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误用快速诊断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0:1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点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的标点是否有错,有错的要改正过来。

1、每一个生命都伴着一份精彩,每一份精彩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当我们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时,却也不得不感受生命逝去的那份伤感和惋惜,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节奏,似《蓝色多瑙河》那样优美,又如《生命进行曲》那样凝重。 ( ) 析:这里按语流实际上有三个句子,即“而”字前面为一断,“或许”前面为一断。

2、该学校造成混乱的原因,一是管理松散,措施不到位。二是教师缺少配合,各自为战。 ( ) 析:滥用句号,割裂了句子,把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

3、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 ) 析:有疑问词,但因为谓语部分没有疑问语气,亦没有疑问词修饰,并非疑问句,所以不能用问号。

4、 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同上)

5、你是喜欢跑步呢,还是喜欢打球呢,或者是喜欢游泳呢? ( 对 ) 6、你是喜欢跑步呢,还是喜欢打球呢,或者是喜欢游泳呢?希望给我一个确定的回答。 ( ) 析:连续几个选择问句接起来,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如第5题。而有些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就用逗号和问号。

1

7、多优美的歌声啊!我听得陶醉过去了。 ( ) 析: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裂了句子。

8、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析:一是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顿号用在并列词语之间表停顿,这是不错的,但玉米、小麦是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逗号;“油料”后边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9、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都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析: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这时两数字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10、需报中级职称的老师请携带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大学毕业证书;100元报名费;四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析:一是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11、他的到来不但给王亮带来了钱物等支援;更重要的是对王亮精神上的极大鼓舞。

12、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析:这里的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13、老师一再告诫我们:现在安全问题有三个隐患:火灾、饮食和交通。

2

析:冒号套用,即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14、随着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的大喊,老支书率先走向滔滔洪水。 15、饮食有三忌:即一忌吃得太饱;二忌挑食;三忌饭后剧烈运动。 析: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

16、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析:这里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前是逗号,表示话还未完,领起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只是整句话中的一部分,因此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17、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 (书信、日记有时被当做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只要求全文能准确、通顺地把客观事实、作者观点说清楚。

析:这里括号中的内容是对第一句话的注释,应在“因素”后加句号,也叫句外括号,后括号外的句号应移至括号内。

18、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对) 析: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

19、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 (对)

3

析: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独立),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

20、爸爸、妈妈和哥哥正在隔壁的房间里看足球,我经常被他们的高声断喝“好球!”吓一哆嗦。 (对)

析: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

2、引号与“说”前后点号的关系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例如:

(1)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例如: “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例如:

(1)“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4

(2)“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多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那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例如:

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二)、省略号与前后点号的关系

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例如: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符号。例如:

他走进教室,拿起书包……

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连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省略号后面还有文字,为了表示这些文字跟省略号及省略号之前的文字关系较远,可以在省略号后面加上句末点号。例如:

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

5

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的。 (三)、括号与前后点号的关系

括号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或分句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必须紧贴着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括号前不用标点符号。如:

例7: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未的标点之后,括号后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 例8: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四)、破折号与前后标点的关系

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它把注释语和被注释语分成两部分,人们在读到破折号的时候,自然会停顿一下,前面不用标点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破折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如果这类语句是插在句中的,可在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

表示话题或谈话对象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破折号前面常常用个句末点号,用以表示破折号前面的话语和意思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例如:

6

(1)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

(2)林先生猛地抬起头来,正和那老婆子打一个照面,想躲也躲避不及,只好走上前去招呼她道:“朱三太,出来买过年东西么?请到里面去坐坐。——阿秀,来扶朱三太。”

(3)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的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如果是问号或叹号,则应保留,以免影响句子的语气。例如: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破解标点使用的模糊点

明确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D级(表达应用) 命题题型及命题特点:

1、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方式出现。

2、从命题特点来看,其命题特点主要有:着眼应用,主要考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不考对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着重考人们常用的易错的标点,1990年至1998年以及2004年考查频率最

7

高的是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总是融标点使用、句意理解为一体。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尤其应掌握冒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和表达作用。 2、掌握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规则。

3、能够体会标点在文章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标点的活用)。 4、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作文时能正确运用。 破解标点使用的模糊点: 一、问号的使用与辨析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1、选择问与连续问

