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word四川省泸州市2017届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25 19: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市级联考word】四川省泸州市2017届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地

理试题(带解析)

一、选择题

瓜亚基尔是厄瓜多尔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背靠圣安娜山,近处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9个,岸线长1666m最大水深为10m。进港最大长度为198m的船舶。深吃水的船只需在高潮前进港。年货物吞吐量约300万吨。现在城市发展为“港城分离”模式。下图为瓜亚基尔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瓜亚基尔建港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港区陆域面积大 B.港宽水深 C.受风暴潮袭击少 D.结冰期较短 2.推测瓜亚基尔港运出的第一大宗农产品最可能是( ) A.香蕉 B.玉米 C.水稻 D.棉花

3.瓜亚基尔“港城分离”模式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缓解交通压力 B.预留发展空间 C.扩大经济腹地 D.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瓜亚基尔港是厄瓜多尔最大的海港。它面对太平洋,背靠圣安娜山。近处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可使海港少受风暴袭击,港区与城区相连,导致港口陆域面积减小,A错误;由图示可知,该处水域有岛屿分布,航道较窄,B错误;该处位于赤道附近,无结冰期,D错误。故答案选C。

2.读图分析可知,厄瓜多尔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因此热带经济作物为传统的发展农业,香蕉、可可、咖啡为传统出口农产品,因此判断,该港口运出的第一大宗农产品最可能是香蕉,故答案选A项。

3.随着城市发展好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附近工业,服务业,集装箱运输,高速公路等临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港口基础设施所占用空间会越来越大,从而会导致港口不断向地形平坦地区扩展。由材料分析可知,瓜亚基尔实施“港城分离”的模式,城市的发展和港口的发展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能够给港口的后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故答案选B项。 点睛:港口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在港口布局选择时需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经济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一)自然条件:陆域——地形平坦开阔;水域——港阔水深、淤积少、风浪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 ①陆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②水域:港阔水深、风浪小(位于港湾或背风坡),便于船舶的航行停泊。河流侵蚀侧河道淤积少易发展建设港口 即港口布局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

(二)社会经济条件:运输需求量大;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③靠近…等大城市,以大城市作为依托;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经济腹地、市场腹地广,客货运输量大,便于客货的集散。④政府政策支持。⑤交通便捷,对外联系方便,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 B.房价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安徽

6.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4.B 5.C 6.A

【解析】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所受教育的条件越高,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判断ACD都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所以排除;而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故选B。

5.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的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城市白领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流家乡的情况。由图示分析可知,广东经济发达,而且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发展优势条件的丧失,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故答案选C项。

6.读图分析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一方面是由于青藏藏铁路的修建,加强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该地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人文发展空间和机遇逐渐转好,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故答案选A。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是渤海湾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据图推测该日渤海湾所在的天气系统及位置是( ) A.台风北部 B.温带气旋北部 C.台风南部 D.温带气旋南部

8.对当天渤海湾风暴潮潮位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 A.正值天文大潮 B.位于浅海大陆架 C.喇叭口状海湾 D.入海河流顶托作用

9.在渤海沿岸,目前最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兴建防护林 C.修筑沿海堤坝 D.恢复沿海湿地 【答案】 7.B 8.D 9.C 【解析】

7.读图中等深线可知,渤海湾该日海水异常升高,应当出现了风暴潮。由材料“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判断可能是台风和温带气旋,但渤海湾纬度高,且该季节不会发生台风。故应为温带气旋。结合图例分析可知,渤海湾西南部海水受风暴潮影响,上涨幅度最大,东北部上涨幅度小,由此判断该处的盛行风向为东北风,使得该处海水由东北吹向西南,根据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特点判断,气旋的北部盛行东北风,因此判断该区域位于温带气旋的北部,故答案选B项。

