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专题之-数论专题典型结论汇总

更新时间:2024-04-21 13: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论专题典型结论汇总

整除

一、常见数字的整除判定方法

1. 一个数的末位能被2或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或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2. 一个位数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数字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3. 如果一个整数的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11整除.

4. 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11或13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7、11或13整除.

5.如果一个数能被99整除,这个数从后两位开始两位一截所得的所有数(如果有偶数位则拆出的数都有两个数字,如果是奇数位则拆出的数中若干个有两个数字还有一个是一位数)的和是9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99的倍数。 【备注】(以上规律仅在十进制数中成立.) 二、整除性质

性质1 如果数a和数b都能被数c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c整除.即如果c︱a,

c︱b,那么c︱(a±b).

性质2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又能被数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即如果b∣a,

c∣b,那么c∣a.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出:

性质3 如果数a能被数b与数c的积整除,那么a也能被b或c整除.即如果bc∣a,那

么b∣a,c∣a.

性质4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也能被数c整除,且数b和数c互质,那么a一定能被b

与c的乘积整除.即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例如:如果3∣12,4∣12,且(3,4)=1,那么(3×4) ∣12.

性质5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那么am也能被bm整除.如果 b|a,那么bm|am(m为

非0整数);

性质6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且数c能被数d整除,那么ac也能被bd整除.如果 b|

a ,且d|c ,那么bd|ac;

质数合数

一、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方法

根据定义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小于p的质数q(均为整数),使得q能够整除p,那么p就不是质数,所以我们只要拿所有小于p的质数去除p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计算量很大,对于不太大的p,我们可以先找一个大于且接近p的平方数K2,再列出所有不大于K的质数,用这些质数去除p,如没有能够除尽的那么p就为质数.例如:149很接近144?12?12,根据整除的性质149不能被2、3、5、7、11整除,所以149是质数. 二、唯一分解定理

a3aka1a2n?p1?p2?p3???pk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

其中为质数,a1?a2????ak为自然数,并且这种表示是唯一的.该式称为n的质因子分解式.

例如: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210,求这三个数. 分析:∵210=2×3×5×7,∴可知这三个数是5、6和7. 三、部分特殊数的分解

111?3?37;1001?7?11?13;11111?41?271;10001?73?137;1995?3?5?7?19;1998?2?3?3?3?37;2007?3?3?223;2008?2?2?2?251;10101?3?7?13?37.

约数倍数

一、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①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例如:231?3?7?11,252?22?32?7,所以(231,252)?3?7?21;

21812②短除法:先找出所有共有的约数,然后相乘.例如:396,所以(12,18)?2?3?6;

32③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先用小的一个数除大的一个数,得第一个余数;再用第一个余数除小的一个数,得第二个余数;又用第二个余数除第一个余数,得第三个余数;这样逐次用后一个余数去除前一个余数,直到余数是0为止.那么,最后一个除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最后的除数是1,那么原来的两个数是互质的).

例如,求600和1515的最大公约数:1515?600?2?315;600?315?1?285;315?285?1?30;285?30?9?15;30?15?2?0;所以1515和600的最大公约数是15. 二、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①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②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③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n,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n.

三、求一组分数的最大公约数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其他分数不变;求出各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a;求出各

b个分数的分子的最大公约数b;即为所求.

a四 、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关系

(1)约数是对一个数说的;

(2)公约数是最大公约数的约数,最大公约数是公约数的倍数 五、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例如:231?3?7?11,252?22?32?7,所以?231,252??22?32?7?11?2772; ②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21812例如:396 ,所以?18,12??2?3?3?2?36;

32a?b③[a,b]?.

(a,b)六、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①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②两个互质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③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其中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七、求一组分数的最小公倍数方法步骤

先将各个分数化为假分数;求出各个分数分子的最小公倍数a;求出各个分数分母的最

35[3,5]15b?大公约数b;即为所求.例如:[,]?

