织,认为人的行动就是这种结构或组织的产物,因此,宏观的社会结构或组织在决定人们的活动上发挥重大作用。符号互动论者主义的是人们行动的联系,认为社会结构或组织不过是一个框架。社会组织、制度、结构之所以影响人的行为,是因为它们影响了个人对情境的定义。 36. 简述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主要区别(T—204) 实证主义包括以下概念: 1 实在的而非幻想的; 2 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3 可靠的而非可疑的; ④ 精确的而非含糊的; ⑤ 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37. 简述符号互动论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P.295) a) 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b)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的思想。 c)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38. 简述社会冲突论的基本观点(T—281)

代表激进的社会思潮,强调社会冲突在社会过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9. 简述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P。269

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看作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40.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41. 简述结构功能论的理论预设及研究主题T—272

研究主题:核心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持续存在,必须满足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又是如何满足的?回答:任何社会都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它们之间具有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因而凡有利于系统生存的因素、机制、过程都得到强调。具有维持现存体制的保守色彩。 理论预设:

1 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斯宾塞和孔德把社会视为具有独立生命的有机体。斯宾塞: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组成的系统。杜尔克姆,对社会整体性质的强调,对社会团结和整合的重视,对功能分析法的阐述。

2 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布朗。马氏,文化现象根源于个人那些长期存在、经常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人们为满足特定需求而创造的。布朗,社会整体性,功能是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十一)- - 论述题:

1. 比较并评述“结构功能论”与“符号互动论”在理论前提、方法论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

研究取向:结构功能论将个人行为视为组织、制度、结构制约下的必然产物,因而人成为被动者;而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的人。 理论前提及方法论: 方法论:结构功能论

方法论:符号互动论,核心是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回到经验世界中去,对社会现象作直接的、密切的考察,这种直接考察包括“探索”和“检查”两种方式。尽力把经验世界作为主义中心,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来了解社会现象。 2. 试评结构功能分析的“AGIL框架”及其理论功能(P.208)

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这就是A(适应)G(达鹄)I(整合)L(维模)。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必须满足的。

1适应,是指系统必然同环境产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

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2达鹄,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3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有效的发挥效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④维模,又叫潜在模式的维持。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期间,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在潜在状态的模式。 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最一般的行动系统是通过下述四个子系统来满足其功能需求的: 1行为有机体的生物特性决定着系统适应问题的性质,并为满足适求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能量。

2人格系统包括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行动系统的达鹄要求的满足正是在聚合和调节个体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 3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行动单位通过制度化关系连接而成的,因此满足着行动系统的整合要求。 ④文化系统中所包含和保存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着基本模式,从而实现了维模功能。

一般行动系统的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系统,因而也面临着同样四项必须满足的的功能要求。而且,当这一子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也会分化出相互区别和相对独立的更低层次的子系统。尽管分析的层次可以有所不同,因而对各个系统层次的具体解释也可以有巨大差异,但AGIL却可以作为适用于各个层次行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框架。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cangshang 新手上路

UID 1027010 精华 0 积分 72 帖子 39 威望 12 K币 61 元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3-13 7楼 发表于 2006-7-12 18: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3. 阐述默顿“功能分析范式”的要点并说明这一范式是如何完善功能分析方法的(P.222) 要点:

1重点:制度化行动模式(结构)的客观后果。

2充分认识,后果多样性,注意,出乎意料的潜在后果。

3结合时间因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间关系,进行功能评价。即确定功能性质,通过反功能考察社会问题、变迁现象。

④界定,后果涉及的,系统范围、群体范围。

⑤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考察来解释。

完善:

1 提出新概念、新的观察角度,使传统变为可用来指导研究的概念范畴体系。

2 改变功能主义的基本性质。改变以论证系统稳定、秩序、均衡、整合为目的。新的,指导经验研究的工具,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客观后果进行功能认识、作出功能评价。 4. 试评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要点

5. 概括并评析布劳“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主题(P.336)(怎么答?太多了) 6. 评析社会交换论的利弊得失(P.275) 霍曼斯:理论缺陷(不一定要答)

1 心理还原主义:将一切社会行为,归结为简单的心理行为。认为人的行为,为了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2 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的批评。但事实上,行动并非理性,由非理性的偏好和习惯决定。 3 同义反复的错误。基本概念相互定义,导致有些理论命题,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 霍曼斯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1 对整合的解释。在统一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培养出共同的信仰、传统及友谊,使得人们彼此行为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接受即赞同,导致社会肯定。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多,就会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维持着社会的整合。 2 对权力的解释。最小利益原则。因不对等交换关系而出现。权力取决于提供报酬的能力。此说明只适用于初级群体,而不适用于正式的社会组织。

3 对地位的解释。社会交换的实质是平等、公正。给予别人得多,就会多取一些报酬。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它们付出的多少。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没有跳出“生物体”、“经济人”的圈子,他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小群体的研究。尽管如此,霍曼斯微观社会学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打破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理论观点上也有积极方面。如公正性期待等概念就是把公平交换和互惠的概念带入日常生活。对于解释人们之间的互动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7. 试析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P.318) 意义:

1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体。

2 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因此可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3 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考察,从生活经验得理论,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缺陷

1 过于强调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2 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3 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 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8.比较并评析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的异同(P。277)

1理论目标。研究重点存在差别。霍曼斯,所有社会现象的解释都植根于心理学原理,过于极端。忽视了社会结构所具有的突生性质,只适用于直接人际互动关系的小球普通出,只能解释非制度化的社会行为。布劳,无论微观还是宏观,都发生着同样的交换过程,只是宏观中这些交换过程更加复杂。 A.从基本的交换现象中获得对社会结构形成过程的深入了解。

B.不断扩大研究领域,随时补充新的概念和原理,用以认识宏观社会交换网络。从而考察宏观交换过程。 2社会交换:霍曼斯,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交换行为。布劳,交换,特定类型的交往。

A.社会交换,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一旦停止回报,交往关系中止。不期待他人回报的交往不是交换,交换概念比霍曼斯窄。

B.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暴力胁迫下的行为不是交换行为。

3基本交换过程:霍曼斯,集中分析抽象的交换原理。布劳,主义分析基本的交换过程,即社会交往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形态。

