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及安全隐患的排除

更新时间:2024-03-02 16:28:0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隧道不同围岩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

摘要:

隧道工程施工在洞身掘进过程中,往往遇到的问题比较多,由于地质勘察有局限性,常常存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变化的未知性。施工时,要随时撑握掘进过程中围岩性质的变化情况,较为准确判别岩性特征,岩石风化程度,岩石的结构、构造,产出状况,岩石的完整程度,节理裂隙的发育、闭合与否、有无充填物等。针对不同的围岩类别,准确确立相应的开挖方法,适时撑握宏观与微观的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调整施工工艺、支护方式。

(一)、花岗岩(玄武岩)、厚层砂岩、变质石英砂岩(坚硬岩类):

此类岩石,其围岩类别一般为Ⅵ级,也即最高级别。特别是未经风化的新鲜岩石,岩质坚硬(饱和抗压强度Rb>60MPa)。此类岩石,如果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石均质,无软弱面(或夹层),多呈巨块状整体结构。爆破后,其边角多,比较锋利,有割手感,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无坍塌现象,断面上常出现犬齿状。炮眼周边显现环状,放射状裂隙。施工时可以采取全断面法施工。支护可以放缓,甚至可以不用支护。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洞室围岩压力一经改变,其在地应力重分布过程中,或者经爆破突然膨胀采热,由于受人工爆破破坏,应力脆弱部位,很可能发生岩爆,所以要做好瞬间应力的释放,避免岩爆现象发生。

(二)、碳酸盐岩,碎屑岩类。

这类岩石,经常能遇到,同一座隧道可能是单一的一种岩性,也可能出现多种岩性互层产出,岩性变化越大,围岩类别的确立就越困难,相应的隧道工程施工难度也会增大。因此,掌握岩性,围岩类别的变化情况,各种岩性之间变化,都存在一个界面,而这界面是不是软弱夹层,界面上的地下水有没有变化,这些对于隧道施工安全及支护措施极为重要。

1、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常见的有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碎屑沉积(角砾状灰岩,灰质角砾岩),其沉积环境不同,决定了岩石的结构、构造不同,化学成分不同。纯化学沉积岩,多为隐晶质结构,其颜色为灰夹暗红色,结构致密,具有贝壳状断口,地表裸露,遭风化溶蚀后,层面不清晰。生物化学岩中多见有古生物遗骸,另外还有在氧化还原环境下,半封闭海湾沉积距陆源较近的碳酸盐岩,有纯灰岩(岩酸钙含量达90%)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等。

碳酸盐类岩石在围岩类别多为Ⅳ—Ⅴ级。属硬质岩类。新鲜石灰岩(方解石含量在50%左右),白云质灰岩,其饱和抗压强度Rb=30~60Mpa,在隧道施工中,经过爆破后,其岩碎渣多呈不规则棱角状,棱角较为锋利,有割手感。正常情况,岩石完整性好。隧道洞室不易发生坍塌,帽顶之类的病害现象。

但是,碳酸盐类岩石属可溶岩,遭受地质构造的破坏后,长期受地下水活动的侵蚀,将可能会出现大量不同形式的岩溶,如串珠状溶洞、溶沟、溶槽、岩溶漏斗等。勘察时首要加强地面调查,隧道沿线地面山体有无凹洼现象。地表水,地下水的迳流情况,有没有地下暗河,同时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掌子面及两侧岩层中的渗水情况。假如被炸开的掌子面上或旁侧出现岩石退色,与岩石新鲜度有明显反差,同时岩石层面上含泥量增多,或溶蚀现象严重时(如出现蜂窝状,钙化等),而且渗水透水量明显增大时,应特别注意岩溶突水。假如溶洞出现在隧道顶部时,应做好引流导水工作,决不允许采取强堵办法,如果涌突水量特别大时,采取强堵,势必造成溶洞水压力过大,而从其它薄弱地方突出,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溶洞排水,可以通过隧道边沟向洞处排出。如果水量较大时,应及时使用隔水材料,回填支护,进行溶洞衬砌。溶洞不大,则应全部填塞满浆砌片石等,溶洞范围较大,必须在溶洞通过部位加密钢筋,支护,衬砌厚度应达到强度要求。同时岩溶区隧道施工,最好能避开降雨频繁季节进行施工。