8.风暴潮的成因主要结合此时的天气系统、海湾的形状、天文潮汐进行分析。从日期看,该日为农历正月十八,正值天文大潮时期,另外,温带气旋活跃,同时渤海湾位于浅海大陆架,海水浅,推高潮水,同时由于口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海湾会也会加高潮水,ABC对风暴潮潮位影响较大,故排除;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降水较少,入海河流正值枯水期,顶托作用不明显,故选D项。

9.防御风暴潮灾害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以及监测预报和紧急疏散计划等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风暴潮灾害的沿海地区修筑防潮工程。完善预警机制可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降低灾害损失,但不能抵御风暴潮,A错误;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阻止海水涌上陆地,抵御风暴潮最有效,C正确;恢复湿地不能有效的抵御风暴潮,D错误;渤海沿岸纬度较高,不适合建防护林,B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风暴潮产生的原因以及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拓展)1、风暴潮的形成原因:

风暴潮是发生在沿岸的一种海洋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发生的原因,首先是沿岸有大风。在海洋上形成的大风,主要有台风和温带气旋。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它的破坏性很强,国际上称其为热带气旋,在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等地区称为飓风。全球平均每年出现台风约80个,其中有1/3能造成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为锋面气旋。这种气旋形成的大风随不及台风强,但影响的范围却比台风还大,平均1000公里,大的可达到3000公里以上。因此,由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也是比较常见的。风暴潮能否成灾,有时还要看当时是否遇上天文大潮的高潮,如果两者潮位叠加在一起,成灾的可能性就很大。 2风暴潮的防御措施:

(1)、加强风暴潮预警报技术研究;正确的风暴潮预警报非常重要的,它是各级政府应急部门采取防御措施的依据。

(2)、加强我国沿海验潮站的合理布局,实现资料共享;完善风暴潮的观测系统的有效运行。 (3)、系统开展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区划和风险评估。

(4)、加强海堤建设;我国沿海海岸线长,各地海堤的防御能力差别很大,因此要加强海堤地建设。

(5)、有效地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等均可有效的抵御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由于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岸带存在各种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使其丧失抵御灾害的功能。

(6)、广泛地开展风暴潮知识的普及、宣传;对风暴潮知识了解的越多,越有利于正确行动,有效地防御风暴潮灾害。

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通常用cm来表示。要保证制材企业的经济利润和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最适宜采伐的原木径级为18-40cm。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种群林木径级随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影响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不同海拔径级株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风速

11.从开发和保护角度出发,长白山北坡具有采伐价值的岳桦林主要分布在( ) A.原木径级10-20cm的20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B.原木径级30-40cm的18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C.原木径级35-40cm的19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D.原木径级17-35cm的19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答案】 10.A 11.D 【解析】

10.读图图可知,在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区,总体上桦树的株数百分率随着径级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径级15cm为界,径级小丁15cm的桦树基本上呈现相同径级高海拔株数百分率高的规律,径级大于15cm的桦树基本上呈现相同径级低海拔株数百分率高的规律。主要原因是海拔1 800米及其以下山地,地势低,气温高,先期牛长的桦树树干粗,径级大;海拔在1900米以及以上的山地,地势高、气温低,说就挨骂行长速度慢,树干细

径级小,因此气温是影响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不同海拔径级株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故答案选A。

11.要保证制材企业的经济利润和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最适宜采伐的原木径级为18~ 40cm。读图可知,长白山北坡随海拔升高,岳桦林种群密度增大,径级分布范围减小,种群存活数量减少,其中,在海拔1 800米附近山地的岳桦林原木径级在17~ 35cm和海拔1 900米附近山地的岳桦林原木径级在15~ 25cm,这两个地区数目的径级大(原木直径大),密度高,具有较高的商业性原木采伐价值,对照答案,结合以上分析该题以故选D项。