A.吸引与竞争。

B.分化。

C.整合和冲突。

④宏观交换观点:霍曼斯,心理学原理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布劳,分析宏观过程,除了基本交换理论,增添新的概念。 A.共享价值观。为参与交换各方共同接受的统一的社会标准,使各方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入交换关系,人们从而预先掌握各种交换关系中社会公认的报酬期待、互惠标准、回报价值以及公平准则。

B.制度化,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 9.试评达伦多夫关于“两种社会基本模式”各自要素及理论假定的观点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价值共享基础上的,形成了社会均衡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均衡模式的典型代表。

达伦多夫将社会均衡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概括为:稳定、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享。 1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诸要素构造体。 2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整合良好的诸要素构造体。 3 社会的每一组成要素都具有维持社会系统的功能。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成员的共享价值为基础。

社会均衡模式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系统。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系统作为一个分析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把它作为分析社会的惟一和最终的参考框架则是错误的。因为在许多方面,他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社会现象的这种辩证性质决定了社会学分析必须采用社会压制模式以补充社会均衡模式的不足。

在“什么使人类结合为社会”问题上,认为社会秩序建立在压制基础上的,形成了社会压制模式。 达伦多夫将社会压制模式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四个基本假定: 1 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2 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 3 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社会整合。 ④ 每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

达伦多夫强调,压制模式并不比均衡模式更正确,之所以特别重视它是因为他对社会实体的那些经常遭到忽视的侧面——变迁、冲突、反功能和压制——给予极大关注。

10.阐述并比较科赛与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要点及区别(239、249)(太多,如何总结) 11.社会交换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互动关系的269、287(太少)

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的互动行为,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通过交换概念,发现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及因此产生的权力地位的分化,并从各个权力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中找到社会系统发展、变迁的动力。

12.试论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展开形式255(是否需要全部扩充?只答条行否?)

1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强调性协调组合中,对立准团体的成员,除非受到被成为组织条件的经验变项的干预,都将把自己组织为具有外显利益的团体,因此而形成团体冲突。

组织条件分为:技术条件,必须的物质资料,领导者的人数,反映潜在利益的价值系统的团体章程的制订情况;政治条件,政治环境对自由联盟的容许程度;社会条件,由沟通工具决定的,成员相互接触的可能性,以及,吸收新成员的正常和正式的社会分配程序。

以角色利益的内化程序作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条件,也对利益团体的形成,发生重要影响。

2团体冲突形式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在涉及到维持还是改变现状的问题时,常常处于相互冲突之中,形式是由被称为冲突条件的经验性变数决定的。

3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通过改变统治地位的占有者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种类、速度和深度取决于“结构变迁条件”的干预变数。

13.概述和评析“社会交换论”的理论预设、概念框架、研究主题及分析重点(社会交换论是否就是霍曼斯理论?还是

要加上布劳?)

14.试述“符号互动论”所提供的理论视域并评析其意义与局限性 理论视域 意义:

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简单的被动体。 2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研究,重视每个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条件,可以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 3重视对社会显示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世纪的问题。 缺陷:

1过于强调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客观实际。强调已表现被认识的东西,忽视内在的规律性。 2过于强调个别人因素,没有看到整体社会结构、制度的作用。

3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社会现象。

④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否认理性认识真实性,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

15.阐述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并举出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观点 16.试评实证社会学的理论预设T—207(什么是理论预设) 17.试析帕森斯的“模式变量论”及其理论功能203

模式变量理论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它又独特的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因此,通过这一理论,两个层次的现象——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同社会系统的结构类型——沟通起来,这表明帕森斯的理论分析重点由社会行动转变到社会系统。

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五个方面的抉择,即解决必然出现的五个问题,这五个方面可能的抉择被概括在五对范畴之中。这些可供抉择的五对范畴被帕森斯成为“模式变量”,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之中发生,因此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刻画系统的结构特征——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的基本变量。

模式变量的五对范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1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过程中特定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区分这对范畴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性标准是否受团体界限的影响。在这一抉择中如果选择了普遍性,意味着行动者在同其他任何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规范性标准;而选择特殊性则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的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2扩散性与专一性。这一抉择设计到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

3情感性与中立性。这一抉择要解决的是互动关系中是否包含着感情因素。如果双方在互动中投入或获得了感情,则关系处于情感性一边,相反,如果互动双方以理智相对待,避免在相互关系中搀进感情因素,则关系处于中立性一边。 ④先赋性与自获性(或品质与成就)。这一抉择涉及到行动者之间作为相互对待基础的识别标准的性质。先赋性的识别标准着眼于对方是“谁”,即对方的先天品质及其身份背景;自获性标准主要根据对方“做什么”,即对方的表现和成就来识别和评价对方。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

任何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都是上述五种抉择的某种组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行动者在特定的情景状况下,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可以临时或随意的作出这些抉择。帕森斯认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含的模式变量组合是既成的和稳定的,它是由社会文化中价值规范预先规定好的。模式变量的某种组合不是在个体行动者偶然的随意抉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价值规范的制度化结晶。正是这种制度化的价值规范支撑着社会关系结构。行动者在进入某种社会关系时,不仅不能随意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预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规范内画在蝉的人格系统中,即了解各色角色关系中社会文化对五对变量所作的抉择,以便根据具体情景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只有符合规范取向的行动,才能保持互动关系的平衡,使互动过程得以持续进行,使行动者顺利的达到目标。由此可见,模式

变量是规范取向在互动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模式变量是描述公社—而后者类型的具体变量,是对滕尼斯类型学的发展与深化。

五种抉择的组合构成了所有可能的社会关系。这五对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任意五种抉择的自由组合都可以构成某种独特的关系类型。与“公社”和“社会”相对应的不过是32种不同的关系类型中的两个极端类型。模式变量还可以分析处于这两个极端类型之间的所有复杂的结构类型。

帕森斯认为模式变量也为文化层次和人格层次上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分类学依据。在文化层次上,可以用模式变量对不同社会的价值取向作出分析,为跨文化比较提供了基础,在人格层次上,它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需求倾向,从而推动对各种人格类型的研究。