2、碎屑岩

通常碎屑岩类可分为水成与火成,水成的碎屑岩有一定的沉积韵律,层理明显。而火成的碎屑岩,多为火山灰,其沉积韵律不明显,多为块状构造。而隧道工程中多为水成碎屑岩类居多,火成的碎屑岩

一般少见。而水成的碎屑岩类常见的有各种砂岩、砾岩、砂砾岩等。当隧道工程中遇见有砂岩与泥岩互层时,其围岩的工程类别就会明显的差异性。砂岩一般岩质比较硬,而泥岩相对较软,出现硬质岩层与软质岩层互相产出,应很好地掌握岩层的单层厚度,硬、软岩层两者的层厚比。如果砂岩厚度大于泥岩时,那么泥岩只是夹层。反之砂岩为夹层。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认真分析夹层的风化程度,软化系数(泥岩软化系数Kp≥0.75时,应为软化岩层),层间裂隙水的储存情况,岩层产状与隧道方向的交角关系。每当硬质岩,砂岩夹泥岩时,而夹层仅1—2cm时,其地层产状,岩层倾向洞口(隧道穿层掘进),而倾

0

角比较陡>50时,应充分考虑到夹层(粉砂岩泥岩)的黏聚力,同时砂岩的透水性能比粉砂岩、泥岩要好,往往层间裂隙水,渗透粉砂岩泥岩岩面上时,就会形成隔水,一旦粉砂岩、泥岩层面上,地下水储积过多,是否会形成泥化夹层。而这种泥化夹层,又是最易形成岩层滑动的面(软弱面)。隧道开挖掘进时,应随时预防,岩层滑塌现象发生。施工时应分台阶式开挖,支护,衬砌应及时跟进。

(三)、泥岩、页岩、千枚岩、千枚状板岩

以上几类岩石,主要为软质岩,饱和抗压强度多在Rb=5-30MPa。这几类岩石,通常多易遭受风化,即使是较新鲜的岩石,人工开挖岩石裸露后,由于其抗风化能力极差,也容易风化、碎裂、崩解。在遭受较强风化以后,岩层之间的黏聚力会大大降低,自稳能力相当差,隧道开挖时,最产生坍塌、边崩、甚至出现大面积的堵塞。对此类岩石进行施工时,应采取短开挖、快支护的原则,同时爆破炸药也要适量降低。

(四)、构造破碎带、角砾岩、糜棱岩

这类岩石,通常是动变化作用形成的,多为受地质构造的挤压、破碎形成。其岩石特征,受地质构造控制明显,多呈带状、线状分布。如果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构造破碎带、角砾岩带时,首先应考虑破碎程度,有没有遭受二度硅化破碎带的物质成分、松散程度、两侧边部的稳定情况以及蓄水、含水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其与隧道掘进方向的交角关系。假如破碎带很松散,含水丰富时,应采取短开挖、快支护。在掘进过程中,应布设“救生管”救生管可以用较大口径的钢管(下水道钢管最好),避免发生,“关门式”坍塌,“救生管道“的出口处一定要设置在,洞内稳定地段(或破碎带)的起点处进口伸至掌子面(工作面),遇突发坍塌时,施工人员可及时躲避“救生管”中。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及安全隐患的排除,首先应该是,施工方法应合理,防范措施及隐患的排除,可以是多种形势,一定要做到最合理,最安全,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定严格履行,国家及行业的各项管理要求。只有真正做好了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隧道施工会一帆风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vf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