(1)问话人一个接一个地发问,构成一串相对独立的问句时,每个问句末尾都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例: a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b 到底怎么办,(也可用?)去还是不去?

c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a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b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2、疑问句与陈述句

8

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即当一个问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则整个句子不是问句,并不要求回答,其目的只在于陈述一种情况,这种句子是陈述句,不用问号。例:

a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b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c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例: a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b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C“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二、括号的使用和辨析

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注意: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2)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3)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后括号后面。 如:我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样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

2、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注意:

9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后。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3)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加句末点号。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三、顿号的使用和辨析

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1、大并列与小并列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对)

B.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C.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解说:B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C句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和“黄梅戏”后的顿号都改为逗号。

10

2、概数与确数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练习:下列选项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科威特报纸《祖国报》报道说,美军每天从早到晚要对萨达姆进行五、六次审问。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高考全国卷) C.今天要大扫除,二、三组做清洁。(答案:C) 3、顿号的其他用法

(1)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农兵 调查研究

练习: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像“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例: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11

(3)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

萝卜要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5)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6)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 ,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7)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如: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四、冒号的使用与辨析

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例: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12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例: A.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错,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把“深夜”后的逗号该句号。)

B.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错,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C.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2、转述的时候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对)

我们要牢记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争当三好学生。(错,去掉冒号)

3、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

如:邓小平指出,(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

13

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错,去掉冒号)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说话人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如: 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冒号还可表总结。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之间已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因为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总结。在用冒号领起下文时也要注意,如果被领起的内容超出下面一个句号以外,最好改用句号。

如: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7、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解说:“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五、逗号的使用与辨析

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14

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用在较长的宾语前边,放在动词与宾语之间。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我曾想,蝴蝶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3.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4.用在独立语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我来北京,往少里说也有十几次了。

5.某些句中关联词后面有时也用逗号。这往往是出于强调的需要,

15

一般关联词语后是不必停顿的。(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如果……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如: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劳动很艰苦,可是,我们根本不怕。 6.用在后置定语前

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7.用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之间,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如: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9.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0.用在次序语后面。如:

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六、分号的使用与辨析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

16

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如: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注意:用(,)也可。] (3)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和强调的需要,即使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分句之间也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可用分号。如: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心里暗笑他的;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讽雪的预兆。

(4)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例句: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错,因为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

17

改为句号。)

七、破折号的使用与辨析

1、起解释说明前文、解释补充说明、承接的作用。例: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解释说明前文)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解释补充说明) 2、话题转换、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话题转换)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表转折)

3、表说话的中断和语气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语气的延长)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语气的延长)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4、表意思递进(紧承),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例: 团结——批评——团结 5、表分项列举。例: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18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6、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等。 7、总结上文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使用破折号应注意的问题: 1.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读的时候不必读出;破折号标明的语句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与上下文连读下来。所以,对上文进行注释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注释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号。 2.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3.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4.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表提示下文) (2)我国的四大发明——为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表解释说明)

另外“——”后的解释说明可去掉,而冒号后的则不可去掉。 5.行文中表解释说明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这类语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较长,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

19

八、感叹号的使用与辨析

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注意: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 九、引号的使用与辨析 引号:表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1、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 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2.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3.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20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高考实例:

A..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外) ”

B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下单引号应标在”?“怪”和“嘛”之间,“俗话说”之后的冒号要改为逗号。) 十、书名号的使用与辨析

书名号:主要用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1.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我刚走进电影院,就看见屏幕上赫然投着“生死抉择”四个字。(对)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荀子·劝学》。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叹号、问号不能用在句子成分之间,因为其语气停顿相当于句号。

如:我呀,还得再活上一阵子呀! 2.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21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将于七月十日举行,演出嘉宾包括刘德华、金城武、章子怡……等当红艺人,演出阵容非常庞大。(错) 3.书名号容易忽视。

如:资本论不是很长吗?你不也要读吗?(“资本论”应加书名号。) 4.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区别:

破折号表声音延长,省略号表说话断断续续。如:“我……不行……了,请……你……”

5.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6.复指成分之间不能用逗号或顿号,如果用只能用破折号。 如: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