此外,模式变量还发挥了推动帕森斯理论发展的独特作用。

18.评述“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分歧T—219

1社会唯名论,个人存在的真实性,社会不具有真实性、实在性。社会学研究应从了解个人的动机、目的、意识及行动入手。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社会独立于并且决定个人的动机、意识和行动。

2社会唯名论的错误在与只承认构成要素的真实性,否定综合体的真实性。正确观点是同时承认个人与社会的真实性。综合体与集合体的区别在与,集合体是无关要素的简单堆砌,综合体,各个要素的统一,相互联系成一整体。社会,具有将个人联系起来的特定形式,真实存在的综合体。 3社会唯实论错误在于,简单的认为社会是不依赖于个人而且决定着个人的独立实体,过分夸大了社会的独立性和既存性,没有看到社会对个人的依赖性和社会的生成性。个人是社会生活的整体。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通过个人的相互作用,人们才构成了真实的关系,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形式。社会不是定型的,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复制、重塑和改造的持续生成的实体。

19.结构功能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其互动关系的T—277

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解释分别满足四项功能需求的四类制度性结构的基本特征。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的是经济制度,通过生产、分配将自然资源转化称满足成员需求的产品;承担达鹄功能的制度是整体,将社会中人力、物力组织起来,集中于目标的实现;整合功能,法律制度和宗教制度的某些部分,对社会中出现的冲突加以调整以维护社会团结,承担维模功能的是家庭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的某些部分,他保存和传递基本价值规范,从而使互动模式得以维持。

揭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个子系统的输出恰恰满足了其他子系统的需要,而且他本身的需要又能通过其他子系统的输出得到满足,就意味着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对流使边界关系。不同子系统输出的一般交换媒介不同。适应功能子系统输出货币,大护功能子系统输出权力,整合功能子系统输出影响和赞同,维模功能子系统输出价值承担和声望。 20.择要区分社会学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概念的几种不同界定,并评述由此导致的理论视野及研究取向的歧异 21.试阐述并评价西方理论社会学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分歧及其各自得失 22.社会交换论是如何阐释群体结构和权力的生成的P。281

在布劳看来,表现为群体成员交换地位分化的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可以根据一般性报酬的不同而进行类型划分。 布劳把资源的提供者可能得到的报酬概括为四类一般性报酬的形式,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价值从小到大排列为: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

布劳认为,大部分社会关系中,金钱都不适宜作为报酬,它的价值也最小,社会赞同可以作为一种适宜的报酬,但它不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社会地位差别不大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报酬形式,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依从,它们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报酬。

根据报酬的类型,布劳阐述了结构分化的几种模式。

由于依从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报酬,因此人们一般不会轻易的用依从同对方交换。只有在交换地位的分化达到比较悬殊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以依从作为回报形式的分化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以何种报酬形式进行交换,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主观动机,而是往往受到结构条件的制约。

人们在接受特定资源时,如果具备了下述条件,一般是不会以依从作为回报: ⑤ 人们可以用某种形式的服务作为回报手段。 ⑥ 人们可以选择其他报酬形式

⑦ 人们可以使用某种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提供资源

⑧ 人们可以找到其他资源提供者或替代资源,而不依赖于特定的提供者或特定资源。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回报形式往往是赞同或尊敬,从而使交换关系出现赞同网络的分化模式或声威等级的分化模式。相反,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人们就只能以依从作为回报,资源提供者因此而获得权力,交换关系中随之出现权力等级的分化模式。

因此,资源地位或娟和地位的分化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权力的分化,形成群体的权力结构。在权力结构中,全体成员的交换地位表现为权力地位。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cangshang 新手上路

UID 1027010 精华 0 积分 72 帖子 39 威望 12 K币 61 元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5-3-13 8楼 发表于 2006-7-12 18: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3.试论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所贯彻的方法论原则P。118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出色的运用了比较方法,在该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具体分析之前,根据历史上各大宗教特点进行了分类。按照对待世界的方式,分为入世的和出世的;根据宗教行为的特点,分为禁欲的和神秘的。

1入世禁欲主义:尘世的劳动,人的天职,努力而勤勉的工作,获救和赎罪的手段。信教。 2出世禁欲主义:把一切世俗生活看作不具有道德意义上善的代表。天主教。

3入世神秘主义:遵从某种圣统,要求顺应世俗,但带有悲观论和宿命论的色彩。儒教。 ④出世神秘主义:弃世厌俗,沉于冥想。佛教。

根据神秘和禁欲这两种不同形式,将欧洲和亚洲宗教的不同特征进行对照,建立各种宗教的理想类型。当然,区分法不是绝对的。有各种成分的杂和。

24.试述“结构功能论”的基本假设并评价其贡献与阙失T—273 25.试述韦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理论视域T—252

研究主体是欧美独具的普遍合理化趋势。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出发,在社会行动层次上将资本主义定义为:在特定经济伦理驱动下的社会中心印度三的结果、组织方式或社会形成物。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是普遍形式合理化趋势的重要方面。

理论视域:

26.试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视野P。109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区分。他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

1 目的合理的行动。这种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

2 价值合理的行动。他表现为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值是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表现在其他方面。这种行动并不考虑有无现实的成效。 3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④ 传统的行动。即通过习惯而进行的行动。

按照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定义,上述后两种行动(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严格说来,都不属于社会行动,因为在他们中间并不包含行动者明确的主观意义。因此,从合理性这个角度看,传统的行动和情感的行动都不属于合理的行动,只有价值合理的和目的合理的行动才属于合理的行动,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行动。不过,从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论来看,传统的和情感的行动,它可以被看作是“理想类型”中的“合理”行动的“偏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获得其自身意义。而且,它们虽然总的来说表现为“不合理性”,但其中也往往包含着过渡到价值合理的或目的合理的行动的因素。

韦伯还具体分析说明了以上几种行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细微区别。他先谈到情感的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韦伯看来,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后者,行动的意义不在于达到某种具体的目标或获得某种实际的效果,而主要在于行动过程之本身。两者之间的区别则在与,情感的行动并不表现为坚定的、始终如一的为实现或接近某种最高价值而努力,而往往表现为意识的、冲动性的情绪发泄。相反,价值合理的行动则强调行动的绝对立场和最高价值,并坚定不移的、有计划的把达到这种价值公设作为行动的取向。