412(4,12)4a注意:两个最简分数的最大公约数不能是整数,最小公倍数可以是整数.例如:?14??1,4??2,3???2,3??4 ??八、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1)倍数是对一个数说的;

(2)最小公倍数是公倍数的约数,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九、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常用性质

1. 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互质。

如果m为A、B的最大公约数,且A?ma,B?mb,那么a、b互质,所以A、B的最小公倍数为mab,所以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有如下一些基本关系:

①A?B?ma?mb?m?mab,即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积等于这两个数的积;

②最大公约数是A、B、A?B、A?B及最小公倍数的约数. 2.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和最小公倍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即(a,b)?[a,b]?a?b,此性质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3. 对于任意3个连续的自然数,如果三个连续数的奇偶性为

a)奇偶奇,那么这三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5?6?7?210,210就是567的最小公倍数

b)偶奇偶,那么这三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2倍 例如:6?7?8?336,而6,7,8的最小公倍数为336?2?168

性质(3)不是一个常见考点,但是也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与数字乘积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几个数最小公倍数一定不会比他们的乘积大”。 十、求约数个数与所有约数的和 1. 求任一整数约数的个数

一个整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在对其严格分解质因数后,将每个质因数的指数(次数)加1

后所得的乘积。

如:1400严格分解质因数之后为23?52?7,所以它的约数有(3+1)×(2+1) ×(1+1)=4×3×2=24个。(包括1和1400本身)

约数个数的计算公式是本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授课时应重点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建立在开篇讲过的数字“唯一分解定理”形式基础之上,结合乘法原理推导出来的,不是很复杂,建议给学生推导并要求其掌握。难点在于公式的逆推,有相当一部分常考的偏难题型考察的就是对这个公式的逆用,即先告诉一个数有多少个约数,然后再结合其他几个条件将原数“还原构造”出来,或者是“构造出可能的最值”。 2. 求任一整数的所有约数的和

一个整数的所有约数的和是在对其严格分解质因数后,将它的每个质因数依次从1加至这个质因数的最高次幂求和,然后再将这些得到的和相乘,乘积便是这个合数的所有约数的和。

如:21000?23?3?53?7,所以21000所有约数的和为

(1?2?22?23)(1?3)(1?5?52?53)(1?7)?74880

此公式没有第一个公式常用,推导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许多步提取公因式,建议帮助学生找规律性的记忆即可。

十一、完全平方数常用性质 1.主要性质

1.完全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不可能是2,3,7,8。 2.在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数之间不存在完全平方数。

3.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约数的个数为奇数的自然数是完全平方数。 4.若质数p整除完全平方数a2,则p能被a整除。 2.性质

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字只可能是0,1,4,5,6,9.

性质2:完全平方数被3,4,5,8,16除的余数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性质3:自然数N为完全平方数?自然数N约数的个数为奇数.因为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

分解中每个质因数出现的次数都是偶数次,所以,如果p是质数,n是自然数,N是完全平方数,且p2n?1|N,则p2n|N.

性质4: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6?它的十位是奇数.

性质5: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0,则它后面连续的0的个数一定是偶数.如果一

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5,则其十位一定是2,且其百位一定是0,2,6中的一个.

性质6:如果一个自然数介于两个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之间,则它不是完全平方数. 3.一些重要的推论

1.任何偶数的平方一定能被4整除;任何奇数的平方被4(或8)除余1.即被4除余2或3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2.一个完全平方数被3除的余数是0或1.即被3除余2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3.自然数的平方末两位只有:00,01,21,41,61,81,04,24,44,64,84,25,09,29,49,69,89,16,36,56,76,96。

4.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奇数(1,5,9)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5.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偶数(0,4)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6.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为6时,其十位数字必为奇数。

7.凡个位数字是5但末两位数字不是25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末尾只有奇数个“0”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为1,4,9而十位数字为奇数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tx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