点睛:本题以我国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种群林木径级随海拔动态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游记】多瑙河(每年冬春季节定期泛滥)河水通过三条支流注入黑海,在入海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多瑙河三角洲。河口虽有船只来往,大型船舶却极其罕见。三角洲腹地长满一望无际的芦苇,更为奇特的是“浮岛奇景”,它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浮岛”上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浮岛占地10万公顷左右,厚约一米。浮岛成为了各类飞禽走兽生活的“天堂”……我们来到三角洲腹地苏利纳城(该城建于1840年,距离黑海海岸4千米),城中央一座建于270多年前的灯塔(一种固定的航标)尤其引人注目…… 材料二:下图是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多瑙河三角洲示意图。

(1)分析多瑙河河口大型船舶罕见的原因。

(2)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浮岛”成为飞禽走兽生活“天堂”的原因。 (3)试对灯塔出现在苏利纳城中心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泥沙沉积严重,水位低(浅),大型船舶易搁浅;人工(多瑙河—黑河)运河修建,改变了多瑙河入海口航线(道)。

(2)“浮岛”湿地生态环境优美,为飞禽走兽提供良好栖息环境;“浮岛”长满植物且漂浮在海面上,为飞禽走兽提供充足的饵料;“浮岛”人迹罕至,认为破坏少;多瑙河泛滥时,“浮岛”为飞禽走兽提供避难所。

(3)灯塔最初是建在黑海海岸三角洲,由于多瑙河三角洲泥沙沉积严重,海岸线向黑海不断推进,灯塔远离黑海海岸,后来由于苏利纳城市的建设和不断扩建,使得灯塔出现在城市中心。

【解析】本题以多瑙河为背景材料,考查多瑙河的航运条件、生物多样性的成因、以及河流沉积作用对海岸地形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多瑙河河口大型船舶罕见的原因。首先要明确适合大型船舶航行的条件,一是要航道宽,二是要水深。由材料分析可知,多瑙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多瑙河三角洲,因此该地泥沙沉积严重,水位低,大型船舶易搁浅;由图示分析可知,多瑙河与其他河流之间修建有运河,因此运河的修建改变了多瑙河入海口航线,因此导致该处大型船舶较少。

(2)本题主要考查该地生物多样性的成因。一要从生物栖息地分析,二要从生物饵料来分析。读材料分析可知,该“浮岛” 湿地生态环境优美,能够为飞禽走兽提供良好栖息环境;该“浮岛”长满植物且漂浮在海面上,能够为飞禽走兽提供充足的饵料;而且该“浮岛”人迹罕至,人为破坏较少;春天,当多瑙河泛滥时,浮岛就又成了各类飞禽走兽的避难所。因此三角洲有“鸟和动物的天堂”之称谓。

(3)读材料分析可知,灯塔出现在苏利纳城中心,苏利纳城位于三角洲腹地,而三角洲是在黑海沿岸有泥沙的沉积而成。灯塔最初主要是为过往船只导航所用,最初是建在黑海海岸三角洲,后来由于多瑙河三角洲泥沙沉积严重,从而导致海岸线向黑海不断推进,所以灯塔远离黑海海岸。后来由于苏利纳城市的建设和不断扩建,使得灯塔出现在城市中心。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和陕西定边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马铃薯,俗称土豆,口感较好,营养丰富、均衡。适应性强,喜光、喜冷凉,耐寒、耐寒、耐瘠薄。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且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粉、米粉,实现由副食向主食消费的转变,使其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

材料三:陕西省定边县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定边县位于36°49′N-37°53′N之间,海拔介于1303米-1907米,年平均降水量316.9mm。马铃薯是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第一大宗农作物。定边县委、县政府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导,2015年定边县成为西北地区马铃薯主粮化唯一示范县。

(1)从气候条件分析定边县粮食种植结构中马铃薯种植比例一直较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列举定边县成为西北地区马铃薯主粮化唯一示范县的人文条件。

(3)定边市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帮助农民引进优质马铃薯品质,培训种植技术,

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简述这些措施产生的效益。 (4)你是否赞同在我国南方推广马铃薯主粮化,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纬度高、海拔高、气候冷凉、降水较少,不利于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但是马铃薯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合在当地种植且能代表粮食需求。