关于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纯价值合理的行动,他并不考虑通过行动来实现可以预见的结果,而仅仅处于对义务、尊严、美、宗教谕令、虔诚等等的信仰。反之,目的合理的行动则表现为以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思考作为取向,不断的对各种可能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相应手段、措施以及行动的结果进行理智上的权衡。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合理的行动与目的合理的行动往往处于复杂多样的联系之中。然而,韦伯认为,尽管如此,两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因为从目的合理性的角度看,价值合理性永远总是不合理的。而且,他越是把行动的目的上升为某种永恒的绝对价值,越是不反思行动的结果,它便越是远离目的的合理性。可见,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目的合理的行动那里,目标是可变的,同时,把主要经理集中在对有效手段的选择上。而价值合理性则总是使行动向着某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目标。

总之,在韦伯看来,现实中的社会行动是极为复杂的,很少只表现为某种单一的形式,而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混合。所以说,现实中的行动只是近似的与上述四种纯粹类型相符。他同时指出,任何分类法都不能穷尽现实中的社会行动。

27.试述韦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及其宏观历史研究之间的逻辑环节T—233(只有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没有逻辑环节)

28.试评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基本思想P。119(是否就是新教理论?)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在韦伯看来,新教在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为了进一步考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韦伯还分析了新教的其他分支,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伦理。

整个加尔文教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命定说,这种教义宣称,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他无法获得对上帝这种判决的了解,因为采取任何世俗的手段都无法窥知天意。这样,人与上帝、尘世与天国之间便存在着一到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种教义的逻辑结论便是,季度徒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为日常服务的职业劳动,都只是为了遵从上帝的戒律,完成上帝的旨意。于是,紧张的从事世俗活动,争取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便成为建立获救信心的惟一手段。

在韦伯看来,加尔文教就是这样为人的世俗活动的意义找到了答案,他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彻底的合理化了。加尔文教作为宗教教派,使尘世活动(主要是职业劳动)具有了某种宗教上的合理性和崇高意义,即世俗的日常工作被视为荣耀上帝的行为。这种在宗教意义上世俗生活的合理化,使得加尔文教具有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具有必然性。它一方

面表现为积极参加世事,勤勉的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最大限度的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骄奢纵欲是有罪的。

韦伯接着指出,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倾向是独特的,表现在它与天主教的禁欲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把禁欲限制在寺庙里,而加尔文教的禁欲生活却是在尘世中、在世俗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因而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入世禁欲主义使宗教世俗化了。

加尔文教一方面是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升华为高度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入世倾向。无论如何,在韦伯看来,这客观上都给世俗生活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加尔文教中的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而这一切又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

经过分析,韦伯指出,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内容和宗教实践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韦伯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按照社会的经济状况解释一切,把宗教的起源、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归结为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唯物主义。

29.结合“自杀论”的研究步骤论述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149 131(自杀论如何结合?)

1 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社会事实,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学能够而且必须以自然科学那种客观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反对主观内省法。

2 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是杜尔克姆的社会观在方法论领域的应用。体现: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必须把基于个体层次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排除。

3 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社会学两个不同但又必需的研究方法。 30.试述韦伯“合理性”思想及其在社会学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P。105(未曾找到。是否合理性行为处?即T—244) 31.试评杜尔克姆的《自杀论》在实证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T—270

里程碑式地位。不仅在经验层次上验证、深化、发展了他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因为研究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获得实质性突破。

孔德,第一个提出实证研究,未能实施。自杀研究是证明孔德思想的开拓性尝试。把建立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比较、计算来确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研究表明,在社会现象研究领域,建立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能的。

在方法上,自觉运用了他所确立的假设—预测—检验的研究步骤,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尚有可切磋之处:

1自杀理论的核心概念——规范与整合——缺乏明确界定。对此概念缺乏准确阐述,对区别也相互关系也全嘎论述,可能导致操作上的随意性和相互混淆。

2溯源分类法以现行的理论概括为分类依据,使得市政资料在类型归属上依赖于它们与多个理论命题的一致性,从而降低乃至取消了实证资料对理论命题的检验作用。

3自杀理论从总体上看不具有证伪性。从实证科学立场看,不具证伪性的理论其科学性也要大打折扣。

研究生考试 一次通关www.sdjypxb.com

多年成功案例 95%以上准确率 零基础一次通关 一次合作终身受益

百度推广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6、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反映总体的情况。

7:个案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8、探索性调查研究: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法。

9、描述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10、解释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1、横剖研究: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12、横断面:指由调查对象的各种类型在同一时点上所构成的全貌。

13、纵贯研究:在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 14、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5、同期群研究: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6、追踪研究: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回溯研究:一种与追踪研究相似,即要调查同一批人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但又只作一次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那些变化的研究方法。

18、统计调查: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它是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19、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深入到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少数单位的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对调查对象作深入的解剖分析。

20、参与观察:调查者本人加入调查对象的团体中生活,扮演其中一员的角色,对这里所发生的现象和情况进行多方面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21、个案研究:通过对个体发展过程的调查来洞察个体为什么会具有特定的行为方式以及他或它的行为趋向。

22、蹲点调查:下到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中,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现行的政策、计划、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查,从中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借以指导全局工作。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1、归纳推理: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现象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或一般属性,由此建立理论来说明观察到的各种具体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2、演绎推理:从一般理论或普遍法则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然后将他们应用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并在应用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

3、假设演绎法: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或称“试错法”,由演绎和归纳两种推理构成,有助于克服单纯演绎或单纯归纳的局限性。它是从问题出发,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尝试性的假说或理论解释,由这一理论假说可以推导出一些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大量的观察来检验假设。

4、研究框架:将课题具体化,它可以是一种由具体理论假设组成的理论框架,也可以是由一些初步设想形成的框架图。

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

1、研究课题:说明一项调查研究所要解答的具体问题,它是关于两个或多个概念或变量间的关系的一种提问。

2、初步探索:指在正式调查之前征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与基层有关人员座谈,以便了解调查任务、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调查内容、增强感性认识,为提出研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奠定基础。 3、研究假设: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做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4、假设:由概念(或变量)构成的,以一种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陈述,并对(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预测的命题。

5、概念:人们抽象思维的产物和基本单位,综合概括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抽象名词。

6、变量: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定义和界说而转换来的。也可以说,它是对概念的具体化,它反映了概念在具体形态上的变动性。

7、相关关系: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它表现为: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就可以说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

8、因果关系: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则不然,那么就可以说X与Y有因果关系。其中X是Y的原因,Y是X的结果,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9、虚无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如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则称它们不相关。 10、命题:关于一个或更多概念(或变量)的陈述。

11、分析单位: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即调查对象,它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

12、调查内容:制一项调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它们涉及各种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 13、层次谬误:或作生态谬误,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14、简化论:或称还原论,在社会研究中是指局限于用某类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15、操作化:即研究课题的操作化,是通过对抽象概念的定义来选择(或制定)调查指标,从而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以观测的变量,将研究假设转化为具体的假设。

16、概念的抽象定义: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 17、概念的操作定义: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以观测的调查指标或调查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

18、调查指标:概念内涵中某一方面内容的只是标志,它表示经验层次的现象。 19、假设的操作化:即由抽象假设到具体假设的过程。

20、调研方案:通过对一项研究的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虑,制订出的总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调查大纲。

社会现象的测量 1、测量:指按照某种法则给物体或事件分派一定的数字和符号。

2、社会测量: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也可看作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的、有意识的观察。

3、法则:即测量法则,是把数字或符号分派给调查对象的统一标准,它是一中索引或操作方法。

4、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5、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6、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7、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8、社会指标:或称现有的或先行的社会统计指标,是衡量、检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它对社会生活现状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9、调查指标:是指具体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借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10、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 变量。换言之,所谓信度乃是指同一或相似母体重复进行调查或测验,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1、信度系数: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小。

1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换言之,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3、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

14、准则效度:指的是用几种不同的测量方式或不同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准则的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其他的方式与指标就具有准则效应。

15、构念效度:通过对某些理论概念或物质的测量结果的考察,来验证该测量对理论构念的衡量程度。 16、经验效度:即选择对有关情况比较了解的人来鉴定调查资料的效度。 抽样

1、非概率抽样:指依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地、有意识地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进行选择的抽样方法。

2、概率抽样:指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调查者的主观意识的抽样方法。 3、抽样: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也可以说是由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代表的过程。 4、样本:通过抽样所选取的这一部分代表。

5、代表:所谓代表,也就是说,抽取出来的样本从调查所要研究的总体特征来看,能够再现总体的结构。 6、个体: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个体可以是某种类型的人,也可以是家庭、组织、社区等。 7、研究总体: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 8、调查总体:研究者实际抽取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

9、抽样框:又称抽样范畴,是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10、参数值: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11、统计值: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12、抽样误差: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时存在的偏差。它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 13、置信水平: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

14、置信区间: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范围。

15、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是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完全符合随机原则的特定方法抽取样本,即抽样时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使总体中的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

16、等距抽样:也称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在按一定顺序排列好的个体中先计算出抽样间距K,然后在头K个个体中,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区一个个体K,再从K开始,每K个个体中抽取一个个体的抽样方法。它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个体。

17、分层随机抽样:先将总体依照某一种或某几种特性分为几个子总体,每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这些子样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样本的方法。

18、比例分层抽样:要求各层子样本在总体样本中所占比例与本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

19、整群随机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办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从中抽取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中所有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总体样本的抽样方法。

20、多阶段抽样:不将样本子群中的所有个体作为样本,而是再从中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最终样本,因最终样本的获取经过两次抽样,我们称之为二阶段抽样。同样的,可进行三阶段、四阶段??即多阶段抽样。

21、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是指研究者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 22、主观抽样:又称判断抽样或立意抽样,即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这种样本的代表性取决于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23、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它与分层随机抽样相似,也是按照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抽样的方法。

24、滚雪球抽样:先从几个适合的样本开始,然后通过它们得到更多的样本,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的方法。 25、样本大小:又称样本容量,指的是样本所含个体数量的多少。样本的大小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费用和人力的花费。

26、精确度:就是这项研究能允许样本估计量有多大的误差。社会研究常选用的误差界限是5%。

1、问卷

: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 2、自添问卷:由被调查者自己添答的问卷。

3、访问问卷: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答案来填写的问卷。

4、封面信:一封给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内容、目的、意义等。 5、指导语: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

6、开放式问题: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填答的问题。

7、封闭式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被调查者选择一个作为回答。 8、编码 :赋予一个问题极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9、探索性工作:通俗的说,就是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10、答案的穷尽性: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11、答案的互斥性:答案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

12、双重含义: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了两件事件,或者说,一句话中同时问了两个问题。 量表与测验法

1、量表:适于较精确的调查人们主观态度的测量工具,它由一组问题构成,用以间接测量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或观念。

2、总加量表:也叫利克特量表,它的最初形式是给出一组问题,请被调查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回答,后改为五种回答。然后根据每个被调查者对各道题的回答分数的加总得出一个总分,这一总分就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3、分辨能力:指一个题目是否能区分出人们的不同态度或态度的不同程度。

4、测评表:一种类似与量表的调查表,用一组题目来度量,然后用各项题目的分数或用一个总分来评价。常用于考核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绩效。

5、测验: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的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标准化的程序。

6、测验的标准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测验必须经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二是使用时必须按标准化的程序使用。

7、常模:也就是比较的标准,通常将样本的平均得分作为该测验的常模。它可作为判断个体差异的依据和比较的标准。 8、社会计量法:也称社会交往计量。是评量某一群体、组织中的人际吸引或拒斥关系的工具,或更进一步说是用以决定个人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发现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关系,并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 9、指数分析:通过社会计量指数分析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比较同一群体内不同情景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且对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比较。

10、民意测验:也称民意调查或舆论调查。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精确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

百度推广

社会学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6、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反映总体的情况。

7:个案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8、探索性调查研究: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法。

9、描述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10、解释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1、横剖研究: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12、横断面:指由调查对象的各种类型在同一时点上所构成的全貌。