(2)马铃薯品种优良;种植悠久,经验丰富,种植基础好;种植面积较大;政府支持(政策好)。

(3)引进优良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了环境。

(4)赞同: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种植马铃薯不会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南方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口感好,营养丰富均衡),市场广阔;马铃薯种植以及加工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反对:我国南方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影响马铃薯种植及产量;马铃薯产业链短,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南方以水稻为传统主食,人们的饮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和接受(市场较小)。

【解析】本题以马铃薯的发展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生态农业的依依、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材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

(1)根据材料可知,定边县位于36°49′N-37°53′N之间,纬度高,因此冬季气温较低;海拔介于1303米-1907米,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年平均降水量316.9mm,说明该地降水量较少,因此不利于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但是马铃薯适应性强,耐旱、耐旱,单产高,适合在当地种植且能满足粮食需求。

(2)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自然条件优越,马铃薯品种优良;而且该地马铃薯的种植悠久,经验丰富,种植基础好;种植面积较大;还有国家政府的支持。 (3)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意义,主要从生态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分析。“帮助农民引进优质马铃薯品质,培训种植技术,”能够增加产品的品质,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能利用马铃薯叶杆发展养猪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获得肥料,应用于农田,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了环境。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观点,如果赞同,就从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来分析;如果不赞同,就从区域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来分析。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种植马铃薯不会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南方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马铃薯种植以及加工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但是由于我国南方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影响马铃薯种植及产量;马铃薯产业链短,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南方以水稻为传统主食,人们的饮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和接受,市场范围较小。 点睛:生态农业以及意义:

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意义:

(1)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旅游地理】

第五届“百年梨雪·纯美丹林”赏花文化季活动于2016年3月5日在四川省泸州市近郊生态田园镇—丹林镇隆重开幕。丹林镇的梨属于泸州的著名优良品种方山雪梨。本届赏花季活动从3月5日开始,到3月30日结束。本次活动以“花落丹林”为主线,融入踏青赏花、登山休闲、草莓采摘、渔湾垂钓、“丹林好周末”体验游等文化元素,每年的丹林梨花节都会吸引邻近县市以及外地游客来观光旅游。

说明丹林梨花节对当地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有利于方山雪梨品牌推广,促进销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繁荣经济;为当地文化提供展示平台,促进文化事业交流与发展;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或者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发展对区域影响。

丹林梨花节的发展,可以提高方山雪梨的知名度,有利于方山雪梨品牌的推广,从而能够促进该地雪梨销售;利用丹林梨花发展旅游业,可以调整和优化该地的产业结构;从而拉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繁荣经济;通过丹林梨花节的发展,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该地的风俗和文化,促进文化事业交流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人们发热生活水平和质量。 4.【环境保护】

材料一:祁连山近年来由于开矿,过度开发水资源等掠夺性开发,使得祁连山难以负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采矿区修建的道路,建在高山陡坡上,没有严格按照生态脆弱区的道路工程修建,并未尽可能减少毁坏原生植被,也未采用修复原生土层和植被措施。虽然该区域内矿点目前处于停止开采状态,但是过去的探矿、采矿、运输、抛废等过程,已引起植被剥离及采矿废石堆放。 材料二:下图是祁连山位置示意图。

祁连山是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水源补给地,说出祁连山采矿业对河西走廊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影响:使得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原因: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破坏冻土层,加快冰川融化;破土采矿,地表疏松,加快地表水渗透;采矿废石、废土、废渣等堆放,污染水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采矿业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主要从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来分析。祁连山在采矿业过程中会破坏地表植被,从而导致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由于工程的实施,山体上的冻土层会受到破坏,从而加快冰川融化,淡水资源减少;同时由于破土采矿,从而导致地表疏松,加快地表水渗透,水资源流失加快;采矿过程中的废石、废土、废渣等堆放,会污染水质,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tu8.html

Top