13、纵贯研究:在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 14、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5、同期群研究: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6、追踪研究: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回溯研究:一种与追踪研究相似,即要调查同一批人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但又只作一次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那些变化的研究方法。

18、统计调查: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它是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19、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深入到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少数单位的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对调查对象作深入的解剖分析。

20、参与观察:调查者本人加入调查对象的团体中生活,扮演其中一员的角色,对这里所发生的现象和情况进行多方面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21、个案研究:通过对个体发展过程的调查来洞察个体为什么会具有特定的行为方式以及他或它的行为趋向。

22、蹲点调查:下到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中,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现行的政策、计划、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查,从中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借以指导全局工作。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1、归纳推理: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现象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或一般属性,由此建立理论来说明观察到的各种具体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2、演绎推理:从一般理论或普遍法则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然后将他们应用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并在应用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

3、假设演绎法: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或称“试错法”,由演绎和归纳两种推理构成,有助于克服单纯演绎或单纯归纳的局限性。它是从问题出发,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尝试性的假说或理论解释,由这一理论假说可以推导出一些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大量的观察来检验假设。

4、研究框架:将课题具体化,它可以是一种由具体理论假设组成的理论框架,也可以是由一些初步设想形成的框架图。 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

1、研究课题:说明一项调查研究所要解答的具体问题,它是关于两个或多个概念或变量间的关系的一种提问。

2、初步探索:指在正式调查之前征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与基层有关人员座谈,以便了解调查任务、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调查内容、增强感性认识,为提出研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奠定基础。 3、研究假设: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做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4、假设:由概念(或变量)构成的,以一种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陈述,并对(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预测的命题。

5、概念:人们抽象思维的产物和基本单位,综合概括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抽象名词。

6、变量: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定义和界说而转换来的。也可以说,它是对概念的具体化,它反映了概念在具体形态上的变动性。

7、相关关系: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它表现为: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就

可以说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

8、因果关系: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则不然,那么就可以说X与Y有因果关系。其中X是Y的原因,Y是X的结果,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9、虚无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如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则称它们不相关。 10、命题:关于一个或更多概念(或变量)的陈述。

11、分析单位: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即调查对象,它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

12、调查内容:制一项调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它们涉及各种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 13、层次谬误:或作生态谬误,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14、简化论:或称还原论,在社会研究中是指局限于用某类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15、操作化:即研究课题的操作化,是通过对抽象概念的定义来选择(或制定)调查指标,从而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以观测的变量,将研究假设转化为具体的假设。

16、概念的抽象定义: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 17、概念的操作定义: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以观测的调查指标或调查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

18、调查指标:概念内涵中某一方面内容的只是标志,它表示经验层次的现象。 19、假设的操作化:即由抽象假设到具体假设的过程。

20、调研方案:通过对一项研究的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虑,制订出的总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调查大纲。

社会现象的测量 1、测量:指按照某种法则给物体或事件分派一定的数字和符号。

2、社会测量: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也可看作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的、有意识的观察。

3、法则:即测量法则,是把数字或符号分派给调查对象的统一标准,它是一中索引或操作方法。

4、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5、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6、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7、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8、社会指标:或称现有的或先行的社会统计指标,是衡量、检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它对社会生活现状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9、调查指标:是指具体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借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10、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 变量。换言之,所谓信度乃是指同一或相似母体重复进行调查或测验,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1、信度系数: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小。

1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换言之,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3、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

14、准则效度:指的是用几种不同的测量方式或不同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准则的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其他的方式与指标就具有准则效应。

15、构念效度:通过对某些理论概念或物质的测量结果的考察,来验证该测量对理论构念的衡量程度。

16、经验效度:即选择对有关情况比较了解的人来鉴定调查资料的效度。 抽样

1、非概率抽样:指依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地、有意识地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进行选择的抽样方法。

2、概率抽样:指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调查者的主观意识的抽样方法。 3、抽样: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也可以说是由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代表的过程。 4、样本:通过抽样所选取的这一部分代表。

5、代表:所谓代表,也就是说,抽取出来的样本从调查所要研究的总体特征来看,能够再现总体的结构。 6、个体: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个体可以是某种类型的人,也可以是家庭、组织、社区等。 7、研究总体: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 8、调查总体:研究者实际抽取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

9、抽样框:又称抽样范畴,是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10、参数值: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11、统计值: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12、抽样误差: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时存在的偏差。它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 13、置信水平: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

14、置信区间: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范围。

15、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是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完全符合随机原则的特定方法抽取样本,即抽样时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使总体中的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

16、等距抽样:也称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在按一定顺序排列好的个体中先计算出抽样间距K,然后在头K个个体中,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区一个个体K,再从K开始,每K个个体中抽取一个个体的抽样方法。它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个体。

17、分层随机抽样:先将总体依照某一种或某几种特性分为几个子总体,每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这些子样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样本的方法。

18、比例分层抽样:要求各层子样本在总体样本中所占比例与本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

19、整群随机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办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从中抽取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中所有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总体样本的抽样方法。

20、多阶段抽样:不将样本子群中的所有个体作为样本,而是再从中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最终样本,因最终样本的获取经过两次抽样,我们称之为二阶段抽样。同样的,可进行三阶段、四阶段……即多阶段抽样。

21、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是指研究者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 22、主观抽样:又称判断抽样或立意抽样,即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这种样本的代表性取决于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23、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它与分层随机抽样相似,也是按照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抽样的方法。

24、滚雪球抽样:先从几个适合的样本开始,然后通过它们得到更多的样本,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的方法。 25、样本大小:又称样本容量,指的是样本所含个体数量的多少。样本的大小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费用和人力的花费。

26、精确度:就是这项研究能允许样本估计量有多大的误差。社会研究常选用的误差界限是5%。 1、问卷

: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 2、自添问卷:由被调查者自己添答的问卷。

3、访问问卷: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答案来填写的问卷。

4、封面信:一封给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内容、目的、意义等。

5、指导语: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

6、开放式问题: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填答的问题。

7、封闭式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被调查者选择一个作为回答。 8、编码 :赋予一个问题极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9、探索性工作:通俗的说,就是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10、答案的穷尽性: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11、答案的互斥性:答案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

12、双重含义: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了两件事件,或者说,一句话中同时问了两个问题。 量表与测验法

1、量表:适于较精确的调查人们主观态度的测量工具,它由一组问题构成,用以间接测量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或观念。

2、总加量表:也叫利克特量表,它的最初形式是给出一组问题,请被调查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回答,后改为五种回答。然后根据每个被调查者对各道题的回答分数的加总得出一个总分,这一总分就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3、分辨能力:指一个题目是否能区分出人们的不同态度或态度的不同程度。

4、测评表:一种类似与量表的调查表,用一组题目来度量,然后用各项题目的分数或用一个总分来评价。常用于考核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绩效。

5、测验: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的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标准化的程序。

6、测验的标准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测验必须经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二是使用时必须按标准化的程序使用。

7、常模:也就是比较的标准,通常将样本的平均得分作为该测验的常模。它可作为判断个体差异的依据和比较的标准。 8、社会计量法:也称社会交往计量。是评量某一群体、组织中的人际吸引或拒斥关系的工具,或更进一步说是用以决定个人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发现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关系,并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 9、指数分析:通过社会计量指数分析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比较同一群体内不同情景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且对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比较。

10、民意测验:也称民意调查或舆论调查。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精确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真题(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2选8) 1.过滤仪式 2.符号价值 3.总和生育率 4.缺场交往 5.外婚制 6.社区脱域 7.老年抚养比 8.剩余物2 9.公众家庭 10.脱离理论 11.惯习

12.人口倍增时间 二.简答题(8选4)

1.什么是标准化技术?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年龄标准化。

2.曼瑟尔奥尔森说:“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你怎样理解他的观点?

3.简述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年龄歧视的不同特点。 4.梁漱溟怎样论述中国文化路向和西方文化路向的区别? 5.如何评价米德—弗里曼之争?

6.利奥塔是怎样论述宏大叙述合法性危机的? 7.编制生命表的主要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8.简述卡斯特关于集体认同三种构件形式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6选2)

1.为什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空间分化?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影响如何? 2.阐述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养老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怎样理解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运行逻辑是差异逻辑的论述?

4.请对关系论社会资本理论和集体论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 5.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谈谈你对中国汉人社会的认识。

6.你认为应该“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吗?请结合世界经验及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谈谈你的认识。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1、信度与效度 2、标准差与标准误 3、抽样误差

4、同序对与异序对 5、文化圈 6、口述史 7、实验民族志 8、命题与假设 9、“简化论”错误 10、“Kish选择法”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区别与适用性。 2.试述什么是问题研究与过程研究。

3.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环”,请给出说明与阐释。 4.什么是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请说明它们之间的异同。

5.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登记位置,通常用社会经济地位来度量。请对社会地位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需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和测量方法)。 三、论述

1.说明并解释社会研究中四中研究方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适用范围与议题,并做出比较。

2.试述在问卷设计中问题与答案的表现形式,并对在问题与答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3.如何理解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理论预设?

4.请阐述人类学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并谈谈你的看法。

5.假设单变量均值检验中的统计量满足正态分布,讨论如何确定双边检验和单边检验中的临界值,接受域和拒绝域,需要给出图示并注明。

6.下表给出了某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户口类型的各种分布信息,包括频次分布、行百分比、列百分比和格百分比。所用数据来自于2006年的一个全国抽样调查。根据下表提供信息,分析户口类型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受教育程度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总计 小学或者以下2466 800 3266 75.51 24.49 100.00 49.82 15.51 32.20 24.31 7.89 32.20 初中187 1542 3369 54.23 45.77 100.00 36.91 29.69 33.22 18.01 15.20 33.22 高中560 1728 2288 24.48 75.52 100.00 11.31 33.28 22.56 5.52 17.04 22.56

大专或以上97 1123 1220 7.95 92.05 100.00 1.96 21.63 12.03 0.96 11.07 12.03

总计4950 5193 10143

48.80 51.2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48.80 51.20 100.00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1:社会研究方法 考试时间:1月6日上午

一、名词解释(10选7,每题6分,共42分,多做本大题记为0分) 1.系统抽样 2.结构式问卷 3.现实主义民族志 4.深描

5.文化啥比较法 (not sure) 6.自由度 7.科学环 8.量表

9.定距尺度(not sure) 10.

二、简答题(5选3,每题16分,共48分。多做记0,下同不叙) 1.说明社会研究中选择测量指标的多样性 2.简述统计显著性和实际显著性的区别 3.什么是分析单位,简述其特点和类型

4.应该是一道回归分析的题,根据给出的数据报告写出相关内容(not sure) 5

三、论述题(6选2,每题30分,共60分)

1.说明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层次及其特点,以及如何选用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3.设计一份问卷,包含多个指标,操作化“幸福感”(not sure)

考试科目2:社会理论 考试时间:1月6日下午

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共40分) 1.人口城镇化 2.底部老龄化 3.更替水平

4.社会资本的密集性 5.实践感 6.符号消费 7.民族中心主义 8.

二、简答(8选4,每题15分,共60分) 1.说明队列分析和时期分析结合的必要性 2.说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解释生育率的财富流理论

4.贝克是怎样论述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5.说明老年学研究对象;长期照料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区别(not sure) 6.为什么说常人方法学引发了社会学的革命? 7.网络化发展与社会脱域的关系 8.

三、论述(6选2,每题25分,共50分)

1.有人说“中国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你同意吗? 2.说说网络微博发展给中国社会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3社会理论 名词解释

底层老龄化 社会资本的紧密性 人口城镇化 实践感 简答

时期分析法与队列分析相结合的必要性

常人方法学对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意义所在 论述

有人说中国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所致,你的看法是什么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个体化两种相悖趋势并存,为什么 微博网络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的一段话的理解 2013社会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系统抽样 简答

客观检验法与现实检验法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

社会研究方法的测量层次有哪些,如何使用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于联系,各自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豆瓣社区

? ? ? ? ?

首页 浏览发现 移动应用 游戏 线上活动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真题分析

才思教育 2015-02-11 12:17:53

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多选本大题判为0分) 1.意会 2.生育模式 3.日历年龄 4.拟像秩序 5.年龄中位数 6.间接标准化 7.无时间之时间 8.族群 9.文化适应 10.继嗣群 11.规划性认同 12.文化路向

二、简答题(8选4,每题15分,多选本大题判为0分) 1.帕森斯是怎样论述“非逻辑行为的逻辑化”?

2.米尔斯是如何论述“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布迪厄是如何论述“惯习”和“策略”之间的关系的?

4.怎样理解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运行逻辑是差异逻辑的论述? 5.简述“田野工作”作为社会研究方法的的特点和价值?

6.人口学中有些指标是“率”,但实际上却不是“率”,请列举5个此类指标并予以说明。 7.请用相关的指标来简要概括中国当前的人口总体状况。

8.简述现阶段年龄歧视的表现,并谈谈你对现阶段年龄歧视的看法?

篇一:《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在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注意到这个观点: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问题,人们喝咖啡,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跟谁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等等,种种社会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阶级的变化而不同。

米尔斯又说,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他指出,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都会因为知识的积累而发展,或者说是复杂化,因为我个人认为,人类本质上的追求还是没有变化。

人们在生活变得复杂的同时,自然也会觉察到不同的复杂体之间,或是一个复杂体自身所产生的矛盾。并且又由于人们的智慧在日益的增进,所以就会有人探索和解读这些社会问题,试图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学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就如书中所说孔德创立社会学说根本目的不是填补学科空白,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所以说社会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因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会继续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当然是会不断的复杂化,矛盾会不断地增加。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

也许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但这毕竟离我们的社会太遥远。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们的思想逐渐多样化,人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像先前所说的,不同的复杂个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需要调节,复杂的个体内部同样也会产生矛盾,需要寻求调节。单从这个方面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就需要继续进行下去,还要求发展。当然,在人们的理性思维控制下,社会的发展应该不会最终是不至于因为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而走向灭亡。而这应该就是社会学研究发展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社会学的产生即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而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地同时,社会学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有可能会向不同的形式扩展,比如运用到学校教育中。

我想象这样的发展,最终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是社会多样化发展,人们可以及时的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并始终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又会进一步深入。

篇二:社会学想象力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第一感觉是米尔斯告诉了我们现在社会科学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担任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使命,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或者将来的研究者该具备哪些素质、该注意什么。因此,此书不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专著,而是对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米尔斯很犀利地揭露批判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种研究偏向和社会科学界的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本书大概可以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二至六章是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趋势的批判,第七至十章分别论述了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注意人类的多样性、历史的运用,以对理性与自由的关注为核心,履行好公共职责和政治意义,而全书内容能够展开是因为米尔斯在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进行反思。

在第一章“前景”中,米尔斯从当代美国社会中“个体的困扰”入手,指出“造成这种跌入陷阱的感觉的,是世界上各个社会的结构中出现的似乎非个人性的变化”,普通人感到适应不了如此突然就要面对更广泛的世界,不能理解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生活的意义,“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需要的以及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而这种品质正是全书始终贯穿并论述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接着,米尔斯论述社会学想象力是什么以及重大意义。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视角的能力,??,涵盖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并观察二者间的关系。它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能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能帮助社会科学研究完成其学术和政治任务。

笔者将主要从“抽象经验主义”的论述入手,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当代中国社会学调查现状,体会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

总结起来,米尔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抽象经验主义进行分析与批判。

抽象经验主义与宏大理论一样,死抓住研究程序中的一个接合点,对“方法”和“理论”进行过渡渲染,它对技巧哲学进行大力宣传,对行政效能进行崇拜,逃避社会科学的使命。

米尔斯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看待实证主义,认为调查实证是研究工具,调查本身的精确性值得质疑,思想的发展不可能用调查推动,要通过思想的思辨形成新的理论。

之所以选择“抽象经验主义”进行详细解读,因为笔者感觉中国社会学现状很大程度上走进了实证主义的圈子,忽视了社会学理论方法的真正发展及其学科责任。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本科阶段对各高校社会学专业教材的观察。高校教材的选择是当前社会学界主要力量的偏向导向。几乎大多数高校在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只涉及“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中的定量研究和统计分析,以至于许多毕业的学生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只知道“调查”、甚至仅熟悉“问卷法”。这是抽象经验主义的基础与特征,这些现象表现了中国社会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侧重点。运用米尔斯的洞察力,“假如果真只存在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高高在上,那我们的情况则真的是糟透了”,况且中国本土的社会学理论是如此的欠缺。当然,中国高校社会学偏重对学生调查统计技能的培训也有其社会背景,即在中国社会学目前就业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增加毕业学生的就业筹码,正如米尔斯论述的“它们至少给一定规模的半熟练技术专家提供了职业”。

米尔斯将社会学想象力运用于全书的论述过程中,并在最后以附录“论治学之道”对社会学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议,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对社会学界和社会学研究者来说:

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打破学科壁垒,转换研究视角的能力,从研究问题的实际出发,多视角多学科考虑。

首先要寻求发展并且运用社会学想象力,避免对方法和技巧的盲目崇拜,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他自己的方法论者、自己的理论家,心智独立地面对人与社会的问题。第二,避免拆解组合概念的怪癖以及空话连篇的做派。第三,只要认为研究必须,可以建立横贯历史的结构,把确定历史真实性作为一项任务。第四,不要沉迷于各个小情境的研究,要关注将各种情境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第五,要善于进行比较性理解。第六,关注人的意象,保持对个人的多样化及时代变迁的宽阔视野。第七,要保持道德和政治上的自主权。

对社会学学习者和刚独立研究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学术档案。设立内容丰富的学术档案,并由此养成自省的习惯,有利于保持内在精神世界的清醒。不把研究工作和日常生活割裂,在学术工作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并持续不断地审视它、解释它。无论合适,当对某些事件或思想身有感触时,务必不让它们从脑海中溜走,养成练笔的习惯。同时必须养成对读到的每一本有价值的书做大量笔记的习惯,力图把握作者的论证结构,并相应做出笔记。在学术档案中的各类主题下,包含着个人观点、评论、摘录、书目和课题概要,并经常对学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vt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